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其他

北斗深度服务地图导航,日定位量超3000亿次

近日,高德地图与千寻位置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起“北斗出行应用创新计划”,助力北斗系统在交通出行场景更广泛落地。该计划旨在联合各界技术力量和市场资源,探索拓展北斗系统在大众领域的产业化应用。通过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增强公众对北斗系统的认知,更好地感知北斗系统对日常生活出行的深刻改善。据介绍,该计划已取得一定进展:基于北斗高精度的车道级导航功能,已在8个城市成功试点,支持交通事件的车道级预警播报,未来计划向全国普及;基于北斗构建核心算力实现的“动态红绿灯倒计时”和等灯状态功能,覆盖全国上百万红绿灯,日读秒数超14亿次;高德地图为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提供地图定位展示,更清晰地标注发信者地理位置;此外,“定位查询”“绿灯导航”“共享位置报平安”等基于北斗的特色服务功能已应用于大众生活出行。北斗系统建成开通以来,运行连续稳定可靠,高精度、短报文等特色服务能力已得到充分验证。北斗高精度服务深度融入交通出行,经高德地图实测,地图导航应用呈现出定位信号更稳定、定位质量更高、定位速率更快的特点,北斗系统在单次调用卫星数量、定位精度等多个维度领先,在国内实现主用地位。截至今年1月,高德地图调用的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超3000亿次,创造历史新高。北斗系统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应用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基于北斗的各类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北斗的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未来,北斗系统将持续提升性能、优化服务,在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贡献北斗智慧。编辑:武中奇责编:齐晓君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

港口雄开万里流,智慧应用有北斗!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港口码头巨轮往来,桥吊繁忙作业,集装箱卡车穿梭不息,绘就了一幅幅繁华的港口画卷,延续了2022年的亮眼成绩,实现“开门红”: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80.3万标准箱,山东港口完成集装箱同比增长10.2%,广东港货物吞吐量增长至6.55亿吨……港口雄开万里流,北斗系统在港口的安全监测、运输作业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连港大连海事局等单位针对当地水上交通安全任务,运用基于北斗的定位终端,综合分析大连港周边水域概况、船舶通流量情况、船舶作业种类等信息,开展了安全风险研判,重点对通航密集区、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区等区域进行巡查。天津港在天津港北疆港区,多台自动化轨道桥和岸桥巍然耸立,全流程无人自动化作业场区内,76台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在往来穿梭。随着北斗、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现场作业的加速融合应用,码头的自动化精准运输等相关工作的作业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目前码头平均单桥效率提升20%以上,单日最高作业线开线量达满线12条,港口集装箱大型装卸设备自动化占比超过60%,作业能力不断释放,万物智联让港口工作更加高效、安全。青岛港年前,山东港口青岛港新增外贸航线近30条,春节后船舶运输量大幅增多,当地运用北斗高精度等新技术,实现“船岸协同”无人自动化装载闭环控制,大幅提升港口作业效率。为了更好助力港口自动化装卸水平、提高港口吞吐量,青岛港结合北斗高精度定位、大数据以及5G等技术,开展了精准调度货轮等应用,打造了货轮与岸上调度员点对点联系、呼叫引航船将货轮推进港口泊位等新的应用场景。舟山港浙江宁波舟山港612座公用干线航标全部升级为北斗设备,融合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的5G,当地实现了多台智能无人集装箱卡车并发精准作业,通过智慧调度系统给出最优作业路径,同时发送给远控设备,实现集装箱的位移,完成货物的精准智能装卸。洋山港上海洋山港的智慧码头,依托北斗高精度特色服务,结合5G、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让集卡车编队实现自动驾驶,在较为复杂的作业环境下,自主规划路线、精准运输货品,在15秒内自动完成货物装卸。北斗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港口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加智能、可靠的技术底座,充分提升了码头的工作效率。厦门远海码头福建厦门运用北斗等新技术,实现港口智慧升级,极大提升了港口的运行效率。福建厦门远海码头通过“5G+北斗”的深度融合,开展了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集装箱卡车的开放式混合作业,实现了货物的精准快速进出流通,也为港口发展插上了智慧的“双翼”。同时,融合大数据、可视化等多种新技术,让港口位置、状态等多种数据能够及时共享协同,提升了作业效率,让港口服务更加灵活、便捷。广州港广州港南沙港区布置了基于“5G+北斗”的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运用北斗高精度进行定位,并进行自动规划路径,将集装箱运往目的位置,在5G的加持下实现了任务指令的即时无线运输,路径灵活多变,可在码头堆场间自由穿梭,精准抵达每一个箱位,整个作业过程行云流水。这样智能化的码头,可节约包括卡车司机、轨道吊机司机在内约70%的人力成本,同时也保证了节日期间港口作业的正常运行。近年来,北斗智慧港口应用市场呈现出较快增长趋势,成为助力港口蓬勃发展、有效支撑经济增长的科技力量。未来,北斗系统将继续深耕港口应用,为全国多地港口码头的发展贡献更多“北斗智慧”。编辑:武中奇责编:齐晓君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

桥梁监测、精准施工——中老铁路多处体现“北斗智慧”!

中老铁路跨越山河,是连接中国和老挝的黄金线路,自2021年12月3日全线开通运营以来,大幅缩短了沿线城市的往来时间,为落实好“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两国民众青睐。截至1月31日,中老铁路累计开行旅客列车2万列,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复兴号”“澜沧号”动车组运行安全,北斗智慧守护沿线安全。据介绍,中老铁路元江特大桥上安装了基于北斗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运用北斗高精度实时监测大桥墩台数据,相关数据能够实时上传至监测系统平台,如有异常会自动报警。工作人员介绍道,在北斗的守护下,元江特大桥有效规避了潜在危险,避免了灾害发生,保障了行车和旅客安全。中老铁路元江特大桥此前,在中老铁路建设的过程中,北斗智慧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北斗和红外扫描技术的接触网施工参数一体化测量装置,集计算测量、数据共享等功能于一体,有效提升了施工管理效率。在玉磨段的钢轨铺设中,基于北斗的“自动巡航走形定位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结合全站仪、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引导了我国自主研制的500米长钢轨铺轨机开展精准铺设作业,有效提升了作业精度水平。工人在中老铁路友谊隧道附近施工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编辑:武中奇责编:齐晓君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

