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

其他

预告 | 2022级“优中选优信息工程专业实验班”招生选拔宣讲会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开展2022级“优中选优信息工程专业实验班”招生选拔工作的通知为保障系统工程总体性人才生源质量,培养复合型信息工程创新人才,现启动2022级“优中选优信息工程专业实验班”招生选拔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2023年5月4日
其他

喜报!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在“智信杯”首届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荣获三等奖!

2022年12月29日,“智信杯”首届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表彰会在线上举行,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链式收割机”队获得大赛三等奖!该参赛队由我院21级博士李昌镐(队长)、21级硕士李刚和周传凯三位同学组成,在罗宗富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从总体框架到细节推敲,从概念设计到可行性分析,历经两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形成参加决赛的作品方案,最终从22所高校的116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概念设计类三等奖和1万元奖金。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奖团队概念设计类获奖团队名单“智信杯”比赛官方海报本次比赛受中国宇航学会、中国仿真学会和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指导,由航天三院联合7所高校共同举办,旨在促进大学生走进国防、走进航天,推动学科知识在重大战略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智信杯”表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才等评委肯定了竞赛的成绩,呼吁青年同志们要把实现人生价值与推动国家发展统一起来。航天三院体系总体部张克主任表明“智信杯”以“探索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为理念,着力打造思维碰撞、展示智慧的青年成长“练兵场”,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此次竞赛为各高校提供了高水平的竞技平台,也为参赛团队提供了与国内一流航天院校同台竞技的机会。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参赛团队同学秉承着“科技创新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理念,积极协作,合理分配任务,对作品进行充分地材料调研、设计构思、概念创新,通过不断的梳理思路、严谨推断,最终形成兼具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设计方案。经过本次比赛,同学们不仅在专业技能和思维上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增进了科研协作默契,还培养了大学生国家安全观,促进了团队建设,取得佳绩。——宣传媒体中心——编辑:李昌镐
2023年1月9日
其他

喜报!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在2022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大学生启航赛中获得铜奖!

2022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大学生启航赛决赛近日在广州顺利举行,我院博士生田松岩参与创办的博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企业组铜奖。本次大赛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等做出新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大学生、技能人才等各类群体的创业创新热情。其中晋级决赛的项目主要聚焦硬科技、数字化等相关领域,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难题”,充分彰显了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创造的能力和担当。博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由我院田松岩博士在校创办,王劲博老师担任公司CTO,硕士生刘礼谦出任产品经理。学院陈洪波教授给参赛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指导。创业团队将多年深耕的先进算法与嵌入式计算平台进行耦合发展,充分运用团队研究经验和开发能力,提出了与算法适配应用的妙算计算平台核心模块,逐步形成产品化能力。产品概念图和潜在应用场景参赛的过程中,创业团队成员积极收集资料,做好调研市场,参考产品案例,开会确定产品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方向。经过两个多月优化,通过三轮参赛答辩,团队一路由复活赛杀入决赛,最终取得决赛第12名的好成绩,荣获企业组铜奖。本次创业大赛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科研技能,开拓了科学视野,更增强了团队组织协作能力和产业化应用能力的宝贵经验,为学院的产学研相辅相成的道路开启了新的篇章。比赛现场花絮——宣传媒体中心——编辑:田松岩
2022年12月26日
其他

喜报!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在第二届“谷歌智能手机分米级挑战赛” 斩获银牌!

报近日,第二届“谷歌智能手机分米级挑战赛”
2022年8月24日
其他

青春心向党,百年再启航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青春心向党,百年再启航2022年5月10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团委高度重视,组织师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等直播平台收看大会内容。学院师生积极响应,热切关注大会的召开盛况,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热议大会。图
其他

教师风采 | 王劲博老师:不忘初心,做好学生科研启蒙的引路人

个人简介王劲博,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2019年4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2019年6月起于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就职,主要从事飞行器系统工程、飞行器计算制导、无人机技术、最优控制理论等方向研究,在职期间负责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在学院党总支任宣传委员、青年委员,兼任硕士生党支部书记,同时担任2019级研究生班主任,获得中山大学2021年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一、
其他

学生风采|朱蕾:以热情奔赴美好,用探索追求卓越

学生简介朱蕾,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中山大学校级捐赠奖学金、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现为系18级本科实验班班长,拟保研至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刚步入大学之际,朱蕾以终为始地思索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大学毕业时我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经历了三年多的不断探索与尝试,朱蕾已经找到了答案。曾痛苦于与新事物“交手”的失利,也曾享受成功后的喜悦,曾顿悟于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的交流,如今的她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和姿态:始终如一地热爱学习,永远不要放弃尝试,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披荆斩棘的学习之路:永葆激情
其他

