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FM

其他

每一帧都很美!

甘肃是个神奇的地方,地处三大高原的交汇处,囊括了除海洋以外的所有地貌。这里有戈壁沙漠,也有雪山高原,有森林长河,也有草原湖泊。在充满传奇色彩与浪漫神韵的丝路古道上,在辽阔的中国西北腹地,甘肃传承着黄河上游八千年的文化与文明、丝绸之路两千年的辉煌与梦想。文人墨客的墨汁勾勒过这里的山水,无与伦比的天造奇观吸引着海内外游客,让我们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一起去感受甘肃地质公园,这些在高山峡谷中的秘境。敦煌雅丹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敦煌市西北边的大漠深处,分布着一片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敦煌雅丹地貌地质遗迹自然景观。由这些地质遗迹组成的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玉门关西北边,分南、北两区,主要是风蚀作用而形成的第四纪地质遗迹和自然地理大漠景观。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由湖底沉积、地壳变化、雨水冲刷、劲风侵蚀而成,形成颇具规则的沟谷、高矮不等的土岗和如刀刻斧凿过的雕塑——“街道”“城堡”“战舰”“金字塔”等造型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置身其中,会让您感觉进入了建筑艺术的展览馆,目不暇接。等到夜幕降临之后,尖厉的劲风发出的啸叫,犹如千万只野兽在怒吼,又因为距离玉门关近,当地人一直称之为“玉门关雅丹魔鬼城”。敦煌雅丹地貌属世界罕见,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和旅游观光价值。张掖丹霞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张掖丹霞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是白垩系下统砾石、砂岩和泥岩组在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由水流冲蚀和风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各种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及色彩斑斓于一体。在这里,你可以从中去感受地壳运动的神奇节奏。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便呈现出不同的景致。因此这里被誉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景泰黄河石林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在甘肃省景泰县,有一个与云南石林比肩而立的景泰黄河石林,那里的石林景观同样壮观,同样令人震撼。甘肃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景泰县东南部的中泉乡龙湾村,石林景区北距景泰县城70千米,南距白银市70千米,距兰州136千米。石林景区北临黄河干流龙湾河曲,南接连绵不断的侵蚀丘陵,黄河由东向西流过景区,其中以古石林群最富特色,规模宏大,占地约10平方公里。景泰黄河石林景区2004年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在永靖县黄河之畔的丹霞山中,有一片芦苇摇曳的地方曾有恐龙“出没”。亿万年前,这里是恐龙的家园,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如今留下的恐龙足迹群等被人们发现,永靖成为人们了解一亿年前白垩纪早期那个遥远时代的窗口。园内有世界上最大的白垩纪恐龙足迹和恐龙足迹化石群,创造了多层面出现、清晰度高、立体感强、保存完整、种类多样、集群式出现的六项世界之最。场景模拟其生长场景摆设,惟妙惟肖,给游客身临其境之感。二层为地球故事展区、生命长河展区和5D影院,展示了地史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是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崆峒山平凉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这里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崆峒山峰众多,有大小山峰数十个。最高峰为香山,海拔2123米;主峰是马鬃山,海拔2025米,叠居于五台之上;东、西、南、北、中五台,中台突起,诸台环列,形似莲花。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地势平坦宽广,视野开阔。崆峒南与仰驾山相望,中间峡谷为前峡,泾河从中流出,声若弹筝,故又名弹筝峡。崆峒山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已知的植物有1000余种,古树名木有紫果云杉、油松、圆柏、五角枫、辽东栎、大果榆、丝棉木等近60种。招鹤堂孔雀柏和凤凰岭“千年华盖”两棵树的树龄虽都在千年以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独一无二的和政羊、神气十足的铲齿象、凶猛残暴的巨鬣狗、矫健剽悍的剑齿虎、风驰电掣的三趾马……走进临夏地质公园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犹如打通了一条通往远古的长廊,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的化石,给人们带来强烈的画面冲击感的同时,无声地叙述着生物演化的故事:千奇百怪的食草动物的大量骨骼展示了物种高度的多样性,凶猛敏捷的食肉动物雕塑般凝固在岩石中,与它们的猎物沉积在一起,共同归于天地。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晚新生代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博物馆,曾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是入选国家二级博物馆的唯一一座县级博物馆。目前,馆藏化石标本3万多件,分属3纲8目150多个属种,年代跨度3000万年到200万年之间,其数量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见,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化石产地、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头骨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马“埃氏马”和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炳灵丹霞炳灵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炳灵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永靖县杨塔乡的黄河岸边,像一道天然屏障守卫着村庄。村子也显得古老而宁静,俨然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村民们也像陶渊明笔下的人们一样,依然过着男耕女织的宁静生活。永靖古老的傩舞文化就起源于这里。园内保存了大量的造山带构造珍贵的地质遗迹,蕴藏着丰富的地球科学信息,发育峡谷、石柱、峰林、丹山赤壁、天然蚀刻象形和造型,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丹霞式地貌景观,极具地学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园区内完好保存历代佛家石窟及庙宇,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既是一座实践地学科研和科普教育的天然实验室,又是一个珍稀而不可复得的游览观光乐园。此外,园内沟谷蜿蜒,自然造型多姿传神,以奇、雄、险、古、野、幽见长。顺着沟谷浏览,你可以尽情地领略到大寺沟的神奇,静宁沟的静穆,万佛谷的清秀,龙虎沟的深邃,双门沟的奇险,还有洞沟的灵秀,迷沟的奥秘。扎尕那甘南州迭部扎尕那地质公园扎尕那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扎尕那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藏寨内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和互补融合,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扎尕那景区属高原亚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春秋相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宜人的气候成为游人避暑休闲的绝佳之处。另外,景区森林资源丰富,使得避暑休闲更加舒适,素有“森林之城,人居天堂”“天然翡翠”等美誉。景区内诸多景点具有开发价值。除了自己的特色外,还有极具科研和科普价值的典型地质剖面和岩溶地貌、清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种类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等。麦积山天水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天水市,是一座以北方形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河曲地貌为主体,融合了著名的石窟艺术,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植物资源,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保健疗养、环境保护、娱乐与探险于一体的大型地质公园,属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著名的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官鹅沟宕昌官鹅沟地质公园宕昌官鹅沟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由官珠沟、鹅嫚沟、木隆沟、庙沟等景区组成。园内集原始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景观资源整体品位高,空间布局特点突出,动植物分布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奇松遍布,怪石嶙峋,山势陡峭,沟谷狭长,瀑布长年不断,白浪奔腾不息,四季皆胜,处处为景。特别是官鹅沟景区,景点分布尤为突出,官鹅沟景区前14公里为15个色彩斑斓的湖泊,后18公里为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最深处为高山草甸和终年不化的雪山。沟内山岭重叠,幽谷纵横,青山碧水,奇峰怪石,瀑布飞溅,草甸雪山,湖泊激流,古木参天,沟两边的悬崖峭壁上有许多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的岩石构造,被专家誉为最有观赏价值的“地质公园”。冶力关临潭冶力关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临潭两县境内。景区有闻名遐迩的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峰峦叠嶂、鬼斧神工的赤壁幽谷国家地质公园,雄伟壮丽的十里卧佛、碧波荡漾的冶海天池、景色秀丽的冶木大峡谷、神奇隐秘的阴阳石、天然氧吧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等秀丽景色。冶木河贯穿全区,自西向东流入洮河。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奇特。冶木河上游地势平缓,有牧草丰茂的天然牧场,也有地势陡峭、沟深谷窄的练珠峡。下游以林海苍茫、曲径通幽的沟壑为主。全景具有峨眉之秀、华山之险、九寨之奇、青城之幽、香山之艳的风光。内容来源于甘肃日报,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清代鼎盛时期的诗意兰州这把东汉弩机,威力可媲美现代步枪!来看看汉代河西成年男子一天的工钱能买啥甘肃积石山:在大禹治水的源头,与山水相逢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3年3月22日
其他

唐代赋文中的渭河

鸟鼠山渭水源头风景如画渭河,古称渭水,其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尚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沣水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敦物,至于鸟鼠。”由此记载可看出渭河的大致情况:源头为鸟鼠山,支流主要为泾水、漆水、沮水和沣水,沿途经过荆山、岐山、终南山和敦物山。桑钦《水经》的记载更为清晰和直接:“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北亭南鸟鼠山,又东过长安县北。”综合多篇文献,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县的鸟鼠山,主要流经甘肃天水,横贯渭河平原,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渭河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数千年来流淌不绝,丰饶土地,养育生命,更是留下了生生不息的文明印记。而从唐代文人的文学作品中,渭河作为重要的写作对象,带给文人无限的遐思,在渭河的辽阔与宽广中尽情挥洒大唐的风采。泾渭合流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甘肃地名里的故事

地名依托着一方水土,承载着一方文化,讲述着一段历史。地名作为描述一个地方的最显著标志,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和人文信息,其命名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每一个地名背后,或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或见证了行政区划的沿革与变迁。让我们与大家分享甘肃地名的故事,一同品味刻在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基因。地名里的甘肃甘肃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独特多元的自然风光,在各个历史时代人们给地名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它们不仅凝聚着几千年来人们对于地理、人文的认识,也隐藏着许多源远流长的历史信息。探寻地名,有助于读懂甘肃。在甘肃,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是酒泉;大禹治水,导河之洲——是临夏;源自“天河注水”传说的是天水;张国臂掖,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的是张掖、武威。读一读这些地名,便能将人们带入历史文化长廊,仿佛置身于曾经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不禁感叹历史的波澜壮阔,这便是甘肃地名的魅力……甘肃究竟是怎么来的在中国地名中,有以山命名的,有以水命名的,有以人命名的,有的地名是多个地名的合体,如甘肃。甘肃古为“雍梁之地”。相传夏禹划天下为九州,甘肃境内分属雍州西部和梁州北部。甘肃古称“陇西”“陇右”。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始置陇西郡”,因地在陇山以西得名。当时管辖范围比今甘肃省范围小,辖洮河中游、渭河上游、西汉水上游及今天水市部分地区。唐代置“陇右道”,辖今陇山以西,青海湖以东,新疆东部以东地区。古代以西为右,故名“陇右”。所以“陇右”即成为甘肃省的特称,简称“陇”。但今人所说“陇右”,一般是指陇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区。甘肃简称“甘”。西魏时始改张掖郡为甘州,以境内之甘峻(浚)山得名;隋时为“肃振国威,以通西域”,改酒泉郡为肃州。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党项族李元昊攻取甘州。1036年相继攻下瓜州、沙州、肃州,迅速控制了全部河西走廊和黄河东部部分地区。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因在宋之西方,史称“西夏”。李元昊分“国内诸州计之总兵五十余万”为左、右厢,设立12个监军司,其中“甘肃军司”驻甘州,“甘肃”一词首见于史册。甘肃一名,取甘州、肃州首字而得。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设“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简称甘肃行省,治所甘州,下辖2直隶州、5属州。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设陕西右布政使司,驻巩昌(今陇西县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为巩昌布政使司。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正式改名为甘肃布政使司,移治所于兰州,兰州成为甘肃省会,延至今日。地名里的历史积淀甘肃,形似一柄玉如意,镶嵌在中国版图的西北部。甘肃的风貌丰富多元,这里有九曲回肠的黄河、三千年不倒的胡杨、荒凉无垠的戈壁滩、一望无际的沙漠,也有秀美的塞上江南、辽阔的草原沼泽、连绵的雄伟雪山……想象在雅丹魔鬼城看日落、在月牙泉听那首涤荡心灵的歌谣、在戈壁滩上仰望祁连雪线,在沙漠里骑着骆驼,听着驼铃声声响的那一刻,几千年的历史与沧桑扑面而来。在甘肃,不得不提河西走廊,它是一段通往文明交汇的道路,是商旅绵延的古道,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通道。公元前138年,27岁的张骞手持汉武帝授予的符节,凿空西域,自此,今甘肃境内被中央王朝所控制。据《汉书·武帝纪》,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降汉,以其故地置酒泉、武威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分置张掖、敦煌两郡。因地在黄河上游以西,故称河西四郡。酒泉,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东临弱水,北跨长城,南阻祁连,西倚嘉峪,自古为通西域的孔道,隋时曾改名肃州。酒泉一名有两种说法,一说据《汉书·地理志》载:“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故曰酒泉。”唐代颜师古也说:“旧俗传云,城下有泉,其味如酒,故曰酒泉。”“酒泉”之称由此而来。还有一说,相传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匈奴获胜,汉武帝赏赐御酒一坛。霍去病为让将士们共尝美酒,将御酒倾倒入金泉之中,与众同饮,故称此泉为“酒泉”。敦煌,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十六国前凉建都于此,北周改名鸣沙县,隋大业初复名,唐末废。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复置,移治今址,是古代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站。城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千佛洞)保存有四世纪至十四世纪遗留的壁画﹑雕塑等艺术珍品;城南有鸣沙山﹑月牙泉名胜;城西北有玉门关,西南有阳关遗址。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城南五公里,沙泉共处,妙造天成,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鸣沙山以沙动成响而得名。东汉称沙角山,俗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峰峦危峭,山脊如刃,经缩复初;人乘沙流,有鼓角之声,轻若丝竹,重若雷鸣,此即“沙岭晴鸣”。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始称月牙泉。水质甘洌,澄清如镜,绵历古今,沙不进泉,水不浊涸。铁鱼鼓浪,星草含芒,水静印月,荟萃一方,故称“月泉晓澈”。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车马仪仗俑。张掖,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治觻得(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晋改名永平,隋又改名张掖,移治今张掖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永昌以西、高台以东地区。十六国时北凉沮渠蒙逊曾建都于此。西魏时曾改为甘州。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甘州为张掖郡。当通往西域及漠北道路要冲;水草丰美,有畜牧之饶。境内山丹河及黑河灌溉便利,农业发达。有“金张掖”“塞上江南”之称,遗存有大佛寺、木塔寺、黑水国城堡遗址及汉墓群、鼓楼等名胜古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焉支山,两汉时期《匈奴歌》中有载:“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五代诗话·稗史汇编》有载: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故因山上盛开胭脂花得名。吟着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外风光。位于嘉峪关市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交界处的文殊山,是祁连山北麓坡地的一条支脉,隋曾名昆仑山,唐又称洞庭山,后建文殊寺称今名。又传说文殊菩萨曾居此得名。文殊山石窟开凿于北凉时期,具体年代不可考。清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载:“文殊山,(酒泉)城西南三十里。山硖之内,凿山为洞。盖房为寺,内塑佛像……旧称有三百禅室,号曰小西天。”武威,原匈奴休屠王地。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击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众四万余降汉,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西汉王朝开始向河西移民。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汉武帝采纳张骞建议,欲招乌孙东还居浑邪王之地,乌孙东不肯归还,于是汉武帝决定在浑邪王故地置酒泉郡,后又置武威郡,以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武威由此得名。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西汉“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在西北设凉州刺史部,辖武威郡、酒泉郡、金城郡、敦煌郡、张掖郡、陇西郡等十郡,大致管辖范围是今甘肃、宁夏及青海省东部。“凉州”一名由此始见,意为“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如果有幸行至此处,便可吟一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品一品诗人王翰当年的豪迈旷达。宕昌县官鹅沟景区。地名里的历史故事甘肃,是一个具有历史故事的地方。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地名,都可能隐藏着不广为人知的故事。仇池山是传说中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和神话传说中刑天葬首的地方,也是古代氏族的发祥地,魏晋南北朝时期,自公元296年氐族首领杨茂搜在仇池山建立政权,至公元442年被南朝刘宋政权攻灭。仇池国先后存在了134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渭源为陇西郡所辖九县之一。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首阳县,治今清源镇东北,属陇西郡。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改称渭源县,以渭水发源于境内鸟鼠山而得名,为渭源郡治。宕昌,别称宕羌。宕昌最早见于郦道元《水经注》中“羌水东南六经宕昌城东”的记载。宕昌一名有多种说法,一说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活在陇南山地和甘青川草原边境的一支羌人的名称(与钟羌旦昌同)。另一说为晋时羌族梁勤自称宕昌王,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建立的羌族政权,于宋元嘉元年(公元424年)北魏确认宕昌国为其属国。还有一说为宕昌国的都城宕昌城。《说文解字》:“昌,美言也,从日从曰。一曰日光。”宕昌即有日光的洞屋,宕昌羌即居住在有日光洞屋的人,宕昌国就是居住在有日光洞屋的羌人建立的国家。地名里的安定昌盛甘肃的地名,也寄托了老百姓饱尝流离战乱之苦后,最真挚的心愿。比如定西、安宁、安定、永登、永昌、永靖、和政等。包括甘肃,甘肃的“肃”,隋时为“肃振国威,以通西域”,取意“肃静宁边”。甘肃的地名,自西汉时期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之后确立,大部分在数千年来保持稳定,未曾变动,沿用至今。平凉之名,一说前秦苻坚358年攻伐凉州,取“平定凉国”之意。现另有观点认为取希望凉州“平安安宁”之意。平凉,秦惠文王十一年(公元前316年),伐义渠后在崆峒境内置乌氏县,为中国最早的县之一,也是境内设置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县级区划。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置陇西郡,郡治狄道(今临洮),辖今定西全境,因其郡治位于陇水之西,故名“陇西”。《史记·秦本纪》记载:“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陇西”之名始见于史册。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8月,李宪收复西夏占据西市新城(一作西使城)。同年十月甲戌,宋神宗赐名“定西城”,取“安定西边”之意而命名,此为“定西”得名之始。平凉崆峒山的云海景观。地名里的神话传说甘肃,也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地方,中国的许多上古神话传说,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三危山,《尚书·舜典》载“窜三苗于三危”,后在《史记》五帝篇中也有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言于帝,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在远古神话传说中,三危山是西王母与三青神鸟居住的地方,陶渊明曾著有一诗:“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天水城北的卦台山相传为伏羲画卦之地。明胡缵宗《卦台记》云:“成纪之北约三十里曰三阳川。其西北隅有台焉,羲皇画卦处也。”又云“陇坻亘于东,朱圉雄于西,番冢屏于前,崆峒望于后;汉起于南,渭衍于北,乃生羲圣,而三阳则渭河纳陇处也,今为三阳里。三阳云者:朝阳启明,其台光荧。太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返照,其台腾射”。此为三阳之名,又称“三阳开泰”,传为“羲皇故里”。崆峒山,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传说,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亲临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并拜其为师。《庄子·在宥篇》记载有“黄帝问道广成子”的事情。鸟鼠山,是渭水发源地,属西秦岭山脉的西延部分。《禹贡·导水》:“导渭自鸟鼠同穴。”《尔雅》:“鸟鼠同穴,其鸟名。其鼠名鼵。”《山海经·西山经》有“鸟鼠同穴之山”。“鸟常在外,鼠常在内共穴而居,故山以是得名。”“卓尼”系藏语“焦乃”之转音,其名始于元代。卓尼一名有两种说法,一说相传卓尼杨土司始祖曾寻觅丢失之牛至此,暂寓于今日卓尼禅定寺地方,用松枝结屋而居。后人为纪念先祖开发之辛苦,因以卓尼为名。还有一说卓尼为藏语两棵马尾松之意。元元贞元年(1295年)元世祖邀请西藏萨迦派首领八思巴·洛哲坚赞赴北京,途经卓尼时,见此地山清水秀,苍松翠柏。便命其弟子喜绕益西留下来,在有两棵挺拔而形如华盖的马尾松处建寺。当地藏语称为“焦乃”,因此,“焦乃”从此便成为寺院名,继而成为地名,后来,“焦乃”演化成为“卓尼”。“张国臂掖,以通西域。”是汉风烈烈的甘肃;“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是唐韵里浪漫的甘肃;“羲皇画卦”“皇帝问道”是神秘莫测的甘肃。翻开甘肃地图,地名可谓是“活化石”,一地之名,不仅记录着当地的历史,也承载着人们的文化记忆。内容来源于甘肃日报,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清代鼎盛时期的诗意兰州这把东汉弩机,威力可媲美现代步枪!来看看汉代河西成年男子一天的工钱能买啥甘肃积石山:在大禹治水的源头,与山水相逢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甘肃马衔山:黄土瀚海中的“绿色岩岛”

在兴隆山南侧,有一道天然屏障,那就是马衔山,被誉为黄土瀚海中的“绿色岩岛”和“湿润之乡”。由于海拔较高,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观。马衔山为甘肃省榆中县与临洮县交界之分水岭,地处兴隆山南侧,呈西北、东南走向。山顶如平川,宽约8至10公里,长约40至50公里。其高耸的地势和严寒的气候条件,使马衔山的地貌景物与周围截然不同,而与号称地球三极的青藏高原类似。01人文特色马衔(xian)山,又名:马啣山,方言称:马哈山。马衔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留传有大石马、小石马、石棺材、金龙池等民间传说。据《榆中县志》记载:唐代《故交河郡夫人慕容氏墓志序》中称马衔山为“薄寒山”;宋、明称“马御山”;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肃庄王朱楧将“马衔山”辟作避暑山庄;清代称“马寒山”,以“寒山积雪”列入榆中八景;民国年间改称“马衔山”,沿用至今。02景观特色本景观资源的突出特点是:高——马衔山海拔为3670米,是陇右黄土高原最高峰;寒——为高寒阴湿区,无霜期为67——90天,每年除盛夏(6月中旬至8月中旬)以外,常有皑皑白雪盖顶,所谓榆中八景之一的“寒山积雪”即指此;奇——地貌景物奇特,平坦山顶上相对低洼处,可看到一片片因寒冻形成形态奇异的冻丘地貌,以及一块块因反复冻胀而斜立的巨石“石海”,在海拔3500米以上既有古冰缘遗迹,又有现代冰缘,在阴关鸟声此起彼伏,时有林麝出没,全然展现一种宁静幽深的原始风貌。是历代甘肃施政官员所看重的养马基地。现留有明肃王“牧马官滩”界碑一座。官滩沟的得名概缘于此。坡和山顶上仍有厚度10米以上的冻土层,距今已有3000年左右,是考察冰川冻土地貌的重要地点;特——由于海拔高,水气稀少,空气透明度大,紫外线强烈,山上花朵的色泽格外鲜艳,每年从五月开始,北坡鲜花盛开,除五颜六色的草木花卉,主要是一簇簇硕大的杜鹃;秋冬季,南坡沙棘果挂满枝头,一片橙黄。半山腰的金龙池、金龙庙、仙人洞、虎狼洞之奇妙景观,以及山顶的导航站,亦是马衔山旅游区的主要景点。民间传说:马衔山本来是一条完整的山脉,在很久很久以前,一雷鸣闪电之夜,有一蟒蛇欲借此时机升天成仙,但升天必将带来灾难,就在升天之时却被一道士用法器打伤了眼睛,蟒蛇为了报复,用一滴眼泪将整个山脉冲开了七十二条沟,每条沟都有源源不断地流水,这才有了“美景马衔山之七十二条沟”的神奇传说。嵯峨黛绿的群山影影绰绰、亦真亦幻,尤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卷,吸引着无数游客心驰神往。END内容来源于兰州文旅,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清代鼎盛时期的诗意兰州这把东汉弩机,威力可媲美现代步枪!来看看汉代河西成年男子一天的工钱能买啥甘肃积石山:在大禹治水的源头,与山水相逢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3年3月17日
其他

这把东汉弩机,威力可媲美现代步枪!