万象“耕”新!北斗助力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

近期,全国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展开,多地运用北斗进行农业生产,融合北斗等数字化工具深耕沃土,是农民们的新选择,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内蒙古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运用北斗终端,辣椒种植更加精准,省工、省时、省力,融合多种技术实现了节水、节肥、节药,比过去传统种植方式节水30%至40%、节肥30%、节省农药20%,田间管理成本减少50%以上。河北河北省邯郸市的农民,已经运用基于北斗的智慧农机开展了无人化作业,让25000亩良田实现了“掌上耕作”,此前当地通过基于北斗的农机无人化作业,已经降低了60%以上的劳动力投入成本,效率提高了50%以上。天津近年来,天津市的北斗农机应用率持续提升。春耕时节,工作人员只需将种子装好,北斗农机就能按照设定好的路线自主开始作业,不仅省时省力,种子播得还更均匀,禾苗都在一条直线上。江苏江苏射阳围绕农情信息立体化感知、稻田管理精确化作业、数字水稻创新应用等方面,搭建了智慧灌溉系统、虫情监测系统、草情监测系统等,实现了北斗农机的全过程管控,为春耕打下重要的技术平台基础。浙江在浙江湖州,当地运用“5G+北斗”,融合多种技术打造了数字化智慧农场,连片的“数字大田”
其他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也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根据《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发布会上的数据,北斗系统已全面赋能农业生产,成为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自动驾驶终端已超20万台套,北斗农机正实实在在为广大农民提供服务,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北斗“智”惠三农新场景贯穿全年生产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近年来,北斗系统在农林牧渔等行业领域逐步形成深度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应用深度持续增强,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无人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多种北斗农机为农民带来真正的便利。各类北斗智慧农机服务农业生产春耕季节,搭载了北斗终端的智能播种机在全国多地的农田中穿梭,车轮依照设定好的轨迹徐徐前行,一排排麦垄笔直,间隔均匀,为小麦、玉米、甘蔗等多种作物的播种、播有机肥、铺滴灌带、压滴灌带提供“北斗智慧”。在科技助力下,不仅农田作业操作精度明显提高,人工成本也得到有效下降。农民运用北斗农机进行播种工作三秋时节,基于北斗系统农机、直保无人机、自动驾驶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黑龙江、甘肃等地都得到应用,农民通过手机终端就可以提前规划好行驶路线,精准掌握农事,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山东德州运用北斗等新技术建设农机大数据平台,为农民们提供了科学实施农机作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农机数据亮眼北斗成为丰收“金钥匙”农机大数据显示,2022年,装有北斗终端的国产农机在全年的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夏收时节,农机跨区迁徙、与时间赛跑。5万多台基于北斗的收割机跨区作业,形成了“小麦夏收图”。秋粮收获阶段,各地投入各类农业机械达到3000万台(套),水稻、玉米、大豆机收率分别超过94%、80%、82%。1.2万台基于北斗的收割机画出了“作业热力图”,区域覆盖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2000万亿条北斗农机大数据,“唱出”了一支时序更替的四时农业丰收曲。1.2万台基于北斗的收割机画出“作业热力图”与此同时,北斗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形式不断增加。农业农村部农机作业监测与大数据应用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基于北斗大数据的信息员机制,重点关注跨区阻碍、收获价格、柴油价格、机收减损、降水影响等信息,助力跨区作业顺利实施,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夏收时节北斗农机助力麦收工作开展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放在首位,强调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守好“三农”基本盘任重道远,北斗也将加速深度融入农业生产的全环节,全面贯彻落实好“藏粮于技”战略,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三农”福祉。
其他

关于举办第十四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的通知

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顺利开展了十三届,大赛聚焦青少年群体,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逐步成为我国空天科技领域青少年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的重要活动。为推动大赛提质升级,“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更名为:“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促进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大力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通过组织青少年参与卫星导航、天空地协同遥感、天地一体网络通信、光电科技、智能科技等空天领域的科技探索、体验、创新活动,搭建起我国空天科技领域青少年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重要平台,为新时代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创新、工程建设与应用产业化提供人才储备与支撑。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经主办单位共同研究,决定举办第十四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活动时间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联合主办单位: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大赛设顾问委员会、全国组织委员会、秘书处、全国评审委员会、监督委员会。赛项内容大赛共设置科普体验创意类、应用服务创新类、多传感器融合创造类三类比赛,具体如下:(一)科普体验创意类1、北斗定位闯关比赛2、“北斗创造美好校园”比赛(二)应用服务创新类3、北斗深度应用水平提升比赛4、北斗时空智能作品创作比赛5、“北斗卫星信息服务”创意挑战比赛(三)多传感器融合创造类6、北斗无人机创新应用比赛详细内容及具体规则详见大赛官网。参赛对象全国在校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职高生、大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奖项设置奖项设置分为省级奖项和全国总决赛奖项。按照作品类别、参赛组别分别设置奖项:省级各赛项参赛选手作品按照得分进行排序,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推荐省级优秀获奖选手入围全国总决赛。参赛选手作品按照竞赛成绩依次排序,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特等奖(可空缺)。组织实施大赛分为地区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赛区申报(2023年2月至3月)各地区组织、单位主动申报分赛区承办方,组委会遴选后进行公布。参赛报名(2023年4月至5月)通过官方网站在线报名、提交作品。地区选拔(2023年6月至8月)各地区评审专家组根据报选情况进行评审,最终评选产生入围全国总决赛的作品。决赛评选(2023年9月至10月)举办全国总决赛,评选各奖项最终结果。参赛途径参赛者通过大赛官网(www.beidoucup.com)在线注册、提交作品,大赛官方网站是大赛官方信息的指定发布平台。资金管理(一)本次大赛所有捐赠(含资金和物资),一律纳入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管理核算。(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代收捐赠款项和货物。(三)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不设任何分支机构或办事处。注意事项1、本次大赛为全国性公益大赛,不收取参赛者的报名费、培训费等费用。期间产生的交通费、食宿费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由参赛者自行承担。2、每名参赛选手只限参加一个赛项,且只能参加一次省级赛,不得跨学段组队报名参赛。3、大赛其它各事项通过大赛官方网站陆续发布。联系方式【大赛组委会秘书处】王老师电话:010-82178551邮箱:kepu@beidou.org刘老师电话:010-82055586邮箱:liuhongyan@ghstf.org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2023年2月10日附件:《通知》盖章扫描版:编辑:武中奇责编:齐晓君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

浙江乌镇:用北斗!摇橹游览更智能

近日,浙江乌镇成为许多游客的热门旅游地,当地为景区运用北斗实现了车船精准调度,提升了景区的服务质量,提高了游客的游览兴致。据了解,节日期间,乌镇景区每日出船量接近1900船,为景区管理带来了新挑战。当地通过车船的北斗/GNSS定位终端,实现景区对多个交通工具的即时智慧调度,确保景区安全、平稳、有序,也为摇橹工们的工作带来了便利,让游客体验到了景区更智能、更优质的服务。内容来源于光明网编辑:武中奇责编:齐晓君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

天津:北斗等新技术助力港口万物智联、川流不息!

