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诔吕胜中先生
时维壬寅深秋,木叶飘摇。霜降三日,吕胜中先生歿,行年七十。当是时,子媳并学生故旧五十人聚于ICU门外,相守竟日。或有突然崩溃者,自觅角落洒泪,旋即整顿心情转身料事。悲怆在眼,肃穆在心。遗体之出也,众肃立走廊两侧,扶床随行。悉悉索索,无一人语,如孤军衔枚夜行。长巷无尽,而世路有穷。雄心未歇,奈天年不测。时往生室外满地秋叶,诸生云集不去。而互联网上,已然刷屏,悲鸣唯恐后人。哀荣如此,先生可知?草木一秋,一地秋叶,虽出一树,岂有牵连。而人非草木,焉能无伤!先锋班老学生云:从此再无人骂我矣。我闻言俯身手撕落叶,成悲戚人头状,如佛涅槃图中诸弟子像。而撕叶为像,实先生最善之剪纸法也。世间再无小红人,世间再无我的天,世间再无人说与后生!今先生弃我辈而去又三四日矣!夫人之相与,各有因缘。心灯相印,曾经哭笑,岂足为他人道也。而一旦乖隔,肝怀如割,临书鲠塞,文字难托!“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我今偷生至此,应知天命。迎来送往,已为常态。然《文心雕龙·哀吊》曰:“正义以绳理,昭德而塞违,割析褒贬,哀而有正”。身先朝露,我辈亦已中途;牙生辍弦,不能起先生于泉下。功名美恶,先生何听!?诔,谥也,累列行迹,绍述文章功德,以耀后学,不坠遗志,是后生小子之义。摧哽投笔,试述先生之教。一、先生之艺....................先生之艺术,根植民间,众所周知,坊间论述甚多。多以为先生自民间艺术中选取“抓髻娃娃”之精炼形式“小红人”,以为生命/灵魂符号,秉生命崇拜之志,转用于现代招魂道场,并衍生出装置、行为等多种当代语式。仔细思量,寻访民间以为营养,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人艺术家前赴后继不绝于路,文有钟敬文先生之民间文学整理工作,乐有张亚雄、王洛宾及北大歌谣研究会之民间歌谣收集,神话学有闻一多、茅盾、袁珂先生之筚路蓝缕,建筑有中国营造学社诸君之耕耘。即以美术论,庞薰琴、雷圭元之图案整理、江丰、艾青之《西北剪纸集》采集整理均始于四十年代中。古元先生之木刻、彦涵等先生之新年画、吕胜中先生业师冯真先生早年之《娃娃戏》新年画等,对民间木版画、剪纸亦早开吸收/转化之途。80年代美术学院建年画连环画系,后改民间美术系----有此举动,可见向民间学习,吸收传统艺术资源并进行当代转化,至少在一部分人中乃是共识。然则吕先生之学民间、爱民间、用民间、化民间、出民间、回民间之举,何异于先驱诸君?曰:先生自民间所得者,大异于先驱及朋辈者,在视野不同,路径不同,出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