说起弩,想必大家会想到古装剧里的一些战争场面:“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古代的远程投射兵器有弩、投枪、投石机、飞斧等,其中以弩的应用影响最大。如果说弓是世界性的,那么弩便带有极其浓厚的东方色彩。不少人好奇了,古代的弩到底有多厉害?1在甘肃省庆阳市的镇原县博物馆,有一件东汉时期的“南阳宛造四石弩”。1996年9月,被国家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汉代远射兵器和军事装备提供了珍贵资料。▲东汉“南阳宛造四石”铜弩机(镇原县博物馆藏)强弩一直是我国历史上中原帝国的重要利器,地位在弓箭之上,尤其是对游牧民族骑兵时。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名将李陵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5000步兵与8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8万匈奴骑兵围攻了十多天都没能把李陵击败,一直到李陵所部箭支消耗殆尽,才觅得机会。匈奴骑兵所惧、李陵的汉军所依仗的正是远程利器强弩。两汉时期强弩的极致——大黄弩的最高射程可达400米左右。李广曾与匈奴作战时,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就以它连续射杀对方将领而扭转战局。匈奴骑兵善骑射,在60米之内能准确地射中目标已属不易,有效射程不会超过100米,与汉军强弩相比,高下立现。镇原县博物馆所藏的这件东汉铜弩机,原弩的威力又如何呢?看它在陈列柜里布满的铜锈,我们仿佛还能感受到它布满一种凌厉的杀气。2这件铜弩机出土于镇原县城关镇的高庄村,这是它的相关数据:重1100克。制作精巧,外观平整光洁,铜质优良,悬刀(扳机)上阴刻“南阳宛造四石弩匠工张平二十一”十四字,隶书,字迹纤细。弩机郭长14.2厘米,宽3厘米,厚2.6厘米,悬刀长9厘米,望山(瞄准器)长6.6厘米,牙、牛部件俱全。牙呈鸟首形,有前后两个支突,前面支突略短,后面支突略长,牙的底部有栓孔。悬刀略呈弧形,一端宽扁,一端略尖,牙和悬刀均由铜栓固定在活动木臂前端的机槽内。▲弩机构造示意图此弩机当时是装在弩的木臂后部,发射时,先将弓弦向后拉,弦被钩在牙上,牙由牛托住,牛的长端由悬刀卡住,对准目标后,把悬刀一扳,牛就顺势松开,牙缩下,钩住的弦弹出,就将放在木臂上的箭支射出,杀射敌人。铭文“南阳宛造四石弩匠工张平二十一”中“南阳宛”指的是今河南省南阳市。“四石”是指弩的强度(即张力),汉代弩实现了标准化,以石为单位,以弩的拉力分为1-10石。据《居延汉简》记载,弩的强度在3-8石之间,射程在120-240步以内,按汉代一石折合现今30.24千克,汉尺一尺等于0.23米计算,四石弩的张力约为120.96千克,射程约为200米。汉武帝时期规定张力在150千克以上的五石弩列为强弩,严禁出关,违者受罚,可见弩在汉代兵器中的重要地位。此“四石”弩证明为一般弩机,可以私携出关,所以墓主人死后才能用它来做陪葬品。“匠工张平二十一”中的“张平”是人名,“二十一”是弩机的编号,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汉代远射兵器和军事装备提供了珍贵资料。3弩是用机括发箭的弓,出现在战国时期,它虽源自弓,但比弓的射程远,杀伤力强,命中率高,并克服了拉弓时体力受限制而不能持久的弱点,起到了“延时装置”的作用。到了汉代,弩的扳机外面普遍装有铜郭,使弩机能够承受更大的力,从而使弩的威力更强,射程更远。为了使弩机提高命中率,一些弩还加高了望山并加上刻度,用于瞄准,具有现代步枪标尺的作用。因此,在冷兵器时代,弩是一项重要发明,可以等同于“步枪”。▲军用的狙击弩东汉至魏晋,是弩机发展的最高峰,诸葛连弩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到了宋代先后出现了神臂弩和豆寸子弩,神臂弩射程远达340多步,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而豆寸子弩则是一种大型的攻城床弩,将弩机安在木架床上,靠绞车来拉动弩弦,一次可以发射十余支箭射到千步远,成为冷兵器时代射程最大威力极强的“大杀器”。宋代以后,火药逐渐应用于兵器上,出现了火器,强弩在战场上逐渐消失。出人意料的是弩这种传统的武器装备在现代反恐行动中又一次复活了,反恐突击队员使用的强力弩弓,可穿透15厘米厚的树木,主要用于隐蔽突击作战、解救人质,是他们极为有效的攻击性武器,这让人愈发赞叹中国古人的智慧。内容来源于奔流新闻,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兰州
2023年3月16日
其他

来看看汉代河西成年男子一天的工钱能买啥

“三绝”兰州“黄猴洞”的由来兰州“一只船”,到底有没有“船”?不一般!还原史前历史的“无字天书”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3年3月15日
其他

甘肃积石山:在大禹治水的源头,与山水相逢

积石峡又叫孟达峡,峡长25公里,两岸积石山峰入云端,峭壁耸立,谷中滔滔黄河奔腾而下,水流湍急,声震如雷。凭高作浪,银汉倒挂,深不可测,瀑溅珠飞,白雾上腾,蔚为壮观。有语云“地险天成积石关,屹然积石出群山”,被赞为“万夫难开积石关”。解放战争时期,王震兵团十万大军从此抢渡黄河,解放青海、河西走廊和新疆。这里又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亮丽结点,中西交流的通衢。上古时期将此峡视为黄河之源。积石山地区尚有远古和上古时代的灿烂文化遗存,有“中国彩陶故乡”的美称,国宝级“彩陶王”就出土在这里。有齐家文化的聚集宝地,有喇家文化的遗址,有辛店、马厂文化的发现。三坪出土的国宝“彩陶王”造型古朴典雅,纹饰流畅。1990年4月10日发行纪念邮票一张。大禹积石治水用过的水缸积石山风景图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敦煌石窟的营造

敦煌因石窟而闻名古今、享誉天下。而敦煌石窟是什么人建造的,又是怎样建造出来的,这是每一个关心敦煌石窟的人首先需要了解的问题。1首先,敦煌石窟是什么人营造的,即石窟的主人是谁。敦煌石窟的营造者,可以分为窟主、施主和工匠三类。窟主即石窟的主人;施主是出钱出力帮助窟主建窟的人;而工匠则是石窟营造的具体操作者,按照实际需要可分为石匠(打窟人)、泥匠、塑匠、画匠、木匠等。第二,石窟营造的程序、技术及营造一座洞窟所需要的时间问题。一个洞窟从始建到完成,一般需要经过整修崖面、凿窟、绘制壁画塑像、修造并装饰窟檐或殿堂等程序。敦煌文书中有一篇《营窟稿》,内容为庆赞佛窟落成的一些提纲挈领性的词语,特别是它对佛窟营造过程的具体的描述,是佛窟营造记赞文书的文范。全文如下:“创兹灵窟,缔构初成。选上胜之幽岩,募良工而镌錾。檐楹眺望,以月路(露)而辉鲜;门枕清流,共林花〔而〕发彩。龛中塑像,模仪以毫相同真;侍从龙天,亦威光而恒赫。往来瞻仰,炉烟生百和之香;童野仙花,时见祗园之萼。既虔诚而建窟,乃福荐于千龄;长幼合家,必延寿于南岳。请僧设供,庆赞于兹,长将松柏以齐眉,用比丘山而保寿按照《营窟稿》所记。”“选上胜之幽岩”即选择造窟崖面,确定该窟在崖面上的位置,是佛窟营造工程的第一步工作。当然,从莫高窟崖面实况来看,当年营造的洞窟,除少数外,绝大多数都是一个挨一个地建,似乎并没有要特别进行选择的必要。“募良工而镌錾”,即雇请工匠开凿石窟。但崖面原貌不是很整齐,凿窟前还需要进行整修,也属于“良工”们的任务。“龛中塑像,模仪以毫相同真;侍从龙天,亦威光而恒赫”,这是对洞窟内塑像与壁画内容的描述和赞颂,这里应该理解成对佛窟内整个壁画内容的叙述和赞颂的提示。在佛窟中,塑像和壁画的具体内容、数量多少以及规模大小都是不同的。在佛窟营造文书中,不论碑铭还是赞记,对窟内塑、画内容的描述和赞颂是最主要的内容,表现得最详细、最具体、最生动;所占篇幅相对来讲也最大。“檐楹跳望,以月露而辉鲜;门枕清流,共林花而发彩”,是对建成后的佛窟外貌的描述。清流指窟前的大泉溪水,这里把建成的某一洞窟与整个莫高窟的环境联系在一起进行描绘;当然,这里也包括了修建洞窟前木构窟檐的内容。文书和其余部分,是有关佛窟建成后的系列庆祝活动及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和向往的描述。2对一座佛窟营造所需的时间多少,我们也是通过营造过程的这几个阶段来统计:整修崖面与凿窟时间,这一点,洞窟本身无法反映,但根据文献中保存的一些间接和零星的记载可知,一个大型洞窟的开凿,一般需要一年到三年的时间;小型窟龛所需时间会短些。而高达数十米的大像窟,也得花上四五年时间才可凿出。壁画与塑像的绘制时间,文献中所反映的也就是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当然,这里指的是一次性的绘制,不包括由很多施主陆陆续续绘制一窟和前后几次重新绘制一窟的时间。根据安西榆林窟第20窟的画工题识记载,这座中型洞窟,从头到尾是由一位画匠在两个半月内完成全部壁画的绘制工作的。而在一座洞窟的营造过程中,修建窟檐所用的时间是最少的。我们从现存的窟檐题梁中可以看到,其营造时间的某年某月某日写得十分详细和具体。这些窟檐也就是在一天之内建成的,加上营建前后的备料和妆绘,最多有一个月时间就足够了。文书中所谓“施工才经半月,楼成上接天河”,即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资料。在敦煌石窟营造史上,一般说来,一座洞窟营造时间的长短,由于受到洞窟规模大小、窟主的财力和势力、社会变迁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也就各不相同。莫高窟的窟主有官宦、高僧、大族、庶民百姓等各个阶层的各类人物。有一些洞窟要在几百年中、经历几个朝代才能建成。这些情况比较特殊,需要作具体的探讨。要全面了解石窟营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石窟群的形成过程。敦煌石窟包括敦煌境内及其周围大大小小的石窟群,最大的当然是敦煌莫高窟,但它也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大的规模,而是经历了十多个朝代的一千多年时间才形成的,最少也经历了五百多年时间才有今天的规模。而在今天,已经看不到石窟开凿前或开凿过程中的面貌的情况下,要较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就需要一种新的方法,这就是考古学上所谓的“崖面利用”。崖面利用,换言之,即是对可以用来开凿石窟的整片崖面的利用。在可以利用的崖面上,开始,一般都是悬空开凿,因为受到地面与洞窟间的交通和劳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每一个时期所凿洞窟相对比较集中。后来者以先开洞窟为中心向崖面的左、右两边或上、下扩展,在崖面上形成一个个“时代区域”——所有洞窟在崖面上按时代顺序排列组合,显得很有规律。当然,崖面上也有一些以后时代里“穿缝插针”的洞窟,那是在窟群崖面(可使用崖面)达到饱和状态后出现的情况。而且,它与原时代崖面上洞窟的排列组合显得格格不入,有些甚至是在破坏了先代崖面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些,在崖面上可一目了然。敦煌石窟的各石窟群所处崖面一般就是这样的崖面系列。特别是莫高窟,一个个“时代区域”和各个营造时期(特别是早期、前期)的洞窟,在崖面上按时代顺序排列得十分有规律。早在十世纪中期,由敦煌僧团发布的在莫高窟“遍窟燃灯”的榜文,将崖面划分为10个燃灯区域,这10个区域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莫高窟崖面上的时代性。3莫高窟窟群崖面所展示的演变过程是:从公元366年开始,两位创窟的和尚乐傅和法良建成268和272窟。以后的50多年时间里,只有这两个洞窟孤悬于莫高窟崖面上。公元421-433年间,北凉占据了敦煌,莫高窟也第一次正式开始大规模的营造。这次营造活动的内容,包括268、272窟丝的改建和275窟的新建,以及三个洞窟按各自的功能统一计划和安排绘制了壁画和塑像。这样,莫高窟崖壁上首次出现了一组可供僧侣们禅修、朝拜与进行大众佛教活动的独具特色而又有一定规模的佛教建筑。整体北朝时期,莫高窟所营造的洞窟,在崖面上以十六国时代的三个洞窟为中心向南北两边扩展延伸,南面接268窟向南至246窟,其中256窟为后代扩建;北面接275窟向北,分上下两层,上层从454窟周围开始至428窟,下层285窟开始至305窟(该层为现存崖面上的一介夹层,北至321窟,南至65窟)。这三条线上的洞窟加起来共有50多座。另外,这些洞窟都是悬空开凿。当时,莫高窟曾有过在崖面的最底层营造洞窟的尝试。例如487、488、489诸窟与北凉、北魏窟在同一垂直面上,低于现在的地面五米左右,洞窟地面可能与当时的大泉河床底面平行,因其无法解除洪水和积冰给其带来的危害,不久这些洞窟被废弃不用。以后也未曾再于这一平面营造过洞窟隋代的莫高窟崖面,是在先代窟群崖面的基础上向南北两头拓展。当时莫高窟崖面上的洞窟是上下两层,上层248窟至428窟一段,下层285窟至305窟一段。隋代开始,上层接428窟向北,营造了427窟至376窟一段,接248窟向南营建了246、244、242诸窟;下层即现在崖面上的夹层,接305窟向北营造了306窟至317窟一段,接285窟向南修建了282窟至64窟一段。经过隋代的营造,莫高窟窟群崖面已较完整而又颇具规模,上下两层洞窟悬空开凿在600多米长的崖面上,上层南起242窟,北至376窟,下层南起64窟,北至317窟,共计窟龛大小约140余。同今天密密麻麻如同蜂窝似的崖面比起来,当时崖面上的景致则独具一格。这种情况在敦煌周围其他一些小型石窟群中至今还可看到。从公元642年开始,由于最早营造的220窟率先在远离其他石窟共140米的崖面上凿建,打乱了崖面的发展规律。经过200多年的营造,至少到九世纪中期时,莫高窟南区近百米长的窟群崖面的洞窟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所以我们说,莫高窟窟群崖面在唐代就已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至于后来数百年间的继续营造,除了重修前代窟龛外,新建的为数不多的佛窟也没有突破唐代崖面的范围。内容来源于奔流新闻,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兰州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清代鼎盛时期的诗意兰州

兰州汉魏时为金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在皋兰山下置兰州,以皋兰山为名,沿袭至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省,兰州成为省会。乾隆三年(1738年)临洮府移驻兰州,为兰州府,改兰州为皋兰县,为府治,辖皋兰县、狄道州、河州、渭源、靖远、金县六属。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陕甘总督从西安移驻兰州。从此兰州成为大西北的军事、政治、经济、交通、文教中心。临洮诗人吴镇(1721年-1797年)与兰州很有缘分,他早年赴兰州府贡院考课、研读兰山书院,中年出仕过往兰州,晚年主讲兰山书院八年,因此他熟悉兰州历史文化,热爱兰州山川名胜,并与省城高官师友文士酬唱,抒发友情,挥毫为兰州世族家谱写序,为名人撰写墓志,从中可窥乾嘉时期兰州社会、文坛、书院的一些颇有细节的片断,为认识清代鼎盛时期的兰州提供史料。现据吴镇《松花庵全集》选出吟咏兰州的诗歌,从名胜古迹、友朋酬唱、书院课读等方面作一赏会。名胜古迹《候马亭歌》:汉武望马如望仙,恨无桂馆通祁连。汗血千载化龙去,至今候马空亭传。空亭一望连沙草,极目长天但飞鸟。君不见子卿憔悴李陵悲,英雄尽向盐车老。此诗作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夏的府试。吴镇正在兰山书院肄业,陕甘学政学清溪来兰州考课诸生,兰州府六属生童及书院秀异者约三百人与试,考题有《皋兰山赋》《积石歌》《候马亭歌》《鸟鼠同穴辨》《泻湖峡铭》《双忠赞》《红泥岩宝志遗迹记》《红叶当阶翻》五排共八首。其中只有吴镇与皋兰刘渭卿二人全部作完试卷,吴镇考列第一,刘次之。考官的总批有“亦有登泰山,凌绝顶之概。鱼跳波瘦蛟舞,笔之险劲似之”之句。候马亭为汉武帝遣贰师将军伐大宛获天马,东行接待之所,传在兰州城西六十里扎马台。一说在沙井驿西北二十里的白家铺子,是从兰州经沙井驿到庄浪(今永登县),进入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这里“南津黄河,北抵烟塞,惟东西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80年前,兰州持证上岗的“骆驼祥子”

1941年7月,兰州设市成功。市政府开张后,踌躇满志,在市政建设方面准备施展一番拳脚。关系民生、百姓出行必需的人力车行业自然被优先纳入改革范畴。1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民国时期的人力车夫们
2023年3月8日
其他

兰州道升巷:从“星火燎原”到“垂涎三尺”

兰州位于黄河谷地,依山傍河筑城,是全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百里黄河犹如一条锦带,蜿蜒东去,两岸风光、名胜古迹还有几百年的街巷文化,如同明珠一样镶嵌在锦带上,一同构成了风景如画的黄河风情线。在兰州众多的小巷中,有几条像是饱经风霜的老人,隐藏在兰州的角落里。道升巷——这条藏在兰州闹市区里的小巷。一眼望去,巷尾尽收眼底,似乎没什么特殊之处,但当你走进巷子时就会发现,原来这里还有很多“秘密”。道升巷南北走向,从武都路起,到张掖路止,全长两百米。名字来源很有趣,一种说法是,巷子南口是兰州道衙署,因道台升官吉祥语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相传在此巷内住着一位道人,有一天居然腾空而升楼,民间传为佳话。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称道升巷,沿用至今。根据邓明的《街巷旧事》中记载,道升巷曾经是靴鞋行的集中地,是兰州城内最早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小巷,道升巷的北段曾经也是西药房的集中地,也是甘肃最早的金融业所在地之一。民国时期的这里不仅繁华,背后还“隐藏”了许多名人。甘肃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兰州中外大药房”老板娘秦仪贞,还有撤往外地的共产党人张一悟、王陶等人,道升巷还有一个隐秘的作用,道升巷69号曾是党组织的秘密活动据点和对外联络点。现如今,这里只是一条普通的小巷,借张掖路步行街繁华的优势,成为了人们购物逛街之余,品尝美食的地方。刚到巷子口就看见了市公安局,想必住在这条巷子最有安全感了。巷口一侧,共享单车一排排整齐地放着,从这个小细节里,就能看出城市的文明。曲直幽静的巷道,井然有序的单车,宽敞的水泥路,一尘不染的绿化带,这些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汇集起来就是“文明兰州”。走到巷子中间,几棵青槐像一把巨伞,挡住了夏天的太阳,光线只能透过缝隙星星点点地洒在地面上,枝上那翠绿的叶子映着火辣辣的阳光,闪闪发光,像是要把它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一阵微风吹过,树枝轻轻摇摆,这阵风儿便把幽香带到了十里之外,任花香自由散放,醉人心脾。这里简直就是吃货们的天堂,炸酱面、火锅、螺蛳粉、麻辣烫、酿皮等美食比比皆是,一家再回首汇集了兰州各种特色美食。择一个角落坐下,一份酿皮,一碗灰豆子,再加一份肉夹馍,那叫一个舒坦。一阵风卷残云过后,肚子也七八分饱,叫一杯枣茶边喝边看着窗外人来人往,脸上挂满了享受美食后的喜悦。夜幕降临,明亮的路灯矗立在街道一旁,那一盏盏路灯悄悄地亮起,光亮投射在过往的行人中,映照着每一位过路人的足迹,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阵阵声响。像是文人墨客的诗书写出来的感觉。傍晚、树下、微风、夜光还有轻缓的脚步,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远处的高楼也不甘落后,华灯初上,万家灯火,柔和的灯光温暖了岁月,让黑夜多了一份欢声笑语。茶余饭后,沿着来时的路返回,巷子没有来时的清冷,没有路人的行色匆匆,熙熙攘攘的人群添了一些热闹。小巷子里的风,永远不急不缓地吹着,高高的围墙,雕花的屋檐,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老房子保留着历史的痕迹,坐落在市井繁华的背后,被人遗忘……道升巷从“星火燎原”到“垂涎三尺”,
2023年3月7日
其他

兰州的秦腔和陕西秦腔有啥不一样?

