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Insight

其他

生意下滑、求转让、关店,加盟商不陪库迪玩了?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在南京工作的宁安没想到,公司楼下的库迪咖啡关门得如此突然。“我喝了十几杯,王者的周边还没换呢”。从开业,到关门,也就不到半年时间。作为消费者,宁安并不知道关门的真实原因,她唯一知道的是,库迪不在了,瑞幸发9.9元优惠券的频率都不高了。这场有关价格战的故事要追溯到2023年夏天。一家卖8.8,另一家就卖9.9,凭借仅差一元的价格,库迪和瑞幸打起了咖啡市场的价格战。如果说价格战是手段,那规模战才是品牌的终极目标。不仅是价格比瑞幸低,原本像素级复制瑞幸的库迪,还创下了中国咖啡品牌的拓店速度:成立七个月,库迪的门店就达到了3000家。缺少资本输血,支撑库迪打规模战、价格战的,是一个接一个的联营商。起初,库迪通过低门槛吸引过众多加盟商,不过,一年过去,价格战无止无休,联营商坐不住了。设备转让、门店倒闭,赔钱陪跑……近期不少库迪联营商在社交平台讨论自己的现状,给库迪的商业故事蒙上一层阴影。不仅是联营商的态度转变,从门店数量上看,库迪似乎也在走下坡路。据“DT商业观察”统计数据显示,库迪咖啡2023年上半年共关闭了318家门店,是主流咖啡品牌关店最多的一家。极海品牌监测官网最新数据也显示,近90天,监测到库迪咖啡闭店数量高达137家。回想当初瑞幸的攻池掠地,一方面靠资本的钱,一方面靠加盟商,而库迪只能靠加盟商的钱苦苦支撑。一定程度上来说,当咖啡的门店拓张速度和品牌内功的发展速度不匹配,狂奔过后的库迪有些失控了。毕竟靠补贴的低价从来都不是竞争力,提升运营效率、产品创新能力等才是核心。库迪加盟商,在求转让和关店之间挣扎?65万,孙文正在小红书上转让自己的库迪门店。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也劝退了不少先来咨询的人。“正常加盟设备25万,装修五万多,房租一年20万,但我这个门店地段值钱”,孙文告诉连线Insight。作为第一批加盟库迪的联营商,孙文是去年三月加入的,当时周围有两家瑞幸,竞争很激烈,但孙文看中大学周围的客流量,铤而走险。加盟时,库迪总部不仅减免10万元服务费,还给了孙文门店补贴。图源库迪官网“因为周围有两家瑞幸,我每卖出一杯都有最高补贴,初期日均能达到七百多杯,是能赚些钱的。”孙文提到的初期,就是库迪掀起价格战的时期。去年三月,库迪咖啡推出“百城千店咖啡狂欢节”,把每杯咖啡价格拉低到8.8元,吸引了很多消费者,门店的单量也比较可观。但随着优惠券变少,天气转凉,包括孙文在内的联营商有些坐不住了。去年冬季开始,库迪相关的帖子在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其中既有联营商发布的转让门店的帖子,也有附近消费者晒出库迪门店关闭的帖子。“一言难尽吧。我这守着一个好地段,还能勉强生存。所谓选址定输赢,地段不好的门店估计更难熬。”孙文告诉连线Insight。在浙江,店长徐峰所在的门店就是吃了地段的亏。“自从天气转凉后,门店每天最多能卖出一百多杯,比顶峰时期少了近一半。之前大家都是为了便宜喝库迪,现在库迪优惠券越来越少,谁还愿意喝库迪。”
1月24日 下午 12:00
其他

Vision Pro,难成苹果“救命稻草”

60pro已成为全球首部支持“卫星通话”的手机。而距离iPhone16发布尚远,今年1月18日开售的荣耀Magic6系列已经支持卫星通话,今年3月底OPPO也将发布具备卫星通信功能的OPPO
1月23日 上午 9:52
其他

