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发布

其他

浓情端午时,精彩活动集

01南京财经大学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开展了“端午情长,‘艾’意浓浓”主题活动,以诗歌赏析、包粽子、制作艾束等形式,迎端午、祈好运。同学们以艾草打底,添上香囊、葫芦等配饰,裹上牛皮纸,系上五彩绳,附上祝福语,制作倒挂艾草束。校园多处都挂上了学生制作的艾草束,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卷粽叶、填蜜枣、包粽米、系粽绳,师生一起包粽子,共叙师生情谊、共迎端午佳节。02南京工业大学端午佳节来临之际,南京工业大学龙舟赛在玄武湖举行。本次龙舟赛分为校内对抗赛与校际友谊赛,南工大师生代表、在宁兄弟高校学生代表等近千人参加活动。运动员们个个精神抖擞,用尽全力划动着船桨。观众们加油助威,活动现场热烈激昂。以龙舟赛为核心,南京工业大学积极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培育师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03南京林业大学近日,南京林业大学举办“寻‘粽’文化、与‘林’共进”端午主题活动。活动以舞动“中国龙”开场,将舞龙这一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沉浸式演绎“点朱砂”“摇团扇”“包粽子”,生动诠释了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风俗习惯;而“游园活动”和“端午知识竞答”则激发了师生们的参与热情,大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重温了端午的历史与习俗,进一步加深了对传统节日的认同。04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近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将非遗文化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组织了一场端午主题活动。活动中,学生们认真选材、切割、编织,制作出一艘艘精美的竹编龙舟,体验非遗技艺的独特趣味;在DIY艾草养生锤环节,学生们发挥创意,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融入个人作品,制作出形态各异、香气四溢的艾草锤。通过活动,学生们不仅切身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氛,更在实践中体悟了工匠精神,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05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粽叶飘香,香韵悠长。近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分批前往当地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开展了“香韵悠长,端午安康”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向社区居民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讲述中草药护理与养生知识,和社区居民一起做中草药香囊,共祝端午安康。06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迎端午、品文化、传技艺”主题活动。同学们全情投入香包制作,彩绳在巧手中编织,针线在布料间穿梭,香气在房间中缭绕,每一个香包都承载着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重。此次活动在引领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07江苏科技大学端午将至,江苏科技大学联合镇江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举办“品味端午丝线里的《白蛇传》戏曲民俗文化”活动。师生共聚一堂,探寻端午佳节与传统戏曲之间的深厚渊源,学习端午节民俗中蕴含的人文思想、白蛇故事中的民俗元素、端午各项民俗活动的文化精髓。在戏曲艺术家精美的扮相和传神的表演中,同学们深入领略到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活动烘托出端午的节日氛围,进一步教育厚植了学生的文化底蕴。08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近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开展“五月粽飘香,文脉永留长”迎端午活动,师生齐聚,话习俗、做插花、制香囊、传浓情,在品味端午内涵中厚植家国情怀。活动现场,师生共话端午传统的民俗文化,品悟传统,赓续文脉;现场师生共同参与花材的修剪与搭配、香囊的缝制,将插花艺术与端午元素结合,独特的插花展示,别样的端午浓情,师生共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通过活动不断增强师生对文化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增进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坚定文化自信,争做文明传承人。09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近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职业生涯体验开放日活动,以“职业性”与“体验性”为核心,全面展示职业教育专业特色和人文环境。在大学生的带领下,中小学生走进学校网络安全体验区、市级理财小达人职业体验中心、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训室、测绘无人机实训室、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工厂、传艺工坊等处,开启职业探索的数字之旅、健康之旅、技术之旅与文化之旅,在实践中体悟多种职业。来源:各高校编辑:王筱审核:范文
6月8日 下午 9:05
其他

新年第一弹,速速来围观 | 一周校园动态(1.2—1.5)

01常州大学近日,常州大学举办“礼赞党的二十大
1月6日 下午 6:15
其他

速看!笔试报名通告来了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2024年3月9日举行,现将江苏省报名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报考对象及条件(一)具有江苏省户籍或持有有效期内江苏省居住证的人员,或在江苏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的学生,可在江苏省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二)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1.报考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注:只具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历的全日制师范毕业生仅可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只具有中等师范学校学历的全日制师范毕业生仅可报考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此类考生应持有学校所在地招办备案的招生录取名册复印件,复印件应加盖原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公章。2.报考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或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或其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具备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4.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三年级及以上的在校生、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四年级及以上的在校生可报考对应学历层次的教师资格考试。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可报考各类别教师资格考试。上述所有学历要求均为“毕业”,“结业”“肄业”均不符合教师资格认定的学历要求。(三)在江苏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应持有公安机关签发有效期内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内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并符合规定的学历要求。(四)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考试;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人员,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二、报名时间和要求(一)报名时间及流程1.网上报名:2024年1月12日—15日,15日截至12时。2.网上审核:2024年1月13日—15日,15日截至16时。注:1月15日12时前提交过报名信息的考生,如审核不通过最迟可于1月15日16时前修改并重新报名,等待审核。1月15日16时之后,所有考生均无法提交报名、审核信息。请考生合理安排,预留充足的审核及修改提交重报的时间。3.网上缴费:审核通过即可缴费,时间截至1月17日24:00,逾期不能缴费。缴费完成的状态以报名系统反馈为准,请考生在缴费截止前关注确认。如重复缴费,后期系统会自动退费。注:根据苏发改收费发〔2023〕671号文件精神,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收费标准为每人每科65元。4.请考生严格遵照各时间节点进行报名,逾期未完成报名的各项信息无效。(二)报名须知1.所有考生均须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ntce.neea.edu.cn)注册,填写真实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及手机号等信息,注册信息必须与证件信息一致。每个手机号只能注册一次,并接收短信验证。2.江苏省全部实行网上审核,审核结果以全国网报系统反馈为准。审核过程无短信提示,请考生在时间节点内关注报名系统和电子邮箱的提示说明信息。为更好地服务考生,审核未通过的具体意见还将通过电子邮件反馈考生,请留意报名时所留电子邮箱。注:①受网络环境影响,考生有可能收不到电子邮件。因此电子邮件提示仅供参考,不作为审核工作的提示依据。请考生务必在审核期间关注网报系统的审核状态。②如信息有误且暂未审核或审核不通过,请在1月15日16时前及时更改并重新选择考区和科目报名;如认为自己符合报考要求但审核未通过,请按电子邮件的提示信息提供线上审核材料,并重新提交报名信息等待人工审核。③因核验身份信息的需要,港澳台考生1月13~14日身份核验审核不通过后,请按电子邮件的提示信息于1月15日16时前提供身份证件审核材料,并重新报名等待人工审核。④报名人数较多时,审核状态可能会一直显示“待审核”,请考生耐心等待。3.考生本人对报考信息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如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填写信息错误等原因造成面试、认定等后续环节不能完成,后果由考生承担。考生报名各项信息、科目及考区,一经审核通过,均不能更改。4.所有考生(含在我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报名的考区应选择以下三项之一:①户籍所在设区市考区;②居住证所在设区市考区(报名时须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居住证);③学籍所在设区市考区(仅限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学生)。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上通知为准,具体考区列表及选报要求见附件1。5.考生报名时上传的照片请参照报名系统内的要求及照片样张,请勿过度美颜,否则易造成系统身份核验比对不通过,不能通过审核。6.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为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地点均不可随意变更。如与考生的其他考试时间发生冲突,请考生自主选择,责任自负。三、违规处理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违规行为的,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认定和处理,作弊考生依据《教师资格条例》的相关规定3年内禁止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四、其他(一)笔试各科目考试日程、《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等相关信息详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官网,各类别考试科目情况见附件2。(二)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体、美专业考生公共科目单独编码的通知》(教师司函〔2017〕34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沉痛悼念王卿同志

“英灵已逝,山水含悲”。12月15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二级主任科员王卿同志,在南京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逝世,终年35岁。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个最灿烂的年纪,她用短暂的生命旅程,为大家留下了永恒的记忆。王卿,女,1988年11月出生,江苏泰兴人,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成为一名省委选调生,2019年选调至省教育厅,在职业教育处工作。今年11月,在省教育厅举办的青年干部走进玄武教育活动中,王卿同志曾动情地说:“在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我能躬逢其盛,作为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倍感骄傲和自豪,更心存感恩。”王卿同志勤恳、要强,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事业都是打拼出来的。作为省教育厅的青年干部,我们更应先学一步,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以更高的层次和水平肩负起服务教育事业的重任。”她总是这样激励自己,为工作倾注蓬勃的热情和能量。初到职业教育处,她一边认真工作,一边反复研读相关政策文件,研究职业教育领域的热难点问题,深入一线了解职业院校发展现状,快速熟悉情况。平时,她常热心地提醒同事们及时吃饭休息,自己却经常因为伏案工作、学习废寝忘食。2022年,她在兼顾处室工作的同时参与全省综合考核工作,有时1天需要到2个设区市出差。期间,她对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和职业院校校情的熟悉程度,让工作组的同事们惊叹不已。在职业教育处四年,王卿的足迹遍及全省各地,我省每一所职业院校,她都如数家珍;与她共事过的同事、朋友都被她的热情和拼劲深深感染。王卿同志认真、奋进,投身事业能担重任。她的工作表现得到领导、同事的高度赞誉,曾获得省教育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连续三年在厅机关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在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过程中,她牵头负责我省职业院校的申报工作,不辞辛劳,在半年时间内连续组织4次申报院校线下集中培训和数次线上培训,有学校提出疑惑,她总能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做好服务,每所学校的专题网站和申报材料,她都一一仔细查看,有针对性地反馈修改信息,不遗余力地和学校一起修改打磨材料,跟进申报进度。几稿、十几稿……材料反复修改,深邃的夜空见证着她奋战的身影,工作群也经常闪动着她深夜的留言,有时凌晨归家,孩子已经睡熟。最终,在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省获特等奖一项,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她说:“牵头负责教学成果奖申报期间,我付出了心血、劳动和感情,用心用情干事业,就要在省内将统筹工作发挥到极致,在全国呈现江苏职业教育的最佳风采。”王卿同志善思、敢为,面对挑战勇于开拓。她博学多识,学习能力极强,江苏职业教育良好的发展基础为她施展才华、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四年来,她兼有开拓创新的胆识和踏实肯干的态度,在一个个挑战中尽全力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向前发展。通过“双高计划”建设工作,她深入20余所建设单位一线,认真修订省属高校(高职类)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指标,给省内高职院校推动高质量发展更有力的指引。她深度参与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工作,在三市之间来回奔波,走学校、看项目,总能想出更有新意的点子,她先后选树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党建联盟、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等10个标杆项目,为全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单元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她牵头制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不断进行跨省市统筹沟通,力促江苏吴江、上海青浦和浙江嘉善实现职业学校统一招生录取,为全国跨省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作出重要尝试,2020年8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跨省域中职统一招生”为题,专门进行报道。王卿同志细心、专注,处理事务精益求精。不管是办会、办事、办文,她都条理清晰、认真细致,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全部能力。她习惯把事情做在前头,充分考虑每一类复杂多变的情况,用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落实各项工作。今年4月,她开始负责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作,从通知下发前的政策调研,到自主申报、拟推荐项目材料准备,每一步都走得既坚定又踏实。“您放心,这个我们厅里统一办理。”“好了发给我,我们尽快走流程。”“感觉还没有改到位,本来假期想去北京看我先生的,我还是先把材料改好吧。”“有些格式还是要多注意一下。”……她认真研读教育部相关政策,反复与申报院校耐心细致地研讨拟推荐项目推荐书与支撑材料的每一处细节,总是积极热心地回复每一条工作消息,确保全部材料以最优状态上报教育部。今年9月,王卿的忘我付出又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教育部公布了28个全国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我省不仅100%申报成功,且是唯一入选项目数达到3个的省份。领导眼中,王卿爱学习、善钻研、懂业务,做事情利落干净,是能独当一面的好同志;同事眼中,王卿有责任、有担当、有才情,尽职尽责,是学习的好榜样;家人眼中,王卿善良孝顺、热爱生活,是贴心暖心的好女儿、好妈妈、好妻子;朋友眼中,王卿质朴热情、阳光大方,是善解人意、真诚爽朗的好伙伴。王卿同志的一生,是忠诚履职、敬业担当的一生,是感恩奋进、光辉灿烂的一生,她将自己有限的生命献给了党的事业,特别是党的教育事业。王卿曾说:“我们要做信念坚定的明白人,我们要做真情投入的奉献者,我们要做见识广博的奋斗者。”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年轻干部应有的担当和付出,真正凸显了江苏教育人的本真和底色。她不是稍纵即逝、一闪而过的流星,更不是炽热燃烧后消散在空中的烟火,她是一棵深深扎根于教育事业的大树,在实践担当中深扎大地、延伸根系,用可贵的坚毅厚重了时光,用如盖的绿荫慰藉了我们。她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直面困难、永不服输的奋斗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王卿同志,一路走好。我眼里的王卿一颗星星在天空划过了。你热爱知识,挑灯夜读、手不释卷、广博涉猎、学有所成。你挚爱教育,立己达人、躬耕教坛,职教学子、因你获益。你深爱亲朋,推己及人、和声细语、温暖人心。世界已永远留下你用心描画的每一笔色彩。我们感念你的精神,接过你的事业,传承你的爱意⋯⋯马万全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甘肃加油,江苏高校来了!

