查看原文
其他

带着“御寒后盾”,中国第41次南极科考队启程!

南方周末 2024年10月30日 21:01
全文共3250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 在南极的极寒天地间,支撑中国科考队不断深入探索的,不仅仅是情怀与勇气,更是科技护盾的逐步完善所带来的信心。

文 | 严目
编辑 | 曹财林

南极,这个曾经被人们称为地球尽头的地方,是人类认识最晚的一块大陆,却拥有千百万年未解的冰雪之谜。

今年是中国南极科考40周年,2024年10月30日,中国第41次南极科考队再一次启程,驶向这片地球上最寒冷、最遥远的大陆,此次科考也将进一步拓展我国对南极环境的各项研究工作,助力国家极地科研能力提升,助力维护国家极地权益战略。

从落后与艰难的环境中起步,40年来,正是一批批科考队员日夜兼程的探索与坚守,使中国后来居上,踏入如今全球科学研究的前沿行列,而与中国南极科考一同成长、密不可分的,还有与之相伴的中国企业的故事,每一项南极科考装备的升级,背后都是综合国力的一次集中体现。


南极科考现场环境。

1

科学的必经之路:

极寒带来的机遇


南极——这片看似远离人类文明的大陆,藏着地球气候变迁的密码。
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涉及气象、水文、地质、地貌等多个学科的综合考察。通过南极科考,人类得以窥探到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的深远影响——这是全球环境治理的前沿阵地,更是一个国家走向国际科学舞台的必经之路。

1958年,12个国家代表组成了南极考察科学委员会,并于1959年12月1日在美国签订了《南极条约》。条约的核心内容包括,南极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等。

然而,当1983年中国南极考察代表首次参加南极条约会议,虽然在会议上提出了富有前瞻性的观点,获得了多个国家的认可,但因为当时中国尚无南极考察站,无法参与条约的决策讨论,正值表决时,中国代表只能被“礼貌”地请出会场等待结果。缺少发言权的背后是我国当时科研基础设施薄弱的现实。


▲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队队长郭琨回忆往事。

1984年,怀揣着“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的最高宗旨,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乘坐“向阳红10号”从上海出发,成功让五星红旗在南极大陆飘扬。这是一次极度艰难的旅程。中国第一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面临极寒环境,靠着肩挑人扛十天搬运了近百吨建站物资上岸。

在南极,科考队员的工作场景多样,时常会在户外长时间作业,严寒不仅考验着科考队员的身体素质,也考验着国家科研装备的品质,极地严寒环境让人们意识到科考队员不仅要具备科学素养,还需拥有专业抗寒装备的“护航”。极地科考对装备的极端需求,也成为中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检验与动力。


▲伴随长城站的建成,中国也获得了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的入场券。

来到1998年,波司登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中国品牌,首次支持了国家极地考察工作,波司登羽绒服随中国北极科考队出征格陵兰豪威德岛,见证了北极科考历程。

1998年7月30日,北极科考队员天林身穿波司登羽绒服在格陵兰豪威德岛参加考察活动行。
同年,波司登与中国登山队一同“闯入”另一个生命禁区,位于世界第三极的珠穆朗玛峰,首次助力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

1998年中国登山队次落身着波司登羽绒服登顶珠峰。

1999年,波司登随“雪龙”号南极科学考察队远征南极。在种种严苛的环境考验下,中国有了一个成功征服“地球三极”的羽绒服品牌,波司登的专业实力得到了极大认可。


▲1999年,中国青年报记者身穿波司登羽绒服在南极。

此后的27年间,波司登持续助力中国极地科考事业,始终陪伴在考察队员左右。不断进步的科技实力让波司登的极寒环境御寒能力也逐步提升,确保在极端环境下作业人员的的安全凯旋,科学考察的成功实施。
2024年4月25日,在极地科考40周年之际,波司登与极地研究中心举行中国南北极考察合作签约授牌仪式,并成立极端环境实验室。双方通过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汇聚双方的优势资源,强强联合,打破实验室研究与实地验证之间壁垒,共同推动极地科研技术的创新与落地。


波司登与极地研究中心举行中国南北极考察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就在2024年10月30日,波司登极地极寒系列全球首发,用进一步硬核的御寒科技实力,随中国第41次南极科考队再度出征,为科考队员保驾护航。波司登延续着对中国极地考察队长达27年的支持,以最新的极地极寒系列产品支持考察队员的无畏探索。


