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其他

关于开放申请承办2026年中国应急管理五十人论坛 · 第十三届学术论坛暨第九届暑期研讨班的通知 | 12月5日截止

各有关院校、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为更充分地筹备好高水平论坛,进一步扩大论坛的影响力和参与度,经商讨后决定,现向全国各有关单位开放2026年中国应急管理五十人论坛·第十三届学术论坛暨第九届暑期研讨班的承办申请。组委会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决定,结果将择期宣布。请有意向的院校、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于2024年12月5日前,将申办表电子扫描文件发至邮箱(xuyongli@tsinghua.edu.cn),逾期发送的将被视为无效申请。论坛简介:中国应急管理五十人论坛由闪淳昌教授、薛澜教授等应急管理领域专家于2011年联合发起,现已成为应急管理领域专家学者学术交流和实务研讨的重要平台,旨在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聚焦中国风险治理和应急管理实际问题,推动应急管理相关研究和实践。中国应急管理五十人论坛自2014年起设立青年论坛,主旨为促进风险治理和应急管理领域内青年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2023年改版升级为学术论坛。自2017年起开始设立暑期研讨班,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为青年学生和学者授课,辅导论文写作,前七届已培养300余名学员。自2024年起,所有活动将在论坛统一品牌下开展交流活动,将进一步融合智库论坛和学术论坛,学术论坛将继续为专家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2024年11月15日附件1中国应急管理五十人论坛·学术论坛暨暑期研讨班申办制度(试行)第一条
11月18日 下午 8:52
其他

清华大学202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定向新疆)研究生招生简章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国内第一批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以推进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及推进全球治理为己任,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3年,清华MPA项目成为美国之外全球首例通过全球公共政策、事务与管理院校联盟(NASPAA)认证的公共管理硕士项目,是中国首个通过NASPAA国际认证,并完成第二轮国际认证的MPA教育项目。2017年,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科被评为A+学科。2018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A+。清华大学MPA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引领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公共事务领导者,强调“植根中国、胸怀世界、面向未来”,注重“价值、知识和技能”三位一体的公共领导力提升。为贯彻落实国家中西部教育发展要求,积极服务新疆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清华大学开展定向新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为新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招生名额2025年MPA(双证)项目拟在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中专项招收新疆优秀年轻干部40名。二、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和贯彻党的治疆方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具有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长期建设新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人事档案关系现在新疆(含生产建设兵团)并在新疆(含生产建设兵团)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少数民族干部和汉族干部,需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部推荐。已报名该项目的考生如未获得组织部推荐,则报名该项目的志愿视为无效,考生应尽快改报,若报名截止后志愿仍未更改,将不予准考。3.截止2025年我校研究生新生入学前,所获学历学位及工作经验必须满足下列情况之一:(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经验。(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有五年以上(含五年)工作经验,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曾经发表专业论文或取得其他创新成果;b.辅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c.本人英语水平证明。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3)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两年以上(含两年)工作经验。4.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6.符合“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报考要求,并获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考资格,完成“202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填报。考生应在报名前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包括学校和报考院系、专业、项目发布的报考条件),因不符合报考条件产生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三、报名与确认程序考生须严格按照“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统招)”(包括目录里的招生说明)“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生招生相关事宜须知”和本简章的相关要求进行报考。以下报名环节和确认环节都必须按要求完成,缺一不可。1.报名环节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中国研招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按要求报名,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报名时间:2024年10月15日-10月28日报考单位:清华大学(代码10003)报考院系:公共管理学院(代码059)报考专业: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代码125200)
10月17日 下午 8:03
其他

清华大学2025年MPA数字治理与智能社会治理方向招生简章

一、项目简介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推动人类逐步迈入智能社会,在创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的法律规范、道德伦理、公共治理等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相继发布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指导文件,明确了大数据已成为塑造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求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推动制定智能社会治理相关标准。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结合自身人才培养优势,专门设立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双证)数字治理与智能社会治理方向研究生培养项目,围绕人类社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治理问题,以实验主义治理为核心理论范式,以社会实验为主要技术手段,探索智能社会治理中国道路,培养兼具专业技术能力、组织领导力和公共价值理念的数字治理与智能社会治理复合型人才。二、招生对象1.从事政府信息化管理、电子政务与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治理、大数据发展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公职人员;2.从事信息技术在乡村振兴、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健康、民生、环境治理、司法和体育等领域管理和应用的技术人员;3.从事和参与“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和管理的人员;4.从事和参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和管理的人员;5.对数字治理和智能社会治理具有强烈兴趣的各类人员。三、报考、初试、复试与录取MPA报考、初试、复试与录取详见《清华大学202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研究生招生简章》(点击查看招生简章)。四、特色课程依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公共管理与决策科学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清华中国电子数据治理工程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平台支撑,邀请国内著名学者和专家,设置了《公共科技政策》《数字时代与公共治理》《社会计算与社会治理:智能化社区治理的方法与实践》《大数据治理与政策》等特色课程。本方向还将利用人工智能在我国广泛的应用场景,组织学员进行案例研究和实践调研,将理论教学与研究实践紧密结合,帮助学员提高智能社会认知水平,掌握智能社会治理的系统知识,提高驾驭智能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为我国的数字治理乃至智能社会治理培养兼具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五、学习方式上课地点为清华大学。学习年限:2.5-4年,课程学习共4个学期。学习方式包括以下两种,学生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1.分段集中上课:每学期集中1次,每次学习6周左右。2.晚上和周末上课。六、学费与奖学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费为人民币13.8万元。学费可在第一学年注册报到时一次缴清;或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报到时各缴一半,分两次缴清。学院设立MPA奖学金和励学金,评选办法另行通知。七、证书授予按照清华大学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相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内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经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者,授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八、信息查询与联系方式公管学院官网:www.sppm.tsinghua.edu.cn清华大学研招网:http://yz.tsinghua.edu.cn中国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招生考试、课程设置及奖学金咨询:黄老师010-62794348,mpa@tsinghua.edu.cn项目内容咨询:王老师、郭老师010-62795573,cstep@tsinghua.edu.cn❖MPA欢迎报考清华大学2025级公共管理硕士(MPA数字治理与智能社会治理方向)研究生相关链接清华大学202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研究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生招生相关事宜须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清华大学报考点公告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供稿丨教学办编辑丨王瑞琪审核丨朱旭峰
10月13日 下午 8:19
其他

清华大学-日内瓦大学2025年“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MPP-SDG)国际双硕士学位项目招生简章

一、项目背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日内瓦大学社会科学学院(Geneva
10月13日 下午 8:19
其他

清华大学2025年MPA大湾区方向招生简章

一、项目简介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专门设立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双证)大湾区方向研究生培养项目,培养新时代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二、招生对象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和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对大湾区方向感兴趣的人员。三、报考、初试、复试与录取MPA报考、初试、复试与录取详见《清华大学202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研究生招生简章》(点击查看招生简章)。四、特色课程本项目特色课程包括全国MPA教指委推荐的核心课程,以及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方向设置的《湾区发展的全球实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区域发展与政策》等方向性课程。五、学习方式上课地点为清华大学本部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学习年限:2.5-4年,课程学习共4个学期。六、学费与奖学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费为人民币13.8万元。学费可在第一学年注册报到时一次缴清;或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报到时各缴一半,分两次缴清。学院设立MPA新生奖学金和励学金,评定办法另行通知。七、证书授予按照清华大学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相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内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经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者,授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八、信息查询与联系方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网:www.sppm.tsinghua.edu.cn清华大学研招网:http://yz.tsinghua.edu.cn中国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招生考试咨询:黄老师010-62794348,mpa@tsinghua.edu.cn项目内容咨询:张老师010-62794349,zyf@tsinghua.edu.cn❖MPA欢迎报考清华大学2025级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大湾区方向)研究生相关链接清华大学202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研究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生招生相关事宜须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清华大学报考点公告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供稿丨教学办编辑丨王瑞琪审核丨朱旭峰
10月13日 下午 8:19
其他

清华大学2025年MPA发展规划方向招生简章

一、项目简介2007年,在国家发改委和清华大学的共同关心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专门设立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双证)发展规划方向研究生培养项目,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规划基础理论等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发展规划领域人才培养,推进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为我国规划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作出贡献。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是清华大学校级研究机构,也是国内首家专门致力于发展规划研究的科研机构,将配合公共管理学院承担MPA发展规划方向的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及人才培养。二、招生对象全国发展改革系统从事战略和规划工作的干部,各级党政机关中从事与战略和规划相关工作的干部,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发展战略和规划管理的工作人员。三、报考、初试、复试与录取MPA报考、初试、复试与录取详见《清华大学202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研究生招生简章》(点击查看简章)。四、特色课程本项目的特色课程包括全国MPA教指委推荐的核心课程以及《发展战略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与发展》《PPP的理论与实践》《区域发展与政策》等课程。五、学习方式上课地点为清华大学。学习年限:2.5-4年,课程学习共4个学期。学习方式包括以下两种,学生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1.分段集中上课:每学期集中1次,每次学习6周左右。2.晚上和周末上课。六、学费与奖学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费为人民币13.8万元。学费可在第一学年注册报到时一次缴清;或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报到时各缴一半,分两次缴清。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筹集经费支持设立MPA发展规划方向新生奖学金,评定办法另行通知。七、证书授予按照清华大学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相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内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经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者,授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八、信息查询与联系方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网:
10月13日 下午 8:19
其他

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双硕士学位项目2025年招生简章(面向内地学生)

3.项目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的师资优势、学科优势和国际品牌优势,既为学员传授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专业知识,又满足不同类型学员对中国国情、公共治理和公共政策等方面学习的需求。四、报考条件
10月12日 下午 3:08
其他

