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小龙的吐槽大会:我对微信保护得不够好(附演讲全文)

李好 商业周刊中文版 2019-03-29


19日,广州,微信之父张小龙进行了一场长达四个小时的演讲,直到晚上十一点半方才结束。这名被拥趸者称作产品经理之神的微信创始人,面对镜头和公众表现得有点紧张。虽然近年来刻意远离媒体,但仍然阻止不了外界对他的关注。

 

张小龙为什么重要?当日活跃用户超过10亿,微信的每个细节都活在放大镜下,被观看、品鉴、评论。从看一看改版对信息分发规则的改变、到小程序的出现对开发者群体的改变,这个超级平台每次产品上的细微更新都会影响上千万微信生态者、媒体人、商家的生计。“产品是产品经理的映射,微信是上帝的映射。看微信的变化,不如看张小龙的变化。”接招创始人方浩曾经这样表示。

 

张小龙认为微信到了一个节点、一个关卡。他认为微信未来寻找的不是更多的增长用户,而是如何更好地寻找和面对用户的需求。2014年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专访时,张小龙曾表示,他希望微信是一个“Weniger,aber besser”(德语:越简单,但越好)的生态系统。不过,当微信拥有的业务线愈发庞杂,IM、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搭建起应用的底层基础规则,其受到的关注和争议越来越多。

 

张小龙自嘲每天五亿人吐槽我们做得不好,每天有一亿人要教我怎么做产品,因此花了不少时间解释微信近期的动作,包括看一看中的好看举措、时刻视频的真实目的、小程序的未来策略等。他全面地讲述了自己的产品理念和去中心化思路,同时也公开回应了一些传言以及外界对他语录的误读,包括他否认了自己曾经在北京龙泉寺禅修以获得开发微信的灵感。我怎么不知道自己去过那,他这么说。

 

这是一次诚实的演讲。他说:如果是职业经理人的身份,我讲这么多是不称职的。但我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人,和大家在一起聊天。

 

他坦率地谈论了自己的恐惧。这包括微信2.0时代时,对于如何处理和运营商关系压力,以及自己和团队在推出一个新功能附近的人时心里的忐忑不安。

 

他提到了微信的缺点以及希望做到但还没完成的目标。他不希望微信是流量分发的平台,“如果只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它是短视的。”但他承认微信对腾讯系公司有所倾斜,这被他总结为是自己对微信的保护不够好:“确实大家会觉得我们对投资的公司有所倾斜的,我觉得我们在这一点做的不够好,而不是说想要倾斜他们,只是我们对于这种平台的保护做的不够好,我相信团队在今后在这一块投入更大的人力和资源,使得我们可以对所有的公司,包括我们投资的公司是一视同仁的。”

 

在四个小时的演讲里,他花了不少时间表达了自己的反思、自己希望微信做到的而目前没有完成的目标:小游戏里充满各式各样的创意,甚至由非游戏行业人士所开发;用户能更理解时刻视频的目的,发布真实的、乱七八糟而非被美化的视频;公众号平台鼓励更多用户创作,像发布QQ空间一样发布公众号。

他还谈到了自己对产品的理解以及对目睹之怪现状的警醒。“最近一两年,很多业界的现象,我看不懂。”他反对很多的APP目标都变成了去争夺用户的停留时长:“这是违背我的常识的。因为一个用户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就24个小时,还要吃饭睡觉工作,但是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我觉得技术的使命或者是互联网的使命是应该帮助人类提高效率的,而不是让他把时间耗在你的应用里面的。”

 


在张小龙罕见的长时间演讲背后,这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登峰造极的APP,正在面临潜在对手的竞争。除了2018年以来出现的众多主打年轻人社交的创业公司,今日头条进军社交之心已经显而易见。腾讯眼里的麻烦制造者,从微信团队和腾讯通团队中挖了不少人,这被认为是直攻腾讯大本营。有多家媒体报道,今日头条将在2019年推出名为飞聊的社交产品。19日,今日头条CEO陈林更是直接发文提问中国的社交领域已经到终局了吗?未来,社交领域可能会有哪些发展和创新?这也是头条系高管中第一次有人正面提出了对社交产品的兴趣。

 

如何看待竞争,张小龙在七年前就对这个问题作出过回答:重要的是,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别人在做什么。

 

在演讲的最后,张小龙谈及了自己的管理特点独裁,并为之做出解释:内部有很多同事说我很独裁,我就认了,我就是很独裁,因为有很多产品我见过,他们是很民主的,有很多领导施加意见,最后这个产品没有灵魂,因为有很多的人格在里面,所以内部就会很冲突,会支离破碎。我认为一个产品其实是需要团队都有一个很强的共同的认知,这样的话才能造出一个东西,它的内在是一致的。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张小龙以这句话结束了演讲,潜入了黑夜中。

 

以下是张小龙演讲实录,有删节:


好产品的原则

 

有的时候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产品是一个好的产品?是说它有很多的用户?是说它让人上瘾?还是什么样的?对我自己来说,我可能因为经历了,或者是互联网界像我这么老,经历这么多这样老牌的产品经理是很少的,所以对一些产品的理念我并不认为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我记得在很多年以前当我们在用苹果的手机,我们会研究苹果这么好的产品。当时看了很多的书,我当时也很推崇乔布斯到底从哪里学习了这些?然后发现苹果产品的设计很多的时候来自一个博朗公司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这位设计师叫拉姆斯,他提到好的设计的10个原则,我在这里把10个原则念给大家听一下,大家可以做一下对比,什么是好的产品?

 

第一、好的产品是有创意的,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


第二、好的产品是有用的,当然不是没有用的东西,一定对人有用。 


第三、好的产品是优美的,必须有美感很美丽,你会喜欢它。  


第四、好的产品是非常容易使用的,不难用,没有说明书一看就会了。  


第五、好的产品是含蓄的,并不招摇的,大家体会一下什么是含蓄的? 


第六、好的产品是诚实的,我们经常说我们要对用户很诚实,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个APP什么样是诚实的?但是你要知道这个原则是对硬件产品怎么对用户保持诚实。    


第七、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迅速消亡。


第八、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第九、好的产品是环保的,或者说是不浪费太多资源的。


第十、好的产品会尽可能少的体现它的设计,或者说少既是多。

 

这个是当时拉姆斯对于硬件产品的10个设计的原则,我只是偷换了一下概念,把它转换为一个通用的或者是软件产品。什么是好的产品?我认为套过来照样是适用的,只不过可能在目前的互联网来说,大家更关心的是流量,是变现。所以大家可能很久不会去想什么是一个好的产品?就像是在微信里面做小程序,大家更多的想象是微信能不能推一些提醒?推一些通知?怎么样用户能够继续拉过来。

   

所以大家会看到刚刚说的微信不会做一些节日的运营,或者是节日中LOGO会变化。大家认为这个是微信很克制的结果,实际上微信并不克制,我们的辞典里没有克制这个词,而是我们遵循好的设计的原则,好的产品的原则。所以如果我们把我们的LOGO变了一下,会觉得在破坏好的产品的设计,会觉得这个是不美的,不会去做它,仅此而已,而并不是我们做了什么创造。

 

但是我观察到特别多的业界的产品经理,比如说很多人毕业以后就会被自己的公司误导,因为很多公司的目的是做流量变现,大家的KPI就是如何产生流量如何变现。一旦围绕这样的目标大家的工作不是做最好的产品,而是用一切手段获取流量而已。所以很多人在微信里碰壁,你的目的只是在微信获取流量,这个不是我们倡导的原则,我们倡导的是你做出好的产品出来跟我们一起分享用户。

 

在这一点上我特别感谢自己的经历,因为可能在20多年以前,用PC的时候我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我当时一个人做Foxmail,哪怕是一个人做也要做的像微软的产品一样好,我挺感谢微软通过一系列的产品教会了我什么是好的产品。在WEB时代做QQ邮箱的时候我也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在手机时代我们经历微信,因为我们经历很多,我们会从骨子里面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什么是不好的产品。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问一个同事说在PC时代,PV量最大的页面是哪一个页面?是谷歌的还是哪一个页面?在PC时代,其实浏览量最大的页面是IE浏览器404的页面,用过浏览器的人可能都知道,然后我就问大家一个问题,既然这个页面的PV量这么大,为什么微软不在这里放一个广告?因为这样的广告在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曝光,为什么微软不在这里放一个广告呢?然后我们的同事们回答不出来了。那微信的启动页为什么是一个人看着地球,为什么不放一个广告呢?所以这个是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启动页不放广告?大家是不是觉得应该看一个广告舒服一点?我觉得有可能的,因为每天看广告看习惯了,一旦没有广告看你会觉得很不舒服,人会适应的。

 

其实大家可以想一下这个问题,微信有8年了,很多人今天在晒朋友圈说他用了2900多天了,虽然比我差一点点,也很接近了。那你想一下这8年里每天花在微信里面的时间是多少?每天可能有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者是更多,对吧?再想一想你花在最亲密的朋友家人身边的时间有多少,你是花在家人身上,朋友身上的时间多,还是花在微信里面的时间多,有可能微信的时间还多一点。

 

如果微信是一个人的话,那他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因为你在他那里花那么多时间。如果微信是你最好的朋友,然后你跟你最好的朋友见面,他脸上每次贴一个广告,你先撕下来才跟他说话,就是那样的一种感觉。所以我们并不希望跟最好的朋友说话,先看到他脸上的广告取下来再跟他说话。

 

但是我们坚持好的产品的原则并不意味着没有改变。7.0发布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大的调整,UI上大家会看到,整个UI突然变白了,变的刺眼了,有非常多的人吐槽说不习惯,其实每一个大的改版都会带来很多人的不适应,特别是微信这样一个10亿用户量级的产品来说。

 

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任何一个改动都会有5亿人站出来说不满意的时候,我们知道不能按照用户的投票来改进,如果这样的话就什么都不能改了。我们只是会按照自己专业的判断,觉得我们应该往哪一个方向去做。就像微信的7.0的新版,其实我们试用了很长时间,两个版本之间不停的切换,当我用了两个月之后不愿意切回旧的版本了,我觉得用户应该会接受。也许不能一下子接受,但是我相信适应过来以后也会接受的。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产品不停的往前适应这个时代,而不是说我们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了。

 

前面这一部分,我觉得简单讲解了一下关于什么是一个好的产品,为什么微信有这么多看起来很古怪的,当然在我看过来太正常不过的一些产品的理念。很多人会说微信是因为这么大了,所以经常当我说了一番话,大家会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微信这么大了你怎么说都无所谓,但是我们从第一天开始就这么认为的,不是因为有很多用户了才这样做。

 

我所庆幸的正确决定

 

所以在这里我也愿意花一点点时间回忆一下我们的历史,很多人可能都听过这样的故事,当时我写了一个邮件开微信这个项目,但是这个确实是真实的。顺便想起来还有很多是不真实的,说我去了某某寺庙,而且这种不真实没有办法去澄清的,包括我身边很多的朋友都问我“当时真的去了?我当时怎么不知道?”所以有的时候我跟同事们回忆说,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怕,后怕什么呢?当我写邮件那个晚上,如果跑出去玩,打桌球去了或者是干什么了,可能就忘了这个事情,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另外一个团队做了另外一个微信出来,就不是这样的东西了。所以有的时候我会发现很多的想法看起来是突如其来的,往往是上帝安排的。我觉得大家珍惜你们的每个突然来临的想法,可能就是你的一个灵感,或者是我也不觉得是突然的灵感,而是说可能上帝作为一个程序员编好了一段程序,合适的时候会把合适的想法放到你的脑袋里面去。但是并不是说你在这边等着就可以了,上帝会放一个灵感在你脑袋里面。

