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智库

其他

李俊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云南能源转型思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科学、全面、准确理解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政策要求,探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云南高质量发展的路径,2021年12月11日,由云南远景规划研究院和远景生态环境研究院主办,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云南工业园区协会、云南绿色能源行业协会、云南钢铁行业协会和云南化工行业协会协办的“碳达峰碳中和与云南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在昆明举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俊峰在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全文。李俊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各位朋友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云南省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论坛,今天和大家分享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转型问题,以及云南省在此方面的一些思考。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能源转型结合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早在1992年全球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时,实际上已经提出了本世纪末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当时不叫碳中和,叫做把温室气体的浓度控制在450ppm,即温室气体不再增加也不再减少。它背后的逻辑就是到2100年左右,人类要实现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大自然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平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的原则后,在1997年达成了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且要研发可持续的减排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切实的额外资金援助后,在不影响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自愿加入,这就是著名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制定这一原则的基本背景是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间,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或者说他们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从而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量的温室气体,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理应承担主要责任,但仅仅是确定其责任还不够。因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掌握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有能力研究和开发可持续的低排放的技术,可以推动全球的低排放发展。因此发达国家不仅有责任,同时也有能力来推动全球的低排放发展。因此,给发达国家制定了量化的减排目标,这就是著名的京都议定书,全球减排的三机制,即发达国家自身减排,发达国家之间合作减排,和发展中国家帮助发达国家减排。但是由于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导致了人类在减排温室气体上,止步不前到2009年的时候,全球的温室气体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攀升。温室气体的浓度也从工业化初期不到300ppm到2010年已经超过了400ppm,到目前已经超过了410ppm,因此人类面临的减排的形势更加严峻。在此基础上,2015年全球达成了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明确提出在本世纪末把全球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为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即到本世纪中叶或者以本世纪下半叶实现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与大自然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平衡,即碳中和,这是愿景的目标。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不论2度还是1.5度的目标,都要求人类要告别化石能源,走向可再生能源或者是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这种能源结构,不能完成能源的转型,就无法实现人类减排的目标。因此在2015年达成巴黎协定之前G7领袖们曾经召开了一次会议,希望到本世纪末能够实现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这就是巴黎协定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因此巴黎协定的本质就是推动发展转型,特别是能源系统的转型,并且对能源系统的转型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这种目标后来被各种研究机构所强化,例如,今年3月份国际可再生能源所发布的一个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大约90%以上的电力要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其中风光的占比要达到65%左右。同年的5月份,国际能源署也发布了一个名为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转型路径,也提出了到2050年如果实现碳中和,必须有90%以上的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其中风光的比例占70%左右。不同研究机构的结论都是一致的,也就是到实现碳中和之时,必须形成以非化石能源或者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的能源系统。2021年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的苏格兰格拉斯哥召开。确立了全球碳中和共识,在此次会议上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印度、俄罗斯等重要经济大国向联合国提交了自己本世纪中叶或者面向本世纪中叶的国家低排放发展战略,例如,印度提出到2070年碳中和、俄罗斯提出了2060年碳中和,美国、欧盟、日本等则是2050年碳中和,中国不仅提出了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同时也提出了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80%以上的技术支撑。因此碳中和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推动能源的转型,需正确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与能源转型的关系。换句话说,能源转型是靠应对气候变化的碳中和的目标所推动的。二、碳中和的目标是一个全球共识推动能源转型是一个复杂的技术过程。从碳中和的目标来看,印度的2070年,美国的2050年以及中国的2060年之间有时间差距。但是从能源转型的角度来说,10年弹指一挥间,一个能源系统的改变没有30年到50年的时间发生根本性得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碳中和的正确路径必须转成能源转型的实践。中国在这些问题上不仅做了深入的研究,同时有许多务实的基础。