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胡同

旅游

不变的日本,变了的我们

7月末去日本短途旅行庆祝纪念日。记忆中的日本旅行,还是25岁的时候忽然发现北京往返东京的机票淡季只需要25000积分,于是请了一周假,随意订了个住处,三天后说走就走。这一次却要重新办理签证,反复刷新机票价格,寻找两个人共同的工作间隙,甚至因为小红书推送的人潮照片和购物攻略而焦虑——我既讨厌人多也对购物兴趣寥寥。种种惶惶。在六七年前办的Pasmo和Suica各自显示了三五日元的余额的那一刻,瞬间感到安心。物理意义上的持续有效,是一种安全感。无限丝滑地出机场,在电车站充值、进入,电车准时来,半个多小时后已经到了酒店。一切都和从前一样,只是我许久不来,几乎忘了。一种非常稳妥地,没有变化。自动售货机里好喝的饮料仍然是150日元,我去过三次的排骨店菜单几乎都没换,街头的烧鸟连锁店还是鸟贵族,以及又和某次一样,选了个顶楼有大澡堂的酒店。不用念念不忘,回响自然发声。是熟悉,是舒适,也是相对平淡。Wow的感觉变少了。日本曾在各个方面启发我对食物、消费品、消费体验的感知:第一次清早在筑地吃海鲜饭,扇贝真的是甜的!在青森吃苹果,在北海道吃蜜瓜,买晴王葡萄,都是感叹“原来水果是这个味道”的时刻。商场的B1总飘着面包的香气,没加任何馅料的刚烤好的面包反而更好吃。逛8层的文具店一上楼忽然被味道俘虏,冲动地买一大瓶香氛带回家。在茑屋看书,戴上耳机听宇多田光的最新专辑,沉浸在富有张力的歌声里。以及,永远一拐弯就会出现的便利店,奇妙地恰恰好有需要的东西。之前每一次去日本,去的时候满怀期待,回的时候收获满满。即使是在国内电商和OTO快速发展的年代,日本还是让我坚信专注做好产品的力量,线下零售体验的价值,以及人天性渴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只是需要合适的价格和便捷可得。这一次,先生说在东京感觉和在上海好像,街头走着甚至有点恍惚。这种相近,大概和相近的经纬度和天气有一点关系,和城市规划中的路网构造、商业区域设计有更大的关系。以及可能更重要的是,上海不止是中国消费最繁盛,居住体验最紧密和丰富的城市,甚至有了比肩国际一线都市的可能。仔细想一想,还差一些什么呢?地铁可以修得再密一些,街区的单元格子也还有变得更小的可能。可以有更多、更小、更密集的商业单元,当然前提是店型能优化,人流也能支持。对小众潮流/文化的细细切分,在涩谷瞎逛的体会是,任何一种风格/喜好,再细小不过,在这里都能找到喜欢的店铺,甚至深度的同好,上海还是略有些差距。以及,先生又感叹,这里的外国人比想象得多好多。在上海时,外国人天然只属于某些区域,晚上十点的东湖路酒吧占一大半,古北的有些日料店甚至没有中文菜单,但白天普通的写字楼却杳然不见一二。而在东京,外国人在拉面店打工,在地铁上穿着西装准备去上班,存在得十分平常。过去三四年的影响,国内外人口流动的政策这些国是不谈。我确实是有点怀念外国朋友们晃晃荡荡住在北京胡同出租屋的日子,大家当年并无太大分别,也无需标签和注脚,都拥有一种自在平凡的生活,去留之间,开放且包容。在我无意识地淌过时间的河流的这几年,国内物质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其实一直是改善的。这是我想来要感恩,并且要在日常中常常回味这种幸福的时刻。最简单的例子,六七年前一点点在北京尚且只有两家,喝一杯要现场排队一小时。现在喜茶往往30分钟就外卖送到,且已经不比一点点贵几块钱了。某种意义上说,要感谢曾经疯狂的资本爸爸们,真金白银地把那么多产品烧到让大家认识,虽然后来实证绝大部分都是弱供应链和伪需求。也别怨那些一地鸡毛的新消费,虽然当年拍的开店空间和渗透率都不对,但卷来卷去的结果是,我们的吃喝用都更好了,产品概念有些是他们提出的,只是最后不是由他们收割的。