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几
其他
美学研究所 | 大道至简的「现代侘寂」
-墙面墙面通常是有肌理艺术涂料的单色墙(比如说摩洛哥墙、意大利灰泥等),也可以搭配木板(倾向于实木)上墙。布料硬包也偶尔会被使用来与旁边有层次的墙做对冲,增加现代感。cr:Vincent
2020年7月14日
其他
梵几在家 | No.35 和程璧在一起的12个小时
:程璧,旅日音乐人,独立唱作人,词曲创作者。以一把古典吉他为诗歌谱曲,嗓音优美沉静,如葇荑轻抚,亦如茶露温润心间,被称之为“离诗歌最近的声音”。在一个晴朗的日子,梵几将程璧邀请到我们在「热河山谷」打造的一套样板间来做客,与她一同度过12小时,聊聊她的音乐与生活。程璧做客的房子坐落在承德的森林与溪谷之地,进门便是餐区与客厅共享的开放空间,经过一个长廊式的玻璃阳光房通向主卧。梵几家具为空间定下几何极简、温暖俏皮的基调,有黑胡桃实木的温润,也有蓝色以及绿色的羊毛软包提亮空间。几束干枝在冬日阳光的沐浴下有几分来自自然的原始味道,与窗外重峦叠嶂的山相呼应,远离喧嚣,让人格外自在舒畅。晨间时分,程璧抱着她的吉他坐在地毯或是沙发上,安静地抚着吉他的弦,弹奏出优美的旋律。她伴着和弦轻声哼唱,一天便悄然开始了。Q:身为音乐人,你的创作灵感通常从何而来?我的灵感来源于各处,比如读诗就可以给我音乐的灵感。看到一幅画,看到树木,或者听到很喜欢的音乐,都会给我灵感启发,会试着找到一句旋律唱出来。其实人会综合感受世界,眼睛看到的是图画,耳朵听到的是声音,但其实是相通的。Q:你的很多歌曲中,透着东方美学的简单和深邃:简单的旋律和诗意的表达,为什么喜欢这样的音乐呈现方式?我的审美意识深受老子和庄子的影响,自己也更倾向于含蓄的、留白的东西。从最早的道家思想,到佛教思想以及儒释道,以及融合后形成的禅宗艺术精神,这些思想造就了我如今的审美意识与音乐呈现方式。Q:你说过,做音乐也是一种美学的表达方式,你希望透过音乐表达怎样的美学感受?我没有刻意去表达什么,都是很自然而然的表达。最初拿起吉他时,自然而然就有很多旋律出现,随后我发现很多和弦和我喜欢的诗很契合,于是我便把诗谱成了一首歌。诗也在脑海里,旋律也在脑海里,它们两个便匹配上了。Q:音乐对你来说是怎样的存在?音乐是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好像有人爱写日记一样,我爱用一些旋律来记录当天的心情与生活。正如喜欢沉静也喜欢生动,程璧同样也爱咖啡与茶。她思念着家乡的食物,不时则会亲自下厨做出这些美味的北方佳肴。Q:即使自己独自在家,也会经常做饭吗?有没有对食材的特殊偏好?不是每天都会做饭,当突然想要吃某一样东西,但只有自己做出来能好吃的时候就会选择做饭。我最偏爱的食物还是小时候吃的我们北方的小麦、蔬菜,拿来做饺子、馅饼都很美味。Q:喜欢咖啡还是茶?为什么?程:两个都很喜欢。早晨的时候起来,煎个蛋、做个三明治,配上一杯咖啡,就会觉得这个早晨开始了,而在下午阅读的时候就会想泡一杯热茶。Q:请分享一款快手便当食谱
其他
梵几在家 | No.34 王笑恒:复古新潮Boy的逆时针胡同生活
:“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故事”,“巴赫十二平均律之美,“生化实验室美学”、“宇宙法则”……拗口的科学术语外罩一层理性浪漫,再加一点异文化包装,是新锐导演王笑恒的日常用词。在他的影像作品中,旧时代生活与炫目前卫的视觉交错出现,有种超现实幻象。王笑恒有意将工作室选在北京胡同与摩登CBD的交界处,在复古与新潮之间,过着与时代相逆的生活。因为合作过三季新品拍摄的缘故,我们早与王笑恒成了要好的朋友,是他家串门常客,但他在北京朝阳门内的工作室倒从没去过。趁一个冬日里的好天,我们去他的工作室一探究竟,体验一番这位复古新潮boy的逆时针胡同生活。在读大学时,王笑恒设计了一套摄影机Motion
其他
梵几在家 | No.33 里信的家,父亲如此为他置办婚房
: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我们乘车驰往天津去拜访里信的家,里信的家坐落在南开校园对面,仅一路之隔,便与沉静肃穆的校园氛围大不相同,欧式园区在草木摇落、金风肃杀的秋里多了几分闲趣。这个家,由父亲一手操办,作为礼物送给即将建立家庭的里信。听里信与我们讲起来,幼时吃饭若稍有懈怠规矩,便会紧跟着父亲的叱责声,后来大些,念什么书、做什么工作,父亲只是间隙问几句,并不再多言。如今这份礼物,对他来说,并不仅仅是房子,是成年之后,父亲的另一种陪伴与无言的关切。家在楼房顶层,自带阁楼,为开放的LOFT格局,一楼是直通到顶的客厅,高且敞亮,另有餐区与主卧,二楼为次卧、书房和多功能活动区。整个空间以简练的墙面留白与通透的玻璃材质做底,小面积辅以黑色金属、花色理石为点缀,现代中透着冷静。家具除了实木原色的款式,还融入隐隐透出木纹的黑与灰两种新木色,紫盈盈的羊毛面料镶嵌其中,一天光线不同时,显现别样质感,更见风致。要说最特别的,是以客厅为中心向外发散的空间布局。在里信的父亲与设计团队沟通过后,二楼面向客厅的墙面被整片拆除,更换为透明玻璃,与斜面屋顶构成一只玻璃盒子,围绕上方。如此一来,每个空间与客厅相互独立又彼此连通,在二层任一房间,也可毫无障碍地俯瞰客厅,改变原先封闭的状态。*
其他
梵几大事 | 家具品牌翻拍《西游记》,全新高端产品线重磅发布
利感谢朋友们对梵几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关注欢迎与我们分享你对梵几想说的话并转发这则推送至朋友圈9月2日我们将选取留言区点赞前3位的朋友送出梵几天猫旗舰店500元家具代金券期待您的分享。点击阅读原文
2019年8月30日
其他
梵几在家 | No. 32 Miracle和Yan:了不起的是一起用心走过的路
盛夏时节的广州犹如蒸笼,空气中翻滚着的潮湿分子让这里的木棉和榕树都生长得格外繁茂,而行进中的我们却被珠江边的一波波热浪剥离了妆容和理智,活脱脱热成了“粉蒸肉”。稍显狼狈地抵达Miracle和Yan的家后,眼睛顿时被舒适的空间和窗外的景色吸引,身心都感到惬意和凉爽。Miracle和Yan的家选在了珠江边的一座高层公寓中。Yan说起找房子的时候,正赶上广州房价的高点,两人走遍广州也找不到各方面都合意的,在接近绝望的时候,Miracle和Yan来到现在的这栋公寓,当看到卧室弧形的落地窗外珠江蜿蜒的曲线时,瞬间夫妻两人都默契地在心里认定,“就是这里了”。这间90平的住宅曾经属于一位独居的阿叔。阿叔的女儿早年去了美国留学,没过多久老婆前去陪读,新装修不久的公寓只剩下他一人居住打理。刚好在Miracle和Yan准备买房安家的时候,阿叔决定去美国一家三口团聚。初来看房的时,Miracle和Yan被阿叔的生活态度打动了。虽然是一人独居,屋子却干净整洁,种满了绿植,硬装用材都是当年最好的品牌,看得出对这个家是颇用了一番心思。