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瓷就像我心中的女子”。

桑活菌 生活周刊 2020-09-11

青瓷

水与火与土

的绝妙融合。

百年过后,

钱财化为灰烬,

唯有青瓷历久弥新,

成为后世享不尽

的文化财富。


周华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首届浙江省陶瓷艺术大师


周鑫

瓷艺日精的制瓷艺人


在龙泉宝溪,

自祖辈开始,

青瓷就走上了

重现辉煌之路。



兄弟二人自幼

跟随外公李怀荣

学习烧瓷技术,

是龙泉元昌青瓷坊

的第三代传人。

哥哥以传承为责任,

弟弟视创新为生命。



所有龙泉青瓷匠人

都是从仿古开始,

再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理念。

仿古,需要了解南宋人

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

要复原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兄弟俩钻研

古代匠人的烧制方法。

柴烧“气氛”不可控,

烧制出一个好的作品,

也是靠运气的。

碰运气,

也说明了青瓷烧造

技艺的难处,

青瓷以釉色为首,

釉水厚一分,

制作难度也就增10分,

成品率很低。



周华说:

“最后接手收藏的人,

可能就是当古董买回去的,

这一点很不好。”

因此,周氏兄弟

从仿古瓷中抽身而出,

毅然转型创作型艺术青瓷。

这次转型,

对兄弟二人来说,

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


贯耳瓶


几乎元昌青瓷

的每一件作品,

都是哥俩共同完成的。

没有刻意去做分工,

反而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兄弟俩在青瓷烧制

上各有擅长,

设计、拉坯等工序

由周华完成,

上釉、烧制等工序则

由周鑫负责。



然而在每件作品的底部,

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周华

一个人的名字。

青瓷工作室的名字

也以周华命名。



周鑫只关心自己

能不能做出满意的作品,

至于打兄弟俩谁的名字

那一点儿都不重要。

这份不利不争、

淡泊致远的心境,

让他们兄弟俩的作品

多了一分清澈与淡雅。

九龙香薰


凭借着扎实的仿古功底

和惊人的天赋,

周氏兄弟在创作中

既保持龙泉青瓷

的传统文化元素,

又融入现代美感,

注入自己的思想,

形成了独树一帜

的周氏风格。


将军罐

它是一个将军在征战以后,静下心沉思内心所表达的东西,它带有一些沧桑感,让他的精神有所触动,承载着思想的洗礼。这里包含了每一个有激情的,有责任心的男人,在生活中所经历过的人生挫折和故事。


周华认为,

美首先应该是

一种通俗的、

符合大众审美的东西,

而不应该高高在上,

只有专业人士

才能读得懂。



让普通人也能

欣赏青瓷的美,

成了周氏兄弟创造

现代青瓷的初衷。

现在的元昌青瓷,

更多的是传统、

个性与情感的结合。


《父爱》

当你把这件冰冷的瓷器握于掌心时,能够感受到一个父亲对于女儿犹如掌上明珠的爱。虽然瓷器是冰冷的,但情感却是有温度的。


坚守着做好青瓷

的美好信念,

怀揣着传承创新

的时代使命,

他们走在发展

与创作的道路上。



哥哥周华说:

“传承是我们这一代

龙泉匠人的责任。”

弟弟周鑫则秉承

“青瓷如我心中的女子”

的创作理念,

它会有不同的状态,

有时妖艳也是一种美,

有时它则是内心深处

透露出来的美。



这是两种完全

不一样的状态。

故而周鑫的作品出奇

——胎体轻薄,

造型精巧,

其釉色青中泛蓝,

细腻湿润,

传承着南宋宫廷

用瓷的文化韵味。



 “青骥奋蹄向云端”,

作为青瓷匠人,

兄弟俩以对青瓷事业的

执著追求和

勇于创新的精神,

演绎着精彩的艺术人生。

龙泉青瓷是冰冷的,

却能传递世间犹存的温情。



做瓷器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当你开始有追求时,就变得很痛苦了,但这种痛苦又会激发你的坚持。

避免生硬的嫁接,

传承之中有创新,

也是周氏兄弟创作

艺术青瓷的理想。







生活周刊✖️周鑫

Q:龙泉青瓷有其严格的限定或标准吗?

 

A:主要是材质和配方的问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泉青瓷,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指的是一种烧制工艺。我们优势在于釉色,烧制难度很高。它的成色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龙泉窑是一种单色釉。青瓷釉色的原理,就是含有铁的成分,需要还原的状态、温差和烧制影响釉色的成色。它是偶然出现的,很不稳定,遂成品率很低。

 


Q:龙泉青瓷发展到你们这一代,是不是大多数的手艺人都在进行着创新?

 

A:每个人对创新会有不同的理解。首先从陶瓷艺术的角度来讲,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可以包容任何你觉得美的东西。但是从龙泉青瓷的文脉来讲,它的工艺具有地域特性,相对局限。如果说到传承,从设计的角度去讲,它应该包容更多的东西。而从创新的角度来讲,又是另一种说法。既有传承,一脉相承的内在,又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这是我所认为的创新模式。也有人觉得,创新就该是天马行空,于是就改变了龙泉瓷它本身的一种固定状态。这不是我想要的创新。可以通过使用经验去总结细节上的创新,让创新不失去功能性。

 


Q:流水线拉坯的机器壶和手工壶差别真就那么大吗?

 

A:这取决于消费者的理念,根据个人喜好和诉求而定的。有些更追求唯一性,可能会更注重手工拉坯。我看到有些台湾的作品,就保持一种完美的复制,使用模具化生产而不太追求个性化表达,我觉得这就跟设计理念有关了,最终要看设计师以及消费者的状态。

 


Q:你个人偏爱哪一种?

 

A:我做任何一个器型都是纯手工的。我们是在自己做仿古最巅峰的状态转型来做艺术设计瓷。龙泉模具化的瓷器生产,相对于其他地区是很落后的。我们当年也学习过模具化的制瓷方式,烧了一两窑之后,发现出来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的,就没兴趣继续做了。内心深处,我不太喜欢这种模具化的制瓷方式。

 


Q:是因为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才会格外偏爱?

 

A:也有这个因素,模具和手工相比,永远有一个区别,就是缺少了一些灵性。所以我更倾向于手工制瓷,但这不代表手工就一定比模具做得要好。从历史角度讲,我们现在看到的老的瓷器,我们所看到的最好的东西,和拍卖出来最好的东西,是有差异的。最好的东西,一定具有两个特点:代表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又能代表当时社会整体的艺术审美。好的东西是极少数的,需要技术、艺术修养,同时还有心境和经历的表达,甚至还包括作品的稳定性。 



Q:青瓷的工艺也好,艺术审美也罢,怎样才算具有大师水准?

 

A:严格意义来讲,大师不能由当代来评判。大师不应该活在当代。我们现在所谓的大师,可能只是一个头衔,评判好与坏,如果有头衔存在,就会有很多功利性和看不见的秘密在,还是要回归作品本身的艺术性。




 延伸阅读:


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1734期,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ly19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