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信

其他

正式印发!《江西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5年)》来了→

江西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和《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江西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为加快数智化建设,全方位纵深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部署要求,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为路径,以智能制造为牵引,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抓手,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推动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助力制造业强省建设,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主要目标按照“普查、分类诊断、出具方案、改造实施”路径,解决企业不会转、不敢转、不想转等问题,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培育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000家,推进数字化改造企业10000家以上,实现重点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赋能全覆盖、重点行业“产业大脑”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全覆盖,全省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二、重点任务(一)实施“数智化工厂”改造示范引领行动1.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支持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对标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标准,率先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牵头或参与制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面向行业开放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形成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示范,建设“数智工厂”500家以上,打造“数字领航”企业20家左右。2.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重点加快打造“小灯塔”企业,制定“小灯塔”企业建设指南,分行业分场景打造400家左右“小灯塔”企业,引领中小企业“看样学样”。3.培育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示范标杆。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企业的深度应用,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业、智能车间(数字车间),引导企业综合集成应用数字化装备和云化软件产品等,分行业分类型培育一批5G工厂、“5G+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等数字化转型标杆,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200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000家以上、国家级标杆示范100家左右。(二)实施产业链数字化能力提升行动4.加快推进“产业大脑”建设。在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产业智库健全、运营模式明晰和产业发展路径明确的区域,运用“揭榜挂帅”等方式建成30个左右“产业大脑”,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产学研融通等协作性平台,通过打造产业侧、政府侧、企业侧等系列智能化应用,提升“产业大脑”智能决策与服务产业链的能力,推动产业链关键企业数智化改造,带动上下游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5.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等建设行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并通过业务剥离、合资合作等方式成立平台运营新主体,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输出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建立“链主”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对接机制,每年开展10场左右“链主”企业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专场活动,推动中小企业广泛实施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6.分类实施“一链一场景”。对电子信息、有色、装备制造等上下游依存度高的产业,按照“一链一策、一企一策”,选取“链主”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为突破口,以拉动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企业数字工厂建设双轮驱动,推进“链式”数字化转型。对纺织服装、医药、现代家具等离散型生产及产业链依存度较低的产业,以提升单体企业数字化程度为重点,推动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和生产换线,打造数字化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三)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扩面行动7.开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按照标准宣贯、优选服务商、需求对接、实施改造、标杆打造、效果验证、成效推广的试点模式,面向县(市、区)和开发区分三批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在全省60%左右的县(市、区)开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加强各地数字化转型工作交流,定期组织现场观摩和“走进典型”活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8.大力推动“平台+园区”建设。面向市、县(区)和开发区开展产业数字化转型先行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实施产业集群整体数字化改造,推进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为核心架构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发展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中央工厂、协同制造、共享制造、众包众创、集采集销等新模式,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的工业互联网园区。建成工业互联网园区标杆30个左右、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9.完善数字化转型支撑体系。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遴选一批转型需求迫切、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企业,常态化推进数字化转型入企诊断工作,对8000家左右规上企业开展入企深度问诊。常态化开展制造业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大力推动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智能制造成熟度和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等贯标(评测),建立完善的市场化采信机制。加快构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化诊所、数字专员”三级服务体系,分类建立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常态化保持1000人以上的数字专员队伍,培育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30家左右、数字化诊所100家左右,遴选数字化服务商300家左右,形成面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产业和技术支撑能力。三、保障机制(一)强化组织领导。省直有关部门要把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推进“1269”行动计划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各地要统筹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建立数字化改造项目库,建立数字化转型标杆、数字化标准对标、数字化诊断企业和数字化服务商等数字化转型清单,定期调度项目和清单完成情况。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监测评价,定期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二)强化政策支持。统筹省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板块,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金融支持,加大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场景、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标杆示范的支持力度。加大制造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各地要结合产业特点和实际需求,科学制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各项政策,形成省、市、区县梯度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培养,鼓励大中专院校开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特色课程、开展实训活动等,培育一批既懂数字技术又懂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才。(三)强化示范推广。推动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数字化转型经验模式总结和宣传推广,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举办各类观摩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来源: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投稿邮箱:jxgx2020@163.com
2024年3月12日
其他