清华大学2025年MPA公益慈善与社会治理方向招生简章

一、项目简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专门设立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双证)公益慈善与社会治理方向研究生培养项目,旨在配合国家《慈善法》出台后的实践需要以及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依托清华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国家培养公益慈善与社会治理领域具有社会责任感、通晓理论与实务的高端人才。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是国内成立最早、实力最强的公益慈善、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的研究、教学及人才培养基地,20多年来先后在清华大学校内外开设了40多门相关课程。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所将承担MPA公益慈善与社会治理方向的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及人才培养。二、招生对象1.各类社会组织(含基金会、社会团体与社会服务机构)的负责人,任职满3年的高管;2.在城乡社区任职满3年的社区治理工作者,与社区治理相关的基层党政干部;3.社会企业负责人、企业社会责任(CSR)或公益部门负责人、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家族办公室等机构财富管理或慈善板块负责人等;4.民政部门及各党政部门负责社会事务或社会工作的干部;5.各级工会、青年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干部等。三、报考、初试、复试与录取MPA报考、初试、复试与录取详见《清华大学202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研究生招生简章》(点击查看简章)。四、特色课程本项目的特色课程包括全国MPA教指委推荐的核心课程《非营利组织管理》《社会治理创新》《公益慈善与社会创新》《公共事务伦理》等课程。五、学习方式上课地点为清华大学。学习年限:2.5-4年,课程学习共4个学期。学习方式包括以下两种,学生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1.分段集中上课:每学期集中1次,每次学习6周左右。2.晚上和周末上课。六、学费与奖学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费为人民币13.8万元。学费可在第一学年注册报到时一次缴清;或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报到时各缴一半,分两次缴清。公共管理学院设立MPA新生奖学金和励学金,评选办法另行通知。七、证书授予按照清华大学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相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内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经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者,授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八、信息查询与联系方式公管学院官网:www.sppm.tsinghua.edu.cn清华研招网:http://yz.tsinghua.edu.cn中国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招生考试、课程设置及奖学金咨询:黄老师010-62794348,mpa@tsinghua.edu.cn项目内容咨询:高老师010-62771789,xiaoligao@tsinghua.edu.cn❖MPA欢迎报考清华大学2025级公共管理硕士(MPA公益慈善与社会治理方向)研究生✦相关链接✦清华大学202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研究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生招生相关事宜须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清华大学报考点公告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供稿丨教学办编辑丨王瑞琪审核丨朱旭峰
10月12日 下午 3:08
其他

清华大学2025年MPA政府管理(含政府运行保障管理)方向招生简章

一、项目简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期致力于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政府管理方向人才培养。作为全国开展政府运行保障管理二级学科(方向)建设和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11家单位之一,清华公管学院依托学校多学科的研究培养优势,在MPA项目政府管理方向中增加“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培养内容,并于2022年开始招收政府管理(含政府运行保障管理)方向MPA硕士研究生,旨在为优化国家机关运行提供良好的人才培养、学术支持和政策咨询服务。在人才培养方面,清华公管学院MPA政府管理含政府运行保障管理方向重点聚焦政府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服务和保障问题,关注政府及其领导者有机整合政府运行中的管理职能、服务职能、保障职能的意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学院依托四个常设研究所特别是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平台,结合政府管理、数字治理、智能社会治理等研究,致力于培养一批能够从事政府运行管理、保障和服务工作的高层次、高水平专业人才。在学术研究和政策咨询方面,清华公管学院立足针对机关事务领域“一体两翼”(以推进集中统一管理为方向,以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改革试点工作进行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近年陆续开展了全国机关事务研究会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委托的多项重要课题研究,例如《机关事务工作模式与运行机制改革研究》《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的地方实践与深化改革研究》《国家机关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加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等,有力推动了我国政府运行及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有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招生对象主要招收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从事政府事务管理、保障、服务等工作的人员。三、报考、初试、复试与录取MPA报考、初试、复试与录取详见《清华大学202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研究生招生简章》(点击查看简章)。四、项目特色本项目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个常设研究所(特别是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法制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与决策科学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为平台支撑。本项目结合MPA政府管理、数字治理与智能社会治理等方向,围绕政府运行保障法治化、制度标准化和数字化建设等内容,不断优化《政府运行保障管理》《中国政府运行》《数字时代与公共治理》《电子政务》《现代城市治理》《政府绩效管理》等特色课程。本项目设立以赴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单位实践为主要形式的政府运行保障管理课程体系,并辅以实地调研与案例研究,将理论教学与实地实践紧密结合。五、学习方式上课地点为清华大学。学习年限:2.5-4年,课程学习共4个学期。学习方式包括以下两种,学生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1.分段集中上课:每学期集中1次,每次学习6周左右。2.晚上和周末上课。六、学费与奖学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费为人民币13.8万元。学费可在第一学年注册报到时一次缴清;或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报到时各缴一半,分两次缴清。公共管理学院设立MPA新生奖学金和励学金,评定办法另行通知。七、证书授予按照清华大学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相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内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经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者,授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八、信息查询与联系方式公管学院官网:www.sppm.tsinghua.edu.cn清华大学研招网:http://yz.tsinghua.edu.cn中国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招生咨询:黄老师010-62794348mpa@tsinghua.edu.cn❖MPA欢迎报考清华大学2025级公共管理硕士(MPA政府管理含政府运行保障管理方向)研究生相关链接清华大学202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研究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生招生相关事宜须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清华大学报考点公告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供稿丨教学办编辑丨王瑞琪审核丨朱旭峰
10月12日 下午 3:08
其他

清华大学2025年MPA公共政策方向招生简章

一、项目简介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领域重要的学科分支,也是实践中执行国家意志、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公共政策方向聚焦国家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公共政策领域,结合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过程的经典及前沿理论,展示中国政策实践案例,思考未来国家发展战略,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掌握科学决策方法、能够为政策决策提供有益建议的公共部门管理人才。MPA公共政策基础方向涵盖公共政策分析与政策评估、政治经济学与政策过程理论、公共管理与公共治理理论、政策行为学、公共经济与公共财政等多学科理论视角与方法论,其应用领域覆盖国情与发展研究、科技与产业政策、环境与能源政策、城市与农村发展政策等。二、招生对象在政府、企事业、高校、公益组织等单位从事公共政策相关工作或有志于从事公共政策工作的人员。三、报考、初试、复试与录取MPA报考、初试、复试与录取详见《清华大学202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研究生招生简章》(点击查看招生简章)。四、特色课程本项目的特色课程主要包括全国MPA教指委推荐的核心课程以及《公共政策分析》《社会保障政策》《公共科技政策》《产业发展与治理政策》《公共政策前沿》等专业课程。五、学习方式上课地点为清华大学。学习年限:2.5-4年,课程学习共4个学期。学习方式包括以下两种,学生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1.分段集中上课:每学期集中1次,每次学习6周左右。2.晚上和周末上课。六、学费与奖学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费为人民币13.8万元。学费可在第一学年注册报到时一次缴清;或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报到时各缴一半,分两次缴清。公共管理学院设立MPA新生奖学金和励学金,评选办法另行通知。七、证书授予按照清华大学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相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内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经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者,授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八、信息查询与联系方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网:www.sppm.tsinghua.edu.cn清华大学研招网:http://yz.tsinghua.edu.cn中国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招生考试咨询:黄老师010-62794348,mpa@tsinghua.edu.cn❖MPA欢迎报考清华大学2025级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公共政策方向)研究生✦相关链接✦清华大学202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研究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2025年硕士生招生相关事宜须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清华大学报考点公告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供稿丨教学办编辑丨王瑞琪审核丨朱旭峰
10月12日 下午 3:08
其他

喜报 | 我院王有强教授获颁清华大学第十八届“良师益友”奖

4月28日,清华大学隆重举办第十八届“良师益友”颁奖典礼。公共管理学院王有强教授获颁第十八届“良师益友”奖。第十八届“良师益友”颁奖晚会现场清华大学“良师益友”活动自1998年开始,由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组织发起,旨在通过广大研究生投票,评选出清华学子心目中“立德为首、学高为师、教益为友、育人为本”的良师。曾有多位公共管理学院教师获此殊荣。“良师益友”活动为推进清华校园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现已成为清华校内的品牌活动之一。王有强老师与课题组同学合影自2022年9月27日第十八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启动以来,全校共有1万1千余名研究生同学参与,经院系同学提名、全校同学复评投票等环节,共评选出39个院系的47位教师。王有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公共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供稿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马晓河主讲清华三农讲坛 解读农业强国建设

4月26日晚,“清华三农讲坛”第四十一讲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举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马晓河作了“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主题演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亚华教授主持讲坛。马晓河演讲马晓河就农业强国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高收入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路径,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状、问题以及如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做了系统解读。他认为,农业强国建设与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互为内涵、互为促进的关系,但又有所不同。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先决条件,农业强国建设不仅要实现现代化,且必须与农村现代化一体化推进。他指出,迈上高收入行列的国家都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但只有少数国家发展为农业强国。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三种力量起到关键作用,即外生力量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拉动、内生力量农民自身能力的提高、及政府支持力量的增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还在路上,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任务艰巨,虽具备一定基础条件,但同时面临诸多挑战。他强调,中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以迈向高收入国家充分利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为出发点,围绕提升综合生产、增强政府公共服务、提高农民自我发展三个能力为导向,强化外生拉力、激活内生动力,构建一批优先机制,为推进实现高层次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创造条件。王亚华主持王亚华对演讲作了简要总结。他指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做出了具体部署。面向新征程,立足国情农情,找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重大命题。马晓河老师深入系统的精彩演讲,展现了深厚的“三农”研究功底,全方位的知识集成和成果凝练,为大家更好地认识“三农”问题提供了更广的宏观视野和思辨方向。讲坛现场本次讲坛是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的学术类系列活动之一,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通过清华大学视频号、清华农研院视频号、清华农研院抖音头条号等平台同步在线直播。清华大学校内师生、校友、兄弟院校师生、定点帮扶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领导干部及社会各界听众,6万余人现场或线上聆听了讲坛。供稿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其他

校庆献礼丨“喜迎校庆,奔向健康”112公里健步走活动圆满成功!

