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其他

元气人生 | 运动,在元培

本文约9000字,阅读时间约为13分钟。编者按《元气人生》专栏学业之外,大学生活中仍有广阔丰富的领域待我们探寻;各行各业里,为世界着上颜色的那些亮眼身姿,也不只是汗水和泪水浇灌出的花朵。元气人生专栏以元培人多样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以人物访谈为视角,向各位读者呈现大学生活可能的、应有的种种多彩面貌,挖掘大学生在探索“得失”过程中形成的生命路径、关系羁绊与生活样态。本次访谈的主人公一共有五位,分别是段蕾,刘宇潇,赵皓晨,孙艾米,庞熙哲。他们来自不同的年级和专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体育运动结下不解之缘,他们是各个领域的运动健将,也是跑团负责人、乒乓球书院课助教、元培女排队长与足球队教练。对于他们来说,运动不只是一个人的选择、一个人的坚持和热爱,也不只是竞技和挑战自我,还是一群人的共同事业。他们奔跑、跳跃、挥击,独自努力亦携手并肩,成就一个自我、结识二三同伴,在帮助他人实现运动目标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共同体的回馈。在这个渴望认同、寻找归属的当下,这五位运动者的讲述或许会为我们带来启发。段蕾元培学院中文方向2020级本科生曾任书院乒乓球课助教刘宇潇元培学院2021级法学方向本科生元培男足教练赵皓晨元培学院2021级人工智能方向本科生“元培跑跑跑”跑团负责人孙艾米元培学院2021级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方向本科生元培女排前队长庞熙哲元培学院2021级中文方向本科生元培女排前队长01选择在北大,在元培,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充满了“选择”的过程,而活跃在跑道、赛场和球桌等场域之中的运动爱好者们,之所以能够坚定不移地在体育之路上砥砺前行,无疑是他们在此与彼之间不断选择得到的结果。选择的结果鲜明可见,但结果背后的过程,则往往不为人知。此刻,就让我们走进元培中五位运动爱好者的内心,聆听他们在运动方面关于“选择”的故事。01
3月8日 下午 8:00
其他

元气人生 | 离任住宿辅导员专访(2023)

综上,元培给予我机会,也教会我选择与创造机会。期待元培的未来,以及元培人的未来!辅导员访谈:许瑞晗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元气人生|单惟童:认识法律与社会

本文共8261字,阅读时间约为25分钟。编者按《元气人生》专栏学业之外,大学生活中仍有广阔丰富的领域待我们探寻;各行各业里,为世界着上颜色的那些亮眼身姿,也不只是汗水和泪水浇灌出的花朵。元气人生专栏以元培人多样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以人物访谈为视角,向各位读者呈现大学生活可能的、应有的种种多彩面貌,挖掘大学生在探索“得失”过程中形成的生命路径、关系羁绊与生活样态。本次的访谈对象单惟童是元培学院2019级法学方向的本科生。她从小学习绘画,擅长设计工作,担任过元培设计组的年度负责人和文研院助理,设计过许多讲座海报等作品。她对待学业踏实认真,从社会学转到法学方向后加入了“严复班”,和同学一起做过挑战杯,与队友参加了第64届杰赛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在不同专业思维方式的交流碰撞当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同时,单惟童也谈到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学习做笔记的过程以及其他兴趣爱好,她把在北京大学法律援助协会参加的活动称为“很好地接触社会的契机”,这也是本科的生活中不可多得的机会。与她的对话能让我们看到她有效的计划性,平稳的心态,以及对法律和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全方位关注。单惟童元培学院2019级法学方向本科生曾任元培学院“叁拾伍圆设计实验室”年度负责人01设计和绘画Q:学姐是元培设计组2022-2023学年的负责人,可以谈谈自己加入设计组的原因以及在设计组设计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吗?A:我大一时就加入了设计组,当时设计组刚创立没多久,现在叫“叁拾伍圆设计实验室”,是一个元培书院俱乐部,平时会有工作坊、书院课程、讲座、艺术展览等活动,把我们的设计技能跟书院共同生活的建设相结合。我选择设计组主要是因为我在上高中时就有设计经历,那时我也参加了学校的一个类似于元培设计组的组织。在元培设计组,我设计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作品是我与韩晗学长一起做的欢迎2020级新生入学的粉色展板,这个展板后来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会被摆放在35楼门前。单惟童和韩晗设计的展板Q:你也担任了文研院的学生助理,在那里主要的工作是设计讲座海报吗?具体是怎么做的?A:是的,我是在大二那年加入的。参与设计的频率根据讲座举行的频率而定,每个月大概有几次。这些海报我都是用PS设计的,我在小学追星的时候就开始用PS了,当时主要是做一些物料,类似于海报。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画画,后来也做过设计,所以对我来说设计讲座海报不难。遇到有的设计任务让我不知从何下手时,我会向负责的老师或同学要一下这个讲座的简介,通过简介来找寻灵感。有些领域是我不太了解的,为了做好这些领域的海报我会特意去看一看相关的知识,甚至读一下老师之前写过的论文的摘要,从中提取出一些元素来检索合适的图片。Q: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小时候学习画画设计的过程吗?有没有什么关于设计的网站推荐?A:我在读小学和初中时是专业学习美术的,为了艺考我学的是西画而不是国画。初中毕业时一方面因为我文化课成绩不错,另一方面我认为将来学画画没有学文化课的选择多,所以最终没有选择专业学美术。设计和绘画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初中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艺术节的设计比赛,当时我对设计还不太了解,就画了一张画交上去,没有得到好成绩。我的老师说我并没有理解设计,通过跟老师的交流我才初步产生了设计方面的意识,觉得这种以艺术传递和表达信息的形式非常有意思。上高中后我在学校的设计工作室里也做过一些设计工作。关于设计的网站非常多,比如我一直用的网站优设上有一个导航(https://hao.uisdc.com/),基本囊括了所有我在做设计的时候需要的网站,图片、配色工具、教程等都有。如果讲座海报需要学术性的材料,我会从各大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去找,或者在一些古籍类网站上搜寻。Q:对想学设计的同学有哪些建议?A:现在的设计工具越来越简单实用,比如PS的功能附上了人工智能的加成之后,就变得跟美图秀秀一样好用了,所以我觉得大家不需要对设计抱有一种紧张的态度,它真的很容易上手。另外,B站之类的网站上有很多新手入门教程,需要的话可以去看看。PS的使用和设计本身其实是两个不同的部分。一方面是技术上的软件使用技巧,这方面可以借助软件教程学习;但更重要的是审美上的东西,很多不会使用PS的人即使用word或者ppt都能做出很好看的海报,因此对审美的培养以及对设计的理性原则的理解是更重要的。设计有很多非常明确的原则,例如轻重疏密的对比、色彩的搭配、元素排列的方式等,这些是很简洁易学的。我们设计组19级的程如婕同学会开书院课程,教一些简单的排版基础、配色基础、设计工具使用等。如果有同学感兴趣可以去选她的课,非常实用。02学业、学术与法律Q:请问学姐是如何选择现在的专业方向的?
2023年11月26日
其他

书院掠影 | 纪录片大师课:行走在虚拟和真实之间

编者按《书院掠影》专栏从培育学生完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元培学院开设《书院成长课程》,分设德、智、体、美、劳五个模块,共开设40余门课程,建立起五育并举的全方位育人体系,成为元培学院住宿制书院建设的重要教育特色。书院掠影专栏选择元培书院成长课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带领大家走进书院课程现场,体会丰富多彩的书院教育内涵,感受选课同学的成长体验与收获。透过光影触摸真实,这是纪录片的独特魅力。2023年春季学期,元培学院邀请到了知名纪录片制作人刘欣,为元培学院的同学们开设了名为“纪录片大师课”的书院课程。每节课程由刘欣的讲解,嘉宾的专题介绍以及影片鉴赏组成,从构想,取材,再到制作和宣发,课程内容涵盖了几乎整个产业链,为同学们展示了纪录片的多重面向和丰富张力。1走进真实作为纪录片纪实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张力始终存在。纪录片大师课由纪录片创作者刘欣老师开设,课程旨在通过放映、课堂讨论、与客座嘉宾的谈话,打开介于真实世界(reality)与影像世界(film
2023年9月23日
其他

元气人生 | 周文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践行者(下)

