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农工

其他

杨震接见农工党泰州市委会领导班子、基层组织负责人和党员代表

10月19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杨震在泰州参加健康中国建设研讨会期间,接见了农工党泰州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及部分基层组织负责人、党员代表,并座谈交流。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焦红参加活动。杨震对农工党泰州市委会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肯定,并就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扎实履职尽责、深入推进自身建设等相关工作对泰州市委会提出具体要求。杨震强调,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旗帜鲜明讲政治,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国农工民主党章程》规定,紧紧围绕农工党新时代新征程三大基本任务履职尽责。按照“一体两翼”工作格局,扎实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深化政治交接,持续正风肃纪,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建设和内部监督工作质效,推动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要加强组织建设,着力推进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参政履职成效,紧紧围绕中共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献计出力,发挥人才荟萃的优势,在科技自立自强、医疗卫生事业、新材料产业等方面履职建言;要赓续优良传统,践行人才强党战略,加强代表性人士队伍建设,切实担负起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政治责任。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陈晔、熊凤,农工党江苏省委会主委、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参加座谈,农工党江苏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袁建华主持会议,省委会秘书长庞玉梅参加会议。农工党泰州市委会主委、市医保局局长杨芙蓉汇报市委会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市委会副主委钱志强、张雪梅、林梅、张刚,基层组织负责人朱宝林、张勇和党员代表戴佳文、史欣莹分别作交流发言。
2023年10月26日
其他

