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

其他

中英国际低碳学院202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圆满举办

何义亮宣读表彰名单。低碳学院4名毕业生荣获“2024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12名毕业生荣获“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3名毕业生荣获“就业引导专项校优秀毕业生”。毕业生代表发言
3月28日 上午 11:01
其他

海聚英才,携手同行|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诚邀海外英才申报2024年国家海外优青项目

01项目简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02申请人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2)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3)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4)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4年项目申报截止(2024年4月15日)之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5)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6)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以上申报条件均参照2023年项目申报指南,2024年正式申报条件及要求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2024年项目指南为准,敬请关注: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module1178/page1.htm通知通告03薪酬福利1.
1月17日 下午 10:36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诚邀您申报国家优青(海外)项目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3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诚邀您申报国家优青(海外)项目!一、项目定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二、申请人条件0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2)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含)以后;(3)具有博士学位;(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02限项要求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三、薪酬福利1.
其他

二轮通知|诚邀您参加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第三届低碳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碳”索之路,携手前行!低碳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中英国际低碳学院承办的面向全球优秀青年学者的学术盛会,亦成为低碳学院广纳贤才重要平台。旨在为国内外优秀青年才俊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合作交流等形式,围绕低碳科技、碳金融、碳管理等研究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展开学术研讨,促进不同领域的交叉合作。
其他

诚邀您参加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第二届低碳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诚邀您参加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第二届低碳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聚焦中和,“碳”索未来
其他