近日,在天津港北疆港区,多台自动化轨道桥和岸桥巍然耸立,全流程无人自动化作业场区内,76台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在往来穿梭。川流不息的忙碌景象中,北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悉,随着北斗、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现场作业的加速融合应用,码头的自动化精准运输等相关工作,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目前码头平均单桥效率提升20%以上,单日最高作业线开线量达满线12条,港口集装箱大型装卸设备自动化占比超过60%,作业能力不断释放,万物智联让港口工作更加高效、安全。内容来源于央视网图片来源于网络编辑:武中奇责编:齐晓君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

河北:北斗精准定位,森林草原防火巡护管理成效显著!

近日,河北省运用北斗等多种技术,实现了森林草原防火的智能指挥调度,有效提升了防火效率。据介绍,当地充分运用北斗、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新技术,融合建立森林草原防火移动指挥调度平台,整合了各类森林草原防火基础数据,能够对重要关键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并将现场的音频、图像、数据等实时传输至指挥中心,实现车辆在线规划、水情匹配、精准调度,有利于快速展开救援行动。该检测体系在河北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成效显著,助力其连续三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等重点防火时段“零火灾”,推动了森林草原防火巡护管理智能化、数字化。内容来源于新华网、河北日报编辑:武中奇责编:齐晓君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祝您元宵节快乐!

制图:武中奇编辑:武中奇责编:齐晓君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

福建厦门:“5G+北斗”深度融合,为港口发展插上智慧“双翼”

近年来,福建厦门运用北斗等新技术,实现港口智慧升级,极大提升了港口的运行效率。据介绍,福建厦门远海码头通过“5G+北斗”的深度融合,开展了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集装箱卡车的开放式混合作业,实现了货物的精准快速进出流通,也为港口发展插上了智慧的“双翼”。同时,融合大数据、可视化等多种新技术,让港口位置、状态等多种数据能够及时共享协同,提升了作业效率,让港口服务更加灵活、便捷。内容来源于交通运输部官网编辑:武中奇责编:齐晓君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

河北泊头:北斗农机助力智慧农业“加速跑”

近日,在河北省泊头市,当地的农机技术人员为大型玉米收获机安装了基于北斗的自动驾驶终端,有效实现了玉米自动化收割。大型玉米收获机在北斗高精度的助力下,当地成功实现无人驾驶精准作业,并进行全程自动化收割。此外,当地还在农业机械上安装了多种传感器、中央处理芯片以及无线通讯系统等,使播种、喷药、施肥、浇水、收获等各个环节越来越智能化,100余万亩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的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9%,以科技助力农业增产增收,智慧农业实现了“加速跑”。内容来源于新华社编辑:武中奇责编:齐晓君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

湖北武汉:应对气候变化 “十四五”规划印发,加快推动北斗等新兴产业发展

日前,湖北省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武汉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将加快推动北斗等新兴产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应用。《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加快培育壮大北斗、人工智能、商业航天、氢能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从而有力应对气候变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规划》全文内容来源于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官网编辑:武中奇责编:齐晓君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北京:高效、高精、高质,北斗农机助力产量稳中有升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落实好“藏粮于技”战略,运用北斗,赋能农业生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量。据了解,当地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及部分农户安装了基于北斗的作业监测终端以及农机驾驶终端等,鼓励农民使用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的高科技设备,基于北斗的各类农机能够进行谷物的智能精量播种,实现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的农业生产活动。目前,当地共有240余台基于北斗的农机。当地一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到:“2022年度,当地小麦平均亩产达1100斤,玉米平均亩产达1200斤,粮食产量增加了,社员的收入提高了。”内容来源于农业农村部官网编辑:武中奇责编:齐晓君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