本文共10000字,阅读时间约为17分钟。编者按《元气人生》专栏学业之外,大学生活中仍有广阔丰富的领域待我们探寻;各行各业里,为世界着上颜色的那些亮眼身姿,也不只是汗水和泪水浇灌出的花朵。元气人生专栏以元培人多样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以人物访谈为视角,向各位读者呈现大学生活可能的、应有的种种多彩面貌,挖掘大学生在探索“得失”过程中形成的生命路径、关系羁绊与生活样态。本次访谈的主人公是元培学院毕业生周文杰学长。他于2009年成为元培学院(原元培计划实验班)PPE专业的一名新生,于2023年完成在教育学院的博士学业。这是一段七年加四年的旅程,但故事的开头讲述着结尾;这是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经历,但探索教育边界的尝试贯穿其中。在访谈中,他谈到自己学业规划的“脱轨”与自我的重新定位;谈到PPE的成长与学院学生自组织的初创;谈到对书院制度的分析与设想……早在这次访谈之前,这样的对话已然开启并持续至今,对象是他的大学生活,身边的同路人,元培学院制度,经典学术著作,乃至自由精神本身。从中,我们看到一个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践行者。限于文章篇幅,本次访谈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呈现。在这一部分中,周文杰将结合他在北大和元培学习与生活的十余年时间中的经验与观察,运用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方法,对当前元培的书院建设现状,乃至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住宿制书院加以分析。书院建设应该是全方位的、非教育性的、多面向综合的、同时赋予成员以确定性和自由的,这篇采访也可以视作周文杰博士研究的一份精要。01书院教育:拓宽学生的生存空间?在我看来,这正是书院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它提供了一个与学院教育并行的实践领域,它要求学生以一种主体性的方式参与到自我生活的重构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最真实的问题与需求,而在应对这些问题和需求的过程中,学生又将逐渐意识到现实中潜藏的各种矛盾,于是要求他们分析不同主体的诉求,现状中的不同因素,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自我的价值取向和能力素质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以及塑造出更为坚实的价值,提升更为实在的能力。而正是在价值和能力这两点上,书院教育或许能提供对于深陷内卷的学院教育的解脱出路。许多人都提到了内卷并不只是因为资源匮乏下的竞争加剧,更重要的是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所有人拥挤到一个赛道中不得不卷。深陷其中的人完全无法从这条路本身获得价值,也难以从中感受到提升,只是不得不这样前行,似乎并没有其他的道路存在。那是因为我们的确没有提供走向其他道路的可能,但世界本来就是辽阔的,容得下许许多多的可能。《天道》中有一句台词,大意是能人之所不能,是你的生存上限,忍人之所不忍,是你的生存下限。究竟北大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提升了你的能力上限,又在多大程度上极大拔高了你的忍受下限,换句话来说,它究竟使得学生们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宽,还是变得更窄?许许多多的人能够接受的生活,为什么变得不可忍受,而北大学生是否又真能做到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我相信这个答案是不确定的,而对于那些生存空间在教育之后反而变得更窄的人来说,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我相信这样的人也并不在少数,他们在尚未接触和了解现实的时候,对于人生的想象力已经是枯竭状态了,实际上这样的人往往大学的生活也是一种枯竭的状态。这不是说他们的大学生活不繁忙或者是乏善可陈,而是指向一切都不过是在体系内部按部就班地过关。这样一种成功符号的叠加并不意味着在体系之外的生存能力,人总有一天要面对真实的自我和生活的,它的目标不再是这些被贴上优秀、成功的符号,你不再能什么都要,而总是要做出取舍和选择。这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仿佛只要你自定义了一种成功,就可以摆脱这样的逻辑纠缠。实际上它需要漫长的实践积累,在实践中不断了解与形塑自身,才能逐渐形成对于自我道路的确定性。例如与我和沈凌峰一起创办设计组的同学中,有两位还参与创建了一个公众号,叫做“全元光滑”,我感觉这个公众号一开始只是一群暂定元培光华方向的同学出于兴趣做着玩的,是以轻松幽默的视角审视北大校园生活。而随着公众号越做越大,技术水准也越来越高,代表人物是负责美编的韩晗同学。再后来他技术日臻化境之后,开始与许多知名品牌合作,最终也选择了本科毕业后入行。在我访问过的许多以一种积极姿态摆脱“内卷漩涡”的学生中,大多都是具有相似的大学轨迹,他们并不在乎绩点,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就可以做到,绩点对他们而言没有太多价值。而他们踏上征程的第一步往往是与这片校园有关的。北大实际上能为它的学生们提供的远比专业教育要更多,然而陷入个体之间学业竞争泥潭的学生却根本没有可能将自己从泥沼中脱身而出。打开这样的封闭性是书院教育的责任,它需要通过设定一些公共议题,创建一些公共组织,让学生能够与这些资源接触,并从中逐渐找到自己的道路。02书院教育:“五育并举”目前元培书院教育所作的仅仅是一个开端,它正在试图将学生们以一种具有劳动性的组织形态聚拢起来,为自己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对环境进行改造。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学生借由这个机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发展机遇,但必须承认的是只是做到这一步仍然是不够的。第二步能否迈出同样关键,就是怎样能够打通校内到校外的路径,譬如我们也在尝试请一些互联网公司将招聘线和相关的人才培养线接入元培。这有两个重要意义,一个就是增强书院教育的培养专业性,比如智慧校园在开发、产品、运营等方面都需要对应的指导,设计组在空间设计,咖啡厅在品类开发等方面,需要对应的指导;另一个就是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院内最终走向院外,在院内实践积累的经验能够运用在社会岗位中,当学生们可以从外部获得回报的时候,内部评价体系对于他们的意义便不再是决定性的了。例如我们邀请设计师或者事务所对于元培学生的院内空间设计进行指导,一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到这件事确实很对自己的兴趣,他们的设计品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续可以跟随提供指导的设计方一起承接外部的项目,当他们的才华在这些项目中得到验证,并且获得相应的回报时,便可以考虑以此为职业,重新规划升学和求职的方向。这一条路径对开发组同样适用。这样的教育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借由它所提供的平台走通这一路径,仅仅依靠目前的几个组织,以及当前这些组织覆盖的范围,也是远远不够的,何况如何打通校内到校外的成长轨道,同样是一个需要实践探索的过程。但首先,这件事情本身总是意味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或许很多同学都不需要,但总会有一些同学因此获益,其次不论是组织还是组织的范围也都随着实践的进行而逐渐扩增,例如设计组和手工课中逐渐衍生出了3D打印的团队,又例如开发组也从程序开发的同学为主,逐渐新增了产品、运营和法务。他们也在为书院提供更多的可能,比如开发组设计的元气值系统就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如何使得它在实践中扮演某种意义上的通用货币的角色,货币获取与服务定价的方式应该是什么,这为经济和金融方向的同学也提供了一个实操的平台。书院课程手工课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安排,你可以从中看到职业教育、劳动教育、学院教育的身影交错。它希望能帮助学生找到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但它并不像职业教育那样直接对应;它希望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对劳动本身的热爱,但相较于目前为了劳动而劳动的安排,它更关注于对日常生活的体悟、分析和改造;它希望学生利用课程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但却并不是一种知识点对错的方式进行评判。或许书院教育就是对它最合适的称呼,因为它在根本上是希望实现个体与共同体的连接,这种连接的方式不是传统的依靠参与集体活动,而是需要借助劳动来实现。就我自己的个人感觉和观察来说,对于学院认同最高的学生群体,并不是从学院这里拿到了多少资源的群体,而是参与到学院建设中,将自己的想法变为学院现实的学生们,这些学生真实地认同这个学院是自己的学院。在这一过程中劳动既改造了共同体的样态,也改造了参与劳动的个体,由此完成了共同体和个体之间的相互成就。我想这正是劳动的真谛。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反感现在很多打着劳动教育名号的安排,这些安排的共同特点是将劳动与日常生活分离,变为一件独立的事情。我听过一些资源很多的中小学,为了落实劳动教育就安排小朋友们去务农一周末,然而教室和门前走廊的卫生却依靠雇佣保洁来完成,我并不是说要让学生们把整个教学楼都打扫一遍,然而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却都要借助他人的劳动,反而还在标榜自己在做劳动教育,这种安排未免也过于反讽了。劳动本来就是一种最日常的状态,它意味着你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让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使得个体向着更好的方向成长,将劳动和生活分离之后,劳动就注定成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个体和其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行为本身是无法建立起实质关联的,反而可能还会助长对于劳动本身的蔑视,自认为理解了劳动和劳动者的状态,这不是一件好事。实际上书院教育对于“五育并举”的主张中,其他四类教育也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例如将德育仪式化、智育学术化、体育竞赛化,以及之前提到过的美育技术化,还是要强调这里并不是拒绝仪式、学术、竞赛和技术,实际上我认为这些都是必需的,然而它们所对应的教育的关键点并不在于此,教育者也不应该满足于此,如何建立这些教育与生活和个体的关联才是最重要的。书院课程创新空间设计03教改疑难:确定性的匮乏这样的模式对于元培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之前也提到过内卷对于元培教育理念的伤害。元培这个模式成立的基础来自于学生基于兴趣的选择,于是元培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空间,但仔细想想这个逻辑是有点问题的,因为是不是所有选择都是基于兴趣呢?如果不是,你只是开放了选择的空间有什么用?这些空间甚至反而会为相互倾轧提供更多的操作手段。这就与一开始的思路完全背道而驰。当然元培的模式从来不只是提供选择空间这么简单,在还是实验班时期,匹配“双自由”的是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当时元培前几届学生在前两年是强制不让选专业课,而是需要选各类通识课的,元培也挑选了一些基础课程作为平台课,例如文科就需要必修古代汉语等,实验班就是希望借助这样的手段,来使得学生跳出原先为自己设定的专业方向,从广泛的接触中发现潜藏的兴趣点,达成宽口径和厚基础。然而这样的安排在后续带来了一系列管理上的麻烦,相较于专业院系较晚开始专业学习,使得元培学生在保研出口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学生们也希望能够尽快开始专业学习。在内外压力的驱使下,元培不得已放弃了最初的设计。但这也使得问题浮现了上来:失去了这样一套强制性的教育体系安排之后,如何影响学生的兴趣养成呢?是不是只要依靠选择就可以呢?在我们所作的关于北大本科毕业生调研中,会发现不论是专业选择还是课程选择的影响因素中,“兴趣”一直是被选中最多的选项,然而回顾大学四年各方面的提升时,兴趣的提升幅度却又总是近乎垫底的一项。看到这样的反差,我想或许兴趣是有不同类型的,一种是兼顾型的兴趣,就是面对一些选项时,觉得好像还行,自己对它也有兴趣。称其为兼顾型,是因为这样的兴趣总是能与各种其他影响选择的原因相兼顾。而另一种兴趣类型则不然,它是一种“非如此不可”的兴趣,就认定是它了,这种兴趣可以被称为排他型的兴趣。按刘老师的说法,前一种是兴趣,后一种应该被称为志趣。现实中的学生们在选择的时候,往往是受到兼顾型兴趣的影响,选一个感觉自己还有些兴趣的,但这样的兴趣根本无法支撑起排他的志趣。在本科毕业时,他们仍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走上哪条路,因为这样的选择是需要排他的。我在访谈中遇到的具有这样坚定性的学生,无不是在一个领域中做了很久的人,他们的大学并不是在频繁选择中度过的,而是不断地扎根深潜,而这一过程往往起源于他们更早期的生活经验,以及在求学过程中从经验上升到体系性的知识,并最终落实在科研或实践的产出上。这三点都非常重要,分别对应了个人的价值和兴趣、具有壁垒性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对个体的认可和回馈。它让学生得以确认自己喜欢这条路,自己适合这条路,自己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这需要教育不仅提供可能性,也需要教育提供确定性。如果无法提供确定性,所谓的可能性的承诺便难以成立。教育最直接的确定性本来应该建立在教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建立了他人无法取代的壁垒。然而,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削弱知识的边界,试图降低教育和实际岗位的直接对应,试图达成一种通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后,原先教育能够提供的确定性也随之瓦解。在原先所谓的“苏联模式”下,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直接对应,但当前的教育改革往往是以取消这种对应性为目标的。