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代大师贝聿铭辞世,留下“最心爱的小女儿”。

生活周刊 2020-09-11

当地时间5月16日,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于家中去世,享年102岁。贝老一生留下了众多蜚声国际的建筑设计,其中苏州博物馆不仅是他百年建筑设计人生的心血凝结,也是他晚年“最心爱的小女儿”。


结缘狮子林

少年贝聿铭在狮子林


贝聿铭的第一代祖先在苏州行医卖药,至十八世纪,贝氏家族在苏州居住了已有六百余年,是拥有大片土地的望族,以行善和助人享誉苏州。1917年,贝聿铭在广州出生,贝氏家族也于同年买下了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1920年,贝聿铭的父亲到上海工作。10岁时,贝聿铭随家人迁往上海。从那时起,几乎每年寒暑假,贝聿铭都会回苏州,他在狮子林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童年时光。



如果说在当时包容开放的上海让贝聿铭接触到西方新建筑风格的萌芽,使其萌生了想做建筑师的念头,那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苏州,则让他意识到人与自然共存的道理,意识到创意才是人类与自然的共同结晶。“人以创意为自然添色,而自然也激发人的创作灵感”,苏州博物馆的种种设计尤其体现着这一种精神。



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

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苏州博物馆既有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的内涵,又是采用现代建筑语言的表达。贝聿铭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了传统苏州文化与现代空间理念的契合,达成了其对传统文化予以再现与诠释的意愿。


不高、不大、不突出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古城历史保护区东北部,比邻十六世纪明代拙政园和十九世纪的忠王府。这就要求建筑必须巧妙地融入原有的环境中,要体验现代建筑语言,也要和“邻居们”和谐共处。



建筑以一层和地下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m内,局部二层主要位于远离控保建筑的中西部,也未超出周边古建筑的限高点。通过巧妙布局和尺度控制,博物馆和周围原有建筑环境有机融为一体。



此外,博物馆外围街区按“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了整体修缮,形成了古香古色的传统文化氛围,博物馆不仅成功融入了历史街区,还为老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苏而新,中而新


在这个项目上,

我有机会将历史古迹融入21世纪的背景里,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至于用材就毫无悬念了,

我选定了灰泥、石材,

而颜色则是灰白结合。


“苏而新”的最大问题是瓦。粉墙黛瓦是传统苏式建筑的名片,但贝聿铭觉得现代建筑如果用瓦顶,那就是“穿西装戴花翎帽”,不伦不类。



于是,他在色彩方面采用了苏州传统建筑的黑、白、灰色,形成粉墙黛瓦的建筑形象,但在屋面材料的运用上,以“中国黑”片石取代砖瓦,切割成菱形体块,干挂在坡屋面上,并与墙身连成一体。 


让光线来做设计


在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



贝聿铭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优美的三维造型效果,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更丰富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



光线与空间的结合,透过简单的几何线条来营造光影变化,使空间变化多端,让景色随脚步、随视角、随心情变化,让人在移步换景之间,借助光线的忽明忽暗,产生不同的视野与感觉。


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不用传统的太湖石,

也不用我在香山用的石灰石,

我希望从中国古代山水书画中寻找园林设计的灵感,

并与苏州当地的能工巧匠合作,

争取造出一个有新意的苏州园林。


博物馆的主庭院是这组建筑群的灵魂。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五分之一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


片石假山手绘图纸与实景


北墙下的片石假山是视线焦点,十几块巨大的片石立在与拙政园相隔的白墙前,形如山水画。贝聿铭的灵感来源是北宋画家米芾的山水画,米芾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自谓“信笔作之”“意似便已”,这也正是贝聿铭的旨趣所在。他将浑厚的大石头切片,再高低错落排砌,石片颜色由深入浅,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层峦叠嶂,营造出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



因为庭园不大,植物不在于名贵,而在于造景,每一棵树都是贝聿铭亲自选的。他专门设计了一个紫藤园,园林的两株紫藤取自忠王府内据说由文征明亲手栽种的紫藤。藤是老的,架是新的;藤是文化的延续,架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一枝藤条沟通古今的时光隧道,延续了苏州绵延的文脉。



苏州博物馆微博


贝聿铭过世的消息传出后,苏州博物馆发微博缅怀。曾有人这样评价贝聿铭:“他是一个难得的跨文化样本,他从东方和西方两种截然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里穿越。”贝老虽已离去,但那些建筑凝聚了他的生命之光,将永远被世界所铭记。


贝聿铭经典作品


肯尼迪图书馆


建筑采用贝聿铭惯用的几何构成手法,但都是大块面的交接和穿插,深色的玻璃幕和白色的实墙面形成虚实对比,裙房也是由一些方和圆的几何体块组成,追求整体的平衡感。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为了达成与西馆似与不似的旨趣,东馆同样采用了田纳西州的大理石来做饰面,甚至墙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保持与西馆相同,使得贝氏标志性的立体几何块面的建筑增添了温婉柔和的气质。


北京香山饭店


建筑采用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饭店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成为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建筑。


卢斯纪念教堂


整个教堂由四块弯曲的贝壳状板块组成,后面一对较高,和前面较低的一对稍稍重叠,同时充当墙壁和房顶,建筑基底为一个不规则的六边形。贝聿铭将北京故宫及中国古代寺庙房金瓦和西方哥特式大教堂的尖顶有机结合,同时还借鉴了大师费利克斯.坎德拉弯曲的壳体设计。


达拉斯市政厅


这座振人心神的建筑,正面向前倾34°,不仅能为正门主入口和窗户遮阳,而且具有节能的特点。连接大厅的走廊逐层向上退缩, 自然光自屋顶洒落,使整个空间明亮开阔而富有生机。


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


贝聿铭以简约而富现代感的金字塔作为罗浮宫的主要入口,象征人们由古埃及文明开始,一直探索到近代艺术。巴黎人形容这是“罗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香港中银大楼


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日本美秀美术馆


这座美术馆远离都市,其80%以上的建筑物都埋藏于地下。为了充分保护自然环境,通往美术馆的道路都是由吊桥和隧道构建而成。而这样的设计,也充分展现了贝聿铭最初的设计想法:这是一座桃花源,就该建造一座地上天堂。


摇滚名人堂


这是一个组合的几何形式和悬挑空间,由一个162英尺高核心筒支撑。两个巨大的金字塔玻璃幕墙因其结构的稳定搭建出一个开阔无柱超过55000平方英尺的展览空间以及商店和咖啡厅。悬挑出的圆弧形建筑构架柔化了玻璃金字塔刚硬的感觉。犹如音符在湖中漂浮,而金字塔代表了摇滚——“石”的特性。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贝聿铭91岁时设计的。建筑主体主要建在波斯湾海上填海造陆的小岛上,远眺就像是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博物馆。当人们走近它,整个构造的全部力量开始凸显,其造型更显壮观。


来源:苏州博物馆、 designwire设计腕儿、搜建筑等,文章有改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延伸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