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其他

绿色“化”园,你我共建共享 ——2023年化学科技文化节游园会活动圆满举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工作要求,号召我院青年学子“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服务广大师生群众,5月21日下午,学院团委联合我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生党支部于南校松涛园食堂前举办2023年化学科技文化节游园会,通过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向广大师生群众宣扬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和绿色化学理念,科普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助力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活动当天艳阳似火,松涛园前的广场却出现了一道亮丽宜人的“绿色风景线”——游园会设置的驱蚊香囊DIY、“化”联万物、趣味投环、妙笔生“化”、晶胞拼图等各个摊位吸引了不少师生及家属陆续前来进行现场游戏和互动,随着参与的人数逐渐增加,游园会开始变得热闹非凡。时值初夏,蚊虫渐多,党支部的成员考虑到居民的生活实际需求,决定在本次游园活动中开展驱蚊香囊手工制作活动。党支部成员在摊位为群众介绍各种中药材的驱蚊成分,参与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分量比例的艾叶、丁香、薄荷等具有驱蚊效果的中药材,自己动手进行原料碾磨并装袋,制作自己专属的驱蚊香囊。活动吸引到了校内众多师生和家属的青睐与参与,许多家长陪同自己的小孩饶有兴致地一起进行香囊制作,在轻松愉快的亲子过程中为自己和家人准备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驱蚊香囊。本次活动党支部协助制作并送出香囊约120个,为师生群众在炎炎夏日里带来一次美好飘香的活动体验。游园会的其他各个摊位也人头攒动,各摊位上的化学桌游、趣味投环、绘画创作、拼接模型、实验展示等游戏和活动,让参与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各种化学现象、化学原理、化学应用的了解和认识。除了小游戏,本次游园会学院团委还精心设计了多块宣传展板,向前来参与活动的师生群众介绍生活中各种化学知识,例如烹饪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可降解塑料的化学原理等等。此外展板还展示了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内容,以此提高人们对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一起支持国家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发展道路。游园会活动现场剪影此次游园会活动伴着初夏的夕日余晖,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未来学院将继续组织同学参与更多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我院青年学子做到学思行相统一,在实践中锻炼才干,在服务中感受民意,在劳动中强化理想信念,努力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拥护者、宣传者与践行者。支部党员在活动现场合影留念学院团委工作人员与部分志愿者在活动现场合影留念来源
2023年5月27日
其他

化学学院2023年化学科技文化节活动预告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2023年化学科技文化节活动预告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发挥“化学人”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化学学科影响力,做好学院“三全”育人工作,我院将于今年5-7月期间举办2023年化学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本次化学节兼具专业性与科普性,知识性与趣味性,致力于为在校师生和社区居民打造一场寓教于乐、精彩纷呈的学术文化盛宴,让更多的人直观地感受到化学这一基础学科的独特魅力与应用价值。下面事不宜迟,一起了解今年化学科技文化节都有哪些精彩的活动吧!01化学学院2023年本科生实验技能大赛活动时间:2023年5月20日
2023年5月5日
其他