这一结果的造成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教育改革,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以及知识的更新迭代加速,甚至互联网检索的便利,都造成了传统知识体系无法继续承担原先为教育提供确定性的任务,苏联模式早已不可为继,而推动教育改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源于这一问题。书院课程职业素养提升所以我想说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教改,而是现在教改的方式是否有效?对我而言就是能否重建知识和社会需求的关联,只有这样的关联被有效建立,个人才能确立起自我的确定性。而通过削弱知识的边界,达成一种自由选择下的知识混合,能否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确定性?当然,教改设计者在原初思路中就提到了要取消确定性,培养的就是尽可能地适应变化。且不说这一模式究竟能否适应未知的变化,既然变化是未知的,其实这个问题就永远没有解答的可能。还是说回教育的确定性,当教育者自以为可以通过取消确定性来为学生奠基的时候,可曾想过学生是否认可这个逻辑?当教育者试图以长远发展的潜力来说服学生的时候,可曾想过这个长远究竟有多远,又有哪一个长远不需要经过每个当下,那学生们的当下要怎么办呢?很有意思的是,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北大教改启动之初的判断是北大毕业生长远发展潜力很大,但是短期适应能力需要提升,但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教育改革对这一问题的判断一百八十度转向,认为教育改革要为长远发展奠基。04非教育性的教育在另一方面,大学内部的教育知识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随着九十年代大学的研究型转向,逐渐从教育为中心转向科研为中心,大学所能为学生提供的知识类型和进阶方式也通常是以学术研究为参照的。关于研究型大学内部教育与研究的关系,往往会从比如教育和科研对于教师精力的占用等角度来入手,但其实还有一个问题至关重要,哪怕教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教育上,努力提高课程质量,教师能为学生提供的知识是什么类型的知识?这名教师越是重视教育,往往提供的知识就越是学术化,因为自己正是以此为业的。但多少学生将来是以从事学术研究为业?以及这样的知识在学术研究之外有什么意义?这并不容易回答。我不认为北大的学院教育事实上选择了更适宜培养学术人才的模式是错的,我反而认为应该如此,否则谁来培养呢?实际上九十年代中期的培养目标转向,一部分原因正来自初期过于注重回应市场热点需求,最终导致传统基础学科的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北大是不能放弃它应尽的责任的。但我们依然需要找到一些方式,尽可能帮助学生。当教育的形式变得非常灵活,而知识内容又趋向于学术取向的时候,学生对于找到自身发展确定性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当教育难以提供时,他们自然会找到其他维度的确证,绩点评价体系正是这样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供确定性的重要原因来自于优秀率,因为引入优秀率确保了绩点评价的有效性,这一有效性的核心不在于是否真实检验了学生的学业水平,而在于确保了能够对学生群体进行区分。不论是社会系统提供的确证,还是学生的自我确证,都高度依赖于这一区分,可以说正是这一区分为教育秩序提供了确定性,也为学生提供了来自于教育的确定性。当教育改革者批判学生过于依靠这样的评价体系,而忽视了教育的内在价值时,实际上忽视了其实这样的区分恰恰来自于教育改革。北大是在新世纪前后开始在本科教育中采取比例控制的,推行的原因也很清楚,因为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课,并且这个学分比例已经不低,再像之前那样采取此类课程只记通过与否,已经无法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回顾这段历史也可以发现,对于确定性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仅学生需要,哪怕是推动教育改革的管理者同样需要。但是这样获取确定性的方式是非教育的,它的非教育性有很多,最致命的一点就在于它对于教育成功的定义是以定义教育失败为前提的。40%的优秀背后一定是60%的人被贴上不优秀的标签,而贴标签这个行为及其结果对于个体来说,没有任何其他意义。教育是允许失败的,个体可以从失败中打开自己的局限,扩增自我的经验,但是贴标签并不能达成这样的效果,同时教育也允许失败者的存在,或许没有哪个教育模式能适合所有人,但这不意味着就应该将失败者的逻辑写入教育的底层逻辑中,甚至成为这套模式成功的前置基础。因为这意味着教育中的失败已经和个体的努力毫无关系,而是注定的。所有人入局之前都对此心知肚明,那教育就不是以希望,而是以恐惧来驱动。这与教育最朴素的价值取向完全背道而驰。当教育实际上是以塑造失败者为目标时,就达成了内卷问题中最重要的一点:绝望感。不论个体如何努力,总需要有大量的失败者来维系体系的运转,那这一切究竟又有什么意义?它像极了消费社会理论中对于“物体系”的描述,个人依靠这些物体系中相互体认的符号来彰显自我,消费行为的核心也在于占据这些符号,符号之间构成了长长的意义关联链条,会不断刺激个体通过消耗占据更有价值的符号,永不停止。但这些符号的价值真谛就在于“稀缺性”,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意义。这也是目前在教育场域中许多符号的真谛。周文杰毕业照05书院三部曲绕了一圈依然要说回书院教育。为什么这样看重劳动,是因为我在想是否有一种可能让消费社会的逻辑回归到生产社会的逻辑中。学生们是通过创造,而不是占有的方式来获得教育的确证性。对于占有者而言,看似是个体是一个拥有者,但实际上意味着你的主体性要通过一个客体对象来表达,于是你在根本上是要臣服于这个客体对象,以及附着在它之上的一整套意义关联与解释的,何况在这一过程中你需要否定他人的主体性,也会时刻面临着主体性被他人否认的恐惧。而劳动的主体性确证方式则是不同的,劳动本身的创造过程意味着你对于劳动对象的投射,是你的主体性落在了物之上。而当他人使用你的劳动产品时,你和对方的主体性并不是一个相互否定的关系,而是一个相互认可的关系,他人通过使用你的产品成全了自身,也认可了你,而你也通过他人的使用行为完成了自我主体性的确认,意识到了自我劳动的价值。换更生活的话语来说,我觉得北大的教育缺少太多让人“做成事”的机会了,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确认自己喜欢、适合以及能在一条路上走下去,实际上来自于不断做成事的累加。这样一种踏实的感觉比拿到一门课的高分要实在太多了。这中间当然不会一帆风顺,但当他愿意走下去的时候,终究能够走得更远。而教育者就是要为学生们开辟出一条条的道路,特别是在学院教育面临着固有矛盾的时候,书院教育应该承担起开辟新路的责任。当然这也是我理想中的书院教育的目标,实际上正如一开始谈及书院时所说,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解。在我看来,书院教育的具体形象大致有三种,或者说书院有三种可能的发展方向。第一种方向是成为管理体系的延伸,比如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性和强制性手段,引导或者要求大家参与各种活动。它的好处在于非常快。但如果书院教育是以减弱内卷的影响,培养的塑造人为目标,这一种方向一定不能成为主导,而只可能是辅助。因为当我们将书院教育的基础奠基在一套强制性的方案,以及综合评价体系的迁移推广中时,只会让卷这件事情变得更加普遍,卷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来,并且会导致书院共同体的道德基础彻底沦陷。第二种就是希望通过举办各种课程和活动,一方面实现兴趣培养和知识之外的特长教育,另一方面是让大家有机会聚在一起。但我认为这个东西是不可靠的。我赞同它的目标设定,但我认为它仍然是不够的,因为这个状态没有办法维持。对于个人而言,书院课程就是一个甜点,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这就是大家说的“元培少年宫”。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称呼书院很多课程是“少年宫”是对于书院工作的一种褒奖,从言说者的角度来说,这肯定不是批判,但是教育者绝不能因为这个称呼而沾沾自喜,实际上书院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做起一个少年宫这样的课外活动集合。因为这样的集合虽然平时热闹,可一旦遇到阻力,比方说学业压力增大,它会瞬间瓦解掉,大家参与的热情就会瞬间低沉下去。因为它没有回应个人面对的最核心问题。这会带来两个可能的结果,第一个,如果你顺其自然,那整个书院体系就会瓦解;第二个,如果你想要让它恢复,就必须滑向第一个方向,强迫大家参与。所以这个状态是不稳定的。所以我觉得书院教育如果能够与学院教育并行,一定是因为它能够填补学院教育最至关重要的缺失,也正是我上面一直在说的,它提供了主体性的实践场域,有可能能够帮助个体确立个人的确定性。对于书院来讲,这三个方向是同时存在的。第一个方向就是管理,这个东西必须要有,教育要有它强迫性的一面。但是不能只有它,或者说你要把它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第二个方向就是各种教育安排,这个东西我觉得也要有,但是如果只是就活动来做活动,那也不够。你必须要探讨活动背后的深层含义到底是什么。这是你要支持和引导什么活动,或者说让这个活动往哪个方向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点。但最后还是要统整到第三个方向中,将对于共同生活的劳动参与作为一切的出发与落脚点。周文杰、朱子云获颁“元培卓越服务奖”06“可教”的自由你可能会发现我从19年以后的第二段故事,跟16年以前的第一段有一些方向上的差异。第一段故事中,以PPE教学计划修订为例,主要的努力方向在于从学生的生活视角出发,如何打破教育的固有边界,而在第二段故事中,主要的努力变为如何从教育者的视角出发,来重建有意义的边界。我的确在很多思路上有了不同的想法。一个源于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之前的认知,另一方面就是身份上的变化也确实让你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何况这些年不论是环境还是学院的工作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觉得第二段和第一段之间更多还是延续,而不是对立,甚至很多时候就是互补。这可能也与元培关于自由的理念有直接关系。元培的自由理念的确存在两个面向,它既要求学院确保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但同时也要求学生珍惜并利用好这样的自由。我作为学生的时候,更看重的是学院赋予学生的自由,争取的是不受拘束的自主发展的可能性;当我转换身份之后,思考的则是如何能够帮助学弟学妹们主动建立起自我的确定性。不论视角和立场如何转换,始终都是在与元培组的自由精神做着对话,其实听完整个故事你也会意识到,在进行对话的并不只是我,只不过我待得时间足够长,可以思考的时间也更多罢了。从我故事中的很多人身上,也能感受到我们对于元培许多现行制度安排的反思和批判,以及对这些制度的改造,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因为我们无比珍视元培推崇的教育精神。而元培也足够宽容地允许我们做各种尝试,接纳我们成为这个学院的建设者,这对于我们的成长帮助非常大。没有这样一种极为特殊的教育模式,就不会有我们。这种教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教育的或是学术教育,你通过跟元培这个院系本身的发展相融合,接触到了一些更大的东西。周文杰与友人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希望大家能够投入到元培的建设里面,参与到共同的生活和劳动中,千万不要封闭自己,尤其在这个地方。在学生时期试错的成本是最低的,北大的身份也足够为你的尝试兜底。以我个人为例吧,我本来是打算本科毕业后一路往上读的,但是没想到阴差阳错,只能选择先当两年辅导员。我当时确实备受打击,感觉到无尽的悔恨无可弥补,责备当年为什么没有更仔细一些。或许弥补这个错误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辅导员这个工作做好,这样未来回想往事,会觉得那不是一个错误,而是一个开启新的自己的机会。不要想着回到过去,也不要让自己停留在过去,你能做的不是让过去告诉未来,而是让未来去告诉过去。在元培担任辅导员的两年中,我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把学学学做了起来,也开始系统性地思考元培和PPE,这些反思和它们引导的实践,使得我迅速地成长。或许后来能够比较顺利地拿到腾讯产培生的offer就与这段特殊的经历有关。而我在研究生阶段泡在文研院做海报的“不务正业”,以及在腾讯那一年时间的“失败”工作经历,最后成为了我能够在书院建设中带领设计组和开发组的最重要原因。而我想拥有这样经历的人可能也就我一个了,对很多事情来说,我确实是不可被取代的。这一切最后回想起来也都源于保研波折中的脱轨,我当时一度也很惶恐,觉得人生开始完全脱离我预计的轨道,大概就会是失败了吧。然而人的成长也就在于能够重新握紧脱缰马匹的缰绳,这时你才会有空前的信心和自由感,觉得我不必再需要走在某条轨道上才能活着,天地宽广,我尽可以去我想去的地方,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什么是我没办法做到的。我不认为可以依靠自我定义来脱离内卷的漩涡,想要真正地走出来,你需要做的是去实践,在实践中历练与提升。这件事并不困难,它完全可以起步于你最日常的生活,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你想做的,觉得应该做的,认为大家需要的,那你就去做。我故事里的那些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得益于此。倘若没有这样的行动,便不会有如此大的成长。可能这也是我想在最后对学弟学妹们再唠叨几句的,人生的际遇真的是难以预测的,如果你们希望寻求自己不可被取代的独特性和确定性,也许更应该看重的是自己的因缘际遇,它们比起普遍化的成绩而言更能塑造一个不可被取代的你,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你。我当然不会劝你们不要绩点了,然而就算是投身学业也需要考虑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何况另一些和人生重大事项相关的问题,不是靠学能解决的,而这些问题迟早都会面对。学校里的尝试成本真的是最低的。我期待书院所能做的正是为这些尝试铺设渠道,提供机会,但这条路你要不要走,打算怎么走,还是取决于自己。希望你能够充满勇气与爱。周文杰生活照供稿
2023年9月20日
其他