如中国政府提出2060年碳中和,随即也提出2060年非化石占比提高到80%以上这样一个目标,或者技术愿景。同时中国还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0%左右,到2030年达到25%左右。2030年风光的装机要超过12亿千瓦,今年同时要开工不少于1亿千瓦的大型风光基地的建设,这就是所谓的技术实践。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形成这样的共识,这种共识非常难以达成,首先是用非化石能源还是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全球是有争议的,中国、日本、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大国希望以非化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也就是说除了可再生能源之外,还要有重要的核能的支撑。但是从联合国的角度而言,全球200多个国家中间只有30多位国家有核能,那么85%的国家没有核能,同时并非是每一个国家都有公平获得核能开发的权利,比方说伊拉克曾经在80年代新建一个核电站,以色列派飞机把它炸掉。现在的朝鲜、伊朗建核电站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因为全球从核安全的角度,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约和不扩散条约的限制,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可以轻松的获得核电技术。因此在联合国的语境下,大家提的目标是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从技术实践上会变得非常困难。因为以风光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带有先天性的许多问题,即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它的共同特性是靠天吃饭,但是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全球范围内每年都会有十几天的时间,既没有光也没有风,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它必然危及到能源的安全。所以说构建新型的电力系统也好,新型的能源系统也好,必须解决好像化石能源、传统的能源系统那样有较强的或者强有力的安全支撑问题。发达国家将化石能源安全提到非常高的位置,他们要求石油的供应要有6个月的储备期,如果全球发生石油中断,6个月之内不能影响经济的发展;天然气要有90天或者三个月的储备期。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还没有这么强大的储备,但是也建立起相应的石油储备,同时天然气要求每一个城市至少有7天的储备,燃煤电厂有两周或者15天的存煤。这些都是为了应对特殊的状况或者特殊的状态,也就是以备不时之需。如果中国到2060年有80%的能源是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话,则需要有90%以上的电力来自于非化石能源,其中有70%左右是风光能源为主之时,假设到2060年是16万亿千瓦时的发电量,那就要大于10万亿千瓦时来自于风光,这时风光能源即占70%左右,但如果既没风又没光,这时候如何解决?这需要在系统上做一个完美的设计。因此我虽然经常鼓吹可再生的发展,但是在推煤这个问题上也要注重审慎的态度,建成的新型电力系统,要以坚强的化石能源的支持为基础,或者坚强的化石能源支撑为基础,因此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煤电要慢慢过渡,从增容增量向增容不增量、增容减量转变,最终达到减量不减容,这个过程要保持一定的火力发电规模。什么叫一定的规模?比方说如果到2060年用16万亿千瓦时的发电量时,20%左右的火电是可以作为坚强的、稳定的、可靠的电源支撑,也就3万亿千瓦时左右的发电量,要有稳定的、可靠的电源来支撑。假设这中间有10000亿千瓦时由核能来承担,那么其他的20000亿可能是由火电、天然气、燃煤或者氢气发电来支撑。假设按照目前云南的火力发电运行小时数不到2000小时左右,大体上需要10亿千瓦的火力发电。如果是像北京目前在特殊管控的条件下,火力发电大概只有80天左右,也就是1500小时左右,那么可能需要15亿千瓦左右的火力发电。因此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应该认真的研究和考虑,不仅仅是推动转型,同时要确保能源安全。在推动整个能源系统向非化石能源过渡的过程中间,还应该考虑化石能源的托底作用。能源转型需要安全托底。可再生能源为主或者非化石能源为主,化石能源的这种托底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除非那时可以大规模的利用氢能且能大规模储备。不仅要解决月调节、季调节,甚至更长时间的储能方法解决问题时才能考虑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安全的系统支持。现在我国的火力发电大约是13亿千瓦,中央提出“十四五”期间严控煤电,但是煤电装机容量仍需增加。切忌淘汰煤电,一炸了之。三、能源转型一些问题的思考因考虑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80%以上,原来所思考的东西就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非化石能源的形态主要是以电力呈现,因此在未来的能源消费方面,就必须扩大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换句话说,能用电的地方尽可能用电,不能用在地方想办法来解决。二是过去所思考的工业供热,电厂供热等,都是通过化石能源燃烧来提供,不论是锅炉还是窑炉,都有余热可以利用。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取消了锅炉这一过程,未来的余热非常少,或者说热力供应非常少,那么一些工业过程的特殊供热如何解决?还有像钢铁、冶金工业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石能源的替代需要专门的技术来解决。三是也要考虑一种价格的变动,因为过去的电力系统是发供用同时完成,未来的新兴电力系统,它不仅要发供用,同时要有储能,储能就变成特殊的服务。在过去的能源系统中,特别是电力系统中,储能的成本没有体现出来。但是未来它将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服务系统,这种系统它的成本如何计算?如何建设?如何运行?这都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找出经验来参考。当然现在也有比较成功的转型经验,比方说欧盟的非化石能源发展占比已经达到64%,我国南方电网的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也达到55%,而全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只有34%,学习南方电网的经验、学习欧盟的经验,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比例,从而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在系统中的占比,以及在终端能源不断提高用电比例的实践和探索,所以说在这些问题上云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云南省是南方电网覆盖下的一个庞大的经济区,能源转型已经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非化石能源占比已经接近60%,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非化石发电已经超过了70%甚至更高,完全有可能探索未来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或者高比例的非化石能源。在云南建立核电的可能性非常小,发展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可能性很大。云南在现在基础上再增加20%,就超过了80%;发电占比再增加20%,就达到了90%,云南的能源转型可以对全国的能源转型提供丰富的经验,特别是非化石能的发展,或者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常规能源的发展,如果云南整个电力系统已经以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发电系统,火力发电已经作为一个补充和托底的作用,这种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且向全国推广。