化学学院举办2023年迎新春留校学生座谈会

癸卯兔年春节将至,为了解假期留校过年的同学生活学习情况,学院于1月13日下午在化学材料综合楼A202开展2023年迎新春留校学生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谭海燕、辅导员王雪燕、刘健阳与留校20余位学生代表座谈。老师与学生代表亲切座谈座谈会上,谭海燕副书记首先对同学们致以新年问候,祝愿同学们学业进步、新春快乐。鼓励同学们相互认识,留校期间相互照应、互帮互助,提醒同学们假期期间注意人身安全、财物安全、宿舍安全、实验安全、消防安全,警惕防范电信诈骗。新冠病毒防控措施已经发生了变化,刘健阳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身体健康,阳康后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与体育运动。老师与同学们亲切交流,期间开展新年写对联活动,同学们积极发挥想象力书写各具特色的春联,为留校生活增添一份新年的喜庆。同学们积极书写春联座谈会后,学院向留校过年同学发放包含抵抗新冠病毒感染药品的新年礼包,为同学们送上新春祝福。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暑假期间,学院团委组织同学前往肇庆市德庆县高良镇开展三下乡活动,本次新年礼包有来自肇庆德庆的助农产品。同学们对学院的关心表示感谢,纷纷表示会牢记老师们的叮嘱,注重个人安全,合理安排假期时间,过一个平安、充实的春节。发放新春礼包来源
2023年1月16日
其他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一阶段“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团委于2022年5月10日上午组织学院师生在线上和线下共同观看大会现场直播。组织同学线下观看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100年来共青团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青春历程,充分肯定了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一代代团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阐明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对当代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对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青年之声会后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的看法:线下同学交流分享心得21级理工实验3-3班团支部刘祉琳“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应立志做复兴栋梁,勇于当强国先锋,要永葆爱国之心、笃立鸿鹄之志,用最好的状态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作为共青团员,我们更应严以律己,把引领青年牢牢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己任,做党和青年人中的传话筒,动员广大青年朋友把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为实际的行动,建功新时代;树立服务青年、服务人民的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关注青年所思所忧所盼,做青年人的贴心人、热心人;将自己和团组织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凝聚成一股青年们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20级化学类3班团支部组织委员洪凯楠自古英雄出少年,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从古至今,无数的事实表明,中国青年的潜力是无穷的,中国青年能够在理想信念的感召下,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奋斗终生。一百年前的五月,共青团正式成立,而在党成立之时,也将其目光投向中国青年。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一二九运动,青年在其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革命年代是如此,百年之后的今天,在实践与社会的磨砺下,青年也需要为社会发光发声。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在习总书记的总结和鼓励中,我明白到,新时代的青年生逢其时,理当肩挑重任,在新的征程上,团结一心,增强凝聚力,成为能吃苦、敢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祖国的大地上。20级强基班团支部团支书汤紫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历史,面向未来,寄语我辈青年。作为新时代的共青团员,我们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从党和团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营养,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思想指引,敢于担当时代责任,结合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积极发挥青年作为突击队的力量,用实践让革命精神的薪火生生不息,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出光彩。19级高分子1班团支部宣传委员成炜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作为党的后备军,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通过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深刻体会到青年者是国家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共青团员,要做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脚踏实地,崇德向善,严守纪律,应当自觉追求政治进步,展现青年应有的朝气与蓬勃。作为团支部委员,要做到团结向上,一心为公,一身正气,带领支部团员向中国共产党积极靠拢。来源
2022年5月10日
其他

青春照亮最美身影 强国有我请党放心 ——化院学子2022年寒假生活实践风采记录

2022年是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为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落实上级团委关于做好青年团员学生培养教育工作的要求,促进我院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强国有我
2022年2月20日
其他

党史学习教育|勿忘先生救国遗志 吾辈自当奋发图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要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好校园周边红色教育资源开展青年思政教育工作,10月31日下午,我院本科生党支部师生赴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移动课堂实地教学的方式,在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重温中山先生的救国遗志与当年的峥嵘岁月,从习总书记的讲话中再次感受先辈们舍身忘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肩负起当代青年的时代担当。▲党支部师生在辛亥革命纪念馆前合影纪念馆以“开辟共和新纪元”为主题,主要分为“甲午战败后的空前局面”“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辛亥前夜的斗争风潮”“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开创民主共和制度的新纪元”“共和新气象”“捍卫共和制度”及“寻求新的救国道路”八个部分,用珍贵的文件手稿、生动的人物雕像和丰富的影视资料带领师生们再次全面回顾了我们国家一个多世纪前那段重要的革命历史。▲党支部师生随讲解员参观展馆(左右滑动查看)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我国封建专制、促进民主发展的进步意义,同时也了解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更加深切感受到党的绝对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我们国家发展的最佳选择。随讲解员参观完纪念馆后,我院师生在馆内随即开展了一次移动课堂现场研讨活动,部分同学结合自身前期的学习感悟和现场参观感受,积极分享了自己对于辛亥革命历史的认识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学习心得。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大学学子,传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新时代的化院学子,要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立志科技报国,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奋发图强,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山先生“为社会福
2021年11月8日
其他