元气人生 | 周文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践行者(中)

本文共9700字,阅读时间约为16分钟。编者按《元气人生》专栏学业之外,大学生活中仍有广阔丰富的领域待我们探寻;各行各业里,为世界着上颜色的那些亮眼身姿,也不只是汗水和泪水浇灌出的花朵。元气人生专栏以元培人多样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以人物访谈为视角,向各位读者呈现大学生活可能的、应有的种种多彩面貌,挖掘大学生在探索“得失”过程中形成的生命路径、关系羁绊与生活样态。本次访谈的主人公是元培学院毕业生周文杰学长。他于2009年成为元培学院(原元培计划实验班)PPE专业的一名新生,于2023年完成在教育学院的博士学业。这是一段七年加四年的旅程,但故事的开头讲述着结尾;这是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经历,但探索教育边界的尝试贯穿其中。在访谈中,他谈到自己学业规划的“脱轨”与自我的重新定位;谈到PPE的成长与学院学生自组织的初创;谈到对书院制度的分析与设想……早在这次访谈之前,这样的对话已然开启并持续至今,对象是他的大学生活,身边的同路人,元培学院制度,经典学术著作,乃至自由精神本身。从中,我们看到一个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践行者。限于文章篇幅,本次访谈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呈现。在这一部分中,周文杰谈到了他2019年以新身份回到元培学院后参与的书院组织建设工作。从学生转变为教育者,以新身份面对新挑战,思路有延续也有发展。设计组与智慧书院背后有怎样的理念?书院教育能否为深陷不确定性漩涡的学生们提供自我确证的道路?身处制度之中,我们是否要做“清醒的旁观者”?或许这篇访谈会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第二段故事主要与书院教育相关。我在15年卸任元培的辅导员之后,就正式在社会学系读研,其间做的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阴差阳错中成为了新成立的文研院的学生助理,跟着渠敬东老师一起做海报设计。要说起来这件事也和我本科期间帮校团委宣调部和PPE做了一系列设计有关,一边做一边学,就这么自学出来的。而在文研院做海报的几年间,在渠老师和各位老师的帮助下,进步在海报内,也在海报外。阅读链接:【视觉】学术海报的“技艺”——文研院海报过眼录(一)周文杰为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设计的海报作品从社会学系毕业后,我很幸运地以产品经理培训生的身份入职腾讯。这个堪称互联网产品岗位金字招牌的offer,我其实拿得有点糊里糊涂,因为它是先于腾讯正式校招开始的,而互联网又比其他岗位要更早启动秋招,所以我是抱着试试水,积累经验的念头去面试的。在网上看经验贴的时候,看到好多人为了这个岗位准备了好几年,所以我当时想的其实就是尽可能多看几轮,了解下求职是怎么回事。当年这个岗位是连续面试三天,每晚10点通知你明天还要不要来,整个氛围搞得非常紧张。但也许因为我没那么多胜负心吧,反而表现得很从容,总之还算顺利地在九月初拿到了offer。于是,在大家还没开始正式投入秋招大潮的时候,我的秋招就结束了。我在腾讯,算上实习期,满打满算是一年时间。我选择离职并不是因为产培生的培养有问题,或者我所待的团队不好,实际上产培的封闭轮岗给我的提升,以及我认识的产培小伙伴们都非常好,后来即便我离职之后,也还是不时会在北京聚会。而我所在的组的同事也非常好,人美心善,帮助了我很多。不过也恰恰因为这样,才让我意识到可能自己真的不适合互联网。互联网要求的一些特质,我不具备;设定的一些目标,我也不认同。到了后来我每天都要不停地问自己,我是不是可以安心于这样的生活,我的人生要不要就这么度过?我在年末约了我的硕士生导师孙飞宇老师,当时孙老师已经出任元培学院副院长,我向他描绘了我的生活状态,希望能够先回来工作,给自己一些重新思考的空间。而后来刘云杉老师了解到了我的情况,建议我可以报考教育学院博士生,同时也帮着元培继续做一些事情。我记得当我和两位老师聊完之后,感觉我的人生又有了希望,脚步也感觉轻盈了许多。春节前,我和腾讯组内的老师、同事们吃了顿打边炉,办完了离职手续。春节后我回到了元培,做了一学期院长助理,同时通过了教育学院的博士生考核。九月份重新以学生身份回到了这片本应非常熟悉的校园。01新角色,新思路元培在2016-2019年间发生了很多变化,新的领导班子带来了新的教育思路。随着地下室改造项目的启动,元培在2019年正式将书院教育的构想落地。从2011年元培首次完成了集中住宿算起,到2015年集体搬到35楼,真正拥有了地下公共空间,再到2019年进行书院的功能改造,元培建院以来的三届领导班子一步接一步地将书院教育的构想落地。但相较于通识教育而言,书院教育的理念、目标和形态更不固定,英美的书院制、中国传统书院制、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等中西文化融汇区的书院制,各有不同特色,甚至国内不同高校的书院制也都不相同。元培的书院制建设自然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模式选择的问题。北京大学35楼对刚回到学校的我来说,陌生的并不只是新的教育思路,我发现元培的本科生们也让我感到了一些陌生。我的本科生活总体是在一个比较松弛的状态下度过的,尽管也会有临考前的忙碌,但整体还是充满野趣与闲暇,所以才可以带着玩耍性质的折腾,也可以将目光转向身边的人。可不过短短数年过去,空气里就转而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一切都变得需要有目的性。这种人格特质我在本科时期也见到过,但现在逐渐了成为一种普遍的要求。与之相伴的是不安的氛围,安全感的匮乏和不确定的风险交织,并表现为心理问题的泛化。我在腾讯工作的后期就曾自我诊断为轻度抑郁,症状非常典型,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内在动力。对习惯于六点多就起床的我来说,那些日子每天一早睁眼但就是不想动,后来感觉租住的房间灯光都有点黯淡。这是促使我寻求调整的直接动因,别的不说,至少得保住这条命。而且我能切身感受到这种明知无法从中寻求意义,却找不到别的法子,因而只能强迫自己苦苦寻求时的绝望与痛苦,用“内卷”的话语来说,就是“卷不动”又“躺不平”,往前一步去卷,感知不到任何意义,往后一步去躺,又会陷入深渊般的虚无。由此不得不逼迫自己向前,陷入一种自我压抑的状态。所以当我千辛万苦回到了校园,回到那一片精神的乐土中调养,却发现学弟学妹们中的许多人也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我的内心是无法接受的。但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成因是什么,并不是因为没有答案,而是因为答案太多了。而几乎所有解释都指向了一些结构性的问题,让这一个本不可被接受结果反而变得合理化,变得无比顺理成章,变得仿佛理应如此。在这时,我不再会满足于某种看似源于“社会学”立场的解释,这些解释提供了太多的批判的武器,然而当你越是依靠它,就反而越会深陷入到一种无力感之中,而这从来不是一种教育的态度。我当时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参与书院筹备的,或许实践能开辟一条出路。书院教育的总体目标大致可归为两点,一是全面育人,实现五育并举和全人培养,二是共同生活,构建学习和生活的共同体。而这两点实质上都指向人最日常的生存状态,德智体美劳可以被认为是教育的目标,但其实也是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涉及到的方面,而共同生活更是如此,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日常,才会被之前的教育有意无意间忽略,直到这种日常状态出现了问题。许多书院教育项目的发起人和发起单位也正是2000年之后参与到通识教育改革之中的,我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关联,这些书院项目在目标上和通识教育非常贴近,都关注一个整全的人的培养,但不同于通识教育将专业教育作为对象,书院教育不再认为在教育中阻碍人的整全发展的核心是知识问题,而是认为问题源于受教育和管理影响下的生活状态。由于生活状态的变化,对通识教育的推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教育者满怀期待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空间,以及各类通识课程时,课程的知识逻辑让位于评价逻辑。这对于通识教育来说几乎是釜底抽薪一般。特别是元培模式的通识教育,极大依赖于学生的自由选择。如果主宰学生选择的因素本质上是反教育的,元培教育理念将面临非常大的现实困难。一切给学生自由选择提供的便利,例如课程顺序调换、学分替代、弹性学制,这些自由选择的空间会转变为操作空间,并反过来倾轧本不愿意这样做的学生。元培作为通识教育改革中的先行者,在新的形式变化后,也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对象。在我看来,元培做书院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它希望以教育的手段去应对非教育因素带来的冲击,为此教育的手段需要更为宽泛与多样。但是对回到元培的我来说,其实比起之前,我并没有太多可以利用的资源。绝大部分曾和我并肩战斗的伙伴们已经离开了元培。在第一段故事中,我是在学生之中,自下而上逐渐支起了摊子,而现在我自己则转而要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从悬空的状态出发。这在一开始让我非常的不适应,在之前我会认为这样的模式是很难成功的。我选择继续从学生组织的建设入手,只不过这次的组织和之前的PPE到学学学这样的自我管理组织不同,更偏向于自我服务组织,这两个组织将为书院建设提供必须的公共服务。为此,我选择了两个组织作为建设对象,一个是设计组(“叁拾伍圆设计实验室”),另一个则是开发组(“智慧书院项目组”)。元培学生设计组(叁拾伍圆设计实验室)logo智慧校园项目组logo02组织建设:切入与机制选择这两个组织的原因都不只有一个。首先是有合适的人一起来做。就设计组而言,2013级沈凌峰同学还在社会学系读研,他作为PPE的联系人以及文研院设计团队助理,不论是彼此的了解程度、对元培情况的熟悉程度还是设计本身的水准都值得信赖,并且因为他并没有像我一样离开过元培,他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并不是像我一样的陌生人。而开发组则是因为策划大赛中有小组提到希望能加强楼内的信息化建设,于是像叶皓天这样即热心又有技术的同学本身也有意愿来做这件事。其次就要说到这两件事情本身,它们有一组共同的特点,即技术性与公共性的结合。技术性意味着个人能从参与这件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实打实的提升,而公共性意味着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论是设计书院空间,还是开发书院那系统,都需要将学院老师、身边同学的需求考虑在内,和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如果说技术上的提升是个人内在维度的成长,那么将师生的普遍需求实现出来,则意味着个人与其外在共同体的更好融合。第三点就是书院创始之初,本身就急需这两部分内容,需要一种形象来彰显对于共同体的想象,也需要一套系统来承接公共空间的功能。这两个组织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能够切实推动书院建设的步伐,解决当务之急,其成效是具体的。最后一点原因与我本人有关,我恰好在这两个方面都有相关经验,长期从事校园设计,特别是研究生阶段在文研院的锤炼,让我具备了设计方面的特长;而作为产培生,接受的腾讯学院的一整套体系化的训练,也让我能够更好地用互联网产品的思路去思考书院系统如何开发,以及如何与程序员同学对接。周文杰与设计组同学观展团建在这两个组织具体的推进过程中,有顺利的也有不顺利的,但这本来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论结果如何我想有一点是始终坚持下来的,就是这两个组织一定不是一个单纯的兴趣小组,它可以源于兴趣,但并不是以个体兴趣为归宿的,其成立的意义不在于满足小组内成员的私人想法,而是为了更大范围的集体。我在本科时期听闻过北大的学生设计协会,也接触过里面的大神,技术真的非常厉害,但我一直很惋惜为什么他们不能将才华用在身边的校园设计上。有一年我去听十佳,我也很惋惜一个唱校园民谣,或者更具体地说,唱北大民谣的组合为什么没能夺冠。实际上全场给他们的呼声最高,甚至不惜嘘给他们低分的评委。我们已经太久没有看到以这片园子里最普通的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主题的美术和音乐作品了,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北大曾经是校园艺术的代表,但当近年来它的生源的艺术水平随着家庭教育的投入增加而提升后,本应水涨船高的校园艺术反而日渐沉寂了下来。这不是因为艺术出了问题,出问题的是校园。艺术技术的提升从来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相反当以技术为标杆之后,反而会扼杀这样的艺术出现。我有幸跟随李猛老师和刘云杉老师去杭州开艺术教育的讨论会,艺术类的高校需要通识教育,而做通识教育的院系也需要艺术教育,但是双方彼此需求的原因是不同的,艺术类高校是以培养艺术人才为目标,需要让新的艺术家们不仅仅关注技法的提升,还要打开视野和思路,而通识类院系需要艺术教育,自然是有美育本身的要求在,希望能全面提升个人的审美修养等,但我觉得不止于此。我一步步走来,看到了很多校园艺术最初的萌芽和技术是完全无关的,而是来自于一种集体性的生活状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元培中的一个新班级成立要注册账号,第一件事就是想名字和设计logo,这就是最直接的艺术创作,在这个创作过程中,设计者就不再处于个体的状态中,而是要思考我们这个班级的特点,并且以一种大家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遥想起PPE当年,也正是来自于简单的读书会和简陋的logo设计。从某种角度来说,校园艺术是反技术的,它需要技术来表达,但并不能以技术作为评判标准,过度拔高技术的门槛要求只会起到将大部分人排除在公共艺术表达的主体之外,使得他们认为自己不配参与这样的艺术创作,也无法对于自身的生活进行表达。在后来的十佳歌手大赛中,技术性的部分已经越拉越高,无伴奏的人声、歌剧形式、多语种等等层出不穷,对于一个比赛来说这不是坏事,但校园里的艺术并不都是校园艺术,校园里的歌手也并不都是校园歌手。这取决于你的艺术和这片校园中最普遍和最日常生活状态的关联,我们可以从《未名湖是个海洋》和《长铗》中体会到理想主义的情怀,能从《青春大概》和《转身之间》中体会到青春散场的感伤,我不知道近十年来校园艺术的退场是不是因为这样的理性主义和青春故事也已经退场的缘故,最近引起比较大共鸣的歌曲应该是《鱼米》,而《鱼米》怀念的恰恰是来到这片校园之前的时光,是“渔人的孩子你为什么长大”,是“终不似,少年游”。03组织建设:设计组书院课程“叁拾伍圆设计实验室”因此,我想我一定要让大家的生活被表达出来,以一种最低技术要求的自我创作来实现,只有这样,一个共同体的文化和价值才有可能被凝聚。也因此,我希望设计组能够是一个足够开放的组织,它通过一些简单技术的普及,使得更多人都具备基础的创作能力,比如会使用最基本的Photoshop技能,了解最基础的设计原则就可以,这样才能让大家有可能参与到表达之中。所以我会将许愿墙作为我带设计组期间最好的设计项目,它简单到了所有人有手就行,拿起许愿签,提笔写字,写完了扎在软木板上。它身处整个书院最重要的交叉路口,所有人走过路过都会看到。我们最初也担心会不会大家不愿意写,但实际上基本不到一个月就会全部写满,我们不得不摘下旧的许愿墙,又过于一个月依然满满当当,这样的循环已经持续了两三年。我们一度头疼应该如何处理之前的许愿签,沈凌峰建议还是应该保管起来,每个人再小的愿望都值得被珍惜,于是我们买了一本活页夹,将每一个心愿收藏好,就放在楼下的康德报告厅的壁橱中。如果你想要了解元培人最日常的心愿,那么你可以在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一张张翻阅这些珍藏。你会看到坚强,也会看到脆弱,会看到企盼,也会看到失望,最终你会意识到你所面对的事情实际上大家也都在面对着,你并不是一个人,你在一个集体之中。于是你会得到一丝宽慰,一点勇气,一些平常心。面对着满墙的许愿,你不知道写下这些心愿的人具体是谁,但你知道这些心愿都来自你身边的元培同学,它是匿名,也是具名的。或许在某一刻你会为一些话语所打动,原来自己真实地处于一个共同生活的集体中。这就是我们做许愿墙的目的。书院门厅的许愿墙上写满了元培人的喜怒哀乐它当然是艺术创作,它是对于生活的再造。为自己贴上艺术标签的人和组织总会非常看重技术的重要性,这是区分局内和局外人的门槛,这个社会需要有这样的人和组织,但我不希望设计组将此视为目标,如果设计组是以共同生活为目标,那么恰恰最优先考虑的就是要尽可能降低技术的门槛。而另一个则是这些小组尽管服务于书院建设的总体目标,但确也不应该成为一个偏技术的执行机构,而是应该以小组成员为主体来进行创造。在设计组刚成立的那年,因为书院建设初期也需要大量的办公设计,所以向设计组提出了很多需求。我和沈凌峰讨论之后,觉得还是不宜让组员们来承担。因为办公设计中作为乙方往往需要大量的反复修改,这样会极大挫伤新组织中成员的积极性,在第一年几乎都是我俩完全承担了这部分的任务,将一些更能发挥组员们创作性的任务交给他们来做。公众号“叁拾伍圆设计实验室”名片设计组设计作品合集04组织建设:开发组而开发组因为工种不同,它的模式与设计组就存在较大差异。实际上我在离开腾讯之前,就已经和腾讯高校合作部门取得了联系,希望等我回到学院之后能够在一些信息化的项目上有所合作。我最初的思路仍然是尽可能降低学生参与开发的门槛,本来想借用腾讯的平台框架打底,满足学院对于基础功能的要求,学生们在平台上进行个性化的开发。这样既能够减轻学生的压力,不至于认为自己开发不好,书院就没办法正常运转了。另一方面当然就是开发的难度会大大降低。但是因为财务对接的问题,最终没有办法采购这一系统,于是只有自主研发一条路了。说实在,我心里是没底的,我完全不清楚一群大二、大三的小朋友,没有任何开发经验,并且课堂上也从来不教这些,能否应对这样的工程任务。然而,叶皓天为代表的这些同学们真的展现出了极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硬是手搓出了一个能用的系统。赶在书院改造完成的当口完成了任务。实际上,这一任务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我之前预想的还要大。因为学院一开始规划书院地下管理的时候,根本没有设想还会有这样一个学生团队,也没有想到可以做一个整体的信息化系统,选择了一些自带预约功能的硬件商,但是这些硬件彼此之间是不联通的。而后续我们试图打通这些硬件时,部分厂家的设备根本不支持第三方开发,很多硬件的通讯协议会强制要求占用同一个端口,导致端口冲突。可以想见开发组最初的学生们克服了多么大的困难。我问过叶皓天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他的回答也很简单,就是自学。还有像王霄钰这样负责前端的开发,更是需要自己摸索,因为前端所需要的技术和信科课堂中的内容几乎没什么关系。这样的努力与结果远远超乎我的预料,当我试图努力为他们降低技术门槛的时候,他们这些学生却硬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证明这些门槛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存在。而自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升。这种提升并不只是技术上的,在具体项目的对接中,他们还需要处理和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最典型的就是与学院对接,学院出于安全考虑会提出各种要求,很多是作为学生身份的他们一开始难以理解,也无法认同的,但也最终找到了可以解决的办法。转年之后,还要面对组织内部的招新、培养和部门扩增,从单纯的技术岗,变为集合了产品、运营、法务、用研在内的一系列岗位的组织,可以说已经有了互联网公司的雏形了,也使得内部团队可以不限于学习信科的同学,变得更为丰富多元,这也对于如何管理提出了挑战。智慧书院网站首页不同于我和设计组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发组我扮演的角色从一开始的产品岗,转向对接和顾问的角色,帮助他们和学院对接,并提出一些发展和功能设计上的建议。而这些学生也在运营这个组织的过程中,获得了学校完全无法教授的项目开发和工程管理上的经验。后续也在通过自主思考和积极联络各种组织,帮忙开发各式功能,比如反馈中心、学术地图,以及元培书房的查询系统等,真正是以一个主人翁的姿态来参与到书院建设之中,也将自己的名称改为“智慧书院开发组”。现在的元培书院已经不能离开这个系统与这个组织了,正如学学学嵌入到了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像智慧书院开发组、叁拾伍圆设计实验室(设计组)等服务性组织,以及元培书房、元培地下电影院、元气咖啡厅、元培音音音、健身俱乐部等分别对接不同场地设备的俱乐部组织,也嵌入到了书院运行的体系之中。为了让这套体系能够正常运作,我们设计了两个大型活动,一个是学年初的“书院游园会”,各个书院组织在35楼地下室支起摊位,新人到各个摊位参与对应组织的活动,完成后可以打卡,最终拿到礼物。这个活动最主要的功能是招新,之前设计组、开发组参与过团学联的招新,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一是时间过长,两个组织一般又会被安排在最后,二是形式不合适,实际上这些组织是需要和地下空间紧密结合的,是需要互动体验才能了解的,而游园会这一形式既是帮助新生很直观地感受书院文化的契机,又提供了个人和组织之间相互了解的一个自然平台。另一个大型活动是学年末的书院盛典,这个活动是匹配组织评优和评级一起来做的,希望能够对于组织一年来的付出进行认可,而第一年举办时也是与毕业晚会一起来做,更有一种家聚的温馨感。如果说PPE组织的体系化中的重要一步是年会的话,书院盛典就应该成为整个书院的年会,不论是对于书院组织,还是对于即将从书院中毕业的个人而言,都是最为重要的典礼。周文杰在2022年书院游园会2022年元培学院书院年度盛典05以知促行
2023年9月18日
其他

元气人生 | 周文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践行者(上)

