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研究

其他

《中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金浪“写实”挑战下的艺境创构——从与徐悲鸿的对照看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论构建刘阳新时期文论中的改笔现象及其学术史意义——兼谈文艺学的文献学问题汤奇云论创造社的“转向”及其对现实主义文论的贡献毕晓
2月7日 上午 9:00
其他

《中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

帅古代文论经学语境下的文学解读与“务探诗人意旨”的文本阐释——方玉润《诗经原始》的诗学意蕴
2023年2月9日
其他

《中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

中国文学研究总第145期2022年2理论研究“模子”互照与“第三种诗学”
2022年5月12日
其他

吴怀东 ‖ 杜甫《杂述》《秋述》文体形态及其源流考论

页。④按,李翱《陆歙州述》虽议论较多,但仍属于传记体。“自述”文体今日仍然流行,是撰写者对个人活动的记录与叙述,内容亦属于传记。⑤吴曾祺:《涵芬楼文谈》附,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余祖坤 || 论古代文法理论中的“顿挫”

论古代文法理论中的“顿挫”内容提要虽然学界曾围绕杜诗的风格问题,对“顿挫”概念的内涵作过一些讨论,但它在古代散文理论及批评中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复杂,需要专门探讨。“顿挫”是古代散文创作中的一种常见笔法,也是古代文话和评点中的一个常见概念。概括起来讲,它在古代散文领域主要有三层不同但却相通的含义,即文章结构、意脉、节奏或声调等方面的曲折起伏、萦回摇曳或陡然跌落。这三层含义虽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中国古人在散文创作及其批评中,追求变化和曲折、反对直白与平弱的审美倾向。明确“顿挫”的理论内涵,有助于更加细致、准确地把握古代散文的内部结构或音韵节奏;而揭示它蕴含的创作原则和审美观念,则有助于更深入地领会中国古代散文的创作传统和美学精神。引言■“顿挫”是古代文法理论之中十分值得注意的一个关键性概念,它经常出现在南宋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话和古文评点之中。不过,从现存文献来看,最早将“顿挫”用于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是陆机,他在《遂志赋》的序中就曾说冯衍《显志赋》有“抑扬顿挫”的特点①。另外他还在《文赋》中说,“箴顿挫而清壮”②,对“箴”的文体特征进行了扼要总结。钟嵘《诗品》在评谢朓诗后说:“朓极与余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③钟氏在此虽然说的是二人论诗时的情绪,但他在作对比的过程中,实也触及了谢朓诗的风格;显然,在他心目中,“顿挫”乃是谢朓诗的艺术特点之一。卢藏用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中,曾用“感激顿挫”四字评价陈子昂的《感遇》诗④,这表明“顿挫”在文学理论领域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采用。不过,在“顿挫”概念的运用上,杜甫对后世的影响最大。他在《进〈雕赋〉表》中说:“倘使执先祖之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⑤后来,人们普遍以“沉郁顿挫”来概括杜诗的主导风格。关于“顿挫”在上述语境中的内涵,主流的观点认为它是指情感或韵律的起伏曲折、富于变化,这从当前最为流行的文学史教材中就可窥见一斑。今人对“顿挫”概念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这一层面,其实这是很不够的。南宋以降,随着文话的出现和散文评点之风的兴起,“顿挫”概念被广泛运用于散文理论和散文批评之中,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而到了明清时期,由于评点之风臻于极盛,文章技巧的总结更加深入和细致,所以“顿挫”在散文、骈文及八股评点中被运用得更加广泛,其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古文理论家和评论家普遍认为,“顿挫”乃是古代文章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行文技法,有的论者甚至将它视为古文的本质属性之一。比如孙琮说:“文章妙境,全在几个低徊、几个顿挫。”⑥张秉直也说:“李斯《谏逐客书》、贾谊《过秦论》沉郁顿挫,虽司马氏不过焉,要其义只是反覆详尽耳。魏叔子谓文之感慨、痛
2021年6月29日
其他

刘锋杰 | 韩愈“不平则鸣”说的诗学归属论

韩愈“不平则鸣”说的诗学归属论文:刘锋杰今人文论(学)史上多有人否定韩愈的儒家立场而肯定他的“不平则鸣”说,令人怀疑韩愈的思想立场与创作主张之间是冲突的。这实是误解。作家不具备自身思想的基本统一性是难以进行有效创作并在文学史上屹立的,无思想个性与艺术个性者不能予人以深刻印象。冲突的说法无法揭示“不平则鸣”说的真正思想来源,也无法说清“不平则鸣”与儒家倡导“温柔敦厚”之间的真实区别。其实,韩愈的儒家立场与“不平则鸣”说是统一的。“不平则鸣”探讨了诗歌创作的抒情性,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在文论史研究与当代文论建构上都有一定价值,故撰文予以分析,揭示其诗学属性与儒家思想面相,以为后来诗学建设的一份资源。一、“不平则鸣”与“达济天下”韩愈是儒家之徒,却未必像人们心目中的儒雅之士那样到处点头哈腰;不如说是“狂生”,知世事不可为而为之,尊崇的多是愤愤不平之人,如孟子,如庄子,如屈原,如司马迁,这些人的不平之鸣来自不能实现理想之道而发生了抒情需要。诚如韩愈说:“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①
2021年4月20日
其他

莫砺锋 | 每到平山忆醉翁 ——简论苏轼与扬州平山堂

页),诱导徽宗肆行奢靡,“万花会”就是他在扬州推行的此类“面子工程”。⑥(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九),见朱易安、傅璇琮等编:《全宋笔记》(第三编第九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2021年4月13日
其他

期刊目录|2021年第1期

《中国文学研究》(季刊)是由湖南师范大学主管和主办的文学类专业学术期刊,1985年6月30日创刊。
2021年1月28日
其他

期刊目录|2020年第4期

《中国文学研究》(季刊)是由湖南师范大学主管和主办的文学类专业学术期刊,1985年6月30日创刊。
2020年10月29日
其他

期刊目录|2019年第3期

《中国文学研究》(季刊)是由湖南师范大学主管和主办的文学类专业学术期刊,1985年6月30日创刊。
2019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