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本科招生

其他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2024年青岛大学本科招生热门问题汇总!

填报志愿时间马上快到啦你是否还有很多疑问“青岛大学特色优势专业有哪些?”“各专业学费是多少?”“青岛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别急!你关心的问题马上为你解答!Q1:青岛大学2024年各省招生批次设定情况如何?Q2:青岛大学2024年普通类录取原则有哪些?对于进档考生,学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按考生高考投档成绩由高到低排队,依次根据考生所报专业志愿确定录取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无级差。在高考改革省份的录取工作按照有关省份文件执行,高考改革省份投档考生须满足学校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在按照“院校专业组”投档的高考改革省份,根据考生志愿在同一专业组中安排专业。当考生高考投档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根据高考投档成绩并适当参考考生单科成绩,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直至录满;对于不服从专业调剂的,做退档处理。录取后不接受考生提出的退档申请,请考生合理填报专业志愿。Q3:青岛大学各专业学费是多少?1.2024级新生学费标准按照省教育厅、财政厅最新文件执行。2.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按学年收费,每生每年60000元。3.各专业按学分制收费,学费分为专业注册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各专业注册学费标准不同,学分学费按照100元/学分标准收取。学生每学年入学时缴纳专业注册费,学分学费根据每学期选课学分数缴纳,即每学年缴纳1次专业注册学费和2次学分学费。4.各专业每学年的折合学费=专业注册费+基本学分/基本修业年限*100其中,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的文史类、经管类、教育类、理学类、艺术类专业基本学分数为160学分、工学类专业170学分;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的医学类专业基本学分230学分。具体折合学费标准见表格。Q4:青岛大学的特色优势专业有哪些?1.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2.
2024年6月18日
其他

青大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了!

青岛大学德雷克联合学院青岛大学德雷克联合学院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青岛大学与美国德雷克大学合作创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立于2024年,培养模式为“4+0”。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两个专业。中美两校双方互认学分,如能达到中、外双方外语及专业课要求,即可获得双方学士学位。学位授予学生顺利完成青岛大学与德雷克大学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所要求的全部课程,并达到双方学校授予学位要求,可获得青岛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与其他本科学生证书完全一样),以及美国德雷克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培养目标青岛大学德雷克联合学院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发挥两校各自优势,以大数据分析为基本工具,围绕计算机科学技术、数据分析、生命科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学科交叉融合,开展高水平教学和科研活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应用开发技能,具有国际视野与持续学习能力的信息领域专业技术高级专门人才。生物技术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研究意识和能力,具备创新和实践精神,在大数据时代具备扎实生物医学背景,掌握生物信息学领域前沿技术,熟悉新型医学生物信息学的跨学科、国际化的高级专门人才。办学优势1.联合培养:中美两校合作制订联合培养方案,三分之一外教授课,人才培养体系兼收并蓄,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并行,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兼顾,打造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2.双学位:学生完成联合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中美两校的学位要求和毕业要求,即可获得中美两校双学士学位。3.深造和就业:学生获得美方学位,有利于进一步申请国(境)外高校硕士;学生的国际化教育背景和双学位资质在国内就业市场也具备较强竞争力。主干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伦理、云计算与数据库管理、广义线性模型与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人工智能、数值方法、生物信息学、博弈论等。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医学生物物理学、进化生物学、病毒学、解剖学和生理学导论、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高级顶点体验、遗传学导论、病理生理学、
2024年6月12日
其他

权威发布 | 青岛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QU高考即将结束恭喜你离青岛大学又近一步!2024年青岛大学34个学院和医学部78个本科招生专业哪个专业是你心之所向呢?快来跟随小编的脚步一探青大各专业选考要求选考科目要求表专业介绍点击下方链接了解专业详情●
2024年6月8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历史学院:历史学(菁英班)、人文创新实验班(历史+国学)等你了解

历史学院本科专业一览历史学(菁英班)人文创新实验班(历史+国学)院长寄语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三代兴衰,文献可征,彰往察来,兴替可知。探究人类既往之文明,解析百年未有之变局,做新时代有大格局的人,慧眼独具,唯有学史!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仰望星空
2024年6月6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美术学院:绘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等你了解

美术学院专业一览绘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学院简介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是在原山东纺织工学院美术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山东省最早的美术院系之一。1980年开始本科专业教学,2001年成立美术学院。2001年获批山东省首个设计艺术学硕士点。2003年获批美术学硕士点。2011年获批第二批艺术硕士(MFA)授权点。2020年绘画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美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精良,学科门类齐全,有艺术学(美术)、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美术与书法、设计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绘画、视觉传达设计及环境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美术学为山东省“十二五”规划重点学科。学院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70人,研究生40余人。学院现有专业教师5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齐鲁文化名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有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山东省引育创新团队及人文社科青年博士创新团队。专业介绍绘画绘画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本科特色专业,有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设有水彩、油画、版画、国画四个专业研究方向,其中水彩画专业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特色专业。有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艺术硕士(美术)专业学位硕士点。培养具有坚实的绘画基础,良好的艺术素养,具备绘画艺术创作,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具有绘画创作基本能力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造型基础,水彩画创作观念研究,水彩画综合材料与媒介拓展研究,水彩画风景写生,中国画传统造型语言解析与训练,人物写生与中国画创作规律解析,油画材料技法研究,油画形式构成研究、版画黑白语言转换等。环境设计本专业在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建院之初即成为主要专业之一。专业定位明确、教学特点明显、教学理念先进,涵盖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装饰雕塑和陶瓷艺术等领域。学院设有设计学硕士点和设计专业学位硕士点,包括环境设计方向。本专业培养学生能够掌握环境设计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设计实践知识,从理论基础、设计技能、创新思维、跨学科多元实践等方面构建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的设计实践型、交叉融合型、创新创业型的综合专业人才。主要课程包括居住空间设计、园林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空间更新与利用、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等课。视觉传达设计青岛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艺术硕士(艺术设计)专业学位授予单位。该专业立足于青岛所特有的海洋文化根基及其发达的时尚产业生态,以学科交叉为特色,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手段,形成以时尚创新、品牌服务、数字科技和文化创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培养能够跨界整合各领域知识,主动适应和引领多元产业市场趋势,具备国际化视野与跨学科创新能力的专业设计人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目前设有“时尚与创新”“
2024年6月5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等你了解

商学院本科专业一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院长寄语青岛大学商学院王庆金院长寄语:学聚青大,商“赢”天下。欢迎有志成为商科精英的人才——我们助你走向成功。青岛大学商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市的城市财富中心区,依山傍海,碧海蓝天,名师云集,精英荟萃,既承载着百年老校厚重的传统文化,也充满了改革开放前沿浓郁的时代气息,是治学修身、授业解惑、增长才干的好地方。学院立足山东半岛、面向世界,根据市场需求及专业和学生特点,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事业发展的生命线,遵循“诚信、包容、严谨、卓越”的院训,不断激发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通过每个学生、校友、教师的卓越发展,实现学院、学科的卓越发展,积极建设与青岛这座国际级城市相适应的管理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国际化商业精英和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学院简介青岛大学商学院现有在册学生2697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683人,硕士学位研究生976人,博士研究生38人。在校内首批招收了留学博士、留学硕士生。学院目前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MEM)、会计(MPAcc)、国际商务硕士(MIB)4个硕士专业学位点;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工程2个硕士专业领域。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共设四个本科专业,分别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供应链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下设企业管理、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4个方向)、会计学专业(下设会计学、财务管理2个方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62人(专任教师137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62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82人)。学院学术氛围深厚,常年开设“国家基金申报交流会”“青大商院青年学者讲坛”“梦想起航系列讲座”“知名校友及岛城知名企业家进校园公益讲座”“岛城知名企业家论坛”学术讲座。近五年获得省部级奖励13项,市厅级奖励3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含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91项,专著23本,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0余篇。学院积极探索“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考研导师制和“教师门诊”制度,学院倡导科研和教学无缝对接,促进“产教学研”融合,以科研带动教学,全面激发本科生的科研兴趣,实现科研和教学的有机协同,把一流学科优势和一流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办院以来,向社会输送了两万多名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毕业生在党政企事业及教学科研工作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坚持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积极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承担了一批满足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重大课题,完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咨询报告。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在本科生中成立了创新创业协会;学院与国际大学生创新联盟等100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召开知名校友、校外企业家及本科生参与的创新创业论坛;课程设置上,较早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同时定期组织本科生到企业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国家级竞赛,并取得了数百人次奖励,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省级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两岸四地大学生财务会计与商业管理案例竞赛一等奖、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计与商业管理案例竞赛知识赛一等奖等。专业介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现代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设计和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在国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二、主干学科
2024年6月2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应用统计学等你了解