本文共10000字,阅读时间约为17分钟。编者按《元气人生》专栏学业之外,大学生活中仍有广阔丰富的领域待我们探寻;各行各业里,为世界着上颜色的那些亮眼身姿,也不只是汗水和泪水浇灌出的花朵。元气人生专栏以元培人多样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以人物访谈为视角,向各位读者呈现大学生活可能的、应有的种种多彩面貌,挖掘大学生在探索“得失”过程中形成的生命路径、关系羁绊与生活样态。本次访谈的主人公是元培学院毕业生周文杰学长。他于2009年成为元培学院(原元培计划实验班)PPE(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的一名新生,于2023年完成在教育学院的博士学业。这是一段七年加四年的旅程,但故事的开头讲述着结尾;这是一串丰富、“热闹”的经历,但探索教育边界的尝试贯穿其中。在访谈中,他谈到自己学业规划的“脱轨”与自我的重新定位;谈到PPE的成长与学院学生自组织的初创;谈到对书院制度的分析与设想……早在这次访谈之前,这样的对话已然开启并持续至今,对象是他的大学生活,身边的同路人,元培学院制度,经典学术著作,乃至自由精神本身。从中,我们看到一个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践行者。限于文章篇幅,本次访谈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呈现。在这一部分中,周文杰梳理了他在元培的本科生活与担任年级辅导员的经历,以他亲身参与的PPE和“学学学”的建设为主线。跟随生动的叙述,你将看到一群人如何连接为一个共同体,“积极的自主性”如何在他们身上发扬,如何影响着我们今日所见的元培。周文杰元培学院2009级PPE(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方向本科生,社会学系2013级硕士研究生,教育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曾任北京大学团委宣传调研部副部长,元培学院党委秘书、2013级年级主任。曾参与元培学院教改工作,并参与设计新生讨论班课程体系,创建元培学院学生学术学会、学生设计组;创办元培学院微信企业号和智慧校园平台,组织学院官方形象和院网设计,并受邀参与北大官网设计。参与组织北京论坛元培分论坛,带队参加在首尔大学举办的通识教育国际论坛以及格里菲斯大学暑期项目,以及陕西榆林社会实践调研项目。我是从高中教辅书封底页的优秀学长学姐的宣传中第一次看到“元培计划实验班”的。其实那个时候已经改成元培学院了,但在宣传上依旧这么称呼,除了招生代码还没修改外,可能是因为“实验班”听上去更特殊一些,有一种先进感。对于一个不明确专业的文科生来说,很少能抵挡住“荣誉项目”、“自由选择”、“通识教育”这些字眼的诱惑,再加上后来知道元培内部有个新设的交叉学科专业,叫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自认为对于这三个专业都很感兴趣的我便更希望能来元培了。最终靠着自招加分算是有惊无险地拿到了元培的门票,但实际上刚来元培的当天我就震惊了。我原以为北大应该是大家围坐在四合院里,听先生在中间上课,问答之间其乐融融,没想到学院迎新时借用的二教教室居然这么大。更震惊的是居然第一天就发了专业意向调查表,不是说好了一年后才选的么?虽然后来知道这张表也就是个调查,并不作数,但当时的巨大错愕还是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不过不管怎样,我的元培生涯就算是开始了,好在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段故事到十四年后还没结束。如果当时有人告诉我在2023年还以某种方式身处元培,我恐怕下巴都要脱臼了。周文杰在PPE十周年论坛开幕式上发言我本科时候参与院内学生组织的活动很少,主要是在校团委宣调部做学工。一方面是因为觉得要在一个组织中尽力把事情做好,又刚好有一位来自同一高中,同时也在元培读PPE的学姐在校团委。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大一上学期的时候身体不太好,所以第一个学期也不想参与太多。而如果你第一学期不参与,后面也就比较难再参与进来了。但回顾我本科四年,也确实做了很多不太一样的学生工作。当时在机缘之下没能进到学院团学组织中,反而为做一些不同的事情留下了空间。01从一群人到一个社群PPE是2008年1月份正式建立的。因为元培学院大二才需要确定专业,所以第一级PPE学生是2007级的师兄师姐。我2009年入校的时候PPE不仅没有毕业生,连大四的学生都没有。对于这个专业的发展和自己的出路,其实大家多多少少是有些迷茫的。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拉我进校团委的陆心媛学姐和我说,2007级刘长安师兄组织了一个《孟子》读书会,里面主要是PPE的师兄师姐们,问我愿不愿意来。于是我就以年级最小的成员身份每周在老化学楼跟着前辈们读书,认识了很多师兄师姐。读书这件事对学业的帮助还在其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阳光穿过老化学楼的铁制窗格,映在桌面的书页上,一群人围坐桌边,聚在一起读书攀谈的样子。这个读书会基本可以被视为PPE后续组织的雏形。也是在那个读书会的闲聊中,08级联系人张晶学姐提到很羡慕别的专业都有“版衫”,我们PPE也应该设计一个,于是我花了一下午构思了一款名为“狡兔三窟”主题的设计,意思是聪明的兔子有三个窝,就像PPE的同学有三个方向一样。然而因为素材选用了安迪·莱利的“找死的兔子”中的形象,被见识广博的刘长安师兄当场发现,建议换个寓意好一些的。我又回去苦苦构思,最后用了“三分归元”的祥云图案,网上找了个祥云素材稍加修改,用汉译名著书籍的配色做了上色。这就是PPE祥云logo的起源。后来终于熬到长安师兄从北大毕业,去德国读博,我又“贼心不死”地想起是时候做“狡兔三窟”了,和PPE13级的沓钰淇同学一起重画了兔子素材,成为了PPE的吉祥物。读到涂尔干关于图腾和社会的描述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不过当时确实也能感到有这样一些寄托了价值、文化、期待的图标和形象对于组织认同很有帮助。而这一切回溯起来,其实都源于那个小小的读书会。PPE专业logo当时还有一件事对于最初凝聚起PPE组织发挥了很大作用。这里不得不先提下当时的互联网氛围,那时具有网络社区性质的人人网非常火,这个平台带有很强的社区内部陌生人社交的属性,比如你在那时去政管或国发院上课,知道了一个同学的名字,可以直接在人人网上搜索并关注,比起现在开口要微信简单太多了。在这样开放的社区氛围中,我升入了大二,看到了分专业后的PPE方向09级的同学们,很多人我之前就认识,感觉我们方向这一级真的是人才济济,能和这些青年才俊们做成同学,真的令人喜不自胜,想要立即邀为同道。为了把大家的关系拉得更近一些,自己就在人人网上注册了一个PPE09的账号,不时会在上面发些东西。正经的如课堂记录之类的也有,但主要是很多轻松搞笑的,比如整理老师们的课堂妙句,或者提一些知乎风格的问题,类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古人剪不剪指甲”这些。当年web2.0刚兴起不久,校内很多其他学生组织也都会开人人网账号,类似学生会、社团什么的都有,监管不严格,也不需要什么认证。我们这个账号逐渐收获了一些院内外的关注,还在豆瓣、微博都开了一些分账号。后续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做网盘,向大家收集和课程相关的各类资料,后续各种社交账号由于互联网生态变化不再更新,但是网盘还是延续了下来,作为一种传承的象征。相较于标志设计对于组织创建的意义而言,创立网络公共账号以及由维系这一账号所形成的内部互动,更为具体和实际。真正关键的转变还是要说回读书会。在2010级师弟师妹们进入PPE之后,长安师兄觉得有必要把读书会一分为二了,原先内部的读书会依旧保留的同时,单独面向新生开办一个更适合入门的读书会。而选择读什么以及怎么读,经历了一个摸索试错的过程,最开始是读一些文章,但后来感觉篇幅太短,很多东西又不会讲得很透,不是很合适。然后换成大部头著作,感觉新人读起来很吃力。最后基本确定了类似《斐多》《申辩》《政府论》这样篇幅的古代或早期现代经典,而且正好能够与大一课表中的哲学导论、政治学概论等课程形成呼应和补充,比如读《申辩》的时候,哲导选的是《斐多》。2015年PPE新生读书会从后来的效果来看,这样的学术训练对于学生个体的成长帮助是很大的。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仍然是对于整个集体的意义,实际上新生读书会无意之间开辟了一个新的可能,就是打通了年级之间的壁垒,它使得这个组织能够延续下去,不至于像许许多多组织一样,随着一届学生的离去就消失不再。而在另一方面,正如人人网账号从“PPE09”改名为“北大政经哲”一样,我们开始逐渐汇聚更多年级的力量。从一群人到一个社群,老人出,新人进,精神在延续,文化在丰富,活动在渐成体系,社群就这样开始了延续。02星星之火
2023年9月17日
其他

元气人生 | 周添:认识你自己

本文共15348字,阅读时间约为35分钟。编者按《元气人生》专栏学业之外,大学生活中仍有广阔丰富的领域待我们探寻;各行各业里,为世界着上颜色的那些亮眼身姿,也不只是汗水和泪水浇灌出的花朵。元气人生专栏以元培人多样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以人物访谈为视角,向各位读者呈现大学生活可能的、应有的种种多彩面貌,挖掘大学生在探索“得失”过程中形成的生命路径、关系羁绊与生活样态。每个人生来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尚自然展个性”,这是元培人一直以来坚持的信条。但发现自己个性的路并不平坦,一次次的试错,一次次的挫折,当元培人走出元培时,最难得的或许并不是终点的繁花似锦,而是那大胆探索自己边界,勾勒自己人生特色的探寻过程。让我们跟随2019级本科生周添的脚步,一起走近他“认识自我”的探索故事。周添元培学院2019级法学方向本科生,历史学双学位。法学院2023级法律史专业硕士生。曾任元培学院第三学生党支部副书记,2019级3班班长,元培书院学生桌游组织“元培桌桌桌”负责人,“元桌会友”课程授课老师,北京大学法律援助协会理事长,仲英公益促进协会副社长,北京大学思维潜能开发协会剧本分部负责人。01学业发展Q:为什么选择法学和历史双学位,感觉需要背诵的内容很多?A:非常感谢元气人生给了我分享的机会,也很诚惶诚恐,作为一名本科生,仍然有太多知识需要学习,有太多领域需要探索。在这里,恳请大家包容我的一些“大放厥词”,也希望自己能够不断修炼自己、发现自己,现在远远不是我们每个人“元气人生”的歇脚点。其实我觉得,我对历史的热爱是一个正向激励反馈的过程。小的时候,经常听老一辈人的民间俗语,虽然不一定对,但也能反映一些人们的观念。他们说,谈历史往往给人一种成熟的感觉。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看法也有失偏颇,不应当轻视古人的智慧,但也模模糊糊觉得,自今看古,有时能够以相对更丰富的历史经验审视古人的局限性,这或许是这句俗语产生的缘由吧。总之,那时候就对“历史”留下了一些特别的印象。其实,我爷爷从小特别注重对我的文化教育,也是我爷爷教我认字,而且他也喜欢给我讲些睡前小故事,比如玄武门之变,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在上初中之前,就已经对许多历史事件和事实有了积累。我小时候也挺爱看书,记得有一次去了离家特别远的一个商场,家里人在购物时,就把我放在商场旁边的书店里,我也会在那里一口气看两个小时历史书。那时候看的书都是快餐历史科普书,标题越吸引我眼球,越得到我的青睐。虽然史实分析不一定严谨,但我也在这些看似“离谱”的历史的引导下,产生了对历史的求知欲。这一系列机缘巧合,让我至少对历史这一学科打下了基础。到了四五年级,那时候百家讲坛还挺火的,但我错过了纪连海,阎崇年老师那一批人讲的时候,我当时看到蒙曼老师在百家讲坛讲授隋唐历史,她讲的那些史实,我有一部分知道,所以就能听得下去,而且她讲那些我知道的史实的时候,总是会抛出个人的见解和观点,这是我从小到大从未见过的,我就觉得她分析得好鞭辟入里。比如通过时间差分辨史料真假,通过针对一件事情的态度分析政治势力构成,这些是真的震撼到了我,让我明白历史学比历史本身甚至更酷。那时候爷爷因为身体不适住院,我在每次看望爷爷的时候,电视基本都在放蒙曼老师的《大隋风云》系列,我也就追着看了很多集数。我小的时候特别爱看电视,但可以说,我除了看动画片就是看百家讲坛。小的时候是培养兴趣和机缘巧合,而初高中就更能体现出正向的反馈了。那时候我们西安市的历史中考比较难,虽然只有40分,但在其他所有科目都难度不高的情况下,就成了决胜的关键。初三的时候,我就成了历史每次都稳居第一的人,我们历史老师也总是给我锻炼的机会,比如点我起来给大家讲题等等,那时候就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也感觉自己必须得配得上老师的看重,于是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历史,成绩也变得越来越好。
2023年8月28日
其他