正值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清华校友总会公共管理学院分会特别发起“喜迎校庆,奔向健康”112公里健步走活动,在2023年3月24日至2023年4月25日的一个月时间里,学院校友师生热情支持、广泛参与,健康锻炼身体,为清华送上生日祝福,取得了积极的活动成果!88位院友师生完成112公里的“小目标”,健步走累计里程达到16000公里!其中六名院友师生个人健步走总里程超过340公里,获得特别大奖!一、获奖名单注:按照个人累计里程排名。恭喜六位获奖院友!向他们的积极锻炼成果以及健康生活态度致敬!同时,4月30日中午12:30,将在公共管理学院一楼大厅举行颁奖仪式!欢迎大家参加!设置奖品包括筋膜枪、健身包、健身手套等。二、个人累计里程达到112公里及以上院友师生名单注:按照姓名拼音进行排序。以上院友师生,个人累计里程达到112公里及以上,可获得精美礼品(清华款笔记本一个)。请于2023年4月30日工作时间到公共管理学院101办公室领取礼品。特别地,校庆日当天,在清华大学校内健步走满5km的院友,也可以到公共管理学院101办公室凭证明截图领取礼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精美礼品清华纪念品三、活动祝福来自全球各地的公管学院院友、师生在健康锻炼的过程中,对运动过程进行记录,同时为母校的生日送上满满祝福,为公共管理学院发展给出期待,也对本次活动以及未来的精彩活动提出鼓励。无体育不清华,很好!——陈炳具,2004级MPA在职班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加油!——柳国平,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教职工希望丰富类似院友能参与的活动。——周东亚,2019级MPA新疆班祝学院各位老师和所有院友,健健康康工作五十年。——尹世全,2003级MPA祝愿学院越来越好,祝福老师和同学们万事顺遂。——刘源泉,2016级MPA预祝活动圆满成功,期待更多校友师生健康走!——沈勇,清华大学公管学院院长助理非常好,有利于敦促大家每天坚持锻炼!——张允,2003级MPA-F正芳华愈奋发,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业进步工作顺利天天向上。——薄秋菊,2018级MPA周末班非常好。——王胜乾,2004级MPA感谢学院组织这次活动,促进大家养成健步走习惯,很赞!谢谢!——王芬,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四、健步走活动精彩瞬间曹煜婷,2021级MPA1班李德宇,2016级MPA朱林,2013级MPA熊倪娟,2003级学术硕士,20230416参加北半马Khashnomin
其他

中央第五十三指导组调研指导清华公管学院主题教育读书班专题二集中学习研讨

4月27日下午,中央第五十三指导组来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公共管理学院,调研指导学校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集中学习研讨。中央第五十三指导组成员、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戴河校区管理岗位八级职员党琬姣,学校党建联系指导组成员、研究生院院长周杰,党代表联络办公室主任、党校办公室副主任崔定宇出席公管学院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读书班。本次读书班围绕“党的调查研究光荣传统和科学方法”主题开展集体学习和交流研讨,学院主题教育工作小组组长、党委书记彭宗超主持学习研讨,学院院长朱旭峰、副院长王亚华、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谢矜、党委副书记周绍杰、副院长殷成志等班子成员,党委委员,院长助理等十余人参会。公管学院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读书班现场在交流研讨环节,王亚华、殷成志先后作重点发言。王亚华领读了《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一书的主要内容,重点分享了“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等经典论述。王亚华表示,这些思想与公共管理的前沿理论相契合,蕴含了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学院要坚持贯彻调查研究和群众路线,围绕关键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凝心聚力深化改革,推动学院教育升级。王亚华(左)、殷成志(右)做重点发言殷成志表示,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清华大学在办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殷成志介绍了学院国际项目总体情况,以及将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际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的有关工作。他表示,要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中国发展实践考察”课程建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提升学院国际化水平。随后,与会人员围绕结合公共管理学科特色开展国情社情调研、加强学院发展规划研究等问题展开交流研讨。朱旭峰(左一)、谢矜(左二)、周绍杰(右一)做交流发言朱旭峰认为,主题教育是推动全党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调查研究挖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新增长点,通过研究和实践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谢矜认为,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学生培养环境也在发生变化,要通过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调查研究为手段,推动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周绍杰结合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的体会,分享了讲好中国故事的经验,认为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优良传统,纯洁性和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开展思政课教育的重点是要将相关理论高度概括,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彭宗超讲话彭宗超表示,通过本次集体学习,班子成员提高了对调查研究这一科学方法重要性的认识,丰富了对调查研究方法实施要领的掌握。学院领导班子将继续加强学习交流,针对学院未来发展的一系列关键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高度重视走好群众路线,密切联系师生,加强内外调研,共同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周杰讲话在总结讲话环节,周杰对公管学院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读书班的开展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学院领导班子联系本职工作,结合学科特点,围绕大兴调查研究交流了许多科研和工作中的真知灼见。周杰还对在专业学位博士培养中加强调查研究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崔定宇讲话崔定宇表示,公管学院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读书班准备充分、内容充实、交流深入,希望学院继续组织不同形式的学习交流,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思考。党琬姣参加公管学院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读书班党琬姣表示,本次以观察员的身份来到学校,深入了解了学校和院系主题教育的实施情况。供稿丨党办编辑丨发展办
其他

第七届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年会在京召开——专家热议加速低碳转型 · 赋能美丽中国

4月26日,为系统全面探讨中国低碳转型路径,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由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组织,联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系统工作专业委员会共同在京主办第七届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年会。本届年会以
其他

王亚华教授出席首届林长制论坛并作主旨发言

2023年4月25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指导,九江市人民政府、江西省林业局联合主办的首届林长制论坛在九江市武宁县举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亚华教授受邀出席论坛并作题为《从河长制到林长制: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的主旨发言。在主旨发言中,王亚华教授对我国河长制提升水治理效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梳理回顾,对林长制与河长制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据此总结了未来进一步完善林长制的启示。王亚华教授指出,河长制是当代中国治水实践的重要举措,自实施以来在全国各地取得了明显成效,梳理河长制的作用机制可以发现,河长制通过将治水与政府绩效考核相挂钩、将水管理体系与层级体系相嵌套、将政府主导与多主体参与相协调,提高了水治理在党政体系运行中的政策注意力和优先级,充分发挥了我国体制优势提升水治理效能。王亚华教授指出,林长制与河长制改革面临相似的背景,林业与水利工作有很多共同特征,林长制与河长制有共通的改革逻辑,具有相同的制度内核。与此同时,林长制与河长制的运行基础存在较多不同,在应对治理问题的方式和路径上存在一定差异。王亚华教授认为,在全面推行林长制过程中需要关注与河长制的异同,根据林草管理的特点进行因地制宜制度设计,并对进一步完善林长制提出具体建议。王亚华教授表示,林长制展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制度创新联合技术创新一起发挥作用,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首届林长制论坛以“共话林长制
其他

观点丨梁正:为什么ChatGPT创新没发生在中国?

编者按上线2个月,活跃用户破亿。ChatGPT一时风光无两,成为科技领域受人瞩目的热点话题。为什么ChatGPT创新没有发生在中国?这意味着中国人工智能掉队了吗?近日,《经济观察报》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进行了专访,以下为文章全文:梁正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导读壹
其他

校庆献礼丨“喜迎校庆,奔向健康”112公里健步走活动来了!

正值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到来之际为响应“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号召清华大学校友总会公共管理学院分会特别发起“喜迎校庆,奔向健康”112公里健步走活动欢迎公管学院全体院友、师生踊跃参与!一、活动简介以【喜迎校庆,奔向健康】为主题号召公管学院院友、师生在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期间完成至少112公里健步走(活动日期内平均每天3.7km即可完成)二、时间和地点1.
其他

清华公管|行政管理辅修学位“明德三期”继续招生啦!

清华公管行政管理辅修学位“明德三期”继续招生啦!一、项目意义
其他

陈江和基金会全球总裁张文好一行到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Ng发言国际项目部分学生代表参加座谈来访及接待人员合影供稿丨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编辑丨发展办
其他

“清华三农论坛2023”举行 专家学者共话建设农业强国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3月19日上午,“清华三农论坛2023”在清华大学举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杜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耕地科技创新总首席科学家周卫,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发表主旨演讲。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杨斌出席论坛并致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亚华主持论坛。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主办,主题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入探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问题和路径。杨斌致辞杨斌为论坛开幕致辞。他指出,加强高水平智库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农研院成立十余年来,成果丰硕,影响深远,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期待专家学者们畅所欲言,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力量。陈锡文演讲陈锡文围绕“食物保障安全是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发表演讲。他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致的,必须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基本食物供给问题,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他强调,要紧盯中国粮食安全形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提高,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林毅夫演讲林毅夫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粮食安全战略”。他提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粮食安全关键要靠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他强调,要向科技要粮食,大力支持农业科研,加强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同时要保护补贴粮食生产,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激发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杜鹰演讲杜鹰解析了“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和路径”。他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需要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农村多功能,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他强调,要处理好龙头企业、集体和农民三者利益关系,用改革的办法破解“人地钱”要素瓶颈制约。周卫演讲周卫分享了“耕地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考”。他认为,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耕地科技创新势在必行,重点是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他强调,要以耕地保护与利用为核心,开展耕地监测、耕地改良、耕地培肥、耕地利用创新研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张红宇演讲张红宇阐述了“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他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他强调,要以县城为载体推进城乡融合,夯实乡村发展的产业基础,突出规划在乡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王亚华主持论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马晓河,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原副司长方言,正大集团资深副董事长谢毅,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白善霖、邢继宪,中国城镇开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曾劲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农村经济》创新工程总编辑、副社长陈秋红,农研院副院长魏唯、何宇鹏等出席论坛。清华大学有关院系师生、农研院院友代表、媒体代表等参加论坛。70余万人次通过光明网、农民日报新媒体、清华大学视频号、清华农研院视频号和头条抖音号线上观看论坛。论坛现场“清华三农论坛”是清华农研院主办的高端品牌学术活动,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论坛汇聚诸多“三农”领域重量级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探讨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对策思路,交流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展示农村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论坛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已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三农”学术论坛。
其他