资本捧红的面馆,到了该上市的时候

文/李乐编辑/子夜百平米的店铺整洁明亮、开放式的阳光厨房、店内产品均价三四十块……每个普通工作日的中午,和府捞面、马记永、张拉拉等连锁中式面馆的门前便排满了排队的“打工人”。店铺通常位于商场负一层,产品品类丰富,除了拉面也还有不少羊肉串、芝士烤肠牛奶、甘蔗茅根水等小吃,两三个产品一组合就成了套餐,翻台率也较高,平均每桌顾客二三十分钟就会离开,能很好地满足年轻人吃简餐的需求。这类“网红”面馆,在经历了迅速扩张后,也齐齐开始冲刺资本市场。近日,路透社旗下IFR引述消息报道,面食品牌和府捞面开始计划香港上市事宜,拟筹集资金1-2亿美元,上市事宜获与华泰国际合作,同时入驻香港铜锣湾开设香港首店;几乎同时期,有消息称连锁面食企业遇见小面目前正与银行进行商讨,考虑在香港进行IPO,预计筹资规模约为1亿美元。对于市场消息,和府捞面暂无明确回应。而据时代财经报道,遇见小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目前还没有具体上市计划,其联合创始人苏旭翔则公开表示IPO消息为谣传,目前品牌的现金流足够运行。对于上市IPO的消息,两个品牌方表现得相当低调,但从长期发展来看:资本捧红的面馆们,的确到了该上市的时候。前些年,面馆赛道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融资浪潮,据公开报道,仅2021年一年,面馆赛道便有13起融资事件,总额超14.4亿元。在资本助推下,陈香贵、张拉拉、马记永、遇见小面、五爷拌面等“新贵”们估值暴涨,并开始疯狂跑马圈地。但这两年,面馆品牌们的扩张故事不再性感,缺少资本继续陪跑的网红面馆们,也暴露出更多问题。据窄门餐眼数据,陈香贵兰州牛肉面拓店脚步变慢;遇见小面的门店数不增反降;子固路拌粉、张拉拉频繁关店……赛道降温、增速放缓,中式面馆们该学着自己养活自己了,冲刺上市只是其中一个方向,在更多维度上,它们必须要经历残酷的竞争求生。急速狂奔后,“网红面馆”到了该上市的时候要分析网红面馆如今的现状,须从为何“风靡”说起。拉长时间线来看,种类繁多的面食,算得上是中餐中最没有地域限制的一个品类,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重庆小面、片儿川、新疆大盘鸡拌面、江西米粉等融合地域特色的粉面,即使走出大本营,依然能在全国范围内大杀四方。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有品类无品牌的赛道,一条小吃街,基本都被兰州拉面、重庆小面这些玩家盘踞,店铺竞争大、利润低。在2020—2021年期间,为何资本突然盯上了吃面这件事?从餐饮连锁的基础逻辑来看,和奶茶、火锅、汉堡等快餐类似,面馆能够实现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想要做出一碗口味尚可的面,并不难。资本抢占风口入资布局,赌的就是这些面馆未来的生意。从消费者视角出发,在10—20元的价格带中,网红面馆自然没有竞争力,但资本想接住的,是20-69元的区间,年轻人讲究就餐环境和消费体验,他们更愿意选择价格高、但环境更好的品牌,味千拉面的早期扩张,验证了这个路径的可行性。于是,一众品牌开始“乘风而起”,在这股风潮中,和府捞面和遇见小面的扩张路径也颇为相似:依靠资本助推,将传统街头品类进行“颠覆”和“升级”,打造面食界的“麦当劳”。创立于2012年的和府捞面定位中高端,创始人李学林提倡中式慢餐饮文化,主打“养生面”、“书房养心面”,门店面积较大,且装修酷似书房,以此打造视觉差异化,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和府捞面的人均价格为41.36元。图源和府捞面官方微博在供应链打造上,和味千拉面相似,和府捞面采用预制面条和调料包的形式,面是工厂里出来的,浇头是预制菜,只需要加热,几分钟即可出餐。