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懂烧陶制器,更懂知音难觅。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2


柴烧的魅力在于,

每一件器物都是无法复制的,

生活又何尝不是。




山里的清晨,

常常伴着厚厚的晨雾,

从天然的滤镜看出去,

仿佛置身于山水画里。

晨雾逐渐散去,

万物也随着太阳一起醒来。



经过一条清澈的山泉, 

穿过一段青翠宁静的山路,

离景德镇市区一小时的湘湖村山脚,

有一栋隐藏在旷野里的二层小楼。



坐北朝南,面向一条小河,

河边空地上种着菜苗,

自己亲手建起的柴窑里,

烧着刚刚放进去的一小窑器皿。



这里便是八五后小夫妻,

刘其弈和陈知音的“世外居所”。



生活状态和名字一样脱俗。

每天只管看山色,听虫鸣,

天晴时制陶,雨歇时品茶。



其弈是陶瓷学院雕塑出身,

2009年创立工作室,

2010年毕业后便留在景德镇,

着手于作品创作。

2011年知音来景德镇采风,

两人相识相恋。




“刘其弈烧出来的器物,

每一个都不一样。”


第一次见面,

常有人这么夸刘其弈。

一旁的刘其弈连忙解释:

“柴烧是我自学的,

拉坯不专业,

怎么也拉不出一样的形状。”


话一出,

把在场的人逗得大笑了起来。



不是专业出身的他,

看到一种粘土,用手一推

就知道它烧多少温度比较适合。


一件器皿,他光凭目测

就能判断当时的窑里的温度,

1100度吧?

一问,还真对了。




刘其弈说:

“我喜欢一个人去完成一件事情,

从田里、山里、湖底挖一些泥来做陶,

多数不一样的泥巴烧成的质感不一样,

不同的温度、气氛之下又会呈现不同的感觉。

每个东西都有自己美感,

看你有没有去发觉、认识它。”



“选择居住在乡野,

也是希望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在创作的过程中回归到

最原始的和物对话的状态。”



他的柴烧,每一个作品仅有一件,

永远无法复刻出第二个,

凝结着火、泥土、树木,

那一刻的天地精华,

留存的是同样不可复制、逝去的光阴。




其实在2008年之前,

刘其弈还只是一个门外汉。


大学学的是雕塑,

中途休学跑到北京798

给艺术家做助手。

武术、国画、书法和古琴......

统统玩了个遍,

最后被冷门的柴烧勾住了魂。



那一天,他亲眼看到

师傅盖了两座柴窑。

小时候常玩的泥巴,

在大师的手里变成精致的器皿。


木材在燃烧过程中的灰烬,

落在了器皿的表面,

形成的漂亮火痕和自然釉面。




回校复读后,

刘其弈开始自己做窑。


当时国内做柴烧的人特别少。

只能自己看书、查资料,

最后构思、买水泥砖头......

一砖一砖地自己垒。

2009年的11月,

他烧了自己人生的第一窑。



几天后,顶着吓人黑眼圈的他,

不等柴窑降温,激动地趴在门口往里看。

然而,别说漂亮的火痕和釉面了,

80%的器皿烧了跟没烧一样。


同学都觉得他有毛病,

好好的雕塑不做,搬砖图什么。

刘其弈张了张嘴,最后什么也没解释,

只是把不合格的器皿都摔了。



“古人放在平地上

都能烧出东西来,

我为什么就不行?”

刘其弈下定决心:

柴烧这条路,

自己还是要走下去。


很多年后,

刘其弈说自己当时心里,

憋着一股劲呢。




刘其弈保持一个月一烧的频率,

烧完的器物从一开始摔掉80%,

到摔掉一半......

最后在景德镇的市集上,

刘其弈的摊位前,

总是挤满了人。


直到有一天,

刘其弈认识了陈知音。



关于爱情,

刘其弈的解释是“一见钟情”,

陈知音却有不同的版本。


他和她相遇在景德镇的创意市集上,

刘其弈在摆摊卖自己的作品,

陈知音走过他的小摊,

听到他和摊位前的客人聊天。

 

“觉得他很特别,热心但不卑不亢”。

那一刻,热情而不迎合

成了陈知音对刘其弈的第一印象。

 


因为对艺术的共同兴趣,

两人同时参加了柴烧的短期课程,

谈话时又发现陌生的两个人

竟来自同一个地方,

渐渐地交流多了起来。



两个人第一次熬夜烧窑,

除了对作品的期待和忐忑,

辛苦贯穿了整个黑夜。

终于等到开窑,取出烧好的作品,

其中有两个很漂亮的碗。


当天中午,

刘其弈自己下厨做了午餐,

招呼累得够呛的知音吃饭。

盛饭菜的,正是那两个碗。




知音说:

“我觉得特别美,也特别感动。”