喜报|我院学子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中喜获佳绩

2021年8月24-27日,“微瑞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在山东青岛举行,该竞赛由中国化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青岛科技大学承办。由于疫情的影响,总决赛采取专家线下评审,各参赛队伍线上答辩的方式进行。在欧阳钢锋老师和陈国胜老师的指导下,我院2017级本科生王少涵、2018级本科生谢浩志、陈月媚荣获总决赛特等奖。图1
2021年9月15日
其他

《你好!中大化院》化学强基计划微电影首发!

为什么要选择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强基计划?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答案…距离2021年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坐在教室埋头苦学的你是否已经开始思考未来的路到底该如何走?是选择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和金融专业?还是选择要坐“冷板凳”的基础学科?对此,这位同学这样说:“虽然金钱能够极大地充盈我们生活,但我的志向更在于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芳华当燃于奋斗怀揣着梦想,他踏上了成为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强基班学子的道路。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中山大学化学系,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化学人才和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学院招生的本科专业有化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本科生规模总数为100余人/年。中山大学化学学科影响力突出,现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近年来一直稳居ESI世界前1‰,USNEWS全球大学排行榜中山大学化学学科排名第35,ARWU、QS、THE等排行榜排名稳步前进。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强基计划,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政策,是立足自身在高分子复合材料、吸附分离材料、光电磁先进材料、能源催化与存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研究方向的特色和优势,选拔有志于从事面向能源、材料、环境、生命健康等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化学基础深厚、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专业人才。强基计划将积极发挥化学中心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打造有助于培养有大学科视野、交叉融合、本硕博有效衔接的育人机制与课程体系,为社会造就国家战略需求紧缺的高端研究型人才和行业领袖。加入中大化院强基班,他可以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探讨学科知识,感受化学的魅力;加入中大化院强基班,他可以遇见众多化学领域资深教授,倾听大牛的经验指导,感受科研的美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中大化院强基班,他还可以提前加入实验室接受教授指导,自主完成大学生科创项目,从零开始,近距离体验科研生活的酸甜苦辣,朝着祖国的科研事业奋斗的人生理想迈上前进的一大步。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强基计划这样一座登云之梯欢迎有志学子前来攀登!想要了解更多?速来观看:《你好!中大化院》图文来源/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排版/蒙飞妃责任编辑/吴丰泰初审/李心宇审核/谭海燕审核发布/冯双欢迎投稿&加入我们lixinyu25@mail.sysu.edu.cn
2021年4月19日
其他

党史学习教育 |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学院各年级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亦将继续组织学院青年学子,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深入学习,知行合一,以理论武装自己,以精神激励自己,以行动报效祖国。
2021年4月17日
其他

