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旧金山作者:蜜汁兔叽00在许多国家,S*M文化颇具传奇色彩,比如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绅士沉迷SP不能自拔,比如法国情色文学的华丽与风靡、比如古典且自成一派的日本绳艺······但是只有这样一个地方,S*M文化是任何普通人都可以看见、触摸并参与的——一条又一条的街道、派对狂欢的人群凝聚成一场流动的盛宴。他们构成一座城市的地标,甚至是一个吸引游客打卡的“景点”。这就是旧金山,美国最开放的城市,受之无愧的S*M之都。开垦这座城市S*M血脉的,是二战后那群开机车,穿皮衣,在城市边缘拉风的退役军人:“皮革男。”旧金山一隅,聚集着各式各样的边缘人士:少数裔、同性恋、跨性别者、艺术家。他们其乐融融地做邻居,只有在这片不羁的领域,谁也不会看不起谁。街道上club林立,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少数派,总有一个派对能让你找到同类。S*M主题派对更是如此,人们把自己的“宠物”牵进酒吧;如果你的技术和装备足够耀眼,一落座就会有一群人围上脚边······(建议复习48号文章野火烧不尽:毁灭、消弭、传承,BDSM文化到底能顽强成啥样?)狂欢的气氛直到八十年代,让人充满安全感的社区却开始土崩瓦解。01时任市长看不惯这片滋生非主流文化的“贫民窟”,在原地盖起了“莫斯科中心”——一个跟万达广场差不多的商业体:酒店、餐厅、博物馆、高级商场、竞技场、公寓、停车场N合一,专门给中产阶级消费,但是也千篇一律的无趣地方。原本林立的苍蝇馆子、酒吧、俱乐部,被夷为平地。更糟糕的是公众的排斥。因为同性恋聚集,艾滋病感染加剧,带有错误引导的公共卫生运动(性恐慌)的政策给原本繁荣的性少数社群文化致命一击。政府开始政策干预:表面上,逼格更高的社区提高了“生活质量”,中产化所抬起的物价和地价自然“劝退”了低收入人群;事实上,公共场所轰轰烈烈进行“市场竞争”和“私有化”,变成只有有钱人才能消费得起的地方,被逼走的始终是穷人、非白人和性少数。从七十年代开始,科技工作者大量在湾区就业。2000年左右,全美三分之一的互联网企业总部设立在硅谷,21.7%的湾区居民是计算机或高科技工作者。代码,成为流淌在旧金山的新鲜血液。硅谷科技企业分布互联网经济爆炸的冲击波直接颠覆了湾区房价,让普通小中产阶级都难以招架。1990年到1999年,旧金山的房租涨了十倍,一间小loft售价27万美元,艺术家和蓝领都被迫迁出。劳动力模式改变了人口布局。旧金山曾经是少数裔的天堂,而2000年,白人家庭和少数来自中国、印度的码农,构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有趣的是,S*M文化在旧金山没有消亡,“码农”接过了“皮革男”的接力棒。02湾区所有形成城市的地方,都有S*M俱乐部。SM海湾地区的组织从1975年的35个增加到1980年的2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