作为传统老戏,甘肃秦腔代表剧目《潞安州》的整本大戏已绝迹舞台多年。2020年,在甘派戏曲传承人宋少峰的演绎下,甘派秦腔独有的“三鞭子”“三勾子”“撒火彩”再次惊艳亮相兰州舞台。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周琪说,甘肃秦腔曾一度被人误认为是陕西秦腔的发展和传承,而实际上,这一戏曲样式源自另一个非常古老的曲种——西秦腔。△甘派秦腔独有的“三鞭子”“三勾子”“撒火彩”惊艳四座周琪:甘肃秦腔和陕西秦腔是同根同源,逐渐形成了一个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大剧种。秦腔最远的一支一直走到了现在的广东海丰县和陆丰县,如今在广东的海丰县和陆丰县还有一个剧种就叫西秦腔,可见当年秦腔的影响非常大。和婉转优美的陕西秦腔相比,甘肃秦腔更加高亢激昂、粗狂豪放,然而,即便在甘肃境内,不同地区的秦腔在唱词和行腔上也有不小的分别,这与秦腔语言的本土化直接相关。兰州话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方言之一,是兰银官话的代表,古朴豪放而又生动活泼。△回荡在黄河上的传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鼓子周琪:兰州方言是在大的普通话体系之下的,但它更有语言特色的魅力。在它特有的一些名词上,比如“攒梆子”,就是说你是一个说大话、吹牛皮的人,如果我们按照普通话来讲,就是说大话、吹牛皮,而兰州话非常形象,它说“攒梆子”,梆子就是嘴边的两块肉,那么你去在那儿“攒梆子”,鼓足了劲吹牛,就非常形象。听着活色生香、地地道道的兰州方言,便能直接感受到生活在黄河两岸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乐观豪放的民风。这独特的声腔传承在千百年来的历史中,也渗透进兰州人每一天的生活里。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因河而美,因河而盛。自古以来,这里便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是丝绸之路上的“黄河明珠”。△兰州因黄河而美,因黄河而盛。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早期河口一带驻兵就是要从这个地方经过乌鞘岭向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所以叫固若金汤。整个东部的人们要到西部去,从长安、成都等这些地方经过的时候,一定会经过兰州,从兰州分流再到大西北。△兰州黄河铁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洮云陇草都行尽,路到兰州是极边。”兰州的声音是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是古朴热烈的家乡话,是让人走遍天涯海角都割舍不下的秦腔,那是每一个兰州人的生命记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马踏飞燕”内容来源于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兰州
2023年3月6日
其他

三炮台:老兰州茶饮的“C位王者”

兰州历史悠久、文化蕴厚,是丝绸之路繁华地段。在历史长河的冲涮与洗礼中,慢慢沉淀了许多特有的文化。其中“茶文化”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兰州人继承并发扬“茶文化”。如今喝茶已然成为兰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有事没事就喜欢喝上几口。而说到兰州人最喜欢的茶饮,要当属“三泡台”了。兰州人亲切的称为“盖碗儿”。在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古老城市里,“三泡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一种独特的古老韵味。在兰州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三泡台”茶社,或一个人品着茶安静的待上一个下午,或约上三两好友品茶、论茶、谈古论今。有时候还有相声听,生活再惬意不过。茶社不仅仅是兰州人们闲暇时刻的好去处,也为古城兰州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三泡台源于盛唐时期,明清时期传入西北,与当地穆斯林饮茶习俗相结合,
2023年3月3日
其他

兰州“黄猴洞”的由来

在兰州市榆中县小康营至新营乡之间,有一条幽深狭长的峡谷——龛谷峡。在龛谷峡内,有一处名叫“黄猴洞”的名胜,洞外有宋代摩崖石刻。石刻位于龛谷悬崖峭壁中段。其内容为:“齐获睹经略少保恩公墨迹,俾工刻石,以传不朽”,落款为“政和戊戌六月十五,门生修武郎权知兰州龛谷寨向齐上石”,石刻简约记述了“黄猴洞”三字的来历。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兰州 “三绝”

一个城市的标志,为最具鲜明特色者,或自然风景、或人文踪迹、或绝味吃食。在兰州5个年头的工作、生活之后,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绝,即一套书,一本杂志,一碗面。所谓“绝”者,即独特,独步,冠绝,独此一份儿,独门绝活,绝无仅有,即顶级,极致,绝伦,同类中的顶尖儿,能够让人触而难忘,甚至回味无穷,永留心间。一套书:文溯阁《四库全书》兰州南有五泉山、北有白塔山,黄河蜿蜒、穿城而过。九州台属白塔群山的一座高台,海拔2000米左右,其形峭拔,直上如台,传说为大禹溯黄河而上、寻求大水泛滥之因,治水成功之后在此封天下九州。登上九州台,南向俯看阳光下的黄河,金波涌动,荡漾东去,令人神清气爽,心胸廓然。一座藏书馆阁背靠九州主峰,蓝瓦飞檐,稳坐于九州台的翠色之间,存世三部半的《四库全书》,一部就安然静卧其中。清代乾隆帝开四库馆,令名家广搜经史子集,精校入编,历10年而成《四库全书》。初缮写4部,分贮圆明园文源阁、大内文渊阁、避暑山庄文津阁、盛京(今沈阳)文溯阁,后续抄3部,分贮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文源、文汇、文宗三阁之书,毁于八国联军、太平天国军之手,化为灰烬,文澜阁之书部分散佚、称为半部。如今,文津阁之书藏北京国家图书馆,文渊阁之书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溯阁之书藏于兰州九州台。文溯阁《四库全书》囊括书籍3474种、6144函、36315册,为清代以前学术总汇、典籍渊薮,堪称文化瑰宝。沈阳文溯阁《四库全书》何以移身兰州?民国年间,战乱频发,文溯阁《四库全书》曾于1915年始运存故宫保和殿10年,之后回归沈阳。新中国之初,其又播迁黑龙江省4年余,再归沈阳。1966年,鉴于当时国际形势,文化部拨交甘肃省图书馆收藏,当年10月运至甘肃,栖身于兰州郊区永登县鲁土司衙门内妙因寺庙4年零8个月,后又在兰州近郊榆中县一个小山村——木林沟,甘肃省为之专修书库,自1971年6月至2005年7月,文溯阁《四库全书》一直存放于此。因兰州一带气候干燥,温度适宜,历经半世纪余,书籍没有发现潮湿、发霉和长毛现象,也无污染或人为损坏,原有的黄斑也未扩散,且还有所淡化。2000年前后,甘肃省决定立项修建文溯阁《四库全书》专藏书库,经过论证,选址九州台,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于2005年7月8日落成并投入使用,书籍全部装入新制作的香樟木书箱。清乾隆帝在《文溯阁记》中说,文溯之名,契合《诗经》“所谓遡涧求本之义”。《诗经·秦风·蒹葭》有“溯回从之”之句,笔者在甘肃省工作5年间,每每听到文化届人士谈论,甘肃为伏羲氏与秦人发祥地,文溯阁《四库全书》溯黄河而至其上游,有如“溯回”,最终落脚于历史文化悠久的陇原大地,文溯阁之书可谓得其所哉!《四库全书》收录了自先秦至乾隆时期,各方面知识和多种学术流派的经典著作,沿用隋唐以来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对儒家经典、历史著作、诸子百家和诗文集等文献进行分类。乾隆认为“盖以古今数千年、宇宙数万里,其间所有之书虽夥,都不出四库之目也”,亲自将这部大丛书定名为《四库全书》。《四库全书》以经史子集为经纬,标四色喻四季。与另外两部半一样,文溯阁《四库全书》以绢为封面,经部书籍为青绿色、史部书籍为赤红色、子部书籍为白浅色、集部书籍为黑深色,乾隆曾赋诗释其义:“经诚元矣标以青,史则亨哉赤之类,子肖秋收白也宜,集乃冬藏黑其位。”封面四色,象征春、夏、秋、冬四季,经书居典籍之首,如同新春更始,史部著作繁盛,如盛夏之火,子部採取百家,有如秋收,集部文稿荟萃,好比冬藏。煌煌典藏中,包有中华民族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思考、总结,蕴涵智慧和力量,构筑起中国人的知识世界,贡献了深邃的东方情怀。宋儒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巨制《四库全书》乃为重要载体。这部旷世典籍堪称领袖东方文明的典范之一,与长城、大运河一样为世界所瞩目,以其浩富卷帙,在规模上比同时代法国的《百科全书》,多出了40多倍。虽然存世三部半,由于《四库全书》均为抄写,而且每部册数、卷数还有出入,因此,兰州文溯阁《四库全书》可以称为独此一份儿。最近,在“中国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主要领导介绍,文溯阁《四库全书》之数字化已经告竣。文化,为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身份证。《四库全书》久历岁月磨洗,历经山川沐浴,已成中华民族的圣物之一,堪比日月经天,这部旷世典籍让中华大地熠熠生辉。一本杂志:《读者》兰州市区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路,名曰读者大道,作为记者,走南闯北,记忆中以一本杂志命名城市街道,实属稀见。现在,更具标志性的“《读者》印象街区”正在打造。在数字化渗透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每个角落的时代,碎片化阅读,视频化获取、快餐式吸收新知,无疑是广泛的现实。但是,踏着快节奏的生活,人们的精神需求,沉静潜心不可或缺,所谓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偶尔,或者时时,人各有异。来甘肃工作之前,《读者》之于我,只是偶尔谋面的朋友;在甘肃就职之后,它遂成为我过从甚密的挚友,不见则思念,基本每期细读。“为您甄选一段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兰州“一只船”,到底有没有“船”?

曾经在很多文人笔下,兰州是一座江湖城市,清晨离开,夜晚宿醉。但我觉得,这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南北两山对峙,黄河穿城而过,狭长的城市里,有花儿与少年的情怀,也有粗犷与豪放的热情。著名爱尔兰诗人叶芝说:“归根到底,能听见宇宙歌唱的地方是你从时间、地点、家庭、历史等方面都已经扎根或决定扎根的某一条街,某一个社区。”一只船,就是这样一条街,在兰州的前世、今生或许是未来,都会成为一种文化印记。关于一只船,我最初的感知在著名作家叶舟的文字里,他出生并成长在这条小街上,他说一只船对他恩重如山,这一生,他只想写好这条叫“一只船”的小街。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条街,会有不一样的情怀,外地来的朋友总是喜欢把脚印留在黄河边,把味蕾奉献给正宁路,在寻求各种答案后,觉得去兰州,美食和路过才是方向。于是,忽略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故事,没有了昔日的风色,这些街巷,一只船、箭道巷、畅家巷、拱星墩、萃英门......也商业化了许多。或许是对美好的事物过于执拗,又或者是爱幻想的情绪还未消亡,在兰州的这些年,我总是愿意留意这座城市骨子里的温柔气息,文艺的街道名字总是能勾起我强烈的兴趣。这个号称中国“西雅图”的民谣重镇,在这些街道的名字里方才褪去了略显苍凉的基本色。一只船,就是我重新审视兰州温柔气息的开始。关于一只船的来历,有几个版本。据《兰州方志·水文资料》,光绪年间有一次黄河暴涨,兰州城外有一只木船随波逐流,漂到了芦花满天的岸边,所以这块地方后来就叫“一只船”。民间盛传,今一只船附近历来地势低洼,一直以来多洪水,一旦遇水,就像行船一样艰难,故得名一只船。现在官方比较认可的版本,说是当年左宗棠抬棺西行,率领八千湘江子弟,跨越黄河,入疆平叛,江南人随军西来者日多。他们有感于乡关万里,萌生叶落归根之念,便筹资在此地营造了一所义园,义园造型奇特,颇似一艘扬帆南航的大船,寄托着南人无尽的乡恋,于是人们根据义园的外形,把这块地方叫做“一只船”。无论哪一种来历,这只船都装满故事。如今,一只船南、北、中三段,像三个工字,架起了兰州东西方向的主脉络,商业大厦高耸、居民楼静安,行者多商贾,居者悉黎氓。那艘“大船”早已不复存在,但兰州人心中的那只船,却一直保留了下来,这就是金城兰州的文化印记。在兰州,很多老地名都有它的来由,“一只船”仅仅只是其中之一。兰州没有大江大海,沉静如斯的“一只船”,似乎也没有乘风破浪的机会。但这里有着城市的烟火气和从未懈怠的生命力,平凡却不平庸。兰州是一个很奇特的城市,她的浪漫来自红酒配羊肉,她的情调来自啤酒加烤肉,豪放中带着细腻,细腻中带着感性,感性中带着江湖,江湖中带着情怀……这是一个移民城市,容纳了更多人的美,或许,这就是兰州最真实的模样。内容来源于文明兰州,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时光里的青泥古道祁山堡:兵家必争的汉城雄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乐舞艺术一路开挂的少年将军,将河西纳入汉朝版图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3年2月15日
其他

不一般!还原史前历史的“无字天书”

【解说】临夏彩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从一件件造型各异图案精美的彩陶上,都体现出古人怎样的生活方式和艺术造诣?近日记者来到临夏州博物馆探馆,映入眼帘的就是高约50厘米的国宝级文物“彩陶王”1:1比例复制的复制品。【同期】汪春兰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亿万年前恐龙打架的场面你见过吗?来甘肃一探究竟!

【解说】亿万年前的恐龙打架是什么样的场面?1831个恐龙足印来告诉你。在甘肃临夏的永靖县,黄河之畔的丹霞山中,一处2800平方米的地质层面上,150组1831个如小泥坑一般的足迹,记录下了一段亿万年前恐龙族群间的“博弈”场面,这里就是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那么恐龙足迹究竟是什么样?亿万年前的足印又为何能保存下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探访了这座丹霞山中的恐龙博物馆。【同期】何玲玲
2023年2月13日
其他

云崖寺石窟:隐于关山深处的“小麦积”

甘肃庄浪县云崖寺石窟始凿于北魏后期,经过数朝修缮到明朝时进入鼎盛时期,从清末开始逐渐归于沉寂。云崖寺石窟是中国石窟建造史上大规模开窟造像之风的最后止息地,对中国晚期石窟与佛教艺术的探讨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史学和艺术价值。一云崖寺石窟在庄浪县城东28公里处的关山深处,具有1600多年历史,是由朱林寺、大寺、西寺、乔阳寺、金瓦寺、佛沟寺、三清洞、罗汉洞、殿湾等寺洞组成,雄踞在奇峰秀岭中,相互映衬,各具特色。云崖寺石窟始建于北魏晚期,经唐、宋、元、明、清历代修葺,规模宏大,造像精美。自北魏开窟以来,千余年的岁月里,历代能工巧匠在云崖寺主峰——长约300米、高约80米的悬崖峭壁上倾注心血,凿造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洞窟佛像。于石窟脚下抬头仰望,巨大的山体形似一个堆满稻谷的麦垛,酷似天水麦积山石窟,因此其又有“小麦积”之称。抵达石窟时,之前厚重的阴云渐渐散去,一束阳光从中射下来,刚好照亮了云崖寺主峰。云崖寺所在的丹霞岩壁独特的外观,有的人说像蘑菇,有的人说像一口钟,还有人说像一方印,而记者则觉得它像明代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佩戴的“翼善冠”,看起来神气极了。阳光漫射,岩壁上便隐隐红光蒸腾,远望云崖寺,所有佛窟洞列三层,层层相叠,尽管满山佛窟外依悬壁所建的重楼复殿和飞桥栈阁,大多已化为劫灰,但那累累的橛眼,足以让人揣想当年这里的万千气象……顺着高低不同的石阶拾级而上,挂有云崖寺牌匾的凉亭似一座烽燧在石阶的一旁守护着进入云崖寺的通道。上至一层,是一座小巧精妙的寺庙,几棵古树伫立在侧,开裂粗糙的树皮显示着岁月的痕迹。一阵风吹过,庙檐下的铜铃,清脆轻盈。转至寺庙的后方,一人宽窄的石阶凿在山体之上,石阶间高低不同,低的只有几厘米,高的则快要四肢并用向上攀爬,时而平缓,时而垂直。上至二层,地势便稍微开阔一些。靠北的一侧,现存的有三个石窟,均有佛像保留。二云崖寺石窟的佛像都是石胎泥塑,这与河西走廊上莫高窟、西千佛洞、五个庙内的木胎泥塑不同,就地取材,适宜当地的气候和风俗。云崖寺石窟的9号洞窟,窟内有碑二通,即云岩撰《主山白云洞成碑记》和修平撰《云崖刊石撰书碑》。碑文虽未提及石窟的营造与沿革,但可以看出当时修复情况及主持僧人的来历以及云崖寺教区范围,对研究当时这一带的佛教活动极有价值。最高的是第三层,也是精品窟6号窟和7号窟的所在地,这两个窟的塑像保存相对较好,不对外公开开放,一般的游客很少有机会来到这一层参观。此次登临能一睹真容,实乃有幸。从第二层到第三层而今基本已没有以前留下的石阶,要想登临,必须经过人工搭建的简易铁梯方可。二层和三层几乎是垂直的距离分布,铁质楼梯是完全90度垂直,且基本上是在黑暗的崖壁内部,每次只能一人通过,当从楼梯爬到第三层时,仿佛是从幽深的井底来到了地面。6号窟为方形平顶窟,面阔7.2米,进深4.25米,高4.7米,马蹄形坛80厘米,正壁为一佛二菩萨。右壁分上、中、下三层排列,均为石胎泥塑。7号窟称五方佛窟,为近方形平顶大窟,内容为密教题材,共有五佛十菩萨和其他泥塑浮雕。这些佛教造像神态端庄、自然,形象优美多姿,比例适中,作风写实流畅,工艺精湛,运用“重在写神”和“形神兼备”的传统表现手法更充分地体现出我国古代泥塑艺术的独特风格,特别是为数丰富的菩萨造像,神态各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些明代造像形式在国内其他地方都极为少见,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三7号窟,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白云洞”,这又涉及到明代的一位大文人、大学者秦安人胡缵宗,他在《主山白云洞记》这样描述:“左壁有洞焉,山僧法印所辟者。其洞朝夕多云,而云多白,洞中云出,洞上云盘,洞前云驻,洞底云擎,历四时焉。主山多胜,概白云洞其一也。”此白云洞的记载,是云崖寺得名之来由。而“杰阁危楼,赤栏朱槛,苍松古柏,山藏乎寺,寺裹乎山……远望之,梵宫如阙,崖路如梯,悬崖如厦,绝壁如堵。”精妙的描写让人很难相信胡缵宗本人并没有来过云崖寺。胡缵宗的《主山白云洞记》固然文辞优美,但在云崖寺,那篇署名为云岩撰《主山白云洞成碑记》的文献价值似乎更为重要,它道出了在明代时,全国佛教石窟艺术处于低潮的时期,而云崖寺石窟不仅开窟众多,规模宏大,而且涌现出一大批艺术精品的真实原因。这篇碑文称:国初,为安王属土,厥田亦为所有。及王故绝,洪熙初元敕赐韩藩,钦遵恒业,迄今二百余年。然古刹虽远,葺理未竟。主持释子真晓,仰承德意,多方募化,鸠工集资,凿石为洞。佛像、伽蓝、护法诸身,咸以石为质,彩饰刻画,各极工巧,视厥初时重修气象,巍然一大备矣……这篇碑文辞章考究、辞藻华丽,作者云岩竟是明朝宗室——韩端王朱朗錡(?~1606年)的化名。从前庄浪石窟所在的平凉,在明代曾为韩王封地。韩王在平凉共传十一代,前后212年。历代韩王均虔信佛教,奖掖、扶持当地的佛教事业。有一首《平凉竹枝词》描述了韩王统治时当地佛教的盛况,堪称对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东观浮图起七层,禅房罗列夜传灯;韩藩好佛人多化,处处经声处处僧。内容来源于奔流新闻,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时光里的青泥古道祁山堡:兵家必争的汉城雄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乐舞艺术一路开挂的少年将军,将河西纳入汉朝版图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乐舞艺术

微信号:gh_3db00621908c
2023年1月28日
其他

一路开挂的少年将军,将河西纳入汉朝版图

影视剧照中原王朝的强盛,是“丝绸之路”开辟与畅通的前提和保证,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和河西四郡的建立,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匈奴进驻河西
2023年1月19日
其他

时光里的青泥古道

噫嘘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朝诗人李白《蜀道难》里响亮了千年的诗句这千里蜀道陇南境内虽只有90多公里但因有青泥岭,影响十分深远更值一提▲青泥岭晨韵
2022年12月28日
其他

《芈月传》里的义渠原来在甘肃这个地方

2015年11月,一部长达81集的古装电视剧大片《芈月传》在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隆重播出,每天2集,连续播出40天,给中国大陆电视观众奉献了一场旷日持久、持续发力的饕餮盛宴。40天里,无论走到哪里,人们言必称芈月,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聊必说义渠,一时间,芈月、义渠成了流行大江南北的热词。据《史记·秦本纪》记载:“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为称。”由此可知,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记载于史籍的太后。宣太后的史迹出自《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王于甘泉,遂起兵伐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这段信史里面有宫廷争斗的背景,有奸情,有乱伦,有凶杀,当代狗血剧中所要求的各种元素几乎全都有,于是聪明的编剧便演绎出一场豪华的宫廷大剧来,缠缠绵绵地居然连续了81集。在《芈月传》里,芈月出生在战国时期,是楚威王最宠爱的小公主,小时候便聪慧绝顶,与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有一段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但造化弄人,她只能跟随姐姐芈姝作为陪嫁嫁到秦国,开始了新的人生。后来,芈月与姐姐芈姝联手平定后宫奸邪,期间,秦王赢驷倾慕芈月的才貌,芈氏姐妹因为竞相争宠而反目成仇。姊妹同争宠,后果很严重!秦王驾崩后,芈姝贬斥芈月至燕国,在燕国,芈月又遇义渠王翟骊,成为他的王妃;最终芈月凭借其过人的果敢与智慧,加之翟骊的相助,重回秦国辅佐儿子登基,并以太后之尊临朝。追问清楚了芈月的前世今生,另一个问题是:义渠在哪里?答案其实离我们很近,隔着的仅仅只是一层帷幕,甚至只是一张纸。走进先秦的历史,才发现那么神秘的义渠竟然就在我们的不远处——近邻的庆阳市宁县。早在二千多年前,居住在马莲河畔的戎族是西部诸戎里面最强大的一支,他们的祖先被称为义渠戎,后来建立了义渠国;他们的历史与一条河流有非常密切的关联,这条河的名字叫马莲河!因为,义渠国的国都就在马莲河畔宁县县城东的庙咀坪。当然,也有把义渠国首都和北地郡址定位在董志塬上的宁县焦村的。2021年12月17日,当我真正地走进庙咀坪,站立在这座卓而不群的孤傲的坪上,向四下打量时,我才真正知晓了义渠国人的高明与智慧。这就是庙咀坪呵!它地处马莲河与城北河之间的夹角高地上,高出马莲河底和城北河足有100米,长条形的坪面北依西华池塬头,东西两侧两水相夹,东南方向是由东向西奔流而来的九龙河。坪面视野开阔,居高临下,既依山傍水,又相对独立,算得上是天造地设,造化神奇。站在这里,搭眼四望,俯瞰三水奔流,仰望五塬辐辏,既统御四面,又枢纽八方,既占尽天时,又占尽地利,从气势上先声夺人,从地舆学的角度来看,确实有王者气象。其实,抛却所谓的风水理论,单就冷兵器时代出于战略防卫的考虑,以及城郭里人们生存生活最基本的需要,以及既要方便汲水又要防备洪水侵扰的考量,庙咀坪实在是义渠国首都或后来的北地郡址的不二选择。和古密须国选址在三面环水的百里古城,庆阳府选址在两水相夹的庆城,政平县选址在三水环抱的政平古城一样,义渠国首都选址在庙咀坪,是天时、地利、人和几个因素再三比对的结果:地处高台,四野开阔,背负高原,面临沟谷,易守难攻,便于汲水。东南西北四面是塬,东北西三面来水,这种地貌在整个黄土高原上都绝无仅有!站在董志塬的塬边,俯瞰宁县县城,你会发现,周围没有一座山,环绕县城至少有五条塬,北面是马莲河与北河(固城河)相夹的西华池塬,东北是北河与九龙河相夹的湘乐塬,正东是九左河与四郎河相夹的米桥塬,东南是九龙河与疙拉沟相夹的早胜塬,正西面是和盛塬。四面八方全部由塬拱卫,众水环绕,呈众星捧月之势,这个神操作的背后推手,是河,是水,是马莲河及它的众多支流的神奇杰作!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大约在第四纪开始的300万年前,当时的青藏高原平均高度才1000米左右。第四纪早更新世,青藏高原上升到2000米,中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到处出现断陷盆地,由此形成我国历史上的大成湖时期。陇东、陕北和宁夏、内蒙古部分地区也形成一块断陷盆地,这就是地质学家总称的鄂尔多斯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积水成为湖泊,湖泊外围是辽阔的冲积平原。距今约10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青藏高原上升到3000米,陕甘宁一带湖盆缩小,气温随之升高。晚更新世,青藏高原上升到4000米,阻挡了印度洋暖流北上,西伯利亚高压加强,我国季风形成。西北风异常强烈,把蒙古高原的砂土带向东南,挟裹至我国华北、西北东部时,风力渐弱,砂石飘落下来,盖在山顶、丘陵、河谷、湖泊地带,经过千年、万年、十万年,黄土积少成多,厚度加大,最厚处达到200米以上,形成一望无际的黄土平原,地质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为大黄土时期。在喜马拉雅运动过程中,东至山西高原以西的吕梁山、秦岭,西至六盘山、贺兰山,这一广阔的范围,是华北地台中最稳定的一个区域。长期遭受剥蚀的地面在大黄土时期变得相当平坦,海拔在1000-1400米之间;其南部为黄土覆盖,形成黄土高原,其北部则表现为草原或沙漠。从此以后,中国的西北和华北地区基本告别了海洋和湖泊的影响。大约在第四季晚期,子午岭以南北走向从湖盆中上升,残积的湖水冲破南部峡谷,形成马莲河、蒲河水系,向南注入泾水,宁州也就成为马莲河最为得宠的天之骄子。每次行走在宁县大地,我一直会这样想,假如董志塬和宁县四周的其他塬面是连成一体的,假如这个巨大的塬面中间没有河流的冲刷与阻隔,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观!也许能称得上浩瀚辽阔,也许能形容为一望无际。但随之而来的是由于没有了水的滋润,缺少了生命的气息,这个巨大而干枯的塬面也许会和月球表面一样荒凉沉寂。幸亏,全新世开始,由于黄土本身质地疏松,再加上河流与洪水长期侵蚀冲刷和晚期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个大塬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逐渐解体,原来较为平坦的地面被切割得面目全非,出现了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并存的地理风貌,宁县所在的巨大塬面就逐渐变成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样子。董志塬成为世界上硕果仅存的最大的黄土大塬,南北方向奔流的马莲河,东西方向从六盘山余脉和子午岭西麓发育的繁茂水系,把董志塬切割成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模样,宁县县城也就天然地逐水而居,沉淀在三水交汇、五原拱卫的马莲河峡谷之中,为以后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传奇的诞生提供了绝佳的舞台。全长110公里的马莲河,有3个点值得我们格外关注,那就是上游的庆州,中游的宁州,下游的政平。宁州是这3个点的中点,是掣肘和制衡整个马莲河流域的定盘星!宁县的历史开始得很早,早在夏商时期,宁县就属九州之一的雍州,居住在这里的戎、狄等少数民族时战时和,你来我往,征战不休。春秋至战国时期,西部的戎族在崛起,其中陇山以东至子午岭以西的广大地区居住的是义渠戎。西周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周室混乱,周平王迁都洛邑,义渠戎趁势建立起义渠国,他们的统治区划实际就是整个的泾河流域,其政治军事的中心是马莲河畔的宁县,统属有25城,大多数分布在马莲河流域和泾河上游地区。后来,义渠戎国不断发展壮大,前后与周和秦长期对峙。作为以肉食为主的草原民族,在与吃五谷、食植物籽的周秦子民的对抗中,其身体上的优势显而易见。为了巩固政权,草原上的马背民族和中原民族之间的打打杀杀成为常态,后来发生的事情,《芈月传》基本都说到了。它的剧情虽然狗血,但历史背景大体上还是有迹可寻。秦朝建立以后,在这里设置北地郡,郡治即为宁县,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秦始皇曾多次巡游北地郡,蒙恬奉命修直道,其中在宁县属子午岭主脊一段约60公里,宁县成为辅翼咸阳的军事要地。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将北地郡的东南部析出设安定郡,北地郡此后多次迁徙,但以义渠所在的宁县庙咀坪作为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仍长期存在。此后,长流不息的马莲河和直通漠北的秦直道,使得古宁州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辖区不断扩展,向南到陕西永寿、旬邑,向北至陕西吴旗。公元六世纪中叶的553年,西魏废帝以“抚宁戎狄”为名,改豳州为宁州。60年后,隋大业八年,又改豳州为北地郡。又过了5年,唐武德元年,从宁州析置豳州,豳州从此迁往陕西彬县。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古宁州多有变迁,但总的地域却不出古豳州之地,一直围绕在马莲河的左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马莲河养育了古宁州,同时也是古宁州雄壮了马莲河。内容来源于平凉日报,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消失的千年古“黑水国”这才是人见人爱的“老贝币”!钱币会“做鬼脸”?你见过吗?大明金簪:王妃望子成龙的期盼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2年12月27日
其他