优秀毕业生|何涛:无奋斗,不青春

2021届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个人简00介何涛,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2018级动力工程(低碳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齐飞教授,2021届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曾任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学生会宣传部干事;曾获2019年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教育部主办)路演第一名;并参加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世界智能大会黑客马拉松等科创比赛,并斩获佳绩。毕业后将赴英特尔工作。无奋斗,不青春诚信是人行走的名片,Science和Nature也换不来的,而且做事也要干练果断学业筑基学业是每一名在校研究生的筑基阶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后面的科研发展。抱着“科技报国”的理想,结合动力工程和国家重点战略发展方向,觉得“两机专项”,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是一个比较好的结合方向,而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的燃烧原理是抑制其发展的重要原因。齐老师是国内燃烧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国际燃烧学会主席,通过学长介绍,联系了齐老师,并和齐老师探讨了硕士研究生阶段思路和想法,了解到制约燃烧发展的很大原因是目前燃烧的原理研究分析在现有技术手段上已经达到瓶颈,需要借助先进的燃烧诊断技术对燃烧过程更加细节的信息进行分析,由此选择了燃烧激光诊断的前沿方向。燃烧激光诊断不仅仅需要对燃烧等热力学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外,还需要对激光,光路等有很好的掌握。由此专业课我便选择了工程热力学、高等燃烧学和传感器和测试原理。由于本科专业和研究生的专业不同,专业课程这一块,以前没有任何基础。专业课基础很大程度上影响后期的科研工作的展开和可持续性。为此,给自己设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在杜艳平老师、董雪老师、薛渊老师分别教授《工程热力学》、《传感器与测试原理》、以及《高等燃烧学》课程之前先观看MOOC上对应的国家精品课以及B站上的优质课程,这些精品课浅入深出,对于我这种没有基础的人来说入门较为友好,先对重要的知识点有较为宏观的认识了解,对不懂的地方做好笔记,上课的时候着重听老师的分析推导,课后再观看精品课的对应内容,加深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确实每次观看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能力都在提升。研究生一年级阶段除了学好专业课程外,也广泛阅读文献,深入了解激光燃烧诊断的发展前沿,并学习使用相应的数学工具。在大量的文献调研中发现,机器学习的方法在处理具有局部相关性的问题且具有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情况下生成能够拟合自然规律的模型。经过深入思考,认为火焰燃烧确实是符合局部相关问题且通过高速相机可以采取到大量的燃烧的图像,机器学习在燃烧研究的某些方面或许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确定了研究的方向点后,便思考着如何一步一步实践开来。正好董老师当时在做“交大行者”无人驾驶平台的项目,这将是一个机器学习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也成功加入董老师的项目中,主要参与实现无人小车的车道线检测功能实现。在这期间又是一次从零到一的过程,不仅要学习专业课程,还有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图像处理的知识以及机器学习知识。每一门知识都很重要,为了不落下每一门知识,赶在比赛节点前熬夜调试代码,测试车辆,早出晚归,懒觉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奢望。在这种大压力下,也一度想过放弃,但是每次想到“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又咬紧牙关,继续投入到战斗之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研究生一年级结束时,在各种项目、比赛以及大量新知识要学习的情况下,我这个跨专业零基础的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也没有落下,分别取得了B+,A,A的成绩,学业奖学金从入学时间的二等学金上升到一等奖学金。科研实践筑体有了之前的基础,在辅助师兄做实验的时候,便很快地学会了激光器、像素增强器、高速相机等设备的使用;光路调节;气路的连接,并对燃烧的真实情况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认识,为后面对燃烧模态切换的时序预测实验和模型建立打下基础。由于激光和燃烧都属于危险程度较高的实验,在掌握了实验设备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之后,我便独立开展了自己的科研项目,从实验工况的选择、火焰图像序列的采集、到模型的不断调整优化以及几百组数据的整理,最后实现了从时序上对火焰未来状态实现了较为正确的预测。在模型优化调整和数据除了的过程中,多组数据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其中的一组或几组数据由于自己的小失误而导致结果的错误,在多次为自己的粗心买单之后,强迫自己养成细致认真、精益求精的科研素养。科研过程中时刻谨记齐老师组会时多次强调“诚信是人行走的名片,Science和Nature也换不来的,而且做事也要干练果断”,在实验数据出现错误不理想的情况下,便迅速调整自己的实验方案,实事求是,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经得住考验。经过齐老师等几位老师的认真审核把关后,目前论文也已经投出。在科研之余也勇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区,积极参加比赛活动,增强自己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了解行业的目前需求,学习工程实践的经验,也不断尝试新的可能性,挑战自己的极限,同时也能够结交更多优秀的人。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黑客马拉松比赛现场中,三天两夜,彻夜调代码,debug;在“华为杯”中国研究生第十六届数学建模大赛3天中,快速调研,方法实现并写成论文;在Arm中国周易Alot大赛中,实现模型在嵌入式开发版和小众推理器的部署;在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为期一周的培训,覆盖Open-Vino的使用和FPGA的编程等学习内容,以及最后的路演答辩。在这些比赛和训练营中,学会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效率,快速学习并把事情付诸于实践,以及团队的沟通合作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和这群优秀的同学相处和沟通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他们的优点,以及他们对于职业的规划和未来的看法,同时也很庆幸较早地发现了不少自己不足的地方。最终也都也功夫不负有心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步一步地向着更好的自己迈进。为了努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交大人,作为专业硕士,需要学习社会工程实践的思想,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在保证学习成绩和科研进度的情况下,去到英特尔和开放智能实验室实习,在前后共5个月实习过程中,虽然时间并不是很长,也确实学习到一些平时实验室和课堂上没有接触的东西,扩宽了眼界,也增强了了自己的软硬实力。实习过程中我也不是单纯地为了实习而实习,而是为了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用科研思想指导自己的实习工作,同时也将实习过程中学到的技术和经验反哺科研,解决和优化自己的科研。工程实践方面,了解目前行业聚焦的方向,学习规划化的工程流程,学会了使用git进行代码管理,避免多次修改后备份,最重要的是防止修改代码后,时间过长而忘记的修改思路等情况,保证工作内容更加整洁,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以及很好地实现工作的转接。另外在是实习的过程中,和不同的部门进行合作,增强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为毕业后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健康生活筑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进一步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在忙碌的课业、科研、比赛、项目、实习之外,我也每周抽出5-6小时锻炼身体。在临港期间经常经过临港大道沿经滴水湖来到南汇观海公园的海岸线上骑行,在海风中能让自己精神舒缓一些,也能够静静地思考自己的未来的方向;在闵行校园由于城市道路车辆较多,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跑步和游泳便成为了主要的运动方式,慢跑和游泳除了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体魄外,也锻炼自己毅力,使自己对事情也更加的具有耐心,凡事多坚持一下,或许将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曾多次参加学校的“庆国庆”,“一二九”长跑活动,也代表学院参加校运会的游泳项目,将自己当作集体的一份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完成自己的使命。除了身体的健康,思想的健康也尤为重要。目前国际上形势纷乱,社会上也存在有各种思潮,稍有不慎,涉世未深的我们便容易被表面的“伪装”所欺骗,成为居心叵测之徒的枪手和帮凶,做出有愧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事情,辜负国家、学校和父母的培养和教育。为此我积极向党组织靠齐,研究生一年级阶段便主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希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高度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抵挡社会上不良社会风气和思潮侵蚀,少走弯路和错路,而行走在前往光明前途的正道。做一个体魄上强健,思想上积极,有魄力,有担当,对国家和社会能有所贡献的青年。从少不更事的懵懂少年,到现在即将踏入社会的责任担当,这段过程中也经历过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有悲伤有沮丧,但是更重要的是有亲人、朋友、老师等一路上对我的支持引导和帮助,我才能够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辛酸中走出来;我才能够跳出固有的思维方式;我才能够不断鼓起勇气开始新的挑战和征程。值此机会,感谢一直在背后鼓励支持和帮助我的各位亲朋好友;感谢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学生培养;感谢学校为我们营造的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感谢老师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无奋斗,不青春。在这个新技术、新思想不断更迭骤变时代,身为即将跨出交大门槛的交大青年,希望自己不忘林校长的殷殷期望,谨记导师的悉心教导,心念同学的支持和鼓励,勇敢大迈步地走进新时代的浪潮,希望自己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民族奋斗事业之中,做一个合格“交大人”,同时也希望自己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把自己的精力奉献给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技发展。来源:学院学工办编辑:学院党政办-宣传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诚邀您申报国家优青(海外)项目

(5)在2021年4月30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其他

邀您相约云端!上海交通大学2020首届低碳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坐落于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上海,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且享有崇高学术声誉的著名大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