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智慧城市促进会

其他

2024年“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工作计划发布

22日上午,2024年“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部署推进会在杭州召开。省长王浩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新春第一会”和省两会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落细工作举措,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卢山作部署讲话,尹学群、姚高员、汤飞帆出席。会上,省政府与有关设区市、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省级有关部门代表签订责任书。省科技厅通报“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2023年工作情况、2024年工作谋划和任务,绍兴市、宁波市镇海区、良渚实验室、新华三集团作交流发言。王浩肯定2023年“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明确2024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他强调,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是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的具体体现,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要聚焦聚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持之以恒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加快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创新平台质效、建设高教强省、引育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王浩强调,要大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实质性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强“卡脖子”协同攻关,打造创新联合体,做强做大科技企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加快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实质性贯通,按照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强化政策和资源“一盘棋”统筹,建立预算编制、项目实施、资金配置、人才使用等协同机制,深入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省级试点,促进高水平大学、高能级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要素互通、优势互补,加快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全面锻造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要大力推进重大科创平台能级实质性提升,加快科创走廊联动发展,深化科创平台体制机制改革,引导科创平台以“小切口”带动“大突破”,大力推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强不强”转变,加快形成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竞争优势,更加精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我省高质量发展。要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三项政策”实质性落地,全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内涵式发展,加快高校基础设施高质量改造,为高教强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要大力推进创新资源要素配置和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实质性优化,把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完善多元投入机制,推动科创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活力。以下为2024年“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工作计划来源:潮新闻客户端、创新浙江
2月23日 上午 11:33
其他

省内实践 | 湖州:城市大脑助推全域数字化改革

吴兴区近日发布湖州中心城区招生预警,这一预警的依据是城市大脑教育预决策驾驶舱提供的数据分析。“驾驶舱动态更新公安户籍数据、不动产交易数据、教育硬件设施及师资队伍等,超前研判招生问题,统筹布局教育资源。”吴兴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1年4月9日
其他

两会访谈 | 全国人大代表伊彤:“十四五”规划中的“智慧城市”什么样?

“十四五”规划中的“智慧城市”什么样?——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主任伊彤“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提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建设智慧城市”、“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等。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VR”“AR”……越来越多高精尖的数字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日益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人驾驶、在线医疗、金融科技、智能配送等,数字技术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也提供了更多的服务模式和产品,原本停留在“想象”中的场景,都变成了现实。未来的数字社会怎样建设?理想中的“智慧城市”是什么样子?3月9日,求是网记者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主任伊彤一起探讨科技创新与科技人才、城市治理“数智化”等问题,共同畅想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数字生活。求是网:“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您作为来自科技领域的代表,如何展望未来科技发展?伊彤:国家对科技前所未有地重视,我作为一名科技创新智库的研究人员,觉得非常振奋。“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大好的机遇。“十四五”规划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内容,体现出国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心和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也使我们科技领域的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求是网:您认为未来科技创新应从哪些方面发力突破?伊彤: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我们国家科技这些年发生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但仍然面临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其根源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长期以来,我国比较注重跟随式发展,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如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增强“从0到1”的创新突破能力。今天基础研究没有大突破的话,明天依然会出现新的“卡脖子”技术。所以我们要从创新的源头上加紧规划和布局基础研究。求是网:重大发明创造、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才。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您有哪些建议意见?伊彤:人才是第一资源,是重中之重。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引进,一个是培养。引进是从全球范围内来吸引世界级的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最主要的是要考虑从机制上保障这些人才不要有后顾之忧,能够集中精力搞研究,不能让引进人才“水土不服”。在培养人才这方面,关键是要改革人才的评价机制和体系,咱们这几年也一直在讲“破四唯”、“破五唯”,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认真思考,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合适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够充分呵护我们人才的创新意愿,充分发挥他们干事业的积极性。求是网: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建设智慧城市”、“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等,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智慧城市”和“孪生城市”?伊彤:好的。我觉得不管是“智慧城市”、“智能城市”,还有包括“数字孪生城市”,城市治理“数智化”的本质逻辑都是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技术,把物理世界的城市映射到数字世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跟现实世界相互对照的一种“数字孪生”的城市。通过充分地挖掘,运用大数据手段发现城市数据的这种内在的规律,然后再通过物联网反作用于我们这个物理世界,实现优化调节,解决城市中安全、出行、环境、产业升级等各方面的问题,真正的实现“善政、兴业、惠民”。求是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您提到要“打通数据孤岛”,这又是什么意思?伊彤:数据孤岛,简单说就是数据间缺乏关联性,数据库彼此无法兼容。专业人士把数据孤岛分为物理性和逻辑性两种。物理性的数据孤岛指的是,数据在不同平台上相互独立存储,独立维护,彼此间相互孤立,形成了物理上的孤岛;逻辑性的数据孤岛指的是,不同部门从自己的角度对数据进行定义,使一些相同的数据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无形中加大了跨部门数据合作的沟通成本。数据作为特殊生产要素,它是一种可以重复利用的、非排他性的资源。所以,不同企业对相同数据的利用,非但不会增加数据的损耗,反而能不断叠加数据,产生新的价值。所以要更好地发挥数据的价值,就要通过流动和融合来让数据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整合起来,相互组合关联,充分释放其中的信息价值。从市场上看,数据垄断带来的服务优势,会让消费者依赖某一个单一的平台,无法货比三家;从监管上看,数据的垄断带来的这种信息优势也会让垄断企业垄断的方式更加隐蔽、难以监管。现有的法律体系在促进数据的利用、遏制数据垄断方面力度不足,促进数据流通的效果有待加强,这样会导致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受挫,技术进步也会受阻。所以政府应该加强法治建设,促进数据流通,想方设法防止数据垄断,打破数据壁垒,让不同层级的各类数据平台实现联通共享、协同互动。求是网:您能不能跟我们畅想一下,您心目中理想的“智慧城市”是什么样子?伊彤:我一时半会可能想不了很全,但是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主人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数智化”的城市当中。他从早晨起来开始,什么样的天气、该穿什么衣服,都会有一个透明的、有点像PAD似的智能终端提示他;需要出行的时候可以给他选择最佳的路线,出行乘坐的是无人驾驶的汽车;到了单位以后,他在工作当中跟同志们的交互也都是非常高效,完全是通过线上进行,当然我估计他也不必每天去单位上班了;外出回家之前,家中的空调已经开启,电饭锅开始煮饭……想象力是有限的,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比我们想象的更美好。来源|求是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21年3月11日
其他

