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疾控

其他

中秋、国庆假期将至,江苏疾控中心发出健康提示

中秋、国庆小长假将至,假期人员流动性大,旅游、探亲访友聚会频繁。秋季天气多变,温差大,也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期,尤其带老人、孩子出行等需要有所注意。欢度长假,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假期,江苏疾控发布健康提示,一起来看看!一、旅游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减重or保持身材,千万别陷入这几大“营养误区”!

小芳是个爱美的姑娘。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她每天尽可能吃生菜、黄瓜等蔬菜和各种水果。对于鱼、肉类等,她能不吃就不吃。结果有一次到医院体检,发现贫血非常严重。现在大家对健康、对身材的要求提高了,出现了很多爱美人士提倡素食主义,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营养误区吧。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霉菌的悄悄侵袭:揭秘食品霉菌污染的危害与防范之道

7月25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15期通告,检出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餐饮食品、糕点、肉制品、食用农产品和速冻食品等6大类食品17批次样品不合格。其中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紫米面包﹑某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五香味花生﹑某生活超市销售的糕点等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霉菌是什么?食品霉菌检出超标对我们的食品安全有何影响呢?霉菌是什么?霉菌属真菌的一部分;其对人类健康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它可以用来酿造、工业发酵、抗生素和酶制剂的生产等,另一方面是某些霉菌种类能引起农副产品、食品、原料及器材的腐烂,也能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少数种类,如黄曲霉等,能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致癌物质,危害人、畜的健康。因此,霉菌的检测对于食品的安全性很重要。霉菌的污染是指食品中存在的一类有害微生物,包括曲霉、青霉、黑曲霉等。这些霉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繁殖,会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霉菌污染有什么危害?霉菌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导致食物中毒:霉菌污染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人体摄入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后,霉菌会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有毒代谢产物,如黄曲霉素、赭曲霉素等。这些毒素会对人体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2.诱发过敏反应:霉菌污染的食品可能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引发过敏反应。过敏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者还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3.损害神经系统:霉菌污染的食品中含有的毒素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长期食用含有霉菌毒素的食品,可能导致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大脑功能。4.增加癌症风险:霉菌污染的食品中的毒素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研究发现,长期食用含有黄曲霉素等霉菌毒素的食品,可能增加肝癌、胃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5.影响生殖系统:霉菌污染的食品中的毒素可能对生殖系统造成影响。研究发现,孕妇食用含有霉菌毒素的食品,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流产等问题。哪些食物容易引起“霉变”呢?1.
2023年9月22日
其他

老年痴呆的十大危险信号!出现这些症状得当心

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被称为“记忆的橡皮擦”,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亲情、爱情、友情的美好回忆都将逐渐遗忘。AD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类型,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AD患者,。每年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是
2023年9月21日
其他

关注!老年人如何拥有健康口腔?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苏疾控(微信号:jscdcwx)供
2023年9月20日
其他

新版《规范》发布!狂犬病疫苗怎么打?再次暴露要不要打?

近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疾控局发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为进一步做好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提供了最新的依据。这是截至目前我国有关狂犬病暴露处置最新、效力最高的文件。上个版本的《规范》,发布于2009年。这期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于2016年发布《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以下简称《指南》)。目前,全国多数犬伤处置门诊都按此操作。今天我们来看看,狂犬病疫苗,到底怎么打?最新的“规范”,“新”在哪里?1哪些情况,要打狂犬病疫苗?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I级暴露
2023年9月19日
其他

开学以来,这些秋季传染病感染大增,注意预防!

9月开学以来,各儿科医院出现了一波就诊小高峰。据悉,从上周开始出现发热的患儿一直在增加,究竟是什么病毒、细菌在作怪呢?江苏疾控提醒:秋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谨防甲流、支原体肺炎、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病。甲流又“抬头”如何判断自己是感冒还是甲流?开学以后流感抬头很明显,春季经历了一轮流感流行,当时是甲型H1N1。近期流行的是甲型H3N2,本轮有不少小学生还有幼儿园小朋友。甲流的潜伏期通常在1~3天,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与头痛,也会有一些较轻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咳嗽、流涕、咽痛等。我们平常感染的普通感冒,指以打喷嚏、咽痛、咳嗽、低热、头痛等不适为表现的一类疾病,通常症状轻微而且多数能够自己恢复。然而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颤、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能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能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得了流感,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就医?如何预防?流感,一般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如何预防?1.建议老人、孩子和有基础病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流感属于呼吸系统传染病,而呼吸系统传染病的预防都是类似的。(推荐在甲流流行期开始之前进行接种,今年的已经开始接种。当然在流行期间也可以去接种疫苗。)2.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3.建议大家在人群聚集或密闭空间的场所还是要规范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4.一些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手段,也是预防流感的手段。如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等。另外,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服用奥司他韦预防或治疗甲流须遵医嘱,勿自行服用。支原体肺炎又是啥?如何预防?支原体感染在今年6月至7月出现了一次小高峰,8月下降后,9月又现增加趋势。由于支原体感染容易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所以家长要注意。肺炎支原体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能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因此青霉素类、头孢类等抗生素,都无法杀死它。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全年发生,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易感人群,易在幼儿园、中小学校等人员聚集的环境中暴发流行。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出现相关症状后,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特别提醒低龄儿童的家长们,出现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时候,孩子发烧可能没有很严重,但是出现喘息、呼吸困难、锁骨位置出现凹陷,也就是孩子在吸气的时候锁骨有一个坑、吸气时出现鼻塞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如果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以后可能还会再次感染。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流行季节,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去过公共场所,回家后认真洗手、洗脸,注意手卫生。学校、幼儿园也要注意室内通风,一旦有孩子患病,尽量居家休息、治疗直到症状消失。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识别及预防,可点击以下链接查看:警惕!传染性强,已进入高发期手足口高发,成人也中招!有疫苗吗?有,但不完全有最后要说的是,各位家长,大朋友小朋友,秋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如出现发热不适、肺炎等情况,需及时请假,切勿带病入校,痊愈后复课请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点赞+分享~
2023年9月18日
其他

9·15中国减盐周主题宣传活动在南京顺利举办

2019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支持、中国疾控中心主办的中国减盐大会将每年9月15日所在的第三周确立为“9·15”中国减盐周,向公众传播“就要5克”的减盐理念和生活技巧。本周是第5个中国减盐周,为了引导每个人知晓自己的口味及食盐摄入量,倡导“人人行动
2023年9月15日
其他

8月新增501例!5例系女性……猴痘!乙类乙管!

