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酿有性格的酒,为什么要标准化呢?

2017-09-05 桑活菌 生活周刊


静下心来,

可以听到米在发酵的声音。

你是快乐的,

你能听到欢快的声音,

你是沮丧的,

你能听到被嘲笑的声音。


——文亮


文亮与女友


江西人文亮

“继承”了家乡的天性,

自称4岁就是个“酒瓶子”了。

从记事起,家里做的米酒

那味道一直难以忘怀。

超市里的酒酿已满足不了他的怀念。

结束了在南京几个月

不痛不痒的教画工作后,

他回老家找父亲商量做酒,

谁料遭到了母亲的反对。


一次,文亮的女友随公司

来到朱家角拍摄服装片,

觉得这地方不错,推荐他来看看。

文亮查了查朱家角艺术节的资料,

实地探访后直言“超喜欢”,

立马去古镇西井街的茶楼应聘服务生,

打算养活自己,在这里定居了。



到了一个半月的时候,

母亲终于架不住了:

“还不如让你做酒呢。”

父亲一通电话来告知过了家人的关,

文亮才有了放心圆梦的机会。

2万的房租,1万的装修,

文亮租下朱家角古镇里的一栋破楼,

边卖酒赚钱边装修,

“玖平方”小酒屋的四年就这么过顺了。



文亮的手工米酒都是在老家做的,忙的时候他每个月要开车回两次江西,把酒拉来朱家角。说起江西米酒,是因为平原多、水稻优质,且南昌进贤靠近鄱阳湖水系,使得酿造米酒的原材料资源丰富、天然纯净。直到很后来文亮才意识到,40亩的自有田是家里最大的宝藏。“工艺也是家里一直这样传承下来的,很平淡,没有过多的神话故事。”



30平米的发酵间里,

放着三四十个这样的缸。

靠近阳光多一点,

靠近阴凉多一点,

抑或季节不同,

酒的味道都不一样。


尽管是同一个人

用同样的配方和材料,

时空的微妙差异

都会造成口感的异化。

在需要统一标准化口味的市场,

常常有几十个勾兑师为一个品牌的酒

调配同样的香味、度数,

而文亮不需要,

他恰恰想保住酒的这份天性。



“大家常常有这样的反馈,说去年的酒偏甜一点,今年的酒偏酸一点。第一年的时候我特想做成标准化,因为不标准化就做不大。但后来我想明白一件事,干嘛要做得一样?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非得逼每个人都一样,就是不对。我就顺其自然让它不一样,告诉别人每次你买我的酒,就要尝一下。



九月和十月,

是最适宜酿酒的季节。

要想常年做手工酒,

夏天得打空调,

冬天得在发酵缸旁边加炉灶;

要想捱过长时间的运输和售卖贮存期,

就更要想办法。



第一年的时候,文亮做坏了2000斤酒,文亮开始系统地查资料、看书进行研究,他找到了一本《<周易>中的酒精》,专门讲酒曲(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米粒上茂盛地生长出的菌丝)的制作、贮存的方式。“第一要誊清,酒要清澈。”文亮说,“市面上卖的酒都是白白的,是因为里面有米。滤出酒后,把汁里的米去掉,就会变得清澈。再放锅里隔水,起到杀菌作用,酒的保存时间才长。”除了三四十个缸和厨房作酿酒间,文亮家还有一个小房间是专门誊酒的,誊完之后放缸,再放进特地挖的地下室去贮存。



朱家角对他来说,

是一个能“静下心来做点东西”的所在。

“策展人贾布说过一句话,

‘贫穷是激发智慧的动力’。”

只租得起“玖平方”这样的小小门面,

文亮的旧货改造装修法是不得已之选,

倒也合了他的品位。

文亮指着屋内的桌子、玻璃,一共就47元,

门板、木板没超过50元的。



曾有一个老师说他布置得没有禅意,

学公共艺术的文亮有自己的理解:

“大家都觉得禅意是刹寂,

自在却是我认为的最好的禅意。”


日式茶道的端庄肃穆感

不是他想要的,

藤椅、木桌,

包一扔,随意坐下,

是他认为的无所拘束,

也是他现在的日常状态。


“很希望大家来跟我聊天就HIGH起来,一直想让自己变成一个逗的人。我去很多地方如大理找小众酒,拿来做评酒会,从来不约定时间、搞致辞、大家一起评、说感受。太尴尬了,我自己都不想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就发个信息,看到的人要来则来。他们不会因为预订了没来没守承诺而尴尬,我也不会因为没达到预设标准而尴尬。”