应急资助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面对突发灾情,江苏高校第一时间启动应急资助,开通临时困难补助专项通道,帮助受地震雪灾等突发灾害影响的学生及其家庭渡过难关。截至19日19时,我省共有141所高校已发布应急资助相关工作通知,摸排出受灾学生282人,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28.94万元。在年底多所高校财务已关闭的情况下,立即启动专项资助通道,将临时补助发放至学生手中。一起来看江苏学生资助的“速度”与“温度”:江苏高校甘肃地震受灾学生摸排及应急资助情况信息采集通道江苏高校发放情况动态沟通各高校学生资助部门立刻开展情况摸排了解受灾地区学生及其家庭的受灾害情况为学生送去暖心关怀各学校第一时间发布通知启动临时困难补助申请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开启地震雪灾等突发灾害临时困难补助申请的通知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关于开展甘肃地震灾区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申请的通知苏州城市学院关于做好甘肃地震受灾学生临时补助的通知南京理工大学关于做好我校甘肃地震灾区学生情况排查工作的通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关于做好受灾学生情况摸排工作的通知中国药科大学关于开启地震等突发灾害临时困难补助申请的通知南京林业大学灾害无情,人间有爱
2023年12月19日
其他

明天,可以打印《准考证》啦~

明日(12月13日),研招网将开通下载《准考证》功能,研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自行下载《准考证》。有哪些下载《准考证》途径呢?一起来看——小编提醒:1.下载功能开通当天访问用户较多,建议大家错开高峰下载,此功能将持续开通,直到初试结束。2.为保证下载后的准考证信息正常显示,建议重新下载PDF文件阅读器查看。可下载系统页面提供免费下载的PDF文件阅读器Foxit
2023年12月12日
其他

多彩活动全记录 | 一周校园动态(12.4—12.8)

01南京邮电大学近日,南京邮电大学校领导带领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前往考研教室和图书馆等地看望考研学生,送上南邮定制状元桂花糕。校领导们将桂花糕分发给考研学生,与大家亲切交谈,询问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嘱咐大家保重身体,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研;并鼓励同学们坚定信念,持之以恒。今年是学校连续六年给考研学生发放定制“南邮状元桂花糕”,桂花采自校友捐赠的千株丹桂。甜甜桂花糕,暖暖南邮情,祝愿南邮考研学子蟾宫折桂,金榜题名。02南京林业大学朔风始起,万物境藏。日前,南京林业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在新疆五家渠第三小学组织开展“与‘林’同行”冬季温暖助学活动。研支团成员组织受助学生填写心愿卡片,这些卡片记录了孩子们朴实的心愿,如一支钢笔、一个铅笔盒、一本故事书等。活动得益于募集善款和相关支持,定向帮扶了50名建档立卡的困难学生。志愿者们还为受助学生准备了50份温暖的“基础礼物”,并根据学生的心愿卡内容一一圆梦“微心愿”。今后,南京林业大学将持续关注研究生支教团支教地区学校建档立卡学生的需求,传递更多的希望与温暖。03南京工程学院近日,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智慧电力科技创新大赛决赛在南京工程学院开赛,比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24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近1000名师生参赛。比赛以“赋能智慧电力
2023年12月9日
其他

秋意浓浓写华章,校园美景映诗篇——江苏校园秋景合集②

秋深秋时节的江苏校园,总是充满独特的魅力。微风中,满地金黄的树叶翩翩起舞,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秋天的故事。校园的小径上,斑驳的光影闪闪烁烁,将人们引领到一个充满诗意的新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江苏校园,感受秋天的浪漫与美好吧!南京林业大学秋意包裹校园红的枫叶,黄的银杏,常青的松林斑斓的色彩相互交织伴着学生们的欢声笑语勾画属于秋天的篇章江苏理工学院
2023年11月15日
其他

秋色满园关不住,校园美景映诗篇——江苏校园秋景合集①

AUTUMN一抹黄绿胜秋朝九月,你好呀!秋日的江苏校园,总是充满独特的魅力。微风中,那些泛黄的树叶翩翩起舞,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秋天的故事。校园的小径上,斑驳的光影闪闪烁烁,将人们引领到一个充满诗意的新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江苏校园,感受秋天的浪漫与美好吧!南京邮电大学三好亭、中博湖、栗子山亦或是战邮广场秋风送爽
2023年11月10日
其他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主题音乐课堂——《我和我的祖国》

第九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主题音乐课,于8月31日晚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主题音乐课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脉络推进,以美妙的音乐、铿锵的语言、嘹亮的歌声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主题音乐课堂——《新安少年》

第九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主题音乐课,于8月31日晚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主题音乐课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脉络推进,以美妙的音乐、铿锵的语言、嘹亮的歌声
2023年9月18日
其他

多彩实践活动展示青年担当⑦ | 一周校园动态(8.14—8.18)

01南京财经大学近日,南京财经大学阳光公益团队来到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王岗镇北村小学,举办了“风铃悠扬,跨越山海”暑期夏令营活动。学生团队为王岗镇北村小学的孩子们开设了涉及人文、科教、艺术、体育在内的多板块课程,如“江山如此多娇”“特色体育班会”“小小科学家”与“心理班会与心理团辅”等。志愿者在讲授过程中寓教于乐,让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在研学过程中拓宽见识、增添本领、学得有趣、学得开心,给予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积极正面的引导,得到了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02南京工程学院暑假期间,南京工程学院“红石榴”实践团队前往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大磏小学开展主题活动。实践团队承担了语数外等课程的辅助教学及自然科学的课程分享任务,并开展“黔苏连线”线上课堂,邀请学校老师和同学分享科教小知识。团队成员不仅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共同学习,更化身“助理班主任”扮演起孩子们生活知心伙伴的角色。他们前往学生宿舍了解同学们的生活情况,尽己所能解决大家在生活上的困难,鼓励大家以坚定信心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和挑战。实践团在伴学、支教、实践的同时,争当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03淮阴师范学院近日,淮阴师范学院蕈海食用菌科技服务团的学生,发挥学校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专业优势,到黔西南州开展食用菌产业调研和“稻菇轮作”技术推广,助力黔西南州乡村振兴。服务团在兴义市洒金街道食用菌产业园考察了相关公司的灰树花生产线,了解不同企业食用菌种植品种和面积、菌种研发及标准化生产、产品产量等情况,并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为公司下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建言献策。在菌药种植园,服务团与栽培户针对作物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交流;在义龙新区万屯镇下坝村实地考察了坝上稻田,走访村民了解水资源情况。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服务团与下坝村村委会签署了“稻菇轮作”技术服务协议,并现场举办“稻菌轮作”技术培训会。04江苏警官学院近日,江苏警官学院学警前往句容市天王镇开展安全宣讲与反诈宣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场开设防范电信诈骗、食品安全等主题宣传;向居民讲解有毒有害添加剂的危害,引导群众提高食品安全辨别能力;向居民宣传反诈知识,分发反诈传单,切实提高居民反诈意识。此次社会实践,学警们将自身专业所学与群众日常生活相结合,用多种途径、多样形式开展安全宣讲与反诈宣传,体现了青年学警的青春风貌与责任担当。05泰州学院近日,泰州学院“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全国各地展开红色足迹寻访活动,依托家乡各地红色资源,重温红色经典,追寻红色记忆,体悟红色文化。通过参观红色景点、访谈红色人物、品读红色书籍,队员们深入了解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学习革命先辈们的高尚品质,感悟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在实践中上好“行走的思政课”,进而帮助队员们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06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进一步培养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成立“薪火传承”社会实践团队,在苏州以及各队员家乡所在地开展“以文化人
2023年8月1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江苏这些学校上榜!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培育工作验收通过名单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培育工作验收通过名单,最终认定100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100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全部通过验收。一起来看名单——来源:微言教育编辑:王筱审核:谢雨辰点亮“在看”吧!
2023年8月12日
其他

省教育考试院部署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

近日,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部署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一起来看看吧!一、录取方式、批次及时间安排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实行远程网上录取,招生录取的重要信息通过我省网上录取系统信息交互平台(以下简称信息交互平台)发布,各招生高校也可通过电话或传真方式与录取现场加强沟通交流。请各招生高校在各批次录取开始前一天登录我省信息交互平台,查询我省招生政策及在我省的生源情况、核对招生计划、提出调档比例等,做好录取前的各项准备工作。7月1日起,各招生高校可以登录我省录取NetServer,访问信息交互平台,了解录取的有关要求和时间安排,登录用户名、密码、NetServer和信息交互平台地址等信息可使用蓝色主密钥访问https://wztt.tfsec.com.cn下载获取。7月2日至4日开展网上录取模拟演练,请各招生院校积极参加。录取期间,各招生高校须指定专人关注信息交互平台,并值守本校录取现场联系电话,及时妥善处理各类信息,确保录取工作顺利进行。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和时间安排如下。1.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7月8日—14日录取;本科批次:7月18日—25日录取;专科批次:8月1日—7日录取。本科提前批次包括军事、公安政法、航海、地方专项计划、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其他院校(主要包括部分院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相关院校的飞行技术专业以及部分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校等)。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A类高校)等类型的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投档前完成。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招生(B类高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类型的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后、本科批次投档前完成。2.体育类、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次:7月8日—17日录取(其中艺术类分为3小批);专科批次:7月29日—31日录取。各科类录取工作具体时间安排详见附件。3.关于专科补录在统招录取工作结束后,对未完成计划的专科院校组织补录。具体办法另行公布。二、志愿设置我省志愿填报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类)”模式。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不同专业(或专业类)的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要求设置,是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考生的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报考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方可报考相关志愿。1.普通类各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方式。其中,本科提前批次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分别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招生(B类高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志愿实行传统(顺序)志愿方式,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包括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招生(B类高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4类志愿之间不得兼报。2.体育类各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方式。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3.
2023年6月27日
其他

全省教育系统多措并举实施“润心”行动

✦全省各地各校深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润心”行动的部署要求,以“5•25”学生心理健康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一起来看——✦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事关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教育部最新通知来了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作出部署。一起来看——《通知》要求,各地要确保学位资源供需平衡,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儿童数量变化趋势,健全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全面掌握辖区内适龄少年儿童入学需求。学位资源短缺的地区要综合采取有力措施,因地制宜、因校施策,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通知》强调,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健全有序录取机制;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政策。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通知》明确,各地要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努力增加优质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深化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改革,进一步压减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计划,确保到2024年全面实现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更好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省级统筹,进一步清理规范中考加分项目。《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健全和落实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让适龄儿童辍学的底线,确保应入尽入。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按照有关规定切实精简入学证明材料、优化时限要求。认真做好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入学工作,加强关爱帮扶和教育资助。《通知》强调,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持招生入学政策相对稳定。大力推进“阳光招生”,在招生入学关键环节和关键时间,主动就核心政策、群众关心的政策疑难点做好宣传释疑工作。建立健全招生入学工作应急协调机制,对有停办风险的民办学校,要提前预警并做好学生安置预案。严格落实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规定,畅通举报申诉受理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招生行为。一起来看《通知》全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中小学招生入学改革,招生秩序进一步规范,公平入学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机会得到有效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现就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如下。一、确保学位资源供需平衡。各地要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儿童数量变化趋势,健全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全面掌握行政区域内适龄少年儿童入学需求,切实做好学位供给保障工作。学位资源短缺的地区要综合采取有力措施,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在新建学校、改扩建现有学校的同时,依托有条件的、办学水平和群众认可度较高的学校,积极挖潜扩容、扩大优质学位供给,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二、落实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各地要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原则,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健全有序录取机制,切实保障公平入学机会;严格落实免试入学升学规定,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政策,加快推进使用统一的招生入学服务平台,切实做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在有关部门监督下,实行电脑随机录取。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三、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各地要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努力增加优质普通高中学位供给。要深化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改革,进一步压减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计划,确保到2024年全面实现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更好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省级统筹,进一步清理规范中考加分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实际确需保留的,要严格控制加分范围和分值,并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市(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不得擅自出台新的中考加分政策,对于违反规定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纠正。严禁违规提前招生、超计划招生、跨区域招生。四、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入学。各地各校要健全和落实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强化对区域内适龄儿童行政督促入学制度,坚决守住不让适龄儿童辍学的底线,确保应入尽入。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按照有关规定切实精简入学证明材料、优化时限要求,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能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认真做好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入学工作,加强关爱帮扶和教育资助。依法保障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随班就读。对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及其他各类符合政策规定的优抚对象,各地要按有关规定切实落实教育优待政策。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认真落实本通知各项要求,保持招生入学政策相对稳定,涉及大的政策改革调整要及时向教育部报告,提前召开必要的听证会、咨询会或吹风会,做到让老百姓“早知道”,引导家长形成合理就学预期。大力推进“阳光招生”,在招生入学关键环节和关键时间,主动就核心政策、群众关心的政策疑难点做好宣传释疑工作。建立健全招生入学工作应急协调机制,加强招生入学风险研判,快速稳妥处置突发事件。对有停办风险的民办学校,要提前预警并做好学生安置预案,确保社会稳定。严格落实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规定,畅通举报申诉受理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招生行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出台本地中小学招生入学相关指导意见,指导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抓好落实。请将招生入学工作联系表(见附件)于2023年5月21日前发送至指定邮箱,于2023年9月底前将各省份招生入学工作总结材料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邮箱:abc@moe.edu.cn附件:招生入学工作联系表教育部办公厅2023年5月17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附件来源:微言教育编辑:王筱审核:谢雨辰点亮“在看”吧!
2023年5月22日
其他