2020年全国的火力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300小时,在云南不到2000小时,估计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时,火力发电的利用小时数可能低于2000小时甚至1500小时,建议云南省应该申请国家碳中和的试点,在中国全面实现碳中和之前,云南应该提前15年甚至20年的时间实现碳中和,因为云南有这种资源优势,非化石能源占比非常之低,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立起技术的、经济的变革,支持云南先走一步,因为碳中和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竞赛,也是一种高质量发展的竞赛,谁先实现碳中和,谁就在未来取得先机。因此云南可以利用自身的良好的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大胆地探索走出一条快速的、高比例的发展可再生能源,或者说主要以可再生能源解决能源供应,解决能源转型问题的这种实践经验。如此云南就有了成功的典型,为全国的碳中和探索出一条路子来。希望云南能够大胆的探索、大胆的实践、大胆的改革,通过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为中国碳中和走出一条成功的路子,为中国未来的碳中和目标做出更多的贡献。希望大家在这一问题上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立足云南,放眼全国乃至放眼全球,在这个伟大的变革中或者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有勇气有决心走在时代的前面,为中国的碳达峰、为全球的碳中和做出云南贡献。希望同志们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未来创新之路上,不断切磋交流、分享经验和教训,在碳达峰碳中和探索的路子上行稳而致远!谢谢各位!
2022年1月7日
其他

杜祥琬:对“双碳”目标的几点认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科学、全面、准确理解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政策要求,探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云南高质量发展的路径,2021年12月11日,由云南远景规划研究院和远景生态环境研究院主办,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云南工业园区协会、云南绿色能源行业协会、云南钢铁行业协会和云南化工行业协会协办的“碳达峰碳中和与云南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在昆明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在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全文。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专家委员会主任。
2022年1月6日
其他

立足新起点 开启新征程

创立十年的远景规划研究院,从蹒跚起步到稳步前行,从初试锋芒到久久为功,尝创业艰辛,品岁月甘美,感社会恩泽,守初心使命。过去的十年,是我们艰苦创业、夯实基础的十年,过去的十年,是我们积累动力、激发斗志的十年,过去的十年,是我们总结提炼、萃取精神的十年,过去的十年,也是我们坚守初心、稳中求进的十年。我们始终以建设高品质社会智库为目标,秉承诚信、责任、激情、专业的精神,把感情寄托在大地上,把蓝图描绘在规划里,仰望星空,脚踏厚土,胸怀梦想,努力拼搏,专注区域规划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一年,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即将开启第二个十年新征程,值元旦佳节,向各位关心支持远景成长的专家、领导、同仁致以最真挚的感谢和新年的祝福。十年来,我们始终聚焦规划研究,不断探索创新,成果丰硕。我们聚焦国家、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和决策部署,前瞻研判、主动作为,聚焦主业、心无旁骛,稳妥推进业务板块不断拓展。以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为主线,创新规划编制方法,全面研究区域、产业、财政等各领域政策,摸清地方发展基底和需求,兼顾发展与保护,需要与可能,统筹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城乡融合、人口集聚、社会治理、要素配置、项目支撑等关系,综合运用大数据、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碳达峰碳中和、工业经济和开发区、数字经济规划研究以及公共政策评估咨询、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业务板块,致力为地方政府编制好用管用实用的规划,提供科学全面准确的决策咨询服务。十年来,我们率先探索“多规合一”规划编制方法,努力在县(市)级层面推进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的深度融合与联动编制,完成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研究课题与规划成果400余项。十年来,我们始终聚焦品牌建设,不断夯实基础,成效明显。我们树立“质量立院、人才强院、创新兴院、开放活院”的办院方针,练好内功,拓展合作,积极培育引进人才、加快完善管理机制、全面优化项目流程、不断提高成果质量,相继取得了城乡规划乙级、土地规划乙级、工程咨询乙级、测绘工程乙级、国家秘密载体复制许可证等资质,成为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云南省口岸协会、云南省乡材振兴促进会、昆明市大数据协会副会长单位,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云南省土地学会、云南省城乡规划协会理事单位,成为云南省工业互联网资源池服务商和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实践实训基地。建立了来自国内多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咨询团队,与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州市、县区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十年来,我们始终聚焦开放交流,不断拓展合作,成效显著。成功举办云南省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研讨会、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论坛、云南省科学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论坛、碳达峰碳中和与云南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大型论坛和研讨会,与云南省社科联联合主办云南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学术沙龙,举办多场专业技术研讨会。开展州市、县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培训会20余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培训讲座30余场,多次接受云南省工业干部学院、组织部门等邀请开展的干部集中授课。与多地区、部门、研究单位等开展了战略合作,与多行业协会、学会进行交流合作,为成果运用和项目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础。刚刚过去的2021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我们始终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在不确定中积极寻找突破,主动作为、前瞻谋划,戮力同心、砥砺前行。一是开展“十四五”专项规划研究。