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其他

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成立!

11月4日下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启动仪式暨“2023年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0余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并围绕“实践与理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路径与目标”主题展开讨论与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副校长冯仕政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锋主持。林尚立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期间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些重要讲话,对新闻传播学科的学科建设、知识生产、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各兄弟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旨在团结学界,推进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林尚立提出,希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可以与各兄弟院校一起,把“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打造成知识殿堂和创新舞台,推动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教育与实践深入发展,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自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全面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启动仪式上宣读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倡议书,林尚立校长、冯仕政副校长与联盟发起学院代表共同按下启动按钮,宣布“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正式成立,开启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新篇章。
2023年11月5日
其他

新生关注!新闻学院2023级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项目选拔方案

方案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项目新闻学院共设立6个实验班,“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传播学-公共管理”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新媒体运营-数据管理”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国际新闻与传播-西班牙语”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国际新闻全英文实验班、创意传播实验班;一个本科人才培养特色项目:未来传播学堂。一、遴选方案(一)“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由新闻学院与法学院于2011年开始合作组建新闻学-法学实验班,2021年获批升级为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旨在培养具有新闻传播学与法学专业知识、执业技能和发展潜质的法学与新闻学高端复合型本科人才。实验班单独编班,按独立培养方案授课,毕业时授予文学和法学双主学位。毕业生适宜在新闻媒体从事法治新闻报道,在相关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传播与沟通管理工作,亦可从事立法、司法与法律服务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育与科研工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多元包容、活跃于新闻舆论、司法宣传等领域的复兴栋梁与强国先锋。遴选方案:1.遴选范围:2023级新闻学院、法学院本科生。2.遴选名额:新闻学院5名。3.遴选条件:对新闻学、法学有兴趣,写作能力较好,外语能力突出,善于沟通,身体健康。4.遴选方法:新闻学院、法学院分别组织专家组对各院申请者的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名单后进行综合素质笔试和面试。(二)“传播学-公共管理”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由新闻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培养,旨在培养熟谙新闻舆论传播规律并系统掌握公共治理知识的传播学与公关管理学交叉知识,具有新闻传播学与行政管理学专业知识、执业技能和发展潜质的高端复合型本科人才。毕业时,授文学、管理学双主学位。毕业生适宜在新闻媒体从事时政新闻报道,在相关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传播与沟通管理工作,亦可从事行政管理、舆论引导与应急管理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育与科研工作。遴选方案:1.遴选范围:2023级新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2.遴选名额:各14名。3.遴选条件:对新闻传播学、行政管理学有兴趣,社会责任感强,善于沟通,身体健康。4.遴选方法:新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分别组织专家组对各院申请者的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名单后进行综合素质笔试和面试。(三)“新媒体运营-数据管理”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由新闻学院与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联合组建,依托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和新闻学院“传播学”本科专业对学生进行系统而扎实的信息资源管理与传播学训练,培养出人文素养深厚、数据管理理论基础扎实、传播学功底深厚、新媒体运营能力强、知识面宽、扎根中国大地、了解中国国情、关心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能熟练运用现代数据分析工具,掌握新媒体运营理论与方法,具有全球视野和突出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优秀的栋梁型数据管理与新媒体运营拔尖人才。毕业时,授文学、管理学双主学位。毕业生主要去向在政府部门、文化事业单位、各类中央主流媒体单位、央企、大型互联网公司等机构从事数据管理、舆论引导、数字创意、新媒体运营等相关工作。遴选方案:1.遴选范围:2023级新闻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本科生。2.遴选名额:新闻学院13名,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名额以学院通知为准。3.遴选条件:对信息资源管理、新闻传播学有兴趣、写作能力较好、外语能力突出、善于沟通、身体健康。4.遴选方法:新闻学院组织专家组对各院申请者的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名单后进行综合素质笔试和面试。(四)“国际新闻与传播-西班牙语”联合学士学位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分别依托各自在新闻传播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专业优势,充分整合双方优质教育资源,采用“新文科”的创新教育模式,共同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国际化的复合型新闻与传播人才。毕业时,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联合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达到学籍所在学校的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对达到联合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且符合学籍所在学校学位授予标准的,由学籍所在学校颁发学士学位证书。联合培养单位在学士学位证书上予以注明,不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毕业生适宜在国家部委、新华社、中国驻外新闻机构、国际组织机构、跨国公司、国际新闻与传播媒体等就职,或前往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继续深造。遴选方案:1.遴选范围:2023级新闻学院本科生。2.遴选名额:新闻学院5名。3.遴选条件:拥有国际视野,希望从事跨文化传播交流活动,身体健康。4.遴选方法:新闻学院组织专家组对新闻学院申请者进行材料审核,确实名单后组织笔试和面试。(五)国际新闻全英文实验班由新闻学院与外国语学院联合培养,旨在培养具有新闻传播学知识、技能和发展潜质与英语语言文学知识、素养和技能的高端复合型本科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毕业时,新闻学院学生获文学主学位、英语专业辅修证书,外国语学院学生获文学主学位、新闻学专业辅修证书。毕业生适宜在新闻媒体从事英语新闻报道、国际新闻报道,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传播与沟通管理工作,亦可从事跨文化传播、国际营销传播、国际公共关系、外交、翻译、国际商贸业务、国际文化交流等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育与科研工作。遴选方案:1.遴选范围:2023级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生。2.遴选名额:新闻学院8名,外国语学院10名。3.遴选条件:拥有国际视野,希望从事跨文化传播交流活动,具有较高英语水平,身体健康。4.遴选方法: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分别组织专家组对申请者进行材料审核,确实名单后组织笔试和面试。(六)创意传播实验班由新闻学院与艺术学院联合培养,旨在培养具有传播学、广告学与艺术学专业知识、技能和发展潜质的高端复合型本科人才。毕业时,新闻学院学生获文学主学位、艺术学辅修学位,艺术学院学生获艺术学主学位、文学辅修学位。毕业生适宜在大众传媒从事创意传播(含广告)工作,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播与沟通管理工作,亦可从事艺术传播、策划、设计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育与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和创新思维的综合能力,毕业生工作五年左右,能够成为艺术设计、创意、广告服务、新闻传播等行业的公司或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胜任创新创业、科技设计、新媒体创意等领域的主要技术或领导工作。遴选方案:1.遴选范围:2023级新闻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本科生。2.遴选名额:新闻学院和艺术学院各11名。3.遴选条件:对新闻传播学、艺术学有兴趣,创意能力突出,善于沟通,身体健康。4.遴选方法:新闻学院与艺术学院分别组织专家组对各院申请者的材料进行审核,确定面试名单后进行综合素质笔试和面试。(七)未来传播学堂由新闻学院培养,旨在培养具有传播学专业知识、适应数字媒介时代要求、拥有复合知识结构、掌握全面专业技能和具备国际表达能力的高端国际传播与公共传播人才。毕业生适合在党政机关、企业、国际传媒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政治传播、品牌传播、危机传播、健康传播、数字传播、跨文化传播、公共关系等领域的工作。毕业时,新闻学院学生获文学学位、传播学专业证书。遴选方案:1.遴选范围:2023级全校学生(不限学院与专业)。2.遴选名额:20名。3.遴选条件:对新闻传播学有兴趣,能力突出,善于沟通,身体健康。4.遴选方法:新闻学院组织专家组对各院申请者的材料进行审核,确定面试名单后进行综合素质笔试和面试。二、遴选程序
2023年9月5日
其他