教育部12问答详解《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就《行动计划》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一起来看——一、请问《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性难题。我国同样也不例外,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从成人、职业群体扩展延伸至大中小学生群体,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合力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近年来,相继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形势下学生突出心理问题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并在2023年重点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各地和学校积极探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推进医校协同和家校沟通。但受三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变得越来越凸显,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还有待加强。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研究制定《行动计划》,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统筹各项工作和要素,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二、请简要介绍一下《行动计划》的研制过程?《行动计划》的研制过程本着摸清情况、找准症结、广纳意见、有的放矢、慎重决策的原则进行,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开展调查研究。为全面了解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现状、形势和突出问题,自2021年8月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预防调研,以抑郁症、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为主要内容的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影响因素调研,以及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心理健康监测工作,全面调研访谈学生、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校长、学生家长等群体。(二)研究起草文稿。根据调研情况和各地提出的工作举措、经验做法,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三)组织专家论证。多次召开学生心理健康专题座谈会,邀请卫生健康委、中科院等有关部门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研判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抑郁问题有关情况。听取全国中小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专家意见。(四)广泛征求部门意见。文稿多次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学技术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意见,在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三、请问《行动计划》提出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在指导思想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政策与制度、学科与人才、技术与环境,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荣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基本原则上。一是坚持全面发展。完善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持学习知识与提高全面素质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坚持健康第一。把健康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与解决学生成才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心理健康工作质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办学治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三是坚持提升能力。统筹教师、教材、课程、学科、专业等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全方位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问题预防和监测机制,主动干预,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坚持系统治理。健全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补短板、强弱项,系统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在工作目标上,到2025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到60%。上述两个目标的确定,充分参照当下工作现状,充分考虑了在更加有力工作措施下的前景。据测算,两个目标可以如期实现。四、请问《行动计划》如何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行动计划》提出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一是以德育心,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纳入“三全育人”大格局。二是以智慧心,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注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三是以体强心,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作用,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支持学校全覆盖、高质量开展体育课后服务。四是以美润心,发挥美育丰富精神、温润心灵作用,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广泛开展普及性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美育实践活动。五是以劳健心,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品质。五、请问《行动计划》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哪些要求?一是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中小学校要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通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更多样、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选修课。托幼机构应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创设活动场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二是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健康素质。三是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编写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读本,向家长、校长、班主任和辅导员等群体提供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操作指南等心理健康“服务包”。依托“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中考和高考等重要活动和时间节点,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等作用,增强同伴支持。六、请问《行动计划》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提出了哪些途径?《行动计划》提出,将组织研制符合中国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规范量表选用、监测实施和结果运用。组建面向大中小学的国家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监测专业机构,构建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县级教育部门要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用好开学重要时段,每学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学生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规范运用测评结果,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高校每年应在新生入校后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测评,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合理增加测评频次和范围,科学分析、合理应用测评结果,分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七、请问《行动计划》对完善心理预警干预提出了哪些办法?一是健全预警体系。县级教育部门要依托有关单位建设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规范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定期面向区域内中小学提供业务指导、技能培训。中小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开展预警和干预工作。鼓励高中、高校班级探索设置心理委员。高校要强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辅导员、班主任定期走访学生宿舍,院系定期研判学生心理状况。二是优化协作机制。指导学校与家庭、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建立健全协同机制,加强物防、技防建设,及早发现学生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畅通预防转介干预就医通道,及时转介、诊断、治疗。健全精神或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复学机制。八、请问《行动计划》对心理人才队伍建设有何举措?一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心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加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等相关学科专业和心理学类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二是配齐心理健康教师。高校按师生比例不低于1:4000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2名。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鼓励配备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研制度,县级教研机构配备心理教研员。三是畅通教师发展渠道。组织研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称制度相互衔接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体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可纳入思政、德育教师系列或单独评审。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社会力量、专业医疗机构参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行动,用好家校社协同心理关爱平台,推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源开发和培训,提升教师发现并有效处置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九、请问《行动计划》对开展心理健康研究有哪些考虑?《行动计划》提出,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汇聚心理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资源,支持全国和地方相关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基础性、前沿性和国际性研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等设置学生心理健康实验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研究。鼓励支持将心理健康科研成果应用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等领域。十、请问《行动计划》对优化社会心理服务做了哪些部署?一是提升社会心理服务能力。加强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心理咨询及专科门诊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标准规范,加强综合监管。协同搭建社区心理服务平台,支持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向儿童青少年广泛宣传热线电话,鼓励有需要时拨打求助。二是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织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树立科学养育观念。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每年面向家长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指导推动地方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建设,拓展服务内容,增强服务能力。推动建立集取证、心理疏导、身体检查等功能于一体的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区,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中全面推行“督促监护令”,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组织发挥广大“五老”优势作用,推动“五老”工作室建设,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十一、请问《行动计划》从哪些方面推动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一是规范开展科普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和渠道,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预防心理问题科普,推广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经验做法。二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清理、查处与学生有关的非法有害信息及出版物,重点清查问题较多的网络游戏、直播、短视频等,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全面治理校园及周边、网络平台等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危害身心健康的食品、玩具等。十二、请问如何做好《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纳入学校改革发展整体规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和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成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二是落实经费投入。加大统筹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经费保障。学校应将所需经费纳入预算,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三是培育推广经验。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交流,遴选优秀案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创新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模式,探索积累经验,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来源:微言教育编辑:王筱审核:谢雨辰点亮“在看”吧!
2023年5月12日
其他

河海大学举办该校第二届青春诗会 | 一周校园动态(5.1—5.5)

校园·要闻01江苏科技大学举行中国—古巴蚕桑科技合作论坛近日,2023年中国—古巴蚕桑科技合作论坛在江苏科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和古巴的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古农业合作、蚕桑技术研发、蚕桑科技综合应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和成果转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期共同推动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续写中古友谊新篇章。江苏科技大学和古巴蛋白植物和生物产品研究中心共同签署了中国—古巴蚕桑科技合作文件,双方代表一同参观了“国合十年——蚕桑国际科技合作成就展”。校园·内外01河海大学举办该校第二届青春诗会5月3日,由河海大学团委、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办,校大学生艺术团主持表演团承办的“青春心向党
2023年5月6日
其他

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发布

近日,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发布了《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一起来看——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3〕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我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高校招生工作应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新生。一、报名1.符合下列条件的我省户籍人员,可以申请报名:(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非我省户籍的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申请在我省参加高考的,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在我省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2)其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在我省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人,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可以申请报名。符合条件的港澳台籍考生可以申请报名。2.下列人员不得报名:(1)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的应届毕业生;(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3.报名办法申请报考高校的所有考生,按照《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报名办法的通知》(苏教考招〔2022〕43号)要求,办理报名手续。随迁子女不得在我省和户籍地同时参加高考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所有考生均须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并按规定缴纳报名、考试费。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含考试院、招考中心等,以下统称为招办)负责。各有关单位要严格审核考生报名资格,尤其针对特殊类型招生,要严格报考条件,加强资格审核和复验工作;坚决杜绝高中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报考以及不符合报考条件的非我省户籍考生在我省报考(教育部规定的少数招生类型除外)。考生的报考科类分为普通类、体育类和艺术类。考生办理报名手续后,方可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各类考试。二、考生档案的建立和移交考生档案由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组成。1.考生电子档案是高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电子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考生基本信息、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体检信息、志愿信息、高考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主要指招生考试过程中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等内容,要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图像规范。考生应认真填写本人的高考报名表、志愿表等,并认真核对,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因考生本人填报失误或不按规定要求和时间填报信息而对考生录取产生的不利影响,由考生本人负责。2.考生电子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按照《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电子档案信息采集及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教考招〔2008〕51号)的有关规定执行。考生电子档案由省教育考试院、各级招办和有关中学负责建立。考生电子档案一经建立,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3.考生纸质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按照省招委会、省教育厅《关于下发〈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档案移交工作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苏招委〔2001〕8号)的有关规定执行。有关中学要加强考生档案建立与管理,并对毕业生纸质档案客观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严肃追责问责。考生被高校录取后,凭录取通知书到所在学校或单位领取经密封的个人纸质档案材料,报到时移交给高校。各地招办和有关中学应主动联系考生,督促被录取的考生办理纸质档案材料的领取和移交手续。已录取考生的报名登记表、体检表、志愿表等信息,由高校从本校录取库中将考生电子档案中的有关信息直接打印成纸质材料,并加盖学校公章,与其他纸质档案一起存入考生个人档案。三、思想政治品德考核1.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应届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可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结合进行。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应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作出全面鉴定,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无就读学校或工作单位的考生原则上由所属的乡镇、街道办事处鉴定,鉴定内容应完整、准确。2.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能提供对错误的认识及改正错误的现实表现等证明材料的,应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1)有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言行或参加邪教组织,情节严重的;(2)触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刑事处罚或治安管理处罚且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尚在处罚期内的。四、身体健康状况检查报考高校的所有考生均须参加身体健康状况检查(以下简称体检),如实填写本人的既往病史。考生如因身体等特殊原因无法参加特定项目检查时,须出具体检医院相应材料。考生的体检工作须按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和《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的通知》(苏教考招〔2022〕48号)的有关规定执行。体检工作由县级(含)以上招办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实施,须在指定的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各体检机构须按照有关规定,对考生体检作出相应的、规范准确的结论,并对其真实性负责。非指定的医疗机构为考生作出的体检结论无效。五、命题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使用全国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负责命题;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我省负责命题。命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考命题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要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参与命题工作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提升国家教育考试命题能力和水平。六、考试(一)根据《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我省高考实行“3+1+2”模式,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考试科目以及考生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1.科目设置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选择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考生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2.成绩构成及计分方式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3.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考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对于选择性考试科目所对应合格性考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高考时不得参加相应科目考试,可参加志愿填报及投档。4.考试日程经教育部批准,我省全国统考科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考试时间为6月7、8、9日(具体安排见文末表格)。5.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围绕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等六个方面进行写实记录,建立个人档案。个人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将以统一格式提供给高校,具体使用办法由各院校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二)外语考试科目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应参加外语口语测试,且成绩符合相关高校(专业)的报考要求。(三)报考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除必须参加全国文化统考和学业水平选择性科目考试外,还须按有关规定参加省教育考试院、招生高校组织的专业考试。(四)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招办以及中学要按有关要求,做好各项考试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细则的要求,认真做好考点设置、监考聘任、应考培训和考试组织与实施等考务管理工作。对参与监考及考务管理等工作的考试工作人员,应付给相应的劳动报酬。具体由各设区市、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五)各地各高校要按照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有关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实际,为残疾人平等报名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条件。七、评卷评卷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所有科目均实行计算机网上评卷。各设区市教育局和各有关高校要认真做好评卷教师的推荐、资格审核和选聘工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确定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各科目评分细则密级的通知》(苏教考函〔2017〕4号),我省普通高考各科目评分细则为国家秘密级秘密,保密期限为5年,知悉范围为各相关学科评卷教师及工作人员。承担评卷任务的高校要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按照网上评卷的有关规定,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务必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评卷工作任务。八、招生计划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对人才需求的分析、预测,结合自身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生源情况,按照教育部和我省有关计划编制原则和要求编制招生来源计划。高校在我省安排的招生计划,经其主管部门核定、批准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至省教育考试院,由省教育考试院在考生填报志愿前向社会公布。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按照历史等科目类、物理等科目类分别编制。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同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也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根据教育部规定,安排跨省(区、市)招生的本科高校可以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预留不超过本校本科招生计划总数1%的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高校须将预留计划数及其使用原则等向社会公开。九、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其内容必须合法、真实、准确、表述规范,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我省的招生政策。各高校应制定适应我省高考方案的相关录取规则。凡高校招生章程与国家或我省招生政策相违背的,一律以国家或我省的招生政策为准。根据教育部规定,高校须在规定时间内将本校招生章程上传至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gaokao.chsi.com.cn)“阳光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及管理平台(以下简称“阳光高考”平台),由其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对招生章程进行核定,核定后方能向社会公布。一经公布,不得擅自更改;如有补充说明,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并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各高校在报送招生计划的同时,须将本校公布招生章程的网址和联系方式一并报省教育考试院。我省将在公布招生计划的同时,汇总并公布各高校招生章程的网址和联系方式。十、志愿填报(一)录取批次录取批次共设3批,其中本科2批,专科1批。高校录取工作分批次依次进行。1.本科提前批次。包括军事院校等部分普通类本科院校(专业),体育类本科院校,艺术类本科院校。强基计划、综合评价(A类院校)等类型的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前进行。2.本科批次。其中,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B类院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的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后本科批次开始之前进行。3.专科批次。其中,体育类、艺术类、定向培养军士等在普通类批量投档前完成录取。(二)志愿设置1.普通类各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方式。其中,本科提前批次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分别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此外,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B类院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志愿实行传统(顺序)志愿方式,分历史等科目类和物理等科目类,设置1个院校志愿,包括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2.体育类各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方式,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3.艺术类设置传统(顺序)志愿、平行志愿两种方式。录取批次设置为本科提前批次和专科两大批次。(1)本科提前批次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次下设3小批,具体情况如下:第1小批: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和原“211工程”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非美术类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传统(顺序)志愿设置。第2小批: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省内外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平行志愿设置。第3小批:除第1小批以外的其他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传统(顺序)志愿设置。(2)专科批次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行平行志愿设置;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行传统(顺序)志愿设置。考生只能在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或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中选择其一填报。平行志愿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传统(顺序)志愿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包括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4.各批次志愿录取结束后,设置征求志愿,征求志愿设置与相应批次志愿设置一致。(三)志愿填报各批次志愿填报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类)”模式。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不同专业(或专业类)的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要求设置,是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考生的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报考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方可填报相关志愿。1.平行志愿[含艺术类传统(顺序)志愿]。考生在获知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位次信息、各批次省录取控制分数线后,在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专设网站,分两个阶段网上填报志愿:第一阶段:6月28日至7月2日,填报本科院校专业组志愿,包括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含军事、公安政法、航海、地方专项计划、乡村教师计划、其他院校等;体育类或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次志愿;普通类本科批次志愿。第二阶段:7月27日至28日,填报专科批次院校专业组志愿。凡未被第一阶段各批次高校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包括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专科批次志愿。2.征求志愿。在各批次平行志愿[含艺术类传统(顺序)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及时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组、专业(类)及计划数。未被录取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志愿。考生应认真阅读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以及我省公布的招生规定、招生计划,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填报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志愿,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考生应妥善保管登录密码等个人信息,因考生本人疏漏或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四)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可兼报普通类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志愿。(五)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根据报考科类、院校专业组及专业(类)对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要求和成绩要求,以及考生本人的体检结论等情况,慎重选择,准确填报。(六)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凭考籍号、身份证号、密码和动态口令卡网上填报平行志愿[含艺术类传统(顺序)志愿]和征求志愿,并对自己所填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负责,不需要现场签字确认志愿信息。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前,考生可上网修改自己的志愿信息。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考生志愿信息。(七)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招办、中学及有关单位要结合本意见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考生填报志愿的宣传、组织和指导工作。(八)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的志愿填报,按教育部及我省相关文件执行。其中,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4类志愿之间不得兼报;符合多项入选资格的,只能选择其一填报。(九)报考少年班、残疾单招、体育单招等考生,因有特殊要求或其中学阶段学习经历与普通高中学生不同,由招生高校自主确定成绩要求、自主确定志愿填报方式。(十)根据教育部规定,从2023年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含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下同)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十一、录取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在教育部和省招委会领导下,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远程网上录取。录取工作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必须坚持以文化考试成绩为主,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高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一)录取体制高校和省教育考试院按照“高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监督”的录取体制实施新生录取工作。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省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投档要求的考生,省教育考试院按高校提出的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向其投放考生电子档案,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高校根据其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确定的录取规则对进档考生进行排序,决定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向高校投放合格生源电子档案,并监督高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防止、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二)划线办法普通类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普通类(历史等科目类)、普通类(物理等科目类)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并结合生源情况等因素分别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按照普通类(历史等科目类)、普通类(物理等科目类),参照高考综合改革前文理科类本一批次招生计划比例分别划定。体育类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体育类(历史等科目类)、体育类(物理等科目类)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依据考生文化分、专业分等分别划定。艺术类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以及不同专业类别[美术类省统考、音乐类(声乐、器乐)省统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省统考、艺术类专业校考]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依据考生文化分、专业分等分别划定。(三)投档规则1.普通类、体育类各批次以及艺术类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分历史等科目类、物理等科目类,按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平行志愿具体投档办法:将省控线上的考生,分科类,按照历史等科目类、物理等科目类,由总分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20或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只要被检索的20或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中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即向该院校专业组投档;如没有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则不能投档。上述过程完成后,无论档案是否投出,均视为该考生已享受了本批次平行志愿投档机会。如果考生档案投到某院校专业组后,因故被退出,将不再补投到该批次平行志愿的其他后续院校专业组。普通类考生的投档分为高考文化分。体育类、艺术类考生的投档分由高考文化分和专业分按一定比例构成,具体为:体育类:投档分=
2023年4月27日
其他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引起师生热烈反响 | 两会@教育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纷纷表示,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江苏省教育厅第一时间安排“第一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表示,全省教育系统将紧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任务不松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凝聚着人民的心声,也饱含着群众的期盼。”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张晓宏说,作为大学校长,今后将更加注重办学治校鲜明的方向性、超前的引领性、整体的协同性,团结带领全校师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扎实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交出让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放心、让江苏人民满意的新答卷。在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看来,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结合点,要更好地发挥高校科研主力军和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下好“先手棋”,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平台,打好“培养牌”,探索建立与科研长周期相匹配的支持机制,引导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用好“指挥棒”。东南大学是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承担国家战略任务,坚定文化自信、树立科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努力以匠心铸精品,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建设。”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说。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袁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备受鼓舞。“我们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高层次人才,组建高水平科技队伍,在高端高质钢铁材料、短流程绿色化工艺和钢铁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协同创新,解决我国钢铁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产出具有自主原始创新的重大科研成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时提出的“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的重要指示,引发了基础教育界的热烈反响。作为来自淮安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当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情况。“孩子们听说我要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他们有许多心里话想对总书记说。”张大冬说,“总书记听到这里很高兴,让我给孩子们问好!”特别让张大冬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张大冬表示,学校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烈的答卷意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下更大功夫,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学习了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后,感到使命在心、责任在肩。”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红艳说,基础教育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重要讲话精神,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持续发力,无论学科教学还是实践活动,都要善于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之转变为教育自身的育人理念,更好服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培养出自信好少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富春七小校长章振乐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醒我们,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富阳区一直以劳动教育为抓手,通过劳动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培养孩子们的自信。通过“新劳动教育”实践,在劳动中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来源:中国教育报编辑:黄心、王筱审核:谢雨辰点亮“在看”吧!
2023年3月7日
其他