交房时,阿叔双手合十握住钥匙,郑重其事地交给了Miracle夫妻,一个人累积了无数感情的家又成为了其他人未来将要倾注无数心血的家。两个人对房子做了简单的改造:本来连通客厅的酒柜吧台被拆掉,多出来的区域以谷仓门分割,作为两人读书工作的小书房;玄关处的储物区也被打通,目前用来放置冰箱,不规则墙面角度让空间在视觉上增加了延伸感;因为房子朝向偏北,下午又有强烈的西晒,两人为墙面选择了灰蓝色来中和。房子改造后,原屋主一家人时不时会给Miracle发的新家照片点赞,“原来你们把家改成了这样,我们也很喜欢。”Miracle是古灵精怪的水瓶座,曾经是出镜记者以及主播,现在退居幕后制作以及撰文,喜欢旅行和阅读,简单来说就是拥有一个美好女孩子的全部特质。家属(Miracle对老公的爱称)Yan在银行上班,腹黑天蝎的外壳里藏着一个佛系的灵魂,对老婆说的最多的几句话就是“好好好,买买买,我来办”。Miracle和Yan是广西南宁人,都在单位的大院里长大,那是个名副其实的“熟人社会”,往往干个坏事人还没到家,状已经告到父母那里去了。高中时候两人是同班同学,因为关系太好而被老师误会,双双找了家长谈话,叛逆期的Miracle和Yan便顺水推舟地展开了彼此人生的初恋,后来又因为年少不懂事分开。直到很多年后,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彼此的身边,成了陪伴一生的人。在外人眼里,Miracle和Yan是绝对的模范夫妻。Yan对老婆宠到极致,他说这个家的快乐很简单,因为只要Miracle开心了,这个家就开心了。两个人鲜有争吵,即使是在夫妻最容易吵架的雷区——装修这件大事上,两个人也充满了默契,从未发生争执。Yan负责硬装,Miracle负责软装,总的来说,就是Miracle负责把关审美,Yan来负责落地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两人都充满了兴奋,时不时牵着手到未完成的小家中坐一坐,点一份外卖,坐在地上边看江景边吃,畅想着未来的生活。搬入新家后,一向和睦的两口子却在吃饭的问题上有过争执。Miracle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Yan的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加班,有着“时差”的两个人一个月下来少有机会好好坐在一起吃饭。渐渐地,Miracle也适应了这种生活节奏,工作日两个人各自吃外卖,等到周末再带着仪式感对待每一顿饭。除了做饭,两个人周末还会一起摆弄自己喜欢的玩具。Yan组装高达模型,Miracle在一边拼自己的乐高小世界,偶尔两人也会协力合作,一起拼同一个模型。虽然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寻找零件的过程上,但是一起“浪费”时间就是两人周末的最好模式。Miracle和Yan喜欢简单明快的线条,过于繁复的设计除了审美上不能接受外,也会增加打扫卫生时的痛苦。几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Miracle去看了位于北京的梵几国子监客厅,于是在装修的初期阶段就确定了要购置梵几的家具。客厅的禅意沙发是两人平日葛优瘫的地方,卧室的平云衣架用来搁置日常换下的衣物,餐厅的竹椅则是Miracle眼中的经典款,是有关于童年记忆的物件,她说一直有个没实现的愿望,就是带着它出去露营,接触大自然。在梵几家具里,Miracle最爱满足收纳重度患者需求的五斗柜。衣服、小物、护肤品、日用品统统都集中于此,是吞吐量上的优秀选手。Yan则最喜欢有背圈椅,下班后坐在舒适的实木座椅上吹空调看电视是极大提升幸福感的事情。来自北方的家具在南方潮湿的时节偶尔会有轻微的缩涨,在Miracle和Yan看来,这正是物与人之间有趣的关联,是生命力的象征。Miracle热衷于收集各式小物,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把所有喜欢的东西都放在自己的家里旅行。”
其他
梵几在家 | NO.27 哲玮和陈嵘的家
入夏的杭州,竹叶油亮、蕉叶光润,风袭来时,目之所及的绿都在颤动,大簇大簇地向人涌来。我们乘车穿过高挑繁茂的香樟树去拜访哲玮与陈嵘,他们将家安在杭州西湖区边,群山环绕,四周是简单清朗的自然气。拜访那日杭州已是连续下雨多时,湿漉漉的沥青路,叶子托着水珠,厚薄不均的云后掩着连绵青山。哲玮与陈嵘的家,带有几分古代文人的清隽气质,谦谦和悦,似有明月清风。房子四室两厅,入门餐厅作为家的中心连接其他空间,穿过餐厅向西是客厅和佛堂,向南通往两间卧室及书房,向北为厨房。精装修自带深色实木地板与米色墙面,在这基础上,他们在餐厅与客厅之间加装一扇日式隔断,浅色木栅格与纸结合,通透素雅。家中实木家具带有传统韵味,配以明式器具、山水纹的理石桌屏,四处弥漫香贡的香气,衬着窗外山景,让人不知不觉平静下来。与传统布局不同的是,在哲玮与陈嵘的客厅里,没有沙发与电视,而是以罗汉床搭配炕几代替沙发,面向由两组六层游板架格拼成的书架墙。两人看重环境对人的影响,认为如果家里有了沙发和电视,人便极有可能瘫在家的一角,沉浸在屏幕中的世界。哲玮与陈嵘更想保持一种修身自律的状态,于家中更多关注自己、家人与环境,人在罗汉床上端坐时也是对自己形神举止的规范,不为自己留松懈的机会,将修养融于每一个稀松平常的日子里,变成习惯。陈嵘喜欢茶道与花道,学过中医周易也弹古琴,说起她喜爱的这些,都有一个共通点,便是接近自然的气息,需要静下心来浸入其中才能体察自然所传达的微妙信息,或是在人的脉搏跳动感觉里,或是在每壶茶的味道里。“在冲茶的过程中,茶及冲泡人是相互作用的,冲泡茶时茶也在反作用于你。如果人处于沉静的状态,茶会更加可口。若是心态浮躁,冲泡的茶将口感欠佳。透过茶的味道可以判断我现在的状态,泡茶于我是一个反省及疗愈的过程。”陈嵘拿起一片黑檀木打磨而成的茶针,手轻轻握起呈半悬空状,茶针捏在指尖缓缓拨动茶叶,如此专注且平和。家的古典人文气息浓郁,于此氛围中,置物架上展放的多款经典Apple数码产品显得格外显眼。从乔布斯离职前设计的最后一款笔记本到第一代iPad,它们与周边物品区别开来,如同一种时空碰撞,跳脱家的整体风格之外,而这都是哲玮的收藏。哲玮从事互联网行业,对科技科幻有某种程度上的执念,相较纸质书籍,他偏爱电子版,除了阅读轻便,因电子书不方便前后查阅而迫使读书时认真看每一页也是他偏爱的理由。在哲玮的Kindle里,存有《三体》作者刘慈欣的全套书籍,科幻是它的外壳,透过科技汲取着关于人性层面的哲思。他相信在大数据匹配、人工智能的大趋势下,一个人会做何种工作,将与谁结婚,这些充满无限可能的事情,未来或许可以通过理性计算而提早得知。如若这样,丰富的文化与感性的情感都可解构成理性数据,想想少了太多趣味。未来如何并不可知,他更愿以敬畏之心相待科技,珍视现在的生活。哲玮与陈嵘都是“物尽其用”的推崇者,他们按照生活需求为家添置物件,而已有的物品会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不吝惜使用且在使用中愈加珍惜。