编制完成《云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云南省“十四五”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等省级规划研究;启动《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云南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研究》《云南提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举措研究》等省级决策咨询课题;开展《昆明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昆明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昭通市“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怒江州“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玉溪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临沧市“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迪庆州“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文山州“十四五”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规划》《楚雄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建水石屏“一湖两城”发展规划》等一批州市、县区规划;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市现场办公会精神,开展《玉溪市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专题调研报告》《玉溪市经济发展指标支撑专题调研报告》《楚雄州建设滇中崛起增长极研究》《楚雄州构建内需体系激活发展潜力问题研究》《楚雄州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发展规划》《楚雄州接轨昆明、承接滇西专题研究》等规划研究。二是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推动完成迪庆州、香格里拉市、新平县、巧家县4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完成包含迪庆州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内的28个州(市)县级前期专题研究;开展《迪庆州“十四五”自然资源规划》,开展新平县城市体检工作。编制完成2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省级试点,推动15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研究。编制完成《云南省“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开展《云南省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园区研究》,启动《云南省开发区第三方考核评价研究》,推动了云县、鲁甸、武定、香格里拉等省级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修编)和富民、易门等园区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四是启动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研究。以“线上+线下”方式,召开了由我院主办,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云南工业园区协会、云南绿色能源行业协会、云南钢铁行业协会和云南化工行业协会协办的“碳达峰碳中和与云南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设立碳中和研究院,并成立以杜祥琬院士和李俊峰主任为顾问、周宏春研究员为主任、多位专家为委员的专家委员会。率先在云南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屏边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和相关县市“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研究。五是加强研究院自身能力建设。迪庆分院正式挂牌成立,空间规划服务地区实现驻地办公,取得工程咨询单位乙级咨信。推动地方政府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前往北京、浙江、江苏、贵州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应邀为楚雄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培训班、大理州工业经济发展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普洱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与先进制造业专题培训班授课。十年风雨兼程,十年风华秋实。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奔跑,从未忘记来时的路,从未忘记肩负的责任,从未丢失拼搏的精神,从未迷失前进的方向,常怀感恩之心、坚守“工匠精神”,积累了大量高质量成果、服务了众多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品牌形象,具备了进一步凝聚动力、再上台阶的基础。
2022年1月1日
其他

碳达峰碳中和与云南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昆明举办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科学、全面、准确理解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和政策要求,探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云南高质量发展的路径,2021年12月11日,由云南远景规划研究院和远景生态环境研究院主办,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云南工业园区协会、云南绿色能源行业协会、云南钢铁行业协会和云南化工行业协会协办的“碳达峰碳中和与云南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在昆明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杜祥琬,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家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普洱学院院长、昆明理工大学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马文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巡视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周宏春以及来自工信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云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等国内“双碳”领域知名专家就气候变化、能源战略、绿色转型、生态环境保护、碳汇交易等问题进行了主题演讲。来自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工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统计局、省住建厅、省政府参事室、省社科院、省社科联、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部门、高校、科研院所,昆明市、昭通市、普洱市、临沧市、楚雄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迪庆州等州市发改、工信部门,澄江、禄丰、香格里拉、德钦、石林、易门、文山等县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部分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代表参加了会议。对“双碳”目标的几点认识杜祥琬院士系统全面介绍了“双碳”与能源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他提出,碳达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达峰,是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导致碳强度逐步降低的达峰,是瞄准碳中和的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要开创一条兼具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路径,是与实现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同步的、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里程碑。在具体实现中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稳妥推进,做好顶层设计和路线图,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转型李俊峰主任分享了对云南省碳达峰碳中和在能源转型方面的思考。