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沂蒙革命老区是一块充满热血和奉献的土地,党群血肉相连,军民休戚与共,铸就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伟大沂蒙精神。82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支年轻的文艺队伍在沂蒙这片热土上,满怀对党的忠诚和革命乐观主义信仰,创作一首红色经典歌曲《跟着共产党走》,表达了沂蒙根据地抗日军民坚定跟党走的心声和信念。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济南市博物馆与临沂市博物馆联合推出《跟着共产党走——临沂市博物馆藏沂蒙精神革命文物展》。今天,我们重唱这首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到抗战胜利时,山东根据地控制了1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2400多万人口,占共产党领导下人口总数的近1/4;主力部队27万,民兵50多万,自卫团150多万,占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武装的近1/3。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12年间,沂蒙人民做军鞋315.13万双,做军衣121.68万件,碾米磨面11715.9万斤,救护伤员5.9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整个解放战争中,山东出动支前民工1106多万人次、小推车30多万辆、担架6万多副,运送粮食11亿多斤,支援的战役占到全国战役总数的23%。沂蒙人民为党的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临沂城解放后部队举行入城仪式在沂蒙牺牲的烈士罗炳辉(1897-1946),云南彝良人。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解放战争爆发后,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1946年6月,指挥解放枣庄战役胜利后,因病去逝。罗炳辉之子罗新安致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信件(临沂市博物馆藏)赵镈(1906—1941),陕西府谷人。历任津南特委书记、冀鲁豫省委党校校长、鲁西区党委组织部长兼党校校长和妇委书记、鲁南区党委书记。1941年10月27日,国民党军突然袭击鲁南区党委机关驻地,制造骇人听闻的“银厂惨案”,赵镈不幸被俘,拒绝投降,11月13日惨遭活埋,壮烈牺牲。王麓水(1913-1945),江西芦溪人。1929年加入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红军中,他先后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团特派员、团政委等职。1945年12月13日,时任山东解放军野战兵团第八师师长兼政委的王麓水在指挥部队围攻滕县城时,壮烈牺牲。左、中:赵镈烈士照片(临沂市博物馆藏)右:王麓水烈士照片(临沂市博物馆藏)符竹庭(1912-1943.11.26),江西广昌人。1928年参加工农红军,曾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政委,滨海区政委,1943年11月26日,在滨海军区机关驻地——赣榆县西北的黑林镇富林村(具体为马旦头村)遭遇日军,不幸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常恩多(1895—1942),辽宁海城人。1922年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被授予中尉排长职务,后又被提拔为上尉连长、少校营长、中校团副、上校团长等职。1942年8月常恩多毅然宣布起义,把111师官兵带到了滨海抗日根据地,带到了党和人民的怀抱,自己却因重病不治,不幸病逝。左:《东北抗日烈士传》(临沂市博物馆藏)右:常故师长纪念册(临沂市博物馆藏)陈明(1902—1941),福建龙岩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1月,日伪5万余人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30日凌晨,时任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的陈明率抗大一分校部分学员和少量部队在大青山下突围时壮烈牺牲。李竹如(1905—1942),山东利津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到上海,参与创办《文化报》。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山西创办晋冀豫区党委党报《中国人报》,任社长,后任华北《新华日报》副总编辑。1942年秋末冬初,时任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秘书长的李竹如随省级机关由滨海向鲁中区转移,11月2日在对崮峪突围战中壮烈牺牲。辛锐(1918—1941),山东章丘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3月任山东姊妹剧团团长。1941年11月,日军集中兵力对沂蒙山区进行拉网式大“扫荡”。她随部队行军,日夜与敌人周旋,在战斗中身负重伤。12月17日,为了掩护队友突围,她用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冲到跟前的日军同归于尽,壮烈牺牲。陈若克(1919—1941),祖籍广东顺德,出生于上海。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担任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时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的妻子。1941年11月,日军大举扫荡沂蒙山区,在突围时陈若克因即将临产,行动不变,与部队失去联系。被捕后陈若克与其出生不久的孩子被日军残忍杀害。王立人(1910—1941),天津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到山东根据地,先后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敌工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41年12月,王立人在山东沂蒙地区大青山反“扫荡”中,为掩护德国记者希伯突围壮烈牺牲。汉斯·希伯(1897—1941),德国记者、国际主义战士。1925年来到中国,1938年春,希伯来到革命胜地延安,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会见。1941年9月,到达山东滨海地区。同年11月29日晚,希伯所在的连队在沂南费县交界处的大青山五道沟下的獾沟子附近与敌人遭遇。为了掩护队友突围,他不幸身受重伤,最后壮烈牺牲。杨荆石烈士笔记本(临沂市博物馆藏)杨荆石出生于沂源县,曾担任蒙阴县县长。在1942年的战争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41岁。这本纪念册共有46页,有45处题字笔记。题字者有老革命家范明书,郭洪涛,黎玉等等。题字的内容大多以坚持抗战,宣传抗战为主。郭洪涛同志对艺术的评价则是:“革命的武器有多种,艺术是其中的一种,一副生动的图画,胜过三千枝毛瑟枪。”纵观这本纪念册,它既是一本珍贵的革命文物,又是一本饱蘸革命激情写成的抗战宣言;它不仅记录了烈士的足迹,同时更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的思想境界,也为研究鲁南抗日斗争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展览正在济南市博物馆展出,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参观,在展览中触摸历史,在历史中汲取力量,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