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工业

其他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赴山东省潍坊市调研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产业司会同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等赴山东省潍坊市调研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组一行深入了解农机装备生产销售、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智能农机示范应用等情况,听取有关企业对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意见建议。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
2023年3月29日
其他

东风农机实力亮相驻马店2023全国农机展

东风农机实力亮相驻马店2023全国农机展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在这个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季节里,3月18日上午,2023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农机展)在驻马店市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次展会以“聚焦用户与市场,关注科技与未来”为主题。此次展会上,前来东风农机展台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众多经销商、农机用户、相关专业人士在东风展台前驻足问询,各片区经理热情接待洽谈合作,相关技术人员介绍拖拉机产品特点,解答专业技术问题。本届展会上,东风农机以优质的产品和大气的展台得到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近年来,东风农机不仅为打造企业优秀品牌而不懈奋斗,还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注重自主创新,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加速农机产品的智能化升级,通过搭建农机车联网平台开展大数据分析,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智慧农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东风农机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七大亮点为今年全国农机展赢来好口碑

全国农机展已在一周前落下帷幕,但其热闹精彩的场景仍在与会人士的脑际回放。3月18—19日,全国农机展在驻马店成功举办,这是疫情防控放开以来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农机展。自2020年以来,很多地方性的农机展都停办,即使举办也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很多人担心被隔离“出去回不来”,规模上大打折扣,观众质量也大幅下降,以至不少仅存的展会也成为少部分参展厂家的无奈“自嗨”。而去年全国农机展和中国国际农机展都因疫情惜停,更增加了行业人士的遗憾。因此,今年的全国农机展,让重燃热情的行业人士倍加期许。随着本届农机展的精彩落幕,以其盛大的场面、高涨的人气,证明没有辜负农机人的热情与期盼,可谓乘兴而去、满意而归。本届展会亮点纷呈。尽管一天多的时间走马观花,但本届农机展是包括笔者在内的人士一致认为的近年来最为“震撼”的一次(春季)全国农机展。一是人气旺。“好几年没见过这么多人了,而且这次农机展来参加的合作社的比例很高,很多都种了1000多亩地。”见到笔者时,全天守在展台的农机具新领军者中科滕森营销公司总经理宫永宫先生告诉我。今年的全国农机展,诚如宫永军所述,很多人都对其旺盛的人气印象深刻。连很多没有参加展会的人士都跟笔者说,听说今年的农机展人气很旺。在18日当天,笔者在进入口看到,排队等候的观众人潮汹涌,负责保安的相关人士不得不采取一定的限流措施安排分批进入。据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的展览面积达到5.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450余家,吸引超过5万人次专业观众参观。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玉柴混动电驱无级变速动力总成获高赞

3月17日,玉柴首款混合动力电驱无级变速动力总成(IE-POWER),配套行业头部品牌拖拉机集中上市发布。参加活动的领导和专家在听取新产品介绍和观摩新产品演示后,均对这款新产品给予高度评价。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陈学庚非常认可这款玉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认为国产混合动力电驱无级变速技术的突破是一个重大创新,在国际上实现了弯道超车,走在了世界前列,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陈学庚指出,我国农业装备行业长期存在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激烈、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系列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玉柴率先研发出全球首款拖拉机无级变速新能源动力总成,这一成就令人振奋,不仅为农业装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科技创新树立了标杆。他同时指出,从产品性能、运营成本来看,混合动力相较于纯电动力和传统动力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玉柴适时推出的混合动力电驱无级变速动力总成,是一款中国农机人买得起、用得好的农机动力。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表示,拖拉机是我国农业装备中的核心产品,而拖拉机最核心的技术就是无级变速和动力换挡技术,玉柴推出的混合动力电驱无级变速动力总成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为我国拖拉机技术升级换代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有望改变我国拖拉机产业长期以来跟随者角色,首次实现并跑甚至领跑。江苏大学副校长全力长期从事驱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科研工作,对玉柴混合动力电驱无级变速动力总成同样给予首肯。全力说,农业机械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钢铁羽翼。近年来,我国农机装备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现了农机大国的目标,但是由“大”转“强”,依然还有一段路要走。这次上市发布的混动电驱无级变速拖拉机,从实地作业的主要数据指标来看,媲美国际先进水平,是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一款高水准的科技创新产品,可能会成为未来农机装备动力的主导产品。来源:玉柴集团
2023年3月24日
其他

丘陵山区耕种 “小农机”解决“大问题”

在我国,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也是保障粮食产量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却不到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也制约着丘陵山区的粮食产量增长。而在以丘陵为主的湖南郴州,当地通过采取小农机作业,解决了耕种的“大问题”。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花溪科技高密度六道绳打捆机首次亮相农机展

在2023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上,花溪科技高密度六道绳打捆机首次亮相农机展,同时全新升级的2023款系列产品也重磅推出。据悉,花溪玉田高密度六道绳打捆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大型化、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打捆机的研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于打捆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月20日下午,花溪科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网上路演在全景路演举行。花溪科技董事长孟家毅表示,公司是研发和生产打捆机的专业企业,自公司成功推出“花溪玉田”系列产品以来,以差异化的产品结构、多元化的产品系列、标准化的产品质量和专业化的售后服务等竞争优势,得到了经销商和农户的认可。孟家毅称,目前,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客户基础持续巩固,在行业内已建立较高的品牌知名度。2018年2月,“花溪玉田”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花溪科技成立于2008年3月,2018年8月公司开始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2021年6月进入创新层,系农业机械装备制造商,主要从事打捆机、玉米割台等农业机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打捆机(牵引式方捆打捆机、自走式履带方捆机以及挂接式方捆机)和玉米割台等。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花溪科技已成为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农机领域拥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多年的持续研发和创新,已掌握方捆打捆机的技术和制造工艺。截至2023年3月17日,花溪科技已获得7项发明专利权、41项实用新型专利权和3项外观设计专利权。据农机购置补贴系统数据,2020年花溪科技打捆机销量全国排名第四(按已获得农机购置补贴台数计算排名)。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包括花溪科技在内的12家主要打捆机企业的打捆机销量排名第二,其中方捆打捆机的销量排名第一。当前,行业正朝着智能化、信息化、大型化及集约化趋势发展。花溪科技主打产品打捆机已逐步实现智能化作业,现已联网北斗系统,可实时监测相关作业参数。花溪科技成熟产品为小直径方捆打捆机,相比较小方捆打捆机而言,大直径方捆打捆机其打捆量更大,作业效率更高,但大直径方捆打捆机被纽荷兰、爱科等少数国外公司垄断。需要提及的是,花溪科技透露,公司研发的大直径方捆打捆机,有望在本项目中投产并实现进口替代。近年来,我国农机总动力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农业机耕、机播、机收面积亦呈持续增长态势,随着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农作物秸秆量同比例上升,以及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和秸秆资源再利用政策的推广,打捆机迎来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市场增长空间巨大。2023年对花溪科技来说是新的起点,公司将牢牢把握市场机遇,以更坚定的创业初心,更长远的战略目标、更务实的发展举措,奋力开创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助用户增产增收!潍柴动力总成绘就最美“丰”景