家中一枚板,是他们一见钟情选下的,板子尺寸小巧,自然而不规则的边缘让人感到放松。起初,一枚板在家用作餐桌,后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它的尺寸对于餐桌略有些小,便新添一张1.8米餐桌,将它改作书桌。这种使用的灵活性让哲玮感到满意:“一枚板的功能取决于你怎样用它,可以用作书桌、餐桌,也可以换个较矮底座当作茶几,这在我们互联网行业是很受推崇的,术语叫作可扩展性。”而对于陈嵘,她喜欢收集器物,家中有宋明瓷器、日本陶艺家手作和当地匠人的烧制,这些器物不论多么珍贵都有各自实际用处,宋代瓷瓶用于乘装香贡器具,艺术品似的器皿当作食器,用在一日三餐中。对他们来说,“物尽其用”是尽可能将事物发挥到极致,也是“少即是多”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时间精力有限,有很多可以做到极致的点,但却无法全部抓住,既然这样,便只要抓住自己关注的几件事便好,不想什么都涉猎却浅尝辄止。”珍视自己所有之物与在意的那几件事,踏实地专注自己,正如陈嵘在日本学习花道课时收的两幅字画,“风光日日新”与“和敬清寂”,以和而敬,求静时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有着不受外物干扰的沉静。“道法自然,文人风韵有一种洁净精微之美,具有生命力,而生命与自然的真相,正是我们想要探索的。”在城市中的青山之旁,哲玮与陈嵘布得一方之所,寻觅未知的自己与自然,自然本真、蕴深如湖。/文字:周晨摄影:张媚/梵几在家NO.26
其他
梵几在家NO.22 | 苏暖、杜克和肉枣的家
谷雨之后,我们一行人来到浙江瑞安。穿过飞云江,车朝着瑞安老城区开去,南方的这座小城,正酝酿着一场浓郁的绿,沿街过去寻常民居,来往的都是怀有细碎善良的当地人,街头巷陌仍然随处可见绵延持久的市井味。这次拜访的是老朋友——苏暖,杜克,他们6个月大的宝宝小肉枣,以及家里三只白胖猫阿狸、胖子和十八。去年,苏暖和杜克将新家安在了瑞安的老城区里,挨近他们的工作室,方便打理“南食召”和“芥埴”,更为了迎接肉枣的到来。房子的设计全由杜克一人完成,他将原来130平三室一厅的格局改造为两间卧室与一个开放式书房。从18楼层的落地窗外望去是青山,往下俯瞰则是瑞安穿城的护城河。因为喜欢传统的中国风,杜克在现代高层空间里加入了中国人熟悉的园林造景元素,考虑到可能过于幽暗清冷,整体光线色调都设计得明亮一些。新家的装修只用了3个月时间,因为肉枣的早产略显仓促。尽管还有很多没有实现的地方,衣柜的移门结构比例不够理想,书房过于文人不够自在,玄关处少了烙有一家三口脚印的门砖,但入屋的惊喜随着整个空间的结构一层层铺叙打开,别有天地。入门隔出玄关,瑞安雨多,他们用多余的踢脚线做了挂伞架,地上铺了鹅卵石,几把伞穿挂着,接上几分江南地气。家里经常有朋友到访,热情好客的他们将整体空间设计得更为流动,厨房、用餐区、客厅、书房,都以开放式的姿态呈现,方便更多对话和行动。客厅特别留出了一处挂画位,挂有“君子居易以俟命”七字。这句话来自《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是杜克托一位朋友从日本买来的古董字画,也是他内心所尊崇的人生态度——正,真,诚。当时还在孕期的苏暖和杜克一起挑选了家里的软装。因为年小的肉枣,他们决定所有的家具都不能带有油漆。门面窗框杜克取用油画里的丙烯,自己上色粉刷。两人多年经营“南食召”和“芥埴”的好品味正好体现,细节之处常有用心。家里的食物是四季轮转采风来的地方真味,冰箱上贴着这些年来的生活照,上书“猫肥家润”、“热爱生活,用心吃饭”。书房的美人靠经常被家里的三只猫霸占,卧室与阳台间特意留有猫洞方便它们出入······颇具古风的走入式衣柜,浴室装着淘来的老木门,驻写春意的梅花挂镜,书房则有一个月洞式漏窗,各类写满生活味的字画散落各处,处处邻虚,方方测景,凝固在此都有了诗意,日涉成趣。午饭,“厨掌老司”杜克为我们奉上了极具瑞安特色的一餐,龟脚螺、藤壶、当地熏鹅,山海兼备,都是简单的做法,但味道极为鲜美,一股海的味道袭来。好客的苏暖一直没停下,一个下午竟然递上了八类饮料,梅子酒、雪莉酒、百香果、米茶、苹果汁、手工咖啡······有些是自己手制,有些则来自淘来的好货。现在他们将生活重心全部放在了照顾肉枣身上,杜克准备家里的午晚饭,最近为了让肉枣吃到好的面包,晚上在家学习烘焙。苏暖贴身照顾肉枣,忙起来时经常一边背着肉枣一边做着家务。每天晚上哄完肉枣入睡,属于两人的时间正式开始,苏暖称之为“自动响起了背景音乐”,书房成为他们的休憩与工作之地。经常在榻上的是杜克,喝个小酒,玩个游戏,也在这里写些小稿子。在电脑桌前的是苏暖,一直热爱工作的她,一有时间就见缝插针地工作。他们开始恢复打理“南食召”和“芥埴”两个品牌。“清朗朗的一个男子,走在异处他乡,衣食无着,但却也不急不躁,有闲情亦有镇定。他将切肤的生计看作是人世的风景”,苏暖认为胡兰成笔下的这段描述就是杜克的样子。两人因工作结识,一起共度患难。在苏暖看来,杜克是一个很糅杂的人,玩过摇滚乐队的主唱,也给自己写过诗,对喜好不止于表浅,是一个特别追根溯底的人。虽不善言辞,但每每在重要场合,婚礼又或宝宝百日时的发言时说出来的话跟诗一样,“跟他在一起我觉得生活有很多可能性”。杜克自嘲自己是一个闲散惯了的人,做事行止常颠倒,正业当作副业做,副业又当作正业干,而苏暖像是一台永动机,闲不住,兴趣爱好也很广泛。两个人以此互补,得以劳作,也得以放松。谈及日常生活,杜克说道,“最幸福的状态其实还是跟苏暖还有孩子去山里玩。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山水的人,她也喜欢。玩的时候她喜欢拍照,喜欢看各种没看过的东西,小枣开心,对我来说就会有期待。我们一家人就是应该一起去看,一起去走走。即使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不起眼的小县城,看世界还是可以做到的。”苏暖喜欢瑞安的山。每周去山里取木活字,他们都会找不同的山走走野路。一次起雾,几百米看不到前路,突然一瞬穿过云雾,车窗外一群牛群正悠哉悠哉地啃着草,这些山中岁月印象至今。一个人与一个地方的缘分,和人与居所相似,“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在瑞安小城,一切简单富足。杜克经常在微博上跟大家分享“吾乡瑞安······”,字句里都是对故土的深情。因为他们,更多人知道了瑞安这个地方,也因为南食召和芥埴的内容触碰到中文的典雅,懂得了岁时美好。关于未来,苏暖和杜克没什么计划,也不希望太有计划。可以的话继续留在瑞安,这样可以过更自在一些。他们深入地挖掘着瑞安的四季风物,惦记家园美好,珍视礼义,似乎离江湖很远,却过上了很多人艳羡的理想生活。拜访那日,天晴,绿意织满窗外的山地,栽花适意,酒风饭香,那些谓之美妙的闲谈和幸福的出游,醇得像酒,在傍晚的落照之中,令人未饮先醉。/文字:舒卷摄影:张媚