元气人生 | 黎琪、伯美霆:选择滚烫的人生

本文共9530字,阅读时间约为35分钟。编者按《元气人生》专栏学业之外,大学生活中仍有广阔丰富的领域待我们探寻;各行各业里,为世界着上颜色的那些亮眼身姿,也不只是汗水和泪水浇灌出的花朵。元气人生专栏以元培人多样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以人物访谈为视角,向各位读者呈现大学生活可能的、应有的种种多彩面貌,挖掘大学生在探索“得失”过程中形成的生命路径、关系羁绊与生活样态。“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她们提起自己那段迷彩色的时光,眼中仍是那样神采奕奕。从时间的大浪中抽出身来、重新审查和正视自己的内心,两年宝贵的军旅生涯给她们带来的,不仅仅只有沉稳的作风和积极的心态。勇敢、奉献、底气,这些词语用在她们的身上,是如此的不一样。军人之所以为军人,“我”之所以为“我”,让我们跟随黎琪和伯美霆的声音,倾听她们从迷茫到摸索再到思考的旅程。黎琪元培学院2018级经济学方向本科生(现转入2020级)2021-2023年服役于中部战区空军伯美霆元培学院2018级法学方向本科生(现转入2020级)2021-2023年服役于武警海警总队01从军梦的启航伯美霆黎琪入伍前Q:两位学姐是什么时候有了参军的想法呢?伯:起初在高考时我就计划报考军校,来北大倒是意料之外的事。但是我也知道大学生在校期间也可以入伍参军,所以我一直没有放弃这个想法,想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去部队体验一下。黎:选择当兵前有很多和部队的缘分。入学的时候参加了18年新生晚会,当时有宋玺学姐的访谈,知道北大女兵的存在。我室友和王心怡是好朋友,大三上学期得知她入伍了,那个时候我知道了大学生也可以入伍,但是也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选项。直到学院秋季开征兵宣讲会,把入伍的详细信息摆在我面前。我就突然发现,这也是一个选择。伯:当时学校的宣传规模很大,记忆犹新的是在三角地摆了一块非常大的展板,上面有关于之前退伍同学们的介绍,一张照片、一段经历,看着就感觉热血沸腾。Q:又是什么样的契机促使你下定了参军的决心?伯:当时我正值大三,说实话状态有些迷茫,可能因为处在人生抉择的岔路口上,身边很多人都被这样一种焦虑席卷着。于是当我看到征兵宣传时,就萌生了换个环境重新去酝酿和沉淀一下的想法。因为我当时尚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与其被时间推着走、随大流做决定,不如真正思考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磨刀不误砍柴工嘛,也正好趁机实现一下自己的军旅梦。黎:我和小伯一样是大三,那段时间感觉所有人都很焦虑。我当时每天都过得很累,因为课程难度和压力特别大,我经常晚上1点多睡觉,因为做完课程作业就到1点了,早上又7点就起床,身心都比较疲惫。每天的目标就是把当下的事情做好,但也有疑惑:为什么一定要提高成绩、一定要保研。高中的时候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要做一件事情,不过学习貌似是很明确也很快乐的事情,但是到大学之后,我很少思考为什么。那种一直被推着的感觉让我很迷茫。参军的两年时间刚好可以跳出去,跳出去重新审视我的大学生活,能够在回来之后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涯。最重要的是,我觉得学术和职业发展等有很长的孕育周期,但如果当兵两年,我就可以去一个岗位上真正地实现一定价值,这种踏实的付出让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于是我开始上网查大学生当兵的资料,越查越想去。又看到比如宋玺学姐和经院的高明老师,感觉当兵并没有影响他们后续的生活。在和退伍的学长学姐交流的时候,大家也都反映,在退伍回来之后自己的学习生活等没有受到什么影响。Q:可以说参军是给了两个学姐一个契机,从大学生活里的迷茫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然后暂时地进入到一种不同的生活状态里面去,重新审视和找到生活的规律。黎:我觉得当兵也是生活的另外一种可能性。生活不只有学习,学业不一定是唯一的选择,其他的工作一样也是劳动生产。我们在学校里经常会以学术为导向,但是如果我们跳出这种思维之后,会怎么去看待学业包括以后的就业?我觉得这种思考对我整个人生是有帮助的。Q:在训练或者岗位上,两位学姐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辛苦,那两位回首入伍前的初心,是否有什么新的想法?两年的军旅生活,两位学姐觉得是否值得来这么一趟?伯:义务兵的服役时间就是两年,我希望这两年过得很有价值和收获,不要留一丝一毫的遗憾。所以在做任何事时我都会习惯性去思考和总结,哪怕是简单的内务整理,哪怕是日复一日的训练,我都沉下心来认真去做,在这个过程中我重新找回了高中时那样专注踏实、追求卓越的自己。这些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当结束两年的军旅历程,再回首看过去的自己确实觉得有些稚气未脱,这段经历让我变得更加沉稳成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也有更清晰的规划,对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所以我认为当兵绝对是非常值得的,我从未后悔做出这个决定。黎:我记得在我入伍的时候,我说希望能够在自己进一步成长的同时,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国家和社会。尽管入伍的整个过程非常辛苦,但是认真地说,我觉得始终收获要比付出多。我觉得入伍后,我有非常纯粹的三个月新训旅时间,那些班长对我们的爱护非常纯粹,他们完全是从我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觉得真的很难遇到这样的关系。和班长们、同年兵们的感情就像我们在电影里面看到的战友情一样纯粹和理想,那里比在大学还要象牙塔,大家每天活得都特别像热血动漫一样。等我们下连之后到了岗位上,当大家面对自己的职责和岗位的时候,班长们都特别地认真,永远不会松懈。我们有什么问题,他们也都会倾囊相授,在部队里传帮带的氛围特别好。伯美霆在训练中Q:那两位学姐有没有迷茫的时候,又是怎么撑过来的呢?黎:我最迷茫的时候就是感觉自己干啥啥不行的时候。在新训的时候,体能的话一开始曲臂悬垂挂了0秒我就下来了,跑步也就刚好跑了个及格,还有各个方面全部都不优秀,内务也天天是倒数。他们都说上帝给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考上了北大,给我把所有窗都关了。这确实是挺真实的,因为干啥啥不行,然后每天吃东西都还挺香。但我心态特别好,可能这也是源于过往经历带来的强大抗压能力。但是我觉得最迷茫还是岗位训练之前的一段时间,上岗需要过接电话的基本功,会有人听台考察技术过不过关,我总是听不过。虽然内容班长平时都教了,但是我还没学会:说一遍两遍我记住了,但不会做,每次我会整改,但是下次又有新的问题。那个时候我才真正发现听懂了和学会了有多大的区别。我特别喜欢睡觉,但是那段时间我会一个人躲在厕所里哭,真的没心情睡午觉。一边看着自己的笔记本,一边想着怎么能够通过,一边请班长们支招。现实很迫切,同年兵和我都付出了很多,达到岗位要求确实需要非常努力。伯:对我来说比较迷茫的时期是服役的第二年。在部队里每天的生活制度基本都是一样的,训练也是,尽管每天会安排不同的训练科目,但当全部训练过一轮之后,第二年还是在重复差不多的科目,我会困惑这些内容明明已经完全掌握了,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反复地做这件事情?包括每日的公差和执勤,都需要把相同的事情反复很多遍,感觉这样能带给我的收获变少了,甚至怀疑在剩下的时间里都很难再学到很多新东西了。但其实部队的生活就是很琐碎平淡的,没有那么多热血和壮烈的东西。平凡确实很磨灭人的毅力,会把一个人的志气消磨掉,但是要在平凡中坚守自己,然后不停的去追求卓越,这就是对一个人的历练和飞跃。黎琪在话务岗位中Q:能不能请两位学姐再仔细聊一聊入伍时的初心呢?伯:一开始入伍更多是立足于自己,不管是想换一个环境调整状态,还是经过沉淀再做人生的决定等等,都是将参军视作一个对自己人生有益的选择。但是当了兵之后,我觉得自己最初的想法有点狭隘,部队的教育帮我打开了格局,让我深切感受到当兵这两年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其实我在入伍最初提到过,如果让我为了纯粹功利的原因去当兵,我是不愿意的,但如果国家真的需要我,甚至需要我去打仗,哪怕牺牲,我都是愿意的。当你觉得你个人真的是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你真的能够为国家去奉献些什么的时候,那种感觉会一下子就把我点燃,让我热泪盈眶,全身的力量都能够被调动起来。黎:我希望有一个机会,能够让我去做和当下的状态不一样的事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部队确实让我感受到世界的不同面。就像政治课,在新训旅的政治教育上,政治教员会给我们上课,我每次都很享受。当时某旅政委以《士兵突击》的视频片段做引子,用一下午带着我们从士兵突击聊军营生活,给我很多看问题的不同态度,比如“过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迎接这些问题”。等我们下连队了之后,政治课也有可能切入点特别小,从我们身边的事情着手,比如怎么看待请示汇报制度,教会我很多面对身边事情的思路。包括当时台海局势紧张的时候,我们导员讲解的思路和信息确实和外界很不一样。这两年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我的初心是正确的,让我更加相信选择付出就是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就是选择了高尚。当然高尚我不敢自喻,但是当我去投入、去付出的时候,部队给我的收获总比付出多。我特别感谢部队,也感谢自己。伯美霆在训练中02北大人在军营Q:我们接下来进入第二个部分,北大人在军营。伯:刚到部队的时候,大家会指着我说“这个人就是北大的呀”并且一直以此称呼我,也有很多人说“你就是来镀金混个履历的”,也会直接问“你们当兵是什么样的政策,政府给你们多少补贴”等等。人们其实并不觉得这是一种负面评价。我起初会对这些比较敏感,被问到为什么来当兵时,我会很认真地去解释,怕被人误解,后来发现其实是我自己太在乎这件事,包袱太重。北大人在部队确实会面临一些压力、误解甚至是非议,但这是双刃剑,我们也会因此受更多关注,得到很多机会。但是相应地,给了你机会你能不能牢牢抓住,把事做好?面对这么多的关注和过高的期待,你能不能承受住?在大学期间,身边都是北大人,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责任和特殊之处。但是出了这个园子以后,反而能感受北大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我也会因此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去做一个优秀的人。有时候我们在学校里,优秀的同学太多,可能没有那么高的心气儿,甚至否定自己,部队的经历让我跳出北大,找回了自信。伯美霆宣读入党誓词Q:我感觉我挺有同感的。我去年刚入学的时候,慢慢地越来越觉得自己当个小菜鸡就好。回到家乡后,高中老师听说我回来了就让我来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那时我又觉得自己好像上了北大也挺厉害。其实我挺好奇的,两位学姐回来之后这种心态有发生什么变化吗?黎:我没有太大的“北大”负担,刚入伍的心态现在想来很摆烂,但确实是:做好分内的事就好了,反正会有人优秀,为什么一定要是我呢?刚入伍,我确实各方面表现并不优秀。我在北大的时候就已经看清或者看扁我自己了,但去部队了之后,我的心态慢慢变化,会争取一些机会。一些活动让我感觉是有一点压力的,中学我会积极参加,但是在北大,我在慢慢地失去那种自信和勇敢。而在部队里,北大的身份给我带来了很大自信。很多在地方工作的同学,从北大出去之后反而慢慢能找回自己的自信。在北大里同伴都太优秀,所以有时候忘了自己也很珍贵;现在我就觉得,做自己就好了。比如,当时参加单位五四演讲,大家都表现的慷慨激昂,眼睛里充满希望,我上去了之后还是按我一贯的书卷气的风格,内容上表述自己认真思考并且想表达的,那份讲稿就是写给自己、写给青年的一封信。虽然结果惨淡,但我很享受,结束后有战友说共鸣和收获很多,我就很满足了。我在稿子里就这么写的:我觉得我应该珍惜自己的生活,但是也会接受我必须得失去的。我觉得北大教会了我失去。部队重新教给我“争取”。“扛红旗,争第一”,争荣誉不只是为自己,也是为集体;它也不只是为了第一那个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变得更好,变得比较纯粹,变得有勇气,这是我在部队学会的关键一点。在部队,大家很热血地为集体追求荣誉。尤其是刚进新训,战友们见第一就争,让我很震撼。我感慨大家居然都这么勇敢,也认识到很多机会是自己失去的,而我从来都没想过争取。伯:我感觉在北大同学们很少有“我一定要做到优秀”或者“我一定要争到第一”的心态,大家明明都很棒,却在比较中变得畏畏缩缩,害怕丢脸。黎:我觉得在北大大家可能一开始还会好面子,因为大家都很优秀,但是你来到北大后发现有很多人起点比你高,或者说各方面都比你优秀。但是我觉得很不必要,你如果想做,就成为你自己好了,多折腾一下。千万不要在学校卷着卷着最后只埋怨学校,因为根本上对你负责的自始至终都只是你自己。你想做什么就去成为什么,而且旁人没那么在乎你干了什么。只有你自己在意丢人才会害怕,畏手畏脚。伯:是呀,记得在部队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我拿了倒数第一名。当时我还是第一个上场的,但是因为失误分数不高,下台后我就听每个人讲,并且合计他们的分数,心越来越凉,我发现不行了我真的是最后一名(笑)!现在想想,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紧张,那么在乎一个小小的演讲比赛的输赢,可能过去我对自己的期望太高了、太怕输了,所以导致什么都不敢做了,很多同学们或许也是这样。黎:我新训的班长经常写稿子,是宣传报道或者写东西方面的骨干,她也是主持,非常优秀!工作经验有了一定积累的时候,就做得很好。黎琪在党团活动中做分享Q:两位学姐的军旅生活都非常精彩,我们还想了解在回到北大后,这样的军旅生活给两位学姐留下了哪些印记呢?伯:首先有很多外在的素质,像身体、生活作息等等,比如以前我宿舍里的一亩三分地是比较乱的,但现在就勤快了不少,整理能力、行动力都增强了。最显著的还是思想成熟了很多,当兵两年相当于参加工作了,再回看自己以前的学生思维,感觉完全不一样。在部队你要独立地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甚至工作结果的好坏会影响到整个集体,所以整个人的责任感、荣誉感也都增强了不少。总的来说,部队确实给我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无法完全罗列。至少在做事方面轻浮的东西少了很多,之前作风粗疏,盲目乐观,现在会沉稳、细致不少,这些都是受益终生的。伯美霆整理内务Q:两位学姐还提到,第一次去到军队的时候,发现生活与自己想象中完全不同,能够具体讲述一下是哪些方面让你们感到不同吗?伯:我在当兵之前对部队的了解并不多,大家可能觉得当兵很苦很累,我认为苦和累只是一种身体上的,比如说在烈日下站军姿,或者跑步、拉练等等,我觉得我是可以克服的。但是来了部队之后发现有一个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象到的东西——上下级关系以及作风纪律,这些是我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也是我不太擅长的。黎:包括很多时候,你需要对你的上级表露出明显的敬意和主动。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对于特别尊重的人,我愿意给他们干活。因为可能一个阶段结束我就走了,但是他们把会的都交给我,我以后也不一定能报答任何东西。我很愿意去表达我的感谢。还有一点就是礼节礼貌,我们不论遇到同级还是上级,都需要比较正式地打招呼。我觉得这是部队所必须的,你看大家互相打招呼,其实部队里面关系很近,无论工作还是生活。还有在新训的时候,都会觉得班长不苟言笑,不容易亲近,但班长们其实是非常好的人。快离别的时候我每天都哭,舍不得。以前到点了大家都睡觉,但有段时间她每天都睡得比我们晚,我们不知道她在做什么。她其实在给我们准备礼物,她给我们每个人做了一个相册,还写了一封信,我们之前都不知道她做了这些事。我们都特别感动。黎琪与战友合影Q:两位学姐在执勤或者值班的时候,如果没有任务需要执行,会不会觉得无聊,会想些什么吗?黎:休息的时候我会学习,或者等战备能力好一点的时候,我可以干些自己想干的事。但是如果是属于白天的班或者是正课时间的班,我从来都不敢干别的,不能有任何掉以轻心,包括我们在工作室都不许嬉笑,不能够说话聊天。在那种时候,如果你跟班长在那嬉笑打闹,就会被批评得很厉害,你得严肃。如果心思飘了,你自己都没感觉到,最后就容易出事情。所以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紧张。部队的体系很完善。在一天天的磨练中把人磨练到极致,然后到真正需要的时候能一下拿出来。长时间地集中精力是不能持续的,尤其是随着年纪增长,确实注意力或者其他机能会跟不上,比如手工。单从我从事的话务工作来说,我觉得在部队确实挺奉献的,包括自己的个人精力、身体健康、青春、时间,全都花在这上面。Q:我觉得挺震撼的,就是之前在我看来这份工作不过就是站岗和接电话。黎: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但它其实真的很辛苦,也很磨练。但适应部队生活后,当你不执勤的时候也挺轻松,如果没有公差的话能够休息。伯:我们上午是训练时间,中午如果有勤务的话就得不到休息,下午继续体能训练,无缝衔接,还真是有满课的感觉(笑)。伯美霆在执勤中03种下红色的种子Q:校园生活和军营生活显然是有很大差别的,回到北大后,两位学姐是否会觉得生活节奏发生了明显变化?又是怎样逐渐适应的呢?伯:对我而言回到北大后最不适应的是从集体重新回归到了个人,在部队里面做任何事都是大家一起,到了点吹哨,大家一起吃饭、集合,准时休息。每天都安排好了,甚至是不需要思考的,你就只需要遵守就行了。并且大家都在做一样的事,标准和结果也差不多,不会觉得你周围的人跟你有多大差距,好像大家都一模一样,也能拧成一股绳。在北大生活又回到了以个人为单位的状态,你要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业,安排自己的每一天,选择权和决定权都回到你了自己手上。乍然面临巨大的自由,就会感到迷茫和不适应。但是幸运的是在元培学院,老师们都很关心我们的状况,学校里也有很多退伍的老兵,大家“传帮带”的意识很强。我们还没退伍的时候,之前退伍的学长就已经把我们回来应该怎么办手续、需要经过哪些流程都提前整理好了。而且我们在部队期间学校武装部也为我们分配了联系人,之前退伍的学长学姐会定期跟我们一对一联络,了解我们的需求和困难。不仅如此,每逢节日学校和学院都会给我们寄很多慰问品,有零食和书信等等。黎:记得学校当时寄了很大一箱物资,战友就问是给我们整个单位的吗?我说是给我的。(笑)学院第一年的时候也给了,还收到了李猛院长给我们写的明信片,“伟大的事情都是艰难的”,特别受鼓舞,还有收到他的书《科学作为天职》。学院前段时间还进行了退役大学生士兵欢迎会,猛大、书记等各位老师都来了,感受到了学院对我们的关心。黎琪为战友们摄影Q: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不是有改变?军旅生活对自己学习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伯:过去对于人生的规划比较侧重于自己的个人的发展,比如说哪个岗位的就业前景比较好,或者是我自己喜欢干什么,对什么有兴趣等等。但是现在我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利益得失,或者是汲汲然的钻营一些小的利益。或许将来我会面临很多选择,但无论何时,我都会投身于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黎:去部队之后,感觉自己人生的路越走越宽了,退伍之后不只是在部队里经历了一些事情,也学会了一些技能,认识了更多的人。很多方面也有优待政策,我们返回地方会轻松一点。观念打开了许多,我现在觉得人生有很多种选择。当时选择去入伍,其实有过年龄焦虑、什么时间就必须要做什么事情的考虑,这种观念现在在我的心里没有那么重要了。伯:我感觉以前总有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桎梏着自己。明明感觉自己并不需要,但好像就应该得去做。有很多这样的框架把我自己束缚住了,给了我莫名其妙的压力,但其实人生就不应该有那么多框架。黎:而且在部队会近距离接触很多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生活。我会思考:为什么高中那么努力,天赋也还可以,但是三年过去了之后,我却每天都很辛苦和迷茫,没有某些人对生活的热爱,没有那么幸福。之前看到有位老师说一个老师如果只有学术,他应该挺危险的。对于我,只有绩点的话也是挺可怕的。我大三的时候很低落,觉得自己很失败,很多事情做不好也做得不好。但是跳出那个心理状况的话,我拥有的东西已经很多了:家庭给我的束缚很少、很幸福,我的平台也足够高。现在用在内耗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很多,干就完事。伯:对,我记得我之前也是习惯性做很多的打算,把每条路每一种选择都往前规划很多步,确保一步一步的都是可预见的,这样我才放心。我记得学院的丁老师跟我说,你这样刚性很强,容不得任何的意外,应对风险的能力很差。大一的时候可能了解的东西太少了,就会觉得只能按这个路径走,如果这个路径不成功,人生就失败了。其实现在我发现怎么样都是可以的,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世界上有100种选择。所以我觉得北大人容易考虑的太多,觉得自己一定要有可预见的、比较理想的发展路径,才会觉得安心。包括我之前也是,虽然一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但就是想把手里的资源都用到极致,不希望把哪张牌打烂了,这样错误的思路给了自己很大的限制和压力。虽然现在还是要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但不像以前那么害怕了,感觉做什么事情都有机会,都很愿意去尝试一下,面对未知的时候更有一种勇气。黎:之前有完美主义作祟,现在会把事情先完成,再进一步做,行动力大大提高了。部队里是这样,坚决领受任务,敢做敢成。晚会上,我踩着外八字穿着高跟就上去了,但就是自信,不管怎么样都要有精气神。踢足球也是,我们能上的都上,基本都不太会,领导给我们的指标也是赢不重要,重要的是精气神,抱着必胜的劲头,技术和水平慢慢提升。所以就像在部队里面一样,人既要敢于去追求那些积极向上的荣誉,也要敢于豁出去,打破既有的框架。只有挣脱了那些束缚,才能更好地发挥。伯:我希望自己一方面保持住自己原来在部队那些作风,一方面尽可能把这些好的东西带动身边的同学,把自己变成一个火种,把这些东西辐射开来。伯美霆在岗哨上Q:最后一个问题是给学弟学妹的建议或者想要分享的经验。伯:我现在有一个心态就是我觉得人生是很长的,你遇到了困境,要把它放在一生的长处去看,现阶段觉得天大的事情,在你的一生中其实不算什么,就像你现在回头看你高中初中的一些你觉得很过不去的坎,某一次大考的失误,你当时觉得非常受打击,但现在来看可能什么都不是。所以很多同学现在可能会有很多焦虑的事情,保研也好,绩点也好,把它放在你一生的长度上,其实根本不算什么。不要给自己设限,多去体验,多去看不同的风景跟生活。在北大有着高原效应,大部分人都处于这个平台上,你可能觉得自己不行,或者觉得这个世界上全都是比我厉害的人,但是其实北大人真的只是这个世界上的少数。而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在过什么样的生活,可能是和你现在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的,有机会的话真的多去基层去看一看,可能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是非常多样化的。你自己的人生也不要就只局限于眼前的几年、眼前的这几条选择,大家的眼光应该放得长远一些。黎:第一个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认真工作,好好生活。上大学的时候,可能也很理想地想走学术道路,或者是其他很厉害、很有价值的事情。但有时候人生也是被一个职业选中、被一个学科选中的过程,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和胜任自己所理想的道路。最后,我们可以选择比较感兴趣,又能够找到价值感的工作,同时也不会牺牲掉自己的生活。黎琪和战友们欢庆新年如果完全是奔着虚无的伟大去,我觉得很难做成一个事,因为很多人都是普通人。或许没有必要名垂青史,被自己爱的人记住就可以了。过自己的生活,吃一顿好饭,去想去的地方旅游;学一门乐器,花一个学期的时间去掌握技能;然后你想喜欢一个人,喜欢一个乐队,就去追。到某个时间点,准时让自己打烊,不再去干工作相关的事情,把时间留给自己。但工作的时候当然得认真工作。到了某个时间点你仍然没完成某些可以推迟的任务,可以把明天的烦恼留给明天。这也是部队经常做的,班长有时候在工作中批评我们,回去还要一起生活,上一秒气氛降到冰点,下一秒大家一起吃饭又和和气气的,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才能有利于身心健康。第二点的话,我之前总从一些书面的阅读里找到价值感,但最重要的还是得干。很多时候不必预设很多条件和意义,不妨先把一件事做好。让生活由无数的点连成一条线,而不要说已经规划好一个线路,一定要往那个方向去走,当然计划是个好习惯。毕竟未来有未知性,很多东西是超出自己掌控的,抛弃线式的思维,不要执着于直线到达某个地方。你去过那种点状的生活,连起来之后,或许会发现走出来的路也还不错。供稿
2023年8月1日
其他