自古以来,春耕秋收就是农业的主旋律。在经济社会腾飞的今天,我国农业正朝着现代化、机械化的方向前进。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在微观上可以助力农户增产增收;宏观上,其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3月18日,潍柴动力在2023全国农业机械展(以下简称农机展)展出了应用林德液压技术的收获机动力总成、拖拉机动力总成以及拖拉机CVT动力总成,向外界展示潍柴在非道路用发动机上的累累硕果。全面布局多点开花
2023年3月22日
其他

倒计时15天 全国农机展将于3月18日开幕

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和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主办的2023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全国农机展”)将于3月18-20日在驻马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紧扣“聚焦用户与市场、关注科技和未来”主题,将全面展示农业机械化全产业链发展成果。
2023年3月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我国为何要再增千亿斤粮食产能?怎么实现?

在1.3万亿斤这个高平台上,越往上走难度越大——粮食产能,再增千亿斤咋实现?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聚焦粮食生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这一任务。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中国坚持重农抓粮,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再提升千亿斤,意味着中国粮食产能将迈上一个新台阶,达到1.4万亿斤以上。高点之上为何要再增千亿斤?面临哪些难题?怎么实现?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粮食生产能力,即由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此次“一号文件”明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那么上一轮是什么时候?成效如何?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慧对记者介绍说,2009年,我国曾发布专项规划,提出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当时预测2020年全国粮食消费量将达到1.145万亿斤,按照保持国内粮食自给率95%测算,国内粮食产量应达到约1.09万亿斤,比2009年时约1万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增加近900亿斤,考虑到影响粮食生产和有效供给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专项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万亿斤以上。“从实际进展看,粮食产能提升之快远超预期。”曹慧说,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就已达到1.1万亿斤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更是在前期连续多年增产、起点较高的情况下,接连迈上1.2万亿斤、1.3万亿斤新台阶。2022年粮食产量达到13731亿斤,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产能提升在田间地头有着直接体现。江苏省射阳县粮农陈允生种了近20年地,他给记者算了算账:这些年,地里打的粮节节高,去年全年收了大概180万斤粮食,比起20年前要高出四成左右,“产得多,卖得好,我们这地种得也带劲”。已经处于历史高位,为何还要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曹慧认为,产能是产量的基础,拥有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才能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总体看,当前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但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国内两方面因素均需关注。”看国际,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比以往更为严峻,这一影响正延续至今年。联合国粮农组织1月份报告显示,乌克兰受严峻的财政限制、部分地区农民难以下地劳作等多重原因影响,冬小麦种植面积同比下降约40%;国际天然气价格仍在波动,化肥价格依然处于高位,可能导致全球化肥使用量减少,威胁粮食产量。看国内,粮食供需还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消费量呈现刚性增长趋势,消费结构由以谷物、蔬菜等植物性消费为主的单一模式,向动、植物性消费并重的多元模式转变,大豆、油料自给率偏低以及饲料粮产不足需等问题依然存在。首次提出开展吨粮田创建粮食产能再增千亿斤并非易事。曹慧分析,从1.1万亿斤到1.2万亿斤用了2年时间,1.2万亿斤到1.3万亿斤是3年,但在1.3万亿斤这个台阶上已保持8年。“受自然资源等多重因素影响,在1.3万亿斤这个高平台上,粮食产能越往上走难度越大。”难题之下,如何实现粮食产能新跃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粮食生产作出系列部署,其中“开展吨粮田创建”首次出现在文件中。吨粮田指粮食年亩产达到2000斤的农田。创建吨粮田是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在推动“吨粮田”“吨半粮”创建,且取得了不错成效。“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去年亩产分别达到1400斤、1700斤,加起来年亩产超过3000斤,我这已经是‘吨半粮’了。”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种粮大户魏德东介绍,这几年他的农场在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通过培肥地力、优化品种推动单产提升,年亩产多年前已达到2000斤。作为全国产粮大县,临邑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万亩以上。临邑县委副书记于萍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临邑县大力支持“吨半粮”创建。2022年全县10万亩核心区粮食平均亩产达1475.2公斤,70%以上地块达到“吨半粮”,全县平均亩产1213.5公斤,总产量比去年增加11.1万吨。吨粮田有,但不普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张青认为,目前,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较高,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一半多一点,“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基础地力较高、障碍因素不明显的一至三等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四至十等耕地占比近七成,其中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的七至十等耕地占比21.95%,这部分耕地短时间内较难得到根本改善,应持续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耕地内在质量建设。“在强调稳住面积的同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的鲜明信号。”曹慧认为,提单产、建吨粮田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等方面要协同发力。今年,我国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以玉米为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耐密品种,集成运用精量播种、侧深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开展粮油作物整县整建制高产创建,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这些都将为吨粮田创建提供有力支撑。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增产能,要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也要健全机制保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提出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等政策的同时,还首次提出支持开展小麦“一喷三防”。2022年,针对小麦生产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实施新的小麦“一喷三防”补贴政策,对小麦生长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混合剂等“一喷三防”措施给予补助,以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一喷三防’挺管用,去年保住了1200多斤的较高亩产水平。”陈允生说,“去年4月底到5月初,共在麦田进行了三次‘一喷三防’作业,政策补贴足足给我省下了近2万元农资成本,希望今年好政策还能继续。”射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乔干群向记者介绍,去年,射阳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一喷三防”作业,有效促进了小麦稳产增产。“今年,我们将根据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进一步支持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并落实1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全县小麦赤霉病防控物资的采购,全力将小麦赤霉病危害损失降至最低,确保夏粮丰产丰收。”乔干群说。围绕“一喷三防”,一系列政策部署加快推进,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继续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补助全覆盖;农业农村部日前提出,及早布置安排病虫害防控,制定好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方案,搞好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录祥认为,“一喷三防”是一项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小麦植保措施,政策保障有助于推动其大面积普及,为小麦生产保驾护航,这也充分说明我国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推动粮食产能新增千亿斤,‘强政策’至关重要。”曹慧说,应以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来调动和提升农民种粮和主产区抓粮“两个积极性”,包括通过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扶持政策体系让农民种粮有奔头,通过逐步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让主产区抓粮经济上得实惠。此外,还应在促经营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强农户经营能力;做好产销衔接、延长粮食产业链条,鼓励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实现优质优价,加快推动粮食产业增值增效。以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3月2日
其他