物理科学学院:应用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师范)专业🔗
2024年6月1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简介青岛大学是山东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山东省首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主义学院随着青岛大学院系调整、学科整合而逐步发展壮大。2006年,学校将原青岛大学马列部和德育教研室、医学院社科教研室和德育教研室、高职学院马列教研室和德育教研室统一合并,成立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校于2015年进一步整合校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资源,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和政治学院为主体,重组更名为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哲学系合并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学科自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来,师资建设稳步加强,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院训:立德树人
2024年5月31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医学部: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学等专业等你了解

医学部本科专业一览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临床医学(“5+3”一体化,沈福彭班)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5年制本科)预防医学(5年制本科)口腔医学(5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技术(4年制本科)药学(4年制本科)护理学(4年制本科)
2024年5月30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等你了解

电子信息学院本科专业一览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电子信息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原山东纺织工学院1993年开办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1994年招收首届本科生,1998年改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999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本科生,2000年通信工程专业招收本科生。2010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收本科生。2015年12月,由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电子学系以及物理科学学院微电子系合并组建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现设有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微纳电子学系3个教学系、1个专业实验中心、9个校级研究所(中心)。2018年5月青岛大学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号召成立了微纳技术学院,挂靠电子信息学院。微纳技术学院由中国半导体产业之父张汝京博士出任终身名誉院长。学科专业学院覆盖两个一级学科,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列入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2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平台基地学院拥有基础、专业、研究三级实验平台,共享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教学实验中心。拥有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山东省高校集成电路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山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青岛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培养联盟理事长单位、青岛市微纳器件与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超导量子感知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平板显示国际合作基地、青岛市集成电路工程实训中心等优势平台。学院与芯恩、海信、海尔、青啤、朗讯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多个联合实验室。与市南软件园、动漫产业园、海信创智谷、蓝色硅谷、红岛高新区等多个孵化器、产业园、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专任教师博士学位比例88%。教师中有海外国家高层次人才1人,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1人,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1人,柔性引进外聘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40人;教授12人,特聘教授16人,副高职称27人,青年卓越人才7人,博士53人,海外留学经历17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青创团队2个,校级教学团队2个,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人才培养学院在校本科生1322名,硕士研究生185名。近年来,学生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金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国赛金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一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级竞赛奖励200余项,省级以上各类奖项700余项,本科生第一位次发表SCI高水平论文20余篇;近三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均高于50%,正式就业率均高于90%,毕业去向落实率均为100%。专业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介电子信息工程是以电子、电路、信号与信息处理为基础,研究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等的采集、处理、控制与传送的综合性专业。随着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对信号的采集、处理与传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本专业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因适合当今IT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潮流,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十分广泛。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建立于1993年,前身是原山东纺织工学院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000~2005年作为山东省“信息工程试点专业”,2007年获批“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2008年被批准为青岛大学校级品牌专业,2013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20年被批准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拥有专任教师15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有国外访问学者经历7人,其中山东省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杰青1人,山东省优青1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技项目及服务地方的横向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El检索学术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软件著作权十余项。课程设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按照“学科交叉、国际视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开设数学物理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大学物理和实验等)、计算机和软件技术(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等)、电子电路基础(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等)和专业课(通信原理、信号与信息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智能仪器设计技术等)等四大类课程,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软、硬件基础,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专业特色本专业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基本能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以及其突出的交叉性和共享性,不断丰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积淀。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已凝练出较有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学术研究已形成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生物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传感器与信息获取技术等相对成熟的研究方向。开展“以学为中心”教学革命,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创新,引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等各种创新竞赛活动,学生大量参与各类高级别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科竞赛,近几年取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00余项;全员教师参与本科生学业指导,进入教师科研团队,带领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专利等成果。毕业去向近年来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升学、就业方面连创新高,自2020届以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升学率均超过了44%,是省内同专业平均考研率的两倍以上,70%以上的同学升学到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电子信息专业双一流强校和985名校深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面非常广,毕业后可到电子信息管理、电子设备、计算机、通信等企业和公司从事开发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比较热门的行业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软件、电子技术、通信/电信/网络设备、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机械/设备/重工等。优秀学子马晓伟2017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保研至电子科技大学。曾任电子信息学院第五届学生会主席、2017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班长。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青岛银行奖学金、每学期均获得青岛大学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曾获得“山东省百名优秀大学生”“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青岛大学优秀毕业生”“青岛大学百名优秀学生干部”、青岛大学“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曾获得第十三届iCAN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第六届山东省大学生电子与信息应用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山东省物联网创造力大赛一等奖、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第十六届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第九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主持及参与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宋伟201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保研至北京邮电大学。曾多次获得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学习优秀二等奖学金2次、青岛银行奖学金。曾获得第十届“中国电机工程学生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高数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赛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TI杯二等奖、第十四届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高信杯”青岛市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第八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青岛大学“优秀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获得NILabVIEW助理开发工程师认证证书。通信工程专业简介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发展迅猛,在快速改变着社会发展形态的同时,已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各项技术发展和应用都依托于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发展,5G通信成为国家新基建重点建设项目。该行业亟需大量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坚实开发能力与浓厚创新意识的通信类创新型人才。青岛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线,融合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科学于一体,使学生系统地从现代通信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系统综合到重大应用的全过程中掌握通信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本领域前沿技术,旨在培养具有“厚基础、宽视野、重创新、强实践”的通信与信息领域创新型工程应用与开发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2000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迄今,连续培养毕业生20届,近五年毕业本科生422人。现有在校本科生332人。通信工程专业“一本”分数线招生,近年来,第一志愿率为100%,录取分数高出山东省一本线40-80分。本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和信息领域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健全人格和健康身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技术管理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师资队伍本专业教师年轻有活力,是学院教学、科研、学生创新培养的中坚力量,有专任教师15人,博士率93.33%,教授2人,副教授7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8人,有企业工程背景6人,平均年龄42岁。近五年,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优秀中青年基金、企业委托技术开发课题30余项,发表SCI/El检索学术论文百余篇。专业老师全员热情投入学生培养,承担学业导师,一对一指导学生丛生,从入学到考研就业,吸引本科生进入自己的科研团队,指导本科生创新竞赛。课程设置通信工程专业按照“学科交叉、国际视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开设数学物理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论、复变函数、大学物理和实验等)、计算机和软件技术(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等)、电子电路基础(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等)和专业课(通信原理、信号与信息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嵌入式、数字图像处理、现代交换技术等)等四大类课程,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软、硬件基础,信息处理、传输、和网络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等。专业特色本专业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修学内容: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多媒体通信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目前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凝练出现代通信技术和多媒体通信技术两个方向,科学研究形成了包括下一代无线通信、宽带高速率通信、射频天线、沉浸式多媒体通信等研究方向。在本科生培养中开展“以学为中心”教学革命,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创新,引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等各种创新竞赛活动,学生大量参与各类高级别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科竞赛。近3年,该专业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省级2项,校级35项,获得各类竞赛国家级奖项33项,省级奖项152项;全员教师参与本科生学业指导,吸纳本科生进入教师科研团队,带领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专利等成果,以学生为第一位的各类学术论文35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7篇,授权专利8项。毕业去向近年来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考研就业连创新高。国内外考研深造方面,2020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升学率达到47.78%(2017年同专业省内平均22.29%),2019届43.80%,2020届53.47%,2021届60.53%(省内同专业比率为32.3%),2022届66.25%,2023届45.65%,2024届50%。大部分同学升学到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行业强校继续深造。近3年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一次正式就业率分别为99.01%,100%和93.75%,平均高出省平均值20个百分点;就业专业对口率就业超80%,就业单位包括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商,信息科技公司,海康威视,歌尔声学,青岛地铁,济南铁路局,银行,机场等企事业单位。近5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升学情况2020-2022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优秀学子卞玉莹2020级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大学信息工程研究所。在校期间连续三年获得学习标兵,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三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除此之外还获得青岛啤酒奖学金、青岛三菱日联奖学金等社会奖学金。竞赛方面获得了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数学建模省级二等奖,青岛大学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五一数学建模三等奖等其它校级及省级奖项若干。在科研方面,主持一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获得优秀结项;成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该论文被《IEEE
2024年5月29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自动化学院: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专业等你了解