城北地带

泰州城市的昔日繁华,曾经集中在城北。北门之北,坡子街人声鼎沸,稻河、草河并肩而流。稻河岸畔,店铺林立、鳞次栉比,彩衣街、篮子行街逶迤绵延,连接下坝,直至赵公桥。草河两岸,宅邸翩连、绿荫遮天,月明河上,丝竹流连。俯瞰城北旧时泰州,有“东门鬼、南门神、西门水、北门人”之说,大意是:东门坟地多,南门庙多,西门城河宽阔,北门经济繁荣、人气兴旺。这样的城市格局,却是遭逢一场劫难后涅槃重生的结果。历史回溯到六百余年前。公元1365年,朱元璋进攻张士诚占据的江北地域,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等攻略泰州等地,掘通了大江口(今泰州高港区口岸)到泰州南门的南官河,直抵泰州城下,破城后将城南地带付诸一炬。清康熙年间,张符骧在《依归草》卷一“吴王张士诚传”中叹息:“予海陵人,为王起兵旧地,至今三百馀年,城南隅一带烟火稀少。长老为予言,此常平章血刃处也。”经此一劫,城南多处地区沦为园田,一片夕阳残照、渔歌唱晚。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北门外下官运盐河的中河(即稻河)、东河(即草河)上,筑起西坝和东坝。隔绝上下河,来往商旅、货物到此必须过坝,于是北门外客商云集,城北区域就此踏上繁华之路,一直到上世纪末余音未绝。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长街人潮熙攘,河畔独悬高帜,河面棹楫声声。忆昔少年时,某个黄昏曾在破桥口偶登高楼,向南一眺,只见夜幕低垂,万家灯火,树影幢幢,院落历历可辨。这是涵东、涵西街区的市井景象,再向南则是城河和城内建筑,遥不可辨。这处近数十年来因草河南头沟通长江、淮河水系的涵洞闸口得名的街区,主体只是河流两岸贯通南北的窄长小路而已。至于再向南去,连接东大街的,则分为了几条弯曲弧度不一的巷子。那时,西坝口和东大街交界处向北的那条巷子呈S形且坡度险陡,骑着自行车是从坝上往坝下冲刺,顺风助力,瞬息间便从支公馆旁掠过,支公馆是进士第,更是院士第,吾辈无缘亲近支秉彝院士,倒是有幸见过曾师从潘天寿、画技足以匹敌当代名家的支振声先生,再有就是唐鲁孙美食文章里赞不绝口的支公馆的瓦堡野鸭饭了,令人垂涎三尺,神往备至。由此再向前,有一个巷道分岔,一条直抵草河,另一条则从紫藤花架所在的巷口斜插向北,经过周氏住宅门前,汇合于草河之畔。草河口布局呈U形排列,两侧多为明清时代的建筑,涵东抵近破桥处,则是韩师愈故居,宅子古朴高大,有凛然之气,孕育了这位沥血苍穹,曾重创日舰出云号的空军英杰。涵西街上,面河而建的明代建筑戈氏宅邸,除了梁架上雕琢精美的荷叶墩、栌斗、山雾云、抱梁云等构件,显示出清晰的年代特征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后园里一个数尺来宽的半月形砖砌水池,泥土湮没了几十年后,修复时渐渐从工人的锹、镐下显露了小巧精致的原貌,这使得就着围墙而建的那陈旧不堪的半边水榭有了解释。能在这局促之地,螺蛳壳里做道场,古人作此别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草河春色草河的三月是绚美的时节,徐家桥南北,均有高大的泡桐树,枝叶繁茂,春风拂动,泡桐花盛开,紫色的喇叭状花朵成簇成片,沿河远观如锦如云,幽香扑鼻,美不胜收。这桥口,昔日曾长年累月倒卧着一对旧时门前的石鼓,尺寸硕大,但表面雕刻的花纹已然湮没,无法辨认,真数百年以前旧物,也许,这就是明代造桥者徐家宅邸的遗留,故宅不可见,石鼓独卧泥淖,但近几年路过,连石鼓也杳不可寻了。草河过了破桥再向北去,水面渐渐宽阔。破桥是因张士诚揭竿而起后攻占泰州而留名。桥的西侧,有一座宅楼,曾为晚清遗逸吴同甲所居。这位光绪年间进士、翁同和的门生,曾辗转山西、河南、安徽等地担任主考及提学使,在任上亲历了清王朝覆亡的前清翰林,成为中国科举制度最后的一抹斜阳,冉冉垂降,最终叶落归根,蛰居于斯。后来,这座建筑改为和平饭店,也曾为街头一景。吴同甲纪念馆从河泊所巷宛转向前,沿河而建的棚户阻住了河景,只有一两处通向河边的石阶提供了窥觑河流面貌的机会。施家湾小街北侧一段,是田地和简易房舍,水不甚清,河面平静,无船无风,一眼看去,只当是寻常乡陌,却不知这就是清初盛极一时的渔壮园所在。《道光泰州志》记载:“渔壮园,在州治北三里,国朝康熙年间俞瀫所建,冒襄、孔尚任辈觞咏于此。”园子里依傍草河开池蓄水,建舫造亭,又家养了一支“声伎甲江南”的昆班,因治理下河水患失意寓居泰州三年的孔尚任,完成了《桃花扇》二稿的创作,也许,渔壮园内的戏班,就试演过这部戏,草河北头曾经荡漾着如是曲赋: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可是,剧作中分明也有“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样充满不祥意味的词句。