《江西省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印发

江西省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为贯彻落实《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工信部联安全〔2023〕166号)和《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赣府字〔2023〕40号)要求,加快推动全省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制定本行动计划。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安全应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完善、产品和服务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产业集聚优势更加明显。安全应急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培育2家以上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重点骨干企业,涌现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打造2家左右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含创建单位)。二、重点任务面向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需要,聚焦地震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城市内涝灾害、冰雪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城市特殊场景火灾与突发性大规模断气断电、危化品安全事故、矿山(隧道)安全事故等场景应用的重点安全应急装备,重点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先进适用安全应急装备供给,提高灾害事故防控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1.开展重点装备研发攻关。推动具有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重大专项或重点研发计划,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攻克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安全应急技术和装备。鼓励景德镇市加快研发及推广应用紧急救援、人员运输和空中侦察等航空应急装备,加快研发生产醇基燃料存储使用装置。鼓励九江市加快发展消防员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船舶、消防抢险救援装备等安全应急装备。南昌市依托重点企业建立应急动力装备云平台、大型通信指挥移动平台等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的应急电源、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等产品。萍乡市依托技术研发中心,与国内重点高校建立“产研互动”交流机制,重点突破矿山、隧道工程等成套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鼓励新余市利用“产学”基础,加快发展应急救援器材、应急救援装备,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集群。2.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健全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与企业技术中心。(二)培育产业生态3.完善重点装备产业链。聚焦特种应急车辆、航空救援、消防救援等重点领域,梳理绘制重点装备产业链图谱。选取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作为链主企业,构建龙头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中小企业特色支撑、融通发展的产业链,增强产业链发展内生动力。4.加强企业培育。建立全省应急产业重点企业联系机制,支持企业承担重大任务,依托重点企业开展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工程建设。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加速发展。5.加强产业集群发展。持续加强区域性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引导安全应急装备研发、产品生产制造适度集聚发展,提高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支持新余、赣州等地申报创建应急产业基地,优化区域布局,引导基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6.参与制定产业标准体系。鼓励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产业联盟等主导或参与国家、行业、产品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更多江西先进技术转化提升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产品标准,提高安全应急装备产品质量。(三)加强推广应用7.坚持以需求带动供给。结合我省灾害事故特点,参照应急管理部装备配备指导文件,采用目录、清单等形式,定期发布先进安全应急装备需求信息。完善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标准,引导有关企业对照标准针对性生产急需的安全应急装备,增强装备供需匹配性。加强执法监督检查,指导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合理配置安全应急装备。8.加强先进适用装备和产品推广。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安全应急产业供需对接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展示推广安全应急装备。鼓励安全应急装备企业申报国家推广(推荐)目录,推广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显著应用成效的安全应急装备。推动企业通过博览会、推介会、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形式,推进产研对接、产需对接、产融对接。9.推进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示范。推动5G、人工智能、机器人、北斗、新材料等在安全应急装备领域的集成应用及规模应用。鼓励安全应急装备企业牵头组成联合体申报创建国家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示范工程,促进先进、适用、可靠的安全应急装备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先进适用装备在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救援队伍以及有关企业实战测试、试点配备、示范应用、全面推广。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财政、应急管理等部门组成的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发展统筹推进机制,按照职责分工,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密切合作,统筹推进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发展相关工作,促进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对安全应急装备发展的支持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安全应急装备纳入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范围。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税收抵免优惠政策。(三)加强产融合作。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安全应急装备领域。加大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安全应急装备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资质好、管理规范的安全应急装备企业的担保力度。(四)加强人才培养。持续深化省内外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建立多层次、多类型融合的安全应急装备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加快应急管理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区)建设安全应急职业技术大专院校,培育和集聚产业支撑人才。(五)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灾害事故防范宣传教育,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应急意识,为安全应急装备产品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来源: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投稿邮箱:jxgx2020@163.com
2024年1月3日
其他