自动化学院本科专业一览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专业宣传片自动化专业宣传片机器人工程专业宣传片学院简介自动化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山东纺织工学院设置的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学院是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数据驱动控制学习与优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新加坡工程院院士1人,韩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IEEE
2024年5月25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物理科学学院:应用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师范)专业

物理科学学院本科专业一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材料物理方向)应用物理物理学(师范)学院简介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黄海之滨,浮山脚下,这里是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40多年来,学院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聚焦物理学科特色发展,培育强基物理创新人才。现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工程、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理教育4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物理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建有应用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110余人,其中外籍院士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
2024年5月23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质量与标准化学院

质量与标准化学院学院简介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标准化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标准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作为努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青岛,“标准化+”被定为其城市发展战略,在此大背景下,青岛大学及时扬帆起航标准化学科和专业建设。2016年3月,由青岛大学和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成立“青岛大学标准化战略研究院”。2017年4月,成立“质量与标准化学院”,聘请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张晓刚为名誉院长并招收第一届标准化工程专业本科生。对外交流质量与标准化学院自创建以来,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府组织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合作空间不断扩展,学院声誉不断提升。2017、2019、2021和2023年连续承办四届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标准化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分论坛,这也是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中唯一一个永久性论坛。2017年承办“IEC国际人才培训”。2018年,青岛大学与ISO、青岛市政府、山东大学四方共建“ISO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2018年5月20日,青岛大学成为“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14所成员高校之一。2019年,青岛大学与国内其他六所标准化本科培养高校共同成立了“全国标准化学科建设战略联盟”。2020年,质量与标准化学院组织承办“第二届全国标准化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2021年7月,承办“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常务理事会(理事长单位)会议。2021年2月20日,由青岛大学、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和青岛市质量发展促进会三方共同组建的“青岛市质量科学研究院”正式揭牌。2021年10月,与卡奥斯共建质量基础设施(NQI)生态服务平台。2022年8月,学院承办由上合经贸学院、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标准助力实现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培训。2022年12月,同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管理高等学院在国际教育合作领域正式签约。2022年12月承办“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合作暨第六届标准化与治理学术研讨会“上合组织与标准化”分论坛,参与承办IEEE
2024年5月2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专业介绍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国际政治专业等你了解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专业一览行政管理国际政治学院简介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15年12月,由公共管理学院和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国际政治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坐落在青岛大学金家岭校区,毗邻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区和金家岭金融聚集区。依山傍海,环境幽雅。学院现有行政管理、国际政治2个本科专业,设有公共管理数据科学创新实验班。学院拥有公共管理和政治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知识产权管理、中外政治制度、国际关系、社会工作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MPA)、社会工作(MSW)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组织管理、东北亚国际关系、国际环境外交、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工作等专业方向具有显著的特色。“当代国际关系”和“社会学概论”为山东省高校精品课程;“行政管理”专业为山东省一流专业,“中外政治制度”为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2021年8月,依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岛市民政局与青岛大学合作共建青岛社会工作学院。作为服务于全社会社工人才的重要平台,青岛社会工作学院致力于建设成为社工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政府社会工作专业智库、社会工作创新指导中心、社工专业交流枢纽平台以及合作办学示范样板,对于未来社会工作人才素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强,以及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1月,依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岛大学成立纪检监察学院,与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合署。青岛大学纪检监察学院主要致力于纪检监察人才培养、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纪检监察智库建设、纪检监察理论研究等工作。青岛大学纪检监察学院聚焦党和国家廉政建设重大问题,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努力建设成为纪检监察理论研究高地、纪检监察人才优秀培养基地、纪检监察干部优秀培训基地。学院立足山东省和华北地区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决策需要,以跨学科的专业团队为基础,以评估项目为依托,探索绩效评估、公共政策、政府规划的绩效评估体系研究。学院拥有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中日韩思想库网络(山东)研究基地、青岛大学青岛自贸区研究院、青岛市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所、日本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城乡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公益慈善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努力打造政府绩效评估和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高端平台,为政府及各级相关职能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咨询服务。近五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40余项,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20余部。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专职教师48人,专职教师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助理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36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齐鲁和谐使者”称号获得者2人,特聘教授8人,青年卓越5人。目前在校本科生483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3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60余人。学院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近五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考研率在30%左右,每年有近20%的毕业生考取公务员、选调生和事业单位。毕业生遍布国家机关、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专业介绍行政管理专业(一)专业设置及介绍行政管理专业前身为创建于2001年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5年改设为行政管理,2022年获批山东省一流专业。专业调整后,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课程体系的设计都更符合行政管理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办学要求。行政管理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支撑,该专业具有研讨性、实践性、实用性等特色,毕业学生能够从事不同领域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的思想品质、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与技能(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具有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一定的行政管理实践能力与具有高素质的领袖潜质,从事于公共部门(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2019年,顺应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增设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数据科学创新实验班。公共管理数据科学创新实验班将数据科学的最新成果与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深度融合。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主要以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等数据科学为主要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行政管理基础理论素养,较为开阔的社会科学学术视野和掌握现代公共管理手段的专门人才。本实验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强调对现代行政管理研究方法和数据科学技术的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行政管理实践工作和管理决策与咨询工作的高精尖专业人才。(二)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占全部教师的83.3%;青岛大学特聘教授4人,卓越人才2人。多位老师获得山东省和青岛大学教学成果奖、青岛大学“十佳”教师、教学大赛奖、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多项荣誉。实践方面,本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国家、政府、社会各项实践,担任韩国世翰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担任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担任青岛市科技局、人社局评审、招聘专家,担任青岛市政务督查社会监督员、青岛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委员,担任青岛市民政局专家、青岛市公共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等,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贡献智力。(三)学术科研科研实践方面,本专业教师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专业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项目等70余项,出版专著近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大众日报》等高水平报刊发表评论文章多篇,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奖多项。教学研究方面,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培育和支持本专业课程的改革创新。2020年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两门慕课《电子政务》《公共政策学》,在智慧树上线慕课《行政管理学》。通过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持续建设,推动学院本科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发展。2021年,《公共政策学》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2023年,《公共政策学》课程获批国家级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在持续的课程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通过基层教学组织的各项教学研讨活动,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不断打造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四)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1.实行本科学业导师制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学业导师负责对学生学习、实习、就业、考研、毕业论文、学术竞赛等方面的全方位指导,学生跟随导师进入相关团队,在团队教师指导下,参与相关科研和从师职业能力训练,让学生们在做中学,在学中练,在练中创新,在创新中增长才干。积极指导学生参与“调研山东”“三下乡”社会调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模拟市长”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近年来在各级科技文体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奖励5项,市级奖励4项。多位学生的本科学位论文获得省级、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强化全过程实践育人专业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着力打造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不同的育人环节,设计多层次的系统性实践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体系,有效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秩序和培养质量。在理论教学环节,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不脱节,课堂教学过程重视以实践来解释、分析、检验理论,注重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反观实践,主动思考。在实验实习教学环节,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辅助、服务性角色提升为创新教育中的主体,设计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本科生科研探索实验等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科目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科研实践环节,鼓励学有余力或确有兴趣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探索构建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校外专业实习教学环节,以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坚持教研协同,组织学生到固定的实习基地集中开展专业实习,保证实习教学的稳定性、系统性。在校外社会实践环节,学校支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奔赴基层开展支教、调研、访谈等活动,让学生“向实践学习”,认识社会、认识中国。(五)办学条件目前学院建成电子政务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个案工作室等专业场地与设施,满足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的需要;所在校区拥有图书馆、体育场等资源条件,提供与本学科相关的主要中外文期刊、书籍与多个国内外电子数据库,基本满足专业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积极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推进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示范建设,着力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把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建设各级各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行政管理专业与青岛市政府计算机中心合作建立了电子政务模拟实验室,研制开发了公文处理和传输、互动式办公、绩效考核、电子政务审批等处理软件,进一步充实了教学设备。通过应用统计学、电子政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前沿等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建立了5个实习实践基地,建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城市管理仿真实验中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青岛大学齐鲁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心”“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青岛研究基地”“智慧城市管理仿真实验中心”“青岛大学劳动人事研究院”“青岛大学经略海洋研究中心”“全国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等13个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平台。(六)就业及考研情况1.专业平均每年就业率达90%以上。就业去向主要在四个领域:首先是国家以及省市各级政府机关,从事管理工作;其次是各类教学和研究机构,从事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最后在国企、私企等企业供职或创业。2.专业平均每年考研率达30%左右。推免或考取的学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也有部分学生赴美国、英国等国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国际政治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国际政治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研究、写作和对外交流的人才。培养学生在政治和业务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在各级党和政府的涉外事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国际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胜任行政管理、教学研究、政策分析、国际交流和时政分析等方面的工作。第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政治学理论与比较政治、国际关系学、世界经济、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等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其理论前沿和发展平台,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第二,熟悉本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点、了解国家的基本方针、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有关国家和主要国际组织的基本体制、组织结构、决策过程、运行体制和法规制度,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第三,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研究、行政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等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教学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部门从事涉外管理、政策分析、教学研究、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工作;第四,掌握政治学与国际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等科学方法和分析手段,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第五,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拓宽全球视野,培育人文情怀和文明教养,具有健全的法制意识、公民意识和集体意识,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培育和养成批判性思维、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二)课程设置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和国际政治的专业研究方法,接受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文字写作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调查研究、系统分析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好中外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育开阔的国际视野、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第一,专业基础必修课。政治学原理、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关系、外交学概论、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政治学概论、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等。第二,专业核心必修课。中国外交史
2024年5月21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体育学院学院简介青岛大学体育学院为青岛大学所属二级学科性学院,坐落于青岛大学浮山校区。学院始建于1992年,前身是青岛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1993年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四校合并后改称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体育系,
2024年5月20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等你了解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一览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学院简介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5个本科专业。设有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6个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学科教学(语文)、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在国内享有美誉的专家学者。现有教职员工12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教授25人,副教授42人,在校生1600余人,研究生250余人。学院有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鲁迅研究中心,青岛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全民阅读研究中心、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建有摄影实验室、全媒体实验室、动画实验室等用于实验教学。近年来,学院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项;省级一流课程、省级思政课程等省级教学项目8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近50部。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建设“实力突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和扎实专业技能,能够在文化、教育、创作、出版、传媒等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院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办学特色突出,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欢迎各地考生报考我院。专业介绍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省级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学活动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开展写作训练、实习、社会调查、创新实践活动等。汉语言文学专业构建了
2024年5月18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法学院:法学专业等你了解