各高校积极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 一周校园动态(2.6—2.10)

校园·内外01南京邮电大学开展劳动教育系列活动为积极响应新时代全面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号召,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寒假期间,南京邮电大学组织学生们开展了“青春正当时,劳动最光荣”劳动教育系列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向高中母校的学弟学妹们宣讲南邮的红色校史以及卓越的育人成果;同时也参与了交通志愿者活动,为城市的运转与交通的安全尽一份力。本次活动营造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氛围,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02南京审计大学该校学子假期开展“云支教”活动寒假期间,200余名南审学子参与了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开展的“一起云支教
2023年2月11日
其他

教育强省建设百校行 | 新学期,来看义务教育两个关键词:“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

2月7日,江苏省教育厅在扬州宝应举行“教育强省建设百校行”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教育改革发展”集中采访活动,实地走访宝应县小官庄镇中心学校、鲁垛镇中心学校,县实验小学、实验初中及特殊教育学校,让我们一起来看宝应县如何努力让每个孩子家门口都有好学校,都能享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小官庄镇中心小学2009年,学校整合教育资源,中小学合并异地新建,以中心路为界,东边是中学、西边是小学,学校不断加大硬件投入,科学实验室、科技体验馆、少数民族学生活动室等现代化功能用房一应俱全。建有标准化的运动场、篮球场、足球场。班班设有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一直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认真实施阳光体育工程,常态化开展社团和“体艺2+1”活动,中小学每年均被评为县体育、艺术工作先进学校,均创成全国足球教学特色学校。学校紧抓城乡网上结对、城乡联盟发展、城乡教师交流等三大平台,与实验初中、白田小学结盟,通过积极承办联盟校、县内学科名师工作室等教研讨以及省市特级教师牵手乡村等活动,借力提升小官庄镇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鲁垛镇中心学校2022年,宝应县教育局和鲁垛镇党委政府,启动鲁垛中心初中和鲁垛中心小学合署到小学办公工程,同时对校舍进行升级改造,配套建设了初中部的理、化、生三个实验室,对学校配电设施进行了扩容,秋季学期开学前,中小学顺利合署办公,办学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依据区域特点打造“绣文化”,开发“锦绣课程”,包括义务课程、特色课程和特需课程。义务课程是国家标准学科课程。特色课程包括两个子课程,一是“撇捺课程”:“妈妈课堂”对象是家长,主讲家庭教育方法;“九龄课堂”对象是学生,主讲感恩、仁孝。二是“刺绣课程”,包含刺绣、手工剪纸、篮球、足球等社团,培养孩子综合品质。特需课程包括教师培养研训和风格老师评选,目的是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培养教师的奉献精神。宝应县实验小学学校以“让每一片叶子都美丽”为办学宗旨,坚持“正直向上
2023年2月8日
其他

江苏教育系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②

聚焦二十大携手奋进向未来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全省教育系统以各种方式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掀起了学习热议二十大报告的热潮——苏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
2022年10月21日
其他

南京理工大学全面推进校园AED配置 | 一周校园动态(10.3-10.7)

校园·要闻01南京理工大学推进校园AED配置近年来,为贯彻江苏省教育厅等十二厅局《关于开展“关爱生命
2022年10月8日
其他

经验交流 | 江苏高等教育这十年,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01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以本为本,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南京大学副校长
2022年8月30日
其他

江苏省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10月29日举行,现将江苏省报名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报考对象及条件(一)具有江苏省户籍或持有有效期内江苏省居住证的人员,或在江苏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的学生,可在江苏省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二)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1.报考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注:具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历的师范生可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具有中等师范学校学历的师范生可报考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此类考生应持有学校所在地招办备案的招生录取名册复印件,复印件应加盖原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公章。2.报考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或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或其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具备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4.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三年级及以上的在校生、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四年级及以上的在校生可报考对应学历层次的教师资格考试。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可报考各学段教师资格考试。上述所有学历要求均为“毕业”,“结业”“肄业”均不符合教师资格认定的学历要求。(三)在江苏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应持有公安机关签发有效期内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内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并符合规定的学历要求。(四)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人员,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二报名时间和要求(一)报名时间及流程1.网上注册:8月26日起,所有考生报名前均须通过官网(http://ntce.neea.edu.cn)注册,填写真实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及手机号等信息,注册信息必须与证件信息一致。每个手机号只能注册一次,并接收短信验证。如注册时收不到短信验证码,可拨打短信服务热线400-7797-255咨询。2.网上报名:9月2日~5日,5日截止到16:00。3.网上审核:9月3日~6日,6日截止到16:00。4.网上缴费:审核通过即可缴费,时间截止到9月8日24:00,逾期不能缴费。缴费完成的状态以报名系统反馈为准,请考生在缴费截止前关注确认。如重复缴费,后期系统会自动退费。注:根据苏价费函〔2014〕25号文件精神,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收费标准为每人每科52元。5.请考生严格遵照各时间节点进行报名,逾期报名无效。(二)报名须知1.考生通过官网(http://ntce.neea.edu.cn)进行网上报名。2.本次报名江苏省全部实行网上审核。审核结果以报名系统反馈为准。为更好地服务考生,具体审核意见还将以电子邮件的形式通知考生,请留意报名时所留电子邮箱。报名人数较多时,审核状态可能会一直显示“待审核”,请考生耐心等待。3.考生本人对报考信息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如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填写信息错误等原因造成面试、认定等后续环节不能完成,后果由考生承担。考生报名各项信息,一经审核通过,均不能更改。4.所有考生(含在我省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报名的考区应选择以下三项之一:(1)户籍所在设区市考区。(2)居住证所在设区市考区(报名时须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居住证)。(3)学籍所在设区市考区(仅限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学生)。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上通知为准,具体考区列表及选报要求见附件1。5.考生报名时上传的照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本人近6个月以内的免冠正面白底彩色证件照,照片中显示考生头部和肩的上部,不允许带帽子、头巾、发带、墨镜。(2)考生照片请勿过度美颜,否则易造成系统实人比对不通过,照片标准请参照报名系统内照片样张。考生如上传的照片不符合要求,将不能通过审核。6.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为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不可随意变更。如与其他事项发生冲突,请考生自主选择,责任自负。7.因疫情变化可能会影响考生正常考试,请审慎报考。三考试疫情防控要求1.考生要注意科学防疫,备考期间减少跨区域流动,在考试前14天及考试期间避免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减少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考试当天凡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不得参加考试。2.考生于10月14日前自行下载打印《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健康状况报告表》(见附件2,以下简称《健康报告表》),并按要求如实填写。3.考试当天,考生进入考点时,须出示苏康码(苏康码为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建议下载并使用“通信行程卡”App)、《健康报告表》。进入考点后,考生按要求将《健康报告表》交给考场监考人员。4.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请考生关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微信公众号“江苏招生考试”、考区所在地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信息。四违规处理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违规行为的,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认定和处理,作弊考生依据《教师资格条例》的相关规定3年内禁止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五其他1.各类别考试科目情况见附件3。2.各科目考试日程、《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等相关信息详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3.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体、美专业考生公共科目单独编码的通知》(教师司函〔2017〕34
2022年8月18日
其他

77年了,铭记!铭记!