岂不料一语成谶,盛况不过数十年,一场大火将这座名闻江左的花园烧得干干净净,三百年后,半点残痕未留。倒是前几年央视鉴宝走进泰州,一幅清早期俞铎的书法意外出现,其作品笔墨淋漓、放纵肆意,艺术风格鲜明强烈,夺得泰州民间国宝。俞铎为俞瀔的叔父,当年也是渔壮园里座上客,后人无缘得睹园林风貌,只能从这幅字里领略余绪了。乾隆年间,遭逢火灾后的俞家,迁徙至稻河西侧今新华巷南首。我家当年居住在对面的金城剧场,经常在巷口玩耍,俞宅大门前方形小石鼓,幼时以为高耸,年岁渐长后,方知其袖珍。但这对石鼓可能也是因为其尺寸小而保存下来,新华巷内其余大宅,门前石鼓都荡然无存了。依傍稻河与彩衣街等处隔河相望的,自然是名闻遐迩的五巷了。五条巷子南北走向,平行构划,当年是我上学的必经之地。那时的五巷,从头巷某户东西向的宅子进去,前门入后门出,再依次而行,宅与宅之间、巷与巷之间,皆有小道勾连,熟谙道路的人,可以鱼贯直通,省时省力。五巷大宅不多,多为经商做买卖、开诊所的中等人家居住,建筑年代多在晚清民国,倒是头巷陈氏住宅,有一幢两层木质小楼,是清中期所建,与金城剧场仅隔一道墙,少年时常去,有高轩仰止之感,十年前重临此楼,便觉狭鄙破旧,不堪登踏。好在曲折之后,此楼及附属建筑得到了及时修复,已然焕然一新,称为头巷的标志性建筑了。民国风格的楼房建筑,泰州并不多存,除了城内乔园谭家楼,西仓大街单氏住宅、涵东街区的万字会等屈指可数的几处,几无遗留。但下坝地区拆迁前,彤华宫巷、阔巷等处,有十余幢洋房建筑。可惜,除了火灾后重修过的绿杨旅社旧址外,已无片瓦余砾。城北下坝繁盛处,大致居于稻河与草河之间。由孙家桥、韩桥向北,稻河西侧多为荒地、野庙,逐渐有流民建房居住。而依据稻河东岸的这条大街,则延续了坡子街的繁华,店铺如林。临河所建的,是一排卓有特色的吊脚楼,它与从板桥、清化桥一直向北延续过来的吊脚楼遥相呼应,店铺住家杂处其间。尤记当年下坝文化站所占据的那座楼屋,面积大,木质坚固,聚集了众多年轻人在这里借阅、办读书沙龙、打台球,热闹非凡,可惜90年海陵北路拓宽,沿河建筑尽数拆除。再十余年后,下坝地区原貌已不存。由于“里下河门户”这样特殊的地理和商业位置,城北地带成为里下河稻、麦、黍、豆、菜籽等粮油作物的集散地,上海、苏州、无锡、南通等地的粮商、面粉厂来这里竟相采购粮食,盐城、高邮、兴化、东台、渔船帮等大粮贩以及四乡农民也到这里投行出售,沿稻河所开设的百余家粮行,粮食到货量最高达万担以上。在下坝孙家桥西仿庐巷口的“广胜居”茶社,成为粮商们自发的聚会场所,他们边吃早茶,边商议当天的粮价,全城粮价的涨落,皆以这里的行情为准,甚至一度左右了江南、江北的粮食价格。城北地带,一时影响如斯!数百年来,风云跌宕,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战乱却几乎没有波及这祥泰之州,丝竹歌舞、儒林旧风,以及小民赖以生存的柴米油盐,构成了这城北地带的人间烟火。近三十年,稻河、草河以亘古不变的姿态默默流淌,两岸却是浮华散尽、曲径萧条,世事已成百年太久只争朝夕。东晋干宝《搜神记》里,学道成仙的丁令威有“千年学道今始归、城郭依旧人民非”的感怀,在古典的世界里,物体是长久的,肉体是脆弱的。可而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已然一改旧的惯例,白驹过隙才是现代人对时间的感知,芸芸众生,背负着理想和生存的双重压力,步履匆匆,难以做到“挥手自兹去”,人们总是在不经意间,蓦然回首,才发觉身边这座城市早已变得面目全非,唯有一些硕果仅存的熟谙景物,才能稍稍挽留住奔流远逝的无情岁月。城北地带,在我们匆忙赶路的旅途中,留下几座供人暂作歇脚的驿站,借青砖黛瓦的古典建筑、城市一隅的草木亭榭,回味那一去不回头的往日时光,慰藉因浮躁而难以平静的心灵。某日,在吴同甲故居临街的小楼里,无意间推开窗扇,跃入眼帘的是十字路口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喧嚣,心头忽然浮现起两个月前自诹的无题诗来:
2021年7月21日
其他

身边的榜样 ▏农工党员王春香、袁成业分别获江苏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

其中王春香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袁成业获得“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2021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