手作器物和食物结合的那一刻,

两种单纯又美好的事物,

仿佛同时被赋予了新生命。

眼前的刘其弈、陈知音,

应该也是这样。



相似的生活经历和观念,

同样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让这两个年轻人走在一起,

结婚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2011年,城里的房子到期后,

两人商量着用攒下的一点钱,

在景德镇的乡下盖一间房子。

来村中散步偶然发现的老宅,

让他们心中为之一亮。



虽然脏乱破败却极具自然优势,

当下决定这就作为未来的家。

于是花了4万8买下它,

接着便开启改造模式。



老实说,形容它“朴实”,

都是一种夸张。

两个人攒到一点钱,就盖一点,

很多人路过,都以为这是栋烂尾楼。


屋顶漏水,找来小伙伴一起翻修。



担心山里太过潮湿,

其弈就自己焊个铁炉,

既可防潮,又可取暖。



接上自来水管,

地下井的水清澈甘甜



知音喜欢做饭,

其弈就给她建了个露天厨房。

白天阳光洒进来,

夜晚抬起头就能看见星星。



其弈在两幢房子的连接处,

建了一个凌空的檐廊。

没有门窗,没有隔墙,

只因不想切割山野的风景。



每天改进一点点,

脑海里想象的样子逐渐呈现,

这样的生活状态

让人觉得舒服又满足。



就这样断断续续近2年,

两人的家总算改造完成。

里面还开辟出一间陶艺工坊,

一个大的柴窑和一处休息区。




一夜山雨过后,

知音挎着篮子,踩着泥泞,

出发去山里“寻宝”了。



捡来的树莓,山桃,

带回家洗洗晒晒,

吃不完的还可酿酒。



忙完后煮上一杯咖啡,

再元气满满开始一天的制陶工作。



其弈和知音在各自的工作室,

专心工作,互不影响。



柴烧辛苦,从白天烧到黑夜,

还要不断往里添柴,

不论酷暑寒冬,

两人常常要轮班熬夜。




但是,刘其弈会借着柴火,

给知音烤一块她爱吃的pizza,

或是三五好友围着炭火烤肉串,

干一杯夏天酿下的果酒。



不工作时也会去田间耕作,

自给自足,别样的充实。



两人很少种花养草,

因为一年四季门前屋后

都有赏不尽的野花,

“我只需要把美收集。”

知音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根据食物,搭配着器皿,

这是知音每天最大的乐趣。




有时两人也一起做饭。



饭后,坐在檐廊喝茶,

清风穿堂而过。

茶叶是两人一起采的当地茶青,

用土法自制,用山泉水沏泡。



不管是盘子、碗碟、咖啡杯,

还是酒缸、花瓶......

都是刘其弈和知音自己烧的作品。



大家都在羡慕他俩归隐山林的生活,

刘其弈却要带着知音出走。

他意识到自己正陷进一种固定的模式里。


回过头去看,第一年到第五年,

作品也没有特别强烈的变化。

拿到泥巴,下意识地创作,

只是这日复一日的过程里,

器皿好像没有了生命。

这不是他想要的。



2014年的6月,

刘其弈和知音

开着一辆改装的面包车,

后备箱里放了一个迷你窑,

一起从景德镇出发,

去看看这个世界。




人家沿途看的是风景,

他们俩关注的是老手艺。

因为他们相信:

“经历会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比如“泥条盘筑”,

最古老的制陶技艺之一。

安徽宁国的制窑厂,

现在还在用它制作大缸。

厂里常有大师来创作,

刘其弈和知音留下学习了半个多月。



路上没有窑厂时,

手痒的他们用起了迷你窑,

“每天做东西,

简直没有办法停下来。”

两人兴奋地说。



停下来时,

两人会端着自己的大碗,

在热情的古村里吃百家饭。




如果没有借宿在村民的家里,

车里过夜,星星下洗澡也是常事。

山泉水煮一大壶茶,

再切几片腊肉和香菇,

就是一顿丰盛的晚餐。



两人开车走了两万多公里,

南部各个省份都走了一遍。



一路搜集风物,一路创作柴烧。

借着各地不同质地的泥土,

用载了一路的迷你柴窑,

创作了大量的碗碗盏盏,

坛坛罐罐,足已办个展览。



由于经费原因,

原定游学一年的两人,

提前两个月回到杭州。

随即举办的“旅行一年”作品展,

向大家展示了,

他们这一路的所见所创所感。



他们带着自己的经历,

回到景德镇,

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了。




现在刘其弈的柴烧,

是2个月烧一次,

从不接受定制,也不画草图。


他更不愿意“炫技”,

他相信最美的都是自然发生的。

在他的工作室,

器物自己在成长,他只愿跟随美。



很多人羡慕他们潇洒的隐士生活,

感慨自己什么时候

才能有勇气放弃大城市。


刘其弈却觉得莫名其妙,

“我们从来都没有隐居,

搬到乡下只是为了方便烧窑。”

最后还不忘自嘲一句:

“我们没有‘业余生活’这个词,

因为我们全部的生活都很业余。”




虫鸟为伴的工作室,

抬头见山,水边行走,

被身边的细小所感动。

没有追赶,只有闲庭漫步。



农村出身的两人,

对生活没有过多的物质要求。

“我们不是神仙眷侣,

我们只是认真地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



如今,两人已有了爱情结晶。

即使身处山野,

也还是决定自己带孩子。



其弈工作时,

孩子就在旁边睡着,

从小就耳濡目染,

感受手工艺术的温度。



柴烧的魅力在于,

每一件器物都是无法复制的,

生活又何尝不是。

认真从容地过好此刻,

便是最好的生活。






来源:Hey且慢,艺非凡,东方手艺人,文章有改编


延伸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