法学院学院简介青岛大学法学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在国际国内法学界享有较高声誉,是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级单位;山东省法学会副会长级单位;青岛市法治智库承办单位;青岛市法治青岛建设研究会会长单位,青岛市地方立法研究基地;首批全省政法干部培训基地。青岛大学法学专业始办于1983年,招收两届法学专业专科生,是山东省最早开办的法学专业的院校之一。1987年起招收经济法专业专科生,1990年开始招收国际经济法专业本科生,1998年起统一招收法学本科生。青岛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0年,当时涵盖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安学四个一级学科。2004年开始招收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7年开始招收法律史专业硕士研究生,2008年、2010年分别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和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2年开始招收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4年,法学专业成为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为落实高校发展战略,青岛大学法学院建设为单一法学专业法学院。2020年法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重视社会服务,积极参与《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制定工作,为法治青岛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并获批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设有上合经贸法律服务研究院、青岛市公益诉讼检察研究基地、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刑民行交叉研究基地、青岛市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国际交流暨中韩法律中心、行政法案例研究中心等服务平台。学院重视学科建设。设置法理法史教研室、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民事法教研室、刑事法教研室、商法与经济法教研室、国际法教研室6个教研室,拥有诉讼法学、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和刑法学6个学术学位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3人。教授8人,副教授19人,讲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6人。学院聘请了杨立新教授、史际春教授、周珂教授,陈卫东教授、蒋惠岭教授、石佳友教授等为青岛大学兼职教授。学院重视科研创新。学院设有科研成果培育中心和专业研究机构,与实务部门联合设有服务成果转化平台,设立法学名家论坛和青年法学家学术沙龙,积极推进专业学术交流,全力打造学院整体高端学术影响。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坚持“人文情怀、专业思维、中国立场、国际视野”的办学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引导课程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院重视人文基础与专业理论教育,实行“通识+专业+多元”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主要以“
2024年5月17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师范类)专业等你了解

化学化工学院专业一览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师范类)学院简介化学化工学院起源于原青岛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原山东纺织工学院精细化工专业和原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化学师范专业。2002年9月,原理工学院化学系和纺织服装学院化工系合并成立化工学院,后来经过多次调整、整合,直至2016年1月师范学院化学系并入,形成了今天的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院秉承“求实
2024年5月16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等你了解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本科专业一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15年12月,前身是1998年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中心、信息网络中心、软件技术研究所合并组建的信息工程学院。2021年4月,数据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整建制划入。山东省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青大—海信人工智能学院”是青岛大学与海信集团的合作平台,与学院合署办学。学院拥有本-硕-博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从1986年开始培养本科生,1998年获批硕士点,2018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优势学院三个一级学科连续五年入选
2024年5月15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等你了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专业一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学院简介学院始建于1958年,经过60余年的发展,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学科建设层次、学生培养质量在青岛大学名列前茅。1.学科专业底蕴深厚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学科首批入选“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计划”、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06‰,软科排名列全球76-100位,高分子科学全球排名41名,全国23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均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和“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核心专业和所属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领军人物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2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5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98%,5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3.科研实力强劲学院共建了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教育部高分子杂化材料创新引智基地、国家杂化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高分子杂化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市级科研平台9个,校直属研究院7个。科研成果卓越,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8项,省部级项目91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和市级科技奖励和荣誉多项。4.培养体系健全形成了基于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引领的全师资、全过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5.人才培养质量高学院全面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和博导班主任制度,拥有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坚持科教产教融合、理工医交叉,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校友中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万人计划、“四青”人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优秀企业家等大批学科与产业领军人才。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连年攀升达66%。近三年,学院本科生以第一作者或与导师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160余篇,授权专利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70余项。6.学术氛围浓厚60余年来,学院向社会输送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4000余人。毕业生主要到知名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从事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2024年学院先进材料创新实验班实行综合评价招生;普通类实行专业大类招生,所有报考学生均以材料类专业考生录取,录取后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二年级进行专业分流,划分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专业介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专业创始于1958年,是山东省品牌专业和山东省名校建设重点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专业群核心专业,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专业群核心专业。学院依托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为本专业提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创新平台,优秀学生有机会被选拔进入“高分子材料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澳大利亚、瑞典、韩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的专家面对面交流。本专业2020年1月正式有条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获批2019年度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适应国家材料工业及相关领域经济建设需要,具备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工程设计和新材料产品开发、生产及技术管理等工程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富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本专业领域内高级专门人才。课程结构:
2024年5月13日
其他