最新发布|2021年中山大学化学专业强基计划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坚定地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首要目标,立足自身在高分子复合材料、吸附分离材料、光电磁先进材料、能源催化与存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研究方向的特色和优势,选拔有志于从事面向能源、材料、环境、生命健康等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化学基础深厚、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专业人才。01招生计划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高考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招生计划(一)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基础医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招生科类和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如下:注:1.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和基础医学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学生。2.选考科目要求以各省公布为准。(二)招生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我校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为准。02学院基本情况专业简介化学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中山大学化学系,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化学人才和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学院有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本科生规模总数为150人/年。化学专业于1993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1年和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先后设立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并获得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学院于2012年开始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中山大学化学学科影响力突出,现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近年来一直稳居ESI世界前1‰,USNEWS全球大学排行榜中山大学化学学科排名第35,ARWU、QS、THE等排行榜排名稳步前进。近五年6人入选化学学科ESI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人入选材料学科ESI全球高被引科学家,11人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化学、材料、环境、化工类榜单。迄今学院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化学科学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2项。2016年以来,学院教师在高水平科研论文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发表Science论文2篇,Nature、Science高影响子刊及三大化学刊物论文154篇。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74人,专任教师114人。其中教授61人,副教授48人,高级讲师1人,讲师1人,博士生导师83人,专职科研人员21人,实验技术人员34人。师资队伍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人,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级海外青年高层次人才16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2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教学资源平台严格落实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要求,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有序,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化学专业199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山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6年获批“首批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山大学的化学专业于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双万计划)学科评估结果:教育部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结果为A-。双一流学科:化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新时期化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国家级教学团队(化学教学团队):陈小明院士等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有机化学》《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无机化学》《综合化学实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有机化学》科研条件资源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新型聚合物材料设计合成与应用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环境与能源化学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化学学院Lehn功能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广东省高性能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热敏性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功能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环保功能油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23个,国家级创新团队/创新群体3个。借助上述科研条件资源平台,不仅深入开展化学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同时立足自身优势研究基础,在高纯电子化学品、光刻胶、聚酰亚胺等电子芯片材料,低碳烃分离材料、光电磁性材料、能源催化存储转化材料、国六标准汽车尾气催化剂等新材料,3D打印基材等先进制造,抗癌药物,食品安全等国家安全方面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03培养目标总培养目标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三个明确”(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重要论述,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坚定地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首要目标。立足自身在高分子复合材料、吸附分离材料、光电磁先进材料、能源催化与存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研究方向的特色和优势,选拔有志于从事面向能源、材料、环境、生命健康等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化学基础深厚、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专业人才。强基计划将积极发挥化学中心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打造有助于培养有大学科视野、交叉融合、本硕博有效衔接的育人机制与课程体系,为社会造就国家战略需求紧缺的高端研究型人才和行业领袖。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分阶段培养目标本科阶段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坚定执行课程思政,在专业培养的同时贯彻总书记“立德树人”“三个明确”重要论述。