猴痘!乙类乙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5日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特此公告。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政策解读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猴痘疫情。多国疫情显示,猴痘已发生人际传播,并广泛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病死率约为0.1%。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2023年6月开始出现本土猴痘疫情,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先后报告猴痘病例,引发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猴痘作为新发突发传染病进行应对处置,充分发挥多部门协同防控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防控政策措施,加强信息发布、宣传教育、重点人群干预和规范治疗,猴痘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考虑到猴痘疫情将在我国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为进一步科学规范开展猴痘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8月新增501例!5例系女性9月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23年8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2023年8月1日-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50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95例、浙江77例、北京54例、四川54例、上海32例、江苏29例、广西21例、天津13例、湖南13例、河南13例、重庆12例、安徽12例、云南11例、湖北11例、山东10例、陕西7例、河北7例、福建7例、黑龙江6例、吉林5例、山西4例、内蒙古3例、辽宁2例、贵州2例、江西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2023年9月15日
其他

“三减三健”从我做起——“9·15”中国减盐周

本周是第5个中国减盐周。2019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支持、中国疾控中心主办的中国减盐大会将每年9月15日所在的9月第三周确立为“9·15”中国减盐周,向公众传播“就要5克”的减盐理念和生活技巧,引导每个人知晓自己的口味及食盐摄入量,倡导“人人行动
2023年9月14日
其他

乙肝妈妈可以生出健康的宝宝吗?

父母孕育生命,本是充满着艰辛和美好的期待的。但是,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仅要经历常人孕育的艰辛,还要生活在因为病毒带来的惊惶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中……这个群体就是乙肝妈妈。乙肝妈妈能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吗?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乙肝病毒传染给宝宝?跟着江江和苏苏一起来看看。乙肝妈妈能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吗?答案是可以的。一起来看看这位乙肝妈妈生出健康宝宝的故事吧。有一位李女士,因为体质原因不易受孕的她终于怀孕,这本是幸事,但她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了乙肝,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大家说大三阳),这对她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害怕乙肝病毒传染给孕育的宝宝,于是她孕期就四处求诊,寻求母婴阻断的方法……后来经过医生的耐心讲解和指导,选择了妊娠安全B级的药物“替比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用药后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坚持规律用药,38周时HBV
2023年9月13日
其他

喝红酒,真的能软化血管吗?

供稿:王宇琦编辑:张凌云审核:林
2023年9月12日
其他

室内臭氧污染,你听说过吗?

室内臭氧污染,你听说过吗?或许这名字有点陌生,但它并非小事。这个问题可能正在悄悄影响你的家庭和健康。虽然与室外臭氧不同,但其危害不可小觑。在本文中,我们将揭示室内臭氧的真面目,并提供简洁有效的方法来净化室内空气,让你的家更健康!
2023年9月11日
其他

油脂和脂肪与健康的关系 | 减油从我做起

油与健康油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但不论植物油还是动物油摄入过多都会影响健康,导致肥胖,增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减油从我做起是不是一点都不吃最健康呢?科学减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能把脂肪妖魔化,一点脂肪也不吃。其实脂肪也分“好坏”,脂肪因所含脂肪酸种类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和功能。
2023年9月9日
其他

一文读懂!丙肝的诊断和报告-医务人员篇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苏疾控(微信号:jscdcwx)供
2023年9月9日
其他

聊一聊减油的那些事儿 | “三减三健”从我做起

油与健康油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但摄入过多会影响健康,导致肥胖,增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监测显示,1982年以来,我国居民烹调油摄入量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指出,中国居民每标准人日烹调油摄入量已达到43.2g,远高于推荐的25g;平均每标准人日能量来源于脂肪的比例为34.6%,城市居民更是达到了36.4%,均超过推荐的应控制在30%以下。减油核心信息2020年,原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组织开展了“健康要加油,饮食要减油”减油主题宣传,广泛倡导饮食减油理念,传播减油核心信息。△点击查看大图,或复制链接打开进行下载:http://www.jiankang121.cn/TxtDetail.aspx?id=796多部门“减油”联合倡议2020年9月1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营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烹饪协会等多部门共同发起了“减油”联合倡议,倡导全民减油节粮、共“减”共享的健康文明理念,助力健康中国建设。2022年“减油”宣传核心信息2022年8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组织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健康教育、媒体传播等多领域的学者和专家编写完成“三减三健”宣传核心信息,并邀请了专家对减油宣传核心信息进行了解读。减油从我做起2023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主题是“三减三健”从我做起,宣传月通知中明确要求:在9月第二周开展减油宣传活动,向公众宣传食用油与健康的关系、控油的标准、控油与反食物浪费的关系,开展家庭、单位食堂和餐饮机构等减油宣传与引导,创建健康餐厅(食堂)。为此,9月6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组织专家开展了“减油从我做起”线上直播访谈,邀请三位专家一起聊聊哪些人群要减油,以及该如何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减油行为。海报原图可自行前往行动的官网下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3年9月8日
其他

为什么不建议你“吨吨吨”“炫”奶茶?

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点赞+分享~
2023年9月8日
其他

江苏疾控小程序升级版来了!