其他
梵几在家| No.21 滨洋、大鑫和可乐的家
滨洋和大鑫同是建筑师,年轻但讲究,态度笃定,心有坚持。可乐全名李可乐,一只黑白相间的小流浪狗。两个月大时被夫妇俩收养,正式成为这个温馨小家的一份子。和所有在北京奋斗的年轻人一样,滨洋和大鑫怀揣着爱意和心意,共同设计和经营着自己的家,使之有序、舒适又温暖,这里也成为他们新生活开始的地方。两人喜欢简单低调、不过度设计的室内,希望空间紧凑清晰,硬装简洁但细节精致。整个居所是一间三室一厅的老房,由于原本客厅面积较小,他们便设计了开放式的厨房,和餐厅相连,将南面的主卧改成真正的起居空间,两间朝西的房间分别作为书房和卧室。而最初,身为想法多、执行力极强的建筑师,两人曾为增加空间利用率尝试过另一版设计方案,试图把书架、衣架、电视柜、储物柜等服务空间按照墙面尺寸来做,与墙体结合成为一个服务空间体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他们发现,想要保持这版方案逻辑的完整就必须牺牲空间使用上的便利和舒适。“我觉得我们有些过度设计了,”女主人滨洋说,“家最重要的还是要舒服、随性。所以我们索性抛弃了这些想法,轻装修重装饰,不做任何不必要的形式和设计。”不只考虑功能性,要和家人在这个空间里度过什么样的时光,才是他们考量的核心。尽管家里没有特定的风格,空间改动的方也案以简单、宜居为主,但对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各项细节和施工质量,诸如墙角抹灰是否平直,瓷砖对缝是否整齐、瓷砖的转角处理以及薄门套的安装效果等,两人坚持严格把关,力求统一。“有些部分是在装修最初便预先设计的,”男主人大鑫说:“比如,薄门框和简洁的踢脚线,白色小方砖、原木色地板,以及黄铜把手和灯头。”为了找到心目中理想的那款踢脚,自装修开始,每回大鑫去家具市场都会特别留心,也在网上找了各种样板,“不是太高、太厚、就是和门的颜色不一致,”他摇摇头。最后,他们自己按照预期的尺寸购买了六十来米的榉木条,亲手上漆制作完工,出自自己之手的踢脚终于达到了两人标准,效果满意。因为这样坚持,大鑫笑说从门厂的师傅、瓦工师傅,到油工师傅、工长都“烦死”他了,“但我对家里的基础装修还是挺满意的,”他笑呵呵地说:“以至于现在还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就是爱看别人家的门框和踢脚线。”软装的部分,自然是由两人所喜欢的颜色和材质组成,棉麻、木质、铜质都是家里反复出现的,还有丰富的绿植点缀其间。除了直线条的踢脚和门套,就连他们最喜欢的白蜡木书架,也是因为“很像建筑的外立面的线条”而成为自己的加分项,被主人看中并带回家。家中的色块深浅交叠,浅木色的家具搭黑色的皮质沙发,留白的墙壁配深灰色的亚麻窗帘。阳光一年四季都很充裕,从阳台照进屋内,照在喜欢在这儿打盹晒太阳的可乐身上。“人们依赖居住空间获得安全和自由,也通过空间表达对日常的构想。”这句话来自日本建筑师坂本一成,滨洋和大鑫深以为然。日常很普通,而将日常重新呈现则需要一些努力和创造。“其实我们关注的这些与家的关联并不大,”大鑫说,“家其实无关风格、样式,无关是豪宅还是陋室,伴随时间的流逝,这些我们关注的家以外的东西开始有了意义,延伸着家的含义。”而这些一直围绕在他们周围、空间以外的事物,不正是午饭上桌后丝丝缕缕地冒着热气,闻香而来的,在餐桌前急得团团打转的可乐,踮起后脚在餐桌上探脑袋;午后的阳光将客厅照得越发明亮,男主人和我们聊起最近正读的书,女主人在厨房准备自己精心烘焙的巧克力蛋糕,盛于盘中与客人一同分享……因为有了可以与之分享生活的家庭成员,家的含义才远不止一间房屋这般简单,更像一个装载时间和故事的容器。当我们聊起他们心中对理想生活的定义,滨洋提及了来自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的话,让她深有感触。“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看似马上就要开始了,真正的生活,但是总有一些障碍阻挡着,有些事得先解决,有些工作还有待完成,还有一笔债务要去付清,然后生活就会开始。最后我终于明白,这些障碍,正是我的生活”。“所以,不该靠着对未来的希望生活下去,”他们说,“生活就是和家人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带着狗去郊区撒一天欢。总之,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文字:朱晗摄影:chenchen/梵几在家|No.20
其他
梵几在家|No.20 狼和鹭的家
漫画家狼和儿童摄影师鹭的家在北京近郊乡下,两年半之前,两人从城市搬迁至此,一片自由而茂密的菜园为他们的乡野生活提供了富足而有力的支撑。土地如此慷慨,半亩地便足以丰衣足食。天朗气清时,远山仿若尽在眼前,安静的像从未发生过一切。两人居住于此,种地,煮饭,画画儿,聊天……自得其乐,真实而简单。生活充满偶然,也充满选择,鹭说,他们的生活被各种机缘串联,有趣又自觉庆幸。居所的风格是顺延房子本来的状态自然成型的,房屋约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房顶的木梁是现在新房已经极少使用的榆木,每根木头不是单调的横平竖直,木材自然弯曲的弧度和散发圆润光泽的金黄色给这所普通的民房平添几分艺术之感。两人在清理时扒掉了屋内的土炕,揭开壁纸和吊顶,露出自然裸露的土墙,觉得颜色和肌理虽然粗糙,但却质朴,就没有重新再做涂刷和装饰。整个房子保留了强烈的年代气息,时间给它带来古旧而简单的美好。相应的,狼和鹭也按照房屋自己的气场添置了木桌椅、罗汉榻,用风筝纸自己做吊灯。除了新添的家具,家里的其他用品几乎都是朋友相赠。搬到乡下时,狼刚结束三年半的全国骑行到北京,鹭自己的家当也不多,于是两人在朋友里收集闲置的家具电器,“所以,我们很爱现在的家,觉得这样的来源特别因缘聚合,恰到好处。”鹭说,每一个院子和它的主人的关系都是缘分,因为每个院子都截然不同。当初,这个院子的房东只在院门上贴了“出租”两字的字条,没留信息,狼和鹭就自己爬墙头往院里看,房子的外观两人很喜欢,又有一片菜地,于是就在村里四处打听,经过一番努力问到了房东的电话,才联系租下。找院子的时候,随性的两人并没有太多要求,唯一定下来的是一定要有可以种菜的土地。“这在现在乡下并不是特别好找,”狼说:“很多院子都用水泥铺起来了,或者种满树,这也影响种地。这个院子,不仅有杏树李树枣树,大香椿,也有很多可以晒到太阳的地,当时我俩趴墙头看了之后,都相中了。”
其他
梵几在家|No.19 假胶卷的家