在此基础上,我院化学专业确立了“打基础,育情怀,立志向”的培养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形成化学思维和良好实验习惯,初步树立专业思想,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完成从知识引领到问题引领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化学中心学科的优势,使学生们在了解国家战略需求和“卡脖子问题”的同时激励学生立志成为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下一代领军人物。硕博阶段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将坚定地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首要目标。立足学院在高分子复合材料、吸附分离材料、光电磁先进材料、能源催化与存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研究方向的特色和优势(如高纯电子化学品、光刻胶、聚酰亚胺等电子芯片材料,低碳烃分离材料、光电磁性材料、能源催化存储转化材料、国六标准汽车尾气催化剂等新材料,3D打印基材等先进制造,抗癌药物,食品安全等),积极对接能源、材料、环境、生命健康等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国家战略需求。硕士期间,以“务专业、拓视野、强能力”为培养目标,引导学生进入特定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着重培养学生的多学科自学能力,使学生有坚实的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宽广的大学科视野、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出色的外语能力;磨砺学生性格,增强学生在回应国家战略需求方面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博士期间,以“敢创新、攀高峰、担使命”为培养目标,深入结合导师/合作企业的国家战略需求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初步解决特定国家战略需求。对于复杂的多学科科学技术需求,有自主寻求多学科合作组建研究小组,敢于创新,提出清晰的问题解决路径,构建交叉学科解决方案的能力,攀登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峰。在此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团队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建立坚定的为国家战略需求奋斗终生的历史责任感,确保学生毕业后能真正参与到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研究工作中。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办法如图1所示,强基计划实行年度考核及动态进出机制。强基本科招生条件应包括综合成绩主要考虑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综合考虑回应国家战略需求的意愿。经简历筛选,和专家面试等环节在高中生中选拔强基本科生单独成班进行培养。在研究生推免之前组织一到两次强基计划的年度/中期分流答辩,考核原则是在本科成绩的基础上,考察学生课外科研训练表现,对国家需求的了解和参与相关研究及战略需求的契合度。对于表现不佳的强基本科生分流回普通专业培养。由表现出色的普通专业本科生补充。制定专属推免政策标准,在推免评估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推免强基硕士或者强基直博生。强基硕士学制三年,强基直博生学制五年。获得直博生推免资格的同学将获得学院颁发的奖学金。制定专属的博士中期答辩标准,在直博生学习中期对学生进行考核,表现不佳的直博生将转为硕士培养。重点考察相关研究及战略需求的契合度。图1:以国家战略需求为中心的本硕博有效衔接培养模式本硕博有效衔接办法学校针对强基计划学生制定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培养方案,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合理设置本硕、硕博衔接课程,明确课程层次,强化科研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做好制度的设计与衔接,实现强基计划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无缝对接、一体化培养。基于学校总体策略,如图1所示,化学专业围绕回应国家战略需求这一核心要求,探索一条适合于本学科的强基计划本硕博有效衔接机制。打造本硕博学分互认的课程体系;在不违反课程修读顺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前修读高级课程;设立全程导师制,鼓励学生提前进实验室;由强基计划领导小组在本院博士生导师中选拔强基计划导师组,负责强基计划本科招生,强基计划硕士/直博推免评估,以及中期答辩分流管理等。硕士博士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向国家战略需求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倾斜,让学生在从事“高风险,高挑战”的研究中,直接对接行业,让学生尽快进入到国家战略行业中。04培养方式深入贯彻中山大学构建的德育与智育、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五个融合”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借助“英才计划”作早期培养和人才储备。对强基计划学生采取单独编班教学、推进全程导师制、个性化培养方案、本硕博学分互认的课程体系、鼓励本科生提前进实验室等具体举措、组织化学学院全体动员服务强基计划、构建学科交叉团队协作育人机制。英才计划早期培养和人才储备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借助中国科协、教育部组织开展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对强基计划作早期培养和人才储备。全程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培养方案选配优秀教师,实现以最优秀人才培养更优秀人才的目标。开展交叉培养、动态管理并制定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图2所示,个性化培养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专属课程选修、第二课堂科研活动、科研项目申请、科研论文撰写与发表,学术/行业会议报告/墙报,参加学科竞赛,境内外学术交流等。引导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使用现代工具、沟通交流、外语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与开发。图2:强基计划全程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与能力培养目标实现本硕博学分互认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将本硕博课程体系学分互认,鼓励提前学习。在化学专业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个性化课程体系。其中,课程选修方面,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邀请国家三大奖获奖团队,国内知名芯片,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相关行业研究人员来院开课/作报告,一方面走出去,赴上述企业/研究院/高校参观交流,直观了解国家战略需求和“卡脖子问题”。图3:本硕博学分互认的课程体系全体动员服务“强基计划”要求学院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平台、以及各系所积极投入参与强基学生培养。鼓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重点重大项目、国家创新群体等大团队吸纳强基专项研究生参与科技攻关。学科交叉团队协作育人机制针对特定的国家战略需求,鼓励导师组制,强基导师和行业领军人才共同指导学生,保证学生在足够的科研视野的情况下开展有效回应国家战略需求的科学技术研究。鼓励导师/学生组建多学科研究小组/平台,适当引入国际合作。着重锻炼学生个人团队能力和国际协作能力,争取在国家战略需求科研方面取得突破。05配套保障在政策方面,学院成立了化学专业强基计划领导小组,并下设强基计划导师组和强基计划工作小组。强基计划导师将在全员83名博士生导师中选择30人。重点考虑有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和负责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项目的导师。陈小明院士将出任强基计划学生班的班主任,副班主任由副书记担任。对强基计划学生优先推免研究生和直博生,设立专项奖学金,科研补助,优先支持境内境外学术交流,专属档案,中期/答辩标准,各类重点实验室/基地全面开放,全员服务强基计划等。图4:强基计划组织保障结构示意图图文来源
2021年4月10日
其他

