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为“知”而“行” 唯“光”而“明”--記方城縣光明學校
2019年7月,位于释之故里、潘水河畔的方城县光明学校再次传来喜讯,在本年度的中招考试中,光明学校重点高中的上线率超过60%,荣登全县37所公民办中学第三名、民办中学榜首,再次刷新历史新高。然而,很少人知道这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是光明全体教职员工对人生信念的一路砥砺与前行,对教育价值的不懈探索与追求。近日,笔者走访了光明学校的创办人常金龙和牛渠方夫妇,进一步去感受光明人的情怀与担当,并寻找到光明学校成功的秘诀与法宝。怀有梦想的种子,哪怕落在不起眼的烂泥上,最终也会破土而出。这句话用在常金龙和牛渠方夫妇身上再恰当不过。他们曾在公办学校任教十年,常金龙更是27岁就当上了一个中学的副校长。可他们在30岁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毅然放弃了在公办学校安逸的工作环境和已取得的惹人成就,白手起家去创办光明学校。在事业的起步阶段,他们没有资金,没有校舍,没有外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债台高铸,不得不去东挪西借,甚至把父母的养老钱都拿出来办学。最终,他们凭着一种顽强的信念杀开了一条血路,从当初的租房子、找贷款,只有一百多个学生,到今天建成四栋教学楼、标准化的学生食堂、能容六百人的会议室以及花园式的校园,学生达到1000多人,教职工60多人,成为方城县民办学校中的一面旗帜。寻找生命的意义有多种途径,但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常金龙夫妇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不遛狗,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通过教育,去改变更多人和更多家庭的命运,去塑造更多的社会有用之才。光明学校自建校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探索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民办教育的方向和出路。经过长期的实践,他们最终探索出一套“学校主导、家校互动、社会支持”的办学模式,成为行业的真正弄潮儿。更为难得的是,他们以博大的人文情怀,结合当前农村留守孩子多的现实情况,采取低学费、高服务的理念,关注社会弱势和贫困人群,不仅解决了很多家庭的实际困难,也圆了无数孩子求学的梦想,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为提高教学质量,光明学校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其实早在2006年,光明学校就开展了“学《弟子规》,做光明人”教育实践活动,并被南阳市教科所授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从2014年起,光明学校正式引进读经教育,把经典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内容。为了在全校营造良好的读经氛围,学校成立了国学读书社,对全体教师进行读经培训,并采用涨工资等多种激励手段鼓励教师把读经当成一种自觉的文化追求。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中也迅速掀起读经高潮,学校对读经优秀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表扬,对他们发放比考阶段第一名还丰厚的奖品。同时还在家长微信群里开展读经活动,由学校评出读经优秀家长和优秀家庭,调动孩子家长共读经典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推广,如今读经已成为光明学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和日常活动,经典教育成为光明学校最具特色和魅力的教学内容。“善由心始,为善必昌;善者大美,因善而终”。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精神力量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光明学校的读经教育重在利用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宽容友善、团结合作、尊老爱幼等核心文化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完整、独立的人格。如今,走在光明学校的校园里,在那不绝于耳的读经声中,你可感受到春花的烂漫、夏日的火热、秋果的芳香、冬雪的晶莹……经典犹如一缕缕清新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为他们指明了人生的航向。熟读经典,让学生树立了理想,增强了自信,学会了自律,懂得了感恩。通过读经,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氛围浓厚了,学习毅力变强了,经典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光明学校已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因为人类一直在攀登;天底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因为路一直在人类脚下延伸。如今,光明学校已经渡过了17个春秋。期间,他们虽然经历了无数的曲折,但他们依然初心不改,依然坚定前行。不是杰出者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不管梦想多么遥远,但它永远都在自己心中。光明学校是个追逐梦想的地方,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2019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