祁山堡:兵家必争的汉城雄关

微信号:gh_3db00621908c
2022年12月26日
其他

老兰州人的冬至节是这样过的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庆——冬至节,由此产生了一些与冬至相关的民俗。“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地处西北内陆、黄河之滨的兰州,既有与其他地方相同的冬至习俗,也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尊师重教吃头肴据甘肃省文史馆馆员、兰州史志专家邓明介绍,冬至在农历十一月,即大雪节气后15日,按我国传统阴阳观念,认为阴极而阳至,故有“冬至一阳生”之说。冬至曾是古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明清时期,兰州人就有冬至拜小岁的习俗。所谓小岁,汉晋时为腊月的第二天,要“敬酒尊长,修刺贺君师”,至明代,以冬至夜为小岁。冬至这天,兰州人要请私塾先生吃饭饮酒,弘扬尊师重教之道。还有绅民从黄河沿搬来冰块,用绸子包住,放在辕门督署南面大照壁下或其他官衙的照壁下,给官府献冰。作为中国的传统节庆,节日食物肯定是有特色和寓意的。邓明先生介绍,早先的兰州百姓,冬至节一大早要吃头肴泡馍。头肴就是用肉臊子、豆腐丁、胡萝卜丁、金针、木耳、粉条子,加淀粉芡煮成浓稠的汤。滴水成冰的寒冬,喝一碗泡着馍馍的头肴,真是热到心里、暖到身上。为何要在冬至吃头肴呢?因为按干支计算,农历十一月属子,子为混沌初分,混沌就是天地未开辟以前糊里糊涂的状况。或许,兰州人冬至吃头肴就是以应开天辟地的日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民俗也随之改变,近些年来,随着各地移民的增多,兰州人已经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据说,吃了饺子不怕冻耳朵。“画九”“写九”寓意典雅邓明先生说,从冬至开始,天地之间的阳气开始生发,逐渐增长,冬至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但因为积蓄的寒气仍在释放,所以冬至后气温依然逐渐下降。从冬至到春分,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也是从寒冷变暖和的转折时期。这段时期总共9个9天共81天,因为大致9天之内,物候具有相似性,而每个9天之间物候有明显变化。因此,从南北朝起,民间就有吟诵数九歌的风俗,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有“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兰州民间流传的数九歌更为口语化,又因兰州各地域人文地理的些许差异,数九歌也有略微的差异。颜家沟人颜永桢在《兰州二十四节气与生物发生之关系》中所载,流行于兰州黄河谷地中部、即今城关区的数九歌是这样的:头九二九,关门死守;三九四九,冻破碴口;五九六九,净屁股娃娃拍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尽,收拾打牛棍。《安宁区志》所载的流传于黄河谷地北部、即今安宁区的九九歌为:头九二九,关门死守;三九四九,冻破碴口;瞎五九,冻死狗;六九七九,精沟子娃娃拍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加一九,犁铧遍地走。这些数九歌运用兰州方言,出语幽默,结合兰州的物候特点,是向小孩传授气候知识、物候变化、农事事项的一种歌谣。还有一种具有文化意义的风俗,即消寒图。明代兰州民间有“画九”的习俗,所谓“画”就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清代有“九九消寒诗图”,图中每天4句诗,9天共36句。清代道光年间,又出现了“写九”的习俗,也叫“九九消寒图”,每个字9笔,每天填写一笔,写完一个字,即度过一个九,共填写9个字81笔。撰写“写九”诗句难度很高,每个字9笔,并且9个字能连缀成文,寓意典雅,同时还要讲究平仄协调,朗朗上口,如“看庭前飞雪煮酒吟诗”“击长剑饮美酒观飞雪”。如今,“写九”习俗已经消失。内容来源于兰州晚报,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消失的千年古“黑水国”这才是人见人爱的“老贝币”!钱币会“做鬼脸”?你见过吗?大明金簪:王妃望子成龙的期盼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2年12月22日
其他

钱币会“做鬼脸”?你见过吗?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数百年间,当贝币尚在流行的时候,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先后出现了布、刀、环钱和蚁鼻钱等不同形态的金属铸币。这些刀、布、环钱、蚁鼻钱等,就是中国早期的钱币形态,它们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已锈迹斑斑,但却在中国钱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随着冶铜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石、骨、蚌仿造贝币,缓解天然贝币供不应求之象。在这些仿贝中,铜贝、铅贝,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可以说,铜贝是金属铸币的鼻祖,尤显特别的是“鬼脸蚁鼻钱”。▲鬼脸蚁鼻钱兰州市博物馆馆藏的多枚战国时期的鬼脸钱,又名蚁鼻钱。其形似海贝,上狭下宽,面凸起,面上模铸阴文,背平素。鬼脸钱面目滑稽,笔画古拙,颇具神秘感。鬼脸蚁鼻钱究竟有什么来历呢?春秋以后,南方楚国地区铸造出有文字的“铜仿贝”,观其文字,令人倍感扑朔迷离,这种被称为楚国先民零用钱的,虽然很小巧,却向现代人透露着未知的神秘感。它的外形,有的像鬼脸的样子,有的像蚂蚁爬鼻,所以俗称“鬼脸钱”或“蚁鼻钱”,其面文多达10余种,但形制却比较一致,均为上广下尖的瓜子形,面有文字,背部平整,并广泛用于南方地区。据考,“蚁鼻钱”铸行于战国早期(公元前5世纪),“鬼脸钱”则铸行于大约公元前4-3世纪的战国中晚期,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货币形态之一。起初楚国疆土并不算大,后疆土逐渐扩大,蚁鼻钱和鬼脸钱的流通范围也随之扩大,逐渐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独立的货币体系。鬼脸蚁鼻钱,除了铜色具有贝币的光泽与美丽,它还可一个个分离衡量商品差别,也可以朋(贝币计量单位)串起来,极具特色。当时,除楚国的仿铜贝以外,春秋战国时北方地区的金属贝还有“金贝”“银贝”“鎏金铜贝”等,如三晋(赵、魏、韩)、齐鲁亦铸铜质空心无文仿贝,特别是鲁国所铸铜贝为其本国主要流通货币等。无论怎样,“仿铜贝”的出现都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它大大推进了我国货币发展历程,并以其大小、重量、价值较统一,能够大量就地铸造等优势进入了流通领域,逐渐成为我国后世货币的主流,为之后铜币的流行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二)先秦时期的货币,主要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货币,也是货币由产生到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原始货币——贝币出现以后,除了鬼脸钱,先后还出现了“梁邑”布币、“齐法化”刀币、平首刀币、明字尖首刀、“甘丹”布币、“蔺半”布币等多种早期钱币,这些早期钱币,成为研究货币发展的重要一环。▲“齐法化”刀币兰州市博物馆馆藏“齐法化”刀币,战国时期,铜质,长17.1厘米,宽3厘米,厚0.35厘米,重47.2克。弧首、弧背、弧刀,柄上铸两道脊线,正面铸“齐法化”,背面铸“上”字。此刀币又称三字刀,是战国中后期齐国统一货币,它由工具刀削演变而来,样式非常精美大气。▲明字尖首刀明字尖首刀,战国时期,铜质,长15.5厘米,宽2.2厘米,重15.8克,形态完整。此刀币后称为明刀,流通于战国时期燕国,是刀币中铸行较早的货币。它的形制有两类,一类刀身较长,首尖较短,一类刀身较短,首尖较长。明字尖首刀承袭于尖首刀,早期的形体较大,类尖首刀,中期的形体略小,晚期的刀身上下等宽,在发展过程中形制复杂。一般而言,明刀的命名来源自其正面的铭文,乍看右边像个“月”字、左边像个“日”字,这样组合起来成为“明”字,因此得名。兰州市博物馆馆藏两种形制均有,数量多枚。▲“甘丹”布币“甘丹”布币,战国时期,铜质,长4.8厘米,宽2.8厘米,重5.3克,略有残损。布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故而得名。其面文甘丹,背铸数字,多为一、五、六、七等。“甘丹”为古地名,即邯郸,战国时赵国都城,故名之。此钱平首,略耸肩部,方裆,方足,较为珍贵。它是战国早中期青铜铸币,铸行于赵国,流通于燕、中山、三晋等地,属比较罕见的大型布币。▲“蔺半”布币“蔺半”布币,战国,铜质,长5.1厘米,宽2.8厘米,重5.7克,有残损。战国晚期青铜铸币,铸行于赵国,流通于三晋、两周及燕等地,属小型布。其面文“蔺”,形制平首,略耸肩,平足、方裆,背无文,一足端缺失。“蔺”是古地名,为战国赵邑。“半”是货币单位。内容来源于奔流新闻,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消失的千年古“黑水国”这才是人见人爱的“老贝币”!玄奘在这里跌落经卷,弱水河到底藏着多少秘密?斩杀曹操长子反被重用,这位甘肃籍猛将有何来头?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大明金簪:王妃望子成龙的期盼

簪子,从来都是颇具东方古典神韵的传统饰物。这支珍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金簪,簪首镂空成云形图案,上嵌宝石,顶端伸出一回首龙头,张口露齿,与之相对的是一条小行龙,二龙之间嵌一颗大红宝石……古时称女子成年为“及笄”,也与此物有关。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还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及笄”,便就是这个意思。簪,是古时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在上古时期,发簪被称作“笄(ji)”。古代男女发式,以挽髻为主,发髻挽成之后,就要设法将其固定,最常用的绾髻之具是发簪。从古至今,各种装饰的发簪,将女性的古典美体现得淋漓尽致。或许是为了满足女性的需求,古人在发簪的技术方面也是十分考究。明代人曾写过一本书,名字叫作《天水冰山录》,其中就明确提到了很多发簪的名字,十分华丽:“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宝石顶簪、金厢倒垂莲簪、金厢猫睛顶簪、金崐点翠梅花簪。”可见古人对于发簪的雕琢以及装饰技术已达到了一个境界,例如,发簪的装扮内容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而最为常见的是花簪,其中又包括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题材可谓是丰富多彩。而这支金簪,却另辟蹊径,由大龙和小龙组成,这便是宋代以后非常流行的一种纹饰,名曰“教子升天纹”,通过大龙呼唤小龙升天,来借喻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除了借喻望子成龙,还有祝颂人高升之意。“教子升天纹”曾是金银器中流行不衰的题材,一直延续到明清。这只金簪或为鬓钗,通常为一对,自上而下插戴于额角两边。如此丰富内涵的一支金簪,不仅将古典美感诠释得淋漓尽致,更是蕴含着古代女性望子成龙的深刻含义。1958年10月,甘肃省博物馆在兰州市郊上西园清理了一座夫妇合葬砖室墓,随葬器物非常丰富。这位“望子成龙”的女性究竟是谁呢?墓室里的女性头部戴有凤冠,出土的金银器皿及首饰10多件,均非常华贵,有镶嵌珍珠、宝石的金耳环、金凤、金簪、金戒指、金玉镶嵌等各种饰物。据专家分析,该墓为(明)肃王家族成员墓葬。据《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定“封建绪王之制”,以起到“屏藩王室”的作用,下《册封诸皇子为王诏》,先封秦、晋、燕、吴、楚、齐、潭、赵、鲁、靖江等十王。数年后又封庆王、肃王。明肃庄王朱楧,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四子。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肃王就藩于甘州(今甘肃张掖),四年后的建文元年(1399年),移藩至兰州。明肃王家族在甘肃的历史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有明一代,先后有九位肃王、两位世子经略兰州。肃王家族也在兰州驻足约二百五十年之久。坐落于离兰州市区15公里的榆中县来紫堡乡的明肃藩王墓群,有“小十三陵”之称,有墓室十一座,葬有明代十位藩王、两位妃子和一位夫人。1958年、1972年,2011年,先后在兰州市上西园、七里河区晏家坪等地多次发现明肃王家族墓,墓主均为郡王级皇室成员。据上西园这座墓葬的发掘人赵之祥推断,墓主可能是明太祖六世孙,肃庄王朱楧五世孙,肃靖王朱真淤庶第四子——安王朱弼柿。据载,“肃安王朱弼柿的祖父是第四代肃王朱贡,父亲朱真淤被封为世子,没有等到即位就去世了,朱弼柿是他的庶四子,初封为镇国将军。由于第七代肃王无后,弼柿的儿子辅国将军缙馈怂恿肃王妃以及其他宗亲反复奏请朝廷由他嗣封,最终在隆庆四年(1570年)十月袭封为肃王。朱缙馈袭封为肃王后,追封他的父亲为肃安王。”如此看来,这支金簪的主人便是安王妃,真正的贵族。据相关墓志记载,安王朱弼柿有王妃刘氏与继王妃王氏两位王妃,一位享年51岁,一位享年72岁。刘氏与王氏的墓志中提到,朱弼柿死后岁禄告停,家事日蹙,全家靠纺绩以解决生活困难的情况,从中也反映出明代一般宗室生活的艰辛。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或许早已没人记得安王妃的存在,更无法想象她们尽显威严与荣耀的盛日,然而,从这一支小小的金簪,仿佛能看见在望子成龙的路上,即使贵为王妃的女子,亦于一般女子无二,大家都在不遗余力。内容来源于奔流新闻,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消失的千年古“黑水国”这才是人见人爱的“老贝币”!玄奘在这里跌落经卷,弱水河到底藏着多少秘密?斩杀曹操长子反被重用,这位甘肃籍猛将有何来头?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2年12月8日
其他

这才是人见人爱的“老贝币”!

▲贝币家族原始钱币究竟是什么样呢?在远古时期,也就是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质也极不丰富,人们的交换活动也只是以物易物,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或者换些盐、贝壳之类等。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扩大,以物易物交换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于是人们急需寻找替代物,一种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固定地充当媒介的商品,既可以买也可以卖。▲虎斑贝《尚书·盘庚中》记载:“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为货,如今之用钱然。”原来,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货币是一种海生贝壳,一面有槽齿,也称齿贝。可见,贝币为我国较早发明使用。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海贝作为货币的国家。▲贝币此次线上展出的、兰州市博物馆馆藏的数枚贝币,时代系周朝,质地为海贝,长3.5厘米,宽2.0厘米,重6.8克,形态基本完整。关于贝币,据记载早在夏晚期就已得到使用,商周时代则更为普遍。常见的是一种齿贝,背面往往磨平,或钻一穿孔,便于携带,学名为货贝。后来,货贝作为交换的媒介就出现了,天然贝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也绝非偶然。在众多贝壳中,缘何海贝脱颖而出?用作货贝的海贝是一种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浅海的贝类——天然贝。它因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坚固耐用而成为原始先民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由于当时商品交换的深入发展,海贝初步有了商品交换充当媒介的资格。由于它大小适中、易于计数,以及人们的喜爱和选择,最终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一般等价物。当时,贝币以“朋”为计量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朋”的古字本义是指一串或两串相连的“贝”,后来逐渐演化成计量单位,这也就是货币最初的计量单位——朋贝制。据考证,原始贝币产生于夏商时代,是钱币的始祖。这类天然贝币光洁美观,小巧玲珑,坚固耐磨,更重要的是便于携带,备受当时人们的青睐。▲绿松石贝币商朝时期,贝币走向鼎盛期,著名的商后期的殷墟妇好墓就曾发现了近7000枚海贝,四川三星堆遗址的一个祭祀坑里也发现了近4300枚贝币。有史料称,在当时臣下若能获得商王用贝币的赏赐那可真是极大的荣耀。可以看出,如此数量之庞大的贝币,不仅反映出墓主人的财富,同时也肯定了贝币作为钱币的历史地位与价值。▲黄金贝天然贝币以白色居多,空心、口细长、多对齿、背隆起,两端常有磨孔,便于穿系携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靠天然生成的贝逐渐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从而又出现了许多仿制贝币,即仿贝,其中有石贝、骨贝、蚌贝、绿松贝等等,随着彼时冶铜技术发达,遂出现了用青铜仿制的贝,也就是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来源:奔流新闻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玄奘在这里跌落经卷,弱水河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弱水河故事源自祁连山青海境的弱水河到金塔县境内,形成两面水泊,字母相环。在其旁边繁衍生息的三墩乡的人说:很早之前,这里的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恋爱,不被允许,两个人就化作了鸳鸯,以水的形式,完成了尘世夙愿——这个故事让我觉得老套。去了几次鸳鸯池,湖光之间,荒山枯燥,风吹之下,涟漪繁多。我端详了好久,也没有觉得一点爱情的味道。附近的几座村庄,杨树环绕,房屋大都是黄土夯筑的四合院,一座一座地挨在一起,看起来很是整齐。鸡鸣狗叫之间,有一些马匹或者驴子,漫步在鸳鸯池边茂盛的草滩上。日暮时分,夕阳残照,牲畜的身子也被落日的辉光镀成金黄色,连同背后的阔大戈壁,恍惚看起来,充满了天堂的味道。另一则故事似乎饶有意味,在遥远的唐代初期,弱水河泱泱而流,从祁连山南麓的璎珞峡谷,携带积雪、黄土和草屑,一路穿山过峡,从山丹、甘州辗转而向居延海。玄奘一个人负笈西行,到巴丹吉林沙漠,趟涉弱水河的时候,不小心一个趔趄,一页经卷飘落水中。水流迅速,玄奘嗟叹。数十年后,弱水河天仓流段岸边,长出了一大片胡杨树。这些胡杨树至今还在,每年秋天,叶子金黄,笼罩四野,即使暗无星辰的夜晚,缓步其中,眼前也明亮无比。附近很多村庄有人去世,便将尸骨葬身于胡杨林周围,泥土因为水流的漫洇,时常芳香。年代久长之后,坟茔逐渐成为平地,有不知情的,用拖拉机翻耕,有改造成为了田地。远看的胡杨林依旧幽深静谧,金黄的叶子粲然于枯燥戈壁边缘,似乎匈奴的黄金甲帐。我两次到过肩水金关遗址,当年显赫一时的城垣,曾经是汉匈的前沿,数万数代军卒在这里的日夜戍守。而在时间之中,曾经的关隘,现在只剩下两面土墙,拱门的木板也被风挖出来,横在两墙之间,有一些阴森的感觉。从下面经过的时候,只觉得脖颈发凉,似乎那不是木头,而是两把随时要劈斩下来的大刀。站在高墙之上,看到的弱水河蜿蜒如蟒蛇,白色的水花连续向北。远处的戈壁上沙丘连绵,缓慢的红色骆驼夹杂其中,看得久了,只觉得整个沙漠都在晃动。冯胜、居延汉简和骊靬有一年春天,柳树和杨树刚刚绿了河西走廊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出行,在嘉峪关的长城博物馆,意外见到了冯胜的头像。内心的滋味很复杂。怔了一会儿,走近,很认真地拍了一张照片。冯胜这个名字,几年之前,我就熟记于心了。那时候在上海读书,没事的时候,就到图书馆,蓦然翻到一本书,作者好像是俄罗斯的科兹洛夫。书上说:明朝初期,大将冯胜出师西北,剿灭元朝旧部,在弱水河下游的黑城(曾为西夏王朝的陪都,蒙语称之为哈日浩特)遭遇到蒙古大将伯颜帖木儿的坚决反抗。明军久攻不下,冯胜听从其随从中一术士之言,令军士将弱水河改道,伯颜帖木儿守军及城中百姓饥渴难耐,数日后,率众突围激战时,伯颜帖木儿及其部众多半被明军斩杀。冯胜以军功而受封宋国公,《明史冯胜传》中说,“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逾二年,赐死,诸子皆不得嗣。”朱元璋的猜忌,对功臣的屠戮,堪与刘邦吕雉相提并论的。然而,当地所说的,当年冯胜领军与亦集乃路(今额济纳旗)守将伯颜帖木儿交战,改道弱水河,将繁华一时的黑城弃之不顾,沿着新开的人工河道兀自北流。狂风黑沙之后,哈拉浩特的命运即是废弃和淹没。十九世纪末,俄罗斯的科兹洛夫、瑞典的斯坦因等人先后来到,在漫漫黄沙之中,挖出了许多汉代和西夏文物。20世纪30年代初,瑞典的贝格曼等考古工作者在黑城发现了大量汉简,其中一部分与盛唐时期在西域经商的欧洲人有关。公元前323年,希腊王亚历山大猝死巴比伦,其盛极一时的帝国瞬间土崩瓦解,疆土被其部将瓜分殆尽,其中一个叫托斯密的,在埃及建立了新王朝。张骞副使匈奴人堂邑父等出使安息、奄蔡、骊靬、身毒、条枝,返回时候,将托斯密王国的部分商人带至长安等地。此后,该国商人的足迹遍布中国西域,双方之间开展的香料玉器、茶叶、绸缎的贸易,颇为频繁。而这些托斯密王国商人在中国的聚居之地,被汉王朝称为骊靬(旧址在今甘肃永昌县境内)。近年来在弱水河流域出土的部分居延汉简当中,有数枚提及“黑皮肤的西域人”。其中一枚编号为334.33的过所文书说:“骊靬万岁里公乘儿仓三是卅,长七尺二寸,黑色,剑一,已入,牛车一辆。”便是明证。于冯胜,我心里有些“成见”,但也很难说清,是什么原因。将军以赫赫武功拓疆殖土为要,疆土之上,兵戈之毁,是再正常不过的……尽管如此,在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外看到冯胜的塑像后,仍是……我想到,就是这个人,一声号令,使得弱水河改道的。自此,《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繁华的亦集乃路,便如海市蜃楼一般,在浩大的巴丹吉林沙漠,成了一处令人伤感的废墟。有几次,听朋友们说,到黑城之后,随便一挖,就是一件文物。也曾多次观看朋友们拍回的照片,残垣断壁的城池,如今倒成了观光旅游的胜地。也想去,但几次都没去成。后来在资料上看到居延汉简,尤其是骊靬这个名词,心里是欣慰的。可以想到,在很多年前,西域就是繁华的了,那么多异族的商贾、官员和流人,从不同地方聚集在河西走廊的城市和乡村,穿梭一时或者终老于此——这样的一种景象,是极具有张力和诱惑力的。我也常常想:要是我生在盛唐时代,也像现在一样,从戎西北,边关守城,该是一件多么令人鼓舞、热血沸腾的壮举和人生阅历。不管哪个年代,一个男人,终究是要有些铁血气质和英雄情结的。来源:奔流新闻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斩杀曹操长子反被重用,这位甘肃籍猛将有何来头?