第二届气候解决方案全球创新大赛大中华区决赛成功举办

Award)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与西门子歌美飒(SIEMENS
其他

赴一场清华之约丨跨界创新领导力培养计划第二阶段北京开课

悠悠春日载书香。3月4日至5日,跨界创新领导力培养计划2023年度首期课程伊始,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老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钹老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老师分别从国情政情、科技创新、政企关系三个维度进行了授课。项目责任专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跨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刘辉老师,延续行动学习授课,连贯第一、第二学习阶段,保障全年课程体系系统完善。来自国内信息技术、军工、能源、环保、金融、文化等各个产业的同学们,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汇聚一堂,打开边界、共同学习、开放研讨,度过短暂而又快乐的学习时光。这些学员均已走在了数字产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国家建设的前列,紧随政治引领,以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情怀奔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习,力求探索出前方更加明朗宽阔的道路。精彩观点回顾江小涓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必由之路,国家将继续支持多种所有制经济繁荣发展,对此要怀有坚实的信心。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五个突出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及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对方向和内涵有准确而又深入的政治理解。张
其他

公管学院召开行政班子换届宣布会议

2023年3月10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召开行政班子换届宣布会议。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斌到会讲话,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校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欧阳沁,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胡鞍钢、薛澜,清华公管学院新老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研究所长、党支部书记及教职工代表等30余人线下线上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主持。会议现场欧阳沁宣读校党委关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班子换届的决定。经第十五届党委第二十次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决定任命朱旭峰为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亚华、谢矜、殷成志、朱俊明为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欧阳沁宣布任免决定朱旭峰代表新一届行政班子发言,向为学院发展倾力付出的前几任院长和上届行政班子致敬,向关心、指导学院发展的学校领导和信任、支持学院班子的师生员工表示感谢。朱旭峰表示,学院新一届行政班子将在学校和学院党委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走好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院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公管学科建设平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人才成长,大力提升学院国内外影响力。期待与全院师生、院友、各界朋友一道,为共创世界一流公共管理学科,将清华公管学院建设成为服务国家发展、提升人民福祉、促进人类进步的世界一流公共管理学院做出不懈努力。朱旭峰发言杨斌在讲话中充分赞同学校决定,相信新一届班子能够带领全院继续前进并续写新的辉煌,并代表学校对新一届行政班子和学院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学术站位,有历史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大格局、高境界、宽视野、广胸怀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二是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培养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国情意识、全球视野的高层次治国理政人才;三是努力凝聚共识,扎实推进学科建设,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两个结合为指导,加速推进公共管理的中国学派、清华学派建设。相信在全院师生、院友、各界朋友的共同努力和帮助下,清华公管学院一定能够建设成为服务国家发展、提升人民福祉、促进人类进步的世界一流学院。杨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彭宗超在主持会议发言中也非常感谢杨斌老师对学院工作的高度肯定和代表学校对学院未来发展所做的重要指导。彭宗超表示,学院党委拥护学校关于学院行政班子的任命决定,学院党委和他本人都会积极支持配合学院朱旭峰院长和新一届行政班子的工作。他特别强调,学院一定要铭记杨斌老师和学校的上述殷切期望,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学术定位,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凝聚共识,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再创新的辉煌。彭宗超主持会议最后,校领导、新老班子成员及与会人员等进行了合影。校领导、学院前院长与学院上届行政班子合影:谢矜、殷成志、杨永恒、薛澜、杨斌、朱旭峰、欧阳沁、王亚华、邓国胜(从左至右)校领导、前院长和现任党政班子成员合影:朱俊明、谢矜、殷成志、彭宗超、薛澜、杨斌、朱旭峰、欧阳沁、王亚华、周绍杰(从左至右)校领导与学院教职工合影供稿丨综合办编辑丨发展办
其他