《江西省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江西省“十四五”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全方位纵深推进我省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5G通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创新,推动我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二)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策指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新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改造的积极性,完善政策机制,加强政策引领,坚持企业需求导向,优化整合各类资源,为促进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示范带动,分步推进。发挥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典型项目示范作用,重点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升级典型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进行数字技术应用转型升级,根据全产业链各环节建设基础和发展需求,分步推进智能化制造、数字化转型工作。创新推动,共建共享。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巩固龙头企业领跑地位,引领成熟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加强信息安全攻关,推广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合力构建开放协同创新的技术、服务资源开放共享新格局,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加深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光伏、锂电等行业重点企业智能制造水平达到国内先进。——产业数字化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打造2-3个新能源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上云数大幅提升,培育认定一批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建成光伏、锂电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打造5-1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打造5-10个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争创1-2家灯塔工厂。——产业数字化服务能级得到提升。培育和引进一批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支持建设1-2个新能源产业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更加完善,行业系统集成和定制化开发供给能力,集群内产业数字化管理、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产业链融通协同能力得到提升。全省5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能源领域广泛应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科技链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二、重点任务(一)实施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1.加快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推动新能源产业生产智能制造水平升级,提升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氢能及其他新型电池相关基础材料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整体工序智能化水平。——硅片及电池片。鼓励推广硅片自动化生产线及物流线、全自动一体化检测设备、硅片打码读码设备,建立硅片信息追溯系统。支持推广自动制绒、自动上下料等晶硅电池生产自动化辅助设备,提升工序间自动化传输和智能感知衔接能力。——智能组件及辅材。支持开发应用多主栅、无损切割、高密度封装等高效组件生产技术。发展具有优化消除阴影遮挡功率损失、失配损失、消除热斑、智能控制关断、智能光照跟踪、实时监测运行等功能的智能光伏组件产品,支持高质量封装胶膜、光伏玻璃和背板产品开发,鼓励开展高效封装用导电胶、异形焊带、智能接线盒等辅材辅料的研发与应用。——光伏电站。支持光伏电站推广智能管理系统和集成运维技术,提高光伏发电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结合5G、AI、机器视觉、无人机等开展无人智慧化电站运维系统研究,开发光伏电站系统智能清洗机器人、智能巡检无人机、智能AI系统平台等产品。——锂资源采选冶。鼓励采矿企业推广应用无人驾驶、远程设备管理及自动运输,鼓励选矿企业推广应用破碎、磨矿、浮选、脱水、尾矿处理一体化设备,支持企业打造采、选、冶一体化智能生产线,打造安全-自动化、智能-数字化锂资源采选冶产业。——锂离子电池制造。推广高速涂布、高速卷绕、切叠一体等自动生产设备,支持应用自动定位、自动OCV测试、自动裁切、检测极耳、自动贴胶等全自动生产线,鼓励企业推广全自动生产线,打造智慧工程、无人工厂,鼓励推广AGV智能搬运系统(物流)、智能仓储,建立从物流到产品的过程管控、产品质量实时精准监控。2.加快健全企业数字化工作体系。鼓励企业运用数字化智能控制技术,感知和实时控制全工序工艺和装备参数,利用AI技术实现闭环控制管理,进一步提升工艺的一致性。鼓励企业广泛应用过程控制系统(DCS)、生产过程执行系统(MES)、资源计划系统(ERP)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数字化辅助工具,提高产品制造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鼓励企业探索建设“5G+”应用场景,开展“5G+远程操控设备采矿”“5G+生产现场检测”等场景应用。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鼓励龙头企业、平台运营商牵头建设新能源产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开展标识应用场景的探索应用。鼓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协会、科研院所开展数字化水平评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和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等贯标示范试点工作。(二)实施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提升行动3.推进产业集群数字化建设。推动建设数字经济特色产业集聚区,支持上饶智慧光伏、宜春智慧新能源等数字经济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数字产业格局。支持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实施内外网升级改造,鼓励企业与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合作对企业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推进企业内网的IP(互联网协议)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推动移动物联网、5G、下一代无线智能网(NGB-W)在企业中的应用,支持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平台,依托平台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一系列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4.推进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组建联合体,集中开展新能源产品设计解决方案、供需对接、信息咨询、检验测试等服务,营造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提升行业整体运行效率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鼓励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改造解决方案。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分享、推广成熟、可复制的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培育一批基于数字公共服务平台的新能源产业虚拟集群,促进产业链各环节良性互动发展。5.推进供应链数字化升级。支持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加工等产业链核心环节数字化转型。构建太阳能电池、组件、锂盐、锂离子电池、重点配套材料、终端应用等供应链大数据平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基于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等应用,推广应用公平化、透明化在线采购、车货匹配、云仓储等新服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协调水平。优化产业链结构与空间布局,支持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构建高效协同、安全稳定、自主可控并富有弹性和韧性的新型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三)实施产业支撑保障能力数字化提升行动6.加强数据资源支撑。推动建设新能源产业数据平台,开展平台基础能力、运营服务、产业支撑等运行数据自动化采集,研发平台运行监测及行业运行分析模型,提升数据汇聚、分析、应用能力。加快基础标准、公共标识解析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龙头企业联合智库单位、行业协会等牵头或参与制定新能源产业数字化领域相关行业和地方标准,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规范化、精准化服务。7.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联合体新机制、新模式,做强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江西锂电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鼓励科研院所、产业创新联合体加快提升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能力,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和重构,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构建数字化协同应用新场景、新模式、新方式,促进深度融合创新发展。8.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引导企业开展数据分级分类管理,鼓励企业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规范,鼓励企业配备数据安全管理人,加强网络安全规范管理。鼓励企业加强对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发现、态势感知、安全审计、可信芯片等安全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应用,建立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体系。鼓励企业打造复杂环境下的网络安全体系,建立多层级、全天候、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保障系统和安全态势感知系统,确保数字经济时代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可控。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江西省新能源产业链链长制统筹推动作用,全面推进全省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统筹协调解决数字化转型中跨部门跨领域等重要问题,围绕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明确各方职责,抓好工作落实。(二)强化人才支撑聚焦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形成一批能够带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一批既熟悉技术又擅长商业资源整合的管理人才。深入开展产业数字化“千人入万企”行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院校开展数字化转型与新能源产业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加强合作,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第二课堂”,开展高素质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研究。(三)创新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合作模式,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投融资活动来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推动各地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推荐符合条件的公共服务平台申报工信部、财政部专项资金奖补。用好锂电引导基金,鼓励一批符合要求,有引导带动作用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和企业。(四)加强氛围营造加强政策衔接,引导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有序发展,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升级和应用示范,鼓励各设区市组织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主题论坛、专家峰会、产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加强数字化转型典型标杆企业、案例宣传展示和推广工作。来源: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投稿邮箱:jxgx2020@163.com
2023年6月5日
其他