超越“碳中和”,纽荷兰发布首款液化天然气拖拉机

纽荷兰T7液化天然气拖拉机原型机当全球都在为实现“碳中和”竭尽所能时,我们在科技日上发布的另一款划时代新产品——纽荷兰T7液化天然气拖拉机原型机甚至可以带来优于“碳中和”的环境效益,并在动力和性能表现方面媲美传统产品。这是凯斯纽荷兰在替代燃料方面长期研发投资以及积极寻求与农业领域创新者合作所孕育的新果实。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度探究这款前瞻性产品。点击视频查看更多精彩内容「平衡」破局传统大马力农机产品的可持续困境纽荷兰T7液化天然气拖拉机能满足用户对大马力农机的性能要求,并兼顾环境效益。
2023年3月2日
其他

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启动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以下统称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责任、严格把关。如推荐企业明显不符合《办法》标准,我部将进行通报。二、工作程序
2023年3月2日
其他

中国农机企业家峰会杭州年会成功举办

为深入探讨中国农机行业发展,积极助力中国建设农业强国之路,2月25日-26日,“中国农机企业家峰会”年会在杭州召开。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宁学贵、中国一拖、潍柴雷沃等11家峰会成员单位及科乐收、东风井关、玉柴股份等受邀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会议,生态环境部大气司移动源处副处长崔明明
2023年3月1日
其他

整零互评,合力构建良好整零合作关系

近日,中国农机零部件龙头企业评审会和整零合作优秀整机企业评审会同期在玉林农机采购人峰会期间召开,会议评选出了第五批零部件龙头企业和第二批整零合作优秀整机企业,获奖名单将于近期通过中国农机工业网和中国农机工业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公示。2023年度农机零部件龙头企业评选活动,经主机企业推荐和零部件企业申报,协会初选,共有39类零部件产品73家零部件企业进入最后的会评名单。评审会邀请了60余名行业骨干整机企业的采购负责人担任评审专家,采用现场手机扫描二维码投票的方式进行,第一轮投票得票率超过50%的候选企业直接获得零部件龙头企业,对于得票率低于50%的候选企业,再进行第二轮投票,得票过半数者当选零部件龙头企业;对于两轮投票得票数都没有超过50%的候选企业,与会专家进行现场讨论,集中意见,如果过半数专家都同意,则此类候选企业当选零部件龙头企业,反之则落选。最终,67家农机零部件企业进入公式名单。整零合作优秀整机企业是由参加会议的80多名零部件企业负责人评选出的奖项,共设置了6个奖项,分别是诚信合作奖、公平友好奖、携手创新奖、高效服务奖、阳光采购奖和未来伙伴奖。根据评选规则除未来伙伴奖设置5个名额外,其余每个奖项设置3个名额;每家候选企业最多可同时获得2个奖项。本次评审会同样采取微信扫描二维码现场投票的方式进行,首轮投票每个奖项得票前10位进入第二轮投票,第二轮投票得票数前3名的企业最终获得该奖项。最终,20家企业获得整零合作优秀企业荣誉。陈志会长在讲话中指出,零部件分会成立10年来,一直致力于创造一种新型的整零合作关系,零部件龙头企业是由整机企业采购负责人评选出来的优秀零部件企业,目前零部件龙头企业在整机企业供应链体系中的占比,已经成为衡量整机企业供应链体系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而整零合作优秀整机企业是由众多的零部件企业评选出来的自己心目中优秀的整机企业,哪个整机企业讲诚信、口碑好,哪个企业得票数就高,而且投票结果与他在行业中了解的情况是一致的,这说明这个奖的分量比其他很多奖项都重,含金量更高,因为这是供应商对整机企业的认可,他希望不管是获得零部件龙头企业的零部件企业还是获得整零合作优秀企业的整机企业,珍惜荣誉,携手并进,合力构建良好整零合作关系,为推动中国农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3年3月1日
其他

自主研发!电驱高速播种机惊艳推出

黑龙江德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日前正式推出历时多年自主研发的德沃电驱高速播种机。黑龙江省农机产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首席专家陈实点评说,德沃推出的全新播种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播种机发展里程碑式的创新产品。据德沃营销副总裁程建波介绍,德沃电驱高速播种机历经五年攻关、三代试制,如今正式走向市场,助力农业生产。2018年,德沃开始组建团队进行大型电驱气力式播种机研发,2020年完成第一轮样机试制;2021年,在多地开展样机作业,疲劳测试超过200天;2022年春季,5台播种机同时多地开展大面积示范实地播种;2022年秋季通过性能检验和推广鉴定。该机器作业速度8—12km/h,作业行数12—18行,可根据播种需求任意开启关停单体;采用独立电控排种系统,不受地轮传动限制,根据作业速度自动调节播种,快速更精准;气吸式负压吸种,有效杜绝空穴漏播现象,实现高速精密播种,适应更多播种速度;配备种肥下限感应探头,作业效率大幅提高。该机器具有电驱播种、电控施肥,二垄三垄自由切换,一键参数、一键上种,数据采集、多重监控,触摸操作、起落感应,单行控制、单行降密,地头地尾、播量正常等性能。其控制界面和布局方式自主研发,整机触控屏采用全中文控制系统,操作习惯更符合中国用户需求,价格更加亲民。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逾5万亿元

2022年,财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发展农业保险牵头责任,会同有关方面持续推动我国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稳定农户种粮收益,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据全国农业保险数据信息系统统计,2022年,我国农业保险为1.6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5.46万亿元,农业保险支农、惠农、富农、强农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年实现农业保险保费规模1192亿元,同比增长23%,巩固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全球第一地位。其中,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434.53亿元,同比增长30.3%。
2023年2月9日
其他