她力量·校友故事丨程莉:理想是唯一不可放的东西

致敬“她力量”清华校友总会的“清华她力量”专栏,陆续推出对女性校友的报道。近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7级硕士院友程莉接受专栏采访,现将文章分享如下:那年,复旦本科毕业,她欣然选择奔赴西部做志愿服务。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那是她第一次走出城市,走进农村。那年,如愿清华硕士毕业,她毅然选择仍满目疮痍的四川汶川作为人生的新起点。之后的十多年里,她努力在这片深沉的土地上,向下扎根,向上拔节。在人生的每个十字路口,她都大胆选择了不寻常的那一个,当然也是更难走、更难以预料的那一个。其实已经很难说清楚,想要投身公共事业的念头何以萌发、生长,但她清晰地知道,借由此径做有意义的事、奉献社会、改变世界是自己诚实的理想。一路走来,不是没有趔趄和磕绊,但她从未质疑和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还会这么选。”她说,“理想是我唯一不可放的东西”。理想,就在汶川凤凰涅槃的奇迹中,就在阿坝老乡的笑靥中,就在她和同事们为之奋斗的一个个梦想中。如果问她,未来在何方,她大概率会回答说“前方”。因为,“人生是不能退的”。她,就是扎根灾区重建的清华女生、现任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副区长的程莉。程莉在茂县中国古羌城“听,是什么在召唤多年以后,程莉依旧清晰地记得2003年夏季的那一天。就在那一天,才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本科毕业的她,从上海搭乘火车出发,一路向西。她的目的地是云南省永胜县金官镇——当时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她将在那里完成一年的志愿服务,不寻常的人生路也自此开启。“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带队送行,大家穿着统一的T恤和帽子,在月台站队,聆听杨市长出征讲话。父母和闺蜜送行,分别时抱头痛哭作一团,好似生离死别。”程莉回忆说,依稀记得三天两夜才到昆明,有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坐那么久的绿皮火车。“炎炎夏日,一路黏黏糊糊,迷迷糊糊,亲身感受从一马平川,渐入地无三尺平的地界,随着进入西部地区,火车越来越颠簸。”大家来自上海不同高校,彼此都不认识,她又恰巧一个人被分到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与复旦其他同学都不在一地。昆明集中培训后,又连夜坐长途大巴盘山小路,历经十几个小时到县城。县城到工作所在乡镇,又要坐几个小时车。程莉下乡时脚上的鞋当年,正值国家正式实施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综合表现优异的程莉放弃了保研资格和出国留学的机会,选择成为首批志愿者。人生的前22年里,她都生活在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上海,这次奔赴西部,也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离开城市,走进农村。彼时,全国计划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在金官镇财政所服务的她被安排进行大量的调查统计工作。她走进田间地头、走进街头巷尾,用自己的眼睛和双脚丈量中国农村,一点点丰盈对国情社情的认知。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很快结束,她从云南回到上海,2007年,赴清华大学攻读公共管理硕士继续深造学习。在完成课业之余,程莉还担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担纲研究生会“财富论坛”总导演、作为奥运志愿者服务于国家广播中心……对于人生,她从不自我设限。在清华园求学的两年中,要论对程莉人生轨迹的影响,或当属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一次灾区调研。5月12日,山河震动,举国同悲。震后两个月,为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开展地震灾后重建基础调研。程莉有幸参与其中,在之后10天的时间里,她深入汶川县映秀镇等极重灾区实地调研,一边完成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一边进行实地考察。2008汶川调研震源“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一片阴雨之中,我第一次走进汶川。折成几截的百花大桥,一片废墟上映秀小学唯一挺立的旗杆,飞天而降杵在路肩的巨大山石,横贯地面的宽大裂隙,……”巨灾之下的废墟与伤痕,废墟与伤痕之上人们的绝望与不屈,都带给程莉强烈而持久的冲击。她隐约感受到了某种召唤——公民意识与家国情怀,还有改变世界、服务社会的理想。面对当地干部“我们现在最艰难,你这样清华毕业的上海女生会愿意来吗”的诘问,程莉开始倾听内心的声音,那个暑假,她的MSN签名档改成“我要和你们战斗在一起!”所谓艰难的抉择与痛苦的权衡,不过是他人的臆想,独立、理性如程莉,选择从来都是“咔嘣儿脆”。既然认准了自己的理想与兴趣所在——投身公共事务,尽最大努力贡献公共事业,便只顾风雨兼程。她说:“理想是唯一不可放的。”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在硕士毕业的当口,她为何放弃被国家发改委和上海市政府机关等多个单位录取的机会,转而选择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当一名选调生。2009年的那个春夏,在程莉回忆中一定是非常明亮而热烈的。正青春而意气风发的她,即将踏上追逐梦想的旅程,化身为内心自我演绎了无数遍的“英雄”,奔向那广阔无垠的天地,放手拼搏,畅快闯荡,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紧融合在一起。毕业典礼举行完的第二天,程莉便在母校老师的陪同下抵达汶川报到。“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奉献,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深为清华骄傲,我们愿意担当”。在MSN个人签名档,当时的程莉这样写道。在即将毕业参加工作前,程莉收到的一个陌生人短信始终感动并激励她,“每当想到谁来担当祖国的明天就忧愁,但现在乐观了……”“勇赴震后汶川东临都江堰,南倚青城山,西接卧龙大熊猫栖息地,北融藏羌腹地。这里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程莉入川的第一站就在这里。她先是在汶川县委政研室的普通干部,两个月后到三江乡,次年1月到水磨镇任职。在汶川期间,她一共在两个县级部门、三个乡镇工作过,其中水磨镇时间最长,从镇长助理到副镇长再到镇长。再之后,程莉调到茂县任职。从汶川到茂县,程莉在阿坝基层一干就是十个年头。扎根基层的那几年里,没有什么天之骄子,有的只是“灰头土脸”的基层公务员:住的是简易房,要跑出去上公厕那种;因为灾后经常停水停电,洗澡和取暖都成了难事,程莉已经数不清,自己穿着羽绒服裹着被子、哆哆嗦嗦度过高海拔冬日里的多少个漫漫长夜,连续数月在炎炎盛夏每日用水只有靠自己去消防车接水维持。虽然应名“镇长助理”,但实则“光杆司令”一名,所有事情只有自己干。“长期‘5+2’且白加黑,完全没有周末休假的概念,连续数月上班、每日持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程莉回忆说,“那时候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生活’……”更让人揪心的是,由于当地地质条件极其脆弱,尤其历经“5·12”及之后持续不断的大小余震,频发次生灾害形成更大威胁。据程莉说,除了台风、海啸等沿海的自然灾害,她经历了其他几乎所有的灾害形式,如地震、滑坡、泥石流、高位垮塌、洪水,等等。这还不算在基层调解一些纠纷时所遭受的“软”“硬”兼施的威胁和压力。还有一次,突然得知领导要来视察,她虽然汇报的内容成竹在胸,但感到形成书面文件更详细更直观。但当地又没有能够制作打印的门店,只好独自一人坐长途车深夜赶往成都,找到一家肯加班的店守了一夜,赶在第二天上午拿着材料回到映秀。这个不太可能的极限任务,程莉完成了。为了加快工作节奏,程莉经常选择夜晚赶路往返县城和村镇,有一次险遇惊魂车祸,连开车的老司机都后怕得一夜无眠,恳请以后不到万不得已别走夜路。还有一年,一个乡镇突发高位垮塌,一个村组几十户人家被瞬时掩埋。情况紧急,汽车开不进现场,已经是茂县副县长的程莉只有提着东西半路拦摩托车深入救灾现场,头一回“反对”领导让女同志留守县城指挥部的指示,坚持在倾泻的山体下驻守,开展现场救援善后工作,亲自带领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一起徒步翻过垮塌山体,深入灾区转移被困游客。整整72小时,不休不眠、实在累了只有随处席地而卧,更别提洗漱之类的日常需求。“那是真正的战斗状态,72小时下来,人一下子就垮了。”程莉说。这一路,确实有太多“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艰难。没有人知道,她那略显单薄的身躯里,到底潜藏着多大的爆发力和耐力。“自己选的路,咬牙爬也要爬过去”,她总是很平静地说。茂县624山体高位垮塌时程莉指挥转移游客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诚实追逐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奔赴自己的理想。这或许是她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都更显坦然和坚韧的原因。她说:“从来没有也完全不会后悔,再选一次,我还会选择去汶川。”“成为奇迹本身的一部分汶川灾后重建牵动着全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当时自己接触的工作平台、工作要求乃至关注度都超高,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程莉说,这种特殊性,确实让困难和挑战放大和倍增,但自身的收获和成长亦同样实现放大和倍增。在负责当地对外宣传工作期间,程莉打破常规,首次通过制作发布形象片的形式来向外界传递来自这里的声音,让人耳目一新,形象片本身也因高水准而获评全国广播电视类大奖。针对当地灾后发展的方向与定位问题,她大胆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提出充分发挥好灾后重建设施作用,立足震中映秀等地比较优势,大力培育发展会展业助推汶川文旅腾飞。之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支持下,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机构——县级博览事务局应运而生,这在当时的四川全省乃至全国可能都是第一家、独一份。程莉也首任开朝元老,主持新机构工作。“我们就是在这崭新的图纸上,开始我们全新的工作和事业。”程莉骄傲地说。多年以来,程莉一直笃信,做势和做事同样重要,“势嘛,就是趋势、势头,做工作一定要敢于守正创新,尤其是清华毕业的”。在担任县博览事务局副局长、主持工作期间,她不知疲倦、不懈探索,率先邀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完成了极具国际视野的县级会展产业规划,还积极进行“拓网行动”,推动建立与佛山对口援建、省博览事务局、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清华大学等的联系与合作,借智借力、开山劈路。在汶川工作期间,一些重大接待任务和重要活动中,她甚至会穿上当地独具特色的羌族服饰,亲自上阵当“导游”做讲解。“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就是参与创建了汶川三个4A景区、一个5A景区。”灾区第一个4A级景区创建工作,是程莉参加工作后的第一项重大任务。2013年,汶川特别旅游区突破性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涵盖水磨、映秀等3个乡镇有关区域,程莉时任水磨镇镇长。“我们一个小小的乡镇,承接的都是国家级规格的会议甚至一些国际性活动。”程莉不无自豪地说。在她看来,这不仅是对灾区重建的支持和认可,也是对他们这些常年在一线参与重建的“战士们”莫大的肯定与历练。“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水磨镇举行时,身穿羌族服饰的程莉时间是最忠诚的记录者。锚定大力发展以教育、旅游、安居、生态为主的特色乡镇的目标,不过几年时间,那个曾经相对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小工业基地,一举跃迁为热门旅游胜地。景区开放的第一个春节,游客爆满,街上连方便面都卖空了,很多老百姓都说现在一个春节赚得比灾前一年都多,在镇里见到外面来的人比过去一辈子都多……文旅经济的发展,不仅实现了藏富于民,而且作为一种开放性的产业,新的观念伴随着人流一同到来,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形中抬升了当地社会文明的水位。直到现在,提到水磨镇的城镇公共环境水准,程莉都自豪感爆棚。在她看来,这就是最有说服力也最鲜活的注脚。程莉还回忆说,有一次她在与当地一村长交流时感慨,灾后重建至少让当地向前发展了30年,谁知村长信誓旦旦地“反驳”道:“你说的不对,至少50年”。在程莉们的字典里,灾区重建不仅指向经济重振、社会重整,还包括文化重生。她努力促成四川音乐学院与当地小学的培训合作,教孩子们音乐的老师有了,学生自己的管弦乐队也“活”起来了,镇上甚至出现了第一家社会化的琴房。“要知道,那可是10多年前,只有上万人的西部边远小镇。”时隔多年,这件事带来的触动,程莉仍感受如昨。也许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小事,但它作为一个标记物,提醒我们这个共同体的精神和气质正在发生的变化。重建后的汶川水磨古镇,被联合国誉为“世界灾后重建的灯塔”,获评“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评语是:“水磨重建奇迹,为世界贡献了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灾后重建创新经验”。从毁灭走向新生,任谁都无法不被发生在汶川的奇迹所震撼。而程莉不仅见证了这一切,甚至就是这奇迹本身的一部分。而对于从年幼时就怀揣改变世界的英雄梦的她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感和信念感的事情吗?多年后,程莉与昔日并肩战斗的老友相聚时曾笑称:“十年后自己还能平安活着,真是运气好”。但她清楚地知道,正是那些刻骨铭心的岁月,连同对责任与使命的理解,对精神与信念的体认,对勇气与自信的唤醒,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坚固而有秩序,甚至说,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她自己。““人生是不能退的”是的,你没看错,这个老师口中的“时髦上海小姐”,始终心怀改变世界、帮助他人的英雄情结与理想情怀。她渴望在自己的范围内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在现实的世界里留下自己的一点点痕迹,对别人和周遭世界能有一丢丢积极的影响。也许,这正是她定义自己的方式,也是之后一连串人生选择的逻辑起点。她犹记得那一幕。还是初中生的自己,在一个周末的午后,一口气读完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贝多芬传》,而后热泪盈眶。贝多芬面对人生苦难与不公的不屈与韧性,对抗命运的强大意志、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和革命理想,带给她强烈的触动和持久的震撼。对,是她理解中英雄的样子。在书中,作者摘引贝多芬语道:“我要证明,无论是谁,只要他的行动是善的,高尚的,他一定能靠了这些德性而当得起忧患。”译者傅雷在序言中自陈,“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抚慰”。近30年后,当初的小女孩早已成长蜕变,当某一天她无意间重新翻开这本书,仍被瞬间击中。不过同样的热泪盈眶背后,已是不同的人生阶段和感悟。2021年8月,当时已经在四川省发改委历练的程莉,在中组部关于国家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干部交流机制的安排下,交流至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任职副区长,分管民政、市场监管、对口协作,联系文旅、残联等工作。“人在年轻的时候想要去做挑战命运、闯荡江湖的英雄,之后会发现命运的不公,甚至迎接暴风雨般的袭击并发起抗争,最后你走出自己的人生天地,以更坦然开悟的心态面对世界和万物。”进入不惑之年,赤子之心未改,理想信念不变。程莉坦言,东西部跨省调动,某种意义上一切重新开始,自己也尽快熟悉融入,继续在其位谋其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十多年来,可以说程莉的思考和视野从未离开国情民需,中国的社会发展与治理现代化需要更多有志于此的年轻人投入其中,安下心来,沉下心来。而对于这些一路没经历过太多磨难的年轻人来说,尤其需要磨砺自己的共情能力,“如此才能真正体会群众的疾苦、贫弱及需求,基于此的工作也才能扎实务实,也才能真正满足群众的关切”。眼下,程莉也正在身体力行帮助当地一位特殊青年,推动落实民生实事。她是程莉在兔年春节走访慰问的一位困难残疾人方瑜,出生后脑瘫落下终身残疾,基本丧失正常行动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从未接受过一天正规教育。但这位女孩愣是通过对着电视自学,到十几岁时达到了阅读无障碍的程度,她现在最大的兴趣就是看书,用脚趾头操作手机和电脑实现交流和协作。当程莉询问她新年愿望时,她用脚趾在手机屏幕上敲出“加入作协和出版诗集”。程莉已经帮助她实现了第一个愿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她更多梦想成真。2023年初,程莉慰问方瑜“人生是不能退的。”这句话,程莉说给这位身残志坚的朋友,又何尝不是说给一路风尘仆仆的自己。来源丨“清华校友总会订阅号”公众平台供稿丨院友办编辑丨发展办
其他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朱旭峰当选副会长 我院多名教授当选理事