《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有色金属行业是江西省重点培育的“万亿”产业之一,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动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指导我省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做好碳达峰工作,实现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江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结合国家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的《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围绕我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总体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控制冶炼碳排放和能耗增量、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技术减排、改善用能结构、发展绿色制造为着力点,提高全产业链减污降碳协同效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二)基本原则加强部署,有序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推进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统筹考虑碳达峰工作与我省有色金属行业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的规律特点,实事求是,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工作。突出重点,紧抓关键。以铜冶炼环节为重点,对标国家和行业准入标准,合理控制我省有色金属冶炼碳排放和能耗增量,带动全省有色金属行业实现低碳化。双轮驱动,强化激励。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举措,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强化市场主体对碳达峰工作的自觉,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减排降碳积极性。创新引领,低碳发展。发挥技术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增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推广低碳零碳等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行业全流程绿色发展水平。(三)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我省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持续优化,再生金属供应占比持续提升,重点品种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十五五”期间,我省有色金属行业使用清洁能源占比显著提升,行业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实现重要进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实现碳中和打下坚实基础。二、重点任务(一)强化行业准入,控制冶炼能耗1.严格落实行业准入要求。新建、改扩建冶炼项目严格落实项目核准备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清洁运输、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区域削减措施等政策规定,符合行业规范条件、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现有冶炼项目还需满足国家或地方已出台的超低排放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2.合理管控冶炼能耗增量。防范铜冶炼产能盲目扩张,合理控制铜冶炼能耗增量。严格执行国家稀土、钨产品生产总量控制指标。压实地方政府、相关企业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集约发展3.有序引导低效产能退出。强化碳减排导向,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我省有色金属行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市场。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开展落后产能淘汰“回头看”行动,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对标行业先进水平,推动有色金属企业改造升级。发挥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引导铜冶炼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环保绩效差、能效水平低、工艺落后的产能依法依规加快退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支持有色金属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应用企业瞄准新兴产业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突破一批关键短板材料,增加高端有色金属新材料和新产品供给,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推动产业集群提能升级。强化重大项目和重点平台支撑,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优势资源,培育“世界铜都”“中国稀金谷”成为国内有特色、国际有影响的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鼓励有色金属行业集群化发展,减少中间产品物流运输,提高行业集约化、现代化水平,形成规模效益,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支持有色金属行业与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电子信息等行业耦合发展,建立有利于碳减排的协同发展模式,降低总体碳排放,提高园区能源资源梯级利用水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专栏1
2023年1月19日
其他