陈楠主任对波司登羽绒服的性能与极端环境实验室科技合作表示了肯定。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物资保障部、极地考察企业合作发展中心主任陈楠表示,“多年来,波司登羽绒服,它的舒适、保暖、防风防水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考察队高度的认可,这个民族品牌能够像雪龙船一样,破冰前行,温暖全世界。”


▲此次出征,南极科考队员身着波司登羽绒服挥手致意,对旅程充满期待。

南极科考的背后,是大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在这片全球最严酷的土地上,从建站的步步艰辛,到如今的自主创新、持续投入,中国科考事业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坚实脚步。正是在这样的坚守和开拓中,中国不仅为南极科考贡献了专业力量,也在全球科学治理的舞台上向全世界传递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家园的承诺。这不仅是一份科学答卷,更是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体现。
2

 揭秘中国智慧:

极寒之地的科技护盾


在南极的极寒天地间,支撑中国科考队不断深入探索的,不仅仅是情怀与勇气,更是科技护盾的逐步完善所带来的信心。

回溯四十年前,中国第一次南极科考是在重重困难的条件下展开的。当时国家没有一艘真正意义上具备完整科考功能的船,也没有先进的探测和生活设备,科学家们带着材料顶风前行,才勉力建成长城站。自此之后,中国的南极科考从零开始,在科技的推动下逐步实现了“雪龙”号、“雪豹”号、“雪象”号、“雪鸮”号等极地设备的自主研发、更新换代,不断增强了国家在极地研究方面的硬实力。

在保障考察人员生命安全和舒适度方面,科技进步也功不可没。南极气候恶劣,常年面临酷寒、狂风等极端天气,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下,南极点同月的平均温度可以达到-62℃,甚至更低。对科考队员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

此次伴随南极考察队出征而全新推出的极地极寒系列,实际解决科考队员面临的定位困难、长时间户外作业负担重、“一动就热、一停就冷”的难题。这源于产品搭载的立体叠态的北极熊绒舱结构,模仿北极绒的皮下脂肪交错堆叠的方式,让羽绒分布更加均匀密实,确保360°无冷点,更加保暖。


▲北极熊绒舱。

特殊的南极鲨鱼腮式排湿呼吸系统还为羽绒服赋予了独立的呼吸系统,当队员作业时候,通过内部上下左右特殊的排湿管道,快速排出身体里热气,达到温湿平衡,时刻保持干爽体感。


南极鲨鱼腮式排湿呼吸系统。

此外,外层薄膜材料——世纪之布GORE-TEX黑标的使用,耐磨性、防风性都属于行业顶端,轻松抵御8级强风 。极地极寒系列因其蕴含的御寒科技,也荣获ISPO全球户外大奖。


荣获ISPO全球户外大奖。

正是这样硬核的动态御寒科技,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极地科考人员作业时候动起来就容易闷热,停下来又散热太快,导致身体失温的情况出现。

3

 致敬极地科考:

未来共赴前行


时代的鸿篇巨制背后,总有鲜为人知的故事。40年前,武汉大学鄂栋臣教授在首次跨洋破冰奔赴南极前毅然签下“生死状”;19年前,张胜凯冒着缺氧、极寒、掉入冰缝的风险将中国国旗插上了南极最高点。而如今的南极,已经有了五个中国科考站的身影,极地考察事业稳步发展为全球科学探索的中坚力量之一。四十年来,人们见到了数不尽的极地科考成果,却甚少了解背后的艰辛。

第41次南极科考的出征,不仅是一场科技与勇气的较量,更是一场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的跨越。为激发社会对科考的好奇与支持,为极地科考注入一份源自公众的社会动力,波司登品牌大使“水哥”王昱珩也将代表波司登前往南极挑战极地极寒。


对于南极科考事业,波司登致力于将极地科考的第一视角传递给社会大众,拉近了公众与科考经历的距离,增强了社会对极地环境、气候变化的关注。正是这样的参与,让极地科研不再只是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孤独探索,而是成为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支持的一场全民行动。


波司登用科技力量筑起一面稳固的护盾,为人类探索极地未知贡献中国智慧。品牌的科技革新也从未停止,这是对产品研发的极限考验,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检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地研究在科学界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同时未来南极也将面对更加多样的气候变化,只有在社会力量的支持与企业的投入下,科考队员才能在更加安全和高效率的保障下得以探索更深更远的南极。南极科考的背后,是大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无论是这一次,还是下一次,都需要共赴前行。

文中图片由波司登提供)

(专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方周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