终于,江苏疾控小程序完成了升级今天正式上线发布!历时几个月的不断测试调整硬生生把小编们逼成了“产品经理”好在这一切都值得本着科学、有趣、有用的初心江苏疾控小程序进行了升级快来解锁新功能吧!健康服务“知多少”!实用工具栏,快来测一测!学生适宜课桌椅高度设计、6-18
2023年9月7日
其他

“加油开学季——2023江苏省儿童青少年健康公开课”开课啦!

“加油开学季——2023江苏省儿童青少年健康公开课”开课啦!您身边有“小眼镜”和“小胖墩”吗?本次公开课将聚焦青少年近视、肥胖这两个健康重点问题,以情景演绎、动画微视频、健康专家访谈和互动问答的节目形式,引导广大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们正视这两个健康问题,并呼吁全社会持续关注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如何观看?节目单来了!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点赞+分享~
2023年9月7日
其他

江苏疾控权威发布:九月防病提示

进入九月,天气渐渐转凉,季节交替变换时,是各种呼吸道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本月也恰值开学季,随着学生在短时间内大量聚集,应注意学校肺结核的发生。此外,还要重点关注猴痘、诺如病毒感以及人感禽流感等。一、预防学校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学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随着开学季到来,要警惕学校聚集性疫情的发生。预防措施:1、把好新生入学体检关,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入职体检和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2、充分利用学生晨检、因病缺勤和病因追踪等工作,加强学校结核病主动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防止蔓延扩散;认真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医学观察和随访工作;3、居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4、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要及时接受检查;如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要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一旦诊断为肺结核,应立即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学生肺结核患者应按《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相关要求接受休复学管理。二、猴痘猴痘病毒在人和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接触猴痘患者的皮肤或黏膜损伤处、口腔分泌物、呼吸道飞沫、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床上用品)等。据《猴痘公众防护指南(2023)》显示,猴痘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包括与猴痘患者生活在一起或与之有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的人,比如男男性行为人群;接触猴痘患者的人,包括猴痘病毒的卫生工作者;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虽然猴痘对人群普遍易感并有一定的传播风险,但是与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相比,猴痘的传播速度还是比较慢的。而且与性传播相比,日常接触传播的风险比较低。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保护,是不容易感染猴痘的。预防措施:1、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及时关注所在地区或旅行目的地猴痘疫情信息。在猴痘疫情正在发生地区,避免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如网约、多性伴等)。2、若发现性伴有皮疹(尤其是生殖器、肛周等部位),要避免与其发生密切接触。3、使用安全套不能完全预防感染猴痘病毒。4、出入境途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如实告知交通工具乘务员,并配合做好自我防护。5、入境人员按要求做好入境相应管理措施,落实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不明原因急性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不适症状,应立即申报,并告知医生接触史。三、预防诺如病毒胃肠炎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肠炎的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全省每年的流行高峰大约为当年的10月份左右到次年的四月份左右,常被称为“冬季呕吐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目前全省已进入开学季,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尤其应关注诺如病毒疫情发生情况。防治要点:1、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彻底清洗生食的水果和蔬菜,海鲜类食品一定要彻底地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平时注意饮用水卫生。2、勤洗手用肥皂和流水至少冲洗20秒,防止病毒经手进入消化道。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3、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4、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当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和家人相对隔离,呕吐和腹泻后应清洗和消毒被污染的环境表面和衣物等。厨工应该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避免裸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5、集体单位在发现疫情苗头时应及时和辖区疾控中心联系,共同核实和尽快处置疫情。四、谨防人感染禽流感2021年7月以来,国内多地都报告过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并且禽类感染的报道也时有发生,提示禽流感病毒在环境中依然存在,且感染人的风险没有降低。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感染来源是接触染毒的活禽或去过受污染的活禽市场。患者初期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气短,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呈重症肺炎等表现。防病措施:1、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或去往有活禽的场所,如必须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和手套。接触之后需要彻底清洁双手。2、在正规市场采购经检疫合格的冷鲜禽,避免采购活禽。3、处理禽类时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并尽快清洗双手。4、注意生熟分开,禽类要彻底煮熟后食用,不采购、烹饪、食用来源不明的禽类或病死禽。5、去往野生禽类较多的公园、活禽散养较多的地区、有活禽售卖的市场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并减少接触。除了以上,托幼机构还要留意流感、手足口等。另外,秋季户外遛娃放风,别忘了防蜱虫哦最后,祝大家健康!平安!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点赞+分享~
2023年9月6日
其他

卷不动还感觉焦虑?你可能是职业紧张了,快来测一测

工作不好找,卷又卷不动,一到公司就觉得压力山大,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你可能是职业紧张了。一、什么是职业紧张?职业紧张,又称职业应激、工作紧张,是指个体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与个人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不平衡时出现的心理与生理反应。二、职业紧张的来源职业紧张的来源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因素:1.工作压力: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工作要求过高等都可能引发职业紧张。2.人际关系:与同事,上级或下级的关系紧张,可能导致职业紧张。3.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不舒适或嘈杂,也可能引发职业紧张。4.工作与个人价值观的冲突:当工作内容与个人的价值观或道德准则相冲突时,也可能引发职业紧张。三、职业紧张对健康的影响职业紧张会对健康产生多种危害。1、职业紧张可能导致心理症状,如焦虑、压力、迷惑和急躁,以及疲劳感、生气、憎恶等。这些心理症状可能会导致睡眠障碍、易怒、抑郁等问题,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2、职业紧张也可能导致生理症状,如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肠胃失调等。这些生理症状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的风险。3、职业紧张还可能导致行为症状,如拖延和逃避工作、酗酒、暴力行为等。这些行为症状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可能导致社会问题。四、怎么判断自己职业紧张了?目前,职业紧张主要通过量表进行主观测试,其中最常用的为职业紧张量表(OSI-R),该量表包括职业紧张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和个体应对资源3个问卷,其中职业紧张任务得分越高表明其职业紧张水平越高;个体紧张反应问卷得分越高表明紧张反应越强烈;个体应对资源问卷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应对职业紧张能力越强。下表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研发的《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Core
2023年9月5日
其他

开学季,谨防流感!

https://www.who.int/teams/immunization-vaccines-and-biologicals/policies/position-papers/influenza
2023年9月4日
其他

开学季,家校联合防结核!致家长的一封信

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联合防结核—家长朋友:您们好!您听说过结核病吗?结核病过去叫
2023年9月4日
其他

不吃早餐,真的会胆结石吗?