权威发布 | 青岛大学2024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负责受理关于招生工作中违纪违法问题的信访举报。通信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青岛大学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邮政编码:266071,电话:0532-85955750。第四章
2024年5月9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等你了解

机电工程学院本科专业一览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师资力量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教职员工128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教授17人,副教授39人,具有博士学位67人,泰山学者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外聘院士1人,兼职教授多人。专业设置设有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五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以及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青岛大学校级品牌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为6年)。设有机械与车辆工程系、智能制造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工业设计系5个教学系和青岛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省级示范中心)。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266人,其中本科生1880人,研究生386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4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工程、智能制造技术、动力工程5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处。拥有“电动汽车智能化集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新型动力集成及环保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省部科研技术平台,以及“低碳能源与能源装备节能减排技术团队”“车辆动态仿真及轻量化技术团队”“新型纳米材料与环保装备技术团队”“能源低碳利用团队”等多个特色科研团队。学院科研力量雄厚,承担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重大专项、关键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企业项目等科研项目。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1项、部省市级项目3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60余项,获科研经费6000多万元。获省部级奖励3项,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发表论文12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及CAD/CAM系列图书60余部。人才培养学院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创新。近五年承担和完成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1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省级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学院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突出特色实效,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协会、三维建模协会、机器人协会、无人机协会与设计创新协会等学生科技创新社团为平台,着力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学生科技创新骨干队伍,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等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赛事,近三年来荣获创青春大赛全国银奖一项,全国一等奖30项,二、三等奖30余项,省部级特等奖10项,一等奖70余项,二、三等奖120余项,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已然形成。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强,连续多年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联系电话:85953626专业介绍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工程专业
2024年5月8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音乐学院: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等你了解

音乐学院本科专业一览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院简介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青岛师专音乐系,后师专升为师范学院,1993年并入青岛大学。1995年开办音乐学(音乐教育)本科专业,在该系基础上,2000年11月青岛大学成立艺术学院。2004年学院获得音乐学硕士点,2004年8月改名为“音乐学院”,现今,学院已发展成胶东地区最高音乐学府。学院拥有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四个本科专业,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下的16个方向的音乐学硕士点和音乐表演艺术硕士学位点。音乐学学科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连续获得山东省重点学科,并获批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音乐表演专业获批2021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学院教研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与奖励数项。学院现有学生交响乐团、合唱团、民乐团、室内乐团、舞蹈队等音乐实践演出团体,旨在通过实践巩固理论教学,通过舞台展现教学成果。学院还与美国密苏里大学音乐学院、德国陶森根音乐学院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互派留学生及教师进修互访关系,为学生提供了获得国际先进的音乐技能和知识的机会。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工数量82人,专任教师72人,教授3人,副教授18人。博士数量21人,占专职教师总数29%;毕业于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外留学人才占45%;40岁以下青年教师1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16%。师资队伍的数量和层次在山东省音乐类院校位居前列。学术科研情况近年来学院科研教研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与奖励十余项,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项目一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千万。获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在山东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教师积极参与省级基本功大赛,获团体一等奖、民乐教师组一等奖和二等奖、西洋乐教师组一等奖、键盘教师组三等奖、指挥教师组三等奖等多项奖项。专业介绍音乐学专业音乐学专业是“十一五”“十二五”山东省重点学科,并获批2020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足全国新文科建设,围绕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需求,建设具有国际视野和地方特色的一流音乐学专业,培养未来引领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该专业下设有音乐学理论和音乐教育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具备音乐学、音乐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初步对音乐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的能力,培养能在文化馆站、中小学、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音乐教学、音乐研究、音乐编辑与评论等工作的复合与创新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主干学科包括: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核心课程:音乐学理论方向包含音乐学概论、西方作曲家与作品研究、中国音乐美学思想概论、世界民族音乐等。音乐教育方向包含钢琴与声乐、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材教法。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音乐学论文或评论写作、音乐学学术报告、田野采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习。音乐表演专业音乐表演专业为我校名校建设重点专业,本专业建立于2001年,2009年获批的全国第二批MFA硕士培养单位,获批2021年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涵盖声乐系、管弦系、民乐系、键盘系。利用学院音乐学、作曲、舞蹈学等专业资源和综合大学的跨学科优势,建立了丰富的基础与实践课程体系。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建成了教创演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机制,核心课程包括音乐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音乐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并注重培养综合音乐素养和人文艺术素养。旨在培养掌握系统专业知识,具备高水平艺术创作技能、较高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艺术表现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音乐表演专业拥有近百人的青年交响乐团、青年合唱团、民乐团、室内乐团等演出团体,通过大量的舞台实践巩固完善学科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大量参加演出和比赛的机会,建院来音乐表演师生斩获国际、国内大奖近百项,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舞蹈学专业舞蹈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艺术理论素养,并具备和掌握较强的舞蹈表演艺术能力,能从事各级文艺团体、大中小学舞蹈表演、教学以及编创等工作才能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核心课程包括:舞蹈概论、舞蹈鉴赏与批评、中外舞蹈史、舞蹈基础训练、现代舞基训、剧目排练、舞蹈解剖学、民族民间舞。本专业秉承围绕培养“两台”人才观念,让学生既可以在舞台上淋漓尽致地以肢体语言诠释舞蹈的含义,又可以站在讲台上讲授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旨在培养出一流的舞蹈表演与教育人才。本专业师生获得各届山东省青少年舞蹈大赛专业组一、二、三等奖项多次,连续获得山东省高校基本功大赛优异成绩,在国家级和省级专业舞蹈大赛中获奖百余项。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自2005年起正式招生,2008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专业音乐创作能力和坚实的作曲理论基础,能从事专业音乐创作、音乐理论及教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体现本专业特色的各类综合型人才。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核心课程包括:作曲、和声学、复调、管弦乐配器、曲式学。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学期新作品音乐会、创作比赛以及其他音乐创作实践、各类创作展演与学术研讨、社会调研与采风等。本专业扎根齐鲁传统音乐文化厚土,遵循西方现代作曲技术及其观念与本区域民间音乐艺术资源和素材相结合的教学与创作理念,倡导和培养学生挖掘和继承传统音乐文化基础上的艺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不断修改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将理论专业与实践专业深化融合。音乐学专业不断构建理论教学实践化模式,加大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活动课时,建立“讲台+舞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现代中小学艺术教育新需求的音乐人才,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化能力,使学生可以使课程知识灵活应用于社会、工作等多个方面;音乐表演专业组建了“教、创、演”课程体系,使学生的学习、创作、演出实践能力得到融合发展。强化以大项目为载体,整合不同专业课程形成的新教学模式,依托综合性高校的优势,将音乐表演与其他专业充分融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完成歌剧排演等大型演出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对标国际国内赛事,开展比赛+音乐会实践活动,建立多元化评估评价机制,实现艺术实践的多样化,进一步检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1)课程教学新思想——“文化强国”理念贯彻研究生培养方案贯彻文化强国科学理念,鼓励学术创新,培养学术自信。依托音乐学院的整体优势,优化师资配置,建设复合型、多元型、创新型学科人才。(2)课程改革“新”模式——理论趋于实践教学新做法改变以往的理论课教学模式,增加课程实践活动课时,采用真实案例、情境创设案例研讨、合作探究等手段,增强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借助学院合唱团、交响乐团、舞蹈团等实践平台,建立“讲台+舞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微信平台探索“泛在”式技能表演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培养音乐人才。
2024年5月7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等你了解