学生风采 | 崔杰奇:把握机会,潜心科研,在广阔的平台逐梦成长

个人简介崔杰奇,男,汉族,1996年11月出生,共青团员,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级硕士生。在校期间曾获研究生一等奖助金,并参与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与联培单位军事科学院合作的科研项目——《5GX网多级协同云原生应用智能运维研究》,现已获得阿里巴巴基础平台研发工程师、字节跳动后端开发工程师(基础架构)、腾讯云计算开发工程师等多个offer。把握机会,心怀感恩崔杰奇坦言,当初因机缘巧合来到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己对于学院的了解尚且不深,但这种未知在他看来,更像是一种缘分和机会。于是,他选择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来迎接这份未知。在对学院的定位、研究领域和培养特色等逐渐有了一个全面认识之后,崔杰奇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有了清晰的规划,并告诫自己,要抓住机会,好好珍惜当下。崔杰奇还特别强调了对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感激之情。他谈到,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传富副院长给予了他许多学习上乃至生活上的帮助和指导,计算机学院的陈鹏飞老师也在科研上给了他许多具体而有益的指导。得益于学院的联合培养模式,学院以联培单位的科研项目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教学科研平台情况,为其定制了培养方案,研究生阶段在学校培养开展科研。崔杰奇同学的在学期间得到了学院导师及联培导师的悉心指导,既学习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理论,也参与了更多方面多领域的科研项目,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他的科研能力也达到了更高水平。崔杰奇的简历上罗列了多项专利和论文,这些成果和荣誉既体现了他研究生期间的综合能力和不懈努力,也展示了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优越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潜心科研,保持热忱当回忆起刚入学的时候,崔杰奇最大的感受就是焦虑。研一开始时,繁重的课业把他压得透不过气来,初次踏上科研的道路时也遇到了重重阻碍,焦虑的情绪在一次次受挫中不断累加。在科研的道路上,焦虑总是如影随形,当谈到如何缓解焦虑情绪时,他表示顺其自然即可。“我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当我逐渐适应这样的生活,并以平常心直面困难时,焦虑就会在我的专注和成长中逐步消减。”而当焦虑达到阈值时,崔杰奇会选择适当放松,他说道,“过度焦虑的情况下,不要强迫自己陷在难题中,那样会适得其反。倒不如出去走走看看,说不定峰回路转,脑海里会迸发出不一样的思路。”在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这三年中,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科研上,崔杰奇始终带着满腔热忱去面对挑战。他说:“我比较热爱计算机领域,关于它的一切我都愿意去学,当遇到难题时我也很享受解决它的过程。对于学到的东西能直接带给我什么成果或荣誉,是否有利于我未来的发展,我其实并不太看重。我所关注的只是学科本身。因为我喜欢,我就去学、去研究,就这么简单。”正是由于这份纯粹的热爱,使得他能够耐得住科研的寂寞,扛得住失败的打击,保持住热忱的初心,最终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崔杰奇与阿里云原生同事合影(左二)不忘初心,坚定前行谈到未来的规划时,崔杰奇表示,自己从本科时就决定成为一名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时至今日,他的这个想法从未改变。“因为互联网行业很有竞争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在未来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崔杰奇笑着说,“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对互联网行业一直都很感兴趣。我认为,从事这个行业虽然会比较劳累,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但工作时也会充满激情和挑战,做出的成果能带给我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且我相信,我在互联网行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前景,能在这个行业里发光发热。”崔杰奇还考虑在未来继续深造。他认为,自己对科研怀有较高的热爱,如果下定决心读博,会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领域一直研究深耕,努力拼搏出属于自己的更广阔的天地。导师课题组全体成员合影(第一排右一)薪火相传,踔厉奋发如今,崔杰奇即将开启新的人生旅程,一路上他获得过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也希望将一些个人经验分享给师弟师妹们:“首先,要建立自信和对所从事方向的信心,这样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实力;其次,要沉下心钻研,避免浮躁,才能看得长远,做出有价值的事;最后,选择远比努力重要,不要一昧地关注自己的付出,也应时刻观察社会、行业发展大环境。”
其他

教师风采 | 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庄学彬老师:用航天精神引领探索之路

的引人理念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学院层面,系统学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相关顶尖科研院所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更让庄老师感受到学院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