北斗+地图导航为大众提供更优质服务

近日,高德地图公布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应用相关数据,其调用的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2100亿次,提供的定位导航服务实现北斗主导,北斗+地图导航正为大众提供更优质服务。运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结合参考站信息,实现定位精度1米以内车道级突破,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在北斗系统的深度赋能下,高德地图升级上线了“北斗卫星定位查询系统”“车道级导航”“红绿灯倒计时”“共享位置报平安”等功能。用户在户外使用高德地图时,可查看有多少颗北斗卫星参与到当前的定位过程中,了解具体的卫星编号、方位角、高度角、频点、信号强度等详细信息,更深刻地了解北斗系统无处不在的支持,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多项基于北斗的新功能新服务优化大众用户体验当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建成开通,我国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服务能力,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北斗已走进千家万户,广泛进入大众消费等民生领域,通过智能手机、车载终端、穿戴设备等应用产品,全面服务于人民生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未来,北斗系统将继续提升性能、优化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优出行体验,服务民生福祉,构建美好生活。编辑:武中奇责编:齐晓君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全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全文如下:新时代的中国北斗(202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北斗发展进入新时代(一)走出自主发展的中国道路(二)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三)铸就新时代北斗精神(四)展望北斗发展新愿景二、跻身世界一流的中国北斗(一)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二)系统组成创新引领(三)系统服务优质多样三、提高系统运行管理水平(一)保障系统稳定运行(二)提升系统服务性能(三)发布系统动态信息四、推动应用产业可持续发展(一)制定实施产业发展战略(二)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三)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四)做强产业发展业态五、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一)创新组织管理体制机制(二)以制度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三)推进卫星导航法治建设(四)厚植发展人才优势六、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促进多系统兼容共用(二)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三)推进加入国际标准体系(四)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全球结束语★前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北斗系统已成为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斗系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系统进入全球化发展新阶段。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从双星定位到全球组网,从覆盖亚太到服务全球,北斗系统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新时代的中国北斗,既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北斗系统秉持“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发展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广泛应用,赋能各行各业,融入基础设施,进入大众应用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基石,为卫星导航系统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展现了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志气和骨气,展现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和意志,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展现了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中国担当。为介绍新时代中国北斗发展成就和未来愿景,分享中国北斗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特发布本白皮书。一、北斗发展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伴随着中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北斗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机制体系、速度规模等不断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创造了中国北斗耀苍穹的奇迹。(一)走出自主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立足国情国力,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不断完善北斗系统,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1994年,中国开始研制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至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采用有源定位体制服务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12年,建成北斗二号系统,面向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服务。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建成开通,面向全球提供卫星导航服务,标志着北斗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向全球时代加速迈进。2012年12月,北斗二号系统建成并提供服务,这是北斗系统发展的新起点。2015年3月,首颗北斗三号系统试验卫星发射。2017年11月,完成北斗三号系统首批2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在轨部署,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按下快进键。2018年12月,完成19颗卫星基本星座部署。2020年6月,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的完整星座完成部署。2020年7月,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开通全球服务,“中国的北斗”真正成为“世界的北斗”。(二)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新时代的中国北斗,以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为宗旨,进一步提高多种技术手段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多样化、特色化服务能力,大力推动北斗应用产业发展,全方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实现共享共赢。——开放兼容。免费提供公开的卫星导航服务,持续提升全球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倡导和加强多系统兼容共用。——创新超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创新引领,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持续推动系统升级换代,融合新一代通信、低轨增强等新兴技术,推动与非卫星导航技术融合发展。——优质服务。确保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发挥特色服务优势,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卫星导航服务。完善标准、政策法规、知识产权、宣传推广等体系环境建设,优化北斗产业生态。——共享共赢。深化北斗系统应用推广,推进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千行百业,赋能生产生活。与世界共享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实现互利互赢。(三)铸就新时代北斗精神在面对未知的艰辛探索中,中国北斗建设者披荆斩棘、接续奋斗,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自主创新是中国北斗的核心竞争力。北斗系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可控,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中国北斗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各种困难的主动选择。开放融合是中国北斗的世界胸襟。北斗系统顺应开放的时代大势和融合的发展潮流,践行“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的承诺,展现了登高望远的格局和美美与共的胸襟。万众一心是中国北斗的成功密码。北斗系统是全体北斗建设者同舟共济、合作奉献的结果,是全国上下支持、各方力量协作的结果,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团结拼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人民深沉的家国情怀。追求卓越是中国北斗的永恒目标。北斗系统对标世界一流,“要做就做最好”,实现工程技术卓越、运行服务卓越、工程实施管理卓越,成为新时代中国的一个闪亮品牌。(四)展望北斗发展新愿景面向未来,中国将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北斗系统,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提供高弹性、高智能、高精度、高安全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更好惠及民生福祉、服务人类发展进步。建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中国特色北斗系统智能运维管理体系,突出短报文、地基增强、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等特色服务优势,不断提升服务性能、拓展服务功能,形成全球动态分米级高精度定位导航和完好性保障能力,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推动北斗系统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多样的公共服务产品,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丰富应用场景、扩大应用规模,构建新机制,培育新生态,完善产业体系,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打造更加完整、更富韧性的产业链,让北斗系统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构建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发展多种导航手段,实现前沿技术交叉创新、多种手段聚能增效、多源信息融合共享,推动服务向水下、室内、深空延伸,提供基准统一、覆盖无缝、弹性智能、安全可信、便捷高效的综合时空信息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二、跻身世界一流的中国北斗中国北斗的建设发展,始终锚定世界一流目标,坚持创新引领、追求卓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中国的北斗,技术先进、设计领先、功能强大,是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一)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中国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应世界卫星导航发展趋势,从星座构型、技术体制、服务功能等方面创新系统设计,攻克混合星座、星间链路、信号体制设计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在全球范围实现一流能力。创新星座构型。首创中高轨混合异构星座,高轨卫星单星覆盖区域大、抗遮挡能力强,中轨卫星星座全球运行、全球覆盖,是实现全球服务的核心,各轨道卫星优势互补,既能实现全球覆盖,又能加强区域能力。构建星间链路。首次通过星间链路实现卫星与卫星之间、卫星与地面之间一体化组网运行,实现星间高精度测量和数据传输,基于国内布站条件提供全球运行服务。优化信号体制。突破调制方式、多路复用、信道编码等关键技术,率先实现全星座三频服务,实现导航定位功能与通信数传功能、基本导航信息与差分增强信息的融合设计,信号测距精度、抗干扰和抗多径等性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实现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共用并支持多样化特色服务。(二)系统组成创新引领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组成。其中,空间段由中圆地球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等三种轨道共30颗卫星组成;地面段由运控系统、测控系统、星间链路运行管理系统,以及国际搜救、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和地基增强等多种服务平台组成;用户段由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各类终端及应用系统组成。北斗系统星间星地一体组网,是中国首个实现全球组网运行的航天系统,显著提升了中国航天科研生产能力,有力推动中国宇航技术跨越式发展。组批生产能力卓越。创新星地产品研制和星箭制造,研制运载火箭上面级、导航卫星专用平台,实现星箭批量生产、密集发射、快速组网,以两年半时间18箭30星的中国速度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创造世界导航卫星组网新纪录。关键器件自主可控。实现宇航级存储器、星载处理器、大功率微波开关、行波管放大器、固态放大器等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北斗系统核心器部件100%自主可控,为北斗系统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三)系统服务优质多样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优异、功能强大,可提供多种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其中,向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等三种全球服务;向亚太地区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地基增强等四种区域服务。定位导航授时服务。通过30颗卫星,免费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全球范围水平定位精度优于9米、垂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国际搜救服务。通过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旨在向全球用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遇险报警公益服务。创新设计返向链路,为求救者提供遇险搜救请求确认服务。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系统是世界上首个具备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通过1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为特定用户提供全球随遇接入服务,最大单次报文长度560比特(40个汉字)。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系统是世界上首个面向授权用户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通过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最大单次报文长度14000比特(1000个汉字),具备文字、图片、语音等传输能力。星基增强服务。创新集成设计星基增强服务,通过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旨在向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Ⅰ类精密进近服务,支持单频及双频多星座两种增强服务模式,可为交通运输领域提供安全保障。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创新集成设计精密单点定位服务,通过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免费向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定位精度水平优于30厘米、高程优于60厘米,收敛时间优于30分钟的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地基增强服务。建成地面站全国一张网,向行业和大众用户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事后毫米级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三、提高系统运行管理水平作为负责任的航天大国,中国不断提高北斗系统运行管理水平,保障系统连续稳定运行、保持系统性能稳步提升、保证系统信息公开透明,确保系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高稳定、高可靠、高安全、高质量的时空信息服务。(一)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稳定运行是卫星导航系统的生命线。中国北斗坚持系统思维,构建以齐抓共管多方联保为组织特色、星地星间全网管控为系统特色、软硬协同智能运维为技术特色的中国特色北斗系统运行管理体系,融“常态保障、平稳过渡、监测评估、智能运维”为一体,为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提供了基本保障。强化常态保障。完善多方联合保障、运行状态会商、设备巡检维护等制度机制,建立协同顺畅、信息共享、决策高效的工作流程,不断提升常态化运行管理保障能力。确保平稳过渡。从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等方面,有序实施从北斗二号向北斗三号的平稳过渡,保障用户无需更换设备,以最小代价享受系统升级服务。加强监测评估。统筹优化北斗系统全球连续监测评估资源配置,对系统星座状态、信号精度、信号质量和服务性能等进行全方位、常态化监测评估,及时准确掌握系统运行服务状态。提升运维水平。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北斗系统数据资源池,促进系统运行、监测评估、空间环境等多源数据融通,实现信息按需共享,提升系统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二)提升系统服务性能更高精度、更稳运行是北斗系统的不懈追求。中国北斗坚持稳中求进,在系统状态、时空基准、应用场景等方面持续用力,推动系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场域不断拓展、服务品质不断升级。升级系统状态。实施地面设备升级改造,按需更新在轨卫星软件,动态优化星地处理模型和算法,持续加强星间星地一体化网络运行能力,不断提升空间信号精度与质量,实现服务性能稳中有升。建强时空基准。建立与维持北斗系统高精度时间基准,持续开展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时差监测,在导航电文中播发,加强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时间系统互操作。北斗坐标系统与国际大地参考框架保持对齐,加强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坐标系统互操作。拓展服务场域。开展多手段导航能力建设,实现弹性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功能。开展北斗地月空间服务应用探索和试验,推动北斗服务向深空延展。突破导航通信融合系列关键技术,提升复杂环境和人类活动密集区服务能力。(三)发布系统动态信息发布系统信息是卫星导航系统提升用户感知度和信赖度的基本途径。