网红面馆商业模型成立的核心,便是高客单、以及高坪效。于是,和府捞面一度成为资本的宠儿,天眼查的融资信息显示,2016-2022年,和府捞面拿到了6轮融资,2021年7月,和府捞面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创下国内连锁面馆行业的最高融资记录,该轮融资后,其估值一度被传超过70亿元。在和府捞面奔跑之际,2014年,宋奇、苏旭翔、罗燕灵三人一拍即合,主打川渝风味连锁面馆品牌“遇见小面”横空出世。遇见小面创始人、CEO宋奇曾有过麦当劳、百胜餐饮的工作履历,成立之初,创始团队就将标准化管理运用至遇见小面的门店中,每一碗面的辣度、面条软硬均按照统一标准输出。在选址方面,遇见小面以一线商圈、交通枢纽点为主,风格上追求新潮大气,以此拉拢年轻客群,保证目标客群的消费能力能够匹配其15元到34元的产品价格带。与和府捞面较快的上新速度相比,主打平价路线的“遇见小面”的推新速度虽不够快,但由于小面具备较强的地域特色,品牌爆款的吸金能力足够强。2016年,仅有10家门店的遇见小面便分别迎来九毛九和联想弘毅投资旗下百福控股的两轮投资。2021年,粉面赛道火热时,遇见小面同样成为了投资人的标的,品牌拿下超1亿元融资,计划三年内门店数量增长至1000间。基于先发优势,热钱涌向面馆之时,和府捞面、遇见小面、五爷拌面、马记永、陈香贵等品牌,成为率先吃到红利的那一波。目标客群一致,选址雷同,各大品牌在有限的地段中血拼,竞争激烈。纵观整个赛道,面馆品牌的估值已经很高,再融资已然不容易。2022-2023年期间,资本在粉面赛道的出手次数骤减,张拉拉、五爷拌面的融资依旧停留在2021年,在这一年完成8亿元融资后,和府捞面也再没拿到新的融资。陈香贵是个例外,2022年末,陈香贵获得了豪客来的战略投资,这是稀有的获得新融资的面馆品牌。从当下来看,品牌的选择逻辑也很简单:上市是最合适的路径,成功后,可以获得更多资金继续扩张抢市场,谁能率先在规模上形成护城河,或许就能成为“跨越寒冬”的那一个。高价面不好卖了,网红面馆们也在想办法中式面馆的火热,没能维持太久。从去年开始,“网红面馆被年轻人抛弃”、“月薪两万,吃不起一碗面”等话题频繁登上热搜,在消费降级的市场环境下,缩减开支的年轻人,不愿为动辄30元—40元的面买单了。连线Insight注意到,上海、杭州热门商圈的马记永、和府捞面,人流量锐减不少,哪怕是在工作日的中午,排长队的现象也少了很多。经常逛商场的95后女生王静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前几年,身边的朋友还愿意为这种越来越“高大上”的面馆、麻辣烫店买单,而如今,大家更信奉“只逛不买”,正餐更是依靠团购,尽量控制在15—20元区间。这背后,隐藏着年轻一代消费习惯的变化。从另一个层面看,面食容易标准化,也就意味着行业的进入门槛低,被资本捧红的面馆们已经同质化的同时,新的品牌也疯狂涌现。围追堵截之下,一部分品牌率先撑不住了。据餐宝典(NCBD)监测数据,曾在2021年获得3亿元投资的五爷拌面,2022年的闭店率却高达41.8%,在2023年更是大面积关店。即使客单价不高,但五爷拌面也很难比那些遍布街头巷尾的小店更下沉,在拌面品类中,二十元左右的客单价对消费者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此外,高度依赖加盟模式的五爷拌面,却无法带着加盟商实现规模化盈利,因此很多加盟店表现欠佳,而后匆匆离场。五爷拌面的闭店潮,折射着连锁面馆行业的降温,同时也透露出,曾经的网红面店很难切动当下的市场。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增长乏力的面馆不得已选择降价。和府捞面,开始悄悄地转型。2023年5月,和府捞面以“高端不贵”的口号推出了33元的红烧牛肉面,如果是会员,这款面的价格则就“控制”在了30元以内,与以往40-50元的客单价有明显下调。
1月22日 下午 5:34
其他