学院强基班赴珠海市中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珠海市中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珠海经济特区南屏科技园,是一家专业从事集成电路后序加工的高科技电子公司。
其他

逐梦笔记 | 朱燕鹏:“广东省优秀学生”的9年中大科研路

后三年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分子纳米碳的设计与合成。如果说超分子化学是利用模块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构建一个有序的体系,那么纳米碳化学则是利用前体的预组织和高效的成键反应构建独特的纳米碳分子。
2021年1月12日
其他

新闻速递 | 陈小明院士为我院2020级本科新生讲授“今日化学”

9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陈小明应邀为2020级新生讲授“今日化学”,介绍无机化学的学科魅力。
2020年10月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新生入学教育 | 我院举行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会暨院长书记第一课

11日上午,学院党委副书记谭海燕首先开展了针对研究生学术诚信、纪律与安全的教育课程;院长助理肖小华随后进行了实验室安全专题教育,为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拉开了序幕。
2020年9月14日
其他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欢迎你!

这是一个中山大学化学人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发布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相关资讯,反映学院师生精神面貌。
2020年7月26日
其他

新闻速递 | 我院学子荣获2019“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一等奖

据悉,本次2019“外研社·国才杯”大学生英语挑战赛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2019年12月17日
其他

新闻速递 | 我院学子荣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特等奖

据悉,第二届(2021年)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将分赛区进行选拔,我校将承办华南赛区(含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湖南、香港、澳门)竞赛。
2019年10月21日
其他

【迎新特辑】我与化学的影像记忆

这是一个中山大学化学人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发布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相关资讯,反映学院师生精神面貌。
2019年8月14日
其他

毕业特辑丨谨以此片献给2019年毕业的你

这是一个中山大学化学人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发布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相关资讯,反映学院师生精神面貌。
2019年6月26日
其他

毕业特辑 | 苏成勇院长在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上的寄语

Chemistry杂志投稿,题目是《史上最全不含化学成分的产品名单》,只有摘要,没有正文,以此告诉这个世界,日常生活中根本找不出不含化学成分的产品!我希望你们成为这样的学生!
2019年6月24日
其他

毕业特辑丨你和我的共同回忆

中山大学544栋,设有海洋天然有机物研究室,研究室前身是龙康侯教授于1978年创建而成的天然有机物实验室。龙教授在这里开始将南海海洋天然产物作为研究主攻方向,率先开拓了中国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领域。
2019年6月11日
其他

冷门好片分享:《一个丰盛堂烧杯的诞生》

这是一个中山大学化学人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发布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相关资讯,反映学院师生精神面貌。
2019年5月17日
其他

精读化院屏保第100天:白天美,夜里炫,梦里都在做实验

这是一个中山大学化学人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发布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相关资讯,反映学院师生精神面貌。
其他

旧药回收,就在明天!

“中大化学学院的旧药回收活动很有意义,对中学生来说,不仅能接触公益活动,培养公益实践之心,而且普及过期药品的危害,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关注健康,希望明年还能够到我们这边来,为学生们带来知识和公益。”
2019年3月15日
其他

我院举办2018年化学学院迎新大会系列活动

9月1日下午15点,2018级化学学院迎新大会在熊德龙二楼多功能厅举行。化学学院院长苏成勇、党委副书记郭燕,各系、所主任以及200名新生出席了本次活动。
其他

【2017秋季工作会议】提高认识 凝聚共识 坚定不移地向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罗俊校长表示,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进展,为一流大学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行动基础,近三年以来,传承、重塑、提升“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特质,取得了切实的成效。
2017年9月13日
其他

【新闻速递】 化学学院学子喜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华南区特等奖

这是一个中山大学化学人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发布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相关资讯,反映学院师生精神面貌。
其他

【迎新特辑·悦读感】中华文明核心价值: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为倡导无功利阅读,自2013年起,中山大学每年都倡导新生阅读一本经典名著。今年学校“悦”读感活动倡导新生阅读《大学》或《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其他

【迎新特辑·新生攻略】南校就医指南

学生普通门(急)诊医疗报销参照《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药品目录》、《医疗保险普通门诊诊疗项目目录》及有关规定执行。对普通门(急)诊医疗费中超出范围和超标准的费用由学生全部自费。
2017年8月31日
其他

【迎新特辑】罗俊校长在中山大学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上致训词

这个过程,就像是物理学中由“水”升华为“汽”的相变过程。希望今天成为大家“相变”的“临界点”,从今天开始,做不一样的自己,开启真正意义的大学时代!
2017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