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农研院

其他

讲座预告 | 水和自然资源政策前沿(9月13日 周三 15:30)

现场名额有限,欢迎大家扫码报名!校外人员请根据邮件反馈结果确认是否可以入校参会,感谢您的支持!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微信号:tsinghuacirs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2023年9月7日
其他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招聘研究助理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是清华大学校级科研机构,致力于建设服务国家“三农”决策,培养涉农学科高素质人才,繁荣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理论。因工作需要,招聘研究助理1人。岗位职责1参与研究项目前期准备,保障课题申请、立项等工作顺利进行;2参与项目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为研究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3参与项目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平台开发工作,以及数据可视化产品开发;4参与搜集项目相关文献,为项目报告撰写提供支持;5参与项目相关调研,高质量完成调研任务;6参与项目报告及论文撰写,及时高质量完成任务;7承担项目日常管理和沟通联络,保证项目有序推进;8承担项目资料归档管理,保证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安全性;9协助项目结项和后续事宜;10参与研究院资料信息平台建设,促进资料信息库完善。任职要求1本科及以上学历,有统计学、计算机、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背景和社会科学定量分析经验者优先;2良好的中英文写作和综合科研能力;3熟悉多种社会科学定量分析方法;4熟练使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5熟练使用数据挖掘与分析、新增大数据相关技术、数据库等相关编程语言;6熟练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制作可视化大屏和开发交互式分析报表;7优秀的学习、判断、分析和表达能力,注重团队合作,有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简历投递有意应聘者请于2023年9月20日之前将个人简历发送至sppmrsb@tsinghua.edu.cn,必须按“应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助理+姓名”注明邮件主题。岗位待遇按照清华大学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微信号:tsinghuacirs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2023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日程安排

精彩即将开始!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微信号:tsinghuacirs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2023年6月1日
其他

“2023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征文启事

“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旨在为全国涉农领域的优秀博士生和博士后提供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创新能力。“2023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将于6月3日(星期六)在清华大学举行,会期1天。论坛主题和征文范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3
2023年4月4日
其他

【活动预告】 清华三农论坛2023(3月19日 星期日 9:00)

“清华三农论坛2023”于2023年3月19日(星期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会期半天。本届论坛主题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本届论坛将深入探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问题和路径。主
2023年3月12日
其他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23年春季学期实习生招募

tsinghuacirs网站:http://www.cirs.tsinghua.edu.cn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微信号:tsinghuacirs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2022-2023学年度“清华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申报公告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是清华大学校级科研机构、清华大学国家智库的重点建设智库机构,致力于建设服务国家“三农”决策的一流智库,培养涉农学科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繁荣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理论的一流学术研究平台。
2022年8月15日
其他

预告 | AIRI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圆桌会议

农村可持续发展项目——APAC区域影响倡议(AIRI)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圆桌会议——亚洲关键问题日期2022年6月25日(星期六)时间14:00-17:00(北京时间)形式Zoom网络研讨会(Facebook直播@hkuccsg)语言英语(在Zoom网络研讨会上提供普通话和泰语同声传译)费用免费询问3917-1255
2022年6月2日
其他

2022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

5月28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2022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在线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格局下的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包括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场并行分论坛与论坛总结环节。王亚华介绍论坛情况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王亚华教授介绍了论坛情况。他指出,“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已成为清华农研院的品牌项目,受到广泛关注,在促进成果和学习交流、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他鼓励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重任,砥砺奋斗、不懈前行,挥洒汗水、施展才华,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何宇鹏主持论坛总结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何宇鹏研究员主持论坛总结环节,并简短总结论坛。他指出,本届论坛论文质量明显提高,体现了同学们较强的学术功底,同时,专家点评深入浅出、鞭辟入里。他还对参会论文对前沿问题的把握、指标筛选、政策建议提炼等进行了指导性评价,并鼓励同学们不断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农研院也会尽可能为大家提供好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张红宇作点评发言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作专家点评。他从论坛影响力和议题范围等方面点评了论坛活动的广度,从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方面肯定了论坛活动的深度。他鼓励博士生们扎扎实实做学问做研究,踏踏实实找答案出思路,从中国国情农情出发,将理论、实践和青年博士生对“三农”问题的思考相结合,学以致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专家作分论坛汇报中央农办秘书局三级调研员刘红岩、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王晓莉、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顾庆康作为观察员分别就各分论坛情况作了总结汇报。专家作分论坛点评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42位博士生代表分别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分论坛宣讲了论文。三个分论坛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崔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武舜臣和王瑜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瑞娟,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王海侠,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胡振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臧良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胡凌啸,清华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舒全峰对宣讲论文从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理论深度、数据处理、模型构建等多方面做出细致深入的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博士生代表发言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博士生金婷、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博士生唐林作为博士生代表发言。他们代表参会博士生感谢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提供博士生论坛这一学术交流平台,给予青年研究者们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角度与更足的信心。他们表示参与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将会成为学术之路中的宝贵财富,一定会利用好这个平台,深化研究,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学者的力量。魏唯宣读获奖名单论坛最后,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专职副院长魏唯揭晓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农地价格偏离视角下的农业生产规模效率增长不足》《公共就业服务提高了农民工就业质量吗?》《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与农户秸秆还田行为——基于内在感知中介效应和社会资本调节效应的分析》《宗族网络与农村环境污染:锦上添花还是雪上加霜》《数字技术嵌入、非正式激励与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和行为悖离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基于E-MOA理论框架》6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优秀论文奖获得者在线合影论坛参会博士生代表、“清华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部分获得者、高校及涉农研究机构的博士后、研究生等参加本届论坛,在线参会人数累计达1300余人次。“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旨在为全国涉农领域的优秀博士生、博士后提供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创新能力。今年是第七届论坛,近50所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博士生踊跃投稿和积极参与,入围论文80篇,涵盖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聚焦“三农”领域的短板弱项和重难点问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微信号:tsinghuacirs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2022年5月30日
其他