书院掠影 | 手工课:在劳作中营造与生长

2023年春天,元培书院有一个房间里正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原有的桌椅被搬走,取而代之的是深绿色的木工专用桌,各式各样的工具像流水一样送进这个房间。就这样,B209从一个普通的研讨室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专业的手工工作室,在这里,学院的劳动教育课程之一——手工课悄然上演。事实上,手工课还要先工作室一步诞生,它始设于2021年春季学期,是元培学院首批开设的书院课程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完全由本科生设计、策划、组织与教学的书院课程。课程着眼于简单木工制作,指导大家安全并正确地使用基础木工工具。经过多个学期的迭代改进,目前的课程内容涵盖了书签、钟表、梳子等各个难度的木工制作和简单的3D打印知识。课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学期出勤率达到95%以上,更是在2022年拿到了书院特别贡献奖,彰显着手工课在五育并举、书院建设中的作用。而手工课的起点,其实始于一条偶然的朋友圈。尹泽楷,元培学院2019级数据科学方向本科生,是书院手工课的创始人、负责人及授课教师,也是一名资深的手工爱好者。他与木工结缘很早,在同样热爱木工的父亲影响下,中学时期他就开始尝试简单的木工制作。“我父亲动手能力很强,奶奶家里很多家具都是他亲手打的,于是我也很早就开始动手尝试,时常做个木雕什么的。”进入北大后,虽然学校里条件受限,尹泽楷也保持着勤动手的习惯,宿舍里缺少储物的空间,于是他就对床上空间“下手”了。一条宿舍改造成果的朋友圈引起了学院老师的注意,照片里对宿舍精细地改造展现了尹泽楷超强的动手能力,彼时恰是书院课建设的初期,于是学院老师发起了开课的邀约,一门课程就此诞生。作为一门劳动实践课程,动手制作就应是重中之重,再结合尹泽楷多年的实际操作体验,因此从最初起,手工课的授课理念就是“让同学们放手去做”。一堂课中往往讲授的部分只占短短的几分钟,在尹泽楷介绍完一些木工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后,剩下的时间就全部交给同学们动手制作。有人做梳子,在木材上设计好梳子的形状后便开始用线锯大力切割出雏形;有人做书签,进展飞速,拿着锉刀对着木材的边缘进行精细的打磨,大家或站或坐,都全神贯注。而尹泽楷的指导也保持着相当的克制,偶尔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或者提醒他们使用台钳夹住木板可以更好地固定。一节课下来,房间里少有讲解的声音,而充满了锯子和锉刀的“咔擦咔擦”,以及桌上地下留下的层层木屑。“大家或许会感到奇怪,就是我们的课上几乎没有理论上的东西。大家在手工制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譬如刚刚同学使用线锯卡住了,其实都有成型的解决方法,我完全可以先拎出来介绍完再让大家动手去做。但如若这样,其实就伤害了动手制作的乐趣。”“手工其实非常强调经验性,它本质上是一系列的工程问题。在动手制作中,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常是不知道打哪冒出来的。而且工程问题和同学们更熟悉的作业题不同,作业题通常有相对固定的解题思路,往往依赖于一些特定的知识;工程问题则无定式,你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去找到解决的办法。同学们在手工中遇到问题可以请教我,但我更鼓励他们自己尝试寻找解决的办法。发现问题、尝试解决,也正是手工的乐趣所在。”对于尹泽楷而言,手工不仅仅是动手劳作的过程,更是充满乐趣的探索——遇到问题、努力尝试解决、总结沉淀经验,再继续迎接下一个挑战。“我现有的知识和体系也并非是我父亲教给我的,事实上,他也仅仅教给了我一些简单的使用方法。”如今他沉淀出的经验与体系,也正来自长久的动手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手工课不仅仅想提供给同学们基础的技能与知识,更希望同学们在放松地制作中,潜下心来,向内发掘自己的兴趣和不断探索的欲望。
2023年6月28日
其他

元气人生 | 彭然:以“心”的形态走下去

本文共14200字,阅读时间约为30分钟。编者按《元气人生》专栏学业之外,大学生活中仍有广阔丰富的领域待我们探寻;各行各业里,为世界着上颜色的那些亮眼身姿,也不只是汗水和泪水浇灌出的花朵。元气人生专栏以元培人多样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以人物访谈为视角,向各位读者呈现大学生活可能的、应有的种种多彩面貌,挖掘大学生在探索“得失”过程中形成的生命路径、关系羁绊与生活样态。本次访谈的主角是2019级国际关系方向的本科生彭然。在2022的秋天,彭然以三年绩点第一与复试第一名的成绩保研至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2023年5月30日
其他

北大跨学科 | “东亚研究”联合培养项目:构建一流跨国联合培养体系,培养有志学术的研究型人才

东亚研究项目立足于东亚,眼光放之四海,以探索奠基性的文明研究和教学为己任。欢迎同学们一同加入这个不平凡的探索与自我理解之旅。——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副教授孙飞宇
其他

元培·毕业季 |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圆满举行

2022年6月26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成功举行。会前,元培学院2022届在校全体毕业生、导师代表、院友代表、职能部门代表、学院全体教职工在图书馆前合影留念,党委书记郝平教授出席并与师生合影。物理学院教授王稼军、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李若、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中国语言文学系长聘副教授宋亚云、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健,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元培学院2011级院友张林峰,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房地产管理部部长陈杰、保卫部部长赵冠英、公寓服务中心主任姜晓刚、体育教研部主任钱俊伟、国际合作部副部长李昀、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王欣涛,学院党委书记吴艳红、院长李猛等嘉宾领导出席典礼。元培学院全体教职工及2022届在校毕业生参加典礼。受疫情影响不能到场参加毕业典礼的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等通过线上直播方式观看典礼。毕业典礼由副院长孙飞宇主持。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上午9时,师生入场仪式开始。就读于不同方向的元培毕业生高举印有专业方向名称的旗帜步入会场,揭开了毕业典礼的序幕。9时20分,典礼正式开始,全体起立、奏唱国歌。首先举行的是悬专业旗与佩戴院徽仪式,吴艳红代表学院为毕业生代表毛澍霖佩戴元培学院院徽。一面面飘扬的旗帜象征着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学术共同体,一枚枚院徽珍藏着大学四年最美好的记忆。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什么时间,“元培人”都将是我们共同的身份。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在致辞中,李猛祝贺元培学院2022届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铭记大家为元培共同体的建设所作的贡献。同时,他代表毕业生感谢各专业院系、各职能部门对元培学院始终如一的支持,以及元培学院全体教职工、35楼楼长和物业团队的辛苦付出。李猛提醒同学们,今天的毕业典礼纪念的不仅仅是他们既有的成功和荣誉,更是过往的日子里每一位元培学子面对各种困难、挑战、挫折、痛苦,最终积聚和爆发出来的精神上的力量。面对未来,李猛希望同学们能够始终保持这份从元培的自由选择中获得的灵魂上的坚韧与执着,始终记得在元培见过的风雨和阳光,在未来的道路中走的更远、更坚定。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李若作为元培学院导师代表致辞。李若首先祝贺全体毕业生顺利毕业。他提醒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长久地坚持专业的兴趣和眼光。最后,他叮嘱大家无论未来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什么位置,都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北大的一员,始终怀揣着对国家、民族,甚至是整个人类的责任感,做到心中无愧。院友代表张林峰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出发,强调了元培特色通识教育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他联系现实,强调元培学子在自由探索,追逐所爱,相信理想主义能够改变世界的道路上永远不会孤独。最后,他希望学弟学妹保持自由探索、追逐热爱的勇气,希望大家能够始终不忘初心、敢为天下先。党委副书记丁夕友宣读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关于表彰2022年优秀毕业生的决定》。副院长李泊桥为优秀毕业生获奖代表郁一、辛青融颁发证书。典礼现场播放了由元培师生录制、毕业生剪辑的2022届毕业回顾视频《元·妙不可言》和学院全体老师们录制的祝福视频《元培学院2022届教师毕业寄语》。毕业回顾视频凝聚了太多属于2022届毕业生的温暖与感动。老师们的祝福视频饱含深情,表达了元培学院各位老师对2022届毕业生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毕业生代表谭世茵回顾了自己在元培求学期间的多彩经历,从课内、课外两方面展现了自己对“选择”的理解。选择是一种自由,更是一种责任。选择是元培人的财富,是同学们与学院间的双向奔赴。2022届毕业生们,带着老师的嘱托和寄语,将会“继续卖力的生长”,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选择。2018级“双学籍”飞行学员班代表以视频的方式回顾了飞行学员们在元培学习、生活、训练的经历与收获,并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祝福。也祝愿他们能够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为祖国的空天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吴艳红向毕业生代表卢鹏举、龚歆睿赠送学院定制的毕业礼物,并介绍了这些礼物背后的学院嘱托和祝福,希望同学们不负学院的期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向学院表达感激之情,全体2022届毕业生也为学院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各个专业代表性的作业合集,来表达对学院的感谢和祝福。毕业生代表肖正康主持毕业生感恩环节。毕业生代表向元培导师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代表、院友代表、教师代表、35楼楼长代表、物业代表以及2018级年级主任献上代表毕业生谢意的鲜花并合影留念。2021年是元培的20周年纪念,元培院友与学生共同创作了纪念歌曲《一路相陪》惊艳亮相“一二九”师生歌会舞台。在本次毕业典礼中,历届院友云上合唱“一路相陪”,优美的歌声把所有人带回到群鹤起飞的殿堂,打开深藏风雨的回忆。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刘建波宣读《元培学院2022届毕业生毕业决定》,289名元培学院2022届毕业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并通过毕业答辩,准予毕业并授予学士学位。典礼进入拨穗仪式。王稼军、李若、刘云杉、宋亚云、张健、吴艳红、李猛、刘建波、孙飞宇等导师为毕业生拨穗。2022届毕业生上台接受拨穗。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拨穗仪式结束后,毕业典礼正式结束。此去一路繁花似锦,归来仍是元培少年。衷心祝愿每一位元培毕业生在追求人生理想的路途中,秉持着元培带来的知识、信念和勇气,踏实肯干、勇毅前行,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将青春之我融入“国之大者”,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小彩蛋:一起来看看学院送给毕业生的毕业礼物吧!祝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22届毕业生不负韶华
2022年6月26日
其他