预告 | 首期“明新讲坛”:数字新闻业中的人机关系

“明新讲坛”名家系列讲座第1期“明新讲坛”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与舆论生态研究院推出的名家系列讲座。是继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坛、新闻传播学科“双一流”建设深研会、明新学术沙龙之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推出的第五个学术交流品牌项目。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明新讲坛”立足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创新,以厚重、开放为特色,以思想、品质为标准,“以明新之识,答时代之问”,旨在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针对真问题、大问题开坛设讲,用科学研究和专业思考持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首期“明新讲坛”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兰主讲数字新闻业中的人机关系。本次讲座将从数字新闻业的基础结构、数字新闻生产的思维、新闻价值的评价与赋予机制和用户角度阐释人机关系,分析数字新闻业中机器权力对人类主体权力的影响。届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将以线上视频的方式向首期“明新讲坛”的召开表示祝贺,更多详情敬请关注当天会议内容。会议时间2022年5月22日(本周日)下午14:30-16:00参会方式(1)报名入会#腾讯会议:241-695-232会议限额300人,先到先得(2)观看直播点击链接或扫码观看直播https://meeting.tencent.com/l/HzoUMD8UiCpd会议主讲人彭
其他

新生关注 | 人大新闻学院2021级本科实验班选拔方案

新闻学院共设立5个实验班,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创意传播实验班、国际新闻全英文项目、智能传播与公共治理实验班、数据管理与新媒体运营实验班。一法学-新闻学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其他

“互联网之父”卡恩人大演讲对话赵启正:互联网变革与人类文明沟通新形态

在提到人工智能时,赵启正认为,机器人是聪明,人是智慧。他做了个通俗易懂的解释,即爱因斯坦、牛顿等科学家研究出了相对论、第三定律等,但机器人并不能够去做这类学术研究,他们不会在智慧上超过人。
2017年12月14日
其他

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优秀的党务工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原党总支书记傅金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14日20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2017年5月17日
其他

人大新闻学院青年教师风采(八)韩晓宁博士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2017年1月9日
其他

人大新闻学院青年教师风采(六)黄河博士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2016年12月26日
其他

论坛通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论坛(2016)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2016年10月19日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论坛(201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当代中国新闻业论坛会议通知

拟参加学者请将完整的参会回执于2016年9月30日前发送到:rucmxg@163.com。
2016年9月6日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论坛(201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当代中国新闻业论坛 会议通知

拟参加学者请将发表论文的摘要或参会回执于2016年9月30日前投稿到:rucmxg@163.com;摘要中应包含作者姓名、职称、职务,手机号、电子邮件等信息,以方便联络及后续会议安排。
2016年9月5日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论坛(201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当代中国新闻业论坛 会议通知

兹定于2016年10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召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同时举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当代中国新闻业论坛”,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积极投稿与会!
2016年9月2日
其他

第二届食药安全新闻传播青年学者联盟论坛会议公告

同时,论坛将共同探讨食品药品新闻传播规范、科普思路等相关议题,旨在通过高端对话、思想激荡,探讨如何更好传播食药安全科普和法律知识、培育社会理性、改善舆论环境,推动食药安全社会共治。
2016年6月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西藏民大新闻传播学院来院洽谈对口支援工作

2016年1月6日上午,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来学院洽谈对口支援工作,我院出席会谈的有执行院长郭庆光,党委书记蔡雯,副院长周勇、杨保军,副书记张辉锋与院长助理赵云泽。
2016年1月6日
其他

我院主办之“新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论坛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教授李极冰以新媒体技术体系的演进为引子,提出了两个问题:什么是新媒体与什么是大数据,并且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2015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