2023年2月27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方学会、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的行政管理学会会员代表,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代表出席会议。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了学会近五年来的工作,分析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与会代表围绕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鼓足了干劲,增强了信心。大家一致表示,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守正创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提升行政管理研究水平,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大会审议通过了江小涓同志代表第七届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章程(修正案)》,通过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成员名单,选举产生了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选举李宝荣为会长,郑耀东、李章泽、罗宗毅、隆国强、赵冰、徐永胜、余兴安、鲍静、郑水泉、常保国、燕继荣、朱旭峰为副会长,郑耀东为秘书长(兼)。我院有7名教师当选理事,分别是王亚华、邓国胜、朱旭峰、杨永恒、张楠、孟庆国、程文浩,其中朱旭峰、杨永恒、孟庆国当选常务理事;吕孝礼、朱俊明当选青年理事。随后召开的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决定郑耀东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供稿丨学科办编辑丨发展办
其他

会议征稿 | “农村可持续互助养老模式研讨会”征文启事

“农村可持续互助养老模式研讨会”征文启事根据“七普”统计,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占13.50%,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比较而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未来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未雨绸缪,加快探索农村可持续互助养老的创新路径,为我国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示范样本。为交流和探讨农村可持续互助养老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办,《乡村振兴研究》(集刊)协办的“农村可持续互助养老模式研讨会”拟于2023年5月中下旬举办,现面向国内外学者征集论文。01征文内容此次研讨会征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议题: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挑战与对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养老路径农村合作社与可持续养老模式探讨农村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问题农村时间银行与互助养老农村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农村适老化改造的个性化与标准化问题农村健康、积极、幸福的老龄化农村社区养老的社工、义工与护工问题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关爱模式及其效果农村社区互助养老的最后一公里面向小农的社会化助农体系探讨农村可持续互助养老模式创新农村的智慧化养老问题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组织与农村养老......02征文要求及投稿征文投稿须应是未公开发表的原创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0字,倡导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论文格式、体例等请参照附件。请于2023年4月20日24:00前将全文电子版发送至邮箱:hanxw@tsinghua.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农村可持续互助养老模式研讨会”;附件文件名请采用“第一作者姓名:征文标题”样式。03论文评选及推荐主办方组织专家对征文进行匿名评审后决定是否录用。论文入选通知将于2023年4月30日前发送给作者。优秀论文将在《乡村振兴研究》(集刊)刊发。04会议联系人韩萧纹邮箱:hanxw@tsinghua.edu.cn电话:010-62793567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2023年3月5日附来稿体例一、稿件第一页应包括以下信息: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学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二、稿件第二页应提供以下信息:文章中、英文标题;200-400字的中英文摘要;3至5个中英文关键词。三、稿件正文内各级标题按“
其他

IMPA-BRI Program 2023-2024 Application Guide

PRC.https://yz.tsinghua.edu.cn/en/Admissions/Frequently_Asked_Questions.htm(2)
其他

研究成果|孟庆国教授详解数字经济四大特征:推动数据要素化治理成必然选择

2月18日,2023春季首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在京举办,会议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承办。在“数字时代经济学与管理学发展态势:冲击与适应”分论坛上,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教授、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执行主任、北京国际数字经济治理研究院院长、年会主席团秘书长孟庆国指出,作为全新经济形态的数字经济目前呈现出平台化的市场形态、类别化的产业分层、泛在化的海量数据以及多元化的协作协同四个基本特征。孟庆国
其他

首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演讲精粹系列二 数字时代的经济发展与学科建设

2023年2月18日下午,首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的主题分会(大会二)——“数字时代的经济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北京清华大学顺利召开。此次主题分会共汇集了16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8位演讲嘉宾就相关议题展开讲演讨论。本文为“演讲精粹系列二”数字时代的经济发展与学科建设大会二现场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安同良教授主持大会二,并指出,数字化浪潮全面且深刻,中国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与美国在数字经济的规模上双峰并至。我国的实践有自己的独特性,也面临一些国际上共同的机遇和挑战。数字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学科建设需要有新的思考。安同良教授主持大会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盛斌教授以“数字贸易:研究框架、方法与问题”为主题,从概念、理论、治理、统计数据、研究问题等五大方面进行了分享。盛斌教授指出,数字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货物贸易线上化订购为主,第二个阶段扩展到数字服务贸易,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电子传输和数字交付,包括数字产品、数字知识信息、数字服务这三个领域。数字经济的出现从逆转比较优势、降低贸易成本、改变贸易结构和贸易主体、重塑贸易规则、提升服务贸易地位、出现数字平台贸易模式等多方面改变了国际贸易。这使得治理议题、治理规则、治理途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需要结合数字时代新的因素进行革新。盛斌教授线上发言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洪永淼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研究体会,以“人工智能新近发展及其对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为题,以人工智能和ChatGPT为例,系统阐述了数智时代的特征和研究范式变化。洪永淼教授提出,数智时代,大数据与AI改变了经济主体行为和思维方式、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ChatGPT是人工智能特别是NLP领域的一个革命性技术突破,代表了AI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数据科学及相关学科产生深刻影响。我们需要有大数据思维,通过大数据去发现、理解现实复杂系统的运行状态与发展规律,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探索、预测未来变化趋势。同时,应当注意的是,以AI与ChatGPT范式为代表的大数据分析模型亦存在局限性,如预测结果取代因果关系、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开源数据的真实性等。但毋庸置疑的,这种大模型的思维和方法论必然会对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带来一些深远的影响。洪永淼教授发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将“数字化经济社会影响”作为讲演主题,从组织边界、产业动态与社会基本矛盾三个方面解读了数字化的经济社会影响。寇宗来教授提出,数字化是一种通用技术,会把原本在信息意义上分散的众多小市场整合成一个大市场,从而改变了分工模式,降低了协调成本,对产业动态、产业边界、社会基本矛盾、国家比较优势都会产生深刻影响。在数字经济变化的过程中,熊彼特的效应可能会变得会越来越强,反过来说对每个人来说不随时更新的话就可能会被替代的。对此,学术研究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数据密集型研究等方面也需要进行创新。寇宗来教授发言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多智能体中心主任、CCF计算经济学专业组主任邓小铁教授以“数字经济中的算法均衡”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验和体会。邓小铁教授分享到,经济学研究中定价和资源分配是一项重要内容,今天的时代是算法的时代,算法均衡和可计算的经济学提供了数字经济时代主体博弈求解的可行路径。邓小铁教授发言中金研究院执行院长,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对“数字经济的宏观含义”的主题问题进行了详细阐释。他提出,数字经济带来了经济新的增长点,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数字经济增强了大国规模优势,影响了收入分配和市场竞争模式。公共政策需要从鼓励创新竞争、把握供给侧和需求侧关系、改善金融结构等方面促进建立更好市场生态。在数字化时代,规模经济效应促成的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发展在宏观上可能具有更重要的含义,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分配变化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问题。彭文生专家发言罗汉堂总裁陈龙以“商品多样性的消费者福利”为题,详细解释了多样性增长对消费者价值的促进作用。他指出,商品多样性是经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多样性带来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变化,尤其是在认知多元化、供给日益过剩的时代,消费者变得愈发重要。而数字化技术大大降低了物理距离的限制,数字平台的飞速发展进一步释放了多样性增长的潜在价值。陈龙专家线上发言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冯耕中教授重点分析了“Web3.0时代的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体系建设”问题,冯耕中教授指出,Web3.0时代,技术体系风险和社会应用体系风险都对治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加强区块链学科方向的建设,特别是要深入探究技术发展和应用中的一些内在的规律,只有对规律的理解深入了,才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区块链的技术应用包括Web3.0的场景下是多学科的应用的场景,管理学科、科技监管方面有很多的难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同时,计算机学科也应当进一步解决区块链的基础技术问题,诸如解决交付式区块链系统、可视化分析、高动态异质社会网络、理论与算法等理论与技术问题。冯耕中教授发言中国人民大学李三希教授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了数字经济,同时从学科的角度剖析了数字经济如何给信息经济学学科带来的挑战。李三希教授指出,搜寻和匹配成本的存在、信息不对称这两大因素是信息经济学中被认为影响经济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数字时代,在线声誉机制、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等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上面两项限制因素;但与此同时,信息垄断、数据操纵、个性化福利效果争议等问题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这也推动了信息经济学学科中从机制设计研究向信息规则设计研究的转变。李三希教授发言在大会二“数字时代的经济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与谈环节,在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安同良教授主持下,清华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华教授、清华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王勇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李力行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施炳展教授、清华社会科学院经济所谢丹夏副教授、中金公司战略发展部刘楚等专家相继围绕相关主题进行发言和热烈讨论。朱岩教授介绍到,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到了一个理论创新的关键时期。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致力于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研究和区域产业转型研究。过去40年左右的实践积累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空间,希望能够通过本次会议群策群力,发挥研究力量,来突破数字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的关键路径、关键问题。宋华教授表示,数字技术与供应链金融是数字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很多金融上的Fintech问题,实践领先于理论研究,留给了我们许多理论上继续探索的话题。王勇教授指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最核心、最枢纽的地方,大量的数字经济活动是依托平台进行的。交叉网络效应刻画了双边市场中的正反馈机制,也是平台经济规模效应的集中体现。只有深刻理解平台经济的本质特征,并从人口优势、流量经济、注意力资源等角度结合理解,才能更有效进行平台治理,促进平台经济发展。谢丹夏副教授谈到,基于数据要素的知识创新对内生增长理论提供了新的内容。知识的低隐私成本使其具有极高的复用价值,是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的一个很重要的创新点,由此数据要素可能对长期经济增长分析和动态非竞争性分析产生影响。施炳展教授提出,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这种特殊的资源是否还受到地理位置的约束。无形且泛在,到底泛在在哪里?如果数据作为数字的核心资源受到地理和文化的影响的话,我们认为前几轮全球化或者是经济增长所造成的不平等,未来依然会存在,可能还会加强。刘楚分享到,开源体系具有当期回报和长期收益不明确的特征,传统经济学分析框架解释力度不足。自身研究发现,中小企业投入开源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网络效应有效提升了其市场竞争力,但个人开发者及大型企业投入开源研发的驱动力仍有研究空间。此外,开源体系已经为产业领域带来了新的变化,比如开源技术研发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化的产业组织形式,是一种新的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资源分配方式;开源技术允许企业快速低成本地进行垂直整合并实现范围经济。他强调:在开源应用如此广泛的今天,仍有一些新现象需要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创新进行研究支撑,指导实践。李力行教授表示,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数字经济,相应的学科体系建设一直在发展。我们需要以数字经济的组织结构、生产形式等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总结经济学的基本规律、经济规律和研究框架。大会二与谈以上内容根据大会二嘉宾的发言整理(以发言顺序排列)。未完待续
其他