张绣,具体出生年月不详,东汉武威郡武威祖厉县(今甘肃靖远)人,骠骑将军张济族侄。张绣从少年时代起就性格豪放耿直,爱打抱不平,勇敢好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十月,金城豪族鞠胜乘边章、韩遂在凉州作乱之际,将祖厉长刘隽杀害,张绣当时为祖厉县吏,便寻找机会为刘隽报仇。当时正值各地黄巾义军揭竿而起,刘隽的死和鞠胜的进攻,使祖厉县人心惶恐。就在这时,身为县吏的张绣挺身而出,勇敢地与鞠胜交锋,并杀死鞠胜,郡内百姓都认为他很讲义气,因此他受到青年人的拥戴,成为本地豪杰。张绣的叔父张济是董卓麾下的重要将领,张绣常伴叔父左右,深得张济赏识和信任。张绣个人才能出众,勇猛善战,在跟随张济征战的过程中,立下不少战功,同时也赢得了军中将士们的广泛认可和拥戴。公元192年,董卓被杀,张济与李傕、郭汜等人进攻长安,为董卓报仇。张绣跟随叔父张济建立军功,不久便升至建忠将军,封为宣武侯。公元196年,张济带兵进入荆州一带,在攻打穰城时,他中箭身亡,张绣接管了他的部队,屯驻在宛城(今河南南阳),与刘表联盟。适逢曹操统兵南征,部队到达淯水,张绣率军投奔曹营,但由于曹操纳张济妻子为妾,张绣因此心怀怨恨,不时地在眉宇间流露出憎恶。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但又惧怕张绣的勇猛,就密谋杀害张绣。结果计划泄露,张绣得知消息后将计就计,使部下骁骑胡车儿假意投降曹操,里应外合,突袭曹营,曹操战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杀,猛将典韦战死。张绣引兵追击,被曹操击退,于是张绣退回防守穰城。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三月,曹操率部将张绣围困在穰城,相持了两个多月,不能攻克。后来,刘表派兵来救张绣,曹操腹背受敌。先是张绣击退曹操,贾诩不让追赶,张绣不听,结果中计,大败而归。接着,张绣听从贾诩的计策,收拾散卒,一举反攻,将曹军打败。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九月,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两军对垒,相持不下,争取张绣成为决定这次战役胜负的关键。九月,袁绍派遣使者前来招纳张绣,张绣见袁绍兵强马壮,有心投靠袁绍而与曹操抗争,后来贾诩说袁绍虽有精兵数十万,地广兵强,但袁绍生性迟疑不决,难成大事,因此张绣一时犹豫未决。十一月,曹操听从孔融“来年春天动兵,先招安张绣、刘表”的建议,派遣刘晔前来张绣军中说和,并经过贾诩的一番分析说服,张绣率众归附了曹操。张绣到达后,曹操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为了尽释前嫌,曹操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为妻,并将张绣引荐于汉献帝处,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官渡之战,曹军大败袁绍,张绣率部奋力拼杀,因功升为破羌将军。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春,张绣跟随曹操在南皮(今河北南皮县)战胜袁谭,平定冀州(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因此张绣再次增加食邑,一共2000户,当时天下户口剧减,十户才留下一户,曹营将领食邑没有达到1000户的,唯独张绣食邑特别多。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张绣跟随曹操的儿子曹丕去柳城征讨乌桓途中,在柳城(今辽宁朝阳)病逝,被追封为定侯,遗体归故里安葬。在今甘肃靖远县乌兰镇红咀子村保留有张绣墓地遗址,据红咀子村张氏族谱记载可知,张绣后代在今靖远县及其周边地区广泛分布,世代传承。内容来源于甘肃日报,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消失的千年古“黑水国”秦王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甘肃密须古城:周文王在此开启伐商之路那一年,西域发生了几件大事,都和甘肃有关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2年8月31日
其他

那一年,西域发生了几件大事,都和甘肃有关

(甘肃玉门关雅丹魔鬼城)玉门关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距市区直线距离70公里,即今小方盘城遗址,是汉长城西端起点,丝绸之路东段的终点、中段的起点。因古代西域玉石经此输入,故名。玉门关是汉代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从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开玉门,通西域”至今已经有2100多年历史,无论是政治、军事、外交,还是文学,都有玉门关浓墨重彩的印记。在典籍《资治通鉴》中,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是西汉历史上的“玉门关年”。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记载了这一年西域发生的四件大事,每一件都与玉门关紧密相关。原文:春,贰师将军来至京师。贰师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入贡献,见天子,因为质焉。军还,入马千余匹。匈奴闻贰师征大宛,欲遮之,贰师兵盛,不敢当,即遣骑因楼兰候汉使后过者,欲绝勿通。时汉军正任文将兵屯玉门关,捕得生口,知状以闻。上诏文便道引兵捕楼兰王,将诣阙薄责。王对曰:“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汉地。”上直其言,遣归国,亦因候司匈奴,匈奴自是不甚亲楼兰。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汉使入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后岁余,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屠,乃相与杀昧蔡,立毋寡昆弟婵封为宛王,而遣其子入侍于汉。汉因使使赂赐,以镇抚之。婵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资治通鉴卷·汉记十三》第一件大事:在春风吹度玉门关的时节,李广利率领征讨大宛大军得胜入关。《资治通鉴卷·汉记十三》记载了汉朝两伐大宛的原因: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从西域归来的汉使向汉武帝报告:“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与汉使”。汉武帝一生喜欢良马,特别是大宛马,即“汗血宝马”,便派壮士车令一行“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宛贵人商议后,认为汉朝离大宛很远,来大宛的路上,中间有难走的罗布泊,北面有匈奴,南面没有水草,况且汉使来大宛的路上已经“死者过半”,大宛马是宝马,坚决不卖。之后,“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交易不成,争执本来到此可以结束,但宛贵人认为:“汉使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城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于是天子大怒。”这就是李广利伐大宛的原因。这个时期,汉武帝正宠幸李夫人,为给李家人封侯,拜李夫人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西出玉门关伐大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以往,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可惜,李广利不是当年的卫青、霍去病,讨伐征战很不顺利,军队到郁城师时,“士才有数千,皆饥罢”,无法再战,只能东还。“往来二岁,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天子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李广利第一次伐大宛以失败告终,但也在敦煌留下了许多故事,至今流传。汉武帝认为,一个小小的大宛国拿不下来,则大夏等西域大国会慢慢轻视汉朝。得不到大宛国的良马,乌孙、轮台等也会为难汉使,被外国人笑话!于是当庭处理了反对伐大宛的大臣邓光等。之后,第二次伐大宛,“赦囚徒盗寇,发恶少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六万人”“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赍粮,兵弩甚设,天下骚动”。2000多年前,玉门关下,金戈铁马,车辚辚,马啸啸,大军出关征西,何等的威武雄壮。据《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汉遣贰师将军伐大宛,使陵将五校兵随后。行至塞,会贰师还。上赐陵书,陵留吏士,与轻骑五百出敦煌,至盐水,迎贰师还,复留屯张掖。汉武帝派李陵率500人出玉门关在罗布泊迎接李广利,第二次伐大宛,汉朝六万军队损失也很大,据《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入玉门者万余人,马千余匹。”得胜凯旋的同时,还带着西域各国来长安为质的王子及随从僮仆,还有大宛国奉送的汗血宝马。可以想象:丝路古道,碧天黄沙,战旗猎猎,人声鼎沸,蔚为壮观。李广利、李陵率大军入关,洋溢着胜利喜悦的大汉将士,兵戈在手,铠甲闪亮。随行的西域各国王子僮仆,夹杂在队伍中间。匹汗血宝马仰首阔步,随着大汉军队,迈着矫健的步伐,迎着太阳,向东前行,勾画出一幅得胜入关队伍的壮美画卷。到长安后,将士都得到了汉武帝的封赏,带回的大宛汗血宝马汉武帝赐名“天马”,乌孙马赐名“极西马”。第二件大事:李广利西征大宛时,西北方的匈奴和楼兰国王一直暗中来往,眼见出关的汉朝军队阵容强大,不敢正面交锋,但袭扰劫掠的小动作不断。大军回撤关内后,驻守玉门关的汉军正任文在玉门关外带兵沿疏勒河巡守侦瞭时,捕获了楼兰国探子。经审讯得知:在汉朝军队撤回玉门关后,匈奴准备和楼兰国联手劫杀汉使,断绝西域道路!任文奏报朝廷后,汉武帝下令任文带兵出关捉捕楼兰国王,送长安对质责罚。任文是历史典籍中驻守玉门关唯一留下姓名的汉朝军官。就在前一年,任文曾率军千里奔袭酒泉、张掖,救回被匈奴掠去的数千百姓。《汉书》中两次提及,虽略略数笔,可知任文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这次三百里之外捕捉楼兰国王也是毫无悬念的。楼兰国王在长安受审时却狡辩道:小国在大国之间,不两立无以自安,我愿带楼兰全体臣民迁居大汉。汉武帝只能认可楼兰国王所言,礼送回国,不加责罚。同时,派特使驻楼兰国,专门应对匈奴使者。第三件大事:汉武帝下令,从玉门关以西到盐泽(罗布泊)修建烽燧,保障西域道路畅通。沿着疏勒河,在茫茫丝路古道,第一次有汉朝戍卒施工建设烽燧亭障。同时,在轮台、渠犁各置数百名士卒,屯田戍边。设置任命使者、校尉统一指挥,长驻西域,保障和西域各国往来交流。从玉门关西出,开启了西域屯田戍边的历史,为汉朝大规模开发经营西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第四件大事:李广利从大宛国撤军后,大宛国公卿贵族认为是李广利信新立的昧蔡谄媚阿谀,才引发大宛国战事。合谋发动政变,杀死昧蔡。立毋寡昆弟婵封为宛王,并派使者送婵封儿子入长安为质。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朝廷只能认可既成的事实。婵封也与汉廷约定每年进贡两匹汗血宝马。从此,玉门关每年都要迎接从大宛送来的两匹天马。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出产地在今天的土库曼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史记》记载的大宛国位置略有出入。大宛国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汗血宝马在土库曼斯坦延续生存至今。汗血宝马因四肢修长、皮薄毛细、线条流畅优美、步伐轻盈、速度快、力量大、耐力强而闻名于世,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该国国徽上就有它的身影。全世界目前共有3000余匹,而且不买卖,只赠送给最尊贵的朋友。1990年,悬泉置遗址发掘出土的汉简也记载了汗血宝马的故事:元平元年十一月己酉,司使户籍民迎天马敦煌郡,为驾一乘传,载奴一人。御史大夫广明,下右扶凤,以次为驾,当舍如舍,如律令。(摘自胡平生《敦煌悬泉置汉简释粹》)这枚汉简记载汉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敦煌民众迎天马的故事,说明汉朝与大宛国“岁献天马二匹”的约定,20多年后继续在执行,而且朝廷相当重视,每次都要派官员到敦煌迎取。另外,《资治通鉴卷·晋纪二十六》也记载了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前秦有关汗血宝马的故事:冬,十月,大宛献汗血宝马。秦王坚曰:“吾尝慕汉文帝之为人,用千里马何为!”命群臣作止马之诗而反之。通过历史典籍中的记述,我们深刻感受到“玉门关”这三个字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茫茫沙海,孤城耸立,玉门关始终气魄非凡。内容来源于甘肃日报,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消失的千年古“黑水国”秦王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甘肃陇西威远楼,晨钟暮鼓示昏晓甘肃密须古城:周文王在此开启伐商之路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2年8月25日
其他

秦王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秦王川,泛指甘肃省永登县东部和皋兰县之间的山间盆地地区,地理上属断陷盆地,盆地内主要为洪积平原所占据,现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所在地。有关秦王川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尤其是国务院批复成立兰州新区以来,这个地方聚焦了太多目光,以至于秦王川这个地名,似乎要承载起兰州新区这座新城的历史文化底蕴。但由于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梳理,既让人们觉得秦王川这个地名历史底蕴厚重,毕竟是“秦王”的山川,又让人觉得单薄,有根无据,谁也说不清秦王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文献典籍中寻找历史记忆鲁迅先生关于治学有一个突出的见解:“治学要先治史。这是读书的途径,也是治学的方法。”为在历史文献中找到有关秦王川的记载,笔者翻阅了诸多史料典籍,以求在浩瀚史海中捞出关于秦王川的蛛丝马迹,寻找人们早已忘却的历史记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的民国抄本《永登县志》中找到了一点线索。据民国抄本《永登县志》记载:“秦王川,一名黑川,在城东南一百四十里,日色出时隐隐如海市蜃楼,移时即息。”且明确将秦王川归在“古迹”条目。又载曰:“黑川,城东南一百四十里,无水。”此处“城”即指永登城,可见,秦王川即黑川,黑川即秦王川,在永登城东南一百四十里,于今实际基本相符。此处虽未明确秦王川地名何意,但却是近代以来关于秦王川地名最有价值的记载。其一,民国抄本《永登县志》是永登县知事周树清等根据清代或更久远史料纂修,参与编修、监修、校阅的包括渭源、漳县、永昌、高台、崇信等多县知事,纂修过程中定考虑在古史和现实层面修订相关表述、记载,从历史学角度来看,其可信度较高;其二,民国抄本《永登县志》明确将秦王川定位为古迹,可见其具有一定历史传承,且年代久远,至少在清代人们已有这种认知。▲《边政考·庄浪图》中关于“黑川”的记载无独有偶,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成书、时任巡按陕西监察御史张雨编撰的《边政考》之《庄浪图》记载:“(庄浪)本卫东至宁夏中卫界六百里,西至西宁卫界一百六十里,南至兰州卫界二百三十五里,北至古浪所界四十里,东北至扒沙二百五十里,东南至黑川一百四十里,西南至巴州三百里,西北至雪山二百六十里,至甘州九百三十九里。”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五年平定河西后,改庄浪县为庄浪卫,治今甘肃永登县。结合前述民国抄本《永登县志》所载秦王川、黑川条目内容可知,《边政考》之《庄浪图》所载“黑川”,当与民国抄本《永登县志》所载“黑川”为同一地名,且今兰州新区西南仍存小黑川地名。▲《甘肃全图》中关于“秦王川”的地名标注▲《大清分省舆图·甘肃》中关于“秦王川”的地名标注同时,清康熙六年(1667年)《陕西全图》及同时期《甘肃镇图》、乾隆十九年(1754年)《大清分省舆图·甘肃》、同治三年(1864年)《甘肃全图》等诸多历史地图中均有秦王川地名标注。如《甘肃镇图》中,秦王川周边被长城环绕,长城圈内由北向南分别有大靖营、裴家营、永泰城、镇路堡(应为镇虏,疑错绘)、秦王川、保定堡、盐场堡等军事堡垒,长城最东边外至小芦塘堡,最西边外至安远堡;《陕西全图》中秦王川同样被长城环绕,长城圈内标注的地名有大靖营、裴家营、永泰城和秦王川等,长城所环绕范围与明嘉靖年间基本一致;《大清分省舆图·甘肃》中秦王川则被长城单独围绕,据图来看呈不规则矩形,看起来更像是一座城池,且城内仅标注秦王川一处地名;《甘肃全图》与《甘肃镇图》《陕西全图》相比,长城所环绕秦王川范围基本一致,但所标注地名增加若干,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在长城北面内侧红水军塘处标注了“县丞”。乾隆三十九年(1764年)《皋兰县志》记载:“乾隆二十二年巡抚吴达善题请宽沟县丞移驻红水堡,其红水、永泰、宽沟、镇虏四堡钱粮归县丞管理。”综前所述,同治三年《甘肃全图》所标注“红水军塘”当为乾隆三十九年《皋兰县志》所载”红水堡“,县丞当为由宽沟移驻于此。彼时秦王川或与红水、永泰、宽沟、镇虏四堡为同一性质,仅是未驻县丞而已。▲《甘肃镇图》中关于“秦王川”的地名标注此外,结合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时期彩绘本《甘肃镇战守图略》以及清代、民国等不同时期甘肃地图所绘制、标注图例、地名来看,秦王川区域周边环绕长城或为长城与无数烽燧、军寨、营垒等连接而成,且至少在宋夏之际已初具规模,成为一道道前沿防线。如今来看,这些烽燧、军寨、营垒所连接的边缘范围,基本以秦王川为中心,大致以靖远、中卫、流沙、凉州、古浪、永登、兰州为环绕,且大致呈东、南、西绕黄河、庄浪河走向分布。而据王宗元先生《汉金城郡令居县故城考》,今永登一线长城或最早为汉筑。综前所述,历代地图所标注环绕秦王川之长城亦或同期所筑,或属同一产物。综上所述,在明清两代绵延交叉四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秦王川地名从未消逝,一直沿用至今。同时,我们可以得知,民国抄本《永登县志》所载秦王川当属古迹无疑,至少在明嘉靖年间秦王川大地已有黑川地名载于史册,且秦王川和黑川地名交替使用,或是同一区域内两个毗邻的地名。而彼时秦王川当是秦王川大地及周边区域上众多军事堡垒之一。那么,秦王川的历史就止步于明朝嘉靖年间了吗?考古发现中暗藏历史秘密2018年,兰州新区东湾山发现一处古墓葬群。据考古勘探,此墓葬群是一处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文化遗迹,发现的墓葬形制多为竖穴土坑墓,陶片泥质黄陶居多,夹砂陶较少,东湾山山体上分布有墓葬及陶片的区域南北约1.3千米,东西约0.6千米,总面积约63万平方米,墓葬分布的大致范围明确已经明确。这是自兰州新区获批以来,在辖区发现的范围最广、年代最为久远的古文化遗迹。而早在1973年,临近秦王川的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遗址甲区发掘一座汉墓时,曾出土一件彩陶舞蹈纹盆,同属马家窑文化类型。这说明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秦王川区域就有人类文明存在,且与周边区域呈现聚落形式分布。上世纪80年代,皋兰县文物普查小组在文物普查时,在距西岔水利电力提灌工程一泵站500米河口村发现砖砌古墓一座,墓座东向西,墓室宽约1.2米,长约2.5米,出土随葬器物有汉代五铢钱币数枚,陶罐、陶器数个。后又在水阜镇水阜村出土一枚西夏官印,上刻西夏文九折篆“首领”二字,印背无制印时间和掌印者姓名款文。据史料记载,宋夏大规模战争总共发生五次,在第三次战争时,即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西夏国内政乱,宋神宗部署五路大军进攻西夏,其中李宪一路由临洮出发到榆中县三角城,攻克兰州打败西夏军,兰州归入北宋版图。故有人推测,此铜印可能就是此次战争失利,西夏军队仓皇撤离时遗失。1987年河口村附近井子沟还发现一处明代或更早期墓葬,墓葬周边数十里之内荒无人烟,墓北端有一眼古井,井壁全用石块砌成,深约十数米,井水甘甜可口,可供人畜饮用。当地民间相传,古井上原覆盖着一张牛皮并上压大石板,填上黄土一大堆,在一百多年前,因大暴雨引发大山洪将井口冲开,人们发现后使用至今。而当地人世代都称此古墓为“王爷的古堆”。在此处石峡东面的一块小台地上还发现有三个小塚堆,民间还相传墓葬的封土全由骆驼从它地驮运而来,墓主人迄今尚无资料可考证。无独有偶,在皋兰县泥湾村大石柱子沟内曾发现另一处古墓葬,当地民间世代传称为“王的古堆”,1987年皋兰县文物普查小组实地踏勘,初步考证为明代或明代以前的墓葬。那么,“王爷的古堆”“王的古堆”,这一叫法是否与毗邻的秦王川的“王”有关联呢?虽查史无据,但或许冥冥之中自有些许关联。前述文物古迹或出土于秦王川大地,或在就秦王川毗邻周边,这种联系绝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笔者始终坚持一点,即历史文化联系不应囿于人为的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在历史长河中总是变化的,而历史文化在一定区域内则是传承不息的,至少行政区划的变数远大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作为古迹名词,秦王川当是秦王川大地上的某一个点位,但作为区域名词,秦王川则不能仅限于今兰州新区三镇范围,当是前述永登西部和皋兰县之区域。此外,兰州大学妥超群先生提出西夏时期的喀罗川应为今秦王川。据《宋史·夏国传下》记载有卓啰和南监军司,日本学者前田正名最早提出卓啰监军司治所应为庄浪河谷地永登县稍南的地方。结合明清两代地图标注地名及图示,宋代或更早时期秦王川一带就已是宋夏或唐与吐蕃、吐谷浑等势力范围交错的前沿。那秦王川大地遍布不同时期的军事营寨也就顺理成章了。地名方言中昭示历史联系据有关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秦王川为羌戎之地,秦统一中国后归秦。纵观历史,秦王川一直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交流的前沿,历朝历代都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地区。而在古代,中原王朝对少数民多以戎、羌、虏等统称,这在本地一些地名和方言中就能发现端倪。前述明清时期古地图中,秦王川周边区域就标注很多与少数民族有关联的地名,比如镇虏、镇羌、伏羌等,永登县历史上也曾叫作平番县。另据当地一些人口述,古时羌族部落游牧于此,羌人为记清行途,在沿途打夯土墩作为记号,以便识路,遂有西岔墩、四墩、五墩、六墩等地名,年长者过去一直将秦王川叫作羌川,而通过检索网络地图发现,秦王川域内有“羌坟沟”地名。如此一说,方言羌川在本地人口中转音为秦川也不无道理,这与古波斯人称呼中国为“秦”似乎同一道理。地名和方言都是活化石,它们于有形或无形中记载了历史长河中的某些印记,对于我们研究地方历史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秦王川大地,还有许多值得一探究竟的地名。比如五道岘,因古时驿道途径五座小山梁,故名五道岘,即第五道梁,今秦川镇仍有三道岘、四道岘等地名。还有炮台村,民国抄本《永登县志》对秦王川区域驿站、营防、水利等作了详细记载,此地名当为明清时期秦王川驻营扎防军队所设火器营遗址。再如在明清典籍图文中常见的卤井水(芦井水)、道水塘(倒水塘)、榆川墩(榆川村)、傅家驿(傅家窑)、水堡驿(水阜镇)、赵家铺、小横路等地名,最晚的也距今三四百年之久,仍在秦王川大地及周边沿用。抛开民间说法,以有据可查的史料分析,当时秦王川周边古代长城烽燧遗迹遍布,无论民国抄本《永登县志》,还是乾隆年间《皋兰县志》,或是更早的明嘉靖《边政考》等历史文献资料,无不都在浓墨重笔的书写秦王川大地军事前沿的地理位置,故四墩、五墩、六墩等地名当为古代军事设施遗迹无疑。同时,研究秦王川地名的历史,就不能绕开秦川镇。但此秦川非“八百里秦川”之秦川,秦川镇在甘肃,“八百里秦川”在陕西关中。秦川镇在永登县东南部,东邻皋兰县黑石镇、西岔镇,南靠中川镇,西与龙泉寺、北与上川镇接壤,现为兰州新区托管三镇之一。众所周知,秦的发源地在甘肃天水,秦先祖非子为周王室牧马有功,受封于秦邑,即今天水市清水县,故嬴氏终立秦国,是以封地之名为国名。秦邑距秦川亦有四百余公里,二者可有历史联系?《史记.·秦本纪》记载:“其玄孙曰中潏(yu),在西戎,保西垂”。其,指的是大业之子大费,是大业与少典之子女华所生;中潏,即大费的玄孙。也就是说,从大费的玄孙中潏起,秦人就开始“在西戎,保西垂”。如前所述,赢氏一族自殷商时期就已来到了西戎之地,保卫西垂。西垂,即今天的甘肃礼县、西和一带。那西戎又是哪里?学界认为,戎是商周时期中原人对西方诸部落的统称。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武乙三十五年,周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武乙即商王康丁之子,是商朝第28任君王。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秦霸西戎,吞并西戎12国,《匈奴列传》记载,秦穆公时有西戎八国,又载“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秦人与西戎诸族部落在几百年的相互征伐中不断融合,部分戎族一度迁至河西走廊,如《春秋左传·襄公十四年(公元前559年)》记载:“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此处大意为:“晋国大夫范宣子历数以前朝代历史说,姜戎氏,过去秦人追逐你先祖吾离到了瓜州,你先祖披着草编衣服,来归附我先祖”。而瓜州为今河西走廊敦煌一带,春秋时期亦是西戎势力范围。如前所述,我们或许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周时期的秦人在与西戎诸部落征伐中,在今秦王川一带经过长期激烈厮杀或冲突后,秦人长期统治这片地方,让世人从此记住了此地是秦王攻得,即秦王的川,代代相袭,口口相传,成为难以抹去的记忆,使得秦川地名迄今屹立于此。此外,今被广泛引用的秦王川之名始于薛举屯牧之说,有史可考的仅有薛举任金城校尉一事,隋金城郡治金城县,当为今兰州市城关区一带。据《新唐书列传》及清代《重修皋兰县志》卷19《古迹》等记载,薛举是隋朝末年起事自称西秦霸王,即在隋大业十三年(617年)金城郡太守郝瑗于府中“置酒飨士”时揭竿而起,且于二月起即率兵先后攻克枹罕(今甘肃临夏)、鄯(今青海乐都)、廓(今青海化隆)等地,同年七月举僭号于金城,后即迁都秦州,并于第二年,即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七月从秦州转战关中一带。可见,薛举称霸后在金城一带前后不过一年,且一直在征战途中。屯牧之事非一朝一夕能成,薛举又如何在秦王川一带屯牧,而对后世产生如此影响呢?再者,薛举任金城校尉一职时也不过是领三五百军士的官衔,受金城郡太守郝瑗节制。且其起事当年即迁都秦州,其大本营理应随迁,军事辎重兵员马匹等亦当在秦州一带。同时,薛举屯牧之说亦于史无考。故笔者以为薛举屯牧秦王川当属讹传。况且,在历史上称秦王,建立号称秦和势力范围已达秦王川及周边区域的政权不止薛举的西秦,比如还有十六国时期鲜卑乞伏部所建西秦,其首领自称秦王,都苑川(今甘肃榆中);秦王川西边的吐谷浑王国统治者之一慕容慕璝曾被魏太武帝封为西秦王;唐末割据西北的陇右节度使(节度使衙驻鄯州,今青海乐都)李茂贞,被后唐庄宗李存勖封为秦王,等等。然笔者所述亦是基于部分史料典籍研究和踏访得出的一家之言,仍有待进一步深挖细查文献典籍,勤堪实地情形,进行认真考究。▲崛起于秦王川大地的兰州新区新貌如今,秦王川大地生机勃勃,一派繁忙景象。自201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风吹沙跑人无踪的荒滩,已然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丝路新城。但是,秦王川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仍有待深入发掘,在众多史料典籍中还有许多值得考究的问题,在秦王川诸多地名里还藏着很多历史故事,这些都应该被重点关注。
2022年8月24日
其他