“2022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征文启事

“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旨在为全国涉农领域的优秀博士生和博士后提供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创新能力。“2022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将于5月底或6月中上旬(某周末之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会期1天,具体时间和论坛形式后续做通知。论坛主题和征文范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共同富裕,是“十四五”期间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局势和挑战,如何保持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对在新发展格局下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2022年论坛主题为“新格局下的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对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聚焦“三农”领域的短板弱项和重难点问题,多角度多层面探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粮食安全、数字乡村、城乡融合、工农城乡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耕地保护、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共同富裕等议题。参会论文应为“三农”领域的管理或政策研究,须围绕论坛主题和上述议题,不接受以科技或工程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论文。鼓励提交具有原创性的案例研究成果和调查性研究成果。征文要求1面向全国高校及研究机构从事涉农问题研究的在读博士生、在站博士后和新近毕业博士(毕业两年以内)征文。所提交论文要求未公开发表,具有较好的前沿性和原创性,并保证无版权争议,多人合作的论文邀请第一作者参会。
2022年3月1日
其他

【专家观点】张红宇:努力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小康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要求的坚实基础。
2022年2月17日
其他

【观点】王晓莉等:农民参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研究——基于五个典型案例

制度层面,缺乏良好的参与环境一是基础设施常规投入存在短板。我国并没有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常规性投入,使得农村环境治理缺乏硬性保障。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治理的投入巨大,基层政府和村集体压力沉重
2021年11月22日
其他

2021-2022学年度“清华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申报公告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是清华大学校级科研机构,致力于建设服务国家“三农”决策的一流智库,培养涉农学科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繁荣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理论的一流学术研究平台。
2021年8月2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2021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成功举行

6月5日芒种时节,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主办的“2021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本届论坛是农研院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的首个活动,主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包括分论坛、论坛总结暨颁奖仪式环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陈锡文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陈锡文演讲陈锡文作了题为《理解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演讲。他从乡村振兴促进法出台背景、乡村定义、乡村功能、促进法原则、把握促进法的特征以及正确认识促进法关于禁止、限制和处罚的规定等方面深入解读了乡村振兴促进法。他强调,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资源存量和农业技术进步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应有助于增强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传承文化等乡村功能,在今后实际工作和研究中应理解和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精神和内容。何宇鹏主持并总结论坛情况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何宇鹏研究员主持并总结论坛情况。他回顾了论坛开展情况,总结了收获。他指出,本届论坛现场和线上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专家点评精彩,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希望同学们继续脚踏实地,牢记学术初心,肩负时代使命,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张红宇作点评发言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作了专家点评发言。他认为参会论文主题紧扣“三农”领域实践前沿,研究问题涉略广泛,涉及祖宗地、苹果种植代际传递、农村劳动力流动等多方面,开拓了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内容,鼓励大家今后继续开展“三农”问题实地调查,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多贡献。专家作分论坛汇报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刘红岩、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胡凌啸、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瑞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王晓莉作为观察员分别就各分论坛情况作了总结汇报。
2021年6月7日
其他