首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演讲精粹系列一 数字时代经济学与管理学发展态势:冲击与适应

2023年2月18日,备受瞩目的首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在北京清华大学顺利召开。本届大会聚焦“数字时代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发展态势”、“数字时代的经济发展与学科建设”、“数字时代的管理创新和治理体系构建”三大主题,汇聚了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数字领域全球知名专家、国内资深学者、高校学科建设管理者、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内的50余位嘉宾,共话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与学科建设构想,对着力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平台,促进全球范围研究合作,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与会嘉宾们的精彩演讲和热烈讨论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会议当天线上线下观众超过10万。我们特别整理“演讲精粹系列”,将与会嘉宾演讲和对话内容中的主要观点分享给大家。本文为“演讲精粹系列一”数字时代经济学与管理学发展态势:冲击与适应大会一现场18日上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主持了本届年会的大会一。黄益平教授指出,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人们的消费行为、社交方式、支付方式、生产方式、甚至认知模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他讲到,数字要素特征在宏观经济领域“涌现”,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改变了市场参与主体行为,这为经济管理研究领域带来全新的机遇,例如规模经济现象,再如大数据对经济变化和市场预期的及时感知等。与此同时,数字经济新生事物的发展也给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解带来许多新的挑战。黄益平教授强调,数字时代呼唤经济管理理论和研究框架做出适应性创新,讨论数字时代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发展态势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这也是相关领域学者非常重要的责任。黄益平教授主持大会一在谈到“数字经济发展”这一议题时,大会一首位主讲人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经济学会、计量经济学会前会长,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其他

CCTV《中国三农报道》| 王亚华教授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近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亚华教授接受央视《中国三农报道》专访,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亚华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农业强国作出了明确的安排部署,加快建设农村强国,既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也要不断夯实物质基础,强化现代科技支撑。作为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0个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主要的看点和新意就是紧密衔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三农”新论述。围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农业强国这样一个关键词,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表述,所谓的农业强国具有五个特征,就是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围绕乡村产业
其他

首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在京隆重开幕

2月18日,首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北京市副市长刘宇辉,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学术年会主席团主席江小涓出席开幕式。纽约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等来自国内外15所大学和机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就涉及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善数字治理体系,离不开专门学科的全面构建和专业贡献,需要与之适应的学术体系建设。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是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3所高校及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共同发起,旨在搭建面向数字经济前沿理论辨析、体系构建、共识凝聚、资政建言的学术平台。首届年会由清华大学主办。开幕式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指出,数字教育正在深刻改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和教育的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部已全面启动实施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集成上线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全面部署高等教育慕课建、用、学、管。面向未来,教育部将大力支持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的学术繁荣,在相关基金项目中设立研究课题,完善数字研究领域的人才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机制,加强数字领域的课程开发、教材研究的编写出版。北京市副市长刘宇辉北京市副市长刘宇辉表示,北京近年来大力推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出台了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行动方案等法规政策,设立了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成立了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北京国际数字经济治理研究院等,围绕数字经济核心科技领域积极打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面向未来,强化理论创新,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方案具有极强的战略性,也是首都北京的使命担当。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中承载地,北京将持续完善制度框架体系、探索构建新型监管体系、全面建成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体系、构建好国际合作平台,强化数字经济理论与实践互促发展,形成数字经济引领发展的新格局。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王希勤校长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清华大学以基础理论研究为牵引,将经济、金融、管理、法律、社会、哲学等学科与数字领域重大问题深度融合,开拓了服务经济与数字治理、数字政府与国家治理、产业数字金融、低碳数字经济、数字商业与创新生态、数字素养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研究方向。以年会为平台,清华大学将大力引进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通过项目合作、智库建设、人才交流等方式加快健全学术体系,与国际学术机构和业界共谋长效发展,以实际行动提升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年会主席团主席江小涓江小涓会长表示,我们已经进入数字时代,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全面数字化。经济实践中,生产要素构成、资源配置方式、经济运行逻辑、政府治理模式等都已经发生重要变化。作为北京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一个重要版块,学术年会将汇聚国内外学术界力量,搭建学术平台、营造学术氛围、提供学术生态,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学术理论水平的提升,推动全球范围研究合作,打造独特的品牌影响力,为北京建设数字经济全球标杆城市提供理论支撑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首届学术年会汇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罗汉堂、北京国际数字经济治理研究院等国内专家以及来自纽约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国外专家,围绕:“数字时代经济学与管理学发展态势:冲击与适应”“数字时代的经济发展与学科建设”“数字时代的管理创新和治理体系构建”三大主题,发表专题演讲、举办圆桌对话,就数字时代经济发展规律、推进路径、治理思路等进行跨学科对话交流,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学术理论建构贡献。供稿丨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
2023年2月18日
其他

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2022年毕业典礼成功举办

6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2022年毕业典礼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杨梦甦,项目顾问、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主任王天义,项目顾问、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公共管理学分委员会副主席王亚华,项目联合发起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永恒,项目联合发起人、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教授严厚民,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项目联席主任郝刚,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教授、项目联席主任俞伟峰,项目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王守清,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公共管理学分委员会主席、授课教师程文浩,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授课教师巫永平,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教授、授课教师苏晨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慕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项目主任陈天昊以及首届毕业生出席了毕业典礼。典礼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朱旭峰主持。彭刚致辞彭刚向MPA-EMBA项目首届毕业生表示祝贺。他指出,MPA-EMBA项目是清华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共同繁荣和进步,培养兼具公共价值和企业家精神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而设立的。作为亚洲首个公共管理加工商管理双硕士学位项目,首届学生的毕业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对同学们在就读期间为维护地区长治久安、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新兴产业、促进国际商贸合作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绩表示肯定和祝贺!清华大学自成立以来,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百年接力,为建设祖国,服务国家,砥砺前行。他希望MPA-EMBA的毕业生将清华的精神传承下去,努力奋斗,在“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上贡献所能,为行业变革、社会进步奉献自己的努力,做出清华人的贡献。杨梦甦致辞杨梦甦发表视频致辞。他首先向毕业同学表示祝贺,并表示项目同学背景多元,实践经验丰富,既有企业创始人、上市公司高管,也有全国及各省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领导及社会贤达。他表示,香港城市大学的使命是致力于培育和拓展学生才能,创造实用知识,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希望毕业生们发扬香港城市大学“追求卓越、坚守诚信、自由探索、各尽职责、以礼相待、同心协力”的核心价值,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获得更大的成就。公共卫生、气候变化、能源和食品安全等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他希望MPA-EMBA项目的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贡献所能,发挥创意,坚定决心,充满信心地去共同应对和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朱旭峰主持典礼王亚华宣布毕业和学位授予情况王亚华宣布MPA-EMBA项目2022年1月至6月清华大学毕业和学位授予的情况,同时对完成学业、在清华已毕业并获MPA学位的同学们和在香港城市大学获得EMBA学位的同学表示祝贺!严厚民致辞严厚民在致辞中回顾了项目创立的历程,并回忆了参加开学典礼及课堂上与同学们相处的场景。他希望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同学们在应对当前复杂国际形势带来的挑战时,积极作为,在未来的学习、创业和工作中与学校有更多的合作。杨永恒致辞杨永恒在致辞中感谢国家发改委、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以及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等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的支持,并回忆了与首届同学的互动。他寄语同学们将学习到的复合知识体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开拓创新,为增强国际合作、地区发展、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王天义致辞王天义结合自己的经历寄语毕业同学将事业和人类命运、气候变化等方面结合,树立更博大的格局。期待两院和项目组从知识、能力、素养和情怀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出更多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韩志峰致辞韩志峰在致辞中指出,优秀的公共管理者和工商管理者都应具备开阔的眼界、广博的知识、对规则的敬畏和遵守、探索和突破的创新精神,他期待同学们继续秉承两校严谨缜密的治学态度,做出更大的成就。巫永平致辞巫永平表示,课堂上同学们就公共领域议题踊跃发言、激烈辩论让他看见了拥有公共情怀的学生群体。他认为更完备的知识结构、更宏观的视野和对世界、社会更复合型的认知是毕业同学独特的优势,期待大家事业更上层楼。刘璐发言毕业生代表刘璐认为项目连接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为同学理论联系实践提供了机会,并为交流提供了平台,也将长期在境外工作学习的自己和祖国连接地更加紧密。未来大家将不断学习,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王守清主旨发言毕业典礼是项目课程学习的终点,也是终身学习的起点。典礼结束后举行了《“一带一路”建设与PPP实践》圆桌研讨,项目首席专家王守清教授做主旨发言,与会嘉宾与首届毕业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对话和交流。清华大学会场合影毕业典礼云上合影为满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对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回应高级管理人士对中国发展模式及全球战略管理理论认知的渴求,清华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于2018年8月27日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推出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本项目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的师资优势、学科优势和国际品牌优势,深度融合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知识体系,坚持国际化、交叉性和复合型的培养定位,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中国发展模式、践行全球战略管理、树立国际化视角,把握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学员达到两校各自学位标准后,可同时取得清华大学MPA学位、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和香港城市大学EMBA学位。本项目是亚洲首个MPA+MBA项目,学生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年龄40.1岁,平均工作年限16.6年。供稿丨教学办编辑丨发展办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清华大学2022年案例分析大赛线上说明会 | 5月6日和7日与你“云”上相约

交流与答疑✓参会方式腾讯会议号:827-645-522入会密码:0506会议直播地址:https://meeting.tencent.com/l/LnV4XhTeuQT1参赛经验分享嘉宾
其他

【春暖花开的遇见】清华大学2022年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报名启动!