 

我记得在做微信之前一两年,我们团队在做另外一个事情,当时QQ邮箱我们已经做到了国内的第一名,然后也没有什么好突破的了。然后我自己带了一个团队,大概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邮箱里面做了一个东西,叫阅读空间,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用过阅读空间的,有吗?举手让我看一下?这么多,这些都是WEB时代的老用户。在阅读空间里面,当时尝试了特别多的一些新的想法。

 

刚刚举手的人可能都很清楚,最早阅读空间里面是做阅读,当时博客很流行,我们可以在里面订阅一些博客在里面看文章。推导出来的时候我觉得推导这个模式特别好,所以我们在阅读空间里面做了一个广播,广播比微博还早,就是可以写自己的微博类的一段文字的地方。每天也可以在里面看到别人推荐的文章出来,但是由于阅读空间只是邮箱里面的一个子功能,用户量并不是做的很大,所以当QQ出来的时候,可能代表一个机会。我刚刚开始使用智能手机,沟通上面来说我不怎么用QQ,所以没有好的工具可以让我跟别人发信息沟通聊天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们就做一个给少数人用的自己能用的沟通工具,仅此而已。刚刚好我们有一个团队正在做QQ邮箱的手机版,手中游。我们就用这个团队凑了十个人开始做微信,而且这10个人其实有两个是安卓开发、两个是ios开发、两个塞班开发、两个UI再加上我自己,大概就是10个人。

 

经过2个月的时间做出了微信的第一个版本,这个是微信的起源,做出来大家很忐忑,不知道这个东西会怎么样。今天在朋友圈里面晒他是微信大概第10天的用户,我觉得都很厉害的。当时微信的用户量还特别特别少,而且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面微信的用户量都特别少,特别少的一个原因是对一个新产品来说,你要让别人一下子接受它其实并不容易。但是我们当时坚持了一点,就是一个原则,就是说如果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自然的增长的曲线,我们就不应该推广它。所以在前5个月里面我记得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推广它的,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用户有没有构成一个吸引力?用户愿意不愿意自发传播?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怎么样推广也是没有意义的。

 

从微信2.0开始,我们看到了我们的曲线有了一个增长,虽然它还是不是很快,但是是自然往上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时候我们是可以推它了。在当时来说其实是挺害怕的情况,微信在当时对运营商构成的压力是有一些的,因为那是一个短信上的替代关系,由于这种压力使得我们并不敢去取手机的通讯录获得好友,其实在当时这种方式是更好的方式,很直接,从里面挑选真正的好友,但是我们不能这样做。我们只好从QQ的好友通讯录里面挑选好友,但是我们并不希望成为第二个QQ,所以只是当做一个好友的来源,所以从QQ好友里面挑选几个好友过来成为自己的微信好友。

 

所以我特别庆幸在当时做了几个现在看起来很正确的决定,第一没有批量的导入某一个好友,包括手机通讯录或者是QQ的好友,而是通过用户自己去手动一个一个挑选。第二个我们在一个产品还没有验证是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就去推广它,这两个事情做对以后,虽然时间会花的长一点,但是这样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是很健康的。

 

那刚才说的其实只是微信的最早的起源,后面一系列的我就不会再往下展开。对我自己来说我也觉得特别的幸运,或者也觉得很庆幸,因为能够和这样一款产品一起从零到现在,看它到了10亿日活的阶段。所以在这样的时间点上,我从另外一些角度回顾一下,其实微信在这8年里面,我们的出发点是什么,我们对每个领域的思考是什么样的,我想这样可能会帮助大家去理解微信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产品,微信未来又会怎么样演化。

 

微信的原动力

 

我在这里想先讲一个话题,就是微信的初心是什么?我第一次讲初心这个词,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庸俗的词,所以我从来没有讲过初心这个词,但是我怕大家听不懂,所以我先抛出来,然后会用另外一个词来代替它,我把它叫做一种原动力。你可以理解为初心,但是初心太泛滥了,你不容易找到,真正的初心不容易找到,那就替换为原动力。你做事情的原动力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你内心深处很深的认知或者是期望,它很强大,以至于坚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难都要做到它,这样讲可能是跟初心有一点点区别的,也就是说是你更深层次期望达成的一种理想或者是目标,其实我自己有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做,但是总结出来的话会总结成两点,如果说微信的原动力是什么的话,我总结为两点。

 

第一点其实我在公开课里面提过,微信作为一个工具来说,希望是做成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性的产品。我对工具这个词提过很多次,可能大家理解不到它,可能这是我自己的偏执或者是对工具特别的热爱,热爱到什么地步?刚刚毕业的时候我会亲自码代码写完整个的foxmail写完之后就很有成就感,每块砖头堆成产品,写外壳、写说明书、做成安装包,你亲手做了工具的感觉,你会有很强的成就感,这个是比较痴迷的事情。

 

对于微信来说,微信的起点从第一个版本开始,做一个让我们自己能够用的很好的工具,就是一个工具,工具本身已经很有挑战,并且是很难做的事情,而且特别是好的工具、让我们自己很满意的工具,其实会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更高一些。为什么大家不会想做这么好的工具?现在很多人确实不这么想了,原因是我觉得跟我们的用户有关,我自己很清楚,中国有10几亿的用户,其实大部分用户已经习惯了一种很糟糕的,或者被强迫的用户体验。就像刚刚问大家的,如果微信出一个开屏的广告,可能过一段时间就适应了,大家会认为很多的东西是正常的,比如说开屏广告是正常的,营销的消息是正常的,或者是点一些链接是正常的,这样的案例特别多。如果大家回到短信的时代,你发现短信里面全部是垃圾,那一定比你正常的信息多,但是垃圾信息更多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我觉得最可怕的事情是你认为这是正常的,其实不是正常的。

 

所以假如说我们自己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我们当然就不会把这些很烂的东西放到这个产品上,那对微信来说会有这样的底线,就是做一个好的工具,而且可以陪伴你很多年,对于用户来说这个工具应该是像他的老朋友一样,我们并不愿意破坏这个老朋友跟你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与时俱进的?因为微信毕竟不是硬件产品买回来了,放到这里用十年八年,所以大家知道,微信有一个口号,微信必须要变化,因为互联网的迭代速度特别快,哪怕是一个电器大家也很少用10年8年,所以微信有一个口号,微信是什么?大家记得这个口号吗?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为什么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有没有人敢于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是一个而不是一种?我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有没有一种感觉?如果我们说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话,意味着它是普通的一句话,对你不会有任何的变化,但是故意变成一个的时候你会记住它,并且觉得很特别。为什么这样说,那就不是普通的一句话了,是专有的一句话,我不是学品牌的,不理解里面的奥妙,但是直觉上说应该定位为一个而不是一种,这个从语法上说是有问题的。

 

当我们说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的时候,其实微信还不是一个生活方式,只是通讯的工具,但是如果当时我们只是定位为微信是沟通工具的话,限制了微信将来想象的空间,当时我有一个念头,如果微信渗入每个人的沟通里面去,他的好友都在里面,跟好友频繁的交互,那么它应该可以深入到一个人的生活里面去,我们其实会影响一个人他是怎么样跟朋友沟通的,怎么样社交的,怎么样打发他的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引导一种潮流,就像当时微信做了一些很大胆的突破,我认为并不是一个功能的突破,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突破,或者是潮流的突破。

 

可以举很多这样的例子,当你扫一扫获得信息支付的时候,其实是一个生活方式,是一个支付的方式,当你通过摇一摇摇到一个人,也是接触到一个人的一种方式,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发布“附近人”的时候,我们自己内心里面特别的忐忑不安,因为在微信之前并没有什么样的工具能够说帮你一下子看到周边有哪些人在,然后有一种恐惧,不知道这个功能放出去以后,然后所有的用户突然发现,原来周边的人就像站在你面前一样立即打招呼,不知道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那这是一种恐惧,是对未知的一种恐惧。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微信因为生长在手机端,是伴随人的,可以做到PC端做不到的事情,必然会贯穿一个人的身边去。我们很庆幸把我们的口号定位为生活方式,后面微信真的是卷入到每个人的生活里面去,我们会看到大家会有群聊,朋友圈,红包,公众号,小程序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微信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生活方式的工具,这样是比较合适的。这个是工具层面说的。

 

但是本质上还是一个工具,我们怎么样解释我们后面又做的公众号、小程序这样一系列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是我要提到的微信的第二个原动力,我先不说是什么,其实从微信的公众平台在微信的第二年就发布了,在做公众平台的时候就开始想微信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所以公众平台出发点是什么样的?其实在做完第一个版本大概一年多的时候就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会取代短信,那取代短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拥有了新的市场,当时的SP时代留下了一个各种厂商需要跟用户发短信这样的机会。如果我们只是取代了短信的通讯的市场,那么怎么样能够通过信息收到一些服务的通知,这会变成一个空白。但是我们知道短信其实是不可控的,垃圾短信会比较多,同样在邮箱里面也会有很多的垃圾邮件,之前所有的人都认为这种服务的通知就是应该这样发的,但是我很清楚那个是不会带来一个有效的市场。因为一定会劣币驱逐良币,一定有混乱,如果有一种方式避免垃圾信息,而让你需要的信息送达给你,那一定会让整个的秩序变的非常好,这样把用户端服务端连通起来通过订阅的方式,我记得非常兴奋,还给Pony发短信,Pony说那垃圾信息怎么办?我说就没有了,都是用户自己订阅的。

 

从公众平台开始就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做这个平台的导向或者是出发点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出发点,那么我们可能会像大量的运营商一样,做成一个流量分发的平台,然后就很乱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很清楚,我们并不想把自己做成SP的的平台。如果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话,我认为可能是比较短视的,不会太长久。如果一个平台可以造福很多人,这样可能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所以当时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做公众平台到底要帮到什么样的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当然了,前提肯定是通过一种信息的有效触达替换掉之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这本来就是互联网的优势,那之前就像在传统的商业上做一个生意开一个店,必须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租一个很好的铺面,利用人流量来卖东西,但是利用互联网,地理限制反而变的并不重要了,你服务的质量才是你的优势,所以我们的目的是要帮助那些真正拥有好的服务的人去触达他的潜在的用户,若他的用户能够更容易连接到他们,这个是互联网带来的一个最大的目的。

 

所以当时我们举了很多的案例,公众号出来以后会怎么怎么样,我记得当时又举了一个例子。也是我们每一次经常在公开课里面提到的,如果有一个盲人他只会按摩,他是盲人按摩师,他没有别的技能,我们怎么样帮助他通过公众号这样的平台让他的顾客找到他?因为他的顾客可能又会推荐给其他的朋友,所以他的其他的朋友关注这个号,到他这里来获得他非常好的服务,因为这个盲人就不需要依赖于他一定在某一个按摩所,或者是找到一个好的地段招揽顾客,他的服务的质量就是最大的优势,一直以这个例子展开讨论,当时公众号的口号就是再小的个体也是品牌,而且这个品牌不是一种对用户骚扰的方式去推进的,而是说只有对他认可的人才会关注他。

 

那从这样的一个例子可以看到,我们在构造公众平台这样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原动力在哪里?我们用盲人按摩师举例因为盲人按摩师代表这类人他们创造价值,但是如果没有互联网这种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机制,那么他的价值是体现不出来的,我们的平台目的是要让这些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这个就是微信作为一个平台来说原动力所在,后面小游戏也是同样的原动力,小游戏、公众号、小程序,所有这种类型的,我们都认为是在帮助那些拥有该有的回报。