甘肃密须古城:周文王在此开启伐商之路

密须古城内的唐槐(图片均为资料图)密须鼓(图片均为资料图)密须古城位于平凉市灵台县百里镇,百里在史书上曾被称为“密须”“阴密”。“百里”这个名称的由来似乎与百里奚有关,相传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百里奚之后,因怜惜其才,就将物产富饶的阴密县作为食邑分给他,后人为了纪念他,遂将阴密改为百里。相传百里镇的白姓人家是秦将白起的后代,白起是秦昭王时一员大将,因为善于用兵,运筹帷幄,被秦昭王重用。后平天下,灭六国,为秦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但因为与秦相范雎不和,遂带家人出走,行走麟游,被王赐死,其家人匆匆逃亡,辗转数里,才得以在阴密安居,繁衍生息。百里镇政府所在地对面不过200米是原百里中学所在的台地。据考证,这里就是当年密须国宫城遗址。在密须古城内,留存下来许多历史文化遗存。现为“灵台八景”之一、“密城秋望”一景的“唐槐”就是古代留下的珍贵树木。古槐根部虬龙盘须,苍劲雄奇,其主干长势酷似牛头,分两只主干生长的树身,似牛的两只犄角向前斜冲着,势如斗牛,威武壮观。据介绍,这是一棵栽于唐代的槐树,距今已有1200多年。它高12.6米,胸围3.55米。据记载,公元前738年,武康王李元谅出任陇右节度使,辅助百里城,休养军队时栽下此树。来到密须古城的文化广场,这里没有青砖黛瓦,没有廊檐飞角,与唐槐相对的广场右侧建有一座小型平台,其下便是“密须鼓”的“安身之家”。《左传·昭公十五年》有记载:“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意思是密须国的战鼓和大辂车,是周文王用来检阅军队的;阙巩国(见《左传·巩国篇》)的铠甲,是周武王用来攻克殷商的。这说明商朝时密须国的战鼓和战车便名闻天下,“鼓”很早就被人们发现并用于军事上。在商朝(约公元前1500年),密须国王听命于商王,依靠较强的军事实力,代表殷商号令周围虞、芮、卢、共、阮等部落诸侯国,成为部落诸侯国的首领,还拥有商王授予的“密须之鼓”以及大辂车,均为镇国重器,并且代表商王管理周围方国,镇守商朝的西北地区,势力非常强大。鼓乃礼乐之器,但也用于战争,指挥进退,是强权政治和权力的体现,大辂车则是密须君王豪华的马车。而这个时期泾渭流域方国中的周也逐步壮大发展起来。商王朝为了征服周,先是派文丁杀了周太王季历,一度引起周人攻商。周文王姬昌韬光养晦,谦恭忍让,被商王殷纣囚禁于羑里,后采取联姻在内的一系列亲商政策,缓解了商王殷纣的猜忌,受封为“西伯侯”,代周行使对泾渭流域的管辖,掌有斧钺征讨的特权。两个相邻的方国,都拥有实力和野心,其争斗是不可避免的。随着自身实力的壮大,周文王姬昌一直为讨伐商王朝做准备。为试探商王朝,壮大自身实力,建立灭商联盟,解决讨伐商王朝后方巩固的问题,伐灭野心勃勃的密须国成为周文王姬昌成就大业的首要选择。在密须国侵夺周边小国阮的土地和人口,抢截共国送给周文王姬昌贡品的事件发生后,周文王姬昌终于等来了攻伐密须国的机会,这便有了文王伐密的历史故事。商王朝授予密须国“密须之鼓”,周文王一方面用它召集老百姓修筑“灵台”,另一方面派使臣前往各诸侯国发出通知,邀请各诸侯国前来参加祭天活动。在商朝的西北地区,谁拥有密须之鼓,谁就能号召百姓、引导思想,甚至公布其他部落的过失并追究责任。文物古迹,是古代文明的遗存,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在密须古城中还有一处古密须文史馆。馆中不仅陈列了许多文物,如西周鼎,还有古时人们所用的各种物件,以及生活场景的泥塑图;同时还有灵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仿制品,如皮影戏、社火、剪纸等。密须古城还出土了国宝铜柄铁剑以及镢形器、相邦“密”戈、柳叶形秦剑等重要文物;仿青铜器形的陶明器富有时代特色;两汉时期的文物藏品均可见到。内容来源于甘肃日报,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消失的千年古“黑水国”杜甫当“导游”,带你云游甘肃天水甘肃陇西威远楼,晨钟暮鼓示昏晓啥事这么催泪?能让这件甘肃千年陶器“涕零不止”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2年8月22日
其他

啥事这么催泪?能让这件甘肃千年陶器“涕零不止”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一带,波及和影响到周边多省,它把世界彩陶文化推上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丰富多彩的线条、瑰丽神秘的纹样、繁缛多样的图案创造了一个奇异的艺术世界。临夏市博物馆内收藏有一件人头彩陶器盖,造型奇特,经专家考证,属于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该陶器为泥质红陶,捏塑而成。面部长6.5厘米,宽6.5厘米,头顶至后颈长5.5厘米。头面基本完整,彩稍微有脱落。该器物头内中空,表面略磨光,施黑彩,窄额长脸,椭圆形眼,绘有眉毛,眼窝深陷,高鼻有鼻孔,双耳较长,呈半圆形,双耳饰有小孔;大嘴微张,发式为直发、中分。其头发、眼轮廓线、嘴轮廓线均为黑彩绘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双眼下方脸颊上的双直线条,仿佛是夺眶而出的眼泪,这在当时的彩陶的礼仪象征意义是,表现以泪水(脸上的线条)浇灌土地的“哭神”。而鼻孔下面的两条竖直线,犹如涕零不止,更是加重了悲伤气氛的渲染。经考证,该彩陶为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器盖,其独特的人头造型在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中非常罕见,它那色彩绚丽、意蕴丰富的图案背后,隐藏着的是人类早期巫术迷信、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信仰的心理情愫,对先民造型艺术的研究以及原始人类意识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内容来源于临夏民族日报,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舞剧《丝路花雨》诞生记天选打工绿马仔表情包来啦!流传千年的甘肃“缸盖缸”,被张尕怂唱火了!甘肃石鼓山:《水经注》中能预言战事的“神山”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2年8月18日
其他

甘肃陇西威远楼,晨钟暮鼓示昏晓

坐落于甘肃陇西县城中心的威远楼,翘脊瓦筒、雕梁画栋,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其以雄伟的气势,悠久的历史,精巧的造型而闻名于世,是陇西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威远楼地处陇西县城的中心位置:四周早已没了蜿蜒的城墙,但黑黝黝的城砖就是威远楼足够古老的最有力的证明。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的威远楼,它的建造和得名,与北宋名臣韩琦分不开。韩琦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时称“韩范”,当时边塞上传诵这样的歌谣:“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出于加强武备的需要,韩琦筹划边防时,在陇西城东一里处的北坊建一谯楼,名曰“威远楼”,取威震远方之意。到了元初,开国功勋汪世显父子在扩建城垣时,将威远楼移建城中。当时元朝实行军政合治,巩昌总帅府就在威远楼。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移于城中。元顺帝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又设铜壶滴漏,置更鼓于其上,于是得名“鼓楼”。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施工重建,悬“巩昌雄镇”之匾,遂得“雄镇楼”之称。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又作修缮。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在楼台东南角设置石晷,并移宋代(北宋崇宁五年)所铸铜钟于楼上,击之声闻四达十余里。从此又得“钟鼓楼”名。其还曾有过雄镇楼之称,那是在明初期,因楼木朽败,施工重建。彼时,工匠们先砌一巨型砖墩台基,然后于台基之上架木构筑高楼,这样一来使得其外观更加雄伟,故改名为雄镇楼。至于威远楼现今的模样,是于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加以扩建,改修为砖基三层木构楼而形成的。(二)白驹过隙,王朝更迭中,威远楼的军事底色渐渐消褪,却于晨钟暮鼓间融入了芸芸众生的日常。即使今时早已听不到威远楼上的钟鼓之声,却依然能想象到昔时其作为主导时空、报晓,示昏的不凡气韵。两则有关威远楼的传说,饶是有趣:据说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地方官绅要把重达4吨的铜钟移到楼上,但由于楼基高10多米,谁都束手无策之际,却有一衣衫褴褛的老农在一旁冷笑。郡守见状便问老农莫非有什么好法子。老农不冷不热地回答:我已是土壅到脖子上的人啦,还会有什么好法子。郡守闻言,恍然大悟,急令人运土堆积,大铜钟沿着土坡缓缓运到了楼上。此钟现还悬挂于威远楼上,为国家一级文物。另一则说的是1920年12月16日的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波及到陇西当地,坚不可摧的威远楼基座居然裂了一条3寸宽的口子。后,有高明的匠人在裂缝上打了几颗大蚂蟥钉,奇怪的是那裂缝竟慢慢地合上了……据说现在到威远楼还可以看见那几颗蚂蟥铁钉。(三)现在游人所看到的威远楼是一座砖基为三层的木楼,楼高15米,通高26米。一层楼有24柱。有资料显示,仅其座基就高11米,长27米,宽17米。威远楼三层均四面飞檐,朵朵斗拱支撑梁头、枋头、外檐出檐的重量,102朵斗拱将楼装饰得富丽堂皇,光彩照人。形象独特的曲线屋顶,巨大的体积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这一建筑最美的一处。正脊、垂脊、戗脊构成歇山式的大屋顶,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结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加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正脊两鸱吻昂首高蹲,房脊雕花栩栩如生,脊中间饰一塔瓶,瓶高2米,垂脊飞龙走兽俯视着正四方,戗脊套兽为仙鹤、狮、马、猴,飞檐翘角呈翼然之势,其轮廓线不是直线而是鸟翼般展开的曲线,翼角给人以轻巧活泼之感。且不说城楼之雄壮,只是那两块悬挂于其三楼东西两檐的“巩昌雄镇”“声闻四达”巨幅匾额,就已无声地坐实了陇西千百年来的辉煌和气势。打开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随处可见“陇西”(陇西郡、陇西成纪、渭州、巩昌府、巩昌总帅府、巩昌布政使司)这个地名。陇西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上游,是华夏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秦文化、唐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两千多年厚重的人文历史。陇西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为陇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甘肃省最早的省会,它就像一枚厚重的大印,盖在百姓的生活画卷上,让人们内心踏实且有归属感。内容来源于奔流新闻,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舞剧《丝路花雨》诞生记天选打工绿马仔表情包来啦!流传千年的甘肃“缸盖缸”,被张尕怂唱火了!甘肃石鼓山:《水经注》中能预言战事的“神山”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2年8月17日
其他

消失的千年古“黑水国”

“沙草迷离黑水边,何王建周史无传。中原灶具长人骨,大吉铭文草隶砖。”1941年,清末政治家、著名诗人于右任的这首诗描写的就是甘肃河西走廊神秘消失的千年古黑水国之感受。而在电视剧《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黑水国,使得这个古黑水国更为引人注目。在沙草迷离的戈壁边缘,怎样的河水会被称为黑水?又是怎样的一座古城被人叫做黑水国?前不久我去进行了探秘。在于右任老先生写诗后的自注,“甘州西黑水河岸古坟占地十余里,土人称为‘黑水国’,掘者发现中原灶具甚多,遗骸胫骨皆长……”古黑水国遗址坐落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北17公里处,该遗址又称黑水国城堡,俗称黑水国,民间亦称甘州老城,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驿站,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集汉唐古城、史前遗址、古寺院遗址、古屯庄、古墓葬为一体的庞大的甘州“历史古籍”,也是集古代人文风光、沙丘、湖泊、芦荡、湿地为一体的河西“特色画册”,在考古界有“河西走廊文物宝地”之称,1908年由俄罗斯考古学家和探险家彼得·科兹洛夫发现并发掘,它的发现是当时震惊中外的考古学大事件,2001年,古黑水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出时分抵达黑水国遗址,太阳的光晕缓缓跃出了东方的地平线,远处工厂的烟囱不眠不休地往外冒着烟,近处晨雾未散,氤氲缥缈。而就在我站立点的后方,便是有着四千年历史的黑水国遗址,它颔首沉默,它振聋发聩……古黑水国遗址海拔1472米左右,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整个城址分为南北二城,两城均位于黑水河西岸,相距约2.5公里。除了城门略有差异之外,面积形制基本相同,但二城建筑年代相差较大,北城修筑时间较早,受黑河河道侵蚀以及风沙影响,保存状况较差。南城修筑时间较晚,因此保存得相对较好。北城始建于秦汉时期,最早为归附了匈奴的小月氏聚集之地鱳得,西汉霍去病取得第二次河西之战的胜利后,西汉政府在此设立鱳得县,随后成为张掖郡治所,北城即在此期间所筑。北城延用了约700年左右,隋朝时期隋炀帝击败吐谷浑收复河西之后,张掖郡治由此向东南移至今张掖市区,北城逐渐废弃。北城遗址轮廓清晰,整体近似为方形,东西宽约240米,南北长约220米,四面墙体均未筑马面,城门位于南墙中部,无瓮城。北城西南部已被一座巨大的沙丘吞噬,侵占了城内三分之一的面积,西墙南侧的城墙已被沙丘所掩埋,独留一座角墩傲然屹立在沙丘之上,像一个哨兵一样守护着古城两千余年。南、东、北三侧的城墙遗迹较为明显,高度在1至3米不等,从远处看,断断续续的城墙像是一列驼队在负重远行。城墙均为夯土板筑,层高约15厘米,城墙外侧遍布黄沙,部分黄沙已与城墙持平。南城在北城南侧约2.5公里处,以312国道为中轴,与北城近似相互对称。南城约建于唐朝,唐代在此设立了巩笔驿,是张掖通往河西走廊西部的第一座驿站。巩笔驿后被西夏和元朝沿用,元代在此设立过“巴剌哈孙驿”,民间称之“西城驿”,因此这里也被称作“西城驿沙窝”,沙窝就是风沙囤积之地。明朝在此设立“小沙河驿”,随着风沙的逐步侵蚀,南城周围被黄沙围困,明清后南城也最终被废弃。南城面积与北城相当,整体呈方形,东西宽约245米,南北长约220米,四面城墙均未筑马面,东北角则建有一座硕大的角墩,高约十米,与北城西南角的角墩遥遥相对。城门开在东墙中部,建有瓮城,这也是南城与北城在形制上最大的区别。瓮城是为了加强城池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常常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唐朝之前的古城一般不设瓮城,唐朝时开始在一些城池的城门处建造瓮城,到五代及宋朝以后,瓮城成为城门的常规建筑,因此瓮城也成为区分汉唐古城的一个重要的依据。角墩是古代城市的警报系统,一般建在城墙的四角,部分建在城墙外围(如建于明代晚期的永泰古城,角墩建于城外40米处)。除了居高临下可以远距离观察敌情之外,还可以兼作烽燧的功能,即“白天燃烟为烽,夜间点火为燧”,一旦发现敌情,士兵即可以通过烽火来传递敌人信息,与其他烽燧形成联动。从古黑水国遗址大量出土的陶壶、罐、鼎、仓、屋、井、灶和五铢钱(汉代流通货币)可以看出,它始建于西周,在西汉消失。在这里,保留了史前至后历史时期大量的文化遗存,主要包括西城驿遗址、汉代建筑遗址、黑水国南城、黑水国北城、古寺院遗址、古屯庄遗址及汉晋墓群,遗迹分布范围为16平方公里。如今却只留下残垣断壁,给后人以无尽的遐思。这个地方为什么叫黑水国?传说当年在建城时因旁边有一条黑河流过,这条河源头在祁连山,是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因发洪水时带有黑沙而得名黑河,也因为这条黑河才有了黑水国。而黑河古称“弱水”,《红楼梦》里贾宝玉曾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条黑河就是古黑水国子民的母亲河。据史料载,黑水国遗址很早以前是个很大的湖泊,后来逐渐干涸,形成了一块巨大的川地。在先秦时代,这里曾是小月氏人的居所,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小月氏国,国都就建在此地,后来又为匈奴占据,为匈奴得王王城所在。自正式划入汉朝版图之后的两千年间,这里一直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军事、政治重镇。《甘肃府志》称“其地在唐为巩肇驿,原为西城驿。”那么神秘的黑水国是怎么自动消失的呢,当地老百姓有这样两种传说:一种是战争使黑水国亡国。元末明初,大将军冯胜派兵围攻黑水城,沿弱水河,改道向北,导致城内无水,守军被迫弃城突围,官兵或战死或投降。百姓颠沛流离,东奔西走使其成为一座空城。加之这里的气候干旱、少雨(年仅37毫米),空气蒸发量大(年高达3706毫米),在如此干旱的条件下,不适合于人类居住。所以明朝的军队打了胜仗也没在此停留,久而久之,炎热的气候使黑河消失,沙漠蔓延,这里渐渐变成了无人之境。另一种是沙尘暴摧毁了这个古国。传说隋朝时,有个叫韩世龙的大将驻扎此城。一天黄昏,一位皓发白须的老人来到古城,两手空空,却沿街叫卖“枣”、“梨”,呼叫过街,便杳然消失。人们大惑不解,报知韩将军,韩世龙觉得奇怪,但很快悟出神仙指点,须要“早离”。于是当机立断,率领军民连夜弃城而去,果然半夜一次九级的沙尘暴狂风大作,摧城拔屋,一夜之间,城池便被风沙掩埋,整个国家覆灭了。探秘黑水国遗址,发现这是一座谜一样的古城池,各种各样的传说为这座古城披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也为这座千年城池带来了想不到的厄运。据传黑水国遗址在解放前,曾经出土过一些古人的遗骸,他们的胫骨远远超过一般人的,当地老百姓把他们称之为“长人骨”。除了长人骨,关于牧羊人发现“金月亮”的传说,也为这座古遗址带来过一次浩劫。传说,从前有一个牧羊人在黑水国附近放羊,他的牧羊犬每天一到黑水国就不知去向,牧羊人觉得非常奇怪,想弄个明白。有一天,他悄悄跟随牧羊犬到了残破的城垣下,只见牧羊犬钻进了一个水洞,他试探着慢慢跟了进去。牧羊人心中忐忑不安地向前窥视,突然他的眼前出现了一道道金光,牧羊人惊呆了。洞里像一座宫殿,每一道门里都堆满了金银财宝,他欣喜若狂地一直走,走到第九道门,也是最后一道门时,只见正中方桌上摆着一枚金月亮,牧羊人环视洞内,他无法带走这么多金银财宝,只想把金月亮带回家。他将双手在羊皮袄衣襟上反复擦拭,怕他不洁的手玷污了尊贵的金月亮。可当他慢慢靠近桌子,双手刚触到金月亮时,室内顿时一团漆黑,怎么也找不到出口。无奈,他只好放下金月亮,室内霎时又恢复了光亮。牧羊人出洞后,做梦都想取回金月亮,当他第二天再来这里,风沙埋没了所有的一切,眼前却出现的是乱石沙丘和废弃的城池。1938年,国民党马步芳部旅长韩起功占据甘州后,他听到牧羊人的传说后,大肆开挖黑水国的古墓葬,据说,挖出古陶汉砖无数,仅汉砖即可随便铺一条十几公里的道路。大量的墓葬被撬开,出土了很多墓主遗骸,许多遗骸胫骨都很长,相关专家据此分析判断,他们个子应该较高,由此推断,黑水国一带曾生活着一支不同于汉族的其他民族。有专家分析认为,月氏民族分布在东至新疆、西至黑海、西南至伊朗高原的广大地区,其语言为伊朗语族,这些长骨可能就是月氏人的遗骸。古黑水国神秘消失后,唐代曾在此设巩囤驿,元代设西城驿,明代设小沙河驿,是传递政务情报的重要驿站。风沙弥漫之下的古黑水国遗址,那些残垣断壁、石磨残块,碎陶瓦片、与其曾有过的宫墙高院、歌舞喧嚣,奢华侈靡、已经幻化成我脑海中漫无边际的想象。我知道,这风沙、黄土、古墓,残片,连同残损的角楼、欲坠的角墩、破败的佛塔在用悲情说明着过往。神秘而久远的古黑水国,这个源自于黑水又消失于黑水命名的古城,虽然已经斑驳颓废的如此经典,虽然岁月的黄沙早已掩蔽她的容颜、历史的尘埃也剥夺了她的繁荣,但沿着经流不息的记忆,依然能看到季节在里面居住,河流在脚下蠕动,依然能感受到绿树掩映的田园深处的疲惫和幸福,依然能体味到远古的风向远方问候广阔的世界,依然能听到悠远的牧歌和征战的号角从历史深处抵达内心……古黑水国遗址处,有美丽的山水,有神秘的传说,有绝美的风光,更有值得让你来一趟的理由!内容来源于兰州日报,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舞剧《丝路花雨》诞生记天选打工绿马仔表情包来啦!流传千年的甘肃“缸盖缸”,被张尕怂唱火了!甘肃石鼓山:《水经注》中能预言战事的“神山”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2年8月16日
其他