中国北斗坚持公开透明,建设发布平台,完善发布机制,动态发布权威准确的系统信息,向全球用户提供负责任的服务。建设多渠道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北斗官方网站(www.beidou.gov.cn)、监测评估网站(www.csno-tarc.cn和www.igmas.org)、官方微信公众号(beidousystem)等渠道平台,发布系统建设运行、应用推广、国际合作、政策法规等相关信息。发布系统服务文件。更新发布北斗公开服务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定义北斗系统卫星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接口关系,规范信号结构、基本特性、测距码、导航电文等内容,为全球研发北斗应用产品提供输入。更新发布公开服务性能规范,明确北斗系统公开服务覆盖范围和性能指标。发布系统状态信息。及时发布卫星发射入网、在轨测试、监测评估结果以及卫星退役退网等系统状态信息。在采取可能影响用户服务的计划操作之前,适时向国内外用户发布通告。四、推动应用产业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坚持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不断夯实产品基础、拓展应用领域、完善产业生态,持续推广北斗规模化应用,推动北斗应用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促进北斗应用产业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一)制定实施产业发展战略中国北斗坚持以用促建、建用并举,体系化设计北斗应用产业发展,工程化推进北斗行业和区域应用,不断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谋划应用产业总体思路。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抓生态保障、抓共性基础、推应用产业为重心的总体思路,凝聚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动新局面。加强产业发展规划设计。编制实施《全面加强北斗系统产业化应用发展总体方案》、北斗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各行业、各地区陆续出台实施北斗产业专项计划、专项行动,持续完善产业创新体系、融合应用体系、产业生态体系、全球服务体系。实施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按照统筹集约、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聚焦保安全、促创新、强产业,发挥重大工程的战略牵引作用,加快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北斗产业发展格局。(二)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中国北斗聚焦应用基础设施、应用基础产品和应用基础软件,加强应用基础平台建设,加大应用技术研发支持力度,不断夯实北斗应用产业发展根基。完善应用基础设施。全面打造国际搜救、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等北斗特色服务平台,加强北斗特色服务与多种通信手段融合,拓展应用广度深度,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研发应用基础产品。研制芯片、模块、天线等系列基础产品,实现北斗基础产品亿级量产规模。研发卫星导航与惯性导航、移动通信、视觉导航等多种手段融合的基础产品,增强应用弹性。研发应用基础软件。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加强定位解算、模型开发、数据分析、设计仿真等共性基础技术软件化和工具化,推动应用基础软件可用好用。(三)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中国北斗围绕标准规范、知识产权、检测认证、产业评估等,成体系打造要素完备、创新活跃、良性健康的产业生态,实现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共振耦合,推动应用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更新发布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加快北斗应用标准制(修)订。持续推动形成包括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在内的相互衔接、覆盖全面、科学合理的应用标准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北斗卫星导航领域专利审查质量和效率,为北斗系统的专利布局提供支撑。激发北斗创新应用主体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方面的动力和活力,提升中国卫星导航专利基础储备和应用转化能力。完善产品检测认证体系。强化北斗卫星导航产品检测认证顶层设计,构建检测认证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北斗产品检测认证,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确保应用安全可靠。构建产业评估体系。面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主要区域、大众应用和国际应用,健全应用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北斗应用产业评估机制,保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发展协作水平。鼓励北斗产业联盟建设,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合作,加强与市场需求对接。发挥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的政企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交流合作和行业自律。打造产业集群。推动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结合国家战略和自身特点,全面布局北斗产业应用,巩固区域发展特色优势,形成以研发机构、骨干企业、特色园区为主体的北斗产业集群。(四)做强产业发展业态中国北斗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各领域,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催生“北斗+”和“+北斗”新业态,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提质增效,让人民生活更便捷、更精彩。示范引领带动。瞄准具有较大应用规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重要行业,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实施行业和区域示范应用,形成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带动北斗规模化应用。融入关键领域。快速融入影响国计民生、社会公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实现应用更可靠、安全有保障。赋能各行各业。深度融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广泛进入交通、能源、农业、通信、气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减灾等重点行业,实现降本增效。走进千家万户。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通过智能手机、车载终端、穿戴设备等应用产品,全面服务于绿色出行、外卖送餐、健康养老、儿童关爱、医疗教育等人民生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五、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坚持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发展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优化组织管理,厚植人才优势,以改革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不断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一)创新组织管理体制机制中国立足北斗系统建设发展需求,科学统筹、优化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北斗事业发展强大合力。创新工程建设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北斗系统工程建设领导机构作用,构建多部门协同、责任清晰、分工明确、分级实施的组织管理体系,创建工程、应用、国际合作“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机制,确保北斗工程建设管理运行顺畅、协调高效、规范有序。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国际合作、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制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系统谋划和协调推进,构建全联动、大协调工作新格局。(二)以制度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建立健全卫星导航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建立原始集成协同创新机制。秉承自主创新、开放交流的发展原则,培育卫星导航科技原始创新发源地,超前部署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科学技术研究,构建先进的技术攻关体系和产品研发体系。适应北斗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要求,分阶段组织、增量式发展、多功能集成,建立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协同创新机制,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激发创新发展的聚变效应。完善竞争择优的激励机制。以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互学互鉴为原则,创建多家参与、产品比测、综合评估、动态择优的竞争机制,既保持竞争压力,又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续发展。完善科研生产组织体系。强化数字工程等新技术引领,构建智能化试验验证评估体系。优化“研制、测评、改进、再验证”迭代演进科研生产流程,创建适应多星、多箭、多站同期研发、组批生产新模式,提升星地一体快速组网能力。(三)推进卫星导航法治建设中国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当前和长远、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全方位构建中国卫星导航法治体系,积极参与卫星导航全球治理,为北斗系统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内外环境。加快推进卫星导航立法。研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规范和加强卫星导航活动管理,健全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运行服务、应用管理、国际合作、安全保障等配套制度,不断完善卫星导航法律制度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规范卫星导航市场秩序,持续净化市场环境,保护市场主体权益,优化政府服务,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规范卫星导航活动。根据空间物体登记规定,及时准确完整报送北斗卫星信息。依法办理相关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空间无线电执照和卫星地球站执照。依法保护北斗系统频谱使用,严禁生产、销售或使用卫星导航非法干扰设备,依法查处非法干扰行为。参与卫星导航全球治理。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框架下处理卫星导航国际事务,参与卫星导航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卫星导航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四)厚植发展人才优势人才是发展和创新的第一资源。中国北斗坚持用事业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发挥人才优势,为卫星导航事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建强人才队伍。完善定位导航授时相关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培养、交流和激励机制,构建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壮大跨学科、复合型、国际化人才队伍。促进学术繁荣。面向定位导航授时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需求,深化定位导航授时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加强定位导航授时学术交流,多措并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推进科普教育。持续推动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注重打造体验式科普场景,开展科普活动,出版科普读物,丰富科普内容,促进定位导航授时知识大众化、普及化,激发全民探索科学、探索时空的热情。六、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卫星导航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坚持开放融合、协调合作、兼容互补、成果共享,积极开展北斗系统国际合作,推进北斗应用国际化进程,让北斗系统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促进多系统兼容共用中国积极倡导和持续促进卫星导航系统间兼容与互操作,积极开展频率轨位协调与磋商,共同提高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水平,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多样、安全可靠的服务。倡导兼容与互操作合作。持续推进北斗系统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星基增强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促进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技术进步。建立卫星导航多双边合作机制,持续开展兼容与互操作协调,与其他国家就卫星导航系统和星基增强系统开展合作与交流,促进各卫星导航系统的共同发展。开展频率轨位协调与磋商。遵循国际电信联盟规则,维护卫星网络申报协调国际秩序,通过多双边友好协商开展卫星导航频率轨位协调与磋商。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主导的技术和标准研究制定,与相关国家共同维护、使用和拓展卫星导航频率轨位资源。(二)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中国深化国际合作机制,共拓国际合作渠道,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建立国际合作窗口,持续扩大北斗系统国际“朋友圈”,不断提升卫星导航全球应用水平。深度参与卫星导航国际事务。参加联合国框架下系列活动,举办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大会,参与议题研究,研提合作建议,发起合作倡议,共商共促世界卫星导航事业发展。开展多双边合作交流。与东盟、阿盟等区域组织和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国家开展合作与交流,举办北斗/GNSS合作论坛,发布应用场景,推介解决方案,提高国际应用水平。深化测试评估合作。联合开展北斗及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服务性能测试评估,发布测试评估报告,增进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状态和服务性能的了解,增强用户信心,提高合作水平。搭建国际教育培训平台。持续开展卫星导航相关专业国际学生学历教育,特别是硕士及博士生教育。依托联合国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北斗/GNSS中心、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等平台,积极开展卫星导航培训,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培养卫星导航人才,促进国际卫星导航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做强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和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等交流平台,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积极参加国际卫星导航领域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卫星导航技术进步。(三)推进加入国际标准体系中国持续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国际标准组织、行业和专业应用等标准组织,使北斗系统更好服务全球用户与相关行业发展。国际民航领域标准。北斗系统相关技术指标通过国际民航组织验证,满足国际民航领域标准要求,具备为全球民用航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的能力。国际海事领域标准。北斗系统成为世界无线电导航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北斗船载接收设备检测标准正式发布,为国际海事设备制造商提供设计、生产和检测依据。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加入国际海事组织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稳步推进。国际搜救领域标准。发布搜救卫星应急示位标国际标准。推动北斗返向链路纳入全球搜救卫星系统组织标准,开展返向链路国际兼容共用协调。国际移动通信领域标准。国际移动通信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制定发布支持北斗信号的技术标准、性能标准和一致性测试标准,为2G、3G、4G、5G移动通信系统和终端使用北斗网络辅助定位和高精度定位功能提供重要支持。国际数据交换标准。推动北斗进入高精度差分服务、通用数据交换格式、定位信息输出协议等接收机国际通用数据标准。(四)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全球中国不断推进北斗产品、服务和产业国际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加速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化进程,助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增进世界人民福祉。提升北斗产品国际贡献。推动芯片、模块、终端等北斗产品加速融入国际产业体系,对接国际需求、对标国际水准、发挥特色优势,融入本地产业,服务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北斗服务海外落地。建立卫星导航国际应用服务体系,合作共建卫星导航服务平台,联合推动国际搜救、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等特色服务国际应用,满足国际用户多样化应用需求。深化应用产业国际合作。开展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合作,建立海外北斗应用产业促进中心,培育卫星导航产业基础。加大与东盟、阿盟、非盟、拉共体等区域组织合作力度,发布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精准农业、数字交通、防灾减灾等北斗应用解决方案,在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重点示范应用。结束语探索宇宙时空,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从夜观“北斗”到建用“北斗”,从仰望星空到经纬时空,中国北斗未来可期、大有可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以下一代北斗系统为核心,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书写人类时空文明新篇章。宇宙广袤,容得下各国共同开发利用;星海浩瀚,需要全人类合作探索。中国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促世界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携手迈向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内容来源于新华社编辑:武中奇责编:齐晓君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