“斜杠”青年假胶卷是律师、公司合伙人还有摄影师,在北京生活的大部分时候,一直独自居住,泰然处之。他喜欢空间中的一切井然有序,认为堆砌的物品会带来压迫和焦虑,多有纷扰。他两居室的家中,甚至给人空旷无物的感觉。“我心里最理想的状态,就只在客厅里放一只懒人沙发,加一盏台灯,足够了”,假胶卷说,“这样多清净!”新家刚入住四个月,没有设计师,也没有图纸,一切都凭着自己的感觉走,双子座的假胶卷选择把纠结工作留给自己。随着装修过程中不断地妥协与修正,整个家形成了目前这样混搭偏简约的风格。他喜欢斯堪的纳维亚简洁的线条和明快的色调,也对轻复古的工业风和黑白灰有所偏爱。一度,在自己审美追求的驱动之下,他想将墙壁粉刷成低饱和度的蓝和粉,最终考虑到白色会让空间更显开阔而保留了白墙,“因为不论是设计还是摄影,色彩是较难把握的部分,而且我喜欢房间明敞一些。”他的家里,充满着一进门就能让人喜欢上的居家气氛:温润又坚硬的木家具、光洁而优雅的金属灯、透过南面阳台四散进屋中的光线将北欧式的浅灰、明黄、海蓝和绿衬得干净而轻巧。假胶卷认为,居住空间就像个有机整体,不能只是外观主义,内部结构更是需要结实耐用。因此,他在硬装部分也下足了功夫,把预算中的很大一部分,分配在表面不容易看到的地方,比如五金、卫浴等,对“有机体”中的每一件物品的价格、设计、实用性和耐用度多方比对,希望这些每天触摸得到,离生活最近的物品能够顺手、好用。为此,假胶卷为家里选择纯铜质感的开关、门把手,在长期触摸中,金属的质感脱颖而出,经久耐用,同时,这也是他选择实木家具的原因,“因为看得到结构到底是否结实”。他通常会在木餐桌边吃饭、工作或者发呆,手臂接触桌面,能感受到实木的坚硬和温润,“你就知道,这些家具,是有生命力的。”对生活,假胶卷的态度很简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就够,适度占有,在纷繁的选择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他说大概是读了《断舍离》以及松浦弥太郎的一些文字之后,开始尝试放下执念,自觉内心的噪音少了。这种对资源最小限度占有的理念,不仅是生活上的“断舍离”,也是心灵上的,物质上节制,精神上便会更加充沛丰盈。“‘断舍离’不是噱头或者赶时髦”,假胶卷说,“用不掉的东西,扔掉或者送人,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好。有些东西我可能近三年都没有用过,就像电脑中那些好多年都没打开的文件,保留着对它们也不公平。我最近还戒掉了瓶装水和纸巾,这样不仅对环境友好,也给自己省了很多麻烦。这就像减肥一样,生活也需要减肥呀。”假胶卷的一天从起床后自己做一顿简单的早餐开始,一般是牛奶炒蛋配蔬菜、面包配咖啡。独自生活久了,便逐渐学会与自己相处,因为他始终认为,真诚的面对自己,是最难的部分,人从独处中能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当然有更期待更理想的生活,像很多人一样结婚生子,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到了一定年纪,如果没有顺利遇到这样一个人,这种理想状态就无法实现,这时就需要自我修正,去过一个人的理想生活。”居住空间体现人的生活态度,而生活态度又决定了人会选择什么样的空间。假胶卷说,选择适合的、喜欢的,不用考虑什么风格,也不要去模仿谁,住在里面,感到舒服,就刚刚好。“如果单就居住空间而言,家就是不管你这一天工作有多疲累,进了那扇门,整个人就放松下来,再也不用牵强地去迎合什么,这就是家。”主人微博:假胶卷/文字:朱晗摄影:未未来/梵几在家|No.18
其他
梵几在家|No.18 莲和琅老师的家
莲和琅老师,是独立服装品牌「如洗」的创始人。不尚华服,素质如洗,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养料之上,如洗的服饰质朴悠然,舒适恬淡,给人优雅轻盈的感受。如今,两人从胡同搬至京郊生活,住在一栋拥有挑高的空间和充裕采光的房子里,增加了在家工作的时间和自由度,居所本身和家中的器物花木,都成为身为创作者的他们获取灵感的源泉。FNJI
其他
梵几在家|No.16 徐徐和老王的家
徐徐和老王的家在一处闹中取静的小区,面对着一片绿地公园,春天伊始的时候,能看到公园里树木鲜绿的嫩芽正逐渐爬上枝头,进而开始繁茂,然后是花朵盛开。小区虽有些年岁,但老房的妙处,便是拥有挑高的天花和三面朝阳的窗户,从早到晚,阳光都毫不吝惜,格外关照这个家。两位主人钟情简单、有质感、本源的材质,宁缺毋滥、物品经典但绝不堆砌,一切以“生活舒适为最高指标”是他们选择的原则,因此家里装修风格是基于两人的喜好,在如前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的。整个空间的设计简洁明快,灰白和木色成为空间中的主基调,水泥材质的冷峻又增添少许工业气息。光洁的白色的水泥地面是女主人的想要的效果,灵感沿用自商业空间,素净且一尘不染,带有些许细碎的生活痕迹;墙面是夫妇俩参考设计师的意见后,几经斟酌,自己调出与白色相近的浅灰,与地面在色调上浑然一体。干净的白色调框架下,木色填充了空间中最实用的部分,黑胡桃木的家具在阳光下散发深邃柔和的光泽,老榆木板的木门和置物架,文理粗犷质地厚重,在家庭空间中颇具独树一帜的存在感。两位主人在家具的选择上,尤为注重线条感,考虑到居住空间的大小,选用线条多为纤窄柔和,轻盈利落的家具和家居用品,节省空间的同时也分割了空间,生活的层次也因而更加丰富起来。比如徐徐最喜欢卧室里的那张观林榻,它符合女主人对一件家具的基本要求,实用舒适,附加值是观赏性。“我喜欢它独特的中式曲线工艺,”女主人说“正面看,它好似旧时文人墨客,长袍大衫,沉沉端坐,透着静、雅、稳。侧观弧度柔美,曲线玲珑,两者看似完全不搭却又如此合理地存在。”男主人老王更喜好可以自由搭配的组合柜,三只玻璃柜的组合非常实用,其中展示的物品都是两位游走各地有缘入眼偶得之物,平时用度把玩乐在其中。其中从日本带回的清水烧桔吉茶具是他们的心头爱,不仅是因为百年老店,设计质朴而耐用,两人更欣赏店家深喑根植于民的经营之道。整个居住空间中没有使用一般家庭中常用的顶灯,取而代之的多是射灯,灯光主要是分区功能性照明,在料理区、阅读区、用餐区加入点光源,或是散光源辅助照明,特别为了突出某些局部和空间整体层次,还设置了隐形LED光带,起到加强或是调节的作用。这个家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家里没有电视,一家人乐于驻扎的空间也从沙发区自然挪至餐桌区。徐徐热爱烹饪美食,是家中的大厨,从中式料理到日式甜点,再到饭后一杯温柔而香味馥郁的手冲咖啡,全家人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是一家团聚亲子时间。“我们出没于餐桌,沙发周边。在这里爷俩下围棋,全家游戏,彼此相互调侃。当然这里除了吃饭喝汤,我们还有诗歌,背包和远方。”女主人笑道。同是在IT行业经验丰富的夫妇俩,虽然事业上资历深厚,身经百战,但对生活的要求依然简单:基本物质需求标准,相对舒适的空间,健康的饮食和可以满足自身爱好的环境。严格遵守健康的生活理念,健身跑步,闲暇周游世界。