他提出,云南具有良好的可再生资源优势,已经形成以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为主,火力发电为补充和托底的能源系统,这种经验值得总结和向全国推广。云南应抢占先机,积极申请国家碳中和试点,争取在中国全面实现碳中和之前,提前15年甚至20年实现碳中和,为未来发展赢得先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云南产业绿色发展之路马文会院长认为,云南依托丰富的绿色能源优势,在当前清洁载能产业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趋势下,具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云南要建设中国绿色铝谷、光伏之都,在绿色铝产业方面,一是要实现无碳链的技术,实现无碳链捕技术,二是要布局再生铝产业,三是要从建材铝材逐步转到交通铝材,积极发展能源铝材;在绿色硅产业方面,一是要从源头上对工业硅的生产技术重新进行构建,二是要延伸产业链,布局电池片和组件。云南未来要服务融入到国家重大战略,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要推动冶金和能源协同发展,构建绿色化智能化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体系,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标准引领,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进一步完善碳交易市场、推动生产低碳化和碳汇固碳化,从能源供给和碳吸收两方面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碳中和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思路与战略周宏春研究员分享了碳中和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思路。他认为,讨论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进行经济学分析,要考虑资源配置合理化和资源利用最大化,碳中和需要全国一盘棋考虑,需要考虑新增与淘汰的平衡,不是各地方、各领域、各部门都要或同步碳中和。碳中和的现实与路径刘科院士提出,加快太阳能、风能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快新储能技术的研发,提出了“零碳”观点的误区,碳中和需要政、产、学、研有机融合等观点,重点介绍了基于绿色甲醇、煤炭微矿分离等技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双碳”背景下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新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毛涛研究员分享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作用、相关工作进展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外绿色供应链实践的新趋势。他提出,打造零碳供应链,可以加强对供应链上各级供应商的碳管理,推动整个供应链的低碳水平提升。零碳供应链实践带动了管理对象从“局部”拓宽至“全体”、管理动力从“政策驱动”转向“主动布局”、管理要求从“浅绿”走向“深绿”、管理方式从“封闭”步入“透明”的4个变化。“双碳”约束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与展望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涛教授分析“双碳”对经济社会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提出“双碳”发展思路、发展任务和发展目标要纳入区域发展全过程。各地区要立足资源、环境、能源和、产业等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对云南提出能源转型、产业转型、率先发展碳中和技术、“双碳”领域区域合作、区域治理五个方面的展望建议。“双碳”“双控”背景下产业发展与智能制造趋势研究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虞诗强博士介绍了“双碳”“双控”和“两高”的认识误区,提出绿色能源和森林资源是云南的重要优势,但也面临欠发达、载能产业转移承接的挑战,提出了建立科学统计方法、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等对策建议。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建议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何燕介绍了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历史和现状,尤其是过去15年分领域、分行业碳排放的总体情况;对未来全省工业、能源加工转换和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碳排放达峰趋势进行了预测;结合云南发展实际,提出了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科技创新、政策支撑、生态系统碳汇等领域的达峰行动建议,并对部分州市碳达峰重点行动提出了建议。绿色低碳园区建设的路径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高级工程师、王璟博士介绍了绿色低碳园区建设背景和意义,提出园区综合能源供给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园区企业绿色生产、发展园区循环经济、构建循环产业链体系、加强绿色低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运行管理,构建绿色低碳指标体系、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绿色低碳统计体系和园区智慧管理化平台的路径。林草碳汇:云南碳中和的底气与挑战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李江博士以认为云南丰富的林草碳汇资源,是支撑云南实现碳中和的底气,但面临森林碳库保护难度大、存量森林碳生态补偿不足、森林碳汇统计体系不健全、碳汇技术和人才不足等困难,提出了保护和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开发碳汇项目方法学、建立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和加强云南林草碳汇顶层设计等建议。云南植被动态长期监测样地网络建设云南大学生态环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明提出,云南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但这些植被中可利用资源,尤其是碳汇资源情况底数有待摸清,结合样地监测工作实际,分享了生物多样性监测与森林碳汇统计监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和制度体系。会议主办方云南远景规划研究院向远景院长对会议作了简要总结,他建议,全省在落实国家“1+N”政策体系基础上,加快出台相应实施意见,制定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不同层次的碳达峰碳中和方案;要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开发,提高绿色硅绿色铝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加快水泥、钢铁等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放大云南良好的生态和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并提出远景碳中和研究院将发挥社会智库作用,打造以杜祥琬院士、李俊峰主任为顾问,周宏春研究员为主任,国内专家学者为委员的开放式平台,积极开展政策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云南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决策支撑。中国新闻网、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媒体密集报道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媒体报道详情!
2021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