电气工程学院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原山东纺织工学院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和1987年成立的原青岛大学电气技术专业。1993年四校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1997年相关专业合并组建电气及自动化工程学院,2018年6月调整组建成立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和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学院目前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院还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省新能源汽车电气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智能电器与智能系统工程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有美国德州仪器、德国西门子等知名企业的联合共建实验室和各专业方向的实习基地。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称号。学院下设电机与电器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系、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系和电气工程专业实验中心。师资力量学院师资队伍雄厚,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博导8人,教授12人,副高职称30余人,博士40余人。优秀教师包括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科睿唯安“
2024年5月5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专业等你了解

师范学院本科专业一览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学院简介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的前身是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发源于1951年成立的青岛教工业余学院,为解决中小学师资严重短缺的现实需求应时而生。1954年更名为青岛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青岛教师进修学校创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此后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的办学地址数次迁转、建制几度分合,直到1978年青岛市恢复并筹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6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青岛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青岛师范专科学校与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更名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合并后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借助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12月,重新组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院发展进入快车道。师范学院现有教育学、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有科技与教育管理研究方向博士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涵盖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等15个学科领域;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4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2人,博士学位教师6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百人工程”理论人才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22人,青岛大学卓越人才6人。拥有“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山东省教育、科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青岛大学培训基地、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青岛心理与精神健康研究院、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心理学实验室等研究、培训机构,是山东省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山东高等教育》(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学院始终坚守“博学弘德,笃志育人”的立院之本,坚持“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的办学理念,坚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发展方向,为办人民满意的好教育倾力奉献,初步形成了“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主导,中小幼纵向衔接”的教师教育体系,数年来培养培训了7.3万余名优秀人才,造就了一大批扎根教育、热爱教育、奉献教育的优秀教师和中小学校长,成为了培育基础教育卓越教师的重要摇篮。学院文化使命:扎根青岛基础教育,发挥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独特优势,建设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师范学院。愿景:建成区域教育研究中心,卓越教师培养基地,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创新策源地。价值观:立师志,修师德,博师学,练师功。院长寄语:亲师信道。秉承“博学弘德,笃志育人”院训,学院注重教师发展,最终为了学生发展!师以爱人,立己达人,让我们师生携手,共同为“塑造灵魂、唤醒卓异”的教育事业奋斗!
2024年5月4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

公共卫生学院招生专业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专业,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24年高考必选科目物理、化学专业介绍专业定位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秉承“天下为公、卫戍健康”的公共卫生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创新型公共卫生人才,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及社会输送高水平的疾病防控专业人才。历史沿革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全国最早的四个医学营养学专业之一。2013年正式建院,现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及硕士专业学位(MPH)授权点,构建起“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培育学科,预防医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五门课程入选省一流课程。现有省级科教平台4个,与10余所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2个研究院及4个国家级二级学会挂靠我院。2024年我院获批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我院实习基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评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培养目标预防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际工作能力和具有科学研究潜能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应具有为公共卫生事业献身的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坚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严谨的科研作风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自主知识更新的能力及较强的发展潜能,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核心课程预防医学课程体系由通识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课程组成。核心课程包括公共卫生学导论、生理学、生物化学、系统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卫生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毒理学基础、儿童少年卫生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师资力量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专任教师64人。其中教授17人,青岛大学首席教授2人,副教授21人,高级实验师3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3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95%。现有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1人,国家杰青1人,泰山学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专家1人,青年泰山学者5人,省海外优青1人,国家一级学会副理事长2人,常务理事1人,理事3人;WHO营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营养专家组专家1人,亚太临床营养学会主席1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科协基础营养学科学传播首席专家1人;国家一级学会分会主任委员4人;省级学会负责人及理事13人,《Asia
2024年5月3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5年独立建院,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青岛大学环境科学系。现设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环境风险评估与损害鉴定微专业,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环境材料4个教学方向。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法医学(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共享环境功能材料、环境生态系统及其复杂性、环境卫生三个学科方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是山东环境科学学会、青岛市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青岛大学博士点培育工程重点学科,2019年以来连续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2021年以来连续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自2021年环境与生态学学科连续进入ESI全球前1%以来,2024年1月进入5‰。近年来,学院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形成了水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海岸带地球化学循环与资源利用、新污染物环境过程与控制、环境功能材料工程、大气监测与污染控制和玄武岩生态应用等研究方向。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设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青岛市碳中和生态环境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新污染物协同防治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大学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研究中心、青岛大学环境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利用联合研究中心、生态环境规划与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共建)等科研平台,还建有青岛大学玄武岩纤维生态应用研究院、节能降碳协同创新现代产业学院。近五年来,承担科研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70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各部委重点项目100余项。在环境及相关领域包括Environmental
2024年4月29日
其他

专业介绍 | 经济学院: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你了解~

经世致用,济民实学经济学院本科专业一览经济学(含数量经济学方向班)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量化金融与金融科技创新实验班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实验班数量经济学基础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学院简介青岛大学经济学院2000年正式建院,其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山东纺织工学院财政金融系。在2015年12月份进行的教学单位布局调整中,由原经济学院、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国际学院经济教学部,重新组建成立新的经济学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济学院已成为具有博士、硕士、本科等完整培养体系,由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保险学、经济统计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六个系组成,在全国和山东省具有较高影响力,特色和优势突出的经济学院之一。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一级学科授权,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硕士一级学科授权,同时拥有金融硕士、保险硕士和应用统计硕士等3种专业硕士类型。学院现设有经济学(含数量经济学方向班)、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4个本科专业,并设有量化金融与金融科技创新实验班、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实验班和数量经济学基础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其中,应用经济学学科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0%,金融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还是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金融学和经济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以金融学专业为核心,与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和经济学等专业组建的专业群,获批“十三五”山东省高水平应用性专业(群)培育建设立项。学院现有教师1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1位教师连续三年入选ESI“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4人,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山东省高端金融人才3人,博士生导师12人,入选青岛大学特聘教授15人,青年卓越人才7人。高级职称占比67.3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达到83.3%。人才培养依托“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青岛大学经略海洋研究中心”、“青岛大学齐鲁乡村振兴研究院”、
2024年4月22日
其他

筑梦青大,圆梦未来 | “ 微光 ”宣讲团赴临沂市鲁州高级中学开展回母校宣讲主题活动

在宣讲活动中,我们介绍了青岛大学的校史校训、校风校纪等内容,同学们纷纷对我校雄厚的历史底蕴表示惊叹,甚至有同学立志报考青岛大学为学业目标。(三)解决学生困惑及疑问
2023年9月3日
其他

院部探索 | 医学部欢迎您!

#点击观看医学部宣传视频点击图片解锁更多院系详情
2022年5月29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音乐学院欢迎您!

http://yyxy.qdu.edu.cn(4)微信号及微信公众号二维码QDyinyuexueyuan2016求学追梦的路上青岛大学为你点亮一份曙光筑梦
2022年5月28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纺织服装学院欢迎您!

点击观看学院宣传视频点击图片解锁更多院系详情
2022年5月27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欢迎您!

从青大开始如你所“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022年5月26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电子信息学院欢迎您!