读小学三年级儿子在课余之外,按照自己的喜好参加机器人编程和英语两个兴趣小组,然后再花一天时间训练棒球,最近在紧锣密鼓地备赛中。“前两件事都是他自己的爱好”,老王说:“打棒球也是孩子自己坚持在做的事情,我们的原则从来都是不干涉孩子的爱好,希望他能有健康的身体和相对轻松的成长环境吧!”最细节之处通常更能看到人们为家倾注的情感,你能发现更多丰富的元素在家中呈现,开放式厨房是女主人的工作区域也是乐园,墙壁的处理方式简单直接,暴露于外的红砖乡野气十足,地面花砖的图案则是两位主人花一下午的时间,设计拼贴而成。窗户边的聚集着多肉,茶几上盛开着睡莲,有些花朵衰败了,女主人也会将它们悉心收集,晾干,重新插在瓶中。“在设计装修尤其是日常的不断布置调整上用心了,家里的每处都是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的展现。家是放松、舒适的地方,没有压力,做自己想做的,每个角落我们都注入了感情,在家中随性惬意的事太多太多,仿佛‘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女主人坚定地说:“居住空间是为居住的人服务的,一切以此为根本,拘束,碍手脚,不随性的住宅就不是窝。”采访、文字:朱晗摄影:chenchen『梵几在家』往期栏目梵几在家|No.15周丹和欣然的家梵几在家|No.14
其他
梵几在家|No.15周丹和欣然的家
冬日的早晨,我们拜访了周丹和欣然的家。浅灰色地面,配以同色系的墙壁,线条流畅简洁的实木家具,也不乏温柔暖调的色彩装点其中。家里的每个空间都按照两人的想法规划了独立的背景色,餐厅是跳跃的黄,卧室是沉静的白,客厅拥有最多最明亮的灯光,次卧是男主人的工作室也是暗房……一个素净而又生机勃勃的家展现在眼前。家的样貌取决于它的主人如何观看世界,这种观看方式体现到家居设计里就是家的含义的延伸。在最初的想法中,周丹和欣然便明确希望这个家是包容性强的,能连接每日栖居的封闭空间与心里的理想空间以及外界自然。在这个连接的基础之上,再去考虑空间的内在填充。男主人周丹非常热爱黑白摄影,基于这个出发点,他花了很久的时间,挑选到最接近黑白摄影区域曝光中的5区灰色作为地砖的颜色,灰色是包含了一切可能的颜色,也方便与家具的搭配。夫妇俩在家具的选择上总的原则是注重一件家具的设计感,实用性,希望家中的家具一定是实木的,而且包含了各种可能性的搭配风格。剩下的装饰和摆放,就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两人喜欢抽象感的设计,餐厅明黄的墙壁上,挂着一副色块组成的油画,画面中几种颜色相互映衬,氛围热烈。周丹在这幅画的旁边放了一张自己的摄影作品。照片拍摄的是在吴哥旅行途中的平常一景,乍看之下并无太多的意义,但将它的颜色抽象出来看,却和油画的色调分布有着惊人的相似。抽象的设计元素还体现在主人对灯具的挑选上,他们用北欧风格的吊灯,装点整洁有序的家居环境,让简洁的抽象和略带中式感觉的家具和日式家居克制的颜色搭配。回想到第一件入驻这个家的物品,是一款Boconcept的黑白渐变挂钟,从黑至白的灰度区间渐变,刚好呼应黑白摄影里的区域曝光,在夫妇二人看来,从它入驻的那一刻起,这个家也就开始了自己的新纪元。不论是墙上还是角落中,家里四处皆是周丹的摄影作品,黑白为主,交错的线条和阴影,明亮或深邃。周丹热衷用胶片记录经历过的风景,再自己冲洗放大出来,回看时,会被记录下的存在打动。而这打动人心的部分,大概就是在当日的心境之下捕捉到的自然之美。周丹用“乘物游心”这个词概括他所热爱的摄影:“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景观,也许平淡,其实是我们没有发现它的形式和表现富有力量。人的心境决定你看到什么。”所以从摄影范畴懂得如何观看世界的形式感,在设计一个家的时候便会潜意识地安排家具点、线、面的搭配,以及色块与质感的和谐。“我们尝试站在最常观看这个空间的角度,来决定如何摆放所有家具,以达到某种有力量感的形式。”周丹如是说,这和他创作摄影作品的逻辑如出一撤。欣然说:“家是一种感觉,并不是房产,想到家,总会随之想到景色和回忆。”在周丹的心中,最理想的空间是他遥远的故乡和同样遥远的包豪斯结构空间,它们处于两个极端。“所以你看到家里到处都是故乡的照片,看看一屋子的照片,我们就能回到曾经见到的山河大地,星宿生灵。”主卧里的三个箱子,是两人和遥远的故乡及过去最为直接的连结。朱红色的樟木箱子是欣然爷爷奶奶的结婚嫁妆,深褐色的牛皮箱子是周丹父母的结婚嫁妆,银色的铝合金rimowa则是男主人四处奔走青春岁月的见证。如今三只箱子被他们一起悉心收藏,置于家中,似乎是对时间和家族的延续的象征。周末里,两人喜欢在客厅的茶几边休息,躺在禅椅上看书,或赖在懒人沙发里聊天。周丹说家里的家具中最喜欢多人禅椅,“喜欢的人会很喜欢,禅椅真的是不止是新中式,把它和经典的Y椅摆在一起,也会是非常融洽。”欣然则最喜欢餐厅边上的多格杂志架,认为它实用而又极具气场。聊及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标准,欣然和周丹都认为简单的设计和好的品质就是日常而恒久的。“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街头成为堆积城市泡沫的地方,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混为一谈,玩笑的土壤上开满了荒诞主义的花朵”,他们说:“其实我们对于成功和生活的定义真的该反思一下,过的纯粹些,不那么仓促将就,毕竟活成什么样,都是自己的,就一辈子。”附:周丹个人网站:http://bug2art.com采访、文字:朱晗摄影:chenchen『梵几在家』往期栏目梵几在家|No.14
其他
梵几在家|No.14 陈曦和董冬冬的家
“我确定我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我都喜欢,因为我们其实是整天呆在家里的人,我的爱好也正好都是在家里面。整天在家的人,其实每一个地方你都能把它打理得让自己觉得很喜欢。”女主人陈曦说,自己喜欢的空间,一定是一种全息的感受。目之所及的空间里,四周、上下,包括声音、气场,是多维度的将人整整包裹的氛围,一种流动的感觉。走进他们的家,柔和的光线,安静的空间,占满整面墙壁的书籍,悉心养护的绿植,以及三只活泼呆萌的猫咪……便觉得心被一种温和而流动的气息感染着。长条形的屋子按功能分隔成厨房、餐厅和客厅,卧室和书房各居一侧,简单实用。家中中式氛围浓郁,笔墨纸砚,紫砂文玩,古书古琴,列坐其次。陈曦和董冬冬都喜欢简约,没有繁杂花式的设计,他们始终认为,形式上越是简单自然的设计,审美上便越是长久。女主人陈曦对美有着极其执着的追求,她喜欢木头的质朴厚重,有存在感,希望家里的每样什物都是她真正喜欢,愿意长久使用的,能够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比如眼前这张核桃木的桌子,她会记得,坐在桌前写字、喝茶,以及所有和它相处的时间,因而这张木桌对她来说即是特别有意义的存在。