“清华三农论坛2021”观点摘编 | 林毅夫:新发展格局下的乡村振兴战略

清华三农论坛2021观点摘编林毅夫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指导委员会委员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我国发展战略又有了重新定位。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样一个新的发展定位,为什么要提出来?对乡村振兴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一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一)新发展格局缘何引起关注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在国内、国际引起高度关注。之所以被关注,关键在于国内外对我国发展模式的印象根深蒂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普遍被认为是出口导向型。因此,提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论断,似乎意味着传统的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发展模式有所转变。考虑到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更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同时,中国又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因此,如果中国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模式,影响的将不仅是中国,更会影响世界。(二)新发展格局提出的原因1.
2021年1月27日
其他

“清华三农论坛2021”观点摘编 | 杜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人多地少水更少”的资源禀赋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农业适合生产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不具比较优势。2.
2021年1月25日
其他

【专家观点】黄季焜:中国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过去和未来

摘要农村改革40年有力推动了我国农业发展,保障了粮食安全。然而,过去的成就虽然举世瞩目,但是食物/粮食安全、农业永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总结40年来在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市场化改革、农业投入等方面所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更好发挥“两个市场”的统筹作用,对于未来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关键词农业发展;粮食安全;改革经验;问题挑战一、引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农业走过了曲折发展的历程。20世纪50—70年代,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只有2%;195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73元,20年后的1977年才达到117元,扣除同期消费品物价增长因素,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率只有1.75%。贫困的农村呼唤改革,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冒险开展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穷则思变的必然。由此,中国农村开始了长达40年的改革历程。40年的改革与发展,深刻改变着中国农业农村的面貌。过去40年,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6%,远高于同期人口年均0.93%的增长水平,中国只用占世界5%的淡水资源和8%的可耕地,却为占世界18.5%的人口提供了高达95%的食物。农业生产结构也随着食物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优化,在粮食增产的同时,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同样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不断增长,农村贫困人口显著下降,中国成为首个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减贫目标的国家。虽然过去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农业农村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资源环境压迫、国家粮食安全及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机遇与挑战总是相伴而行。每当农业农村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三农”问题也总会引起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得到更大的支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展,同时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天,当我们在向着实现“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和2050年两个阶段奋斗目标迈进之时,回顾总结农村改革40年取得的成就、经验与教训,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无疑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拟通过对40年农村改革发展在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市场化改革、农业投入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对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挑战的分析,提出未来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二、农业发展40年简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过去40年,我国农林牧渔总产值保持着年均5.4%的实际增速。虽然我国淡水资源、耕地资源仅占全球的5%和8%,但是我国仍以高达95%的自给率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一)土地密集型的粮棉油糖作物生产增长迅速。1978—2016年,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糖料作物产量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1%、3.8%、6.4%、5.3%。由于同期人口年均增速仅为1%,因此,长期以来的“吃不饱饭”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二)劳动力密集型的高值农业产量增长更快。伴随着收入的提高,为了顺应城乡居民对饮食多样性(特别是高价值农产品)的需求,水果产量的年均增速高达11.5%,其次是奶产品、水产品及肉类食品,年均增速分别达到了9%、7.3%及6%。三、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一)制度创新。我国的农村改革始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许多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一制度的建立和推广,通过赋予农民对生产的决策权和收益权,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率(McMillanetal.,1989;Lin,1992;HuangandRozelle,1996)。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在稳定土地承包权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农地流转(冀县卿和钱忠好,2009;Gaoetal.,2012)。2016年,中央正式提出农地的“三权分置”,旨在通过经营权的流转进一步提高农地生产效率(HuangandYang,2017)。此外,国家还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Dengetal.,2010),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HuangandDing,2016)等。(二)技术进步。过去40年,我国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分别经过4个发展阶段和5个不同建设期,尽管发展与改革的进程相当艰辛,但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尤其在育种技术、生物技术、栽培/灌溉技术、化肥技术、植保技术、机械技术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对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40年来,我国建立了学科齐全的公共农业科研体系,还建立了覆盖全国所有乡镇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得到改善,政府不断增加的投入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了资金保障。研究表明,即使在改革初期的1978—1984年,技术进步对水稻单产增长的贡献也接近40%,而在1985—1990年,水稻单产的增长几乎都来自技术进步,对于其他粮食作物和农产品同样如此。技术进步始终是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三)市场改革。农产品市场改革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黄季焜,2018):首先,市场化改革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改善了农业生产结构;其次,市场化改革使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明显降低,促进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再次,市场化改革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农民销售农产品的价格,激发了农民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四)农业投入。农业投入不断增加是我国农业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国家财政支农的最大支出项目,耕地灌溉面积从1978年的4496.5万公顷增加到2016年的6714.1万公顷(国家统计局,2017),这对土地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也显著增长,例如,化肥使用量从1978年的884万吨提高到2016年的5984万吨,这也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增产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2020年12月7日
其他