吉安市全力稳住工业经济大盘

吉安近期突发疫情以来,该市工信部门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鼓励引导规上工业企业、重大工业项目中秋、国庆期间“两不停”,以“抢”的劲头、“拼”的勇气全力稳住工业经济势头,推动全市工业企业项目复工复产复建。截至9月28日,吉安市已复工规上工业企业1129户,复工率95%,营收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复工率99%,规上工业企业员工到岗率为94.2%;涉疫地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复工率88.1%,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复工率为97.6%。千方百计“保生产”疫情发生以来,吉安市工信局按照“储备充足、调度可控”原则,着力提高防疫物资中“本地产”的贡献度,对市内口罩、红外体温计、咽拭子等重点物资生产企业的产能、产量、库存实施“日调度”,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既推动本地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满产达产,又节约运输成本、提高调配效率,目前全市口罩日产能46万只,其中N95口罩日产能3万只,红外体温计/检测仪日产能150个,咽拭子日产量157万支。同时,该局加大对无疫区工业企业正常生产的保障力度,精心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实行闭环管理、落实防控措施,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项目原料运输、交通运输、物资保障等困难与需求,发放“重要物资及生活必需品运输车辆通行证”76张,市本级协调解决工业企业交通运输问题100余个,帮助江西宏业铜箔有限公司运输入库原材料36.38吨,弥补了该公司可能因停产带来的百万元损失。全力以赴“抢进度”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吉安市工信局精准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第一时间制定《精准加快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推进工业经济稳健发展的工作方案》,督促涉疫县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业企业闭环式生产和建设工地闭环管理,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项目建设同步进行;无疫县市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秩序,鼓励企业利用周末和中秋国庆等时期,科学提高负荷、开足马力生产,为对冲疫情影响多做贡献,推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5%,规上工业企业员工到岗率为94.2%。同时,该局大力推动涉疫县区工业项目复工复建,加快全市重大工业项目第三季度“点将赛”筹备进度,对重点项目制定开工复工、工作进度、保障措施、问题困难等清单,对纳入开工计划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截至目前,218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复工,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复工率为97.6%。倾心帮扶“稳预期”今年以来,吉安市工信局持续推进企业特派员大走访和“面对面解难题”活动,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一揽子惠企政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出台一季度惠企稳岗、市纾困解难“36条”、市稳经济“46条”等惠企稳岗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2022年,全市累计减税降费惠企金额超73亿元,仅用电补贴一项就兑现扶持资金达3000多万元,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3700余万元、清偿率100%,下达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近2400万元、增长翻番,累计帮助用电下降幅度较大和不开票规上企业解决企业问题1155个;1-8月,促进立讯智造、南亚新材料等制造业50强企业实现营收1089.6亿元、增长13.9%,占规模工业营收比重40%以上,有力支撑吉安工业经济大盘总体平稳。来源:吉安市工信局投稿邮箱:jxgx2020@163.com
2022年9月29日
其他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1年度省级产业集群综合评价暨星级产业集群评定结果