胆结石,也就是“胆石症”,是指胆囊或胆管内有“超浓缩”的胆汁,形成了结石。临床发现,很多胆结石患者通常有个共同习惯——不吃早餐;我国官方“胆囊结石诊疗指南”中,甚至把这点列入了发病危险因素。不吃早餐真会得胆结石吗?好好的胆囊里怎么会长“石头”?跟着江江和苏苏一起来看看。好好的胆囊里怎么会长“石头”?嘿,大家好,我叫胆囊。首先,澄清一下,我不生产胆汁,只是帮肝脏运送胆汁的的搬运工。胆汁是肝脏分泌的,是消化吸收食物里脂肪的关键角色。我从肝内胆管收到胆汁,任务就是等食物到位后,把储存在我体内的胆汁挤进肠道内。在漫长的原始时代,人类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可能在一次捕猎成功后能吃个爽,然后好几天都得挨饿。这时候如果胆汁不够用,那顿饱饭消化吸收起来就会很费劲,要是消化不良,不单这顿白吃了不说,还要再搭进去点营养。所以为了消化过量食物,大量浓缩胆汁的储备在那个年代就非常重要。那个时候的我差不多和肝称兄道弟,平起平坐,肝脏分泌合成的胆汁被我储存,就等一个饱饭的机会快速释放。可是后来一切都变了,人们不再需要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而变成按时适量的吃饭,我的地位也就掉下来了,但我的工作量并没啥变化。除了储存胆汁,我还要做点浓缩胆汁的工作,如果浓缩的太过厉害,或者胆汁里有比较多的胆固醇、胆红素结晶成核,浓缩着浓缩着就会“搓”出个石头来……这些石头,就是胆结石。总结来说,胆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胆囊收缩功能障碍。胆汁不能完全排空,造成胆囊内的胆汁淤滞,胆汁中含有过多的胆固醇或者胆色素,会形成相应的结石核心,从而逐步形成结石。二是胆汁中的胆固醇过度饱和。当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增加时,胆盐和卵磷脂的含量会相对降低,且胆汁中的胆固醇无法运输,容易引起胆结石。不吃早饭,真的会得胆结石吗?不吃早餐,并不是胆结石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但规律饮食对胆结石的形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因为进食是胆囊收缩排空的最强刺激因素。头一天的晚餐跟第二天早餐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胆汁在胆囊中储存、浓缩的时间已经很长,如果再不吃早餐,胆汁中的固体成分就会沉积下来,时间长了就可能形成结石。偶尔不吃早饭未必会长胆结石,但吃好、吃对早餐有益身体健康。所以,结论是最好还是好好吃早餐。如何预防胆结石?导致胆结石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先天因素之外,不健康饮食及生活习惯也是重要的诱因。其中,不健康饮食主要是指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膳食纤维的饮食。除了摄入不健康饮食,你的这些行为,也会加速胆囊患病——肥胖超重肥胖大概率体内胆固醇指数不会低,而胆结石的其中一个关键原料就是胆固醇。禁食减肥如果你发现自己胖了,没有选择合理膳食搭配,而是选择饿肚子减肥的话,我只能继续“搓”越来越浓的胆汁。饮食不规律其实和禁食减肥原理差不多,总是不定时吃饭,胆囊的工作也会受影响。所以,避免超重、不要长时间断食减肥、充足的运动锻炼、适当的坚果摄入,能让我们减少胆囊结石困扰。已经患上胆结石的人,饮食上注意规律进食,少吃腊肉、动物内脏、曲奇饼干、蛋糕等高糖、高脂的食物;过酸的食物如山楂、酸枣、杨梅等会诱发胆结石患者胆绞痛,最好不吃。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点赞+分享~
2023年9月1日
其他

“三减三健 从我做起”——第17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现场宣传活动来啦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是2007年国家层面发起的以传播健康知识和促进居民健康行为形成为目的的慢性病防控项目。项目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第一阶段行动以倡导“健康一二一”(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为切入点,以“我行动
2023年8月31日
其他

事关新生入学!这项检查做了吗?

又是一年升学季新生入学体检开始啦无论你是幼儿园小朋友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别忘了下面这件重要的事配合学校做好新生入学结核病健康体检一、新生入学体检为什么要做结核病筛查?肺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形成飞沫,这些微小的、带有大量结核菌的飞沫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被人们吸入后会造成感染。学校是典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如果学校里的肺结核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极易造成传播流行。开展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结核病患者,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二、体检机构的选择要选择有资质且具备开展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和胸部X光片检查能力的机构。如体检机构既往未进行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或有检测人员或检测方式的变动,开展检测前应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其他相关专业机构联系,由其对体检机构的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开展质量控制。三、什么是结核潜伏感染检测?结核杆菌潜伏感染即机体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发生临床结核病,没有临床细菌学或者影像学方面活动结核的证据。结核潜伏感染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其中皮肤试验又分为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和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皮肤试验(EC)。有皮肤试验禁忌症者,可以用IGRA替代。四、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如何实施?新生入学体检原则上在正式开学前完成,最晚应在开学后1个月内完成。不同年级学生的筛查项目不同:(一)幼儿园、小学及初中新生: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问诊。对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或可疑症状的学生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或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皮肤试验(EC)。(二)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和寄宿制初中新生:肺结核可疑症状问诊和结核潜伏感染检测。对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PPD皮肤试验强阳性/EC皮肤试验阳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的同学再做胸部X光片检查。(三)大学新生:肺结核可疑症状问诊和胸部X光片检查,重点地区(西藏、青海、新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和重点学校的学生需同时开展结核潜伏感染检测。(四)新入职教职员工(含工勤人员、实习生):肺结核可疑症状问诊和胸部X光片检查,并加做结核潜伏感染检测。做好结核病筛查结果的信息报送工作,开学后1个月内将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结果报送至属地县(市、区)疾控中心,由各县(市、区)疾控中心统一汇总和分析,并上报相关部门,同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各单位对检查结果异常者,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2023年8月30日
其他