今天(8月15日)是第77个日本投降纪念日。77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如今,硝烟早已散去,伟大的抗战精神却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向前。铭记,为了来之不易的胜利;前行,带着不能忘却的纪念!来源:央视新闻编辑:林涵、王筱审核:管钰点亮“在看”吧!
2022年8月15日
其他

公布!2021年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单位名单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苏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提高全省平安校园建设水平,省教育厅、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从2021年起,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和“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县(市、区)”创建活动。经各地各高校申报,省教育厅、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组织考核,决定授予东南大学等19所高校2021年“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称号,授予南京市溧水区等13个县(市、区)2021年“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县(市、区)”称号。一起来看↓↓↓“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名单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江苏警官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常州大学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大学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县(市、区)”名单南京市溧水区无锡市梁溪区沛县常州市武进区张家港市海安市连云港市连云区淮安市清江浦区盐城市盐都区扬州市广陵区镇江市丹徒区泰兴市宿迁市宿豫区希望获得2021年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单位的高校和县(市、区)认真总结平安校园创建经验,再接再厉,不断巩固提升创建成效,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各地教育、政法委、公安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检查指导,促进平安校园建设深入开展。各地各高校要深化提升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排查整改风险隐患,改善安防条件,健全防控体系,努力建设标准更高、基础更牢、师生更满意的平安校园,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来源:安全保卫与维护稳定处编辑:林涵、王筱审核:陶琪点亮“在看”吧!
2022年6月30日
其他

学起来!《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科普系列挂图》来了

近日,教育部委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开发制作了《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科普系列挂图》。在校期间应如何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戴口罩、保持手卫生等要注意些什么?跟小编一起学起来↓↓↓来源:微言教育编辑:林涵、王筱审核:陶琪点亮“在看”吧!
2022年5月14日
其他

江苏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补偿政策解读折页来啦

近日,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了让广大高校学子更好地了解我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补偿政策,特意制作了一份精美的政策解读折页,发放至各大高校、市县资助中心和苏北基层就业单位进行宣传,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先睹为快吧——折页全貌长这样↓↓↓来源: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编辑:林涵、王筱审核:陶琪点亮“在看”吧!
2022年4月25日
其他

事关2022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省教育厅6问答详解

日前,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招生通知》),引起广泛关注。省教育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招生通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回答。01《招生通知》出台有什么新背景?近年来,我省每年都印发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专门文件,今年印发《招生通知》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是全面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的需要。中小学招生改革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2018年以来,教育部每年对中小学招生工作提出新要求,陆续强化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公民同招、普通高中属地招生,招生入学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今年3月2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对按区域招生、报名信息采集、巩固公民同招成果、助推“双减”落地等提出新要求。我省的《招生通知》是落实落细国家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相关要求的具体举措。二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重要关切的需要。中小学招生入学事关千家万户,全社会高度关注。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关切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江苏持续推进机会公平、学位保障、片区划分、随机分班,全力遏制违规考试招生、提前掐尖招生、违规编班等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还有一些重点、难点工作需要巩固提高。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我省制定《招生通知》,对2022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作出全面部署。02对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一个不少”的接受义务教育提出哪些明确要求?《义务教育法》明确,“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招生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依法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全面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一是保证学位供给,保障每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二是健全控辍保学机制,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一个不少”。三是认真落实随迁子女“两为主”入学要求,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切实做好留守儿童少年等群体的入学及服务保障工作。四是积极推进融合教育,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和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等方式保障轻度、中度和重度残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享有教育的权利。03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就学需求有哪些新举措?《招生通知》要求各地主动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积极推进招生入学工作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学需求。一是要求各地依据各学段学龄人口增长变化情况,精准规划中小学校布局,加大资源建设力度,持续增加学位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就学需求。二是综合生源情况、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统筹公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与结构调整,科学编制和下达招生计划。三是落实热点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所有公办民办初中的政策,坚持指标到校,确保分配比例高于国家要求,并向薄弱初中倾斜,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县域普通高中提升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04与过去相比,今年的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有什么显著的变化?两个方面有比较显著的变化。一是严格落实教育部最新要求,规范报名信息采集。首先,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原则,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其次,按照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采集学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等信息。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二是进一步规范教育优待政策。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等优抚对象依规享受教育优待政策。同时明确,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国家的民族政策,从2022年开始,取消少数民族学生中考加分。05对严肃中小学招生纪律有哪些明确要求?依据国家要求,结合江苏实际,今年的《招生通知》明确十个“严禁”:一是严禁以任何方式阻止学生参加中考;二是严禁提前招生、无计划招生、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普通高中免试招生;三是严禁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以公办学校名义招揽生源;四是严禁学校间混合招生、招生后违规办理转学;五是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结果作为招生依据;六是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免收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争抢生源;七是严禁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八是严禁招收借读生、人籍分离、空挂学籍;九是严禁收取择校费、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以及跨学期收取学费;十是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06如何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平稳有序?中小学招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招生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统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招生管理。一是实行阳光招生。要求各地抓紧科学研制本地中小学招生工作通知,认真做好招生工作部署,制定具体招生工作方案,统一规范招生录取办法并向社会公布。二是加强过程监管。按照隶属关系,将适时开展逐地逐校检查,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招生行为。把招生入学工作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适时对招生入学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导。三是强化违规追责。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于违规违纪招生的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对招生工作把关不严、监管不力、违规建立学籍的教育部门,依规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及当事人、责任人的责任。↓//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来源:基教处编辑:林涵、王筱审核:陶琪点亮“在看”吧!
2022年4月21日
其他

为什么坚持“动态清零”、无症状感染者可以居家隔离吗……权威回应!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12日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一起来看——当前全国疫情的整体形势如何?3月1日至4月1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325303例,波及30个省(区、市)。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落地,新发生疫情的地区能够快速有效处置,没有形成新的规模性疫情。河北、江苏、安徽、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省疫情总体可控。吉林省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已连续三天新增感染者降至千例以下,但仍在高位;长春市每天新增感染者人数下降,但管控区内社区传播没有完全阻断,仍需要继续加强管控区内各项防控工作。上海市连续8天报告新增感染者数超过1万例,疫情处于快速上升期,社区传播尚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且外溢多省多市,预计未来几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仍将处于高位。截至目前,国家卫健委已从全国16个省份调派医务人员4万余名和每日238万管核酸检测的能力支援上海,和上海的医务人员一起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和核酸检测等工作。为什么坚持“动态清零”?在新冠的防控策略方面,我们一直在探索并根据防控工作进展以及我们对新冠的更新认识不断地完善。当新冠首次袭击武汉、发生流行的时候,我们根据既往特别是对“非典”的防控经验以及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流行规律和防控的策略,采取了以物理隔离方式为主的防控措施,最后成功地控制了疫情,在国内基本上消灭了新冠疫情。后来的疫情基本上都是从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输入性的聚集性疫情,每发生一起,控制一起、消灭一起,应该说我们防控策略的应用还是非常成功,这个防控策略概括起来我们就叫“动态清零”,这个“动态清零”最大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尽一切可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很多国家,要把这样一个综合性的以物理隔离的方式的综合处置应用好,实现清零,还是非常困难的。“躺平”实际上是其他国家无奈的选择,在经过多种尝试以后,寻找不到一种理想的控制新冠的策略,于是干脆就“躺平”。所谓的“躺平”也就是说除了加强疫苗接种以外,其他的防控措施就不再去强调或者干脆不做了。有些国家“躺平”以后,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大幅度上升,这时这些国家又往回缩了缩,又收紧了防控策略,把其他防控措施又加进去了。我国两年多的防控实践证明,“动态清零”符合中国实际,而且是现阶段我国及时控制新冠疫情的一个最佳选择。无症状感染者可以居家隔离吗?我们要对“无症状感染者”有一个科学准确的概念理解,当我们诊断一个人为无症状感染时,其中有一部分人很可能处于确诊病例的潜伏期,再观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症状,甚至会发展成重症。居家隔离还是有风险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可能继续把疫情传播扩散,二是对他本人来说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他的病情进展,有可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可能发展成重症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集中隔离有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所有集中隔离观察的无症状和轻症的病例,都是感染者,不会出现交叉传播造成扩散的问题。二是集中隔离期间,可以接受中医药的治疗,提高免疫力,防止演变成重症或者危重症。三是如果病人出现了向重症发展的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转诊。所以如果出现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要尽可能地把这些人集中到定点的隔离点去隔离观察。阳性感染者在转运至隔离点前,其家人、邻居要如何防范?对部分刚刚诊断为阳性来不及转到隔离点的感染者,一要做到减少家庭内传播的风险,应该有单独居住的卧室,最好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不和家人共同进餐,不和家人交流谈心;二要减少传染给邻居或者小区居民的风险,阳性感染者家庭要及时对居室、卫生间等环境进行消毒,要坚决杜绝串门的现象,要坚决杜绝在小区内的活动和与人交流。对于生活在同一个楼宇或者小区的居民来说,在病人没有转移出去或者转移后的一段时间,整个楼宇和小区都属于封控管理阶段,各家各户都是居家隔离,遵守足不出户的规定。封控管理和健康监测期间,每个人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变化,有没有出现咽喉痒、咽喉疼痛、咳嗽、发热等症状,通过抗原检测方法进行自我检测,如果出现疑似症状,或者抗原检测筛查阳性,要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联系,以便及时处置。奥密克戎“物传人”的概率有多大?新冠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一个是污染的量的大小,还有就是环境当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紫外线的情况,一般来说物体表面污染造成人感染的风险是比较小的,但是如果我们反复多次的接触,又不注意手卫生,又不注意个人防护,它的风险就会明显加大。所以我们对从事涉外的冷链以及涉外货运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感染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日常生活当中应对快件包裹进行消毒处理以后再打开,这个时候风险就大大减少了,坚持手卫生就能够减少因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而感染新冠的风险。感染过德尔塔或者奥密克戎,还会再感染吗?如果一个人感染过德尔塔毒株或奥密克戎毒株,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遇到了一个感染者还是有可能再次被感染。研究发现,奥密克戎感染以后再感染的风险比感染了德尔塔毒株以后再感染德尔塔毒株的风险要高。奥密克戎导致的重症率和死亡率高吗?根据研究和监测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还会导致重症、导致死亡。由于各个国家监测的标准和方法不一样,疫苗的接种率不一样,感染的背景不一样,也包括感染的人群不一样。我们看到一些数据显示,各个国家奥密克戎导致的重症和死亡的比例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个趋势和特征,如果没有接种疫苗的话,老年人和包括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重症和死亡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是让我们特别担忧的一个地方。世界卫生组织每天都会发布各个国家和一些相关地区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不但看到了发病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其次病死人数也达到了一个高峰。美国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间,连续5周报告的新冠病死数超过了1.5万例。根据香港卫生署提供的信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时,未接种疫苗的全人群病死率达到2.87%,没接种疫苗的80岁以上的老人病死率高达15.68%。根据香港最新研究,在本次香港奥密克戎疫情当中,60岁以上人群死亡风险是30岁以下人群死亡风险的252倍。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奥密克戎变异株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没有接种疫苗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带来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不打疫苗和打两针、三针疫苗的保护作用有何区别?香港最新的一个研究,接种三剂次新冠病毒疫苗可以减少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90%以上。4月8日香港又有一个新的研究显示,在60岁以上的人当中,没有接种疫苗所导致的相对死亡风险,是接种两剂次及以上人群死亡风险的21倍。根据香港卫生署公布的信息,在没有接种疫苗的全人群当中病死率是2.87%,接种了两剂次的全人群当中病死率是0.14%,接种了三剂次病死率为0.03%。和未接种疫苗相比,相差分别是20倍和95倍。飞絮会不会导致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新冠病毒一般不会以游离病毒方式直接从一个感染者传染给健康人,新冠病毒通常以飞沫作为载体,吸附在微小的飞沫颗粒表面,患者咳嗽、打喷嚏飞沫排出,病毒吸附在颗粒上随着飞沫排出。飞沫一般比较小,在1-5微米,传播的距离应该在1-2米,当健康人吸入了被病毒吸附的飞沫颗粒的时候,就被感染了。在过去两年多的研究当中,没有发现飞絮可以吸附病毒,目前为止,没有关于飞絮造成感染的报道。来源:中国政府网编辑:林涵、王筱审核:陶琪点亮“在看”吧!
2022年4月13日
其他