央视特别报道|北斗系统进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新阶段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消息,经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实测,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全球范围性能指标先进、亚太区域性能更优,“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发展理念正一步步变成现实,系统进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新阶段。自2020年7月31日建成开通以来,北斗系统始终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确保系统全天候稳定运行前提下,不断优化性能指标、拓展应用模式。后续按计划还将发射新的卫星,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开展新技术试验验证,确保系统不断迭代升级。近年来,北斗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应用深度广度持续拓展,已进入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据悉,多行业、多部门、多省市已将北斗应用纳入“十四五”规划。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多个行业,以及电力、通信基础设施等领域,已实现深度应用、规模化发展,赋能各行各业成果丰富、效益显著。具备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能力的大众手机即将面市,它将重新定义手机功能应用,有效支持人民生命安全财产保障。北斗系统正在成为反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科技先锋。开放融合的北斗正敞开怀抱,欢迎并接纳全球互惠共享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成果。2021年,国际合作成果丰硕。中俄签署了《关于北斗和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时间互操作的合作协议》和《2021至2025年中俄卫星导航领域合作路线图》,推进中非、中阿北斗合作及中国—南非北斗/GNSS深化应用,发布了《促进中非卫星导航领域合作构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非十大应用场景》、《中国-阿拉伯国家卫星导航领域合作行动计划(2022-2023年)》等多份成果文件。北斗产品、技术和服务已在全球半数以上国家应用,北斗系统正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北斗系统建设发展的新起点。中国正在推动以下一代北斗系统为核心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
其他

