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玉兰儿的文字中藏着江南印象,草木流年山居岁月,书香茶韵以及人世的绵绵情意诸暨籍作家玉兰儿,用自己的笔触,记录着生活中遇到的美的遇见和感动。积水成渊,汇成这样一本文集《有情月色》。作者简介:玉兰儿,浙江诸暨人。外企任职,商海沉浮。喜读书,赏花,临帖,写字。偶有文字散见报刊杂志,笔生莲花。《有情月色》推荐语玉兰儿以最新的书写完成对琐碎生活的献辞,完成一种弥足珍贵却又淡如烟尘的生活仪式。这个集子所有的篇章之中,可以窥见江南如此明亮,阅读抵达内心,敬爱植物与月光,珍惜平淡如水的日常。所有蛛丝般晶亮的断句,充满了美的质感,恍若我们记忆中业已泛黄的过往,推窗时看到的水天一色。——海飞海飞——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浙江作家》杂志执行主编。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我与玉兰儿的相识,乃是因绍兴方俞明先生之介。当时我到诸暨参加一个读书年会,承方先生美意,安排几位同道前往某家茶社聚会,到那里方知,诸暨当地有多个读书会,由此而了解到当地读书风气之盛。以往诸暨在我的印象中,始终与西施有着扯不清的关系,未料当地除了出美人,还有这么多的爱书者,而玉兰儿是一家读书会的负责人。当天晚上的话题全跟书有关,玉兰儿谈到不少她的读书心得,由此而让我了解到她读书很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并不人云亦云的去读一些热门书,冷静而不失热情,这样的读书人最能令人起敬。从读书到写书,应该是所有作者的必由之路,玉兰儿有着怎样的阅读经历,我知之甚少,而今读到本书中的一些章节,让我对她的文风有了切实感受,其唯美抒情,喜好斟词酌句,而到情感不尽处,也能让文字汩汩的宣泄而出。而其每写一文,引经据典仅是文中小小的点缀,更多则是把历史掌故化为自己的语言娓娓道来,这就是古人所倡导的无斧凿之痕吧。关于玉兰儿这个笔名,我本能地想到了灿烂绽放的玉兰树。北京大觉寺内有一棵玉兰极具名气,每到花季均成为爱花人雅赏聚会之时,而我到大觉寺寻访历史遗迹时,正赶上它的绽放之时,虽然玉兰花也看过无数棵,但这棵树给我带来的震撼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之。玉兰儿是否看过大觉寺的这株古树,我未曾知之,然其文中提到了朋友种植兰花的雅趣,她的这篇文章写得颇有情感,读此文时,我突然想到,玉兰儿是否是玉兰和兰花的合体,将雍容华贵与孤芳自赏合二为一,也许是玉兰儿一名的所本吧,读她的文章,未尝没有这样的感受。——韦力韦力——著名藏书家,故宫博物院兼职研究员文友收书后的评价印章来自:郑雨春原诸暨美协主席印章来自:何涤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有情月色》序窗外雪纷纷,案头键盘不紧不慢地敲,屏幕上的文字约略有些暖意。曾和玉兰儿有约,若出书,愿为其写序。真要落笔,却颇费斟酌。因与作者有同乡、师生之谊,一不小心,理为情使,有拔高之嫌。好话免不了,而分寸与肯綮,较之他者作序为难。十年前初见作者的散文,似全不管世外尘纷,于自家小花园中浇灌、剪裁、清赏,倒也自在;十年后的今天,花园易新,心境随着阅读的拓宽,艺术素养、审美趣味的自觉提升,品赏的意义已超越了一家一园,所作也为之一变。观其新近文笔,不急不滞,似有苏轼、张岱、汪曾祺的影子掠过。端的是如歌的行板,在江南小溪中自由潺湲。无论记人、叙事、及物,总爱带点有情致的画面感;对话和书信体,让人生出临场的亲切;古诗词的随机引用,恰似散落在字里行间的幽兰,暗香仿佛。而读书、临帖、品茶、赏花、诵经,这些精神生活方式的融会,较之为文而文之文,自有别样的气息。说是气息,其实是一种讲究,这可从她的文章题目、结尾见出。题目如《于焉浮杯》、《拂了一身还满》、《一写写到月当头》、《阿谁犹笑语》、《一路沿溪花覆水》,饶有诗意;结尾如“他能在平淡中求细节,从我们熟知的一些人物中找出我们不能发现的微妙之处,引人一起入境,并得真味。从这些画堂旧事中翻出新箋,笔调摇曳,叙述从容,纸上花开。”(《画堂旧事翻新箋》)“人生难得是省察,在花前,在音乐中,让人省察自己。感知美好,抚慰忧伤。”(《和兰花在一起》)“‘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泡茶对饮,小雪过得如立春一样惬意。风温顺,日温顺,人也脉脉温情。”(《小雪,四时佳兴与人同》)文气中有理趣飘忽。就散文而言,作法当然重要,比作法更重要的是性情、气格、理趣、文采。文采根柢文字---文由句成,句由词成,词由字成。古有读书、临文先识字的说法。中国的文字,只从六书的造字功能看,已具备极强的表现力。我们在庄子的超逸、魏晋的旷达、唐宋的大方、晚明的灵动、民国的变奏中,不难见出各不相同的文字魅力。这样一笔足资接续、借鉴的文化遗产,本应敬畏以对。而今天,随处可见文字的割裂、不经、浮乏。甚可留意的,是作者未为时风所惑,对文字虔敬用心。敏而好学,爱而生悟,久悟成得。渐渐的,有了自己清丽、大方的文字品性。另一方面,尚能进一步于中国古典、西方哲学下些阅读功夫,使已有的散文理趣转化为有文采的思想,抑或有思想的文采,那已经是散文的高一重境界了。作者一边井井有条地管理着一家合资企业,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创建了自己的“琴瑟在御”内衣品牌;一边倾心于散文写作,这册新结集的《有情月色》可略见其创获。企业与文学,有用与失用,执两而取中,中和点是文化。以文化人,化文入心,情怀所使,看似不太关联的两端,却拿捏有度。在公司,指挥若定,俨然企业家;在地方文学圈,又秀外慧中,温文闲雅,不知者不辨是企业家,但识为读书中人。难能难得也,应为其点赞!即吟小诗一首为结:笑是前身曾有约,书边不在在兰边。文章若用更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