最新!关于举办江苏省首届中小学生实验操作大赛的通知

近日,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省教育厅就举办江苏省首届中小学生实验操作大赛有关事项作出通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通知全文)具体内容跟小编一起来看——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意见》(苏教基〔2022〕1号),推动全省中小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实验教学课程,鼓励和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实验活动,切实提升中小学实验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后备军。二、活动时间2022年4月至7月。三、参赛对象小学参赛对象以五年级学生为主,初中参赛对象以八年级学生为主,高中参赛对象以高二年级学生为主,鼓励其他年级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参加。四、比赛学科本次比赛学科为小学科学、初中生物和高中化学。五、其他本次大赛由省教育厅举办,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和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联合承办,具体赛事组织工作由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负责。请各地积极做好本次大赛的宣传、发动工作,在符合当地疫情管理要求、确保学生和教师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各级比赛的组织工作。江苏省首届中小学生实验操作大赛方案一、比赛学科、内容与参赛对象01小学科学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必须掌握的五年级及以下的科学实验知识和技能,以及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赛对象以五年级学生为主,鼓励小学其他年级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参加。02初中生物按照课程标准,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生物实验知识和技能,以及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赛对象以八年级学生为主,鼓励初中其他年级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参加。03高中化学按照课程标准,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含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实验知识和技能,以及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赛对象以高二年级学生为主,鼓励高中其他年级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参加。二、赛程安排本次大赛分热身赛、预选赛、分区赛和总决赛四个阶段进行。1热身赛热身赛重点考察学生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实验知识和基础实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包括在线测评和实验操作比赛两个项目。在线测评由大赛组委会负责命制试卷,由学校组织有关年级学生统一参加(具体报名方式、比赛时间等另行通知)。每所学校至少应组织一场校内实验操作比赛,按学生自愿报名和教师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具体比赛人数、比赛内容和比赛方式由学校根据所在设区市的要求确定。2预选赛预选赛重点考察学生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由县(市、区)根据所属设区市的要求自行确定参加预选赛的学生名额和参赛条件(原则上要求每所学校都有学生参加预选赛),并组织命题和比赛(比赛项目中学生实验操作部分占总分比例不少于80%)。高中化学学科可多个县(市、区)联合进行预选赛,具体方案由各设区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3分区赛分区赛重点考察学生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应用能力。由设区市参照总决赛方案自行确定参加分区赛的学生名额和参赛条件,并组织命题和比赛(比赛项目中学生实验操作部分占总分比例不少于80%)。4总决赛总决赛重点考察学生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比赛包括笔试(占总分的10%)、实验操作(占总分的80%,含独立完成实验、两人合作完成实验两部分)、实验报告(占总分的5%)、答辩(占总分的5%)等环节。每个设区市根据分区赛成绩每学科推荐4名学生参加总决赛。总决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计划7月中旬进行,有关事宜另行通知。三、奖项设立(一)个人奖1按照分区赛个人总分排名,每个学科前20%的学生获省三等奖(其中参加总决赛的选手按总决赛名次授奖)。2按照总决赛个人总分排名,每个学科分别设立以下奖项:特等奖10名,一等奖16名,其余为二等奖。3每位参赛学生可上报一名指导教师,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获得对应指导教师奖。4每学科在总决赛中合作完成实验环节得分排前三名的学生获得最佳合作奖。(二)团体奖按照设区市每个学科参赛学生在总决赛中的总分排名,分别设立学科团体奖: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组织奖、先进个人奖对在本次大赛中积极宣传、发动并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分别设立优秀组织奖和先进个人奖。01学校的优秀组织奖按该校完成在线测评的学生人数比例(参加学生数/对应年级学生数)排序,全省分学段排名前20%(高中为前40%)的学校获得评奖资格,其中50%的学校可获得优秀组织奖,由县(市、区)结合学校组织实验操作比赛开展情况评定并向设区市申报,设区市审核后报大赛组委会(市直属学校由设区市直接向大赛组委会申报)。02县(市、区)优秀组织奖由设区市结合各县(市、区)热身赛和预选赛情况综合评定(具体方案由设区市自行确定)后向大赛组委会申报,每设区市推荐优秀组织奖3个,获优秀组织奖的单位可同时推荐先进个人奖1名。03设区市优秀组织奖由大赛组委会结合各设区市参加热身赛在线评测的学生人数比例(总分值60分,分学段计算,每学段权重各占20%)和总决赛的总分排名(总分值40分,分学段计算,每学段第一名得13分,第二名得12分,以此类推。若某市三个学段均排名第一,则该市得分为40分)综合评定,设优秀组织奖5个,获优秀组织奖的单位可同时推荐先进个人奖1名。“
2022年4月13日
其他