今年以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全省91个省级产业集群2021年总体发展情况,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加强产业集群发展引导,推进产业集群分类指导、星级管理。近日,正式公布了2021年度省级产业集群综合评价暨星级产业集群评定结果,永修有机硅产业集群等11个产业集群评价结果为优秀;鹰潭高新区移动物联网产业集群等28个产业集群评价结果为良好;高安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等52个产业集群评价结果为合格。对2020年度、2021年度连续两年评价结果为优秀等次的井冈山经开区通讯终端设备等5个产业集群认定为五星级产业集群,一年评价结果为优秀、一年评价结果为良好等次的永修有机硅等6个产业集群认定为四星级产业集群,连续两年评价结果为良好等次的南昌经开区光电等15个产业集群认定为三星级产业集群。同时,对五星级产业集群所在的井冈山经开区、南昌高新区、贵溪经开区、樟树工业园区、南康经开区等5个园区认定为产业集群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示范园区。附:江西省2022年星级产业集群名单一、五星级产业集群(5个)井冈山经开区通讯终端设备产业集群、南昌高新区光电及通信产业集群、贵溪铜及铜加工产业集群、樟树医药产业集群、南康家具产业集群。二、四星级产业集群(6个)永修有机硅产业集群、九江经开区电子电器产业集群、鹰潭高新区铜合金材料产业集群、信丰数字视听产业集群、赣州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上饶经开区光伏产业集群。三、三星级产业集群(15个)南昌经开区光电产业集群、鹰潭高新区移动物联网产业集群、宜春经开区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贵溪高端线束线缆生态科技产业集群、新余钢铁及钢材加工产业集群、吉安县数字视听产业集群、樟树金属家具产业集群、新余高新区光电产业集群、于都服装服饰产业集群、抚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芦溪电瓷产业集群、安义铝合金塑钢型材产业集群、袁州医药产业集群、萍乡经开区新材料产业集群、南昌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来源: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投稿邮箱:jxgx2020@163.com
2022年8月9日
其他

2021年江西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名单公布

根据《智能制造升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要求,经各设区市工信局推荐、专家评审,日前,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江西百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4家企业为2021年江西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来源: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投稿邮箱:jxgx2020@163.com
2021年11月16日
其他

第六届“创客中国”江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获奖项目公示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第六届“创客中国”江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经报名、初赛、复赛和决赛,现将企业组和创客组获奖名单予以公示,欢迎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如有异议,请与省工信厅中小企业处联系。公示时间:2021年11月15日至11月21日公示电话:0791-88916358附第六届“创客中国”江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公示名单一、创客组项目名所获奖项智能膝关节精准康复支具特等奖同强铁壁-面向5G通讯电磁防护保卫者一等奖环钌沙星——超级耐药细菌克星一等奖大道智检-国内首创高速公路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二等奖“康敏未来”——国内首家定向酶解脱敏乳粉原料供应商二等奖艾视佳目眼部热敏灸疗仪二等奖管道“CT”——新一代天然气管道泄漏探测智能设备三等奖义粉人生三等奖腻去清来——中国解腻代茶饮古方现代创制的轻享饮粉三等奖益橘成名三等奖二、企业组项目名所获奖项国际先进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特等奖重型矿山选矿装备及其新材料耐磨备件一等奖国内领先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一等奖年产2000吨聚芳酯材料产业化项目二等奖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涉水行业智能芯片和传感器的国产化二等奖废旧动力电池绿色循环利用集成装备二等奖高端工业清洗材料的重大突破--星状寡聚表面活性剂的研发三等奖盐酸溴己新原料及制剂产业化三等奖环境治理靶向纳米材料及其配套应用技术三等奖中医疤痕非遗技术三等奖来源: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投稿邮箱:jxgx2020@163.com
2021年11月16日
其他

