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眼泪又刹不住了,那每一个走在回家路上的人都是你。

生活周刊 2020-09-10

从《三分钟》到《啥是佩奇》,

再到《七里地》,

每一个刷屏的新春短片背后,

都是我们最放不下的爱与思念。


三分钟

团圆的倒计时



短片的主角是一位列车乘务员,

和许多在春节必须要坚守岗位的人一样

她已经连着好几年都没能和孩子一块儿过年。



每一节车厢里都是兴高采烈地期盼着回家过年的人们,

这位母亲却只能静静地坐在值班室里,

把想对儿子说的话密密麻麻地用笔写下来。



她可以和孩子相聚的时间,

只有列车到站停靠的那三分钟。



当列车终于停稳了,

三分钟倒计时开始。

这位一路上都期待着能见到儿子的妈妈,

一下车却并没有奔去找儿子,

而是站在车门处维持秩序。



送完最后一位乘客上车后,

妈妈终于可以转过身,

给好久不见的孩子一个拥抱。



团聚的时间只剩下短短一分半,

孩子却背起了“九九乘法表”。

原来,妈妈之前跟快要上小学的孩子开玩笑说:

“如果不会背乘法表就不能上学,

就更加见不到妈妈了。”

没想到,孩子却将妈妈的话牢牢记下了。



团聚的时间只剩四十秒,

妈妈哽咽着说:

“时间来不及了,

要不我们今天不背了好吗?”

小姨说:

“姐你就让他背吧,

为了见你,他都背了好几天了。”



一直到车门关闭,

孩子还一直在背给车窗里的妈妈听。

在车开动的前一秒,

他终于背完了那句“九九八十一”。

这对短暂团聚的母子,

含着泪微笑着挥手告别。



三分钟,

一个拥抱,

再短的拥抱也是团圆,

只要是团圆就值得漫长的等待和坚持。



啥是佩奇

是对团圆的企盼



李玉宝正期待着儿子儿媳带着孙子回村里过年,

他特意打电话问孙子喜欢什么,

小孙子回答:“佩奇!”

然后因为信号太差通话断了。

于是,李玉宝迷糊了,

到底啥是佩奇?



不会是直播网站上的小网红。



也不可能是洗发水。



跟棋类运动应该没什么关系。



最后在城里当过保姆的老三家媳妇告诉他,

佩奇是个动画片里的小猪,

红色的,像个鼓风机。



于是,李大爷开始认真捣鼓鼓风机。



儿子将李大爷接去城里过年,

李大爷忙不迭地在饭桌上掏出各种礼物,

当他拿出亲手给孙子做的“佩奇”时,

儿子一家的神情变了,

原来的不耐烦瞬间消失,

变成了惊叹和崇拜。



啥是佩奇?

佩奇是一位爷爷用所有渠道去搜集信息,

一点一滴地用心创造、编织爱的过程,

是他对孙子的关爱和对团圆的企盼。



七里地

连接着家和远方



1947年,

曹瑞昌的母亲带着他和妹妹,

长途跋涉了几天几夜,

走过白雪皑皑的七里地,

终于才回到了家中。



他小心翼翼地在门上贴了一个“福”字。

过年了,他们回家了,

一切都会好起来。



1983年,

曹瑞昌的儿子考上了国外的大学。



曹瑞昌驾着驴车,

送儿子走过被大雪覆盖的七里地。

虽然嘴巴上说希望儿子别想家,

但还是将一幅“福”字送给了儿子。



2019年,

曹瑞昌的孙女和男友代表爷爷回到老家探访。

大雪封路,车辆无法前行,

两人拿了摄像机一路拍一路步行回村。



村里的孩子们拿来了红纸和笔墨,

孙女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下一个“福”字。



七里地,

连接着家和远方。

一个“福”字,

是过年的仪式,

是家的羁绊,

是最亲爱的你。




BBC曾拍过一部关于中国春节的纪录片,

他们形容春运为“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无论家在哪里,无论家有多远,

我们都要回家过年,

因为有人在等我们回家。

无论团聚的时间多短暂,

那也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



《三分钟》的最后,

是一张张普通人在火车站台相拥团聚的照片。

朴素的笑容里,

都是我们对家人的爱和思念。


来源:益美传媒、InsDaily、剧不礼貌等,文章有改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延伸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