开学季!关于猴痘,大学生要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

新学期来临,新入学的你是否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或已经熟悉大学生活的你,在寻梦的路上,是否也同时找到了自己的一份真爱?……当下,猴痘确诊病例明显增加大学生要爱不要“痘”!关于猴痘的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当前猴痘确诊情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近日发布的《2023年7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显示,2023年7月1日至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23省(区、市)新增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猴痘病毒是猴子带来的吗?感染后有何症状?据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的《猴痘防控方案》显示,猴痘病毒的宿主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非洲啮齿类动物(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可能为其自然宿主。传染源包括猴痘病例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感染猴痘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可能还会出现头痛、瘙痒、疲劳、肌肉酸痛、背痛、咽痛、口腔溃疡等。其中,淋巴结肿大是猴痘区别于水痘的特征。而皮疹发生常经过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至痂皮脱落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皮疹可同时存在,可伴有明显痒感和疼痛。可累及口腔咽喉黏膜、肛门、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可能会留下疤痕。若症状较轻,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一般不会留下疤痕;但若症状严重,面积较大,且没有有效治疗,是可能留下永久疤痕的。因此,同学们,不要掉以轻心哟!那猴痘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高风险人群是?猴痘病毒在人和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接触猴痘患者的皮肤或黏膜损伤处、口腔分泌物、呼吸道飞沫、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床上用品)等。据《猴痘公众防护指南(2023)》显示,猴痘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包括与猴痘患者生活在一起或与之有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的人,比如男男性行为人群;接触猴痘患者的人,包括猴痘病毒的卫生工作者;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何预防猴痘?关于猴痘或许你还有这些疑问首先要说的是,同学们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猴痘对人群普遍易感并有一定的传播风险,但是与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相比,猴痘的传播速度还是比较慢的。而且与性传播相比,日常接触传播的风险比较低。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保护,是不容易感染猴痘的。关于猴痘的一些答疑:Q1.
2023年8月29日
其他

快开学了,娃近视多少度需要戴眼镜?

快开学了,不少家长问:“娃现在还能看清黑板,没必要戴眼镜吧?”近视多少度需要佩戴眼镜?出现哪些信号要警惕近视?跟着江江和苏苏一起来看!近视多少度需要戴眼镜?近视是指眼睛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1.学龄前儿童1.1近视度数>-1.00
2023年8月28日
其他

食用碘盐不能防核辐射!

2023年8月24日下午1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始将核污水排入海中,国内外部分地区再次出现居民抢购加碘食盐的情况。那么,真的能通过食用加碘食盐防止核辐射吗?答案是否定的!不能!碘盐不能预防核辐射早在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时,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大规模的食盐抢购。当时权威部门辟谣解答,“通过食用碘盐无法预防放射性碘的摄入,把碘酒涂抹在甲状腺部位预防放射性损伤是不科学的”(1)。服用稳定性碘可以阻止放射性碘在甲状腺沉积,但是不能防止外照射,也不是“辐射解毒剂。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是人类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原料之一(2)。核污水中的碘主要以放射性碘形式存在,在碘的放射性同位素中,碘131和碘125的毒性较大。而碘盐中的碘主要存在形式是碘酸钾,是非放射性碘。人体甲状腺是对放射性碘照射较为敏感的器官,放射性碘的照射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3)。碘元素防止辐射的机制是通过摄入“稳定碘”来增加人体甲状腺内碘元素的饱和度,避免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从而避免放射性碘对甲状腺带来的危害。2023年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辐射和核紧急情况的建议药物储备清单”(1),清单指出,“稳定碘”,用于防止和减少甲状腺暴露于放射性碘。”世界卫生组织在“碘甲状腺阻滞-规划和应对放射性和核突发事件指南”中推荐成人(>12岁)“稳定碘”单次剂量为100mg(5)。而我省居民食用的碘盐中碘含量平均为25mg/kg,正常成人需要一次性摄入碘盐4kg也就是4公斤,才能达到WHO推荐的“稳定碘”单次摄入剂量100mg,这远远超出我国每日食盐推荐摄入量(每人每天以克计算,而不是公斤);一次性摄入4公斤也是不可能的,齁也要齁死了!同时,过量的食盐摄入会增加心脏和肾脏负荷,造成高血压等疾病发生,过量的碘摄入也会扰乱甲状腺正常功能。所以,食用碘盐并不能预防核辐射。每日食用碘盐应适量,建议碘盐随买随用,无需大量囤积碘盐。扩展阅读主要是井矿盐,不必囤!据相关报道,近日,韩国海盐需求量也激增,部分消费者和零售商开始囤积海盐。韩国政府向市场投放储备海盐,以应对海盐市场的波动。那么,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消费者有必要囤盐吗?我国对食盐实行定点生产管理,我国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井矿盐、湖盐、海盐。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淮盐“管够”
2023年8月25日
其他

你该知道的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事件的三大问题

背景日本政府2023年8月22日宣布,从本周四开始逐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超过130万吨的核污染水排放入大海。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称此举是公然向全世界转嫁污染风险,并强烈敦促日方纠正错误,撤销核污水排海计划,如日方一意孤行,中国政府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核污水中有哪些放射性元素?福岛核污水的来源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来源是持续注入冷却水产生的放射性污水。由于目前核燃料仍然存在于反应堆中,东京电力公司需要持续注入冷却水以带走堆芯中核素衰变产生的热量,防止核燃料进一步熔化和可能导致的爆炸与泄漏问题。福岛核废水的第二个来源是降雨、地下水等自然水体进入熔化反应堆位置产生的核污水。上述来源的核污水被收集后,经过多核素去除系统(advanced
2023年8月24日
其他

猪油到底能不能吃?