“对游客也是,

看到我在楼下弹琴,

就来喝酒聊天,

我对他们没什么要求,

有人会加微信,有人不会,

加了也没用,但是有缘人之后

还会找我说烦心事,约喝酒,

没有任何功利心。


因为当我自己去古镇,

人生地不熟的,也想有这样一个人

聊聊古镇的文化和作为老板

在里面做的事情、性格和故事,

那么我也能当这样的角色。



 1 

Q&A

Q:将自制酒维持在小众的范围,没有功利之心还挺好的。


A:想得到认可之心,人皆有之。采访我也不拒绝,但不想搞得格调太高。本身就是很平淡的东西,没那么高深。如同感情再说得天花乱坠,说到底,有点悟性的人都知道,就是平淡。刚开始也想把酒做得花里胡哨,想法很大,想做中国最好的米酒,尝试调酒、配酒,都是因为躁动,和谈恋爱一样。时间久了,发现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人曾经想投资我做酒厂,我就问他那我干嘛?他说管理酒厂。没有的时候,我一直想要做到那个程度;真正有人投的时候我才发现,打住,这不是我要的生活。到最后我自己酿酿酒、弹弹琴,她做做服装,挺好。 

 


Q:你说你去各个地方会收集当地人自制的酒?


A:像云南,就有橄榄酒、玉米酒、花酒,我那时候弄了十几种回来。每个地方都有特色酒,是别处模仿不来的。去了当地,喝了之后才发现,是浑然天成的,从古至今就是这样子的,它的粮食、水土、植物、空气、温度就适合酿这种酒,当地人的性情就适合喝那种酒。如南方人喝米酒,在微醺状态下写诗,很文艺,南方对米酒工艺的研究也比北方透彻;而在绍兴,酿黄酒很好,酿白酒就一般般。


 

Q:米酒在历史、文化上有什么传统?


A:夏商周的时候,用大碗盛米酒,之后才有了米和酒的分离,开始用小一点的青铜器鼎来装。秦、汉是控制酒的,一般百姓喝不到。到了宋代,米酒非常完善了。晋代开始市场化,允许百姓酿酒,有了竹林七贤的故事,很多人喝,但要交税。唐代是开明的,喝酒和诗词歌赋相联系。宋代之后出了白酒,即北方的蒸馏酒。元代的蒸馏酒技术很完善了,米酒就从北方迁徙到南方。在明代,官家喝米酒,平民百姓喝白酒,米酒是国酒,白酒地位低。到清末,洋酒进来了,对米酒冲击非常大。4年前,做到这个水准的米酒全国没几家,所以我想自己做,确实现在的年轻人也喝不下去白酒了,趋向于甜味的果酒。

 


Q:你自己做米酒也创新了很多口味?


A:第一年想着能不能变化,就拿桂花、玫瑰、菊花、茉莉一起发酵,也有调酒师朋友帮我研究鸡尾酒,我女朋友还拿米酒和酸奶调配。前两年往外,不断跟各种东西结合,现在反而想内收,做原味的,鸡尾酒也不卖了,花酒也很少做,想把酒本 50 30281 50 15287 0 0 3901 0 0:00:07 0:00:03 0:00:04 3901做好。

 


Q:你的饮酒观?


A:就是喜欢喝。曾怀疑过自己有问题,因为小学同学里没人喝酒。到大学,喝酒的朋友就多了,特别是搞艺术的,几元钱的二锅头是我的最爱。我在外自己住,别人来我家,第一眼就看到厨房都是酒瓶子。唯一遗憾是喝不到米酒。喜欢喝酒大多是由于自己性格,酒能放松工作时紧绷的东西,喝酒误事的也有,喝酒流露真情的也很多。去年,我一整年很不想做酒,想放掉,我很烦恼。后来我想明白,酒本身是没有好坏的,看你怎么去做。往好的方向做,可以释放豪情,可以养生,米酒本来就是养生酒。做好酒,定下心来做,对得起自己,弹琴喝酒,生活很舒服。


延伸阅读:

【热爱】她用一本休学报告手工书,元气满满地“离经叛道”

【遇见】你认为终将无法到达的梦幻,藏在他看过的大山大海

【热爱】劝酒当歌,无事而饮,或自斟或对酌,她说,一切皆有时

【遇见】用火箭般的勇气,瞄准离我内心出发点最近的东西


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1686期,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