 

我看到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二维码,他说现在的盲人按摩师居然用小程序工作了。然后他发了二维码,原来是很多的盲人他们一起做了小程序,任何的顾客都可以通过小程序订阅他们按摩的服务,看到这个案例我特别的开心,这个跟我们当时反复举例的场景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围绕微信做公众号小程序小游戏,有的时候会遇到困难,怎么老跟平台的规则相冲突?因为如果大家能够很好的理解,我们作为平台最初的出发点的话,你就很好理解,就像今天公开课里面,为什么我们对于公众号、对于小程序小游戏会有各式各样的举措,所有的举措都是围绕这个点展开的。

 

第一,我们做与时俱进的工具,第二作为平台来说,我们希望是帮助创造者体现价值,所以这点看起来也很简单,但是也并不简单,因为很多人并没有理解到这一点,所以特别是最近一两年我就看到有很多业界的现象,其实是我挺看不懂的,违背我的常识的。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两年大家会把很多的应用,很多的APP目标都变成了去争夺用户的停留时长,其实这是违背我的常识的。

 

因为一个用户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就24个小时,还要吃饭睡觉工作,但是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我觉得技术的使命或者是互联网的使命是应该帮助人类提高效率的,而不是让他把时间耗在你的应用里面的。比如说作为一款沟通工具来说,你的目的是一定要很高效的帮助用户完成他沟通的任务。

 

就像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用了这么多年微信,可以看到微信从第一个版本开始没有发送状态的,不会标明了这条信息正在等待发送或者是已经发送成功,当时所有的通类软件都有这样的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其实当时我们就想清楚一点,什么是最有效的方式来发送信息?你输入完一句话,一条信息,然后点一下发送,你就不用看了就离开手机,你把手机放在兜里面就可以做别的事情,这个是最高效的发送方式,如果还要盯着手机看是不是已经发送了,还是排队等待发送还是发送成功还是送到对方手机,这个是效率并不高的方式,还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

 

我们不会把停留时长

作为衡量APP有没有价值的体现

 

同样的,如果是一种资讯类的工具,可能应该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里面获得最有用的信息,而不是说非要给他很多没有用的信息尽可能花多一点时间找,对于搜索引擎来说第一个搜索结果就是他要的信息这个是最高效的,当然除非是一些娱乐类的内容,可能会觉得是可以在里面多花一点时间也没有关系,就像你看一个连续剧不会节约时间,会愿意花很多时间看,其实对于电视剧来说,我的很多同事都是用两倍速看的,因为这样更节约时间一点,即使把剧拍成100集,用户两倍速看完,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拍50集。

 

所以另外还有很多人跟我们说,你们要去想办法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长,我们怎么可能以这个为目标工作?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这让我联想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互联网刚刚起来,当时很流行的词是“眼球经济”,当时所有网站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眼球注意力,大家会看到一篇文章会裁成很多页,看一点点就翻一页,再看一点就翻一页,每一页后面加一个广告,这样广告的暴光量比较大,而且这种体验到现在还在被很多公司使用,当然在微信里面我们自己的文章不会这样做,很多外部链接文章看了一点点就有一个展开,你一不小心就点成了一个别的APP下载之类的东西。所以这些并不是帮助用户提高他的效率,而是给他自己制造了一些障碍。

 

关于停留时长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朋友圈从刚刚发布到现在,其实每个人的好友是越来越多了,所以大家会因为好友增多会多花一点时间看朋友圈的内容,理论上来说,大家会觉得好友多了发的内容多了,我在朋友圈里面花的时间越来越多,微信是不是应该鼓励用户发更多的朋友圈内容,这样朋友花更多的时间在里面看这些信息呢?但是我们的数据告诉我们,其实结果不是这样的,从微信第一年发布朋友圈到现在,从统计的总数来看,用户平均在朋友圈里面花的时间没有变化过,不管是10个好友还是100个还是1000个,平均每个用户在朋友圈里面花半个小时每天。

 

我们看到这个其实也特别的惊讶,然后我们觉得人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他会自我调节时间,他并不是说这里东西太多了,多了以后就多花一些时间,少了就少花一些时间,而是会控制时间,如果朋友圈刷不完了就快一点刷,看的粗一点,只看感兴趣的,如果内容少了可以宽裕一点慢慢看,也都是花半个小时。用户并不会按照你的内容分配花很少时间的,但是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合理的,如果我们非让用户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更长,反而效率变低了,一旦变低了,发现有社交效率更高的地方,他就到社交效率更高的地方去了。

 

我们不会把停留时长作为衡量APP有没有价值的体现,这个跟对互联网的认知很背离,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所以互联网人的使命不应该是说我们所有的人除了吃喝拉撒都应该把时间花在看手机上面,所以在几年以前微信有一个版本的启动页里面有一句话:“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到现在这个说法也没有变过。相反我们可能更关心的是用户要找一个东西,找一个小程序,或者是说他要看一些文章,浏览一下朋友圈,他是不是能够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这样的事情,而不是尽可能长的时间。我们为了提高这种效率千方百计的想办法。

 

举个例子,我自己经常遇到一种困惑,突然跟这个人发消息,但是想不起名字了,这个时候几乎是无解了,因为就是一下想不到名字,如果有更聪明的办法,通过跟他相关的人联想到他,就可以帮助你脑袋短路的时候找到你要的信息,对这样的一些能力我反而认为是我们应该做的特别重要的事情。

 

公众号不是为媒体人设计的

 

刚刚讲了微信的原动力,我下一个主题想围绕小程序,说一下我们对小程序的看法是什么样的?现在有很多的公司也在做小程序,三年前第一次说小程序的时候大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还叫应用号,一直到今年,好像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推出了小程序这样的平台。

 

但是有很多公司参与来做是一个好事情,同时我自己也觉得我们并不担心这样的一种竞争,虽然大家做的东西都是同一个名字,是小程序,可能一些代码的接口跟我们是一样的,但是我并不担心这里面会对我们构成很大的威胁,我觉得除了每个公司的平台和团队的性格、能力各方面不同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差别,是在于你做这个事情你的原动力是什么?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这样一个载体来做一个流量的生意,我自己一点都不看好。因为如果只是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可能都不会太长久。

 

小程序的使命刚刚提到,是让创造价值的人获得回报,我们都是围绕这个点展开的。如果其他的人来做这样的平台,只是说拥有流量、要分发这个流量,把流量体现为一个价值,用小程序作为一个载体来体现这个价值,那我觉得这要跟我们自己的原动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很多人会看不懂小程序为什么去中心化?你明白我们的原动力,就明白小程序为什么有这样的做法。如果不去中心化,那比如说我们公司的一些垄断了头部的小程序、小游戏,就没有外面的开发者什么事儿了。看起来腾讯也可以从中短期获利,因为可以垄断头部的流量,但是整个生态就没有了。所以哪怕是腾讯投资的公司,也一样会遵循同样的规则,不然只会破坏平台公平性,因为我们更看中的是整个平台的健康度,而不是扶持自己的流量、扶持自己产品内部的产品。

 

前不久确实有一个国内第二大的游戏公司的负责人来问我,他们也想做小游戏,但是又怕他们做了以后,做得太好了,我们做同款一推出来就把他们灭掉了,我说这个担心太多余了,微信里面是不会有一个中心专门去针对性分发自己公司内部的游戏干掉你,不会这样做的。但是我在这里也要澄清一点,刚刚说到哪怕是对我们投资的公司,在系统里面我们也会同样对待,但是确实大家会觉得我们对投资的公司有所倾斜的,我觉得我们在这一点可能是做的不够好,而不是说想要倾斜他们,只是我们对于这种平台的保护做的不够好,我相信团队在今后在这一块投入更大的人力和资源,使得我们可以对所有的公司,包括我们投资的公司是一视同仁的。

 

在这里简单回顾一下小程序,从最早酝酿到现在有三年,看起来其实还挺慢的,而且当时是我们做的很出格的事情,就是我们还在酝酿还没有想清楚,并且还没有做出一点原型出来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事发布了,这其实并不是微信的风格,因为我们从来不会说发布一个还没有做的东西,但是其实当时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就是想给我们团队自己一个压力。就是说,这个事情非做不可一定做到,如果不公布的话,我们可能会知难而退了,会觉得这个事情太难做,有很多事情可能会觉得是不可行的。

 

所以我记得很清楚,当有一年我在公开课里面说我们要推出小程序这样服务的时候,然后在公开课的当天晚上我跟我们的团队坐一起讨论,讨论一个主题,我们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会挂掉。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当天晚上我们不是讨论小程序有多么美好的未来,有多难,我们会遇到哪些障碍是跨不过去的,我们并不是因为对它乐观,而要做这个事情;而是觉得这个东西很难,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而去公布这样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认为是一定能够做到的事情?有一次公开课我在这里花了一个小时来说,为什么小程序是未来?这里就不重复说了。很简单一点来说,因为APP代表了要下载安装的一种服务,这个体验并不好,而网页的体验也并不好,那小程序应该是在这样一个年代里面,出现的对用户来说最友好的一种服务的界面。

 

但是我说网页的体验不好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网页的体验不好了?就像大家不会理解公众号的体验比你看网页的体验好很多,公众号里面我们用了一些办法,比如说版面的先定式地,让任何业余排版的写的文章都尘现出一定的版面的质量,那对小程序来说,就是限定了很多的空间是给你用的,这样的话你再怎么做不会自己做的乱七八糟的,所以从用户侧看过来他会觉得这样的体验会更好了。

 

所以对于小程序这样的事情,我们的决心特别大,但是毕竟是生态,不是发布2C的功能,这样做,立即验证我们成还是不成,一个平台不可能一下做到,就需要我们有耐性,确实我们挺有耐性,在长达两三年的时间里面慢慢培育。

 

我们经历过公众号的过程,如果不是用特别侥幸的态度,只会使得第一波进来的只是滥用流量,作为流量红利用,这个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作为流量红利来用,我们认为并没有创造价值,对我们的用户并没有好处,这个对平台是一种损伤。我们宁愿说这个口是逐步打开的,然后让那些对于他的用户,或者是微信的用户来说是有价值的应用小程序能够慢慢的进来,所以即使到今天小程序还不能说非常的成功,但是我认为他在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里面,最近我也看到特别多的案例,是特别好的案例,包括线下的线上的都有,那在线下大家会用小程序作为一个店和顾客的连接器,在线上当然更多这样线上的案例了。

 

当然,因为还不完善,所以这里面其实我们要做的事情还特别多,我想提一下我们做的重点,当年我们发布小程序的时候我提到一点,小程序在线下需要通过扫码获得,在线上应该是通过搜索和社交这两个渠道获得。那社交其实大家把它用起来了,但是对于搜索来说我觉得我们做还不够。我们在很早以前做过一些试点,比如说搜索一个航班号会立即出来小程序返回的页面,把航班的信息直接展现出来了,但是这个只是我们的试点,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搜索能够直达小程序内部的数据,并且把它用一种用户可以理解的方式,或者是小程序的页面直接返回给用户,这样才是线上使用小程序的方式。

 