官方|第三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中国-阿拉伯国家卫星导航领域合作行动计划(2022-2023年)》签署
其他

官方|第一届中非北斗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

扬胡巴·迪亚塔拉部长表示,本次论坛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之下,中非双方科技合作的重要成果。在高科技、数字科技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必然趋势的背景下,中非将强化北斗、5G、智慧城市等方面合作。
其他

杨元喜院士做客《朗读者》:让北斗“闪耀世界”

9月18日播出的《朗读者》第三季第一期《我们可以改变世界吗》,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元喜,为大家讲述北斗系统的发展历史,以及杨院士的个人奋斗经历,鼓舞了广大观众。奋斗四十余载,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和千千万万的北斗人一起,改变了中国卫星导航受制于他人的历史。点击下方视频观看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一年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功能强大。目前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如今,“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交流的亮丽名片,正为服务人类社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们能够为世界贡献23.6%的贡献率”在北斗系统起步发展之初,杨元喜院士连续三次参加国际会议,都听到了“北斗无用论”。“只要发展卫星导航,你就必须有两个核心条件,第一个要有轨道的位置,第二个要有频率。美国有GPS,俄罗斯有格洛纳斯系统,导航的黄金频率基本划分完毕。欧盟说只要有伽利略,有了GPS,有了格洛纳斯,北斗是没用的。不但没有用,北斗发上去,在相同的频点上发送相同的信号,可能影响用户的使用。显然这个结论多少是有点荒唐的。”对此,杨院士说,参加第三次国际会议时,自己有备而来,做了大量科学计算,足以证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即使在他们三个系统全部出现的情况下,我们能够为世界贡献23.6%的贡献率。“最近,欧盟和美国都说,中国的贡献率往往比他们还大。”“自己成长为巨人”为什么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研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这么重要?杨元喜院士在节目中深入浅出地作出解释:“想一想,如果我们的电力系统属于国家基础设施,用的是国外系统,它在调整它的时间、空间信息的时候,特意不通知我们,我们的电力就可能出故障,我们的高铁可能进不了站,我们的金融可能有重大损失,我们的城市管理就可能出现混乱。我们的卫星连我们的手机都可能出现故障。这么多重要基础设施都掌控在别人手上,对这个国家的独立政治,独立国防、独立经济,还怎么谈得上呢?”“摸着石头过河,试验,失败,试验,失败,持续了很多年,终于厘清了,原子钟研制的物理原理,可以解方程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调整。在理论指导下做,我们就非常快速。才造就了我们中国原子钟自主且可控。精准度达到了三百万年差一秒的水平,跃上了国际公认的新台阶。”不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就自己成长为巨人。“一心追求的是学习刻苦、积极努力上进的人”杨元喜院士出生于苏北农村,受家庭条件限制,几乎没学过英语。考研究生时,尽管总成绩第一,但由于英语不及格,当时没有录取。于是杨院士“排队吃饭拿着卡片,听着英语睡觉,周末找外国人聊天练嘴巴和听力,请人家吃饭。后来英语不仅过关,还成为班级第一名”。杨元喜院士说,我们一代人都很刻苦,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我几乎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读书。我的兄弟姊妹7个读书都很好,但读出来的只有我。”谈及父母的身体、家人的成全,杨元喜院士哽咽了。杨院士说,在他奋斗的40多年里,妻子王志红是“幕后功臣”。两人相识40年,结婚39年,杨元喜说“我的事业的成功军功章有她的一半”。王志红在节目上说:“我一往情深啊,一直追。”面对妻子的表白,杨元喜院士更是当众回应:“我就非常地努力争取成为她希望的那种人,就是为了等到这一天她能爱上我。”“人类群星闪耀时”最后,杨院士为观众朋友们带来了斯蒂芬·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一段文字,献给伟大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寄语有志于航天科技发展的青年学子,祝福祖国的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祝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编辑:武中奇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