经济日报:为中小微企业恢复增长再加把劲

近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下称“《措施》”),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整体而言,《措施》将此前系列分散的稳增长、调结构政策合并,更具系统性。同时,更加注重综合施策、协同联动。每项政策都明确了部门主体,强调多部门联合发挥效用,有利于形成长效协同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说。切实解决生产经营困难
2023年2月9日
其他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密集关注“东方红”

《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春耕备耕忙
2023年2月9日
其他

央视连续报道 |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车轮上的“春耕速度”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连日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及《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晚间新闻》等新闻栏目多时段对潍柴雷沃智慧农业抢抓农时助春耕、智能农机实现车轮上的“春耕速度”进行深度报道。2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抢抓农时备春耕
2023年2月7日
其他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主要内容如下。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为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制定本纲要。一、形势背景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质量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全民质量意识显著提高,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安全更有保障,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重要消费品、新兴领域高技术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效能逐步彰显,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质量作为繁荣国际贸易、促进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越来越成为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焦点。当前,我国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发展基础还不够坚实。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健全质量政策,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着力推动品牌建设,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着力提高全民质量素养,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技术、规则、标准,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质量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不断下降,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著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瓶颈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一二三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建成一批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更加健全,品牌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布局更加合理,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建成若干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打造一批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政策法规更加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更趋完备,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有效,质量管理水平普遍提高,质量人才队伍持续壮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和数量更好适配现代质量管理需要,全民质量素养不断增强,质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三、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三)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协同开展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动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全流程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建立质量专业化服务体系,协同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应用,打通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四)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标准,实现资源绿色、高效再利用。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计量基标准、碳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推广绿色生活方式。(五)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开展质量惠民行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质量改进,促进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提质扩容,满足多样化、多层级消费需求。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动经营者诚信自律,营造安全消费环境,加强售后服务保障。完善质量多元救济机制,鼓励企业投保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相关保险,健全质量保证金制度,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六)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础质量攻关,实现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开展材料质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验证,提高材料质量稳定性、一致性、适用性水平。改进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性能指标,提升可靠性、耐久性、先进性。推进基础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数字智能、网络技术深度融合,提高生产制造敏捷度和精益性。支持通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工程化开发,实现工业质量分析与控制软件关键技术突破。加强技术创新、标准研制、计量测试、合格评定、知识产权、工业数据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七)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推动产业质量升级,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以先进标准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质量、管理协同创新,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以质量创新促进服务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完善服务业质量标准,加强服务业质量监测,优化服务业市场环境。加快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八)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支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集群加强先进技术应用、质量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培育形成一批技术质量优势突出、产业链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深化产业集群质量管理机制创新,构建质量管理协同、质量资源共享、企业分工协作的质量发展良好生态。组建一批产业集群质量标准创新合作平台,加强创新技术研发,开展先进标准研制,推广卓越质量管理实践。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打造技术、质量、管理创新策源地,培育形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九)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强质量政策引导,推动区域质量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区位优势、环境承载能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融合。推动东部地区发挥质量变革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质量竞争新优势,实现整体质量提升。引导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内支柱产业质量升级,培育形成质量发展比较优势。推动东北地区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和质量振兴。健全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深化质量强省建设,推动质量强市、质量强业向纵深发展,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五、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十)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定农产品质量监测追溯互联互通标准,加大监测力度,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严格管控直接上市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的认证管理,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加快构建全程覆盖、运行高效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信用和智慧赋能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水平。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速,提高药品检验检测和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能力,优化中药审评机制,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十一)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升级消费品质量标准,提高研发设计与生产质量,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推行高端品质认证,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强化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和分等分级。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使用便利。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提高出口商品品质和单位价值,实现优进优出。制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对质量问题突出、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消费品,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十二)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强化复杂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可靠性一体化设计,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制度,加强检测评定能力建设,促进原创性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完善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保障重大设备质量安全与投资效益。加快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高质量通用智能装备。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计划,提高机械、电子、汽车等产品及其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促进品质升级。六、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十三)强化工程质量保障。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保证合理工期、造价和质量。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工程施工岗位责任制,严格进场设备和材料、施工工序、项目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加强运营维护管理。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辅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将企业工程质量情况纳入招标投标评审,加强标后合同履约监管。(十四)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完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和认证评价体系,倡导选用绿色建材。鼓励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推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驻厂监造。落实建材生产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严格建材使用单位质量责任,强化影响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耐久性的关键建材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加大对外墙保温材料、水泥、电线电缆等重点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实施缺陷建材响应处理和质量追溯。开展住宅、公共建筑等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整治,促进从生产到施工全链条的建材行业质量提升。(十五)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树立全生命周期建设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完善勘察、设计、监理、造价等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鼓励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专业化服务。完善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论证机制,突出地域特征、民族特点、时代风貌,提供质量优良、安全耐久、环境协调、社会认可的工程设计产品。加大先进建造技术前瞻性研究力度和研发投入,加快建筑信息模型等数字化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创新开展工程建设工法研发、评审、推广。加强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高水平应用,打造品质工程标杆。推广先进建造设备和智能建造方式,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筑应用,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低碳环保、节能减排。七、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十六)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技推广、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专业服务。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系统性集成、流程再造等服务,提升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咨询等科技服务水平,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精准性和可及性。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供应链物流,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优化国际物流通道,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规范发展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提高现代物流、生产控制、信息数据等服务能力,增强产业链集成优势。加强重大装备、特种设备、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安装、维修、保养质量水平。(十七)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大力发展大众餐饮服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创新丰富家政服务,培育优质服务品牌。促进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打造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等精品项目。提升面向居家生活、户外旅游等的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推动航空公司和机场全面建立旅客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航空服务能力和品质。积极培育体育赛事活动、社区健身等服务项目,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品质。促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新型消费体验中心,开展多样化体验活动。加强生活服务质量监管,保障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十八)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一窗通办、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高服务便利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提质扩容。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用工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强化科技标准支撑和物资质量保障。持续推进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控传染病跨境传播能力。加强公共配套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八、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十九)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鼓励企业加强质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质量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实施重大质量改进项目,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质量改进、品牌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质量技术创新能力。(二十)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生产经营战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建设,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实施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考核评价,推动质量形成过程的显性化、可视化。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质量标杆经验交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制定等,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培训,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重视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队伍建设。(二十一)争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打造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开展品牌理论、价值评价研究,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推动品牌价值评价和结果应用。统筹开展中华老字号和地方老字号认定,完善老字号名录体系。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为优质品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九、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二十二)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建立高效权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管理。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推进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完善国家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需求导向的量值溯源体系,规范和引导计量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深入推进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结构,不断提升标准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深化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加强公益性机构功能性定位、专业化建设,推进经营性机构集约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深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资质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服务,优化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监管,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从业行为。开展质量基础设施运行监测和综合评价,提高质量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水平。(二十三)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合理布局国家、区域、产业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突破量子化计量及扁平化量值传递关键技术,构建标准数字化平台,发展新型标准化服务工具和模式,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快认证认可技术研究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性、集成化方向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开展先进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方法、高端计量仪器、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研制验证。完善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品牌培育、发展、保护机制,推动形成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加大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逐步增加计量检定校准、标准研制与实施、检验检测认证等无形资产投资,鼓励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二十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行动,围绕科技创新、优质制造、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等技术服务,推动数据、仪器、设备等资源开放共享,更好服务市场需求。深入实施“标准化+”行动,促进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拓展伙伴计划,构建协同服务网络,打造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为产业集群、产业链质量升级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区域内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集成融合,鼓励跨区域要素融通互补、协同发展。建设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跟踪、研判、预警、评议、应对。加强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国内国际衔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十、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二十五)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健全质量法律法规,修订完善产品质量法,推动产品安全、产品责任、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法律法规建设。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工程质量违法违规等行为,推动跨行业跨区域监管执法合作,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支持开展质量公益诉讼和集体诉讼,有效执行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担保与争议处理机制,推行第三方质量争议仲裁。加强质量法治宣传教育,普及质量法律知识。(二十六)健全质量政策制度。完善质量统计指标体系,开展质量统计分析。完善多元化、多层级的质量激励机制,健全国家质量奖励制度,鼓励地方按有关规定对质量管理先进、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实施激励。建立质量分级标准规则,实施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引导优质优价,促进精准监管。建立健全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质量披露制度,鼓励企业实施质量承诺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和招投标制度,健全符合采购需求特点、质量标准、市场交易习惯的交易规则,加强采购需求管理,推动形成需求引领、优质优价的采购制度。健全覆盖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强化对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金融服务供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质量创新的金融扶持力度。将质量内容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支持高等学校加强质量相关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完善质量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培训制度和职称制度,实现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着力培养质量专业技能型人才、科研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建立质量政策评估制度,强化结果反馈和跟踪改进。(二十七)优化质量监管效能。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创新质量监管方式,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制度改革,分类放宽一般工业产品和服务业准入限制,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产品以及重点服务领域,依法实施严格监管。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加强工业品和消费品质量监督检查,推动实现生产流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抽查,探索建立全国联动抽查机制,对重点产品实施全国企业抽查全覆盖,强化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置。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开展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健全产品召回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召回技术支撑,强化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构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质量安全追溯标准,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加强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建立质量安全“沙盒监管”制度,为新产品新业态发展提供容错纠错空间。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质量竞争、优胜劣汰。严格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持续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机制。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等重点区域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强化网络平台销售商品质量监管,健全跨地区跨行业监管协调联动机制,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二十八)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创新质量治理模式,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强化基层治理、企业主责和行业自律。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动员各行业、各地区及广大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全方位推动质量升级。支持群团组织、一线班组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劳动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学会及消费者组织等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标准制定、品牌建设、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推进行业质量诚信自律。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健康安全消费理念,主动参与质量促进、社会监督等活动。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作用,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和最佳实践,曝光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质量文化建设,鼓励创作体现质量文化特色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二十九)加强质量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双多边质量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有关国家的质量对话与磋商,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合作。围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等,建设跨区域计量技术转移平台和标准信息平台,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健全贸易质量争端预警和协调机制,积极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关规则和标准制定。参与建立跨国(境)消费争议处理和执法监管合作机制,开展质量监管执法和消费维权双多边合作。定期举办中国质量大会,积极参加和承办国际性质量会议。十一、组织保障(三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质量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建立质量强国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整体有序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实施。(三十一)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质量强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将纲要主要任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同步推进,促进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环境、人才等方面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三十二)开展督察评估。加强中央质量督察工作,形成有效的督促检查和整改落实机制。深化质量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对纲要实施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建立纲要实施评估机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来源:新华社
2023年2月7日
其他