【专家观点】叶兴庆等:十四五时期的乡村振兴趋势判断总体思路与保障机制

“国产口味依赖”的消费习惯,积极向海外推介中国农产品和中华饮食文化。(2)补齐耕地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短板,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的生态系统。继续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到
2020年10月27日
其他

【“三农”决策要参】第294期:泸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与管理思考

内容摘要: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针对土地管理法律不相适应、农房管理相互掣肘、农村供需通道失衡等现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宅基地的依法取得、有偿使用、有偿退出、规范管理,深入探索实践,大力改革创新,收到了耕地总量不减少、建设用地有保障、闲置资产能放活、乡村振兴有支撑、农民和集体双增收的良好效果。同时,泸县结合改革试点得失,就宅基地管理制度的修改完善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关键词:宅基地制度
2019年8月12日
其他

【“三农”决策要参】第285期: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象山样本

内容摘要: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农村建设用地缺乏保障”和“农村存在较多闲置建设用地”两大问题并存的困局。为破解这一困局,亟需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针对农村宅基地存在的一户多宅、资源闲置、权能不明等问题,通过“梳理改造、三权分置、激发活力”的制度设计,持续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激活了农村沉睡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其做法打破了工商资本利用农村资源面临的制度壁垒,有效促进了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为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积累了成功经验。关键词:宅基地
2019年7月4日
其他

2019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成功举行

6月1日,“2019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主题为“聚焦农村改革发展硬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生宣讲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48位博士生代表围绕“三农”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分别在“精准扶贫”“乡村治理、农村环境”“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改革”四个分论坛宣讲了论文。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室副主任金书秦,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刘红岩,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王晓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瑞娟以及助理研究员王瑜、崔凯,农研院助理研究员胡振通以及博士后胡凌啸,对宣讲论文从问题意识、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理论深度、数据处理、模型构建等多方面做出细致深入的点评,并提出有价值的修改建议。全国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博士生代表,“清华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部分获得者,高校及涉农研究机构的博士后、研究生,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论坛。分论坛现场“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旨在为全国涉农领域的优秀博士生、博士后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创新能力。今年是第五届论坛,入围论文101篇,涵盖了“三农”研究领域的重点、热点问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微信号:tsinghuacirs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2019年6月4日
其他

罗思高主讲“清华三农讲坛” 解析中国农村人力资本问题

4月11日晚,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清华三农讲坛”第二十五讲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举行。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罗思高(Scott
其他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9年春季博士后招聘启事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是清华大学校级科研机构,是学校涉农学科交叉研究平台,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和农村改革发展服务,为国家“三农”问题献计献策,创新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理论,推动涉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研究院2019年春季招聘“三农”问题、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与公共治理等研究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该职位除享受清华大学博士后待遇外,研究院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一定薪酬补贴。招聘条件1申请者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一般不能超过三年,具有相应的博士研究生学历,年龄在35岁以下(不含35岁),品学兼优,身心健康;2具有涉农政策或管理类博士论文研究基础或科研经历;3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科研能力和英语水平;4能够专职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申请方式1请登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站(博士后招聘)www.sppm.tsinghua.edu.cn/szdw/bsh/,填写申请信息后网上提交。2请将已发表的有代表性的论文复印后寄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本次招聘截止日期为2019年4月26日,经初选后面试将在2019年5月底前进行。通过初选者将邮件通知面试,未通知面试者不再另行通知,申请材料恕不退还。详细信息请关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站http://www.sppm.tsinghua.edu.cn/szdw/bsh/zpxx/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微信号:tsinghuacirs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2019年4月3日
其他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8年秋季博士后招聘启事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是清华大学校级科研机构,是学校涉农学科交叉研究平台,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和农村改革发展服务,为国家“三农”问题献计献策,创新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理论,推动涉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研究院常年招聘“三农”问题、乡村振兴与公共治理等研究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该职位除享受清华大学博士后待遇外,研究院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一定薪酬补贴。招聘条件1申请者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一般不能超过两年,具有相应的博士研究生学历,年龄在35岁以下(不含35岁),品学兼优,身心健康;2具有涉农政策或管理类博士论文研究基础或科研经历;3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科研能力和英语水平;4能够专职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申请方式1请登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站(博士后招聘)www.sppm.tsinghua.edu.cn/szdw/bsh/,填写申请信息后网上提交,并按要求提交相应材料。2本学期招聘截止日期为2018年10月30日,经初选后面试将在2018年12月底前进行。通过初选者将邮件通知面试,未通知面试者不再另行通知,申请材料恕不退还。2018年秋季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站http://www.sppm.tsinghua.edu.cn/szdw/bsh/zpxx/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微信号:tsinghuacirs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2018年10月11日
其他