最新!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发布

为进一步指导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校园防控主体责任,有序落实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措施,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当前疫情形势需要,疾病预防控制局在前期技术方案基础上,组织制定了《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具体内容跟小编一起来看——“修订后的三版技术方案,在进一步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基础上,增加了校园常态化监测预警,细化完善了出现疫情后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卫生保障要求。调整情况主要有:01一是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要求,根据不同学校环境和师生来源特点,针对性落实校园出入管理、师生员工管理、重点场所和区域管理、环境卫生整治、校内个人防护等措施,着力防范疫情输入校园;02二是增加校园常态化疫情监测预警,及时监测疫情形势变化,严格实施人员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缺勤追踪登记等措施,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检测抽检。如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核酸检测抽检比例,鼓励增加抗原检测,加强学校疫情早发现力度;03三是细化完善疫情应急处置要求,如校园出现疫情后,要立即完成常态化和应急机制转换,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管理、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划定管控,有序落实封闭管理、人员转运、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环境消毒和垃圾处理等,确保最短时间遏制疫情传播蔓延;04四是对适龄人群疫苗接种工作提出要求,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推进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加强免疫接种;05五是强调做好师生员工人文关怀和服务保障,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宣传引导和心理疏导,及时回应师生员工合理诉求和关切;06六是强调校园疫情防控的督导检查和风险排查,相关部门安排专人定期检查评估,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为指导高等学校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校园防控主体责任,有序落实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措施,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当前疫情形势需要,对《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进行修订,形成本版方案。一、开学前(一)学校的准备。1.重视开学准备。学校根据疫情形势和所在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加强学校疫情监测综合分析和风险研判,做好新冠肺炎和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工作,科学制定开学工作方案,师生员工和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后,周密安排师生返校,安全有序推进开学工作。2.落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辖区党委和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师生员工自我管理责任。高等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提前有序做好开学前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准备。3.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加强指导,推动学校与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属地政府与辖区内高校建立“包联制”,配合属地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形成教育、卫生和学校、家庭、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多方协作机制、监测预警机制与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业务指导、培训、巡查全覆盖。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专人定期检查评估,开展专项风险排查,确保每项措施落到实处。4.细化防控方案。学校防控骨干应熟悉掌握当地防控要求、防控方案、医疗服务预案,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师生来源特点,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校医院(医务室)等应发挥与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的纽带作用。5.完善应急预案。高校开学前与属地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公安机关等做好对接,健全学校疫情处置机制,周密部署、联动高效做好应急预案,做到“点对点”“人对人”。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疫情,应急预案各环节能快速响应,应急措施到位,以最快速度落实隔离、转运、流调、封控、治疗、健康监测、信息发布、线上教学、舆情监测、人文关怀、服务保障等。6.做好防疫储备。提前做好口罩、消毒剂、洗手液、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防疫物资储备。在学校内或周围具备隔离条件的宾馆设立临时留观室,位置相对独立,必备物资齐全,操作流程规范,值守人员合格,以备人员出现疑似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用于隔离的空间和房间数量应尽量充足。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员、宣传员等校园防控队伍建设。安排专人负责学校卫生设施管理、卫生保障、监督落实等工作。7.彻底整治环境。对校园实施全面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对冰鲜冷链物流的监控和管理,保障饮食和饮水安全。对教室、实验室、会议室、食堂、宿舍、图书馆、体育馆、公共卫生间等场所进行彻底卫生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垃圾清理。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8.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各种媒体等途径,全方位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师生牢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对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师生员工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规和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9.做好信息摸查。建立覆盖全体师生员工的健康监测制度,全面摸查、准确动态掌握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以及近期行程等信息,拟定师生员工返校方案,精准施策,做到“一校一策,一人一档”。10.推进疫苗接种。符合接种条件的师生员工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加强免疫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二)师生员工的准备。11.报备健康状况。开学前连续14天每日监测体温以及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记录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将健康码、行程卡如实上报学校,配合学校做好开学入校健康检查。12.落实返校要求。及时掌握学校各项防控制度及本地和学校所在地的疫情形势、防控规定,掌握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学校正式确定和通知开学时间前,学生未经审批原则上不得提前返校。确需返校的,应履行报批程序。13.实施分类管理。跨省区返校的高校师生员工开学前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到校后根据当地防控要求可再分批进行核酸检测。境外师生员工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按照我国相关政策要求接受管理。二、返校途中防护(一)返校途中要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注意卫生,做好防护。(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避免聚集。做好手卫生,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等进行清洁处理。(三)返校途中身体出现疑似症状,应当主动报告,及时就近就医。在机场、火车站以及乘坐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疫管理等。三、开学后(一)学校管理要求。1.落实主体责任。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细化完善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课(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等要求和防控措施。2.严格日常管理。依托学校、院(系、部、处等)、班级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每日掌握师生员工动态,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全体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对因病缺勤缺课师生员工,坚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加强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流感等季节性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经常性开展防疫培训、检查排查,将疫情防控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3.加强校门管理。全面把控进出校园通道,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所有人员入校时严格核验身份、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和行程卡,所有人员健康码、行程卡和体温正常、佩戴口罩方可进入。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加强冷链食品包装、国内国际邮件预防性消毒。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便捷的进出校门管理机制。全面排查出入校漏洞,重点检查围栏损坏处、绿植围挡处、矮墙等人员可通过又无人看管的区域,及时修缮、堵上漏洞。4.加强公共场所管理。落实校园内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使用空调时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疫情期间,增加对公共区域开关面板、水龙头、门把手、楼梯扶手、健身器材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校内大型建设施工现场实行闭环管理,施工人员与校园实现物理隔离。5.加强食堂卫生管理。落实《教育部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38号)要求,食堂餐桌安装隔板,错峰就餐,引导人员保持安全距离。建立就餐、清洁消毒等食堂卫生管理台账。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做好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餐(饮)具和炊具的清洁消毒,及时收集和处理餐余垃圾。6.加强宿舍管理。学生宿舍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安排专人负责宿舍的卫生管理和检查,引导学生在宿舍区不聚集、少串门。宿舍要勤通风、勤打扫,保持厕所和公共区域清洁卫生,洗手设施运行良好,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区域清洁消毒。7.加强活动管理。根据校园情况合理控制人员密度,加强对教室、自习室、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空间内的人员密度控制。原则上非必要不组织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8.加强家属区管理。将家属区纳入社区常态化防控管理,对家属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学校通勤车辆管理。加强教职员工所在院系与其家属和社区网格管理员的沟通交流,密切注意教职员工家属日常身体情况。9.开展应急演练。高校在开学后应定期组织开展应对校园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即时反应能力,检验学校疫情防控骨干和师生员工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及时整改、调整。(二)师生员工管理要求。10.遵守校门管理。师生员工应遵守学校校门管理规定,尽量减少出校。学生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对于因找工作、实习等原因,确应出校的,履行相应程序,允许进出校。11.加强健康监测。加强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上报,并按照相关规定就医,不带病上课、工作。在当地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抽检,对安保、保洁、食堂等校园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理和增加核酸检测频次。12.加强个人防护。符合接种条件的师生员工应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并完成加强接种。校园内师生员工应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注意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佩戴一次性手套,食堂工作人员还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与消毒。13.落实健康教育。学校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内容纳入“开学第一课”,组织师生员工学习《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定期对师生员工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师生员工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积极倡导健身活动,养成积极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14.关注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关注师生员工心理状况,安排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及时疏导师生员工负面情绪,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四、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一)关注疫情变化。及时关注学校所在辖区、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形势变化。一旦学校所在地区发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果断采取处置措施。(二)强化监测预警。学校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严格实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措施,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师生员工如出现疑似症状,学生应当及时报告辅导员,教职员工应当及时报告校医院,学校及时安排临时隔离室(点),由指定专人负责对被隔离者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及指导就诊。未设置校医院(医务室)的学校,应当就近前往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相应处置。一旦学校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师生核酸检测抽检比例,推广使用抗原检测。期间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校(楼)门值守人员等工作人员每周开展核酸检测,可适当增加抗原检测。若出现抗原检测阳性者,无论是否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等症状,均需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的要求,由急救中心转运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三)快速处置疫情。如师生员工中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学校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2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在属地卫生健康、疾控部门指导下,采取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及时安排线上教学。校园出现疫情后,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配合做好校内传染源控制和管理,按照属地化原则由疾控机构开展快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研判,根据病例轨迹和流调信息,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学校积极配合疾控机构等部门做好划定区域和风险场所的先管控、再摸排,有序组织落实风险人员的转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根据受污染的状况和风险采取相应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并做好校园内垃圾、粪便、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师生员工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规定完成居家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返校。返校时,学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四)做好卫生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加强督导检查和责任落实,认真排查辖区学校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及时跟踪整改到位。学校要加强应急处置保障,对师生员工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在防疫提醒、生活和防疫物资、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支持。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为指导中小学校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校园防控主体责任,有序落实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措施,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当前疫情形势需要,对《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进行修订,形成本版方案。一、开学准备(一)组织要求。1.提前筹划,做好开学准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当地疫情风险等级和疫情防控形势,确定中小学校开学时间,科学制定开学工作方案,提前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其他异常情况,周密安排师生员工有序返校。确保疫情防控措施部署到位、应急预案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人员组织到位、设施完善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制度落实到位、风险排查到位、检查督促到位。2.责任到人,确保工作落实。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和个人责任,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是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多校址办学的学校,各校区指定责任人和联络人,明确工作职责,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规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落细。3.机制有效,保障防控效果。按照当地疫情形势和防控规定,制定并动态优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等传染病防控“两案九制”的各项措施,完善教育、卫生健康、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完善疫情防控要求及各项方案,并在开学前对学校党政干部和教职员工进行方案和预案专题培训。4.完善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学校开学前与公安机关、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根据疫情形势进一步完善学校应急预案,健全防范和处理机制,做到“点对点”“人对人”。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各环节快速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5.明确要求,确保顺利开学。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经学校审核健康状况符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后即可返校。严格落实属地对从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校或其他特殊情况师生员工的健康管理要求,返校前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境外师生员工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政策要求接受管理。6.加强宣传,做好健康教育。学校要及时发布或转发国内外疫情形势和最新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引导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不到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省,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应主动向社区和学校报备,积极配合落实健康管理规定。(二)保障要求。7.合理筹划,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备,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安排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合理使用与清洁。做好消毒剂使用培训与记录,注意物品的有效期。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室,为入校时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8.应接尽接,做好疫苗接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配合当地卫生健康、疾控部门,做好符合接种条件适龄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和服务保障工作。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对于符合接种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加强免疫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9.整治环境,保障学习生活安全。开学前对校园室内外环境实施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做好垃圾清理,提前做好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彻底清洁和通风换气,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落实《教育部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38号)要求,开学前对学校食堂及学校饮水设备设施定期进行检查、清洁消毒,饮水设备设施应取得行业检测、监测合格资质、确保饮用水安全。及时更换已经损坏或陈旧的设备,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开学前对食堂员工进行全面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加强冷链食品包装、邮件包裹预防性消毒,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10.配备人员,确保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学校根据有关规定按学生人员足额配备校医或保健医师,并定期对校医或保健教师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确保开学后学校防疫工作正常开展。二、开学后(一)重点环节管控。1.入校排查登记。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了解新冠肺炎症状,对于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应当督促其及时就医、按规定流程处置。2.加强校园出入管理。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校园通道,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来访人员还需验健康码、行程卡,并进行登记,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入校时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测量体温,及时联系学生家长,按规定流程处置。(二)入校后管控。3.落实主体责任。按照“两案九制”中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4.做好健康管理。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建立“一人一台账”,重点监测师生员工有无疑似症状。多病共防,做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等校园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工作。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做好登记台账。5.巡检重点区域。学校每日开展门卫室、教室、实验室、办公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排查潜在风险,加强整改。做好学校室内外环境监测、卫生清洁和消毒消杀工作,定期通风换气,增加对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6.加强活动管理。组织活动要根据疫情形势、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作出安排,合理管控人员密度。加强校园聚集性活动管理,非必要不举办;确有必要举办的活动,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压缩规模、缩短时间、保持距离,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会议。引导学生在校期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前往校外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科学佩戴口罩,随身备用口罩。7.保持手卫生。学校在体育运动场所、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配备洗手液或免洗消毒液。引导师生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手卫生,采用正确方法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用肘部遮挡。8.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食材尤其是冷链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管理,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的消毒和通风换气。规范就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错时、错峰食堂就餐。做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饮)具、炊具的清洁消毒和餐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校外供餐单位送餐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健康码和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学校。9.加强寄宿管理。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并告知学生家长。加强宿舍出入管理,凭证出入并进行体温检测,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加强宿舍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保持卫生间清洁,做好垃圾分类。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注意观察有无疑似症状,当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报告班主任。10.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应当将新冠肺炎和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学习《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定期对学校党政干部和师生员工开展培训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密切关注师生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11.加强近视防控。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保持正确读写姿势,严格控制视屏时间。教师授课应当合理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减少线上教学及作业时间。学校要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学校要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引导学生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确保睡眠充足。低风险地区要确保学生开展足够时间的户外活动。12.加强人员防护。在当地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抽检,对安保、保洁、食堂等校园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理和增加核酸检测频次。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戴帽子和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如出现疑似症状应上报并及时就诊,不带病工作。学校所在县(市、区、旗)范围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师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三、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一)关注疫情变化。及时关注学校所在辖区、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形势变化。一旦学校所在地区发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果断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二)强化监测预警。学校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严格实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措施,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师生员工如在家期间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立即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医院就医,不得隐瞒病情,学生家长应当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职员工在家发病就医应及时告知学校,学校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如在校期间出现疑似症状,学校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做好就医结果追踪和登记。未设置卫生室的学校,应当就近联系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处置并做好登记。一旦学校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师生核酸检测抽检比例,推广使用抗原检测。期间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校(楼)门值守人员等工作人员每周开展核酸检测,可适当增加抗原检测。若出现抗原检测阳性者,无论是否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等症状,均需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的要求,由急救中心转运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三)快速处置疫情。如师生员工中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学校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2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下,采取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及时安排线上教学。校园出现疫情后,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配合做好校内传染源控制和管理,按照属地化原则配合疾控机构开展快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研判,根据病例轨迹和流调信息,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学校积极配合疾控机构等部门做好划定区域和风险场所的先管控、再摸排,有序组织落实风险人员的转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根据受污染的状况和风险采取相应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并做好校园内垃圾、粪便、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师生员工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规定完成居家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返校。返校时,学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四)做好卫生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加强对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责任落实,认真排查辖区学校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及时跟踪整改到位。学校要加强应急处置保障,对师生员工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在防疫提醒、生活和防疫物资、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支持。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为指导托幼机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托幼机构防控主体责任,有序落实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措施,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当前疫情形势需要,对《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进行修订,形成本版方案。一、开园准备(一)重点环节管控。1.入校排查登记。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了解新冠肺炎症状,对于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应当督促其及时就医、按规定流程处置。2.加强校园出入管理。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校园通道,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来访人员还需验健康码、行程卡,并进行登记,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入校时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测量体温,及时联系学生家长,按规定流程处置。(二)入校后管控。3.落实主体责任。按照“两案九制”中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4.做好健康管理。坚持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完善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建立“一人一台账”,重点监测师生员工有无疑似症状。多病共防,做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等校园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工作。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做好登记台账。5.巡检重点区域。学校每日开展门卫室、教室、实验室、办公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排查潜在风险,加强整改。做好学校室内外环境监测、卫生清洁和消毒消杀工作,定期通风换气,增加对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6.加强活动管理。组织活动要根据疫情形势、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作出安排,合理管控人员密度。加强校园聚集性活动管理,非必要不举办;确有必要举办的活动,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压缩规模、缩短时间、保持距离,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会议。引导学生在校期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前往校外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科学佩戴口罩,随身备用口罩。7.保持手卫生。学校在体育运动场所、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配备洗手液或免洗消毒液。引导师生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手卫生,采用正确方法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用肘部遮挡。8.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食材尤其是冷链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管理,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的消毒和通风换气。规范就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错时、错峰食堂就餐。做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饮)具、炊具的清洁消毒和餐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校外供餐单位送餐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健康码和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学校。9.加强寄宿管理。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并告知学生家长。加强宿舍出入管理,凭证出入并进行体温检测,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加强宿舍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保持卫生间清洁,做好垃圾分类。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注意观察有无疑似症状,当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报告班主任。10.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应当将新冠肺炎和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学习《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定期对学校党政干部和师生员工开展培训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密切关注师生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11.加强近视防控。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保持正确读写姿势,严格控制视屏时间。教师授课应当合理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减少线上教学及作业时间。学校要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学校要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引导学生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确保睡眠充足。低风险地区要确保学生开展足够时间的户外活动。12.加强人员防护。在当地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抽检,对安保、保洁、食堂等校园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理和增加核酸检测频次。校(楼)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戴帽子和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如出现疑似症状应上报并及时就诊,不带病工作。学校所在县(市、区、旗)范围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师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二、开园后(一)托幼机构管理要求。1.重视入园排查。动态精准掌握教职员工和幼儿健康状况,做好健康监测。教职员工和幼儿每天在入园处须测体温,无疑似症状方可入园,出现疑似症状者,应及时就医。安排家长错峰接送幼儿,在园门口设置1米线,配备工作人员疏导人流,防止出现园门口人群聚集。家长接送幼儿不入园,全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2.加强园门管理。托幼机构实行园内相对封闭管理,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园。在入园处对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做好登记、扫码,并佩戴口罩入内。如出现疑似症状,不能入园,应及时就医。3.做好监测预警。在当地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抽检,对安保、保洁、食堂等园内工作人员加强健康管理和增加核酸检测频次。严格落实幼儿早、中、晚“一日三报告”制度和点名制度,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缺勤、早退、病假记录,发现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幼儿需及时追访、登记和上报。进行晨午检时,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帽子和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4.加强场所管理。加强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食堂、办公室、医务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的管理和消毒,定时通风换气,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增加水龙头、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玩具、娱乐设施、儿童个人用品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门卫室设置快递专用区域,快递人员不入园。5.加强活动管理。教师、保育员等要相对固定,减少在不同群体间流动重叠。要根据疫情形势、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从严控制开展儿童聚集性活动,不组织大型聚集性活动。6.确保膳食营养卫生。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严控进货渠道,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依据幼儿生长发育特点,每日提供充足的新鲜果蔬和奶制品,适量的鱼、禽、肉、蛋类食物,保证食物种类多样。7.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面向教职员工、家长和幼儿开展新冠肺炎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肺结核、流感、麻疹、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打喷嚏和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口鼻,培养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8.做好疫苗接种查验补漏工作。配合相关部门逐一查验幼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发现漏种,及时告知补种。(二)教职员工、家长和幼儿管理要求。9.落实家校协同。教职工应每日与幼儿家长保持沟通,家长每日应如实向班主任报告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如有疑似症状,要及时上报就诊。10.保持手部卫生。教职员工和家长应引导幼儿尽量不用手接触口眼鼻、勤洗手,做好手卫生行为宣教。11.积极参加锻炼。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安排内容和形式适宜的体格锻炼,每日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3岁以上幼儿至少1小时的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12.落实个人防护。托幼机构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在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做好手卫生。保洁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还应当戴一次性手套,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与消毒。幼儿在园期间可不佩戴口罩。幼儿离园期间,家长做好幼儿看护,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在园外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13.加强近视防控。引导幼儿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保障充分户外活动,严格控制视屏时间。平衡营养膳食,合理安排作息,确保充足睡眠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三、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一)关注疫情变化。及时关注托幼机构所在辖区、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形势变化。一旦所在地区发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果断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二)强化监测预警。托幼机构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严格实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晚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措施,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入园前,教职员工、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如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立即报告,采取居家观察、就医排查或隔离措施。在园期间,教职员工和幼儿如出现疑似症状,教职员工应立即停止上岗,及时通知幼儿家长带离,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托幼机构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一旦托幼机构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师生核酸检测抽检比例,推广使用抗原检测。期间园内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园(楼)门值守人员等工作人员每周开展核酸检测,可适当增加抗原检测。若出现抗原检测阳性者,无论是否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等症状,均需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的要求,由急救中心转运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三)快速处置疫情。如教职员工和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托幼机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2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下,采取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和暂缓返园等处置措施。托幼机构出现疫情后,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配合疾控机构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管理,按照属地化原则配合疾控机构开展快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研判,根据病例轨迹和流调信息,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托幼机构配合疾控机构等部门做好划定区域和风险场所的先管控、再摸排,有序组织落实风险人员的转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根据受污染的状况和风险采取相应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并做好园内垃圾、粪便、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托幼机构要安排专人与接受医学隔离的教职员工、家长或幼儿进行联系沟通,掌握其每日健康状况。教职员工、幼儿病愈后返园需提交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四)做好卫生保障。各地要加强对托幼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责任落实,认真排查辖区托幼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及时跟踪整改到位。托幼机构要加强应急处置保障,对师生员工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在防疫提醒、生活和防疫物资、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支持。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教育部编辑:林涵、王筱审核:陶琪点亮“在看”吧!
2022年4月12日
其他

“苏心”与你同抗疫 | 用“心”防疫三步骤

为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各地各校均加强了校园疫情防控管理。省教育厅继续依托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研究中心制作“‘苏心’与你同抗疫”系列微视频,本期推出“用‘心’防疫三步骤”主题微课,希望广大学生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加强心理调适,保持作息规律,增强人际互动,以积极向上、平和理性的心态共同抗疫。来源:学生处、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研究中心编辑:林涵、王筱审核:陶琪点亮“在看”吧!
2022年3月16日
其他