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点赞+分享~
2023年8月23日
其他

今年提前来袭!最近,很多小孩感染,出现这些症状积极就医!

往年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于秋冬季,但今年提前来袭。不少家长表示,自己的娃也中招了~面对“支原体肺炎”来势汹汹的消息,很多家长不淡定了,跟着江江和苏苏一文读懂肺炎支原体!什么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能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因此青霉素类、头孢类等抗生素,都无法杀死它。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全年发生,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易感人群,易在幼儿园、中小学校等人员聚集的环境中暴发流行。有研究表明,儿童人群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0%-4.25%,无症状感染者较多。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约占儿童和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回事吗?1.
2023年8月22日
其他

高峰期!注意防范和识别

高温高湿天气影响之下,急性心梗高发,注意防范和识别。从南京市第一医院获悉该院心血管内科近两个月收治急性心梗患者250余例。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急性心梗发作的一个高峰期。跟着江江和苏苏一起来划重点。高温天气,易高发!心血管疾病通常在寒冷的冬季高发,而炎热的夏季,似乎是这类疾病的淡季,殊不知,烈日当空加上时有雷雨天,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气温变化是心脑血管的“劲敌”。在酷暑天气下,人体体表血管扩张散热,血液就会集中于体表,容易造成心脑血管血液供应减少,导致缺血缺氧。与此同时人体出汗多,血液黏稠易形成血栓耳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也会出现心跳加快等不利于心脏健康的情况。2022年3月,《英国医学杂志》在线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夏季温度越高,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越大。一眼识别心梗“信号”心梗,也就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重度狭窄或者被堵塞,导致了心肌缺血、坏死。所以,典型的症状确实大多位于心脏所在的胸部......胸痛胸闷+大汗胸痛和大汗,是急性心梗病人最典型症状。多在人休息、安静的时候突然发生,疼痛常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范围至少一个巴掌大小。这种胸痛、胸闷常被描述为绞痛、压榨痛、紧缩感。像胸口放了块大石、或用胶带缠了几圈。还常伴有莫名的恐惧、焦虑感。持续时间较长除非发生心脏骤停,其实大部分急性心梗并不会像电视剧里那样发病后立刻昏倒。现实中急性心梗的胸痛症状,一般超过15分钟甚至数小时以上且不会自行缓解,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也无效。可能存在诱因20%以上急性心梗发作前存在诱因,比如过度运动和劳累、吃得太饱、大量吸烟/饮酒、情绪激动、气温骤变不注意保暖、用力排便等等。怀疑得了心梗怎么办?如果出现以上情况,高度怀疑得了心梗,正确的做法是:❶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带状疱疹(蛇缠腰),会传染吗?

会!带状疱疹,民间俗称“蛇缠腰”,由于症状痛苦,让不少患者“生不如死”,那么,它到底有多折腾人?今天江江和苏苏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水痘的同源“兄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前世今生”带状疱疹,知道它的人就一个字:痛!!!带状疱疹早在隋代就已经有相关记载。得了的人在身体一侧会长一串密密麻麻的红斑水泡,可伴随着不同程度如刀割、火烧、电击、撕裂、针刺等疼痛,严重的会影响生活质量。如不积极进行治疗,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导致神经衰弱、抑郁等严重的精神障碍问题。它是如何发生的呢?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和我们小时候大多数人发过的水痘“同根同源”。由于此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带状疱疹会传染吗?都知道水痘的传染性强,那作为“兄弟”的带状疱疹是不是传染性也很强呢?有同事得了带状疱疹,跟他一个办公室会被传染吗?由于带状疱疹是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的表现,所以健康的人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并不存在感染现象。但是带状疱疹的疱疹液具有传染性。
2023年8月18日
其他

你熬的每一次夜都在消耗甲状腺寿命!

近日,话题#熬夜熬的是甲状腺寿命#、#熬夜但睡眠充足伤肝吗#冲上热搜,引发不少网友共鸣。大家每天说要早睡,却不知哪天才能真正实现,直到身体出现不适,影响到健康。熬夜的危害有多大?据《生命时报》报道,“你熬的每一次夜,都在消耗甲状腺寿命。”熬夜危害极强熬夜很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使人体免疫功能出现紊乱,长此以往就会引发各种甲状腺问题,如甲亢(hyperthyroidism)与甲减(hypothyroidism)等。甲状腺位于“喉结”下方2到3厘米处,形似蝴蝶,又像两个“盾甲”。成人的甲状腺只有20到30克,却是最大的内分泌腺,把控着各器官、组织的正常运转,因此被称作颈部的“命门”。甲状腺不好,对心脏、神经、呼吸、消化、生殖等人体八个功能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更可怕的是,熬夜不论长期短期,只要是不规律作息,患各种病的风险都会大大提升。研究表明,短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脑雾”(思维不清晰)、视力恶化、驾驶障碍和记忆障碍。长此以往,会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和心脏病。《美国心脏协会新闻》(American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科学饮水,正确使用饮用水净水器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饮用水有严格的要求,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自来水为安全饮用水,能保障民众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对饮用水水质出现更高的需求,不少家庭会选择购买饮用水净水器。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越喝越头秃,这些饮料还敢喝吗?