01专业设置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02研究平台具备基础、专业、研究三级实验平台,1个专业实验中心、8个校级研究所(青岛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所、青岛大学光电技术应用研究所、青岛大学印刷平板显示技术研究所、青岛大学光电子与微波通信研究所、青岛大学SOPC应用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大学多媒体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中心、青岛大学电子装备技术研究所、青岛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实验室),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校级品牌专业;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个专业入选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03校企合作学院拥有一个价值2200万的4英寸芯片设计、制造、检测一体的新工科实训平台,与芯恩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共建一个价值40亿元的8英寸芯片校外实训基地。与海信、香港科汇(亚太)有限公司、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北京随闻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等22个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和联合实验室。04专业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是以电子、电路、信号与信息处理为基础,研究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等的采集、处理、控制与传送的综合性专业。随着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对信号的采集、处理与传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本专业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因适合当今IT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潮流,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十分广泛。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建立于1993年,前身是原山东纺织工学院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000~2005年作为山东省“信息工程试点专业”,2007年获批“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2008年被批准为青岛大学校级品牌专业,2013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20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拥有专任教师12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有国外访问学者经历7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技项目及服务地方的横向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El检索学术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软件著作权十余项。课程设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按照“学科交叉、国际视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开设数学物理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大学物理和实验等)、计算机和软件技术(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等)、电子电路基础(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等)和专业课(通信原理、信号与信息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智能仪器设计技术等)等四大类课程,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软、硬件基础,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专业特色本专业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基本能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以及其突出的交叉性和共享性,不断丰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积淀。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已凝练出较有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学术研究已形成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生物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传感器与信息获取技术等相对成熟的研究方向。开展“以学为中心”教学革命,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创新,引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等各种创新竞赛活动,学生大量参与各类高级别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科竞赛,近几年取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00余项;全员教师参与本科生学业指导,进入教师科研团队,带领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专利等成果。毕业去向近年来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升学、就业方面连创新高,2020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升学率达到46.37%(2020年同专业省内平均20.93%),大部分同学升学到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行业强校深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面非常广,毕业后可到电子信息管理、电子设备、计算机、通信等企业和公司从事开发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比较热门的行业包括计算机软件、电子技术、通信/电信/网络设备、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机械/设备/重工等。优秀学子马晓伟2017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保研至电子科技大学。曾任电子信息学院第五届学生会主席、2017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班长。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青岛银行奖学金、每学期均获得青岛大学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曾获得“山东省百名优秀大学生”、“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青岛大学优秀毕业生”、“青岛大学百名优秀学生干部”、青岛大学“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曾获得第十三届iCAN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第六届山东省大学生电子与信息应用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山东省物联网创造力大赛一等奖、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第十六届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第九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主持及参与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滑动预览更多)宋伟201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保研至北京邮电大学。曾多次获得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学习优秀二等奖学金2次、青岛银行奖学金。曾获得第十届“中国电机工程学生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高数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赛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TI杯二等奖、第十四届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高信杯”青岛市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第八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青岛大学“优秀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获得NILabVIEW助理开发工程师认证证书。(滑动预览更多)通信工程专业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发展迅猛,在快速改变着社会发展形态的同时,已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各项技术发展和应用都依托于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发展,5G通信成为国家新基建重点建设项目。该行业亟需大量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坚实开发能力与浓厚创新意识的通信类创新型人才。青岛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线,融合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科学于一体,使学生系统地从现代通信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系统综合到重大应用的全过程中掌握通信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本领域前沿技术,旨在培养具有“厚基础、宽视野、重创新、强实践”的通信与信息领域创新型工程应用与开发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2000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迄今,连续培养毕业生18届,近五年毕业本科生331人。现有在校本科生263人,2018级80人,2019级92人,2020级91人,另外,2021级大类招生180人(包括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尚未分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一本”分数线招生,近年来,第一志愿率为100%,录取分数高出山东省一本线40-80分。本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和信息领域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健全人格和健康身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技术管理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师资队伍本专业教师年轻有活力,是学院教学、科研、学生创新培养的中坚力量,有专任教师14人,博士率100%,教授1人,副教授7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8人,有企业工程背景5人,平均年龄41岁。近五年,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优秀中青年基金、企业委托技术开发课题30余项,发表SCI/El检索学术论文百余篇。专业老师全员热情投入学生培养,承担学业导师,一对一指导学生丛生,从入学到考研就业,吸引本科生进入自己的科研团队,指导本科生创新竞赛。课程设置通信工程专业按照“学科交叉、国际视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开设数学物理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论、复变函数、大学物理和实验等)、计算机和软件技术(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等)、电子电路基础(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等)和专业课(通信原理、信号与信息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嵌入式、数字图像处理、现代交换技术等)等四大类课程,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软、硬件基础,信息处理、传输、和网络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等。专业特色本专业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修学内容: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多媒体通信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目前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凝练出现代通信技术和多媒体通信技术两个方向,科学研究形成了包括下一代无线通信、宽带高速率通信、射频天线、沉浸式多媒体通信等研究方向。在本科生培养中开展“以学为中心”教学革命,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创新,引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等各种创新竞赛活动,学生大量参与各类高级别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科竞赛。近3年,该专业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省级2项,校级35项,获得各类竞赛国家级奖项33项,省级奖项152项;全员教师参与本科生学业指导,吸纳本科生进入教师科研团队,带领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专利等成果,以学生为第一位的各类学术论文31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0篇,授权专利2项。部分学生获奖和论文发表情况毕业去向近年来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升学就业连创新高,2017届毕业生,升学率31.11%,2018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升学率达到47.78%(2017年同专业省内平均22.29%),2019届毕业生国内外升学率46.58%;2020届毕业生国内外升学率53.47%,2021届毕业生国内外升学率达到60.53%(省内同专业比率为32.3%),升学率省内排名连续两年位列第一。大部分同学升学到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行业强校继续深造。近3年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一次正式就业率分别为93.0%,99.01%和100%,平均高出省平均值20个百分点;就业专业对口率就业超80%,就业单位包括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商,信息科技公司,海康威视,歌尔声学,青岛地铁,济南铁路局,银行,机场等企事业单位。近5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2019-2021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学生活动教师指导本科生创新活动本科生进行工程实训师生联席会议——学生参与专业建设本科生出席国际会议本科生进行工程见习实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纳英才班)青岛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并正式招生,青岛大学是国内高校中率先、山东省省属高校中首个设置该专业的高校。青岛大学为了对接“新工科”建设、促进山东省“新旧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微电子学科发展,于2018年5月16日成立了微纳技术学院,学院由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产业之父、董事长,中芯国际创始人、首任董事长兼CEO专家张汝京博士任终身名誉院长(兼特聘教授)。青岛大学携手芯恩共建了山东省唯一一条价值数十亿的8寸芯片实训用基地,于2018年7月4日正式揭牌。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年完成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察工作。研究平台本专业具备基础、专业、研究三级实验平台,1个专业实验中心、1个青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校级研究所(青岛大学印刷平板显示技术研究所、青岛大学光电子与微波通信研究所、青岛大学SOPC应用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大学电子装备技术研究所),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山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联盟副主任单位,中国红外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单位。师资力量微电子工程与科学专业现有专业教师32人,教授9人,副教授17人,讲师6人,研究生导师25人。其中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特聘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1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15人,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2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其中留学归国博士16人。学院积极引进行业人才,聘请企业技术、管理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产业教授,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应用技术研发能力。目前学院具有学术背景和产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16人。专业情况微纳技术是继IT、生物技术之后,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是未来数十年高增长新兴产业,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是当今高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微纳英才班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模式打造培养集成电路芯片产业人才的“黄埔军校”。微纳英才班依托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本专业在校本科生540人。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知识、扎实的微电子学专业基础理论、卓越的实验技能和工程素养,在集成电路芯片及其它半导体器件设计、制造工艺和新材料新技术研发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相关工作;同时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适应国际国内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发展需要的领军人才、工程技术精英和管理大师。科研成果近五年,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重点项目、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优秀中青年基金、博士后基金、企业横向项目50余项,经费3200万。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SC/El检索学术论文87篇。课程设置本专业采用国际办学理念、企业导师参与等模式开设了系列课程,其中包括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基础物理、现代物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和计算机概论、微机原理、计算机系统、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工艺、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逻辑器件与EDA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电磁兼容概论、电磁场与电磁波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微电子学课程设计、微电子学专业实验、微电子专业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微电子专业实习、微电子毕业设计(论文)等,使学生掌握微纳器件工艺、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制造与测试等。专业特色本专业于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并正式招生。本专业2013年入选“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8年青岛大学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号召成立了微纳技术学院,由有“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产业之父”之称的芯恩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汝京博士任终身名誉院长、产业教授。2018年学院被授予山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本专业拥有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EDA、集成电路工艺仿真、集成电路器件仿真、集成电路微纳工艺、微纳芯片检测分析等7个微纳器件与集成电路芯片实训室,研发设备总值2200万元。2018年7月青岛大学与与芯恩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签约共建了山东省目前唯一的一条价值40亿元的8英寸芯片校外实训基地。近五年,本专业本科生获全国数学建模大赛、集成电路设计大赛、互联网+等国家级各类竞赛奖项38项,省级奖项56项,发表SCI论文1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毕业去向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被保送或考取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大批毕业生到海尔、海信、芯恩集团、世芯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青岛晶尊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航天半导体所等知名大公司工作。考研率和就业率一直遥遥领先,多次入选青岛大学十大热门就业专业,2021年就业率98%,2021年考研升学率57%。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坚持思政育人、加强专业育人、推进文化育人、强化实践育人,确立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毕业率、就业率、深造率、出国率为四个抓手,以科技竞赛为突破的“一四一”学生工作主线,营造“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有温馨”的育人环境,将“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考研就业以学风建设和学业管理为核心,考研率稳步提升,2017届为30.19%,2018届为42.03%,2019届为50%,2020届为40%,2021届为57.14%。本专业升学率均居省内院校排名前列。建立以党政一把手主抓,院系贯通协作,构建全员参与就业、全程指导就业、全方位实现就业的“三全”就业工作体系。本专业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2018届为93.35%,2019届为92%,,2019届为93.33%,2021届为97.62%。2017-2021届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生考研情况2017-2021届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生就业率情况(年底统计数据)学科竞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搭建学科竞赛平台,促进双创人才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竞赛和比赛,2020年学生获学科竞赛类奖项共74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部级53项,校市级5项。各类期刊论文发表8篇,发明专利多项。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27项,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23项。2020年青年教师孙中森、徐滨分别指导学生参加A类竞赛-全国第四届集成电路设计大赛、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分别斩获一等奖。2021年郑宇教师、刘田教师指导本科生参加A类竞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分别斩获一等奖。优秀学子吕鲁豫2018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保送至电子科技大学。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三菱日联银行奖学金、青岛大学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5次;曾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青岛大学优秀毕业生、青岛大学百名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学习标兵2次、优秀团员2次等荣誉称号。在竞赛方面,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赛区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省三等奖和校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二等奖、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省二等奖、青岛大学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等。在科研方面,参加“高灵敏度电容式仿生触觉传感器”省级大创项目,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和第二作者身份撰写SCI论文,并申请一项发明专利。(滑动预览更多)李家民2018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保送至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青啤奖学金、青岛银行奖学金、青岛大学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5次,曾获山东省优秀学生、青岛大学百名优秀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科研方面:作为负责人主持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高灵敏度电容式仿生触觉传感器》,顺利结项并完成两篇论文在投SCI期刊。竞赛方面: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一等奖、第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组)国家二等奖、省级二等奖、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等8项校级及以上竞赛奖项。(滑动预览更多)郝彦阔2017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中共预备党员,连续三年学习成绩和综合成绩均为专业第一名,2020年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曾任微纳技术学院电子设计学社副社长、班级学习委员。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山东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一等奖等14项校级以上奖项,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青岛大学“十佳”优秀学生和青岛大学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得国家奖学金、青岛大学校长奖学金和青岛大学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作为负责人主持一项省级大创项目,以共同作者身份发表一篇中科院一区论文。(滑动预览更多)李开钦2017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推免至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光学工程专业。曾任微纳技术学院学生会公益部干事、2017级微电子一班组织委员、青岛大学2017年度优秀团员,青岛大学2018年度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学生、2019年青岛大学学习标兵。获得学习优秀二等奖学金两次,参加了青岛市马拉松志愿者工作。获得青岛大学学习优秀二等奖学金两次,参加了18级辅导员助理工作,获得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B类三等奖、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岛大学决赛银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第十四届青岛大学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参与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获得“一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实用新型专利和“农业环境监测主机盒”外观设计专利。(滑动预览更多)王昱冲2016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保送至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在校期间曾获东京三菱日联奖学金、校长奖学金、青岛大学优秀毕业生、校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校学习优秀二等奖学金、学习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奖项。科研方面:在校期间共发表三篇SCI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参与申请三项发明专利(授权一项)。竞赛方面: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一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组)三等奖、第八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组)二等奖、五一数学建模三等奖、第十六届“挑战杯”青岛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滑动预览更多)张婷婷2015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保研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曾任电子信息学院校友部副部长,礼仪社社长,主持社副社长,15级微电子学习委员。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赛区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青岛大学赛区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青岛市高校数学建模联赛一等奖、多次获得青岛大学优秀学习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多次获得青岛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称号、青岛第五届五四朗诵比赛决赛优秀奖。作为负责人主持创新实验项目“三元P型薄膜晶体管的制备及其研究”,制备高迁移率P型TFT器件并顺利结项。(滑动预览更多)学生活动师长有约特色主题活动,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凝聚思政工作合力,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邀请专任教师、思政专家、党政管理人员、杰出校友、业界导师及优秀学长等,就不同主题与学生进行不定期面对面交流,并形成常态机制。“翻转课堂”是专业建设中的特色活动之一,思政育人的创新模式。“团我力量,展我风采”团支部风采展,以“全面发展做新时代共青团员”为主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充分体现了我专业学生积极向上的青春风貌。产学合作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注重校企合作,与芯恩集成电路有限公司、香港科汇(亚太)有限公司、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北京随闻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等22个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和联合实验室;与市南软件园、动漫产业园、海信创智谷、蓝色硅谷、红岛高新区等多个孵化器、产业园、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形式灵活、内容广泛、关系密切的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020年成为青岛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培养联盟理事长单位。国际合作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视开展国际合作,已经与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哈尔科夫无线电电子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签署了友好学院协议。在此框架下,2019年派出7名优秀研究生赴日本和乌克兰进行三个月的短期交流,邀请了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进行交流和讲座20余次,为学生拓宽国际视野、追踪国际前沿领域等方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几年来,由本科生参与的国际学术会议超过30余次,撰写SCI、EI检索的高水平论文50余篇,同时在国外名师的指导下,开设多门英语和双语课程。05联系方式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夏路308号青岛大学东院诚思楼电话:0532-85955903网址:https://dzxxxy.qdu.edu.cn/QQ招生咨询群:862456441求学追梦的路上青岛大学为你点亮一份曙光筑梦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 商学院欢迎您!