牛年浙江第一份动员令来了: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它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省域治理

#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说起“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人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场改革春风,彻底改变了我们生活工作各个领域。从现在开始,“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又将有新的迭代深化。昨天,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努力打造“重要窗口”重大标志性成果。省委书记袁家军指出,数字化改革是围绕建设数字浙江目标,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对省域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的过程。01三个维度看浙江“数字化改革”“数字化改革”的内涵是什么?换句话说,推进数字化改革,到底能给浙江带来什么?从改革方向看,数字化改革的意义不仅仅在具体的场景应用上,更在于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改变。它将推进浙江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动生产关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释放生产力;助力浙江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数字规则的话语权、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从改革特征看,数字化改革,是一项一体化、全方位、现代化的制度重塑和数字赋能。它是一项横到边纵到底的改革,“纵向”到省市县乡各层级,“横向”到各部门各领域,这项改革涉及党政机关整体以及政府、经济、社会、法治等社会全领域。它将重塑党政机关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内外融合、上下贯通的难题;重塑党政机关与社会企业的制度链接,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政策回应慢的难题;重塑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等多元社会主体的沟通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交易成本偏高的难题。从改革重点看,它将重点聚焦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五个方面。党政机关整体智治,“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主线,推进党政机关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改革;数字政府,聚焦“管”与“服”,加快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数字经济,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业务场景,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社会,以“未来社区+乡村服务”为核心业务场景,建设场景化、人本化、绿色化、智能化的美好数字社会;数字法治,以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综合行政执法体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为核心业务场景,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智慧化水平。022022年底要实现三个“掌上之省”推动数字化改革,浙江有数字经济、互联网应用的基础优势,有数字化场景应用的先发优势,也谋定了具体的推进目标任务、体系架构、方法路径和机制。昨天的会上印发了《浙江省推进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到今年底,初步建成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5个综合应用实现功能全上线、省市县全贯通。到2022年底,全面建成“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掌上治理之省”。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全球数字变革高地,数字化改革成为“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03数字化改革怎么实现?“1+5+2”来概括数字化改革怎么实现?“四梁八柱”也已搭建好了,概括起来,就是三个数字:1+5+2。“1”即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5”即五个综合应用,分别是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数字政府综合应用、数字经济综合应用、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和数字法治综合应用,包含“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城市大脑+未来社区”等核心业务场景;“2”即数字化改革的理论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数字化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螺旋式迭代过程,围绕“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总时间表,2021年4月底前,浙江将上线运行数字化改革总门户;到2021年底,初步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5个综合应用实现功能全上线、省市县全贯通。到2022年底,公共信用相关事项应用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掌上执法率达到95%以上。到2025年底,全省数字经济总量力争达到5.4万亿元;数字孪生社会基本建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来源:都市快报
2021年2月19日
其他

城市大脑场景典型案例㉛ | 温州市为侨服务“全球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关于城市大脑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炼挖掘可复制推广的城市大脑鲜活实践,经申报和评选,35个案例入选了浙江省城市大脑场景典型案例,涵盖了经济、交通、健康、平安、政府数字化基础性应用等领域。为进一步宣传展示好城市大脑建设的“浙江方案”“浙江经验”,即日起,“浙江城市大脑”微信号将分批逐一展示各个案例,供学习借鉴。其他领域场景温州市为侨服务“全球通”(温州市政务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