《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

制造业设计能力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并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制造业设计能力,促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全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根据工信部《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工作目标到2023年,全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先导产业地位进一步强化。新培育发展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以上、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0家以上,加快推动各地创建若干特色优势产业创新设计中心;培育创建若干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加强工业设计基础研究和公共服务;培育和引进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设计机构、设计领军人才;延续工业设计创新券政策,创新券平台入驻服务机构100家以上,发展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对接项目300个以上,设计项目合同额1亿元以上,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重点任务01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将工业设计纳入省工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省级工业产业集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加快发展;强化工业设计创新券政策的市场撬动效应、政策引导作用,鼓励工业企业主动购买设计服务,激发企业设计需求,繁荣工业设计市场;修订完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有关文件,加强工业设计中心培育认定体系建设;制定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创建工作方案,开展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创建,搭建以工业设计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重点的支撑工业设计创新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我省工业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02强化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江西工业设计中心项目建设,打造我省工业设计发展综合平台;引进优质设计资源,推动各地创建特色优势产业创新设计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创意设计小镇,打造设计领域“创客空间”,构建中小设计企业创业孵化平台;依托链长制平台,组织开展工业设计供需对接活动,推广工业设计创新券政策,进一步强化工业设计创新券平台效能。03强化主体培育培育工业设计企业。壮大工业设计骨干企业,提升我省设计企业行业知名度;鼓励工业设计中心主体剥离成为独立的设计企业,支持设计工作室向设计企业转变;鼓励国内外知名设计企业来赣设立设计研发总部、分支机构或共建设计研究机构。培育工业设计中心。鼓励具有工业设计功能,从事工业设计服务,特色鲜明、管理规范、成果突出的制造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工业设计中心;完善工业设计中心培育认定体系,开展工业设计中心梯度培育,认定一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工业设计研究院。研究制订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创建工作方案,推动院校、设计机构和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等单位整合资源,围绕产业特点和行业趋势,组建市场化运作的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若干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04强化理论研究发挥工业设计学会作用,围绕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开展工业设计专项课题研究,探索建立工业设计评价模型,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省内外高校优势学科以及院士等科研团队精准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开展设计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活动。05强化公共服务多渠道多方式支持工业设计研究院按照市场规律自主运营、持续发展,建立开放共享的行业数据资源库、材料数据库等,提供设计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服务;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仪器设施使用和共享机制,面向社会开放科研设施和测试平台;发挥协会、学会等行业组织在信息咨询、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为工业设计企业提供良好服务。06强化人才支撑开展人才培训。举办工业设计领军人才培训班,围绕制造业短板领域优化课程体系和培训方式,对工信系统人员、企业高管进行轮训,加强工业设计领军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引育。支持重点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工业设计机构、高等院校等联合发起成立工业设计领域人才联盟,引进和留住高层次设计人才,建立工业设计人才资源库,建设工业设计人才实训基地,放大设计人才集聚倍增效应。保障措施01加强组织协调建立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合力推动的工作机制。各地要结合实际,部署落实工作任务,同时发挥行业组织和社会机构的作用,共同抓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有关工作,壮大我省工业设计产业,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02加大政策引导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现有政策和重大项目,支持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重点支持工业设计基础研究、设计软件开发、设计成果转化等;协同相关部门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快速申报、维权机制,加强设计类评奖、大赛、展览的知识产权保护;引导各地出台支持工业设计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拓宽设计内涵外延,针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有力举措。03加强资金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各渠道专项资金,加大对工业设计的支持力度;同时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支持工业设计机构的发展,积极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各类机构投资工业设计领域。04营造发展氛围支持举办工业设计类展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相关展览展示活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举办设计大赛、设计周、设计节等活动,突出设计创新元素,体现设计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支持工业设计协会、学会开展相关交流活动,宣传设计赋能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大力营造重视设计、推动设计发展的良好氛围。来源: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投稿邮箱:jxgx2020@163.com
2021年11月15日
其他

《瞭望》周刊聚焦江西VR产业:叩开虚拟现实万亿市场之门

作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VR(虚拟现实)跨界融合了三维显示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传感测量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是下一代通用性技术平台和互联网入口。这一新兴产业正在孕育上万亿元市场空间,被寄予厚望。在“十四五”规划中,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被列入数字经济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2021年11月15日
其他

第二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和企业名单公布 江西这些项目企业上榜

为贯彻落实《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经省级部门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六部门发布公告,公布了第二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和示范企业名单。其中,南昌嘉信高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分布式电站入选第二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昶能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第二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来源:工信微报投稿邮箱:jxgx2020@163.com
2021年11月15日
其他

2020年度省级工业产业集群综合评价暨星级产业集群评定结果公布

根据《关于印发江西省产业集群提能升级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为规范产业集群发展,强化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对全省产业集群实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星级管理,大力推动产业集群提能升级,经各省级产业集群所在地开发区申报、设区市工信局审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审核并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将2020年度省级工业产业集群综合评价暨星级产业集群评定结果公布。★
2021年8月19日
其他