今年出国的时候确实以更平视,而非仰视的眼光去看待国外的事物,看到老的部分,旧的部分,小的部分,以及我们在高速发展,甚至开始放缓的发展中没有获得的稳定的部分,安全的部分,自由和开放的部分。以及普惠的部分。对比上海和东京的生活,是有来有回的,甚至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些差距即将被弥补的路径。但回看广袤腹地的更多城市和乡村,更多人,需求未满足的缺口很大,热血沸腾的机会,以及残酷现实的困难。在我们去“下沉市场”出差的时候,我们信任的品牌都想不出几个,一旦来不及就反反复复吃着麦当劳肯德基,我通常一边觉得又来一遍太烦了,一边觉得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并对努力开拓着县域市场,提升标准化,尽可能精细化地管理着进销存的品牌充满了敬意。事实就是,日本的不变建立在“物质水平高位维持”的基础上。在我们偶有抱怨“支付哪有二维码”方便的时候,日本电车方便的换乘体系,以及把四张票同时塞进闸机并精准有两张被打孔的设定,让我感受到非互联网时代极致的机械化设定。包括信用卡体系在内的旧基建是发达国家好,包括二维码和高铁在内的新基建是中国好。我们同时感受着一些超级便利和超级不便利,廉价便利十分快乐,但当我们也是他人便利的提供者时又压力山大,十分痛苦。但不完善有不完善的乐趣与机会。正如家电领域同时发生着,少数地区基础大家电渗透率还可提升,部分城市地区一次购买的大家电十年服役期满更新换代,精装房和新装毛坯大搞整体厨房、厨卫电器嵌入和家庭中央空调,洗衣机品牌把洗衣机和扫拖一体机器人集成上下水,而扫地机品牌去做人形机器人。高低参差大小,没有一言以蔽之的可能。讨论消费,讨论日本,在日本消费,甚至消费日本,都是今年的时尚。迷茫间,像与不像,8分像还是5分像,快像还是慢像都能讨论,也都能写报告。其实这次去日本,除了温习往日的美好回忆,还是重新感受到“我们已经走了很远很快了”。虽然这种变化有时候显得有些表面和多余,比如比起每隔100米就有一家咖啡店,似乎提升咖啡机和洗碗机的渗透率是更有效率和提升幸福感的。比如受到补贴的20块外卖固然好,但5-10块的速食除了方便面好像依然没什么国民选择。就是那些看上去小资、网红、摆拍的精致美好,它能不能成为我们哪怕不那么精致的踏实日常。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不是由excel搞的单店模型,而是由真正改善渠道分发效率,和把供应链基础打扎实来创造。在日本我们接连看了两次花火大会,分别在热海和隅田川。花火非常美丽,在夏夜晚风中,在海边和河边,喝着啤酒,听着周围人的欢呼,确实是美妙的体验。但花火在中国并不是没有,或者说没有更好的,甚至是我们更古老的发明。但井然有序的进入和撤场才是更令我震撼的,不只在主要的观赏点,在每一个路口都有不只一两位交通协管员,从会场到地铁/火车站的一路不停地有人维持秩序,而绝大部分人只是快速地前进。我期待着再访日本,看到一样美丽的花火,正如本次在东京看到其他十年没有变的东西一样。但我更期待着我们很多很多新的变化。
2023年9月3日
其他

从负开始的女性境遇

江苏调查组的情况通报上,“家庭成员”四个字十分刺目。一纸不知经过多少伪造、矫饰、欺瞒的结婚证,仍然能把对于女性的拐卖、强奸、奴役,牢牢限制在“家庭”范围内。我国的婚姻制度,真可谓坚如磐石。只要结了婚,你就是“妻子”,你们“夫妻”的事儿就是“屋里的事儿”,什么家暴什么性侵都在“外人”视线的盲区,极难取证,且“谁能管得了”。只要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一切罪证都成了多子多福的明证,“孩子怎么办”反而成了你良心的负担。继“第一次起诉不予离婚判决”的广泛判例,“离婚冷静期”的全国实施之后,婚姻关系,哪怕是不具备任何自主性、合法性,早应被发现并无效之的,再次被证明牢不可破。
2022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