农业农村部召开重要会议 与农机紧密相关

2月6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出席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紧盯不放抓好春管春耕各项工作,抓实抓细小麦油菜田管,全力稳住大豆面积,集成组装大面积提升单产,奋力夺取夏季粮油丰收,为稳增长、稳物价、增信心提供坚实支撑。会议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抓好粮食生产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当前夏季粮油生产基础总体较好,但也面临苗情复杂田管任务重、粮食生产成本持续攀升等问题。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务必从全局大局高度充分认识抓好今年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自觉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切实把粮食生产各项工作抓实抓到位。会议强调,要紧盯小麦油菜苗情转化关键期,科学分析有利和不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扬长避短。针对入冬以来冬麦区气温总体偏低、局部麦田缺墒等问题,加密监测预警,推动抗旱保苗、浇水保墒等技术措施落实到田,促弱苗转化、控旺苗稳长。及早布置安排病虫害防控,制定好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方案,搞好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会议强调,要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做好科技创新、加工增值和政策支持三篇文章。当前在抓好生产的同时,要抓紧协调完善大豆和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加大轮作补贴和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奖励规模,促进产销衔接,在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县扩大覆盖面,加大大豆种植支持力度,着力缩小大豆玉米种植收益差,千方百计稳住净作大豆。因地制宜找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适用种植模式,加快改造农机、适配农艺,解决好打药除草、机种机收等问题。引导大豆加工企业到主产区布局,带动提高种植效益。针对油菜长势不均、旺弱并存等问题,分区分类加强精细指导。会议要求,要不误农时抓好春播,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落细粮食生产各项扶持政策,做好政策解读,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切实稳住粮食面积。把大面积提升单产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油生产的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针对大田与试验示范田单产差距较大问题,全链条、全环节查找分析短板弱项,分品种拿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方案,搞好技术集成、主体配套、政策衔接,由点及线到面推广高质高效品种技术,全力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尽快落地见效。及早做好农资农机服务保障,提前调度种子、肥料、农药等需求,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协调农资储备和调剂调运,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认真组织机手培训,规范操作、达标作业,切实提高整地播种质量。要紧盯全国两会等关键节点抓好“菜篮子”产品供应,科学安排蔬菜茬口和上市档期,稳定能繁母猪存栏,指导养殖场户合理出栏,稳定市场价格,防止大起大落。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主持会议。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江苏、湖北、湖南6省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2023年2月7日
其他

