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国人和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同时入围“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是唯一的亚洲人!
据外媒消息,6月初,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在6月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成功进入候选人名单。 屠呦呦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与爱因斯坦并列。
2019年1月8日,英国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S)”栏目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选出对人类当前生活影响最大的杰出人物。
在6月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与居里夫人(Maria Curie)、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共同进入候选人名单。
屠呦呦成功进入候选人名单
本次“20世纪最伟大人物”入围候选人有28位,来自7个领域,包括科学家、领袖、探险家、社会运动者、艺术家、体育明星、演艺明星。
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是科学家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也是所有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人。
“ICONS”栏目是这样介绍屠呦呦的:
一位药物化学家,她的研究帮助挽回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受古籍启发,中国化学家屠呦呦发现一种全新的抗疟药,为拯救全世界人的生命做出了贡献。
BBC介绍称,屠呦呦的灵感来自中国古代的一篇文章,古书籍记载,公元400年,青蒿曾被用于治疗间歇性发热(疟疾的一个标志)。在这种草药中,屠呦呦发现了一种能够有效治疗疟疾感染的化合物,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青蒿素。她自愿成为第一试药人。
全世界约一半人口处于罹患疟疾的风险之中,屠呦呦和青蒿素的巨大影响绝不能被低估。正如诺贝尔奖中所总结的,她的工作“让数百万人的生存和健康状况得以改善”。
该活动为每一位候选人开辟了专门的介绍页面,在屠呦呦的页面上,BBC列出了她入选的三大理由: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她的成就跨越东西。
“偶像(ICONS)”栏目发起投票,全民参与选出大家心中“20世纪最伟大人物”。屠呦呦凭借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打败”了斯蒂芬·霍金、马克斯·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等人,与发现了镭和钋的物理学家玛丽·居里、帮助人类理解宇宙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这三位杰出的科学家一道,成为科学领域的候选人。
目前四位科学家中,得票数最多的为艾伦·图灵。但无论最终投票结果如何,屠呦呦对全世界的贡献毋庸置疑。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的最佳疗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屠呦呦
屠呦呦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演讲,呼吁全世界关注中医药学,“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的礼物。”
她说,“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耐青蒿素疟原虫出现
据新华社6月17日消息,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
近年来, 由于青蒿素的大规模使用,有报道称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已出现对青蒿素有耐药性的恶性疟原虫。虽然这些耐药性疟原虫还没有像传统意义上的抗药性寄生虫那样,能够在持续的药物压力下存活。
然而,一些寄生虫已经能够在标准的青蒿素复方(青蒿素与第二种药物联合)治疗后生存更长的时间, 从而影响了治愈率和患者的恢复。青蒿素的药效半衰期短(即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 它一般只用于疟疾治疗, 而不用于预防。多年来,屠呦呦研究员也不遗余力地呼吁人们关注这一严重的抗药性问题。
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2018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疟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在2020年前疟疾感染率和死亡率下降40%”的阶段性目标将难以实现。究其原因,除对疟疾防治经费支持力度和核心干预措施覆盖不足等因素外,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
青蒿素仍是人类治愈疟疾的重要选择
要正确认识“青蒿素抗药性”现象,就必须先了解青蒿素的作用机理,与一般药物不同,青蒿素需要被激活才能发挥作用。
屠呦呦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表明,红细胞中的血红素是青蒿素高效且特异的激活剂。当疟原虫在人体内大量破坏红细胞时,会释放出极高浓度的血红素,这样青蒿素就会在疟原虫代谢旺盛的生命周期被激活并与疟原虫体内数以百计的蛋白结合,致使其失去活性,进而杀死疟原虫。
论文截图来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网
与此相对应的是,正常红细胞中的血红素由于被牢牢地结合在血红蛋白中而无法激活青蒿素。疟原虫噬血的本性使其不可避免地成为青蒿素攻击的目标。这样的作用模式使疟原虫通过突变个别靶蛋白产生抗药性变得非常困难。
目前,现有的“青蒿素抗药性”现象,在不少情况下其实是青蒿素联用疗法中的辅助药物发生了抗药性。
针对这种情况,更换联用疗法中的辅助药物,就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屠呦呦团队认为通过调整现有的治疗方案,比如,特异性的替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的辅助药物;或适当延长用药时间,就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青蒿素抗药性”问题。
屠呦呦认为,解决“青蒿素抗药性”难题意义重大:一是坚定了全球青蒿素研发方向,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青蒿素依然是人类抗疟首选高效药物;二是因青蒿素抗疟药价格低廉,每个疗程仅需几美元,适用于疫区集中的非洲广大贫困地区人群,更有助于实现全球消灭疟疾的目标。
新双青蒿素片剂最快于2026年前后获批上市
此外,新华社报道称,根据屠呦呦团队前期临床观察,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超90%、80%。若试验顺利,预计新双氢青蒿素片剂或最快于2026年前后获批上市。
整理编辑:商周君
可点击下方图片订阅最新杂志!
点击你感兴趣的关键词
立即获得关于TA的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