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提前上市!无锡人超爱吃!
“今年首批鸡头米(芡实)长势良好,看样子又是丰收的一年!”7月30日凌晨5时,锡山区厚桥街道谢埭荡村的水田里已是一片忙碌景象,芡农盛丰华带领伙伴们在水田里来回穿梭,开始了今年鸡头米的“头采”。虽然太阳还没露头,但水面上的温度已接近30摄氏度。抬眼望去,谢埭荡村芡实种植基地的水田里,已密密麻麻漂浮着大片绿色叶子,紫色的鸡头米花探出水面,头一茬花朵已经结成了果实。芡农们熟练地用竹刀划开了这些叶子顺手摸到水下的鸡头米果实划割采摘下来整个过程干脆利落鸡头米采摘是个辛苦活,有的芡农“全副武装”,戴着防刺手套、穿着高达大腿根处的胶鞋,弯着腰在水田里劳作,一采就是几小时,密不透风的胶鞋内,衣裤早已湿透。有的芡农为了凉快一些,换上了耐磨的衣物直接下水,但没有了专业防具,稍不注意则容易被叶子底部的倒刺划伤皮肤。虽然连日高温,但得益于晴好天气而长势喜人的鸡头米,拂去了芡农们劳作后的疲惫。“最近高温天气多,也没有大风大雨,今年鸡头米的采摘期比往年提前了3天左右,每片水田7天为一次采摘周期,整个采摘期要维持60天左右。”盛丰华摘下拳头般大小的果实,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今年产量预计和去年差不多,亩产的鸡头米能达100斤。”去年,盛丰华种上了改良的鸡头米品种,种植出来的鸡头米颗粒更均匀、口感会更香糯,客户反响好,以至于今年的订单有些供不应求,价格也较去年略有上涨。鸡头米从采摘、剥皮到装袋,必须在一天内完成。尽管如此,鸡头米采摘上来之后,芡农们依旧会采用传统的“土办法”来给部分鸡头米去壳。“出水后的鸡头米,要迅速处理剥皮,不然香味和口感都会有影响。”盛丰华说,手工剥皮虽然耗时费力,但剥出的果肉外形及口感都比机剥的好,也能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价值。如今,规范化、产业化的苏芡种植模式让鸡头米成为谢埭荡村的一张“地域名片”。作为无锡有名的渔业村,谢埭荡村借助得天独厚的生态水资源,成立了谢荡水韵(无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无锡最大的芡实种植基地,规模化种植、全链条品质把控,种植规模也从原来的不到100亩扩大到如今的500多亩。“手剥鸡头米是个细活,采摘出来的鸡头米又需要尽快剥皮封装保鲜,村民是我们的好帮手。”公司销售经理华丹凤说,公司对有意愿加入手剥行列的村民进行了培训,不仅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也让村民增收有“路”。来源:无锡日报编辑:无锡发布工作室点赞+点亮分享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