确实,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是我很开心的看到团队内部在这一块已经投入很多的资源,并且有一些初步的成果可以出来的,因为这样也是小程序和APP的一个特别大的区别点,在现在的APP里面没有办法搜到APP的内部,无法知道里面的数据,并且每个APP之间也是孤岛,连不起来。但是在小程序的体系里面,我们是有能力搜到一个小程序内部数据。所以我们自己也在做一些Demo比如说有很多新闻资讯的网站也用小程序提供内容,那通过搜索我们就可以直接搜到小程序里面的文章内容了。

 

另外一个是,小程序我们正在完善它的评价体系,我搜到一个东西的时候,举个例子我要搜一个家乡的土特产,可能会出来一排的小程序,但你并不知道哪一个可信,这个时候需要用户的评价体系,最好有好友曾经访问过或者是买过,或者是留下评价的体系。或者我们没有办法对真正的搜索结果做一个更好的排序,所以这一块也是我们团队在做的事情。

 

第三个问题是很多人很关心,小程序的找回的问题,刚刚我进来的时候看到吐槽的页面上有一个人说,能不能允许每个小程序都能够发通知?你觉得我们将来会考虑这样做吗?虽然说一切皆有可能,但是还是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发这个通知,而是说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如果单看发通知这个事情是好的,但是当所有的小程序都疯狂发通知的时候可能就是不好的了,就像大家有这样的体验,手机APP会收到无数的通知,堆过来最终的结果就是像当年的垃圾短信一样,不再理会任何的通知,如果小程序有这样一种可以发通知的能力,那我相信你的微信里面每天都会收到几百条各个小程序发来的通知,你自己小程序的通知也会被淹没没有人看它了,所以发通知的能力并不是一个解决的办法。

 

我们会想一些办法,必须要在用户能够愿意接受的情况下能够发通知过去,所以在小程序里面我们提供这种通知的能力,在用户点一个我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发一大三条的消息过去,但是这个方法可能还会有局限性,所以对于小程序的找回或者是重复访问,虽然我们有下拉可以有最近的星标的小程序,我还是觉得这里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再去优化的。其实我们往往思考这些问题并不是从B端开发小程序角度,而是从C端,用户确实有的时候找不到曾经用过,但是又想用的小程序,或者是遗忘了但是那个对他又是有价值的,我们更多从这个角度力推。

 

大家看到7.0里面微信有一个功能是强提醒,可能大家都没有怎么用,因为你会觉得这个是一个对个人之间的一种提醒,比如说你给一个朋友设了强提醒,他要喊你开会了,当他发一个消息过来整个屏幕会震动起来,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做强提醒的目的其实是更多的覆盖到一种线下的场景。

 

就是我希望的场景是说将来在一个地方排队,不需要关注公众号也不需要扫小程序,只是需要扫二维码就获得了提醒,是一个关于排队的提醒,那一旦扫了二维码说明授权给他,可以获得后续的一条或者是几条的提醒通知,这个是最轻量的都不需要关注一个号或者打开小程序,只是一次性的提醒扫一个码而已。所以强提醒的本意是希望它用在线下,甚至包括线上的一些你可以在小程序里面设强提醒,用户说当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提醒我一下。对于小程序和用户之间的黏性,这一块还是未完成的状态,我们自己也会再去想办法,但是我们一定不会用一种比较粗暴的消息推送的方式。

 

后面一点是关于小游戏的,小游戏的团队在这里也分享了他们对于一些小游戏的进展和理念,我在这里简单从我的角度说一下,小游戏做到现在从商业的角度看是不错的,小游戏获得的收入也超出预期,但是对这个结果其实我个人并不是特别的满意,因为离我们的期望还有一个差距,我们期望并不是获得更多现金的回报,而是现状是这里面真正高质量原创的游戏还不是特别多,大部分的游戏还是互相拷来拷去的,都在一轮一轮的启用流量。

 

这里回归原点,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什么?公司并没有要求我们做小游戏这样的平台,也没有定一个平台,我们通过这个平台获得多少收入?并且微信里面从来没有收入压力,因为我们认为这种收入一旦服务做好自然就会产生了。我们为什么要做小游戏这样的平台?我们希望小游戏平台最终走到哪里去?我在公司内部做过这样的分享,但是可惜的是不知道内部的信息会被公开化,最后变成了段子在流行,但是真正的内容却没有被放出来,内部我其实跟大家讲述了小游戏他的原动力,其实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

 

什么是创意的平台?我觉得我们跟大家理解小游戏和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是不太一致的,大家对于小游戏的理解就是比较小型化的游戏,套用小程序的壳变成小游戏了。但是我们自己并不是这样理解小游戏的,小游戏应该是体现创意的地方,不应该是所有的人都在玩天天爱消除这样的游戏就是小游戏了,创意的平台是游戏是一个载体,或者是小游戏是一个载体,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

 

举个例子,可能以前很多人会去看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现在大家不怎么看了,但是这些小说的创意并不是消失掉,很多人有这样的创意,但是写小说已经体现不了这样的创意了,我们希望他把他的小说,本来属于小说的创意能够转到小游戏实现,只是一个载体,关于他的创意的载体,确实我们发现有一些小游戏开始体现这样的创意,我们进入到一个小游戏,就像读一本小说一样里面有情节,一步一步按照这个情节去玩这个游戏。

 

除了小说,我们还可以在很多个领域都是关于创意的。我们经常会用一个案例来说,我们反而希望看到一个小学生用课外的时间很少的时间,掌握小游戏的开发,他也可以开发小游戏给班里的同学用,这个小游戏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他创造出来的,大人反而创造不出来,是他的同学特别喜欢玩的某一种智力类型的好玩的类型的(游戏)。所以我跟我们的团队一直强调一点,如果再往后一年,我不想看到只是我们的收入上涨多少,我希望看到这里面有多少游戏是关于创意的,我希望看到的是一年以后这里有特别多的游戏是从来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

 

很多做过游戏的人,他们的思维很受局限性,他们会把一些APP的游戏照搬过来了;反而没有做过的,有可能把他的想法融入进来,变成从来没有人见过的游戏内容。我是用这样的维度来衡量小程序平台的成功,我认为只有当我们的游戏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创意的时候,并且让这些创意得到它所应该有的回报,那么我们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变的很有价值,因为最终我们的用户会在这里使用最多的,并且给用户带过来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当然要做到这样的目标,还是挺难的,但是任何的平台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所在,如果没有这样的梦想的话,那最终可能就会很快把自己当做一个流量的所在地,很快把流量耗光事情就结束了,这个是关于小游戏从平台角度我们对它的期望,我确实很希望我们将来在小游戏平台里面看到小游戏都是能让人耳目一新的,然后你进去对它的印象不再是玩三连消这样类型的东西,而是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因为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说玩一个小游戏是一个正经事。

 

下一个点是关于公众号的,我知道大家都特别关心公众号的情况,因为很多人在做这方面的创业,并且看起来好像经过了几年公众号的流量红利早就没有了,但是红利从来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我特别想了解一下,在座的有多少在从事公众号的工作,有多少?还挺多的,所以大家也是热情很高。以前说过公众平台不是为你们准备的。

 

确实公众平台是被自媒体用的最好的领域,虽然说不是为大家准备,但是我们希望很好服务大家,公众号最近我们做了特别大的一些变化,包括公众号的改版,也包括在看一看里面有一个好看,如果简单回顾一下公众号的历史,在公众号刚刚发布的时候,确实很多人利用这样的流量口获得巨大的粉丝,并且在当时来说公众号有特别好的现象,我记得在最早的一次公众号里面分享过一个数据,当时的公众号的阅读量其实有70%-80%来自朋友圈的转发,只有30%是来自于订阅号里面的,我为什么觉得特别好,因为符合一个二八定律,有20%的人挑选信息,有80%的人获益,通过20%的挑选阅读文章,但是经过几年下来,一个是用户可能接触的信息渠道更多了,另外一个如果再内容的质量上没有持续的有一些特别好的内容,这里对用户的黏性确实有所降低。

 

然后我们自己也在盘点,公众号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做了一次改版,发现效果并没有很大,当然很多的公众号效果反而变差了,就我们的数据来看,没有变好很多,也没有变差,是这样的效果。当然我们自己分析,我认为里面很大的问题其实并不是说在我们改版怎么改的问题,对于改版来说只是帮助用户重新梳理一下阅读的方式,我们自己认为改版的目的只是为了让用户觉得阅读的效率更高了,也就是说当他进去找一篇文章更容易找到或者是浏览文章更方便是效率的问题,但是本质的问题并不是看这个文章的效率问题,本质的问题还是这些内容对他有没有吸引力?我们盘点的时候发现内容吸引力是需要强化的地方,否则版面改来改去用户也不会停留或者是不会看,好的内容才是根本。

 

从平台角度来说,一个好的平台应该自然的鼓励到更多的内容创造者创造好的内容。有一次我跟同事们说相比起博客时代,博客当时好的博主写的文章量更大一些,因为当时在做邮箱的阅读空间就知道,但是其实每天都有很多的博客文章是相当好的,但是当时的那一批博主到现在好像反而还没有公众号里面的这样的知名的博主多了,这个其实是我们的机会所在。也就是说平台的责任在于说,我们应该用平台的机制让更多优质的内容产生,如果没有,就一定是我们的平台没有做好,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够大。这个也包括我们的关于最近看到的关于打击洗稿,也是这样的目的,否则平台里面的内容也会变成劣币驱逐良币,也会让平台的优质内容越来越少,关于怎么样鼓励产生优质的内容是下一步公众号面临特别大的任务。

 

去年的时候大家会看到有一个公众号的APP,大家会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只是一个帮助公众号的发布工具而已,对于优质的内容来说,这里平台可以做的事情还特别多,去年发布的APP来说,为什么延迟这么久发布?并且发布看起来没有起到特别大的效果,因为当时我们想要发布一个APP,这个APP只是作为一种改变,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写文章,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在这里面写公众号的文章,就像当年的QQ空间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写日志,是围绕这样的目标做的,只不过我们后来没有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并没有通过APP带动起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是我们的方向仍然是平台应该吸引更多的人创造文章才是。

 

发朋友圈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塞到别人的脑袋里

 

另外一个是社交传播,刚刚分享的数据,在微信的早期确实是通过分享阅读的人是大多数,自己主动看的是少数,我在后面专门化比较长的篇讲到这一点,关于社交的传播和社交的阅读。下面一个点是我从来没有谈过的点,因为感觉在公开课里面都是聊一些宏大的目标,小程序等等生态,但是对微信的本源和最基础的东西没有聊过,我花一点时间聊一下关于社交的话题,因为本质上微信是社交工具,微信能够有10个亿的用户,本质上是因为是社交工具。

 

可能大家对于社交这个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理解是不太一样的,什么是社交?我这里不解释大家就自己理解吧,我其实想说另外一个话题,社交的起源是什么?但是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可以自己想象,我自己会想象一下社交的起源,起源于什么?可能在很久很久以前如果人都是一个一个个体的话是没有社交的,当人变成一种群居的动物,最原始的社交可能就产生了。

人在一个群体里面再一个社区里面最大的诉求是什么?最大的诉求是不要被群体排斥,所以就会有语言跟别人说话,如果被排斥就没有办法生存了,那他说什么好呢?必须是体现价值的,必须说一些吹牛逼的话,因为这样别人就会很重视他,否则他还是没有价值的,必须带有夸张的色彩,这是我对原始社交的想象,大家不要太当真了。所以这个习惯延续到现在,大家在朋友圈里面必须发一些很夸张的旅游照片等等,其实就是延续了当时的习惯,因为否则别人不会觉得你很重要,觉得你不过如此,就担心被排斥走了,所以大家会在朋友圈里面精心挑选很夸张的东西发在上面。

