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RR · EVENT | 用颠覆演化未来

罗博报告 罗博报告杂志社
2024-09-03

“即使是最时兴的研究,到它成熟时就已经过时了“,

理查德·豪厄尔斯这样解释新媒体艺术的特点,

因而颠覆式的美学意识是其最动人的力量,

智能化发展更令其他艺术形式望尘莫及。



由《罗博报告》出品,全新 BMW 4系与艺术家王郁洋联合呈现的“万物入迷 THE WOW”艺术展,制造了一场盛大的“奇遇”,带领观众在静默万物的间隙探寻生命之光,展现另外一种打开世界的方式。正如本次展览艺术项目总监邢丽所说,“只有真正富有张力的生命,能够在二进制和三次元之间,洞见万物原本迷人的姿态,为我们寻得新的入口”。


“万物入迷 THE WOW”展览回顾

 

王郁洋的作品时常将观者引入怀疑和再造。将文字图片转换成二进制编码,以近乎于完全理性的方式生成未知的作品形态。其间没有艺术家的个人经验,甚至有些作品故意制造艺术家的缺席,背后影射的,是人和技术,甚至人和时代的关系。 

 

王郁洋虽然使用新兴媒介进行创作,却从不强调技术的新奇。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互动是“万物入迷 THE WOW”动人的部分之一。王郁洋和技术媒介的关系似乎从不刻意,或许和曾经舞美设计的经验有关,他善用幽默的、虚构奇观的方式探究和表述人的身体、经验及认知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探讨人造现实、媒体、历史感知与身体认同之间的关系,在0和1的彻底解构之下,仍然可以透过作品呈现一个清晰完整的“我”。


 

“我们认为人类发明了电子产品,但实际上,现实已经远离了最初的愿景,甚至反向控制了我们”。

 

王郁洋的作品更像是高速技术流变下的一场漫长实验。和全新 BMW 4系一样,王郁洋的作品集先锋气质与独立精神于一身。《2 in 1》的作品中他尝试人和计算机的共创,既是博弈,也是合作。而《人造月2》,这个直径四米的悬浮球体,在机械装置的严格秩序下进行,随观者角度随机呈现不断变幻的色彩观感,吸收着每个人的感官体验,又在制造独特的时间秩序。

 

“将它在不同文化圈层内原有的人文内涵推倒重来”。

 


斯坦福大学艺术史教 PamelaM.Lee 对其作品的评价:“王郁洋的艺术探索了作为“新媒体”一种功能的主体与客体(物件)之间的利害关系——但并不是因为所谓新颖性的缘故,最直接的切入点,就是作为艺术技巧的数据的自动性。”

 

展览空间中与《人造月2》遥相呼应的,王郁洋和全新 BMW 4系的艺术共创项目《它知道这无法理解的事情》也十分吸睛。艺术家让 AI 识别和认知全新 BMW 4系,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学习生成相应的数据,进而形成新的形象。

 


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更突显了全新 BMW 4系科技感和未来感。颠覆创新的双肾进气格栅,其每条边的终点转折处都保持了向外延展的可能性,而刚毅、大气、坚韧的灵魂被贯穿到整个前脸设计之中,宝马设计中“精准与诗意”的原则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它知道这无法理解的事情》和王郁洋以往的作品一样,颠覆了指挥系统以人类为中心的分类方法,AI 的介入充分表明“理性和创造力不再是人类的特权”。王郁洋的媒介技术艺术不是事先规划好的、完全的主观建构,而是真正和技术媒介合力完成的一场场冒险。


 

正如全新 BMW 4系的后车窗设计,设计师没有恪守“霍夫曼弯角”的要求,而是多做了一段线条,把原本应该汇聚的车窗线从中连接,让 C 柱既有力量感又保持了飘逸感。经典元素和颠覆性创新的融合,总能给人以惊喜。


 

回望这“万物入迷”的空间,人们看到虚拟影像与艺术图案的交叠,看到绚烂瑰丽的色彩和景象,看到真实与幻觉的对冲,这是一种对万物的隐喻,是王郁洋的独特表达。用科技衍进和艺术创作的形式,让观者由眼入心,在如谜万物之中,用自我意识回应世间风景。

 

正如本哈德·施林克在《朗读者》中所写,“你对一个环境或一种情况非常熟悉,以至于凡是你感受到并接受了的、令你惊讶的东西,都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而是产生于内心”。

 

王郁洋作品给我们的震撼,

正因其刨开了当下我们对技术过度适应所导致的麻木。

以颠覆之姿探寻新的入口,

无限放大万物震撼心弦的微渺细节,

观察其迷人的本质结构,才是先锋美学的意义所在。



文 / 夏青

摄影 / 黎晓亮(ASTUDIO)

化妆 / 郭丽

协助 / 王怡欢

执行 / DISY、KRYSTAL

新媒体执行 / LENNY

责编 / YIBING



☟ 点击图片 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微信搜索添加 Number57

进入罗博读者群

点击上方 ↑

购买杂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罗博报告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