青岛农业大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重点专项立项名单,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王东伟教授主持的“大豆等油料作物轻简化丰产技术研发及集成示范”项目获得立项,获批经费2000万元,这是青岛农业大学“十四五”首个获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项目由青岛农业大学牵头,联合国内从事油料作物研究的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康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优势单位共同承担。项目围绕大豆、油菜、花生作物品种高产和高油协同能力不强、农机农艺融合度低、生产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研发高产与高油协同提升、高质量群体调控、抗逆稳产、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的轻简化种管收与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筛选高产、高油和适宜机收的大豆、油菜、花生优质新品种,优选和研发关键种、管、收农机装备,构建大豆、油菜、花生轻简化丰产增效综合技术体系,在油料作物主产区进行集成示范。王东伟教授长期围绕“花生芝麻特色油料作物机械化”的国家重大需求,重点在花生、芝麻播种与收获理论,以及精密播种与高效联合收获的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对农业机械教育体系的改革作了大量工作,促进了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和我国农业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曾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2023年2月7日
其他

河北:到2025年,推广应用加装北斗终端的农机不少于3万台

《河北省“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2023年2月6日
其他

中联重科斩获多米尼加农业部农机大单

1决胜“世界级竞技”!中联重科成功中标多米尼加农机装备集采项目近日,多米尼加共和国农业部正式公布,中联重科成功中标该国农业机械装备批量集采项目,斩获价值千万的农机大单。去年10月,多米尼加面向全球发起批量集采农业机械装备项目的招标需求。中联重科与来自欧、美、日等国家与地区的世界级农机品牌同台竞技,最终凭借产品质量、服务能力等脱颖而出,在综合评分中排名第一,成为此次项目中采购份额最大的单一供应商,尽显中国企业风采。2出海新官宣!老挝首家中联重科农机旗舰店隆重开业2月1日,老挝首家中联重科农机旗舰店在万象盛大开业。该旗舰店由中联农机与战略合作伙伴湖南炫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既是中联农机海外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双方在海外市场战略合作的重大突破。开业后,旗舰店将逐步建立在老挝的农机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融资租赁等全方位服务体系,助力中国农机品牌和产品服务更好地“走进”当地市场。来源:中联重科
2023年2月6日
其他

一拖股份:预计2022年度净利润为7.55亿元到8.3亿元,同比增长72.37%到89.5%

第一拖拉机股份发布最新公告,公司2022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7.55亿元到人民币8.3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人民币3.17亿元到人民币3.92亿元,同比增长72.37%到89.5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公司2022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6.72亿元到人民币7.4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人民币3.37亿元到人民币4.12亿元,同比增长100.60%到122.99%。公告称,受国家持续重视三农工作、国内粮食价格上涨、非道路柴油机“国四”排放切换等因素影响,国内拖拉机行业2022年继续保持增长。2022年,公司坚持“抓机遇、提能力、迎变局、稳增长”的经营思路,公司产品竞争优势持续提升,渠道建设不断改善,全年公司大中型拖拉机产品销量同比增长约27.58%,柴油机产品销量同比增长约9.16%。同时,公司通过深化全价值链成本管控、深入推进精益生产管理、强化费用管控等举措,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管控,实现提质增效。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作者:杨杰
2023年2月6日
其他

财政部部长刘昆:推进先进农机创制应用

《中国财政》2023年第1期刊登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中关于农业及农机的内容备受行业关注。刘昆指出,2023年要支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先进农机创制应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刘昆指出,财政部加大财政政策调节力度,支持保粮食能源安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2022年国际粮食、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针对农资价格上涨等影响,对实际种粮农民分三批发放补贴400亿元。实施“一喷三防”补贴支持夏粮小麦促弱转壮,及时动用中央预备费支持抗旱减灾保秋收。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创新开展调控轮换保障供应。刘昆表示,在过去的五年,财政部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购置与应用、种源技术攻关等资金保障,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对产粮大县、商品粮大省奖励力度,全力调动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积极性。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和增长机制。吉林、黑龙江等加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新疆等完善“一卡通”管理,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财政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刘昆强调,2023年财政工作要支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加大对产粮大县奖励,更好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风险保障作用,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向耕地、种子和科技要产能,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先进农机创制应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继续增加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重点向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2023年2月3日
其他

首批3台“东方红”辣椒专用机组成功交付

2023年首批辣椒专用机组交付用户春节前夕,今年首批3台“东方红”辣椒专用机组成功交付山东客户。东方红2BL-4型多功能自走式智能辣椒直播机组由中国一拖拖研所公司设计生产,集机、电、液于一体,是适应套种或非套种农艺下的辣椒直播作业,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引起强烈反响。去年11月,中国一拖生产的东方红辣椒直播机首批生产下线并交付使用。该产品提升了当地辣椒种植的农机自动化程度,实现麦间辣椒套种从耕到种的全程自动化,同时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后续,东方红多功能自走式智能辣椒直播机订单将陆续交付。东方红辣椒机产品产业化开始迈上新台阶。来源:中国一拖
2023年2月3日
其他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年度中国企业新媒体榜单 玉柴位列行业第一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公布了2022年度“中国企业新媒体指数榜”,玉柴集团排名第124名,位列行业第一。从2014年起,国资委新闻中心(国资小新)联合清华大学新闻研究中心、清博指数、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经济网、《中国企业家》杂志发布中央企业新媒体传播指数榜。该指数榜融合了主流新媒体平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98家中央企业新媒体平台账号的数据表现为统计基准,全面评测中国企业融合传播的全网影响力与宣传价值,具有较高的客观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玉柴集团新媒体平台矩阵近年来,玉柴集团自媒体全矩阵发力,通过建设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头条号、百家号、御风团小程序、微博、融媒体等国内平台,Facebook、领英、YouTube、TIKTOK等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为主导的品牌传播中央厨房,完善数字营销“天网”建设。2022年,玉柴集团在国内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累计播放量超750万次,自媒体图文总阅读量超1055万次,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曝光量超1400万次,提高了品牌知名度。玉柴集团去年策划的大马力燃氢发动机点火、环疆挑战赛、助力卡塔尔世界杯、高质量发展成果展、非道路国四专场直播等重大事件营销,依据新媒体平台特点进行内容生产与分发,形成强大的传播力,得到客户、行业、媒体的广泛关注,有效促进品牌曝光量和询盘留资。2022年,玉柴集团以超756亿元位列202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101位,连续17年领跑内燃机行业。企业品牌故事入选年度国有企业优秀品牌故事,玉柴集团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来源:玉柴集团
2023年2月3日
其他