 

以前我在知乎里面提过一个问题,不是为了要答案,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后来我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有的时候会琢磨一下这个答案是什么?我提过这样的问题,我说沟通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们也可以问一下自己,沟通的本质是什么?这个肯定没有答案,因为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说本质是什么样的。但是我后来自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答案,我觉得从一个社交产品的角度理解,我觉得沟通就是一个把你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我不知道大家听懂这句话没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设你希望别人可以接受,并且你理解自己的人设和别人认为的人设不一样,然后你要跟别人沟通,你的目的是让别人认同你所认为的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跟别人说的每句话不管是有意无意你都希望别人接受你对自己人设的设定,表面你跟别人争论很理性的问题,本质上你只是希望别人认可你传递出来关于你人设的信号,这个是我自己的一种方便我理解社交的想象,不一定是一种科学的研究。

 

如果用这个去引导到关于发朋友圈,那发朋友圈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的人,你相应把自己的人设通过朋友圈这样的方式塞到所有朋友脑袋里面去的过程。比如说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背后都代表了你希望你的朋友认为你是这样的人,其实你是在推广你的人设,所以你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是精心挑选过的,你不会放一些不认同的东西在里面,其实都是对美化你是有帮助的。

 

很多人还会问一个问题,我朋友圈为什么只能发照片不能发文字?文字比较曲折一点,因为如果你要推你的人设你需要一个更方便能够帮助你达到这个目的的工具,如果让每个人写一段文字推自己人设这个对普通人来说难度是很大的。按照我的观察大部分人很难写出很精美的文字,即使写出来也不自然,但是大部分人都会拍一个照片,通过这个照片代表自己,这个是比较容易的事情,所以拍照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而且写文字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为了帮助他能够表现好他的人设,我们让他选取一个最轻松的工具,就是拍一个照片就可以了。

 

只有对少数很清醒的人像我这样的我就经常问自己,我要推什么人设以前发微博我就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要表现什么?大部分的情况下当我想到我本来写好一段话,我要发出去,当我想到背后表现什么,我就把这段话删除不发了,因为我觉得想到这一层就不想表现这一层了。当然大部分人都不是这样的,所以越是自己的短处越是要发朋友圈强化。但是对朋友圈社交产品来说是很有用处的,但是可能也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说你发一个旅游的照片,如果发了好几次大家会认为一年到头都在外面旅游,如果老是发加班的照片,大家认为这个人好勤奋每天都是在加班,但是事实上可能并不是这样的事情,可能是人设推广,虽然有作用,但是也会过头,并且用来推广人设的,很难表现真实的状况,因为并不是每个时刻都是开心或者是不开心的,但是只要你在朋友圈里面说你很开心,大家就认为你每天都很开心。

 

所以我们在朋友圈里面看到的往往是对方最好的状态,然后所有不好的状态全部都没有表现出来,但是我们并没有一个工具来记录每个人最真实的状态,所以这是为什么我们做了一个新的功能,叫做时刻视频。我们后来把这个时刻视频的名字改了,最新的版本里面叫视频动态,因为太多人把时刻视频叫成即刻视频。对于取名字来说微信里面取名字就是通俗易懂的,微信怎么称呼他的那就是他的名字,而不是选一个名字强加给用户,所以微信里面有很多好的名字,扫一扫摇一摇特别好的名字,大家费了老半天劲,用户怎么说这个东西?我拍了一个什么什么你来看一下吧。

 

大家都在逃离朋友圈,说不怎么用朋友圈了这样的说法特别多,但是我觉得互联网圈子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大家往往把周围的人当成全世界的人都是这样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特别典型的案例,当时有一个特别好的互联网产品是PASS,在互联网圈子特别火,所有人都用,其实活跃用户就是中国互联网圈子这么一小圈人,圈外的都不用,所以大家现在看朋友圈也会有这样错误的认知,会觉得大家都已经厌了已经不再用。

 

我可以跟大家透露一下朋友圈的数据,朋友圈从发布到现在应该也有6-7年了,那其实有一个数据一直在增长,就是每天进朋友圈的人数,我说一直在增长是在6-7年里面曲线是这样的,到现在还是这样的,没有停下来的势头,就是每天进去的人数,到现在是多少人呢?到现在是7.5亿人每天进去,每天进去多少次呢?每个人进去10几次,总数是100亿次,大家可以想一下,7.5亿人进去的一个东西是什么东西?变成所有人的基础功能,就是每个微信用户必须每天完成的任务,这个任务帮助他完成社交任务,每天通过做这个功课使得他完成普通人这一天的社交,他这一天可能在房子里面完全没有出门,但是并不妨碍他完成社交。即使你不发朋友圈可能还会看,点赞评论也会参与,这个也是完成社交的任务。

 

所以朋友圈其实承载了中国人线上的社交,可以说是最高效的社交工具,所以才会每天有这么多人,这么多次的反复进入到朋友圈里面去。这其实会留下一个很好的问题,如果在座的产品经理可以想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朋友圈会这么多人用?并且在长达6-7年里面一直有这么多人用,并且每天进去的人会越来越多。甚至6-7年里面这批人都已经长大了,或者是环境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本质上来说,就像我杜撰了一个远古时候的人类是怎么社交的,本身人类社交的习惯并没有发生改变,或者是社交的需求并没有改变,我们在线上的社交只是线下社交的映射,如果想清楚一个人在线下是怎么社交,也知道线上怎么样的方式对他来说是最有效的。

 

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析一下,如果没有互联网的话,在线下大家要去社交可能要通过一个饭局或者是参加一个聚会,或者是这样的场合,线下的场合要跟人去打招呼聊天,但是我这里主要是指熟人的社交,但是线下的社交是很低效率的,要跨越地理和时间才能去做到。朋友圈本质上是一个什么?朋友圈本质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社交的场所,不只是一个时间流,是一个场合,是一个广场,我把它比作成一个广场这样会比较好理解一点。因为这样的话你会每天从一个广场走过的时候,你会看到类似有三五成群广场在的地方,对应成朋友圈,你会在里面停下来跟他们聊几句,都是你认识的人,他们讨论什么主题你可以参与一下,或者不参与,到下一个人群第二条朋友圈再去参与一下。

 

这样一个过程,当你把整个广场走完的时候你就发现,你已经几乎把所有的朋友都打了招呼,或者是看到他们在做什么,或者是参与到他们其中一些人的讨论。朋友圈里面有一个关键的点,大家在里面只能看到共同好友,你看到的每一个人或者是参与一个讨论,大家两两之间是互相认识的才能讨论起来,因为这样的点使得不是一对一的讨论,往往是三个人以上的讨论,比如说在朋友圈里面看到A好友发了朋友圈,B好友评论,你一定是同时认识A和B,但是讨论的时候至少有三个人在讨论的,那就符合了三个人以上的人是比单聊更加丰富的社交体验。当你花了半个小时把朋友圈看完以后,其实你已经完成了当天的线上社交的任务,所以既然是这样的一种高效率的社交工具,当然很难离开它。

 

但是朋友圈也有它的弱点,也是大家谈论想逃离的点,因为是完全公开的广场,所以你去点个赞或者是评论,意味着你在广场里面公开大声说了一句话,你发现整个广场里面很多人都能听到,这样带来的压力感是比较强的。而且当你的好友越来越多,可能这种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就像我自己朋友圈每天发10几张照片,现在几个月发一次,我相信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压力,我们一直也在想当我们在某一个社交工具里面压力过大的时候我们应该是有一种新的方式进行更放松更没有压力的社交的行为,或者是自我表达的行为。

 

但是这里很矛盾,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人表达的很轻松,如果最没有压力,是自己对自己说话,但是自己对自己说话是不可能获得朋友的回馈,也就是说没有社交上的好处没有回报的,那跟人说的话被越多人听到他的社交回报越大,但是压力也会越大,所以很多人因为这样子朋友圈设成三天可见,他自己觉得可能压力很大,但是很多朋友跟他反目了,这是有可能的。很多人也问为什么有三天可见这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朋友之间不会反目。

 

简单解释一下,我说一下数据大家就理解了。作为一个设置里面的开关,一般来说用的人很少,做过产品的人都知道这一点,永远是很少的人设开关。但是这个开关是我见过的微信里面用的人最多的开关,有超过1亿的人会把这个开关设置了三天可见,那可见这是一个强大用户的需求,他希望这样子。那对于产品来说,为什么这也是合理的?事实上我打个比方很多人就明白了,如果我们重新来做一遍朋友圈,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们会避免很多的错误,直接走正确的路线。

 

如果重新做一遍朋友圈我会怎么做?我会这样做,有朋友圈但是没有个人相册,或者是个人相册就是私密的别人看不到的,也就是说我拍了照片发朋友圈,那同时保存在我的私密的相册里面,我认为这个才是对朋友圈最好的方式,也就是说朋友圈和相册是两个独立的东西,只不过当时做的时候一不小心做成一个东西了,同一个照片既放在朋友圈里动态展现出来,所以我不认为设了三天可见就会怎么怎么样,相反只会让设置的人更加勇敢发朋友圈。

 

那相册这里别人说点进去看什么呢?如果你要去看一个人的历史,那还不如说每个人的提供他一个他的珍藏或者是专门用来展现他的历史状态,他可以挑选一些他人生里面最精美的照片放在那里,作为别人对他的可以看到的展现的内容,而不应该是把朋友圈的当天的动态放这里,如果这样说的话大家就可以理解了,朋友圈和相册是两个概念,只不过是不小心分在一起了。

 

10亿人和一个人没有本质的区别

 

刚刚说到这一点实际上是想引申一个问题出来就是视频动态,我刚刚说了这么多,朋友圈特别强大,我相信未来几年大家还是离不开朋友圈的,因为还没有出现一个比它更高效率的社交工具,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朋友圈高压力的方式,大家未来会看到更轻松的方式,既能够勇敢表达自己又能够获得社交的好处,应该是这样的工具,这个就是我后面提到的视频动态,或者是时刻视频。

 

视频动态出来以后很多人说微信大力做视频了,我特别不这样认同,微信怎么可能做一个某种技术领域的事情呢?视频只是一个技术,微信要做的是通讯社交平台这样的事情,所以视频对微信来说只是载体,微信要做的是社交,是要做朋友圈之外的另外一种社交的模式,如果说做视频,事实上微信里面视频一直都很大的,聊天里面的视频,或者是朋友圈里面的视频量一直都在增长,是挺大的一个量。刚刚说了朋友圈的弊端是为了体现更好的社交模式,如果没有视频这个东西我们也可能会用于照片想办法做新的更轻松的社交模式出来。

 

我自己很少这样子在说话,几千人在听,因为平时我跟别人说话都是大家轮流说会比较好一点,所以我自己也在适应的过程里,并且我到现在感觉越来越适应了,我把它想象成一个人坐在面前了,我们考虑微信的用户我们就想其实是一个人,10亿人和一个人没有本质的区别。刚刚提到朋友圈,刚刚在后台很多同事跟我说,他们也惊呆了,他们也不知道这个数据,有些同事不知道,都没有想到,然后当然最痛苦的是广告同事说了,这样明年的目标要增大了,但是我觉得这都不是问题,因为细水长流对吧?

