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好书 | “人民英雄”张伯礼抗“疫”一线故事记录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他是白衣天使的代表,是中医大家的代表,是值得我们敬仰、学习的楷模。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庚子新春,逆向前行,披荆斩棘。大年初三飞赴湖北武汉、劳累过度病倒后不下火线、被摘“胆”后醒来先问疫情……张伯礼院士临危受命、奋战抗击疫情一线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为让世人更全面立体地了解张伯礼的抗疫事迹,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编写了《大医张伯礼——抗“疫”一线报道纪实》一书,由天津教育出版社于今年5月出版。张伯礼是谁?在抗疫中,他做出了哪些贡献值得获封“人民英雄”?为什么是张伯礼带队“中医国家队”抗疫?中医在治疗新冠肺炎疫情中真的有效果吗?一本书收集14家媒体的106篇新闻报道,全方位再现战疫一线的张伯礼,告诉你答案。收录的文章体裁很丰富,有消息、通讯、特写、专访、报告文学等等。不单只有图文,用手机扫描内页二维码能观看采访视频。(扫描上图内页二维码即可观看本视频)书中从张伯礼应召进驻武汉讲起。疫情多严重?患者有多少?控制计划是什么?目前的有效治疗方法是什么?回复都是:不知道。从医几十载,见惯生死的张伯礼在去往武汉定点医院的路上,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心生悲壮之情。彼时,新冠肺炎的治疗无章可循,临床上更是没有特效药物可用。张伯礼率领的“中医国家队”“压力山大”。82个日夜,72岁的张伯礼身先士卒,开辟了当时全国唯一的中医病区。在江夏方舱医院,209人组成的中医医疗队携手抗疫。在那里,张伯礼亲自问诊,观察病人病情动向。一篇报道提及,患者小李开始对中药是拒绝的,不相信那汤汤水水会有奇效。但她看到隔壁床位的姚奶奶,症状原来比她严重,喝了两天药,症状竟减轻了。硬撑着不喝药的小李皱着眉头喝下了第一口药,药水刚进肚,“原来中药不是很苦啊”,便一饮而尽。一星期的中药治疗后,小李的核酸报告中出现了抗体,症状全部消失,第九天就达到出院标准。书中这种亲历者的讲述,还有很多。在当时容易被忽略的这些新闻小故事,如今读来有种特殊的感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占了全国医护人员的功,占了中医药之功。”张伯礼告诉记者。书中虽以张伯礼为主题,但未忘疫情中心的武汉人民。疫情期间,基层社区志愿者的故事、企业为这次疫情所做的贡献、其他医护工作者的状态,书中也都有涉及。虽然在疫情期间,天津教育出版社仅用5天时间策划并出版的《新冠肺炎疫情心理防护手册》取得了不俗的社会反馈,但编辑们一直在思考:作为出版人还能为抗疫做什么?在接到《大医张伯礼——抗“疫”一线报道纪实》出版任务后,全体参战编辑及各环节的同志们深感这个任务无比光荣,这是为天津的英雄出书,一定要做出高品质,才能不辱使命,力争做一本有温度、有深度、有持久度的出版物,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在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中,天津教育出版社的编辑被张伯礼对初心的坚守、对责任的担当、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所打动。责任编辑这样说,编辑出版《大医张伯礼——抗“疫”一线报道纪实》一书,一是表达对张伯礼院士的崇高敬意;二是激励人们学习楷模精神,学习张伯礼院士临危不惧、无私奉献的鲜明品格,用实干担当的作为,力争为抗击疫情、赢得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72岁的张伯礼不惧危险,让世界看到了历久弥新的传统中医药在抗击重大疫情面前的特色优势,为我们树立了一座熠熠生辉的“精神灯塔”。谨以此书向国家荣誉获得者张伯礼院士,及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献礼并致敬!《大医张伯礼——抗“疫”一线报道纪实》编者: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定价:103.00
2020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