欢迎您!点击图片解锁更多院系详情
2022年5月23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欢迎您!

01教学机构与本科专业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4个教学系,以及实验教学中心、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6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软件工程”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群”获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立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群”获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02一级学科及学位授权点学院设有的3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连续入选2020、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榜”,其中软件工程排名前30%(34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名前40%(98位),网络空间安全排名前50%(37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列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全球第213
2022年5月22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生命科学学院欢迎您!

点击图片解锁更多院系详情
2022年5月20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 质量与标准化学院欢迎您!

Mujica)、ISO副秘书长尼古拉斯•弗莱瑞(Nicolas
2022年5月19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自动化学院欢迎您!

点击观看自动化专业宣传视频点击观看机器人工程专业宣传视频点击图片解锁更多院系详情
2022年5月18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 美术学院欢迎您!

欢迎您!点击图片解锁更多院系详情
2022年5月17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电气工程学院欢迎您!

点击观看宣传视频点击图片解锁更多院系详情
2022年5月16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机电工程学院欢迎您!

点击图片解锁更多院系详情
2022年5月15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欢迎您!

点击观看学院宣传片点击图片解锁更多院系详情
2022年5月14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欢迎您!

东方卫视PPTV财经频道供职,国内第一个证券视频平台股拍app负责人●吕振
2022年5月13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物理科学学院欢迎您!

点击图片解锁更多院系详情
2022年5月12日
其他

院部探索 | 体育学院欢迎您

专业核心课程: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项目(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羽毛球)理论与实践等。
2022年5月11日
其他

院部探索丨化学化工学院欢迎您!

点击图片解锁更多院系详情
2022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