 

接着回到朋友圈这里,我觉得推特是一个,我说朋友圈社交相关的,回顾一下历史,推特其实是一个很伟大的产品,当然在座的可能大部分人没有用过,其实影响了后来很多产品的形态。比如说微博,我记得在微博的时候,包括腾讯也做过微博,在输入框发一个东西的时候,会有一个提示,你还记得提示什么呢?是你在做什么还是你在想什么,他提示你做什么的举手。剩下的都是不提示的了,如果问你在做什么的,那你肯定敲键盘,因为你正在输入,只能问你你在想什么。但是我们仔细想一下,如果要记录一个正在发生的事情,你不能说你在想什么,而是说你在做什么,或者是你在看到了什么,你在电脑上是看不到这些的,所以只能是想什么。

 

那其实这个是微信和之前应用本质的区别。因为微信是手机APP,并且我们并不需要很强的PC客户端,所以是一个手机APP,是跟着你走的并不是电脑放在那里,只能去看它,所以在电脑上微信里面有摇一摇,因为是摇不出电脑的,这个是很大的优势,就是说手机端的APP在记录你在做什么的,比如说你走在路上拍照片发出去了,这个是我走在路上看到什么拍照片,但是在电脑前只能说我在做什么,我在整理我的照片把昨天的照片发到电脑里去,这个是有本质的不同的。

 

所以很早以前就说过,人是环境的反应器,你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但是那种纯粹的反应器是低等动物,是触它一下就动一下,但是人是高等动物,还是有这样的基因在里面,是受环境应该,环境是什么就怎么样想问题,如果说坐在电脑前面,电脑就是你的环境,或者是你在电脑里面看到的信息就是你的环境,所以你在电脑里面输什么东西,往往都是说你在电脑里面看了一篇文章,所以想输入一下对文章的读后感,你的环境里面就是电脑里面的文章,所以只能对这样的环境做出反应,但是你拿到手机的话,你的手机是真实的环境,那这个时候你做出的反应也是对真实环境的反应,那这个时候你的记录是真实的,而不是你想想出来的你不是在回忆,而是在经历。

 

那这样的话就很有意思,也就是说同样是发一个信息,如果说发一个电脑里面的类似于微博类的东西,你可能在回忆,你在记录,或者是只是一个想法,但是手机里面发可能是实时的,是亲身经历的东西。这个是跟之前记录文字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在手机端可以对环境拍一个照片的,而不是在那里回忆,那微信的视频其实是希望能够记录下来自己和真实的世界,以及你的真实世界的反应,这个是在电脑前面做不到的。所以很多的应用如果从PC时代到微信时代是这样的因为没有转换的观念,但是记录我们去记录真实的世界,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理想,因为就像你的手机里面,其实不会拍太多的视频记录的,因为记录或者是拍摄拍一个视频并不是一个用户的需求,大家没有这个需求,不信你看一下自己手机里面有多少视频就知道,其实你没有拍过几个视频,就算拍了很多照片也不会再看了。

 

而往往有了微信之后,分享给别人才会拍这样的东西,记录在拍摄本身并不是一个需求,假设我们做一个APP,这个目的就是记录我的人生或者是记录真实的世界,这个APP是做不起来的。

 

那拍摄不管是照片还是视频,首先是因为有需要,但是在微信是有这种分享的能力,但是不会叫做视频记录说每个人记录自己的视频,只有自己看到,不会做一个视频相册,放在那里让别人看到,因为那样的话你只会一点里面挑最好的几个视频放那里就可以了。现在装饰你的,但是不是一个记录,我们要做的是能够让一个人真正的去记录正在经历的东西,然后让他的好友能看到,并且这个过程是不应该类似于朋友圈的,如果类似于朋友圈就不做这个东西了,朋友圈也有视频,当然可能在现在的视频动态只是第一个版本,或者是0.1版本,可能大家还体会不到这一点,但是没有关系。我觉得我们就像对待小程序一样特别有耐性去培育用户的习惯,因为大部分的用户是没有拍视频记录世界的习惯,我们也没有能力去培育用户或者是改变用户这个习惯,我们有的能力是通过一种社交化的设计使得他拍这些视频的时候能够获得他参与社交的好处或者是回报。

 

前几天有一个朋友问我说,放了一个视频放到视频动态里面,然后他说为什么这个东西保留一天就不见了?为什么不能一直保留下去,我就知道他把这个东西理解错了他理解为朋友圈了,你理解为这里是永久性存储最好视频的地方,我就告诉他说不是这样的,我说这个地方是朋友圈的反面。也就是说这里是拍你最真实不一定美好但是最真实,但是甚至是胡乱拍的视频的地方,你可以随便拍,我说你看一下发送视频的按纽,那个不叫发布,不叫完成,不叫发表,他是写的就这样三个字,所谓就这样就是这个视频确实不怎么样,就这样了。然后你就发出去了,我们就已经说就这样就可以发了,然后我们为了让你能够勇敢的发,故意让别人看不到你这个视频,必须点你的头像进去再下拉一下才能看得到,来减少你发一个就这样的视频的压力。然后我跟他说了他就明白了,后面几天我就真的发现他真的是乱七八糟的拍了一点不装饰自己了,就很真实的拍出来很多,但是我看的也会觉得很爽,因为我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他的世界,就是这样的感觉。

 

但是我不可能给每个用户说你要这样拍,所以对于产品来说,最终的走向是会让一个用户在压力最小的情况下能够很自由的拍一些东西,记录他自己,或者是他周围的世界,同时他有足够的动力去做这个事情,目前来说其实动力是不太足够的,所以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不那么频繁的拍,但是让大家有动力并不是一个难的事情。比如说我们给大家发个红包大家就会拍了,当然这个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但是我们让你的朋友看到就可能会拍了这个是可能的,后续我们会在这里一点一点做版本的升级,我们会尝试不同的路径,以及达到这样的目的,它是朋友圈的反面。朋友圈已经变成了一个很传统的社交的地方,我们每个人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获得他人的认可,但是这里我希望每个人是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也同样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所以在这一点我们有足够的耐性,通过后续的版本迭代不断的打磨它,因为这样的一个拍摄记录世界的,刚刚说了这个并不是用户的习惯,这个是需要花时间耐心的慢慢的推进。

 

但是我们对此为什么有耐性?就像公众号小程序一样的,小程序我们会给他两三年的时间变成一个生态,对于这样的工具当然不需要两三年,我们仍然会花好几个月的时间不断的打磨去尝试,因为我们确实觉得虽然用户现在没有这个习惯,但是将来视频一定会取代照片的交流,取代照片的发送变成更多被采用的载体。因为很简单,视频所包含的信息量比照片大的多,但是我知道这一点其实确实很不容易,我刚刚举了这个例子,前天给另外一个同事的视频点了赞,他还截图发了朋友圈,他只是在晚上拍了十字路口的街道的灯光拍了照片。我认为并不是很普通的照片,我通过这个看到他所处的环境,你会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但是他自己没有这种感觉,他认为他要拍更多美丽的照片,说明产品还没有做到位。

 

所以这里面的引导我们会继续尝试引导用户,真的能够某一天能够很轻松很自如的拿起手机来就可以记录周边的真实的世界,但是在讨论这个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头脑很发散,说我看到有一个人他发了一个视频,其实拍的特别的有意思,我说如果我们把这个视频让他发的时候多一个属性叫公开,这样周边的人也可以看到,或者是关注他的人但是不是他的好友也可以看到会怎么样?那这个其实也是思路,可以让视频更多的流通起来,这个是另外一个APP要做的事情,我们这里只是作为一个头脑风暴不去展开了。

 

大众化的阅读产品,

只有基于社交推荐才有机会

 

下面是讲一下关于阅读方面的思考。讲阅读首先说明一点,微信每做一个事情,就会有人说我们想要去跟谁谁谁PK了,这个是让我们觉得很奇怪的事情,就像我们做个视频这样的动态,只是帮助它展现它自己和别的产品没有任何的关系在里面,做阅读只是我们本身有公众号,我们希望用户看到更多的精彩文章,因为我们做的是不是为竞品做的是为客户做的。

 

阅读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前不久有一篇公众号的文章翻出来,以前写过的一句话,那句话是我当时在饭否写过一句,可能是在2010年的时候,说要做大众都能用的阅读产品,可能当时是基于刚刚做完阅读空间,然后开始做微信的那一段时间里面,其实脑袋里面一直想做阅读产品。但是当时的阅读空间就不是大众的阅读产品,当时邮箱里面做不到大众的阅读产品,所以我知道做大众的阅读产品是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当大众对你意味着2亿,5亿这样的用户量级那就特别的困难。这个并不是数量达到多少,而是人的本性不愿意阅读的,或者是不愿意学习的,即使在邮箱里面做阅读空间我们自己觉得特别好,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情,头一件事情就是要看上一天运营的数据,第二个事情就是看阅读空间里面朋友推荐什么文章,但是还是很小众的群体使用。

 

后来有影响,朋友圈第一个版本就可以发表其他地方的文章到朋友圈里面来,包括其他APP生成的看朋友圈也可以看到他们在看什么样的文章。所以在当时的朋友圈我刚刚说的二八定律也是对当时的朋友圈说的,因为大部分的人是不愿意去阅读的,所以应该是少数的人去采集文章,然后分享给其他的人去看。

 

但是对于朋友圈来说,朋友圈的本意就是朋友们互相展现自己的生活,或者是推广自己人设的地方,而不是阅读的地方,阅读只是他的辅助的部分,而且即使在朋友圈里面推荐的文章,更多的是推荐符合你人设的文章,代表你的想法,代表你的观点,代表你赞同的,所以更多的还是通过转发一个文章代表你的意见。

 

这几年下来,朋友圈里的整个公众号平台里面阅读量来说,来自朋友圈分享会变的越来越少,这也很正常,因为朋友圈每天的停留时间就是30分钟,你的朋友变的越来越多的时候,朋友信息的优先级远远高过他们文章的优先级,你还是先把朋友发的照片看完,而不是盯着每一张照片看。同时对于阅读来说是相对固定的时间,有空闲的时间才会去看,你有10分钟的时间你说10分钟可以用来阅读才可以看文章,就像订阅号这样的盒子一样的,其实有很多的红点,但是大部分的是无用的,因为当你收到红点的时候可能是忙别的事情,是没有时间看一篇文章,但是你又不喜欢有红点在那里,所以你会进去消掉又出来了。

 

所以对于阅读来说,可能更需要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固定的时间段,然后才会去阅读。所以这样给我们留下机会,就是在朋友圈之外我们应该另外开辟一个阅读的圈子,我们不是为了看朋友生活的分享,而是看里面的文章。就是看一看里面好看,目前有两个版块,一个是好看,一个是精选,我们同时在做两个方向的尝试,一个社交,一个是机器推荐,机器推荐尝试更长时间。效果不是特别好因为会遇到一些瓶颈,我跟同事讲,你们要选择,要么降低底线,用户真的爱看什么就给他什么,要么专心做一款比较小众一点的严肃一点的阅读产品。

 

这两个对大家来说都是挺痛苦的,因为团队也不希望说如果这个用户比较迷信保健品,我们就不断的推保健品给他,这样好像对他也不好,但是如果从完成一个目标或者是KPI的角度来说这个倒是最快的,因为人毕竟有惰性,如果我们推荐一些他不感兴趣的一些,反对这样的保健品的文章,用户并不会感兴趣,甚至觉得不好看就离开了。所以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愿意主动学习新的知识,那怎么办呢?那我们就尝试社交推荐这条路,这是一条什么路呢?