LN机型上“大线” 平均1台6分钟

市场需求旺,怎么来保证?1月18日,中国一拖大拖公司10台东方红LN系列后箱用时1个小时下线完毕,平均6分钟1台。这个成就来之不易,背后有故事。12月28日,LN系列机型正式在130马力装配线上投入批量生产。上“大线”之初,这个系列将近10个小时才装了40台车。虽然,从第一台LN后箱上线开始,中国一拖大拖公司所属部门的车间主任、班组长、车间技术骨干就全部集中在了后箱线上,产品、工艺人员也全程在线指导。但20分钟过去了,第一台后箱的装配却迟迟不能完成。市场急需投放这批国四LN主机。需求就是命令,需求就是效益。如果不能按时完成这批车,还会影响到后续机型的生产。向重拖车间求援吧,他们有经验。5分钟后,以高级技师带队的重拖支援LN上大线5人小组就来到了分装后箱线。5人小组一条条“秘籍攻略”悉数传授,一个个工位讲解、示范,中午只休息了半小时,12点又准时来到了后箱线作指导。下午17:17分,第40台LN后箱下线完毕。明天还有35台,不知道又得用多久才能干完。第二天5人援助小组又早早来到了后箱线,继续指导着每个工位的装配,传授着一年来LN机型装调的经验心得,6个小时后,35台后箱顺利下线了……1月18日,10台LN后箱用时1个小时下线完毕,平均6分钟1台。产能出来了,质量更要跟得上。中国一拖大拖公司通过用户反馈,使职工切身感受到从自己手中流出的质量问题对用户造成的影响。他们制作了市场质量问题台牌,交于班组,要求摆放在装配工位,规范职工按要求装配,确保每一台生产出来的拖拉机都能顺利地为用户创造出高价值!以优秀的产品品质助力首季开门红。来源:中国一拖
2023年2月2日
其他

上海市今年新建1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1月11日开幕,上海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建3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抓好粮食蔬菜生产。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新建3万亩高标准农田。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建设2000亩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新建1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持续提升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发展都市绿色现代农业。深化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新建3万亩高标准农田。推动现代种业发展,新建1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推动域外农场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2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继续推动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推进20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打造10万户“美丽庭院”。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作者:杨杰
2023年2月2日
其他

新研股份大幅扭亏为盈

新研股份日前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00万元—10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718万元—8418万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新研股份深度布局航空航天和农机双赛道,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增长,公司前期布局迎来收获期。新研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各项业务,加强市场开拓响应客户需求,深化与重点客户的合作力度。同时,强化预算管理,控制费用支出,提升业绩降低成本。公司业务受益于农机和军工行业发展增长需求,两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大幅增长,毛利率显著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新研股份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14.59亿元,大增43.81%,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此外,继三季度扭亏为盈后,新研股份盈利增长趋势增强。根据业绩预告数据测算,第四季度,新研股份2022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5636万元—8336万元,扣非净利润4753万元—7453万元,盈利保持稳定向好。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作者:穆易
2023年2月2日
其他

五征集团:开足马力赶订单 铆足干劲开好局

起步冲刺,开局争先。1月27日(正月初六),节后第一天,五征集团各产业、各部门铆足干劲忙生产、赶订单,集团研产供销服全产业链相互配合、干劲十足,各部门拧成一股绳、聚成一股力,努力实现“开门红”。上午7点,一辆辆满载着五征农用车的运输车缓缓从五征发货场大门驶出,发往全国市场。发货场上忙发车,生产车间忙生产。在农用车生产车间也是一幅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全力投入运转,设备开动率达到100%。据农用车生产部负责人介绍,农用车1月份市场订单累计提报8000余台,截止今天,欠市场未生产订单2500多台,今天所有生产车间均已全面开工生产,同时,生产部也加强产供销的组织协同,保证订单的及时交付。上午8点,飞碟汽车生产负责人正在安排部署节后全面生产、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统筹协调研发、营销、采购等部门,做到稳中求进,实现开门红。在汽车装配线上,各环节、各工序正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装配员工操作娴熟,整套动作行云流水,驾驶室布装、车架布装、发动机安装、轮胎安装……井然有序,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每3分钟就有一辆飞碟汽车下线。在环保科技发货场上,20多辆白蓝相间的五征环卫车辆在鞭炮声中接连起步,如同英姿飒爽的战士,走出厂门,助力环卫事业建设。据五征集团环保科技营销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天开工第一天,向市场发往20多台7方后压缩和10方蓝牌自装卸环卫设备,销售额在500万以上。在五征集团山拖农装厂门前,105台中大马力拖拉机已装车完毕,准备发往全国市场。正月初五,节后开工前一天,五征集团2023年工作启动动员大会在五征总部召开。五征集团总经理姜文娟分别与汽车、农用车、农业装备、环卫装备、青贮负责人签订2023年目标责任状。姜文娟总经理做工作部署,希望全体干部员工能够凝心聚力,拧成一股绳,共同努力实现2023年工作目标;能够以高标准来履行工作、引领团队,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能够有工匠精神,多去生产现场,多与客户交流,追求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姜卫东董事长做动员讲话。他强调,我们要积极拓展和发挥这些年打拼积累的优势和经验,主动迎接挑战,抢抓新机遇、找准突破口,夯实发展基盘,紧紧把握市场动态,适时调整应对策略,始终把握市场主动权,在锐意创新中抢占发展先机,把增强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地位作为首要任务,在实干担当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正月初三,五征农业装备就开始安排节后生产工作,对人员、物料、设备进行梳理,通过提前筹备关键零部件,技术、质量等部门梳理工艺流程,检修各车间生产设备等措施,保质保量的完成1月份700台的生产目标。来源:五征集团
2023年2月2日
其他

悦达·黄海金马8个集装箱116台拖拉机顺利装箱发往海外

农历正月初八,江苏悦达智能农业装备有限公司8个集装箱,116台黄海金马拖拉机顺利装箱发往海外。图为发车现场2022年,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传统农机出口市场订单骤降,农机出口贸易面临困境,江苏悦达智能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进出口公司主动出击,积极与客户沟通,帮助客户解决汇款、物流等问题。2022年12月,进出口公司成功拿下116台海外拖拉机订单。
2023年2月1日
其他