地市 | 景德镇:抢抓机遇 全面发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今年以来,景德镇市工信局围绕国家试验区建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跑出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试验区建设带来产业发展新机遇…1景德镇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树标杆”的要求,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建立健全调度推进机制,全力以赴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2020年先期启动重大项目50个,项目总投资649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52亿元,截至7月底,已完成投资102亿元,扎实推进了智造工坊、陶瓷原料及检测项目、国际陶瓷产业合作园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以陶瓷产业为首的“3+1+X”特色产业体系。1至7月,陶瓷及文化创意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62.4亿元,同比增长3.1%。深化军民融合打造“航空小镇”…2作为全国唯一一座同时拥有直升机研发和制造的城市,景德镇市依托航空产业“厂所融合”的优势,不断深化军民融合,打造以“航空小镇”为平台的航空产业发展新阵地,推动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配套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目前,“航空小镇”已经形成了“一江两岸、一镇四区”的功能布局,入驻航空企业37家,其中整机生产企业3家、通航企业2家、平台企业1家、航空零部件企业31家,形成了军机、民机和国际合作项目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东齐航空、昌柘伟业、天一航空、瑞鑫盛凯、联航航空、昌盛宇航等6家配套企业已建成投产。亚瑞、美德航空、昌航高新、伟航航空、荣力航空、信航航空等6家企业正在安装设备,即将正式投产。九由航空、华讯航空、进航航空等一批航空企业通过租赁购买标准厂房形式实现了快速投产。今年1至7月,航空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逆势增长7.7%。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助企减压纾困…3景德镇市工信局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工作中,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桥梁,拓展融资平台,科学指导下属单位景德镇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资担保公司”),通过开通纾困绿色通道、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创新“抗疫”担保产品等方式,想方设法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硬核助力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8月底,融资担保公司已先后为139户企业提供融资担保6.1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5.63倍;在保余额7.45亿元(在保企业181户),是去年同期的4.06倍;为中小企业提供“过桥资金”1556笔,总额71.57亿元,
2020年9月1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通知 |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0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奖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评奖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研究和部署评奖工作,审定获奖名单及评奖过程中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2020年9月11日
其他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行工业设计创新券政策暨设计扶贫工作

3月30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下发“关于开展工业设计创新券政策推广暨设计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工信部门在工业设计创新券政策推广“三年春雨”计划的基础上,开展工业设计创新券政策宣贯;搭建设计机构与行业企业合作桥梁。省厅将组织专业设计机构开展对接活动,优先服务贫困县区,助推工业设计扶贫工作,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创新券政策效应,推动制造业与工业设计深度融合,促进成果转化,经研究,我厅拟在工业设计创新券政策推广“三年春雨”计划的基础上,以助推产业发展为出发点,结合工业设计扶贫,继续开展政策推广工作。为确保精准对接、取得实效,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制定工作计划工业设计对引领产业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请各地工信部门以本地特色产业为基础,全面掌握各产业、企业对工业设计服务的需求情况,建立工业设计需求信息库,并制定好创新券政策推广活动计划。针对各地提出的工业设计服务需求,我厅将组织专业设计机构开展对接活动,优先服务贫困县区,助推工业设计扶贫工作,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二、主要工作内容(一)开展工业设计创新券政策宣贯。委托专业设计机构开展系列推广活动,宣传、解读《江西省工业设计创新券管理实施细则》,了解工业设计创新券适用范围、申报流程等内容,扩大创新券政策覆盖面,提高企业认知度。(二)搭建设计机构与行业企业合作桥梁。组织专业设计机构深入产业进行对接,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研究、产业创新、成果转化等服务。重点扶持贫困县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整体提升,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三、有关工作要求(一)加大政策培训力度。为进一步普及工业设计理念,我厅将在每个设区市安排一场创新券政策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各设区市工信局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各县区工信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及经办人、工业园区相关负责同志、有关企业代表等。请各地配合做好培训相关组织工作。(二)加大设计扶贫力度。优先支持贫困县区的设计项目,在《江西省工业设计创新券管理实施细则》中平台补贴项目金额50%的基础上,鼓励设计机构开展设计费用让利,贫困地区需求企业可享受承担设计项目金额最低10%的比例要求。创新券申请流程及要求不变。(三)推动设计供需对接。各设区市工信部门要按照我厅统一部署,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工业设计需求摸底调查,建立《各县(市、区)工业设计需求信息库》,于4月30日前汇总报至我厅产业政策处。我厅将在各地上报的基础上,甄选部分县(市、区)产业进行对接。来源: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投稿邮箱:jxgx2020@163.com
2020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