 

对于社交推荐我觉得可能大家对它的理解会有一些不够深。我自己是怎么样看待社交推荐来阅读这样的一回事情的?其实我一直很相信,我也反复的跟团队强调这一点,其实通过社交推荐获取信息,其实是最符合人性的。因为在现实里面如果要接纳一些新的信息,其实并不是我们主动跑到图书馆,或者是跑到搜索网站搜索,我们并不是到书店逛,要找这一类的东西来看。相反,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都是听到周边的人推荐做的决定,就像我这些年来读的书,其实基本都是受朋友的影响读,如果朋友在朋友圈发了这本书真的好看,我多半认为他认为好看我也看一下,因为有人给我背书了。我看的电影并不是按照我的兴趣做兴趣的榜单我搜这一类兴趣的电影,很多都是朋友觉得这部电影好看,因为我相信我的朋友,所以我回去找这部电影来看。

 

并且还有另外一个心理在里面,如果周围的人都说这部电影值得看,你不看就落伍了损失这一块的认知所以你会看,很难说什么样的内容是更好的。比如说电影,你可能对这一类题材不感兴趣,但是大家推荐你可能就会去看,所以我对推荐的认知是推荐是将来越来越强的帮助一个人决策的因素,因为我们确实很难评判什么是好的内容,什么是不好的内容。

 

但是社交或者是社会是一个经过很多年进化到现在,我认为社交的推荐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一个系统,并且是一个很复杂的内部能够不断的循环的系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举个例子如果通过我们的机器的推荐不断强化你某一方的认知,甚至使得你已经走偏了但是你并不知道,然后你一直在这个方向往下越来越相信,或者是越来越认同这一块。这个时候你是很难回来。但是社交系统有一个很好的,是一个具有纠错能力的系统,现实里面如果你老去买一种保健品,然后你周围的人会跟你说这个可能有问题,你的社交关系会把你拉回来,这个就是社交关系的强大的地方,是一个内部的平衡系统。

 

当我想到如果我们要做一个,让所有人都阅读的大众化的阅读产品的话,我反而认为只有基于社交推荐才有这样的机会,才可以让人人都阅读。因为本质上来说这个时候做的已经不是阅读这个事情,而是社交的延续,人会因为社交而去阅读,而不会因为说我要去学习而去阅读,这个是很不一样的,就像我们的好看上线以后,我们的看一看的团队特别兴奋,因为终于看到数据有一个突飞猛涨,就像在座的各位,以前不会看,现在每天会进去看一看好看,朋友推荐什么文章了,你会关注这个朋友的圈子社交体系里面发生的事情。

 

所以这一块看起来,目前来说还是跟我们的预期比较相符合的,就是增长其实挺好的,但是我们在这里其实措施上还是挺保守的,因为这里需要有一个逐步的卷入到所有用户的过程,比如说只有当这个用户有5篇文章用户推荐,好友推荐,他才会收到一个红点进去看一下。

 

当然这个里面也有一些障碍我们需要跨越的,既然是社交阅读,就会打上一个社交的烙印,就是你很可能推荐一个强化你人设的东西,而不是那些你认为真的内容特别好的东西。但是这个问题我们也不是特别的担心,因为社交关系是复杂的,我们每个人的社交关系,特别是微信的好友,好友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我们从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同事等等全部包含在里面。那反而你会看到在不同的圈层,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地方这些朋友他们在看什么?而这些信息很多都是你自己是不会看的,也是超出你兴趣之外的。如果我们把这些文章直接放这里是不会看的,他跟你没有一点关系,但是他们因为是你的好友,或者是你熟悉的人,他们在看的东西,所以这个时候你会有兴趣偶尔也去看几遍,那这个时候你会获取到在你的兴趣之外的,本来跟你没有关联性的东西,并且也许会打开一些兴趣新的窗口。

 

并且好看这里面的信息也跟朋友圈里面转发的不一样,我们刚刚说朋友圈更多的是自己的观点转发,这个时候是人聚合讨论问题,但是在好看里面是以文章聚合的有一个自动的版聊机制,一拼文章20个好友都看过,或者是都评论过,大家可以在里面讨论起来,这点反而在朋友圈里面不会发生。

 

还有很多人担心会不会因为这个人的观点跟我不一样,他老转一些我不感兴趣的我把他屏蔽掉,这个有几个理由,一般人很懒不会屏蔽别人,能屏蔽的就是勤奋的人。即使这个人的东西你不感兴趣,但是你会感兴趣周边的世界在干什么,他代表周边世界的一部分,你会通过他的眼睛看这个事情,哪怕对他推荐的文章不合你的眼,但是并不妨碍你去关注你想了解他在看什么。所以我倒是认为很多人会继续保留对不同的圈层的朋友的关注度,并且以此作为自己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

 

所以很多人也会认为社交推荐因为受朋友圈的影响,会让你看到的东西限制住了有的时候确实有这个感觉,对于朋友圈来说,我经常认为朋友圈就是能看到全世界,因为每个人看的东西是有限的,也许他看的朋友圈就是代表他能获得的所有的信息,那这个时候可能我们如果再社交推荐里面看到的东西也代表了我能看到的全部信息,但是我觉得这里面的全部信息至少有一点是好的。当你的关系人变的越来越复杂,好友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借你朋友们的眼看到这个世界不同的角度,这也是一个好事情。所以对好看来说,现在是第一个版本,很多人觉得体验很粗糙,确实很粗糙,因为并不是原生代码写的是WEB展现,很粗糙,但是也让我们很快速的迭代,可以很快速上线各种优化的措施。所以现在还是一个有点像很粗糙的0.1版本。

 

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

只想用合理的方式去展现信息


下一个点是关于信息流的,上一次公开课我讲了我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流,又产生很多误会,所以每次公开课就要解释一下上次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之所以这样说并不代表我不知道大家说的信息流是什么东西,我不喜欢业界把很多东西贴一个标签,只要是一些内容的往下滑就是信息流了我不喜欢标签化。在手机里面看东西,因为手机屏幕很窄,不可能有太多排列信息的方式,只能往下翻是最快的,并不能因此说所有的东西贴标签是信息流,这样的认知是特别简单的认知。

 

如果笼统一点来说朋友圈也是信息流,我们的订阅号我之所以非要说不是信息流,是因为只是一种信息展现的一种方式,就像你在一个邮箱里面会看到有收件箱,发件箱已发送,垃圾箱等等,如果做所有邮件的文件夹,会看到所有箱子的文件,你说这个就是信息六了我觉得本质并没有变化,只是把几个文件夹的信息放一个里面显示而已。所以我觉得这里面我们并不想用一些标签定义这个是什么东西,因为标签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就像我们做一个视频动态,我们并不是说我们做了视频功能,而是说我们做了一种要让用户拍摄和展现自己的功能,这个功能的载体是什么样的载体?如果是视频为一个载体,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只是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样合理的方式去展现信息。

 

我们需要对AI保持一定的警惕

 

后面一点关于AI讲一下一点看法。AI在过去几年特别火,我们也特别重视AI这一项技术,所以就像大家现在在视频动态里面拍一个视频,其实你会看到有AI提出来的一些配乐,很多人都觉得这个配乐挺智能的因为确实跟他拍的东西是能够识别出来,并且是比较吻合的。

 

当然这种吻合我并不觉得这种AI识别的吻合度是特别好的,所以我也跟团队说这里面出现随机的东西,当你拍一个东西的时候,拍一条马路并不是非要一个关于马路的歌曲这个就很死板了。因为人是有想象力的,他看到这个景象想象的是另外一种意向。微信这里一直在投入很多的经历做AI,很多人并不知道微信的语音识别是第三方做的。其实是我们微信内部的语音识别的团队在长达好几年的时间里面一直在做的一个工作,并且每年在优化他识别的准确率,所以一直到今天大家会觉得这里面识别率越来越高了。当然我们在投入做语音识别的时候,其实业界对AI这一块还并没有特别大的关注,我们并不会去跟风做一个AI,而是说AI是要落地到我们的实际的功能或者是场景里面去的,说到这里我可以提示一下,其实我们内部还在做一个功能(不说了),我要做一个称职的职业经理人,现在讲这么多其实是不太称职的,我是做产品的身份跟大家在这里聊天而已。

 

在微信这里我们在研发一些AI的技术,从技术上面来说我们特别认同它,但是我们一致认为好的技术是应该为产品服务的,AI只是默默躲在后面帮助用户做一些事情,就像语音识别一样的。但是最近的AI技术的发展还是让我挺震惊的,我上大学的时候学过一些课程,包括模式识别这样的课程,怎么样识别一个图片上的图案到底是什么东西,我知道这个是挺难的。然后当时的老师还跟我说,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是看不到有AI能够下围棋下过人类,大家当时是这么认为,觉得是难以突破的障碍,围棋是人类智慧最高的体现了,当阿尔法狗战胜人类的时候我也特别的震惊。

 

但是当AI用到产品里面去的时候,我们就会思考,AI给我们带来什么?我看过一篇文章我觉得里面有一个总结特别好,我分享给大家,可能大家也看过,举个例子,将来的医生会被AI的医生取代掉,为什么?很简单,因为AI的医生连到云端可以知道所有的病例和数据,对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这个事情一定比人类的医生厉害很多。那确实是这样的,一个人类的医生不管他读过多少年书或者是治过多少病人是没有办法跟云端巨大的数据对比的,并且就像下围棋一样,阿尔法狗下出来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下,AI医生开出来的药建议你吃的药是没有办法挑战它的,你只能遵守,给你什么药你就吃什么药。这个时候我们对于他做的事情其实是并不知道的,或者说你不能认为他是我们的工具,相反我们可能变成他的工具,如果他要使坏,或者是机器里面突然出故障,某一天AI下指令让所有医生给所有人吃很致命的药物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可以利用AI做这样的工具,这种工具还可以指挥人就超出了之前对工具的含义,如果AI跟工具没有关系就不去说,工具是我们最好的伙伴,之前对工具的定义是传统的工具,是人来驾驭的。我前不久看了一个报道很有趣,苹果是怎么看待工具的?我看过一个报道是说,乔布斯在跟别人介绍什么是电脑的时候说了一番话,因为很多人当时不知道PC电脑是什么。

 

他说“就像自行车一样,以前人们觉得某一种动物是跑的最快的,比如说猎豹,但是有了自行车以后可以比跑的最快的动物跑的还要快,那么这种工具是帮助我们扩展人类的运动能力,扩展人类的某一种能力,使得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变的更强大”,然后他说PC就是这样的东西,也是一个工具,但是会让人类变的更强大一些,这个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是人去驾驭工具,人会变的更强大。但是对于AI带来的工具,或者是AI工具本身就像我们说的AI医生一样,可以决定你要吃什么样的药,甚至可以让你做什么样的运动才能让身体更健康一些,如果这个AI医生能够知识面更大一点,甚至可以告诉你交什么样的朋友等等之类的是很有可能的,那这个时候你会想这种工具超出了传统工具的范围,变成了可以驾驭人的工具。

 

我们都知道谷歌的AI技术很厉害,但是他的员工联名反对将这项技术用到军方项目,最后谷歌还是妥协了。也就是说对于技术的应用来说,作为谷歌的员工会思考这项技术什么地方是可以用的,什么地方是不可以用的,所以对于一个可以驾驭人的工具来说,我们会对它保持一定的警惕。当然这个看起来跟我们的实际工作没有关系,我只是分享关于AI未来趋势的发展,这个有很多人预测了,我可能只是这里面对AI未来表示担忧的之一的人而已。

 