中国一拖:全员初四上班 冲刺首季开门红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四)当大多数人还在享受假期的快乐和浓浓的亲情时中国一拖全体员工提前到岗在各自的岗位上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冲刺首季开门红中国一拖主机厂大拖公司总装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争分夺秒装配一台台“东方红”大轮拖列队驶下流水线中小拖公司、柴油机公司铸锻公司、福莱格公司物流公司等全部开足马力为开门红,为保春耕开始了新一年的奋力拼抢来源:中国一拖
2023年2月1日
其他

国常会重磅部署春耕备耕重点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持续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部署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为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打牢基础;要求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和保持外贸外资稳定,增强对经济的拉动力。会议指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粮食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四成。二月初有关部门要作全面部署,层层压实责任,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为提升粮食稳定供应能力、保持物价平稳打牢基础。一是抓好小麦、油菜春季田管。因地因苗加强技术指导,及时防范春旱、倒春寒、病虫害等灾害。
2023年1月30日
其他

沃得农机2022年营收、利润双增15%

“优秀经销商奖”“优秀供应商奖”等奖项。站在2023年的新起点,在榜样的激励下,全体沃得人将发挥勇往直前的蓬勃力量,秉承开拓奋进的进取精神,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2023年1月18日
其他

河北英虎拟在沪市主板上市

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虎机械”)日前预披露招股书,拟在沪市主板上市。英虎机械计划募资12.87亿元。其中,4.13亿元用于玉米收获机扩产项目,2.54亿元用于玉米收获机零配件项目,6955.6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英虎机械的主要发起人为李侠、李衡以及天津铭盛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英虎机械改制设立前,李侠、李衡拥有的主要资产为英虎有限的股权,实际从事的主要业务为参与英虎有限的经营管理;天津铭盛的主要股东为李侠和李衡,各占49.25%的股份。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李侠、李衡分别直接持有发行人3600万股股份,各自占发行人股本总额的48%;同时各自通过天津铭盛间接持有发行人147.75万股股份,各自占发行人股本总额的1.97%。两人合计持有发行人99.94%的股份。英虎机械成立于2009年,公司拥有一家全资子公司,即河北昊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河北邯郸临漳县邺都工业园。英虎机械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玉米收获机械专业制造商,主要产品为摘穗剥皮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和茎穗兼收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英虎机械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山西、陕西、宁夏、甘肃、辽宁、吉林等地区建立了经销网点,产品营销网络遍布黄淮海、东北、西北等主要玉米种植区域。招股书显示,英虎机械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5.52亿元、8.22亿元、16亿元;净利分别为6217.8万元、6405万元、2.14亿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7866万元、9440万元、1.89亿元。2019-2021年,英虎机械实现玉米收获机销量分别为3345台、4691台和8500台,销量分别位居国内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领域的第四名、第三名和第二名,位居行业前列。2019-2021年,英虎机械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5.12%、16.20%和21.30%。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2023年1月18日
其他

农机企业家吴洪珠建议:“清单式”推动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

“农机是解决谁来种地、切实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吴洪珠建议,设立高端农机专项研发计划,“清单式”推动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推动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青岛市既是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农业大市,既有浪漫绵延的海岸线,也有广袤深厚的农村大地,全市农机装备企业和相关配件企业达800余家。但另一方面,受限于我国农机产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有近20年的差距,国产农机具70%以上为中低端产品等现状,农机装备发展仍存在一定的短板。“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多被国外垄断。”吴洪珠坦言,除了高端装备供给不足,农机院校、农机专业的相关人才毕业后只有少数人继续从事农机研究,农机研究面临产业化、商品化不足的瓶颈,科研成果多停留在实验室,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此外,高性能、智能化农机装备和适应南方丘陵山区的农机欠缺,丘陵山区土地碎片化制约了大型智能农机发展。他建议,设立高端农机专项研发计划,精准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清单式”推动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将高端精密液压件、农业智能传感器、大型高效复合型农机具等关键部件和整机装备列入,推动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推进“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探索“揭榜挂帅”新型项目组织方式,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成立联合体;建立青岛市农机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对农机人才培养规模大、学科优势明显的高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进解决丘陵山区农机技术关键性堵点。引领一批有研发实力的农机制造企业进行技术攻关,破解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技术“瓶颈”,加大丘陵山区先进适用、小型智能农机研发与推广,打通制约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2023年1月18日
其他

工信部将农机高端装备重大技术攻关纳入重点任务!

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2023年要抓好13个方面重点任务,加快农机高端装备重大技术攻关纳入其中。农机高端装备技术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上上下下,相关部门和地方要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促进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推广部门、应用主体紧密衔接,围绕产业急需、农民急用搞好研发制造,加快短板机具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国农机装备数量不断增多、结构不断优化,但高端农机装备依然匮乏,如何补齐短板成为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关键。2021年11月29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召开了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推进会。一年来,通过充分动员地方、推动部门、引导企业,我国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大型大马力农机装备实现国内无级变速拖拉机从无到有的突破,丘陵山区部分小型机具加快研制并开始应用于生产一线,北斗终端加快应用于农机,实现农机北斗终端出口零的突破……新年伊始,工信部明确2023年加快农机高端装备重大技术攻关,为农机行业打下了一针强心剂,让我们有理由期待对2023年行业更有信心。
2023年1月18日
其他

2022年农机畅销榜:种植施肥机械三甲揭榜

为提升农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优秀产品知名度,引导用户选择购买销量大、市场占有率高的农机产品,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机化导报、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联合发布2022年农机畅销榜。此次发布的2022年农机畅销榜的上榜产品,是以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的农机购置补贴销量为依据。播种机械精量播种机第一名
2023年1月17日
其他

2022年农机畅销榜:其他机械三甲揭榜

为提升农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优秀产品知名度,引导用户选择购买销量大、市场占有率高的农机产品,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机化导报、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联合发布2022年农机畅销榜。此次发布的2022年农机畅销榜的上榜产品,是以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的农机购置补贴销量为依据。灌溉机械喷灌机第一名
2023年1月17日
其他

2022年农机畅销榜:田间管理机械三甲揭榜

为提升农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优秀产品知名度,引导用户选择购买销量大、市场占有率高的农机产品,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机化导报、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联合发布2022年农机畅销榜。此次发布的2022年农机畅销榜的上榜产品,是以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的农机购置补贴销量为依据。中耕机械中耕机第一名
2023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