写作要求扫描二维码查看附件,获取选题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具体要求7.
其他

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双硕士学位项目2022年招生通知(面向国际学生)

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双硕士学位项目2022年招生通知(面向国际学生)一、项目背景为满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对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回应高级管理人士对中国发展模式及全球战略管理理论认知的渴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合作开展亚洲首个MPA-EMBA双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二、项目定位双硕士学位项目实现MPA项目和EMBA项目的深度融合,旨在培养理解中国发展模式、洞悉全球战略管理、树立国际化视角,掌握现代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知识,并兼具公共价值和企业家精神的公共事务领导者及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三、项目特色1.坚持国际化、交叉性和复合型的培养定位,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中国发展模式、践行全球战略管理、树立国际化视角,把握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运用复合型专业知识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助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2.项目面向全球招生,开展MPA-EMBA双学位教育模式,是亚洲首个MPA-EMBA双学位项目。学员达到两校各自学位标准后,可同时取得清华大学MPA学位、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和香港城市大学EMBA学位。3.项目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的师资优势、学科优势和国际品牌优势,既为学员传授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专业知识,又满足不同类型学员对中国国情、公共治理和公共政策等方面学习的需求。四、
2021年11月2日
其他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与规制”暨清华城大MPA-EMBA说明会成功举办

中国互联网行业经历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既为我们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提供样本,也为我们观察政府治理实践提供机会。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互联网行业及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解,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组特别邀请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市场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也是MPA-EMBA项目核心授课师资的巫永平教授在2021年10月15日晚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与规制”为主题做分享。本次活动吸引到3000余名参会者线上参加。巫永平教授从互联网行业的定义、规模、发展、规制与启示这五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阐述。他分享了自己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思考,认为互联网行业在我国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国内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人对新事物的开放心态、传统商业的欠发达以及传统支付手段(信用卡等)不够普及等因素,互联网行业作为开放的产物,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全球交流也促进了中国互联网行业与国际接轨,从学习、模仿到超越,这正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市场和政府联手试出来的行业。具体而言,其既是一个脱胎于市场竞争的行业,也是受益于政府对其发展规制的宽容政策并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支撑的行业。随后,巫教授分享了他对互联网行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者权益保障、信息安全维护及反垄断等方面应受何种规制的观点和看法。最后,他归纳了产业政策的涵义:产业政策需要发挥市场主体的创造性,给予市场试错的空间,政府需要创造发展基础和条件,并鼓励和规范行业间的竞争。巫永平教授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与规制”为主题作分享主题讲座后,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主任陈天昊副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清华公管学院和MPA-EMBA项目有关情况。作为亚洲首个且唯一的MPA+MBA双硕士学位项目,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旨在培养理解中国发展模式、洞悉全球战略管理、树立国际化视角,掌握现代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知识,并兼具公共价值和企业家精神的公共事务领导者及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课程设置深度融合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理论体系,同时涵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展战略与规划和全球战略趋势与外交政策等知识。MPA-EMBA项目面向全球招生,欢迎世界各地对全球战略管理、中国发展模式感兴趣的资深管理人士报考。陈天昊副教授介绍MPA-EMBA项目情况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副院长、MPA-EMBA联席项目主任郝刚副教授介绍了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MPA-EMBA项目学员概况和海外实践相关安排。她介绍到项目同学职业背景多元且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管理人士,31.2%的同学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46%的同学是企业创始人/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对于学习的期望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的分享和交流,还需要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为此项目会在同学在学期间举行两次海外实践,以进一步加强同学们对国际前沿实践的认知。郝刚副教授介绍MPA-EMBA项目学生及海外实践情况随后,MPA-EMBA项目同学代表、美团战略投资专家曾辉用一句话总结了他对项目课程的感受:尊重技术、敬畏商业、理解治理,培养兼具公共价值和企业家精神的未来领袖,这是本项目区别于其他EMBA项目的最大不同。本项目的授课教师或是深度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或是已在专业领域深耕数十年,或是已在商场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师生间的互动能够为同学们带来巨大的知识增量,并且通过与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同学进行交流,同学们也能够更好地扩展各自的视野、提升彼此的能力。曾辉同学作分享最后,双方项目主任就在线同学们提出的关于项目培养方式、授课地点、疫情下的授课方式、招生方案等问题做了具体回应。“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与规制”主题讲座是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推出的面向社会的系列讲座之一,后期项目将持续组织相关讲座或沙龙,邀请行业专家或知名学者对热点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持续关注!
2021年10月27日
其他

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双硕士学位项目2022年招生通知(面向港澳台学生)

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双硕士学位项目2022年招生通知(面向港澳台学生)一、项目背景为满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对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回应高级管理人士对中国发展模式及全球战略管理理论认知的渴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合作开展亚洲首个MPA-EMBA双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二、项目定位双硕士学位项目实现MPA项目和EMBA项目的深度融合,旨在培养理解中国发展模式、洞悉全球战略管理、树立国际化视角,掌握现代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知识,并兼具公共价值和企业家精神的公共事务领导者及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三、项目特色1.坚持国际化、交叉性和复合型的培养定位,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中国发展模式、践行全球战略管理、树立国际化视角,把握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运用复合型专业知识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助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2.项目面向全球招生,开展MPA-EMBA双学位教育模式,是亚洲首个MPA-EMBA双学位项目。学员达到两校各自学位标准后,可同时取得清华大学MPA学位、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和香港城市大学EMBA学位。3.项目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的师资优势、学科优势和国际品牌优势,既为学员传授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专业知识,又满足不同类型学员对中国国情、公共治理和公共政策等方面学习的需求。四、
2021年10月8日
其他

启航 | 清华城大2021级“公”“商”管理学习新征途!

金秋九月,北京城已染上秋意,香港还紧抓着夏天的尾巴。9月16日,MPA-EMBA项目第三届的同学们走进清华和城大的校园(加拿大、柬埔寨和哈萨克斯坦的国际生在线学习),开启了他们的新学期第一课。首发阵(课)容(程)是由清华大学程文浩教授带来的《公共管理》和巫永平教授带来的《政治学》。程文浩教授授课《公共管理》程教授先简单介绍了课程安排和公共管理的进化史,然后运用Mark
2021年9月30日
其他

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双硕士学位项目2022年招生简章(面向内地学生)

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双硕士学位项目2022年招生简章(面向内地学生)一、项目背景为满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新变化对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回应高级管理人士对中国发展模式及全球战略管理理论认知的渴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合作开展亚洲首个MPA-EMBA双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二、项目定位双硕士学位项目实现MPA项目和EMBA项目的深度融合,旨在培养理解中国发展模式、洞悉全球战略管理、树立国际化视角,掌握现代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知识,并兼具公共价值和企业家精神的公共事务领导者及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三、项目特色1.坚持国际化、交叉性和复合型的培养定位,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中国发展模式、践行全球战略管理、树立国际化视角,把握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运用复合型专业知识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助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2.项目面向全球招生,开展MPA-EMBA双学位教育模式,是亚洲首个MPA-EMBA双学位项目。学员达到两校各自学位标准后,可同时取得清华大学MPA学位、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和香港城市大学EMBA学位。3.项目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的师资优势、学科优势和国际品牌优势,既为学员传授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专业知识,又满足不同类型学员对中国国情、公共治理和公共政策等方面学习的需求。四、
2021年9月29日
其他

【精彩赛事@你】清华大学2021年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开始报名啦!

点击下面的视频看看往届参赛选手都有哪些经验与感悟吧!01.比赛背景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案例作为将实践问题理论化、系统化,将高水平研究、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深挖实践“富矿”,讲好中国故事,形成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为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2021年4月至8月主办“清华大学2021年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为关注公共政策与社会问题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探索和思想交流的平台。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创始于2012年,2016年首次面向全国高校本科生举办,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性学生竞赛。五年来共吸引全国400多所高校的2500多支队伍近万名同学参赛,近年来参赛规模不断突破新高,引起国内外高校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持续大规模地吸引学生深入实地进行案例开发与案例研究。2021年大赛将继续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发扬公共管理学院“明德为公”的精神,激发学生从具体案例入手,积极关注公共政策问题,深度了解中国现实国情,切实提升敏锐的问题意识、科学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02.比赛方式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读的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及MPA学生均可报名。参赛选手以团队为单位自主选题,通过搜集资料、调查研究等方式对公共政策类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建议或解决方案。03.选题范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十三五”圆满收官。进入“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中国之治新征程加速开启。中国之治体现了解决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的中国智慧,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非西方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深刻启示。中国之治的基本经验在于,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本次案例大赛旨在推动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开发具有时代性的优秀案例,通过案例故事生动展示当代中国之治,运用案例故事帮助理解中国之治,开展案例研究创新和推动中国之治。参赛团队以中国之治为主题,围绕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大领域的生动实践进行选题。选题需突出国家重大的改革前沿、中国特色的治理创新或者全国最佳创新实践,题目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鼓励参赛团队“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案例调研应当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调研,必要时可采取线上方式进行调研。04.报名事项报名时间2021年4月24日
其他

观点|董文娟、齐晔: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电力低碳转型的关键

注:(1)2010-2016年弃水电量均为云南和四川两省之和,且四川省数据仅为纳入主网统调水电站;2017年数据为全国数据。(2)2015和2016年弃光电量是西北五省之和,2017年为全国数据。
其他

第七届中国应急管理五十人论坛在成都召开 聚焦“灾后重建与风险治理: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回顾与前瞻”

本次论坛议程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以“汶川地震应急与灾后重建回顾”、“灾害治理与社会参与”、“应急管理与科技支撑”、“应急管理与医疗卫生保障”为议题邀请嘉宾座谈并与听众展开积极深入的互动交流。
其他

报名|CIDEG2018学术年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质量增长(4月22日)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国际关系与太平洋研究学院教授,CIDEG学术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