杜甫当“导游”,带你云游甘肃天水

天水,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重镇,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就诞生在这里。公元759年金秋时节,杜甫为躲避战乱,来到秦州——今天的甘肃天水。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秦州杂诗·十二》南郭寺杜甫像杜甫在陇右名刹——南郭寺写下的这首诗,让南郭寺成为天水最具诗意的人文景观之一。相传李白也曾登临南郭寺,留下了“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的深情咏叹。杜甫诗中的老树、李白诗中的古柏,相传植于春秋时期,因之又称“春秋古柏”。这株树龄近3000年的古柏,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天水城,见证着天水的沧桑巨变。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山寺》与天水城南的南郭寺遥遥相望,天水城北的玉泉观是陇上著名道观,因山上有一眼泉水而得名。玉泉观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玉泉观庙会期间,天水城几乎全民涌入玉泉观,当地人称为“朝观”。站在玉泉观上,俯瞰天水城区,让人恍然有一种“天上人间”的美妙感觉。麦积山杜甫当年看到的麦积山偏僻而冷清。如今的麦积山石窟,早已名扬海内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大佛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因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凌空穿云的栈道,密如蜂房的窟龛,永恒微笑的沙弥,让麦积山石窟卓异于敦煌、龙门、云冈石窟的高大雄伟,充满了温暖的人间烟火和世俗情怀。麦积山石窟小沙弥像从麦积山石窟一路向西,甘谷大像山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木梯寺石窟等共同组成了天水的百里石窟走廊。大像山有高达23.3米的坐佛、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有亚洲最大的露天摩崖浮雕大佛,和麦积山石窟始终微笑着的小沙弥、西魏坐佛一起成为佛教东渐抵达长安之时,最灿烂、最迷人的石窟艺术造像。武山水帘洞摩崖浮雕由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街子温泉共同组成的麦积山大景区,山奇水清、风光秀美,是国家5A级景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久负盛名的街子温泉。当你在天水的山水林泉之间流连忘返,沉醉不知归路,滑腻的温泉水会帮你洗去一路风尘,让你再次开启远方的征程。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船人相近报,但恐失桃花。——《秦州杂诗·十三》在东柯谷,侄子杜佐的住处小住几日之后,杜甫写下了这首充满田园意趣的诗。为纪念杜甫在东柯谷度过的短暂而平静的时光,北宋年间,人们便在东柯谷建立了最初的东柯草堂。东柯杜甫草堂东柯杜甫草堂座落于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柳家河村,2018年9月完成重修。草堂简洁大气、古朴庄重,值得每一个热爱杜甫的游人静静品味。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太平寺泉眼》杜甫曾专门去游览了天水的太平寺,并赋《太平寺泉眼》诗,赞叹天水泉水的清洌与甘甜。“太平寺”在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双玉兰堂内,因寺内有一眼甘甜的泉水,也叫“甘泉寺”。甘泉寺甘泉寺有两棵上千年历史的玉兰树,相传为北宋初年,为纪念杜甫流寓天水而种植。国画大师齐白石题“双玉兰堂”四字,使甘泉双玉兰更加有名。两棵玉兰树高20多米,南边的一棵开白花,北边的一棵开紫花,每年春天花朵摇曳,蔚为壮观。曾任甘肃省首任政府主席的天水人邓宝珊将军,情寄家乡,为双玉兰题词“万丈光芒传老杜,双柯磊落得芳兰”。当年的杜甫足迹虽未能走遍天水但3个多月时间100余首诗歌却使“羲皇故里”天水成为一座真正的诗意之城内容来源于凤凰网甘肃,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舞剧《丝路花雨》诞生记天选打工绿马仔表情包来啦!流传千年的甘肃“缸盖缸”,被张尕怂唱火了!甘肃石鼓山:《水经注》中能预言战事的“神山”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2年8月15日
其他

流传千年的甘肃“缸盖缸”,被张尕怂唱火了!

8月4日央视七夕晚会上,甘肃籍民谣歌手张尕怂演唱的《问情》,将流传在甘肃临洮一带的“缸盖缸”民间曲调搬上舞台。穿越千年的爱情故事,传递着七夕节一脉相承的浪漫。众多网友评价说:“这就是文化魅力、文化自信!”
2022年8月9日
其他

天选打工绿马仔表情包来啦!

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2022年8月3日甘博整活文创团队又上新活了~天选打工绿马仔—表情包正式上线啦~全网最红的甘博绿马这次化身快乐打工人教你如何玩转职场奋斗出不平凡的自己!1
2022年8月8日
其他

舞剧《丝路花雨》诞生记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出品:中国甘肃网编辑:王烁交流合作请致电:0931-8960373邮箱:286869187@qq.com喜欢的话,点个在看吧~↓↓↓
2022年8月5日
其他

敦煌壁画中的千年浪漫

419窟看到美丽的少妇在打水,恶少们便勾肩搭背式地前去调戏,不但讨不了爱慕之人的欢心,还引起了对方的愤怒。这种“耍流氓”在情人节是万万不可取的,这里拎出来当一个反面例子。男人为什么不能撒娇?爱语调伏
2022年8月4日
其他

甘肃陇南乞巧节:绝无仅有的中国“女儿节”

七夕渐近,除过妇孺皆知的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之外,快生活下越来越多的人慢慢喜欢于这一夜晚,仰望星空,寻找牵牛织女星,感受一份“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甘肃省陇南市的西和县,仍原汁原味地保留着七夕“乞巧”习俗,并且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七夕节民俗活动之一,其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挚、仪式之完整、人数之众多,在国内亦属独一无二。2008年,西和乞巧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在人教版的小学教材中有篇精读课文——《乞巧》,这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一首广为流传的七言绝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农历七月初七夜,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鹊桥上相会的日子。民间的七夕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传说,乞巧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寂静之夜,万千喜鹊飞上银河,为在银河两岸遥遥相望的牛郎和织女搭起天桥,使一对有情人得以相会。据说,这个深夜,如果站在葡萄树下,静静聆听,还能听见牛郎织女的说话声……相传,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因此,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诗人林杰的这首朗朗上口的《乞巧》诗作,就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的美好心愿。2在甘肃陇南西汉水流域的西和、礼县,七夕似乎与鹊桥相会的神话关联不大,这里的七月七,是民间神圣的七巧女儿节,是当地少女一年一度的盛装聚会。青春正盛的她们,谁不愿意成为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呢?“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节会的核心区域之一,就在距西和县城5公里的姜席镇。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年轻的姑娘们怀着对巧娘娘虔诚的心情,翘首企盼,迎请织女来到人间,祈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当地人称其为“乞巧”。祭祀活动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节段,姑娘们为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憧憬着、沸腾着。坐巧一位泥胎的巧娘娘身着霞帔坐在中堂,大家叩首膜拜。姑娘们用歌声抒发的,是西汉水养育的女儿们对传说中巧娘娘的祝愿,也是对自己花样年纪的祈福。待嫁闺中的姑娘描着青黛,穿上彩衣,花枝招展地游走着,粉面桃花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她们用自己的巧手扎起花束,炸上油香,端上供果,站在巧娘娘的神龛前,虔诚地齐唱《迎巧歌》:“每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巧娘娘莲花台,南天门你开开,把我巧娘娘送出来。一片天两片天,我把巧娘娘接下凡。巧娘娘穿的缎子鞋,我打高山接你来,巧娘娘穿的偏带鞋,我打河边接你来……”迎巧乞巧仪式上的唱词,内容极为丰富——要么表达对巧娘娘的思念和崇敬之情,要么赞颂美丽真挚的爱情,再或者吟唱西和优美的风光,讽诵世态人情;曲调共有三种,即祈神祭祀类歌词、生活劳动类歌词和历史时政类歌词;乞巧仪式上的舞蹈也是花样繁多,有跳麻姐姐、乞巧歌舞、“打十”舞等。祭巧听到姑娘们的歌声由远而近,接巧的、早在上房等待的女主人,双手接过姑娘们请来的巧娘娘,恭恭敬敬安放在桌上留出的空位置上,引导乞巧姑娘点三根香,烧三刀黄表纸,磕三个头。姑娘们从门里一直到院子齐齐跪下叩拜,歌声又一次唱起:“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巧娘娘请到神桌上,天天给我教文章;巧娘娘请上莲花台,天天教我绣花鞋……”拜巧美妙的歌声传遍仇池大地,在盛夏的河谷升腾,传递着姑娘们的喜悦,唱出她们内心的期待,期望自己有一手好女工,做一手好茶饭,嫁一位好郎君……卜巧娱巧送巧3乞巧文化,是起源并流传于西汉水流域的秦人遗风,是一种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西汉水沿岸的许多村庄,一直传承着这样隆重而盛大的仪轨,每年从七月初一前夜到七月初七深夜结束。过去,也许是因为生活的窘迫与无奈,人们尤其是未出嫁的姑娘通过对巧娘娘的膜拜,乞取智慧、乞取娇容、乞取生活的技能,从而希望自己的生活幸福,但到了经济和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成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辛劳一年的人们的狂欢节,这个特殊的日子甚至比过年都热闹。内容来源于奔流新闻,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古画里的金城兰州甘肃的四个“中华第一”能辨是非曲直的“独角兽”——獬豸(xiè
2022年8月1日
其他

甘肃石鼓山:《水经注》中能预言战事的“神山”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东南部古坡乡的古坡草原,居藉河上游,14万亩的天然牧场引人入胜,景区森林茂密,物产丰富,牛羊满坡,是回归自然的理想胜地。海拔2625米的石鼓山就竖立于景区朱圉山主峰之上,虽然此山今多不为人知,但郦道元《水经注》中“石鼓不击自鸣,鸣则兵起”的神奇记载,却和它有关。一▲石鼓山顶的“石鼓”经巉柳高速、天定高速至甘肃省天水市的甘谷县,奔流记者去往古坡乡,驱车沿着古坡河的清流向西北方向行进,去寻访郦道元《水经注》里的这座名山。按照史书的记载,古时的甘谷渭河流域,特别是南部山区,山大谷深,森林茂密。《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屋。”明给事赵廷瑞《过伏羌》诗云:“小市人家罗板屋,流沙驿道达瑶京。”车沿着简易的土路向一条逼仄的山沟深处开去,山沟缓坡上种植的当地特色农作物蚕豆、燕麦。山沟的尽头是一座四五户人家的小山村——二爷池。询问一位蒲姓村民,村名缘何而来?村民答曰,在村后石鼓山的山腰上,有一眼神泉,由两脉地下水汇集而成,每一脉水都有一个龙王爷,人们就把这眼泉叫作“二爷池”,时间长了,这个村子也就叫这名了。听说我们要去石鼓山,浦姓村民热心地让其12岁的儿子蒲小冬给我们领路。石鼓山,在历史上很神秘,按照《水经注》的记载,“黑水峡至岑峡,南北十一水注之”“次东有衣谷水,并南出朱圉山,山在梧中聚,有石鼓不击自鸣,鸣则兵起……汉成帝鸿嘉三年,天水冀南山有大石自鸣,声隐隐如雷,有顷止,闻于平襄二百四十里,野鸡自鸣。石长丈三尺,广厚略等,在崖勒,去地百余丈,民俗名曰石鼓。石鼓鸣则有兵。”石鼓鸣,兵事起!清代甘谷一地的文化界名人巩建丰亦在《伏羌县志》中应和了郦道元的说法。二▲石鼓山秋意实地探访一下。出了二爷池村,沿着山麓的土路向山上攀爬。山麓地带时不时就有泉水露头,泉溪汇集之处,草生植物异常繁茂,紫云英、映山红以及当地人俗称的“半碗花”,早已将半坡变成了鲜花挂毯。而阴坡的白桦树、山白杨、锐齿槲栎的阔叶林枝叶葳蕤,使得眼前的山体显得更加富有雕琢感。▲美丽的古坡草原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阳坡的树木越来越稀疏,渐渐地,细叶的沙棘一丛丛出现于视线中,再往山顶,风光已然荒寒,除了茵茵的绿草之外,已然不见了树木的痕迹。恰时,吹过阵阵山风,霎时令人清爽无边。在犹如鲫鱼背的山脊草甸上,有一处石峰突兀地出映入眼帘,片片巨石叠加,显得陡峭无比,这难道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石鼓”吗?在山峰的乱石间,又听见了“叮当叮当”的牛铃声,一看是十几只吃饱了的黄牛或站或卧,悠然地纳凉呢!有一只黝黑的小牛犊甚至调皮地攀到石峰山的最高处,顾盼自雄。如果说峰巅的怪石是石鼓,未若说它更像一头卧北朝南的耕牛,为此,当地人更愿意把它叫做卧牛山,这也许最契合当地半农半牧的现实生活吧。走到跟前才发现真相,在“卧牛”的“石颈”之下,确有一巨石,其面圆而平,宛如蒙着一张光滑的老牛皮……此刻,风是如此的猛烈,附耳倾听,石鼓却始终静寂无声。郦道元说,甘谷石鼓山鸣,声音如雷,连通渭都能听得到,山中野鸡皆跟着鸣叫。声音如此巨大?是不是太夸张了呢!甘谷当地的一位学者回忆说,他曾两次听得石鼓山鸣,如雷声轰鸣,而这两次都是在地震时,所以山鸣不足怪。甘谷西南为朱圉山,山皆石质,每逢地震,绵延几十里的石山轰鸣是常有之事。所以“石鼓不击自鸣”乃自然现象。古时闭塞,每有自然灾害发生时,别有用心之人便借此发动兵乱,“鸣自兵起”实为古代谶纬之说。传说多不足信。三有时候,真相也不是那么重要!▲古坡草原的牧歌意味且不如好好看看这石鼓山的风景。这里就是古坡草原的最高处,大差距的海拔落差,使得雨水充足,植被茂密。远处的正南方,有一大群牛,在披散着一身长毛的黑牦牛中间,还有六七匹马儿混迹其中,母马疼爱地用头颈轻轻触碰着身边的小马驹……几只羊儿也不知从哪儿钻出来,傻乎乎地跑到牦牛群里出神,一回头看到有人走近,顿时一阵骚动,“咴咴儿——咩咩儿——哞哞”……此刻,这里有世间最好听的牧歌,也有人们最向往的生活真相,足矣!内容来源于奔流新闻,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古画里的金城兰州甘肃的四个“中华第一”能辨是非曲直的“独角兽”——獬豸(xiè
2022年7月29日
其他

阮姓如何起源?秘密就藏在甘肃这里...

阮的本义是高山间的通道,这个意思是从“阜”字继承发展来的。在汉字中,左耳刀就由阜”变形而来(如陵、阴、阳等等),阜的本义就是小山间的通道或者是小山。阮,从阜从元,“元”有高大的意思,所以“阮”就变成了高山间的通道。史料记载,阮姓源于商周诸侯国之阮国,阮国疆域大致在今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东北,后被周文王所灭,国人便以阮为姓继续生活在当地。后来西戎东进,阮氏族人被迫离乡,迁至今河南省尉氏县陈留,魏晋时阮姓成为望族,涌现出阮瑀、阮籍等文学大家。“五胡乱华”时期,阮氏族人被迫南下。直至今日,除中国外,阮氏族人已广布于今美国、日本及越南等东南亚各国。一《水浒传》里,阮氏三兄弟性格豪爽、侠肝义胆,驾舟踏浪,水上功夫了得。三国时期,“竹林七贤”的核心人物阮籍,在游历楚汉战争古战场时,曾经说了一句极为霸气的话:“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的侄子——七贤之一的阮咸,善于弹奏一种来自西域、名曰“琴琵琶”的乐器。这种乐器自他之后,被称为“阮咸”,简称为阮。在中国的邻国越南,阮姓被尊为国姓,在人口中占大多数。那么,阮姓是如何起源的呢?这个秘密就藏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的一个叫水泉寺的小村庄里。水泉寺村的得名,多应与一座同名寺院——水泉禅寺有关。水泉禅寺的大体位置在泾川县城边的兼山(五龙山)山麓(亦即曾经的城关中学所在地),因寺内有山泉喷涌而得名,且在史书里留有赫赫声名——宋真宗赵恒、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广孝皇帝铁穆耳、明宪宗皇帝朱见深,都为水泉禅寺留下敕赐。说到水泉禅寺,便要说到泾州古城的历史上的一次洪灾。这座古城建自商周,兴盛于隋唐,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因当年雨量创历史最高,泾河与上游朱家涧水潭水量亦创历史最高,一夜之间淹没城池,古城内的建筑物自此大多毁弃,唯一留下的完整建筑物便是水泉禅寺,由于寺院从地面以岩石砌筑起4米至8米多高的台基,台基之上建寺,故水泉禅寺逃过了明代洪水之劫。随着岁月的流变,水泉禅寺所在地不复兴盛,渐渐成了村庄,村名水泉寺沿用至今。究竟,水泉禅寺与阮姓起源又有什么关系呢?二就在如今的水泉寺村附近,有一个小方国,名为“共”。以前泾川县城的城关中学篮球场的地下,便是昔日的“共池”遗址所在地。“共池”遗址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当时的泾水流域出现过好几个氏族小国,其中有共国(今泾川)、皋陶的后裔所建的阮国(今泾川)、彭国(今庆阳)、密须国(今灵台)等。以密须国最强,修建了密须城(故城在今灵台县百里镇)。在《诗经·大雅·皇矣》有这样的诗句:“密人不恭,取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这首诗描写的是周文王伐密须国的一段史实:在周文王晚年时,他做了一系列伐商的战略准备,开始对周附近的许多商的封国攻灭或收并,唯有西北边的密须国不服。当时的共国为了讨好姬昌,准备了一份厚礼,专程派使者护送。途经密须时,密须王不仅抢夺了贡品,还派兵攻打共国。同时,密须王为了筹备争霸的战略资源,又出兵侵夺阮国的土地和人口。阮国和共国的国君非常害怕,向姬昌求救。姬昌恼将起来,便带兵去阻住密须国的兵队,不久灭了密须国。但阮国并没有幸存多久,后来被周文王吞并,阮国子孙为缅怀故国,纷纷以国为姓,中国各地阮氏人家的起源就在那里,后繁衍分布到全国各地。阮陵是阮国遗存的古迹,其大概位置就在水泉寺村方圆5公里内的地方,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这一带地方通称为阮陵。如今的泾河北岸还有以阮陵命名的阮陵渠、阮陵书院。那么,阮陵现在仅仅是水泉村附近一带地形的统称吗?沿着一条山路上五龙山,一探究竟。二十分钟左右,在一片茂密的松柏林里,有一座隆起的封土,其前面立有一通石碑,上书“阮陵”二字。孔子曾认为在商周之前,人们只筑墓而不起坟,但一个四处流浪的人,不可以不为父母起坟作为标记。是不是阮姓的后人也是便于祭祀、悼念祖先,就在这里培土垒坟作为标志呢?而阮姓也从泾川水泉寺村(阮陵乡)历周代至秦,开花散叶,逐渐向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播迁。三阮氏最早在史书上留有名字的是春秋时鲁国人阮氏,始皇时秦人阮翁仲。在汉末三国魏晋时,繁衍于陈留郡(今河南省尉氏县陈留)的阮姓成为望族,一时名人辈出,声誉显赫,如阮咸、阮籍。在永嘉之乱时,有阮姓部分族人从陈留郡避乱南迁,到达今江苏南京,另有一支阮姓远徙于广西合浦。南北朝时避乱江浙等地之阮姓依旧名人辈出,高官不断。此间,阮姓因仕宦、避乱、升迁、谋生等原因逐渐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落籍,并有阮姓进入今天越南境内。隋一统天下后,北方也趋于安定,陆续有先前南朝的阮姓回迁北方,而为谱牒学家认可的阮姓入闽时期始于唐朝,唐末五代时已有阮姓入居四川、广东。北宋时居于闽县(今福建福州)的一支阮姓北徙吴县(今江苏苏州),南宋时此支阮氏出了阮姓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阮登炳。明初,山西阮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地。明中叶后,有阮姓族人渡海到台湾定居。清康乾后,又有山东之阮姓闯关东到东北三省。这样,阮姓就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尤以浙江、福建、山东、湖北等省为多,直至今日,阮氏族人在海外已广布于今美国、日本及越南等东南亚各国。有阮氏宗亲用一首诗回顾了阮姓的来龙去脉,可谓意味深长:得姓皋陶始称阮,国已沧桑成云烟。泾土泽陂裔苗盛,不堪回首祖陵殚。内容来源于奔流新闻,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古画里的金城兰州甘肃的四个“中华第一”能辨是非曲直的“独角兽”——獬豸(xiè
2022年7月28日
其他

甘肃安维峻:直言敢谏触怒慈禧太后,这位“陇上铁汉”有多硬核?