所以内部我提到这些观点的时候,有同事会问我,我们的目标难道不是尽可能的多获取用户的点击吗?我们为什么想那么多产品之外的东西,就像谷歌的员工为什么反对公司把这项技术用到军方项目,其实我们做每一件项目之后都有意义所在。有的时候我们在思考用户的时候我们总是认为用户是怎么怎么样的,就好像用户是陌生的人群跟我们不是同一类人群,他们在遥远的地方我们控制驾驭他们,好像是这种感觉。但是在微信我们要提醒自己,我们自己就是用户,那我们希望施加到用户身上也会施加到我们自己身上,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这个确实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关于AI只是分享一下个人对于AI这项技术应用的看法。

 

后面一点我想对前不久的段子做澄清,就是关于善良的,我特别害怕看到一句话被断章取义的变成一个句子传播,这个对我来说是不太理性的,其实每一句话都有一定的场景,而且当时是在公司内部对员工来说,这样的一句话。当时对公司所有的同事我当时只想强调的是我们对用户的态度必须是一种善良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套路的态度。并且这种善良是一周基于理性之上的善良,如果是非理性的善良,我认为是愚昧的善良,所以我认为善良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并且我说的这种善良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善良也不是道德洁癖,我们针对用户真正理性的善良,才会使用户更长久使用我们的产品。而且作为我们的同事能进到公司都已经足够的聪明,所以大家缺的不是聪明,而是对待用户的一个态度而已。

 

有很多同事说我在公开课里面很少提到微信支付,我觉得之所以提到,不需要提到往往意味着这一块做的已经特别好了。因为只有用户意识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服务,你都不用想还有这个东西存在,当你付钱的时候自然把微信掏出来扫一下二维码就好了,所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这个是最好的产品体验,这里要提到几个小点,是大家不知道的点,一个是红包,我不知道今天企业微信有没有过来讲关于企业红包封皮的问题?我简单提一下,就是在春节期间会上线一个能力,是企业微信的能力,企业微信的用户或者是企业是可以在企业微信里面申请红包封皮的,红包皮。就像传统里面企业会给大家一些红包皮,大家可以用来包红包出去送给朋友,在微信里面我们一直没有这样的红包皮,那在企业微信里面企业是可以申请到这样的红包皮,并且发出去的红包是可以发给微信的好友,如果有使用企业微信的企业可以留意一下,可以在企业微信里面申请。

 

第二个变化是我们正在做的小变化,可能是对于红包来说,虽然说微信的红包特别特别成功,但是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改进的空间了,所以我们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发红包越来越变成赤裸裸金钱的交易,只是一个发钱而已,脱离了情感化的一面,那这样的话你发一个红包只能凭心而论,发的越大表明越有心,但是这个是不对的这个世界怎么能用金钱衡量?所以我们会想办法在红包里面加一些情感化的元素,比如说你可以自定义一个表情放进去,这样你的红包更多体现你真正的心意而不是只能用钱来衡量。

 

对于支付我们藏了一个特别好的功能,很多人没有试过,就是亲属卡,知道亲属卡的人举手一下?用过的?5%,还不错,大部分是我们内部的同事。我建议大家去试一下,反正我给我的父母开了亲属卡体验特别好,对我的体验也特别好,因为你会看到当他们每一笔消费的时候你会觉得你都在尽一份孝心,这种感觉会特别好。我告诉大家有这样的一个东西,但是有很多隐藏的太深,很多用户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东西存在。这些是很小的东西。

 

但是我们在微信里面有特别大的东西一直做的不够好的,确实不遮掩确实不够好,就是卡包,我们卡包做了好几年了,一致认为这种卡和券是很大品类,是日常一直用到的我们改变现状,出门钱包里面还要放那么多卡在里面这样的情况,当然现在银行卡不用怎么带了,但是一些线下的卡还要带着,我们卡包想做好,但是一直没有做好,最近会跃跃欲试想做新的改变,改变的结果是希望能够通过消费的行为把你和这个店的连接做一种自动的关联,我们也会做一些突破,作为线下线上的连接通道。

 

我花一点时间说一下企业微信,并且我认为这一点是对企业微信特别重要,值得在座的了解一下,虽然现在还没有做出来,企业微信如果定位只是一个公司内部的沟通的工具,我认为它的场景和意义会小很多,那只有延伸到企业外部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我很开心企业微信一直做很多事情,包括怎么样跟微信打通,所以微信里面可以加到企业微信的好友,当然我们在服务方面永远是以用户为第一,暂时大家看到在企业微信拉一个包含微信用户的群有限制,但是这个限制是好的我们并不想让这种互通带来很多负面的效果。这里想说明的是企业微信正在尝试的方向,这个方向简称为研究式服务这样的模式。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现在想要订一个机票,可能去某某APP,当我们完成订机票的过程比较简单,但是当你要改变时间,或者是要延期,或者是推进的时候,其实会很复杂,有可能你要去通过电话的客服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然后我们再想另外一个例子,另外一个例子是什么?就比如说我们可能微信里面加了很多的快递员每次送一次快递就加一次快递员,加了很多,但是下一次还是不知道该联系谁,因为快递员离职了他们没有身份的背书在后面。

 

我们再看到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微商,其实微商还是特别多人在做,我们很清楚是因为我们可以看一下朋友圈里面有多少是微商的信息就知道了,微商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基于现实里面的一种类似于线下的社交关系获得了人的背书这样的前提,所以人在一个交易里面起的作用特别大,也就是说就像你在朋友圈里面看到微商就买了这个商品,但是如果你在一个APP里面看到商店里面有这个东西你并不会去买,因为没有人背书。由这里联想一点,其实企业也希望通过企业微信能够把企业微信的人作为他们的很重要的资源,可以作为一个服务提供出去,我们就在想一点,就像你的汽车出问题,你要去4S店,这个时候有几个选择,第一个可以找到店员的微信,第二个可以找4S店的小程序,第三个可以找他的APP,第四个可以找他的网页,大多数人都会找店员,如果你加过这个店员的话,因为跟一个人的交互是比别的所有的更方便的,这里提醒我们既然加了店员,并且如果是企业微信的用户,这个店员是这个企业认证的人,这个店员背后应该包含这个企业的服务在后面。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这个人包含企业的服务在后面也很容易,就像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的对话窗口底下有一个菜单,然后在菜单可以点公众号的服务,在微信里面点开企业微信联系人的对话,然后你在对话的底部也有企业的菜单在下面,我们带给微信用户的身前就是这样的感觉。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其实这个人就代表了这个企业的服务,所以这个是企业微信将来要做的方向,就是可以让每个员工直接提供服务,并且因为人的背书使得客户对于这一个店背后的服务以及这个人都会更加的认可一些。

 

关于企业微信说到这里,我觉得现在到了一个微信10亿用户的关口,其实我们一直不觉得用户有多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或者说人口有多少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的人总是拿人口作为一个指标,来看自己的空间,我并不觉得是这样的,微信的目标从来不是说我们的木是要扩大用户数,如果扩大我们在过去几年一直不断的推广,从移动互联网出来以后三五年就是一个时代了,时代的更带是更快了,那催生出来的需求也是更快了。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

 

围绕这种变化,我们根本不用顾及还有多少人口可以用,而是说我们要怎么样能够应对未来更多的需求,找到并且面对未来的需求,这是在在微信10亿用户关口所要做的事情。

 

就像在广州的用户,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最近只是给广州的用户,开通了附近的店这样的入口,附近的餐厅。是灰度的在发现里面,很多人并没有看到,去年我在公开课说过,其实微信的一部分是要探索线下的生活,但是这一块有点曲折,所以我们还在灰度的阶段,目前团队是拿广州的用户做了试点,但是类似这样的尝试我觉得会越来越多。

 

因为我们自己也发现,其实微信作为一个APP来说,虽然已经承载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并且承载了这么多东西的情况下看起来还很简单,但是毕竟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下一阶段,微信更多的是围绕微信去通过不同的APP、尝试跟微信有某种关联的其他的一些服务形态。像微信读书,如果把微信读书放微信里面也可以,但是作为独立的APP,能够独立的进步,这样反而是更合适的。

 

很多人可能会问一个问题,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今天花了特别多的时间,围绕微信的出发点,说清楚了微信过去是怎么做的;那对于未来,我觉得确实也是一个时间点可以面对微信的未来,因为刚刚好8年,并且是刚刚好用户到了10亿,这个时候我们对团队来说,我们就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微信要开始面对下一个8年的新的挑战,但是这个新的挑战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用户层面。

 

每年用户都在变化,就像刚刚说的三五年可能是一个时代,我们要面对新的用户时代,新的用户产生的需求,但是不管怎么样面对这些需求,我觉得以微信的做事风格,只要我们始终像过去的微信一样,我们始终瞄准的是做最好的工具,并且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是我们的原动力,我们再怎么走也不会走得太偏。

 

所以有的时候会回顾一下,看微信有什么改变,我们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很多人问我们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有一个不一样是这样的,当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或者是思考我们要做什么的时候,我们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做这个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微信团队从开始成立到现在,从来没有瞄准KPI做过,但是没有妨碍越做越好,如果围绕KPI可能大家就不会做这个事情了。

 

对于团队来说,大家养成了一个习惯,是我们会想自己做每一个功能和服务背后的意义,或者是里面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如果一个功能纯粹是为了流量做的,而想不出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个功能一定是有问题的,或者说是不长远的,我认为正是这样的每一次都去想背后的一丝一毫的意义,这个是支撑起我们整个团队走到今天的很强的理由,并且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是产品和功能背后我们所思考的意义。

 

刚刚也总结一下,微信的梦想是什么?从个人用户的角度来说希望成为每个人最好的朋友,虽然是工具,但是是工具性的朋友,从平台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市场,而这个市场是要让创造者体现价值的市场。对市场来说如果做大了会限制你,刚刚起步会扶持你,我们是非常活跃和充分竞争的市场。所以即使面对未来,我们也很少觉得威胁来自竞争对手,相反我觉得我们的威胁是来自于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有没有一种很好的组织上的优化自我的能力?因为只有基于这种能力,我们才能继续保持一种很创新能够不断突破的能力。

 

今天我讲了特别多,我也是想做一个总结,因为在之前每一次都是讲某个业务,今天我是更多的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当然自己其实能够带领一个团队做出10亿级的产品,我当然很有成就感,但是对我来说更加幸运的是我可以在这个过程里面,把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够体现在产品中,并且成为一个产品的价值观,我觉得这是更加难得的事情。

 

当然内部有很多同事说我很独裁,我就认了,我就是很独裁,因为有很多产品我见过,他们是很民主的,有很多领导施加意见,最后这个产品没有灵魂,因为有很多的人格在里面,所以内部就会很冲突,会支离破碎,我认为一个产品其实是需要团队都有一个很强的共同的认知,这样的话才能造出一个东西,他的内在是一致的。


 结尾我想到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是电影的台词,而且是我们在座的一个朋友提多的一句话“万物之中,希望至美”,我经常想到微信不能给用户带来哪怕多一点点希望,我们就没有办法判断我们做的事情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它也是我们衡量的一个准则。

 

我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感谢大家。


撰文:李好 编辑:周京隆


可点击下方图片订阅最新杂志!


◆  ◆  ◆  ◆  ◆  


点击你感兴趣的关键词

立即获得关于TA的更多信息!


香港华为

加拿大 | P2P

苹果权健范丞丞

平安夜蔡依林柳井正

红黄蓝电子商务 中国首富

......


欲了解更多专业内容,请点击这里下载商业周刊中文版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