“我希望它们能够存在于这个空间里,我在这里喝茶或者做其他事情,就好像花的所有时间,都能跟家具产生联系。所以我更坚定的需要木头的质感,”陈曦说,“因为它是可以陪伴人很久的存在。对于我们这样在家工作的人来说,桌子、椅子和床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在家工作的陈曦和董冬冬分别是词作者和曲作者,合作共同谱写过多首动人心扉,细腻真挚的作品,《时间都去哪儿了》、《终于等到你》、《一念之间》等均出自两人之手。结婚十年,在一起十多年的两位的默契在举手投足间便足以羡煞旁人。冬冬先生爽朗热情,陈曦姑娘恬静温暖,眼神里透着睿智,彼此在生活上互补,但内在的价值观极其统一,对任何事情和人,心里的底色特别一致。在这样长久的既为伴侣又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中,两人都觉得彼此需要合适的空间留给创作,这个空间不是心里上的感受,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划分。男主人在家中有一间专用的工作间,几乎所有作品的旋律都是他一个人在工作间里构思出来的。一张白蜡木的大案桌是董冬冬每天看书、沉思的地方,他习惯于先在桌前构思,待胸有成竹之时再去琴前弹奏出来。在这张桌前,他几乎能消磨掉一天之中的大半光景,有时候,刚写完一段,他会回到桌前喝杯茶,把工作放一放,过一会也许新的灵感就会蹦出来。也有的时候他甚至什么都不做,只是盘腿坐在罗汉椅上看窗外的风景,天气好的时候,能看见西山。陈曦的工作空间和生活空间也是分开的,对她来说,客厅、书房和餐厅是工作区,卧室是生活区。她习惯于端坐在桌前读书,卧室于她来说只是休息的场所,卧室那扇门仿佛自然而然就把她的工作和生活的区域区分开来。然而,她又是一位真正让工作融入生活,生活与工作交织的人。对她来说,生活中充满创作,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将家中的每处角落都打理得很舒服,于她而言那就是在创作,之后再拿起笔,很多词句便会一蹴而就。“我每天的生活其实挺松懈的,但做事的节奏很快。我不会靠区分空间,或者把工作时间和生活完全区分,因为我觉得我摆弄花草或是和猫玩耍的时候都是在工作。对于我和冬冬来说,创作这件事情,不是我们坐在琴前就能弹奏出的,也不是拿着笔记本立马写出来的,而是我在拍照,养猫,玩花弄草,打扫,在布置家中某个角落的时候,我围绕我创作的主题接连不断的思考,绝不是硬着头皮去做的某件事,至少常态不是这样。”
其他
梵几x家|No.13 高明和乐怡的家
我们在一个刮风的春日里敲开了高明和乐怡家的门。娴静的住宅区,距离繁华热闹的商业区不远,地段很好。热情健谈的高明聊起自家房屋设计,几乎没有停歇,女主人乐怡则安静地坐在一旁,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笑称高明是家里的新闻发言人。是生活气息浓郁的家,有着全家人都喜爱的透亮的阳台,温馨而实用是这个家给人的第一印象。去年高明和乐怡结婚,于是开始着手改造这间90平米的住房,因为乐怡当时需要外派香港工作半年,所以这次的改造从设计布局到家具和软装,几乎都是高明亲手包办,按高先生的话说,“算是给乐怡的礼物”。改造的过程充分借鉴了之前居住的经验,因为是十多年前修建的住宅,整个屋子呈长条形,不够通透,高明把这样不够合理的部分重新改造,把之前长条形状的大客厅分隔成茶室、客厅和餐厅三块区域,拆除多余的墙壁,将原有的J字型的卧室变得格局方正而紧凑。除去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格局,进行功能分区,其余的工程则以简洁为主:白墙搭配木地板,其余并无花哨。虽是老房子新装,但家里还保留了一些最初装修时的设计,在他们看来,潮流之外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就要被淘汰,反而这些木工用料的包边、木门都厚实结实,质量很好,使整个空间富于一种旧环境带来的温润感,住在其中心里觉得踏实。在家具的选择上,两人都喜欢实木的耐用和带来的温暖感觉,由于整个居所不大,两人偏爱不落地家具的精巧。乐怡说:“我们选的所有家具都是不落地的,因为好打理,积灰少,看起来比较轻盈、不闷,更有空间感。”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两人觉得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讲究性价比。高明总结道:“我觉得装修最重要的,首先是隐蔽工程一定要做好,水电怎么走,电源接在什么地方一定要想清楚,其次是整个的结构,空间利用率,我们的房子现在装成这样,就是因为有十年居住的经验,告诉我们那里好,哪里不好,需要改动。住在其中的人要知道自己需要的区域,这样更有针对性。”餐厅的墙壁是略微有些高亢的暖黄,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brilliant,男主人高明希望借由这面墙壁将餐厅部分凸显出来,实现功能分区。高明曾在一本室内设计的书上读到,黄色的墙面会给人,尤其是女性一种归属感和温馨的感觉。“因为我母亲有一些轻度的失眠症,所以我想要把餐厅这面墙刷成暖黄色,也可以和实木的餐桌搭配。虽然当时这样的想法也受到了争议,但是我还是很坚持,出来的效果家里的两位女士都表示满意。”高明和乐怡都在银行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按照他们的话来说,工作极其不浪漫,也不需要任何创造力,一切都按照程序规定,在被限制的轨迹上在走,未免枯燥。所以上班时间以外的生活,去郊游,会朋友,跑步,看音乐会都是两人非常热衷的事情。把他们所有的想象力和热情都花在生活上,希望做到work
其他
梵几在家|No.12 小七和板刷的家