2018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

7月14日,“2018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主办,主题是“中国农村改革40年: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包括分论坛、论坛总结暨颁奖仪式环节。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农研院院长陈锡文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陈锡文演讲陈锡文作了题为“制度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主旨演讲。他指出,良好的制度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障,更是中国乡村振兴的基石。他认为,农村改革40年来,中国农民在制度方面为农业农村发展做出三大贡献:一是创造性地运用产权制度理论,实现了家庭承包经营;二是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三是在农产品生产和交易中引入了市场机制,激活了农村发展的活力。他强调,要从国家发展的制度层面,总结农村改革40年的成就和经验。下一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认真探索如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他希望青年学者们能够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更加深入具体地研究和探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问题,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王亚华主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农研院副院长王亚华主持论坛总结暨颁奖仪式。他指出,举行论坛的宗旨,是希望为全国涉农领域的优秀博士生和博士后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创新能力。欢迎优秀人才来农研院开展博士后研究。何宇鹏作论坛总结农研院副院长何宇鹏作论坛总结。他介绍了论坛的目的,回顾了论坛开展情况,总结了论坛的收获。他指出,本届论坛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专家点评精彩,论文质量明显提高,相信同学们很有收获。同时,他对同学们的成长和成才提出了殷切期望。专家代表刘红岩发言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刘红岩作为专家代表发言。她认为本届论坛论文主题鲜明,研究问题涉及面广,征文质量较高,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她鼓励青年博士生们继续保持对“三农”的关怀与情怀,并在研究的精深度、厚重度、敏感度与持久度方面下足功夫,为“三农”发展贡献力量。
2018年7月17日
其他

倒计时 | 2018年暑期农村调研活动招募

5月31日周四活动招募倒计时暑期农村调研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下简称农研院)2018年暑期农村调研活动以“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为主题,围绕脱贫攻坚、新产业新业态、土地规模经营、乡村治理等内容开展调研。现面向北京各大高校招募感兴趣的学生或团队报名参加调研。具体事宜公告如下。招募对象调研团队规模20支调研团队,每队人数4~5人(含带队教师或队长)。招募对象和报名要求面向北京各大高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可考虑涉农经济学、社会学等专业优秀本科生),招募队员或调研团队,以农研院教师带队调研为主。参加本次调研活动的所有成员需全程参加培训。方式一:个人报名,加入农研院教师带队的调研团队。方式二:团队报名(主要针对自组团队),农研院教师提供指导。调研安排调研开展形式农研院围绕调研主题,选择调研地点、拟定调研题目、设计调研方案,农研院教师组建和指导调研团队并组织开展调研。充分利用农研院调研基地开展调研,再结合调研题目适当选择其他调研地点。*
2018年5月15日
其他

倒计时 | “2018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征文启事

“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旨在为全国涉农领域的优秀博士生和博士后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创新能力。“2018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拟定于2018年7月14日(周六)在清华大学举行,会期1天。现面向全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涉农领域的在读博士生、新近毕业博士(毕业两年以内)及在站博士后征文。论坛组委会将根据论文质量确定参会人选,参会人选获论坛组委会正式邀请参加论坛及宣讲论文。论坛主题和征文范围2018年是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周年,也是党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着涉及“三农”的生产关系,中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三农”工作和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顾、总结和展望农村改革四十年,将助力于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促进“三农”理论和制度创新,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在此背景下,2018年论坛主题为“中国农村改革40年: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论坛主题较3月28日征文启事有所拓展),从多个视角总结和回顾中国农村改革40年来的成就和经验,研究和分析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探讨和展望农村发展的未来趋势,重点议题包括精准扶贫、农民增收、农村改革、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治理、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等。参会论文应为“三农”领域的管理或政策研究,须围绕论坛主题和上述议题,不接受以科技或工程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论文。鼓励提交具有原创性的案例研究成果和调查性研究成果。征文要求1所提交论文要求未公开发表,具有较好的前沿性和原创性,并保证无版权争议,多人合作的论文邀请第一作者参会。
2018年5月6日
其他

2017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编辑部主任潘劲作为观察员发言,对宣讲论文做了综合点评。她认为论文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样、选题意义突出、征文质量较高,鼓励大家结合专家意见继续深入研究。
其他

“清华三农论坛2017”观点摘编 | 宋洪远:稳步推进我国粮食储备制度改革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2017年4月25日
其他

2016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是清华大学涉农学科交叉研究平台,致力于服务国家“三农”决策,培养涉农学科高素质人才,创新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