官方|关于北斗全球系统高精度基础类产品-多模多频高精度模块(全球信号)第二阶段中标结果的公告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组织完成了北斗全球系统高精度基础类产品-多模多频高精度模块(全球信号)第二阶段招标工作,经报批,现将中标结果公告如下:项目名称:北斗全球系统高精度基础类产品-多模多频高精度模块(全球信号)第二阶段招标编号:CEIEC-2020-ZMJC-0376/03
其他

“北斗+体育”不断融合创新,助力保障多项赛事举办

随着体育赛事中北斗特色应用和创新应用的不断涌现,“北斗+体育”模式也将进一步推动北斗产业与体育产业有机融合,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和飞速发展。编辑:袁楚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其他

官方丨《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等4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北斗国家标准再添新成果

近日,北斗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取得新进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28号公告,批准发布了《GNSS接收机数据自主交换格式》等4项北斗领域国家标准,涵盖了数据格式、地图应用、地基增强系统、原子钟等领域。2020年第28号公告中发布的4项北斗标准
其他

《北斗卫星导航术语》等19项北斗领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26号公告,批准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术语》等19项北斗领域国家标准,涵盖了基础、数据格式、芯片、模块、终端、模拟器和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等多个重点领域。
其他

杨长风总设计师受邀出席2020世界5G大会并作主题演讲

除基本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之外,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地基增强等6类特色服务,已是功能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在手,创新驱动发展
其他

官方|关于发布北斗三号民用基础产品推荐名录(1.0版)的公告

为加快北斗基础产品推广应用,按照北斗专项测试评估结果,现发布《北斗三号民用基础产品推荐名录(1.0版)》,为用户提供具备导航定位、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组合导航等功能的基础产品,满足手机、可穿戴式设备、车载导航和车载监控、测量测绘、精准农业等大众消费类或行业应用需求。
其他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智慧北斗领航梦想

后续,“北斗杯”大赛、北斗+人工智能科技教育等科普活动将持续在各地开展,培养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切实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引领未来科技创新人才成长。
其他

深度丨北斗,为用户提供丰富广泛的应用服务

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郑重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用户能够享受北斗系统所提供的定位、导航和授时等服务。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
其他

冉承其主任做客天府大讲堂 讲述北斗系统建设背后的故事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伟大的梦想撑起中国的脊梁。”冉承其主任表示,愿与四川省领导和同仁一道,共同推动北斗系统建设发展,合力促进北斗系统全面服务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
其他

官方|八次新闻发布会,见证北斗走向全球

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其他

人民日报:大力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

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其他

官方|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7月31日上午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将于7月31日上午10时30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仪式。
其他

官方|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入网工作

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其他

今天,你北斗了吗?北斗表情包第一弹来袭

出品:北斗宣传研究与传播中心、神舟传媒
其他

H5|中国人如何寻找正确的方向

本公众号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其他

“数”说北斗丨从起步到全球组网 北斗建设的“三步走”

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设想,到1994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几代北斗人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走过了北斗系统建设“三步走”的发展历程。“数”说北斗,一起来了解一下北斗系统从无到有,从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从服务中国到服务亚太,再到全球组网的发展历程。
其他

年会|关于评选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 “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推进贡献奖”的通知

“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推进贡献奖”是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设立的对致力于我国卫星导航事业发展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的褒奖。今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迎来了全球新时代,北斗应用推广也迎来了更多创新、更为融合、更加广化的新机遇期,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推贡献奖”以全新姿态面向未来,年会组委会将首次面向社会开展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推进贡献奖”评选活动。经第十一届年会组织委员会研究决定,将在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参展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社会报名参评的企业、科研机构中评选,年会组织委员会将组织评选活动,按照“探索创新类”、“应用推广类”和“跨界融合类”三类分别评选,每类不超过3名,共计不超过9名,并在第十一届年会全体工作会暨科学委员会全会议上确定获奖单位后向社会公示。年会组织委员会将在2020年11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单位进行现场颁奖。请各单位从年会官方网站www.beidou.org或微信公众号“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下载并填写报名表,加盖单位公章,将扫描件(PDF格式)发至年会指定邮箱。【组委会联系人】王岩
其他

两会|那些关于北斗的声音……

北斗全球系统的最后一颗“收官之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中国空间事业迈向领跑的关键!
其他

天上北斗,近在身边!

借助北斗,江西、湖南等省对高速公路沿途实时车流、气象情况、每个车辆的位置及基础设施状况实现全景监控;山东省潍坊市打造智慧数字泊车项目,破解市民出行泊车管理难题……北斗让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
其他

国际电信日|导航通信跨界融合,未来空间广阔

今天是5月17日——世界电信日,用以纪念1865年国际电联的成立,并同时强调信息通信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上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卫星导航系统和应用产业不断发展,卫星导航凭借广泛的产业关联度以及与通信产业的高度融合度,已有效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
其他

以正视听!教你识破北斗骗局

第二,国字号媒体的信源才可靠。很多的虚假消息都是通过自媒体、微信群、朋友圈进行传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上并没有任何相关信息,这时你就要注意了,这个项目很可能就是一个骗局。
其他

官方|首个北斗船载接收设备检测国际标准即将发布

61108-5)获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最终批准阶段全票通过,进入发布阶段,计划2020年4月向全球正式发布。
其他

国际发声 | 杨长风总设计师:进入全球化新时代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近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特别撰文,对一年来北斗系统建设、应用推广和国际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详述,并对后续计划进行了阐释。文章刊登于2019年12月初出版的《GPS
其他

官方|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9年12月16日15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配套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为实现全球组网奠定坚实基础。摄影:郭文彬
其他

北斗系统亮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伟大历程
其他

热点|从卫星导航看中俄大国合作

2014年9月4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就卫星导航领域合作在北京举行了工作会晤。双方表示愿意在互信互利的原则基础上,推动北斗与格洛纳斯系统的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