葛道凯:建议“职教高考”全国统一

“实行职业教育高考的目的在于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实现职业教育的内部贯通,完善现代职教体系。”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建议,加快制订并推行全国统一“职教高考”制度实施方案。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从目前各省推进高职分类考试的实践情况来看,各地的运行机制、考核内容和招生方式还很不平衡,职业教育专门性考试制度的类型特征还不够彰显,社会对‘职教高考’的认知与认可还未形成共识。”调研中,葛道凯发现,“职教高考”在多样性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现实困境。究其原因,葛道凯分析,当前,“职教高考”的类型定位、改革内容和评判标准都不够明确。受到招生考试体制机制的影响,当前各省正在实施的高职分类考试在类型特点的表现上还不够,与普通高考同等地位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其次,“职教高考”制度的核心是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但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招收的学生文化素质基础不平衡,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差异较大,加之技能型考试的专业分类众多,考试内容难免复杂。此外,我国高职分类考试包括春季高考、单独招考、自主招生、中高职衔接、注册入学、免试申请入学等多种方式,招考种类较多,却没有统一的招录标准。“为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使中职毕业生具有多样的教育选择和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迫切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职教高考’制度。”葛道凯建议,应出台国家“职教高考”实施意见,在梳理总结各省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就“职教高考”出台政策性文件,为推进全国“职教高考”的改革定标、定向、定心,并以此为统领,指导各省开展省级“职教高考”制度改革试点,构建“国家统筹+省级推进”模式,有效推进“职教高考”制度。同时,“招考培”制度也需分类优化。葛道凯建议,职教高考“文化素质”测试采取全国统一考试的形式实施,职业技能测试则采取省级层面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形式开展。在招录方面,要构建与生源数量相适应的招生计划分配机制,进一步打破升学地域和学校限制,并鼓励综合性大学、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参与。在培养方面,高等院校应对职教高考的学生进行单独分班、制定独立人才培养方案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此外,他还建议以增加职业本科教育的供给为契机,切实提高社会对“职教高考”的认可度,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走技能成长成才成功的发展道路。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编辑:林涵、王筱审核:陶琪点亮“在看”吧!
2022年3月6日
其他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致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考生:你们好!欢迎您在江苏省参加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向你们致以最诚挚的祝福,愿你们心之所向,梦之所成!为进一步做好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考试组织工作,保障考试顺利进行,确保广大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一、考前准备1.
2021年12月15日
其他

江苏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健康应试须知

为了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考生自我防护意识,承担对社会的防疫责任,特制定考生健康应试须知如下:一、考前准备1.考前14天起,每日自行测量体温和监测健康状况;尽量保持在江苏省境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跨市流动,避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2.异地考生须提前了解并确保自己符合考试所在地防疫政策和要求。考生须在12月11日前申领“苏康码”,并在参加考试前连续14天通过“苏康码”界面进行健康申报,以便进入考点时接受检查(申领途径:下载江苏政务服务APP,点击进入“苏康码”服务;或在支付宝首页搜索“苏康码”,完成实名认证后方可获取“苏康码”。暂不能确定到达后详细地址的,可暂填报考点单位的地址,待详细地址确定后,自行更正)。3.考生在考前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境外返回、境外人员接触史,苏康码为非绿码的,以及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7.3℃)、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不能签署《江苏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健康应试承诺书》者,如确需参加考试的,须提供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主动将信息报报考点。4.赴考时,提前准备好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做好个人防护。5.考试开始前,考生须签订《江苏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健康应试承诺书》(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并下载),并于第一场考试前上交。考生可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www.jseea.cn)下载打印,按要求签订后在进入考点时出示,第一场考试进入考场后交给监考员。二、入场检查1.考生须至少提前45分钟到达考点,凭本人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件、苏康码、行程码,佩戴口罩进入考点。不佩戴口罩的考生不得进入考点;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
2021年12月5日
其他

师生共讲党史课㊲|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方志敏与《可爱的中国》

为全面准确、深入透彻宣讲党的百年历史,引导高校师生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与把握,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进一步推动高校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决定在全省举办高校“师生共讲党史课”活动。“江苏教育发布”开设活动专栏,面向全省师生集中展播宣讲视频,助力活动开展。第三十七讲
2021年11月11日
其他

师生共讲党史课㉜|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锡流”的青春之歌

为全面准确、深入透彻宣讲党的百年历史,引导高校师生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与把握,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进一步推动高校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决定在全省举办高校“师生共讲党史课”活动。“江苏教育发布”开设活动专栏,面向全省师生集中展播宣讲视频,助力活动开展。第三十二讲
2021年11月3日
其他

如约而至!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开学第一课”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由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与众不同↓↓↓表彰先进将进行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和“十佳研究生团队”颁奖仪式。信守承诺将举行研究生代表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仪式。讲述党史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江苏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桑学成教授走进课堂,讲述“百年大党与‘中国奇迹’”。9月28日(星期二)14:30不见不散!电脑观看,请登录网址:https://live.hst.com/AUg7U59Dt手机观看,请扫二维码:来源:研究生教育处编辑:岳昕、王筱审核:管钰点亮“在看”吧!
2021年9月26日
其他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文如下。一、总体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现提出如下意见。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工作原则。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对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3.工作目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二、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4.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5.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6.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7.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8.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课余学习生活。三、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9.保证课后服务时间。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10.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11.拓展课后服务渠道。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教育部门可组织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直至撤销教师资格。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12.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四、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13.坚持从严审批机构。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未通过审批的,取消原有备案登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14.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制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管理办法。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并将教师资格信息在培训机构场所及网站显著位置公布;不得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确定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健全常态化排查机制,及时掌握校外培训机构情况及信息,完善“黑白名单”制度。15.强化常态运营监管。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融资及收费应主要用于培训业务经营,坚决禁止为推销业务以虚构原价、虚假折扣、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行业垄断行为。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理控制学生连续线上培训时间。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五、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16.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17.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准备,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学校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提高难度、加快进度;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18.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各地要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19.纳入质量评价体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六、强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撑保障能力20.保障学校课后服务条件。各地要根据学生规模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筹核定编制,配足配齐教师。省级政府要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关标准,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确保经费筹措到位。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考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因素,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相应项目,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对聘请校外人员提供课后服务的,课后服务补助可按劳务费管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21.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教育部门要会同妇联等部门,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22.做好培训广告管控。中央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确保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七、扎实做好试点探索,确保治理工作稳妥推进23.明确试点工作要求。在全面开展治理工作的同时,确定北京市、上海市、沈阳市、广州市、成都市、郑州市、长治市、威海市、南通市为全国试点,其他省份至少选择1个地市开展试点,试点内容为第24、25、26条所列内容。24.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严重问题的机构。25.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课余时间向学生提供兴趣类课后服务活动,供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供学校选择使用,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对出现服务水平低下、恶意在校招揽生源、不按规定提供服务、扰乱学校教育教学和招生秩序等问题的培训机构,坚决取消培训资质。26.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充分考虑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点,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加强对培训领域贷款的监管,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八、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27.全面系统做好部署。加强党对“双减”工作的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任务,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完善措施,确保“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学校党组织要认真做好教师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校外培训机构要加强自身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28.明确部门工作责任。教育部门要抓好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指导学校做好“双减”有关工作;宣传、网信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网信部门要配合教育、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做好线上校外培训监管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要及时为中小学校补齐补足教师编制;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财政、教育等部门制定学校课后服务性或代收费标准,会同教育等部门制定试点地区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指导政策;财政部门要加强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做好教师绩效工资核定有关工作;民政部门要做好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工作;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好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工作和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广告、反垄断等方面监管工作,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会同教育部门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政法部门要做好相关维护和谐稳定工作;公安部门要依法加强治安管理,联动开展情报信息搜集研判和预警预防,做好相关涉稳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人民银行、银保监、证监部门负责指导银行等机构做好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风险管控工作,清理整顿培训机构融资、上市等行为;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起责任、抓好落实。29.联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建立“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集中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在教育部设立协调机制专门工作机构,做好统筹协调,加强对各地工作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专门工作机构,按照“双减”工作目标任务,明确专项治理行动的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突出工作重点、关键环节、薄弱地区、重点对象等,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惩重罚,形成警示震慑。30.强化督促检查和宣传引导。将落实“双减”工作情况及实际成效,作为督查督办、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地方、部门、学校及相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各地要设立监管平台和专门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监督举报途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及时总结“双减”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做好宣传推广。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地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工作的同时,还要统筹做好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参照本意见有关规定执行。来源:新华社编辑:岳昕、王筱审核:管钰点亮在看吧!
2021年7月24日
其他

省教育厅迅速部署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

2021年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当日晚省教育厅立即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暨涉外联防联控指挥部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7月21日,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常委会暨省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并向全省教育系统发出通知,要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这起突发疫情的防控要求,紧急动员起来,立刻行动起来,迅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以
2021年7月21日
其他

手把手教你!新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动画片来了!

亲爱的考生们、家长们!面对新高考志愿填报,您是否有些懵圈,不知从何入手?别着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江苏省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片。全片共分七个部分,带您全方位了解新高考志愿填报中应知应会的内容,知识点全面且通俗易懂,相信能够帮助大家快速成为志愿填报小达人!请大家务必要认真阅读,用心学习,祝愿大家都能够梦想成真!
2021年6月20日
其他

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教育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在江苏代表委员和广大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全国人大代表葛道凯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导向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抢着扛大旗,敢于冲在前,争着做表率,是江苏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作风。我们将聚焦广大家长的烦心事,从细微处发力,在作业、手机、课外读物等方面严格管理,将学生体质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点内容,全面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倾斜和支持力度,继续实施乡村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开展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真正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乡村教师队伍。江苏将结合自身实际,对标最新要求,坚持谋在前,落得实,出成效,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弊端,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全国政协委员施卫东说:作为一名来自地方高校的教育界委员,近距离看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总书记的那一刻,我感到无比激动和温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专门强调,教育的首要问题是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会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带回南通,在我们的本职岗位中,厚植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四个自信”,把学校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顺应新时代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写好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奋进之笔。南通市海门区能仁小学教师黄琴说:总书记的话令我深有感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做“四有”好老师,要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踏实工作,认真育人,努力做一名“四有”好老师。盐城市阜宁县施庄卫生院副院长姜爱民说: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让我们倍受鼓舞,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身作则,扎根基层医疗事业,把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让百姓就近享受到全方位、全周期、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淮安市生态文旅区森林公园社区妇联主席薛梅说: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妇女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做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基层妇联干部,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我将带领社区的妇女朋友们,依托新时代巾帼文明学习驿站、妇女之家等阵地,创新、创业、创富、创优、创美,凝聚起巾帼的磅礴力量。来源:荔枝新闻编辑:高圣怡、王筱审核:管钰点亮在看吧!
2021年3月7日
其他

2021年寒假高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提示要诀

2021年寒假和春节临近,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离校返乡,探亲访友增加流动和聚集,疫情防控面临新压力。近日,教育部组织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提出《2021年寒假高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提示要诀》,引导大学生增强“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在寒假期间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积极参与新冠疫情联防联控,保持健康生活。
2021年1月26日
其他

江苏省教育厅致全省师生员工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从寒假到暑假,马上又到寒假,我们共同经历了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一年来,我们把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省教育工作者闻令而动、挺身而出,与全社会并肩作战,从科学有效防控,到安全有序开学,再到秋季学期全面开学、安全开学,教育教学秩序全面恢复,全省未发生一起校园聚集性疫情,校内师生员工做到“零感染”,充分彰显了江苏情怀、江苏实力、江苏担当。岁序更新,华章再启。当前,全省学校陆续放假,“春节”愈加临近,广大学子和家长们已开始规划假期和节日的行程。但疫情尚未结束,书写江苏教育疫情防控满意答卷,需要全省师生员工齐心协力、接续奋斗。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倡议:严格遵守防疫规定,自觉自愿服从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文明是管出来的,管的住才能放得开。希望广大师生员工自觉遵守学校和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各项规定,主动配合各类场所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佩戴口罩等防控要求,如实告知个人行踪和健康状况。寒假留校学生支持、理解、配合学校管理措施,离校学生主动建立健康信息台账,严格落实出行报批制度,精准上报个人行踪和健康状况。非必要不提前返校,服从学校开学安排。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不必要出行。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护措施,保持勤洗手、“一米线”、公筷制、分餐制、自带餐具、咳嗽打喷嚏遮挡等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减少购买冷链食品,公共场所按规定正确佩戴口罩,严格保持社交安全距离。尽量减少跨省、跨地区出行,非必要不前往国(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鼓励就地过节,减少走亲访友,提倡网络拜年。合理规划假期时间,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立身百行,以学为基,要规划好假期学习和生活,制定假期学习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积微成著,充分利用居家时间“充电”提升。劳逸结合,科学营养膳食,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少用电子产品,坚持科学用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时与老师、朋友交流,缓解学业、生活上的压力和焦虑,做好应对突发疫情和线上教学充分准备。科学理性应对疫情,坚定防控必胜信心。关注权威媒体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直面疫情、消除恐慌。学习了解科学规范的防控知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到正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并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及时告知学校,遵医嘱留观排查。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寒假前后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我省学校疫情防控更是面临新的“大考”。防控形势越是复杂,越要保持头脑清醒。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为做好高校、中小学、托幼机构以及个人寒假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我们特地委托疫情防控专业人员编制了高等学校寒假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点、中小学校寒假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点和托幼机构寒假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点,希望广大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并宣传动员家庭成员、亲戚朋友一起遵守。让我们继续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切实履行各项职责,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沉住气、卯足劲,毫不松懈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生活和美好未来!祝全省师生员工和教育工作者健康平安!我们一起心怀希望,静候春暖花开!江苏省教育厅2021年1月15日编辑:王筱审核:崔婕点亮在看吧!
2021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