稿:毒理所美工编辑:江苏疾控微创团队推荐阅读一发胖就节食?有些肥胖查明病因更重要8-11猴痘!7月江苏31例!新方案出台8-10这个旅游项目请拒绝
2023年8月15日
其他

张学友演唱会现场突然跌倒!本人回应:从小就有这种病

62岁的张学友,今年6月开始开始“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近日,巡演马来西亚站,来到吉隆坡亚通体育馆,昨天(13日)是他在当地开的第三场,但发生令现场观众惊讶的意外:张学友突然失去平衡摔倒在舞台上但几秒之后他用手撑起身体站起来继续演唱随后,张学友透露自己从小有耳水不平衡,几乎每年都会发一次。此话题也冲上热搜~啊?这是什么病,听起来有点像耳石症嘛……什么是耳水不平衡?跟耳石症是一回事吗?一起来看看。看起来好像都主打一个晕!什么是“耳水不平衡”?“耳水不平衡”在医学上称为梅尼埃病(又称美尼尔氏综合症),是一种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其发病原因目前不太明确,有可能包括各种感染因素,外伤,内淋巴吸收障碍,免疫反应,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遗传等等。多数患者是单耳患病,少数可为双耳患病。“耳水不平衡”的症状有哪些?1.
2023年8月14日
其他

一发胖就节食?有些肥胖查明病因更重要

肥胖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也是肥胖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时,经评估有明显胰岛素抵抗,或其他相关代谢异常,可考虑用药。另外,对于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服药。
2023年8月11日
其他

猴痘!7月江苏31例!新方案出台

8月9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了2023年7月1日至31日内地(不含港澳台)猴痘疫情监测情况,共报告491例确诊病例,涉及23个省(区、市),其中江苏报告31例,加之6月报告的8例,已累计报告39例。猴痘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中疾控公布了7月以来内地猴痘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一是病例均为男性,96.3%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同性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生感染。三是89.2%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6.5%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其他为主动报告和主动筛查等发现。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新版《猴痘防控方案》印发此外值得注意的是,7月26日,为进一步做好猴痘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应对猴痘疫情,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新版《猴痘防控方案》,其中改动最为明显的是密切接触者的管理。猴痘密接不再需要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根据方案要求,猴痘密接不再需要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只需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期限为最后密切接触之日起21天。”密接在此期间可正常生活与工作,做好个人防护,如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等密切接触、避免捐献血液、做好症状监测、出现症状及时就诊等即可。同时根据现阶段疫情主要集中在男男性行为人群等较为隐蔽群体中,新版《方案》中还特别强调“各地在猴痘疫情防控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病例、密切接触者和重点人群等个人隐私。”早发现
2023年8月10日
其他

来看!洪涝灾后生活饮用水卫生保障

暴雨洪水除了带来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还会污染水源和引发传染病疫情,即使暴雨和洪水退去也不可掉以轻心。暴雨洪水过后的饮用水卫生注意提醒来了,转发周知!为什么说洪涝灾害后要特别注意饮用水卫生?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的污染和工厂化学物质污染,喝这样的水,用这样的水淘米、洗菜、洗锅碗瓢碰或刷牙、漱口,就很容易得病或传播疾病及引起化学性急慢性中毒。因此,洪涝灾害地区要特别足以饮用水卫生。洪涝灾后生活饮用水卫生保障(一)供水设施的修复、清理与消毒。1.
2023年8月9日
其他

辟谣!

近日,某社交平台“男子用复合弓射杀流浪猫”引发热议,其中网上流传的《关于猫爪热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并非我中心发布。在此,再次声明:我单位从未发布过!此前,我们仅是对网友热议的猫抓病进行科普。警惕猫抓病!9岁女孩被猫抓伤后高烧40度猫抓病又称猫抓热,是由革兰阴性的汉塞巴尔通菌(Bartonella
2023年8月8日
其他

江苏疾控权威发布:八月防病提示

检查进入室内的货物,发现携带的蟑螂或卵荚应及时清除杀死,防止蟑螂如果你在家里的某处看见蟑螂,那说明背后至少还藏着上百只,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把它们“一锅端”,家庭灭蟑一般推荐杀蟑饵剂。
2023年8月8日
其他

游泳回来变“小兔子”?警惕!这个病夏日高发

夏日炎炎,很多家庭喜欢一家几口或三两好友相约去游泳。却不知,有个偷偷摸摸的小鬼,在惦记着你明眸的双眼……近日,有人游泳回来,发现:小朋友:妈妈,快看,我的眼睛怎么像小兔子一样了啊?妈妈:天啊,你眼睛怎么这么红啊?近日,俗称“红眼病”的急性结膜炎患者就诊人数增多,“中招者”多为幼儿和学龄儿童。高温为病菌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繁殖条件,炎炎夏日是“红眼病”的高发季节。快来一起了解红眼病的防治小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眼睛的健康保驾护航!什么是红眼病?红眼病学名叫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外号暴发火眼,可由多种病毒引起。结膜是覆盖在眼球前面和眼睑内的一层粘膜,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感染发病后容易出现充血发红、刺痛、流泪、畏光等。红眼病发病急、传染性强、流行快。患者一般预后好,但病后免疫持久性差,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亦可能在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也就是说,红眼病病情不严重,但影响美观,且会经常骚扰大家!“红眼病”看一眼就会被传染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传染人的?“红眼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特别是在家庭内、托幼机构、学校、工厂企业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传染。病毒随患者眼部的分泌物及泪液排出,部分患者的咽部、粪便中也存在病毒。急性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直接接触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与患者握手、拥抱等身体上的接触;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毛巾、穿过的衣服、脸盆,患者摸过的东西,如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各种工具等;接触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游泳池水等;接触患者用过的眼药水等;红眼病常以接触传染为主,我们不必担心“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会得病。感染了”红眼病“是什么症状?“红眼病”潜伏期短,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7天,发病2周内传染性最强。自觉症状:异物感、眼屎非常多且呈脓性,烧灼感、痒、流泪、无剧烈疼痛、视力障碍。病理体征:结膜充血、结膜分泌物、乳头增生、滤泡形成、球结膜水肿、结膜下出血、结膜肉芽肿、结膜瘢痕、假性上脸下垂、耳前淋巴结肿大(常见于病毒性结膜炎)。注意:小朋友眼睛红未必都是“红眼病”,家长可以从眼屎及其他症状进行简单甄别,当然,最好还是去医院让医生来诊断。家长切记不要随意买眼药水给小朋友滴。红眼病患者护理如果确诊为急性结膜炎,医生一般会给开具抗病毒眼药水。由于急性结膜炎具有传染性,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1.适当隔离:防止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隔离期至少7天~10天。未痊愈前,应当减少出入公共场所。2.避免交叉感染:病人的毛巾、浴巾、枕套、床单、脸盆等用具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用具,直到症状消失。3.酒精消毒:病人接触使用的物品(手机、电脑等)用75%酒精擦拭消毒。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等,接触患者后用75%酒精消毒双手。日常如何做好预防?01隔离传播源此类病毒极易通过眼―手、物―眼途径直接、间接接触传播,且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因此为防止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对于“红眼病”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是极其重要的。“红眼病”患者患病期间尽量居家休息,减少公共场所活动。当发生爆发、流行时,应立即在就近医疗单位开辟临时隔离点,隔离收治病例。02切断传播途径由于“红眼病”患者眼睛的泪液、分泌物含有大量病毒,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人群普遍容易感染。所以应禁止“红眼病”患者进入游泳池及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另外,加强集体单位的卫生工作,开展健康宣教。在红眼病暴发季节尽量少去游泳池、浴池等公共场所,接触公共物品后不要用手触碰眼睛。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点赞+分享~
2023年8月7日
其他