在甘肃,安维峻是知名度较高的历史人物,被誉为“陇上铁汉”。安维峻(1854-1925年),字小陆,号晓峰,晚年号槃阿道人,甘肃秦安人,在清光绪、宣统两朝担任过翰林院编修、福建道监察御史、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等职,著有《四书讲义》《谏垣存稿》等。(一)甘肃省秦安县博物馆馆藏的文物中有20余件与安维峻有关,其中,木质牌匾5块、木床1张、字画若干件,还有多件御赐之物——如朝珠、朝缨、荷包、瓷碟、瓷碗等,这些多数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安维峻的后代捐赠的,像这幅《大清孤臣安晓峰出塞图》。《大清孤臣安晓峰出塞图》是安维峻的家传之物。图长171厘米,宽90厘米,保存完整,有少量水渍。这幅画像是安维峻在世时由一位不出名的画家为其所画的。此画的创作背景是安维峻因于国家危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先后上疏63道,其中最后一道是要求严惩李鸿章的——《请诛李鸿章疏》(另有两份尚未来得及上),此举震动朝野也触怒慈禧,安维峻被革职发往张家口。安维峻去张家口时正值严冬腊月。《大清孤臣安晓峰出塞图》一画中占据较大尺幅的是积雪皑皑,朔风凛凛,人物四周都是积满了冰雪的山峦。画中的安维峻穿着厚重的皮毛褂,身跨青骢马,在漫漫的征途上,踏出了一串串马蹄印,曲曲折折由远到近延伸过来。青骢马在雪地里迈步行走,而没有奔跑。安维峻据鞍远眺,仿佛看见谪居之处——张家口,城垣历历在目,但可望而不可即,表现出他在征途中,忧国愤慨的心情,但也描绘出他昂首向前的大无畏的精神。整幅画面的主色调为灰白色,唯有安维峻的上衣和远处的庙宇为亮色。这样处理既烘托出了主人公,又能使人们看到红墙黄瓦的庙宇而联想到庙堂,从而形成一种暗淡与富丽、孤伤与堂皇的对比。左下方有两方钤印,为“张城温淋”“玉溪真笔”。张城应是张家口。可见画家是张家口本地的一位画家。尽管画家并不知名,可它的题款者却是晚清一位重要人物。图的上端中部有“大清孤巨安晓峰待御冒雪出塞图”的题字,两边有“戊戌秋八月”“钟大愚书于成州”的题字。这是钟大愚1898年游经、客寓成州(今甘肃成县)时题写的。(二)钟大愚(1849—1904年),名德祥,字西耘,号大愚,广西宣化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讲、国史馆编修、帮办福建、台澎防务。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他奉命出关视师,和议成,回国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任内曾揭发李鸿章卖国求荣的罪行,为权奸诬陷而被流放北方。安维峻《望云山房诗集》中收录了多首与钟德祥唱和的诗歌。可见二人交往深厚,惺惺相惜,有着相似的思想和立场。为什么钟大愚要称安维峻为“孤臣”呢?孤臣,语出《孟子》:“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孤臣,指受疏远的臣;孽子,指非嫡妻所生之子。这一行题字表达出钟大愚对安维峻的景仰和作为好友的支持。另据安维峻之孙安世忠《先祖晓峰府君行状》记载,当时安维峻原计划一人出塞,让家属回到原籍秦安。可是安维峻的夫人雷氏坚决不同意,一定要跟随夫君,安维峻只好“携家出塞”。不过这幅《大清孤臣安晓峰出塞图》中,画家没有完全照实描绘,而是截取了这一个场景,只画了安维峻一人。千山积雪,唯有一人一骑,画面内容隐喻着一位忠直之臣的孤绝和无畏。所以,尽管这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不完备,可依然具有纪念意义。看了此图,能使人想起安维峻勇于任事、因言获罪的史实。
2022年7月22日
其他

甘肃的四个“中华第一”

彩陶王中国彩陶王彩陶王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于1950年4月出土于临夏州积石山县三坪村遗址。彩陶王是马家窑文化的代表作,马家窑文化于1924年由瑞典著名的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首次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距今约5200年——4850年。彩陶王高49.23厘米,平口、短颈、阔肩、鼓腹,腹部逐渐下收、平底、口沿有四只突鋬,腹部饰对称双耳,系泥质红陶,通体饰黑彩。他的纹饰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是变体叶纹、中层是旋涡纹、共有4个波浪式大旋涡。每个大旋涡纹都围绕其中一个点旋转,这说明当时就有了等分的数学概念。每组旋涡纹各以同心圆为主体,尾随大弧线纹,构成后浪推前浪的卷浪式。三角空间处又补以同心圆纹。不难看出,中间这一层纹带最宽,是主体纹饰,下层是水波纹。所以,他因因器型高大、图案精美、保存完整被称之为彩陶王。在马家窑时期出土的彩陶有大量的旋涡纹和水波纹的出现。因为原始先民赖水而生,可是当时又经常发生水患和水灾,先民们对水是即崇敬又恐惧,所以把这种感情体现在彩陶上面。林家遗址青铜刀中华第一刀我国最早的青铜器物,发现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塬乡林家村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别看它形制简陋,式样不美,又满荷锈蚀,这却是目前所知我国资格最老的金属刀,称之为“中华第一刀”当之无愧。据专家测估,它的含锡量在6%~10%之间,已达到青铜所要求的合金比例。刀长12.5厘米、宽2.4厘米,呈扁体长条形,柄部短而刃部长,刀背与柄背连为一体,有明显的弧度。刀体近柄处宽而锋端窄,锋端呈不规则三角形,刃部平直微凹,系用两块范闭合浇铸而成,范用陶土制作,在一块范上刻剔出刀的形位,另一块范为平板。用这种方式浇铸出来的刀,脊部不是平齐的方棱,而是微呈斜坡状。刃部经轻微冷锻或戗磨,以增加锋利度。中华第一镜中华第一镜齐家坪遗址不但有丰富的文化遗迹和出土数量众多的遗物,遗址先后出土了石器、陶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几千件遗物,而且也十分著名,其中出土的一面铜镜,为中国迄今为止年代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铜镜,被美誉为“中华第一镜”。1975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对齐家坪遗址41号墓葬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掘出一面铜镜,该铜镜形状呈扁平圆形,直径6.2厘米,厚0.3厘米,镜面光素无饰,背面中央有一桥形钮,钮高0.5厘米。从该铜镜铸造工艺来看,属于一次范模浇铸成型,钮部有锻饰痕迹,边缘规整光滑,器物通体有锈蚀斑迹,现收藏于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这面铜镜虽然在黄土地里埋藏了四千年的时光,但依旧不能磨灭它过去的辉煌,虽然已经不能照耀出我们的模样,但是通过镜面我们看到的是勤奋努力,光彩夺目的辉煌往事,中华文化因为勤奋和智慧而得以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这面铜镜的出土,说明原始社会后期的齐家文化已有铜镜出现,在铜镜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玉七联璧中华第一璧齐家文化玉器在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及中国玉文化史上的地位显赫,它与良渚玉器、红山玉器并称为中国三大玉系,齐家文化玉器的大放光彩,不仅是因为齐家文化玉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玉文化体系,还源于它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2018年5月,东乡县五家乡政府在辖区牛沟村实施分散居住群众集中安置工程时,在平整土地的过程中,推土机推出了一套珍贵文物“玉七联璧”。此璧直径
2022年7月21日
其他

百年前甘肃史上首个幼儿园,娃们都学些啥?

1922年,兰州城里出现了一件新事物——甘肃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创办了甘肃历史上首个幼儿园,当时冠名曰“蒙养园”,邓春芩为园主任,韩玉珍为教员。首批30多名学龄前儿童高高兴兴蹦进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开始接受较为全面系统的幼儿教育,由此开陇原幼教风气之先。甘肃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及幼稚园师生合影
2022年7月20日
其他

能辨是非曲直的“独角兽”——獬豸(xiè zhì)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出品:中国甘肃网编辑:王烁交流合作请致电:0931-8960373邮箱:286869187@qq.com喜欢的话,点个在看吧~↓↓↓
2022年7月19日
其他

甘肃这件瓷枕,是宋代风俗习尚的见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中所描写的玉枕,就是指宋朝时的一种青白瓷枕,因其既可清凉沁肤,爽身怡神,又可明目益睛,成为夏令时节人们所喜爱的寝具。从古至今,枕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它是人们日常起居的重要生活用具。我国古代的枕头最早是以天然石块制作而成,以后又逐步扩大到使用木、玉、铜、竹、瓷等材料,其中以瓷枕的数量最多,应用最为广泛。瓷枕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出现于隋代,流行于唐代,在宋代时最为鼎盛。其最初只是用于陪葬,唐代多为医用脉枕,式样上体型轻小,入宋以后大量生产,形体变大,装饰技法突飞猛进,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纷纷采用,并且人们逐渐认识到瓷枕有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从而开始把它作为驱火明目、延年益寿的理想夏令寝具。后来随着各种其他更加舒适的制枕材料出现,瓷枕也就慢慢退出历史舞台。1972年,清水县红堡镇谢坡村宋代墓葬中出土了一件精妙绝伦的瓷枕,它就是现藏于清水县博物馆的宋磁州窑白地黑彩卧女形瓷枕。该瓷枕是北宋末年磁州窑系制瓷工匠的精心之作,也是现今清水县博物馆所藏瓷器珍品之一。枕为白地黑彩,长34厘米,宽13厘米,高14.5厘米,被塑成一个屈膝袖手侧头趴卧的小女孩形象,腰身圆平而微下凹,正好作为舒适的枕面,将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小女孩一双大眼睛活灵活现,满头黑发、髻辫垂于脑后,脸盘胖圆,小嘴紧闭,回首侧视,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形象生动,惟妙惟肖,着实令人喜爱。宋时期的清水,以制陶业为主,制瓷业一般,县境内目前已发现的夹砂瓷加工遗址,主要产品其胎质、釉质均粗略,为一般民用品,而当地较高层次的瓷器生活用品均来自外地,磁州窑系的瓷器为其中之一。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观台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烧制的瓷器里以瓷枕最为著名,清水馆藏的这件瓷枕不仅从侧面体现出当时磁州窑瓷器的特点和制瓷技艺的高超,而且这些外来瓷在清水的广泛使用和流传,与清水宋代时期经济的繁荣、文化的交流、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着清水人民的日常生活度过了千余年。该瓷枕出现在宋墓里,它不仅是一件陪葬明器,也可能是墓主人生前日常使用过的寝具,因为墓主人对其的倍加珍爱,才会让自己生前的爱物陪伴自己的另一程。夕阳西下,可是西斜的阳光带走了光明并未带走暑热,酷暑难耐,无法入眠,听着窗外的虫鸣不免多了一些烦躁,此时床头瓷枕带来的那丝凉爽仿佛一剂良药,使辗转反侧的人缓缓进入梦乡。也许让一件陪伴自己度过每一个难挨夏日的爱物,在墓室中也会让自己得到另一种安枕。这件情趣盎然的精致瓷枕,是一件珍贵的瓷塑艺术佳品。它所体现的价值不仅仅是作为一件日常用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也是宋代风俗习尚的见证,为今天的我们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它寄托着古人浪漫的艺术情怀,遥远的他们仿佛透过精美的瓷枕向未来的我们送来问候,轻轻道一声带着历史余温的“晚安”!内容来源于新天水、凤凰网甘肃,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陇上大儒胡缵宗古画里的金城兰州当尘封两千多年的悬泉置大门被打开……《西游记》的故事,要从这幅壁画讲起……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2年7月18日
其他

陇上大儒胡缵宗

以我来时路,做你沿途灯。胡瓒宗、王了望、任其昌、邢澍……他们是明清时期出自陇上、德行彪炳史册的学人。纵然岁月漫长崎岖,有人犹在觅路关山。他们留下了宝贵的学术思想、严谨的治学精神、修身齐家的情怀,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就让我们打开一扇小小窗口,在纷繁绮丽的传奇之外,得以一窥陇上文宗们真实的人格与人生,感受甘肃文化厚重的人文精神。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正当“前七子”“吴门派”“唐宋派”在诗坛掀起狂澜时,一位年轻诗人却悄然崛起于陇右,很快他便以其现实主义的诗歌独树一帜,为当时人所瞩目;而他的书法亦是天下闻名,其曾为明朝大才子唐伯虎写下墓碑……他是谁?(一)他就是明朝正德、嘉靖年间的一代名臣、著名学者——胡瓒宗。胡瓒宗塑像胡瓒宗的父亲胡士济长期在四川双流(今四川省双流县)任县学教谕,在学识渊博的父亲熏陶下,胡瓒宗自幼就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胡瓒宗不负亲人的期望,二十一岁时中举人,二十九岁中进士。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凤山村,胡氏后人提到胡瓒宗,说他是皇帝金殿上钦点的探花,真是这样吗?秦安凤山按照史书记载,胡瓒宗在殿试本来已拟一甲第三名,但当时的试官,依附大宦官的大学士焦芳却袒护自己的儿子焦黄中,硬是把胡瓒宗的功名抑置在三甲一名。按照明代的科考制度,殿试不行黜落,只是把应试者区分为三甲,分别赐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好在还有一名试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李东阳,他怜惜胡瓒宗的才华,向正德皇帝朱厚照奏请将胡瓒宗的功名“等同于一甲,特授翰林院检讨,下不为例”云云。正德皇帝同意了李东阳的意见。一甲第三名,这自然是探花了,所以秦安民间说的“胡瓒宗是探花郎”,也不是空穴来风。只是胡瓒宗一生清廉的政声、卓越的学识,绝非一个小小的探花郎所能概括的。胡瓒宗任职翰林院后,不久就去入史馆修《孝宗实录》了,在世人眼里,他成了不折不扣的史官,如果胡瓒宗的仕途以修史而始终,或许在史官文化的链条上,我们会发现他熠熠生辉的名字,但正德五年(1510年),当时的大宦官刘瑾的垮台,改变了胡瓒宗的命运。说到这事,让人哭笑不得。刘瑾倒台后,刘在朝堂上的党羽为之一空,包括那位假公济私的大学士焦芳。但八竿子和刘瑾都挨不上边的胡瓒宗,却因为当年和焦黄中同属被破格擢用,被人诬告是刘、焦一伙的同党,而遭贬谪……躺着“中枪”,岂不冤屈?(二)明朝少了一位史官,却多了一位能造福一方的良臣。胡瓒宗被谪往嘉州(今四川乐山县)任判官。他从基层做起,清廉自律,素有政声,辗转五年后,胡瓒宗入任了南京户部的官职。当时宁王朱宸濠占据南昌反叛,率水师出鄱阳湖入长江,扬言攻取南京。这时的胡瓒宗显示了他不为人所知的才能——晓兵事。他常为南京兵部尚书乔宇出谋划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捕获朱宸濠在南京设下的内应。朱宸濠的叛乱平息后,胡瓒宗升任安庆知府。安庆为长江上游重要屏障,历来为重镇,胡瓒宗升任后完成战乱后的恢复工作有条不紊:抚流亡、修城垣、革弊政、省徭役、兴水利、奖农桑、治道路、通商旅。在胡瓒宗的治理下,三年后安庆的繁荣已超过战前。正德皇帝在朱宸濠的叛乱平息不久后也死去了,嘉靖皇帝上台,他显然是注意到胡瓒宗的才华,嘉靖二年(1523年),胡瓒宗被调任苏州(今江苏苏州市)知府。当时苏州为东南的一大都会,政务繁杂,历代王朝在选任官吏时都是选德高望重、明达干练者为郡守,唐代的韦应物、白居易与明代的况钟先后任职于此。胡瓒宗在苏州任职时,还留下了甘肃才子给江南才子题写墓碑的佳话。同治《苏州府志》说他“在郡才敏风流,前后罕俪,兴学造士,多所甄拔,觞咏留题,遍满湖山泉石间”。在当时,胡瓒宗墨迹已被时人拱为珍宝。胡瓒宗的书法以颜、柳为主,笔力刚健遒劲,圆润流畅似王,宏大刚正类颜。结体严整,沉着稳健,风格浑厚。所题巨匾、碑刻多为正楷颜体,间有隶篆,书信简札以行草为主,笔墨浓重,流畅纯熟,有奇倔之处。镇江焦山胡瓒宗的题字明嘉靖二年(1523年),“吴中四才子”之一唐寅病逝。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苏州人。因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故又有“唐解元”之称。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画苑,被后人称作“明四家”,并工书法、诗文,后人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誉。嘉靖五年(1526年),唐寅之弟唐申在桃花庵为唐寅立碑,特请时任苏州知府的胡瓒宗题名。据《六如居士外集》(清唐仲冕编,清道光昭代丛书本)卷四十记载,胡瓒宗大书“明唐解元之墓”六字。胡瓒宗从安庆离任时,安庆百姓倾城泪眼相送。在苏州任上,他仍然“廉洁辩治”,“名与况钟相颉颃”。这是何等的感情啊!在胡瓒宗离苏州十年后,当地的百姓仍然对他思念不已,为其立“去思碑”,这不由让人想到了在湖北襄阳,当地百姓怀念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羊祜建立的“堕泪碑”。嘉靖十五年(1536年),胡瓒宗升任河南左布政使;同年十二月,升任山东巡抚。在山东任上,胡瓒宗表现出强项、不畏权贵的一面,矛头对准了当时横恣不端、残民以逞的鲁王。他以激烈的言辞上疏弹劾,革去鲁王三分之二的俸禄,并且逮杀了鲁王身边佞臣,“吏民额手称庆”。胡瓒宗在曲阜孔林的题字嘉靖十七年(1538年),因治河有功,调升总理河道职务,开考城(今河南南考县)黄河支流,以减轻归(归德,今河南商丘县)、睢(睢州,今河南睢县)水患。工程之巨,效益之高,在明代水利史上写下光辉一页,胡瓒宗又成了一代治水名臣。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三月,在河南巡抚任上他做了最后一件大事——当时河南遭灾,他不顾个人安危,奏准一向吝啬的嘉靖皇帝拨来二十万两银子,解民于倒悬。同年十二月,开封官署大火,焚及符敕,他引咎自劾,返回故里。(三)邢泉村,胡瓒宗少时求学和晚年归隐著书的地方,它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南约一公里处的兴国镇。胡瓒宗在秦安兴国寺题写的匾额在魏晋南北朝以前,田园是朦胧而缥缈的,东汉张衡《归田赋》中的田园方才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然而张衡毕竟没有归田。晋宋之际的陶渊明葛巾短褐,以农人的装束,以文人的心境雅趣,躬耕南山,放歌丘壑,完成了对这一精神家园最后的建构。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的中秋节,胡瓒宗的心情无比愉悦,与其他先后致仕归里的八人聚集于邢家村(今邢泉村),饮酒赋诗,泼墨挥毫,陶醉于山水之间,号称“陇溪九逸”。当时的邢家村后靠长山,前临陇水(葫芦河),溪流淙淙,鸟语花香,环境幽雅,风景宜人。胡瓒宗“八观、十二咏”中的“陇溪春色”和“可泉膏沃”即取材于此,而“陇溪九逸”亦由此来。可泉源头的泉水清冽甜美胡瓒宗,号可泉,在邢泉村,也有一座可泉寺。后人因以名寺,而寺亦因此而著名。如今的可泉寺很小,为近年所修。可泉寺始建的年代有人说是宋代似乎不可考,但在明正德年间它已是秦安城南的名寺,则属无疑。在邢泉村的另一古迹,始建于元代的圣母宫,当地人说胡瓒宗曾于此私塾上过学。圣母宫的东南角,现有胡瓒宗纪念馆——屋三楹,坐南朝北,室内有胡瓒宗影图、《早朝》诗书法四条屏拓片、生平简介及后人所写怀念诗文。(四)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阶层是由官员和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存在于历朝历代。有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为士大夫阶层的形成、巩固提供了制度保障,士大夫阶层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他们参与国家政治,同时又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承者之一。胡瓒宗为官30多年,深感仕宦途中的险恶与阴冷,便将自己的余年,定位在“开阁著书”这一朝向内心的人生坐标上。他的主要学术成就见于《鸟鼠山人集》中,在经学、哲学、古文、诗歌、方志、书法等诸多方面均有建树,乃一代通才。在退隐林泉的20多年里,他以淡泊的心境、丰厚的阅历以及智慧敏锐的洞察力为支柱,在精神世界的畅游(诗歌、书法、史志等创作),形成激昂悲壮、关注民生、疾苦、感情炽烈但又绝无妩媚之态的独特风致。在从四川内调南京不久,他接连写了《方氏承恩图》和《习古斋》两首五律,以悼念惨遭灭族之祸的明代大儒方孝孺。胡瓒宗的著作正德年间时,大儒方孝孺被灭族已过百年,但朝廷依旧禁议一切相关言论,此时只有胡瓒宗敢说公道话,这是何等的勇气?而今,在胡瓒宗及其诗歌沉寂四百多年后,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杨伯峻发出了这样声音:“他有正义感,同情人民,无论在朝廷做官或者在地方上临民都尽可能地为百姓做好事……他的诗朴质而富于感情。要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像当时吴门派唐伯虎(寅),祝枝山(允明)等人逃世于书画,玩世不恭,倜傥不群,他是不肯干的。这大概是胡氏出生于西北高原(今甘肃天水地区秦安县),唐、祝出生于东南繁华之会(今苏州市),地土不同,流风遗俗有异罢。可是唐、祝诸人喧腾于众口,纷陈于近数百年来的笔记、小说,至今江南一带故老还津津乐道他们的遗事,并且还有并非事实的传说。而胡氏之后,讫今四百多年却默默无闻,寂寞身后,不见于记载,更无传于口耳,这是历史的不公平。”内容来源于奔流新闻,特别说明: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只用于学习交流、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往期回顾古画里的金城兰州6张图,拼出一个朝代1800年前,河西女子的精致生活当尘封两千多年的悬泉置大门被打开……《西游记》的故事,要从这幅壁画讲起……随时随地“倾听”河西走廊的声音[
2022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