走进小七和板刷的家,清新爽朗之感扑面而来。纯白色调的墙壁,木色的家具、地板,软装大都也是素净的白色、米色系,像在心口吹过的一缕微风,舒服自在。周末的早上,男主人板刷出门修习另一个学位的硕士课程还未归来,女主人小七在门口迎接我们,齐耳的短发,白静的面容,戴一副斯文的眼镜,穿一袭蓝色的麻质连衣裙,笑起来嘴角向上勾出一个弧形,不禁让人联想起动画片里的卡通猫。一个人的居所,必定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性格和习气的汇聚和表现。两人的家和小七姑娘一样清爽、利落。“几乎没有怎么装修这间房子,我们就搬过来住了,”小七的普通话中带有一点点南方口音,“我喜欢家里简简单单,多余的东西不会要。”起居室的沙发区,两张禅椅和家的风格和谐统一,铺浅米色的亚麻地毯,地垫分放在茶几两边,想必主人热衷席地而坐的畅快。右手边即是用餐的区域,一张大板凳和两把木椅子,只是为了保护木地板,实木的桌椅都穿上了可爱的袜套式脚垫。卧室也延续了家里明快的基调,浅灰色略带褶皱的床铺,一只银灰色的暹罗猫正卧在床上打盹儿,看到陌生人靠近便敏捷地跑下床,迅速消失了。床边晒得到太阳的地方,放着一把女主人喜欢的北欧摇椅,铺着暖融融的厚毛垫。无干扰的、让人愉悦的家,使居住其中的人们从束缚中解放出来,仔细思考自己到底要过怎样的生活,为此到底需要什么,又不需要什么,如同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三室一厅的户型,除了主卧之外,还有书房、客房各一。数月后,小七和板刷即将迎来他们的第一个宝宝,宝宝的奶奶也将搬来同住。另一间书房是小七做手工的地方,她也珍藏了各种珠子手串,琥珀的、老银的,柿子红的玛瑙,玲琅满目,还有镏金的老簪子,老布头缝的包包,古董绣片做的护腕,她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的收藏,铺在床上给我们一一介绍,也会去淘珠子,淘各种花纹的布回架,自己动手,一针一线缝缝补补,对这些很是着迷。除了两位主人和即将出生的小朋友外,家庭成员还包括两只暹罗猫:多多和小空。多多是黑脸的母猫,乖巧,会悄无声息地靠近你,被抱起来的时候也不会反抗,乖乖不动,小七说,那是多多在隐忍。另一只叫小空,是男孩,敏感,也会把小七养的植物啃个乱七八糟,微微有些神经质的“小恶魔”性格,会突然跳起来,在家里窜来窜去,极有存在感,而当你想要接近他,就立马逃得无影无踪。小七说:“养猫之后才发现猫的性格真是大相径庭。暹罗猫的性格就比较外向,在猫中属于亲人的类型。我养的这两只也性格各异,小空很粘‘爸爸’,每次‘爸爸’回到家,他都要去找‘爸爸’,然后趴在他身上发发嗲。而多多是要求特别多,很傲娇的,到了晚上会找我要罐头吃。”得知我们要来拜访,烹得一手好菜的小七一早就开始忙活午饭,虽然是她口中“好做的快手菜”,实际个个不简单:梅干菜猪肉丸,梅干菜在前一天晚上已经泡上,小七笑道:“煮饭的时候放在电饭煲里一起蒸,都不用特别去做这道菜。”大烤墨鱼,是从沿海城市的家乡特意带回来的新鲜墨鱼,冻在冰箱里,鱼圆汤的原料也是从家乡带回,要点是提前在鱼肉中放姜和葱去腥,都是清爽的沿海风味。已经怀孕数月的小七依然身手敏捷,只不到一个钟头,就奇迹般得变出一桌子饭菜。午餐时间,男主人也下课回到家里。小空果然一溜烟跑到门口迎接,撒娇亲昵一番,娇嗔极了。小七和板刷是大学校友,两人都是从事金融财务方面的工作。工作中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小七如今休息的时间几乎都呆在家中,为宝宝的到来做好准备;笑起来像个大男孩的板刷脾气很好,用小七的话说,是“百搭型”,“板刷”这个代号也是小七拿他的发型开玩笑的产物。两人都酷爱猫,每天也都会去小区里喂流浪猫,“她总是欺负我,还好我们都爱猫,但如果要她做选择的话,被赶出门去的一定是我啦。”板刷笑嘻嘻地说,扮演了一个幽怨的表情,而在一旁的小七反而认真地说:“他是很包容我的人。”
其他
梵几在家|No.11 冬冬和四克的家
采访:老梅、张媚摄影:张世高、老梅、张媚文:朱晗在杭州夏末初秋的好时节里,我们拜访了冬冬和四克的家。是有着浓浓中式氛围的家:客厅和书房各立着大大的中药柜,打坐用的圆垫配以简洁线条的禅椅,墙上热闹而寓意喜庆的福帖,竹质的百叶窗……三室一厅的家功能分区明确,还专门设有待客用的榻榻米屋,舒适而惬意。返璞归真的白砖墙和保留原始树干模样的茶几,又平添几分略带粗犷的质朴感觉。砖墙正中央,“凝思静听”四个字被冬冬和四克方方正正地挂稳,不免猜想,这样静心凝神的状态,是主人家的追求所在。在家中四处探视,有那么一瞬,会觉得这里的某个角落,颇有些80年代的招贴画的味道,没有生硬的现代元素,温暖浓郁的生活气息从晕黄的灯光里散射出来,从淘来的药铺格子里残余的草药香里飘出来,从旧木地板深浅不一的木色里升腾起来。从对家的布置上,能看出人们心底的温度和情怀。冬冬和四克大抵是极热爱生活的人,两人收集了很多各色各样的设计品、老物件、毛绒玩具,甚至是景点买回的纪念品,家里很满档,很热闹,从starbucks的城市随行杯,到曾经放在祠堂供奉、有延续自家香火意义的灯笼。冬冬说自己是有着明显“囤积”倾向的人,“按我爸爸的说法,不管去哪儿,我都得一个箱子去,三个箱子回。”冬冬笑道,“我这样的性格就是没有办法做到‘断舍离’,反而觉得摆上些物件的家才是家的自然状态。”冬冬说记得日本有个很有名的电视节目,叫“超级整理王”,节目中经过改造的家几乎都用尽机关把生活用品收纳起来,外表整洁到不留生活痕迹,可她却反倒觉得那样一丝不苟的家失去了很多最本质的味道。生活中,两人性格互补。女主人冬冬开朗而健谈,听她说话,能想象到她工作中雷厉风行的那一面;男主人四克则是温和细心的人,时常包容冬冬的小情绪。“我觉得他心胸非常宽广,不会斤斤计较,”冬冬说,“在朝夕相处的生活中,这点其实比很多其他事情要重要。一个人急起来,另一个人就退一步,互相谦让。所以一般我们不吵架,生气时我自己在那说半天,也没人理会我,我说完了,气也消了,冷静下来想想,发觉自己做得也没有很好啊,会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两人的工作性质都和法律相关,都属于工作压力大的族群,工作忙起来没有边际,时间长、强度大。也许,收集各种鲜活有趣、丰富多彩的小物也是两人排遣生活压力的方法。最近一段时间,他们越来越喜欢老家具,喜欢时间带来的沉淀和改变。两人并非行家,只是从观感和直觉上去挑选自己喜欢并实用的家具。就这样,他们也淘回不少心仪的家具。比如榻榻米上的炕桌,就是冬冬跟着一个设计师朋友去工厂时偶遇的。“工厂门口堆了很多石槽和这种矮桌,我看到就觉得蛮喜欢。是老的家具,但是有些残破的地方也做过处理,补了水泥。把它放在榻榻米上做炕桌用,还是挺好的。”减压的方式,还有一种,就是逃离。冬冬和四克的“周末出走”是属于两人可行而又富有浪漫色彩的逃离方式。他们会预先选好一座城市,可能是重庆、武汉或者香港,在周五的晚上搭乘火车或飞机,算好时间,消失几十个小时,再在周日返回杭州。这样“每周一城”的方式已经渐渐成了他们生活中的既定项目。从一陈不变中抽离,给自己时间去经历未知和新奇,这是旅行给予人们能量的方式,享受身在异乡为异客的那份自由,去另一个地方过另一种人生。和对待生活的态度类似,夫妇俩也用一种独立自省的态度面对工作。他们认为人需要一份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把自己的生活维持在稳定而可控的状态里,但要说在现在的工作上有多少企图心,冬冬觉得那也不是自己追求的事情。“可是,如果你问我是不是喜欢不工作?我也很害怕闲下来时那种丧失目标的空虚感。如果我找到了另外一份更自由,更有兴趣的职业,当然更好。我担心的是自己还没有想好将来要做的事情,只凭虚幻的想象,身边也无人分享经验,就莽撞去做,结果却发现和自己的想象全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