江苏省疾控最新研究发现:天气越热,空气污染越重,越容易心肌梗死!

气候变化背景下,以热浪和寒潮为代表的极端温度事件不断加剧,呈现出频次高、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前期证据表明,极端温度事件与心肌梗死(常见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但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同时增加因心肌梗死死亡的风险。同时,大气细颗粒物(PM2.5)危害心血管健康,被认为是诱发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鉴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温度事件和PM2.5污染复合暴露场景日趋频繁,进一步了解热浪、寒潮与PM2.5对心肌梗死的协同影响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2023年8月3日
其他

吃瓜需注意!又有人被撂倒,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

要问夏天最好吃的水果是什么?大家肯定要说了,那必须是冰西瓜!甜甜的西瓜一入口,奔波一天的暑热都消失了。但每年夏天因为吃瓜惹上一身病的人也不少,一起来看个究竟。隔夜西瓜能不能吃?很多人应该都看过吃隔夜西瓜结果吃到上吐下泻进医院的新闻……5块钱的冰镇西瓜,看病住院花5000多!近日,吉林松原的张先生花(化名)10元买回一块西瓜,吃了一半后放冰箱冷藏。没想到冷藏2天后再吃,全家集体住院花了5400元。吃半个隔夜西瓜,多器官功能损害2022年,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报道,江苏宿迁81岁的陈大爷吃了隔夜冰冻西瓜,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被紧急送医。医生检查发现,老人出现感染性休克,并且有多器官功能的损害。这样看来,隔夜的冰镇西瓜确实“挺毒的”,有可能损害健康,要慎吃!为什么隔夜西瓜容易变“毒西瓜”?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虽然冰箱的低温可以让食物中的部分细菌处于休眠状态,但也有一些细菌喜欢在这种低温环境下生存。冰箱中最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耶尔森菌、志贺菌以及李斯特菌。比如感染了李斯特菌,免疫力正常的人会出现腹泻的症状。西瓜放入冰箱后,表面会滋生细菌,再加上西瓜富含葡萄糖、果糖等多种营养物质,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原料,而这些致病菌往往会导致人食物中毒,引起腹泻等。另外,由于许多人平时会将各种食材一起放在冰箱中冷藏,比如生肉制品、果蔬等,它们本身都带有一些细菌。总之,西瓜放冰箱被细菌污染的风险很大。但西瓜那么大,一次性炫一个还是有点压力的,难免放冰箱隔夜啊……究竟怎么办才好?咦?这是什么操作。。。如何避免西瓜被污染呢?我们建议:1.西瓜切开后,要包上保鲜膜(建议使用正规保鲜膜),及时放进冰箱。2.将冷藏室进行分区,生熟食物分开存放,最好1个月清洗1次冰箱。3.西瓜在冰箱里的冷藏时间,最好别超过12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另外注意:切西瓜时,一定要事先把案板、刀具和瓜皮清洗干净。买小一点的瓜,或直接买半个西瓜,尽量一次吃完。西瓜坏了一点,就全部扔掉,别拿自己的身体当赌注。你可能还想问……Q1.
2023年8月2日
其他

龙口粉丝不能空腹吃?真相是……

近日,有网友发文表示:“吃了这么久的龙口粉丝,现在才知道不能空腹吃。”在评论区,也有自称龙口当地的网友介绍,龙口粉丝和米线完全不同,不能当作主食,“得当菜吃”。如果空腹服用,胃会难受。很多网友也调侃,这不相当于“空腹不能吃饭”一样滑稽吗?然而,当你看到龙口粉丝包装袋有这样的提示时,你会惊讶于你竟然错了,荒谬竟被荒诞否定。
2023年8月1日
其他

笑做“不倒翁”:这份老年人防跌倒指南请收好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身体功能都在下降,身体也变得不再灵活,而“人生自古谁服老”呢,终于进入安逸自由的晚年生活,绝大多数健康的老年人还精力充沛,总认为“从哪里跌倒还能从哪里爬起来”。
2023年7月31日
其他

乙类传染病之一!早发现 早治疗

2023年7月28日是第13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丙肝是什么?丙肝如何发现和检测?丙肝如何治疗?可以治愈吗?大家是不是对丙肝很陌生,有很多疑问呢?丙肝防治系列科普动画快来一睹为快丙肝是什么?丙肝如何发现和检测?丙肝如何治疗?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点赞+分享~
2023年7月29日
其他

没症状就不治疗?小心变肝癌!

稿:性艾所美工编辑:江苏疾控微创团队推荐阅读手足口高发,成人也中招!有疫苗吗?有,但不完全有7-27去这些地方旅游的人请注意!这个热潮网红项目直接拒绝!7-26警惕!传染性强,已进入高发期7-25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