元培新闻 | 元培云初识 金秋盼相逢——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万人计划项目“郑裕彤书院历史之行”活动纪实

2022年6月6日至10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成功举行万人计划项目“郑裕彤书院历史之行”主题交流访学活动。元培学院与澳门大学郑裕彤书院各10名同学组成学伴,共同进行了此次访学。虽受疫情影响,本次北京段的交流活动全程在线上进行,但两院同学热情不减。相聚云上,同学们从初识到成为学伴,从共同学习到思想碰撞,最终圆满完成访学交流,结下深厚友谊。参加活动的郑裕彤书院老师和同学集体照6月6日上午,元培学院为郑裕彤书院举办云上欢迎仪式。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副院长孙飞宇,澳门大学郑裕彤书院代院长黄承发、副院长龚映雪等领导和老师出席了欢迎仪式。首先,黄承发院长代表郑裕彤书院致辞。黄院长细数了两院间交流访学活动的数年历史,对本次活动表达了期许。随后,李猛院长代表元培学院致欢迎辞。李院长回顾两院合作历程和珍贵友谊,并向郑裕彤书院来访师生表示热烈欢迎。李猛院长在致辞中提到,“参加过本项目的同学曾如此评价:‘从毓秀钟灵的澳门大学,到未名博雅的北京大学,这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也是两股青春力量的交汇。’希望本次活动的开展能带领同学更深层次地认识我们祖国的历史文化。”此外,欢迎仪式中也播放了元培学院自制视频,更加生动、具体地向郑裕彤书院师生介绍燕园风物与书院生活。最后,为增进学伴们的了解,我院组织线上“破冰”环节,旨在通过四个趣味游戏,让同学们从相识变成相熟,为其后的活动做好预热。线上欢迎仪式虽未能亲眼见证北京城历史建筑的宏伟壮观,精彩生动的系列主题讲座也让各位同学身临其境。6月6日至7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剑葳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以中国古建为主题的两场讲座。张老师在讲座中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概论与武当山的古建筑。他以“植物大战僵尸”作比喻,比较中西式建筑院落特点,同时以武侠故事为引带领大家领略武当山建筑风采等等,深入浅出又“干货满满”,深受同学们欢迎。讲座结束后,两院学伴随机分组,通过小组内的充分交流与讨论,分别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精彩的答案。在成果展示完成之后,小组之间又通过相互提问的方式,深入探讨主题,并充分体会了思想碰撞的魅力。张剑崴教授线上讲座讲座后晚间小组讨论交流环节6月8日,元培学院邀请中国历史地理学专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唐晓峰教授以“北京城的建筑历史”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聚焦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的专题讲座。唐教授在讲座中介绍北京城的中轴线、莲花池等地点及背后的故事等,弥补了大家不能亲身来到北京古建筑旁的遗憾。唐晓峰教授线上讲座除了历史建筑的主题学习以外,这次“历史之行”还有许多多元的实践体验项目。元培学院邀请到我国书画印全才杰出代表、西泠印社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逯国平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次篆刻课程体验。逯国平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传统艺术篆刻的历史和基本鉴赏方法,并指导大家动手体验篆刻石章。同学们刻出名字或图案等,逸趣横生。象棋课程中,苗润老师向大家普及象棋的基本规则和其后的象棋文化,同学们以弈会友。《中国通史》课上,两院同学同上一门北大课,探索元代的学问,感受通识教育课程的魅力。电影评析活动中,师生共同观赏了电影《那人那山那狗》,孙飞宇老师带领大家评析电影、深入讨论,共同交流体会电影韵味……同学们在课堂上尝试篆刻孙飞宇老师与同学们进行影后交流经过五天丰富多彩的线上交流与学习,十组学伴收获满满。在汇报展示环节,十组学伴分别总结了五天的学习体验与收获,为大家带来了各具特色的学习成果展示。随后,元培学院包明冉同学与郑裕彤书院付昊明同学分别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充分表达了参加本次活动的收获与感受。活动最后,澳门大学郑裕彤书院副院长龚映雪老师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孙飞宇老师分别为同学们的汇报作了点评指导,并为本次活动作出总结致辞。两位老师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的成果,期待同学们金秋时分澳门相会,继续巩固交流成果和珍贵友情。郑裕彤书院北京之行至此已圆满结束。愿金秋时分两院同学能从云上到线下,在澳门继续体验精彩的交流互访活动,续写同道友情与两院故事。两院师生合影留念图片
2022年6月16日
其他

元培新闻|元培学院2020级专业院系教务见面会顺利举办

2021年12月16日至17日,元培学院2020级专业院系教务见面会在北京大学俄文楼顺利举办。本次见面会共设18个分会场,总计邀请27名来自各专业院系的教务老师同二百余名元培2020级学生见面交流、答疑解惑。12月17日下午13:00-14:00,经济、政管、哲学以及政经哲(PPE)方向教务联合见面会在俄文楼201举办,政府管理学院教务曲晓妍老师、经济学院教务刘雅珊老师、哲学系教务杨宇老师到场为大家答疑,共有34名20级政管方向、经济方向、哲学方向以及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方向同学参加见面会。同学们就分流方案、交换项目、培养方案、本科生科研以及保研情况等问题与各方向教务老师们进行了沟通交流。政府管理学院曲晓妍老师、经济学院刘雅珊老师、哲学系杨宇老师与学生们合影在中文方向见面会上,中文系教务闵锋老师到场为大家解惑,共有7名20级同学和1位19级同学参加。同学们就课程安排、培养方案、本研流程、保研情况、跨报要求等问题与闵老师充分交流,闵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中文系教务闵锋老师与学生合影在社会学方向见面会上,20级社会学方向的10名同学(1名同学线上参与)与社会学系教务迟孟昕老师进行了沟通交流。同学们就本研、田野调查课程的基本情况、导师分配、实习等问题向迟老师咨询,并得到了耐心的解答。社会学系教务迟孟昕老师与学生们合影在信科方向见面会上,19名元培学院20级信科方向的同学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教务董老师和张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交流主题围绕学业、科研、保研等方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务董晓晖老师、张霞老师与学生们合影自2001年“元培计划”项目成立以来,元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一直受到全校各专业院系的大力支持。在此,我院再次向各院系的教务老师表达最诚挚的感谢,感谢对元培学子一如既往的包容和指导,耐心与关照。物理学院教务吴桃李老师与学生们合影城市与环境学院教务宫彦萍老师与学生合影工学院教务朱若珊老师与学生们合影国际关系学院教务闫岩老师、徐建春老师与学生们合影数学科学学院教务蔡贤川老师与学生们合影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务戚莉老师与同学合影考古文博学院教务王小溪老师与同学们合影历史学系教务王忠立老师与同学们合影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务高忠欣老师与同学们合影艺术学院教务孙黎老师与学生合影法学院教务费海伲老师与20级法学方向同学们合影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供稿
2021年12月23日
其他

新闻 |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元培学院院长李猛应邀参加澳门大学住宿式书院教育论坛

在澳门大学成立40周年之际,2021年12月6日下午,以“住宿式书院实践全人教育理念:中国大学的探索”为主题的澳门大学住宿式书院教育论坛在澳门举行。论坛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澳门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嘉宾进行了发言并就“中国大学教育的新机遇与住宿式书院教育”展开对谈。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应邀以视频方式参加论坛。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在视频发言中首先回顾了北京大学与澳门大学的交流合作历程,并向澳门大学以及其他兄弟院校对2021年绍兴元培峰会的支持表示感谢。龚旗煌介绍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进行住宿式书院培养模式的探索。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为北大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元培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五育并举书院课程体系,开设德、智、体、美、劳五大模块共计40余门书院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培养方案。元培学院以书院为载体,实行住宿辅导员制度和新生辅导员制度,通过俱乐部组织、书院空间管理、楼宇文化、书院课程等方向凝结书院共同体,实现全员育人。元培学院探索以新生教育为特色的全过程育人体系,通过为期一年的,由新生训练营、“成为元培人”实践活动、新生讨论班组成的新生教育,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并在度过适应阶段后继续通过学业规划课、元桌谈等健全的机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元培学院基于35楼地下空间进行改造,构建育人空间,开展“元行华夏”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实践育人,形成全方位育人体系。元培学院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倡导多元评价体系,通过多种形式针对性支持学生发展,涌现出罗世通、李雨晗、崔德方、张栋杰等一大批在不同领域表现优秀的学生。龚旗煌表示,北京大学衷心希望未来能与各高校一道,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汇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磅礴力量,共同建设好中国特色住宿式书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并欢迎各高校来北大考察调研,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携手共进。论坛开始前,播放了澳门大学“扬帆追梦”宣传片。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在论坛开始时致辞,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澳门大学副校长(学生事务)苏基朗先后发言,分享了各校书院建设制度和书院制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以视频方式参与“中国大学教育的新机遇与住宿式书院教育”嘉宾对谈,对谈由澳门大学副校长(学生事务)苏基朗主持,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院长欧阳宏伟参加对谈。对谈结束后还举行了《住宿式书院实践全人教育理念:澳大的探索》新书发行仪式。供稿
2021年12月15日
其他

元气人生 | 叁拾伍元设计实验室(下):设计是人与人的相遇

目前,我在元培设计组负责文创和公众号运营工作。之前在元培设计组我也设计过一些其他的作品,比如地院电影票、讲座海报、Logo设计等等。我还在文研院做设计助理,主要工作是负责学术海报的设计和制作。
2021年11月11日
其他

元气人生 | 叁拾伍元设计实验室(上):共同生活的形状与模样

具体的设计流程首先是确认地院的放映排片,然后将排片信息对接给设计组中在影票小组的同学们,他们选择感兴趣的影片来制作影票,对于较为重要或有特别需求的放映,我会特别联系设计组的同学对接需求。
2021年11月10日
其他

元培新闻 | “成为元培人”——元培学院2021级新生书院实践教育活动举行

9月11日,以“成为元培人”为主题的元培学院2021级新生书院实践教育活动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落实元培学院“尚自然展个性
2021年9月22日
其他

元培峰会·纪要 | 会场六:东亚艺文书院分会

接下来,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准教授王钦发表演讲,题目是《文学与教育,或作为文学的教育》。他首先介绍了当代法国左翼思想家朗西埃在《无知的教师》一书中提到的
2021年7月27日
其他

元培峰会 | “东亚文明与通识教育的视野”——2021年绍兴元培峰会成功举行

Bumsoo进行发言和评议,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几年来亚洲校园项目的成果,并展望了项目的未来。来自北京大学、首尔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的本科学生也分别分享了自己在亚洲校园项目中的亲身经历、个人收获与思考。
2021年7月18日
其他

元培峰会 | 绍兴元培峰会通告

本次峰会以“东亚文明与通识教育的视野”为主题,下设高等教育专题会场,蔡元培思想专题会场,政治学、经济学、哲学(PPE)专题会场,东亚艺文书院专题会场,亚洲校园项目专题会场,学生专题会场等。
2021年7月16日
其他

元培影像 | 在元培,上北大

↑点击图片进入“我在元培上北大”系列访谈合集
2021年6月24日
其他

通知丨2021年“东亚研究”联合项目宣讲会

疫情给东亚研究项目带来了挑战,但也有不少意外的收获,在最具现实性的背景下,我也最真实地体会到了交流与共鉴的意义。项目帮助我认识了不少老师,也结交了不少中外朋友,的确是一年来非常好的一段记忆。
2021年5月12日
其他

元气人生 | 岳师孟:登上一座山

Q:我们了解到您作为山鹰社的一位成员,参加了这次登山活动,然后登上了雪山。您作为队员,我们特别期待您对这段珍贵回忆的分享,其中可能有一些困难,也可能有一些有趣的故事,难忘的经历,想听听您的分享。
2020年11月11日
其他

2020年“东亚研究”联合项目 (第二届)招生简章

语言课程学分不计入项目学术学分,但本项目鼓励北大学生在日语和英语两门语言上达到高级水平(日语N1级,英语TOFEL100分及以上或IELTS7分及以上)。
2020年4月21日
其他

北京论坛分论坛十三 专访(五) | 日本高校访谈集录

十分欢迎大家来东京大学进行学习,我们有运行了四年多的亚洲校园的项目和其他的短期交流项目。希望日本和中国的学生能建立一个平台来一起思考通识教育的未来、自己的未来。
2019年11月12日
其他

北京论坛分论坛十三 纪要(三) |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

最后,他提出了终极问题:后工业时代,通识教育通往何方?后工业时代呼唤人文精神。尽管通识教育建设困难重重,但他仍希望与会嘉宾能如孔子所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相互支持,继续前进。
2019年11月4日
其他

北京论坛分论坛十三 纪要(二) | 书院文化与东西方文明

他首先讲述了早稻田大学与北京大学深厚的历史渊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稻田大学就接受了许多中国和韩国留学生,其中也包括李大钊先生。这样的历史也促进了今天早稻田大学东亚项目的发展。
2019年11月3日
其他

北大×东大 | 2019年秋季学期“东亚人文社会经典”课程简介

课时及学分:3学分,48学时。分为两个部分:1、学期中每周2学时,集中授课26学时,讨论及论文讲评10学时;2、集中授课12学时(由中岛隆博教授和石井刚教授承担)。
2019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