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帮助她逆转人生的低谷期,竟然是这样一颗“幸运球”。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2


那颗小小的球,

包容了宇宙万物的智慧。



Bobo


对Bobo来说,

手鞠球是她的幸运球,

帮助她逆转了人生中的低谷期,

也圆了她少年时代的艺术梦。



人到中年,力不从心,

四十出头的Bobo也不例外。


儿子青春期的叛逆,

女儿年幼需要照料,

工作中的强迫症,

夫妻关系的不融洽,

都在同一时间爆发出来。



生活的重压之下,

苦痛写在bobo脸上。

她决心辞去报社的工作,

开始调整自己的状态。


做手作,

由此进入了bobo的生活,

成为她减压的方式。



手鞠起源于中国唐代,

后流传至日本,

多为女生把玩物及饰品。


刚爱上手鞠的那几年,

学习素材非常有限。

Bobo完全自学手鞠工艺,

通过网络查看图片花型,

研究技法。



然而跟从老师后,

Bobo才发现当年摸索中的一些错误。


如在技法上,

不光需完成作品,

图案的工整度,

走线的疏密度和排线的路径

也不可或缺。



 “手鞠有很多不同的技法,

很多是偏基础性的传统技法,

同时也经过手工艺者不断创新,

形成更多原创性的技法创意。

而欧美人对这种强烈的几何图案也甚是喜爱,

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喜欢手工的人,

内心往往充满了童真,

不觉中便体会了生活的精彩和美好。


Bobo慢慢不再焦虑,

生活中各种状况依然频出,

却不会再次让她抓狂。

她很享受这种过程,

被手鞠球填满的生活,

不再胡思乱想。



“它让我沉浸于自我的世界里,

但是并不会忧虑。

因为做手作是美好的,

它会让你放空,放下生活琐事,

只专注于当下。” 



传统的手鞠,用稻谷壳为球身,

慢慢通过丝线缠绕,织成不同的图案。

但稻谷壳容易生虫,破坏丝线的质感。


现在的理念讲究废物利用,

旧的毛线衣拆下来,

也能作为再利用的手鞠材料,

用来做球坯的塑球造型。



“在球体表面每一个方向都用力,

这种力是均匀的,

那么缠出来的球就是正圆形。

你还可以通过自己缠绕的力度,

来控制球体的软硬度。”


手鞠的技法,

更像是做几何题,

每种花型图案,

有着自己的数学密码,

因此它有着标准答案。


 

做一个小球手鞠,

就算是基础图案,

也至少需要几个小时。

需要沉下心来,

专注于手作。

比较复杂的花型,

Bobo要做一两周,

甚至一两个月的时间。


这是个用时间慢慢打磨的过程。

通过多层次的构建、

配色的使用

以及不同花型的运用,

艳丽的几何图案便会跃然球上。



Bobo在手鞠圈子里慢慢有了名气,

也会利用业余时间教课。

这让她找到了自信,

发挥了更多价值。


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唯一的,

没有第二个课件,

很多作品拿到全国参展,

她成为了中国手鞠球协会的技术大咖。



 “很多年以前,

像织毛衣、钩针编织这种手工活儿,

大都发生于邻里之间,

你帮我学习一些新花样,

我再教你一些我擅长的技法。

人们聚在一起,互相学习,

关系也变得亲密温馨。


那是一个值得怀念的年代,

而现在,很多时候,

这些手工制作成为了商品,

就连人们上课学习都变成了付费行为。

那种人与人之间最单纯的美好反而消失了。”



手鞠虽小,却包容万物。

Bobo向往的一种生命状态,

充满了人文情怀。

分享和开放,

是一种与人为善的桥梁,

让人发现人生圆融的智慧。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1721期,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