从霸王茶姬进长沙背后,看见三个茶饮新趋势

文/陈锋编辑/子夜作为近几年炙手可热的赛道之一,新茶饮行业还在发生着快速而敏锐的变化。最为明显的趋势是,2023年至今,新茶饮赛道的一众品牌,都加快了规模扩张的节奏。它们在加速走向资本市场,希望在品牌上市后有更充足的资金来扩大规模、应对竞争。与此同时,不少品牌在经营模式上放开了加盟,在优化现金流的同时谋求快速扩张。最近行业里又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动态。1月12日,霸王茶姬在长沙的首批6家门店正式营业,宣告品牌正式入驻湖南市场,这也意味着霸王茶姬实现了内地市场的全覆盖。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已超过3500家,从规模化和品牌影响力看,霸王茶姬已经成为茶饮行业的代表性品牌之一。随着规模体量的增长,霸王茶姬的运营能力、产品策略、品牌理念等,正在经历一场全国化的检验。站在2024年初,这个新一轮行业发展周期的节点上,霸王茶姬也自然成为了我们观察新茶饮行业一个不错的切入口:当新茶饮行业进入2024年,茶饮品牌如何抓住扩张窗口期,找到新的发展动力?什么样的产品思路是经受市场检验并获得认可的?当消费者健康意识正在全面觉醒时,茶饮品牌又该如何乘风而起?霸王茶姬进驻长沙,透露出哪些信号?种种迹象表明,目前霸王茶姬已经在长沙“站住了脚”。据媒体报道,霸王茶姬位于长沙的6家门店在正式开业后,一直表现不俗。高峰时期,多家门店的实时杯量一度突破了700杯,还有门店的杯量超过了1000杯。而在更早的试营业期间,“霸王茶姬在长沙开店”的消息也一度引发网友热议。其中,国金街A层店开始试营业时,由于参加活动的顾客太多,甚至挤满了商场的中庭乃至走廊。从国金街到万家丽,从佐餐的中午时段,到下午茶、晚间消费高峰。霸王茶姬的这6家长沙门店都聚集着好奇尝鲜的本地消费者,而线上社群策划的“猜口令赢免单”等活动也同样激发起了长沙人的参与热情。于是在今年1月,“霸王茶姬来长沙了”迅速成为长沙茶饮界的热门话题,各类评测体验、点单攻略、围挡打卡也撬动了品牌声量的大幅拉升。甚至有长沙朋友调侃,眼下长沙最火的品牌莫过于“霸王茶姬和达美乐”!这意味着,霸王茶姬不仅在销量上表现不错,品牌知名度也在短期内迎来了小爆发。这些释放出了一个积极信号,即霸王茶姬已经具备了在这一市场持续拓店、做大规模的基础。连线Insight注意到,霸王茶姬长沙首批门店集中在芙蓉区、雨花区等市中心区域,并在选址上主要选择了本地知名商圈与重点商业体。比如国金街的两家门店和惠农大厦店,位于长沙商业圈的中心地带“五一广场”,这里是长沙“夜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还是全国知名的旅游打卡胜地,具备客流量大、消费高峰时段长等特征。媒体报道显示,霸王茶姬长沙门店的点单高峰期从下午1-2点时段一直延续到晚间8-9点时段,时间跨度比一般茶饮门店的更大。在消费场景和时段上逐渐展现出长沙本地客群的消费偏好,这也表明霸王茶姬正在深度融入长沙本地消费市场。除此以外,我们还注意到,选址在核心商圈的基础上,霸王茶姬也有意加大门店密度——惠农大厦店与国金街仅相隔了一条步行街,直线距离不到百米;万家丽国际广场店和上河国际广场店,步行距离也在一公里左右。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最大程度上加强品牌曝光度,提升品牌势能。而且从这一布局逻辑来看,首批开启的6家门店,很可能只是霸王茶姬的第一波动作。结合长沙网友对门店围挡情况的路透来看,未来一个月,霸王茶姬还将有一批新店陆续开业。定位核心商圈的选址逻辑,是霸王茶姬进入湖南的前奏。综合其开业以来的热度现象,不难看到随着湖南市场版图的补齐,霸王茶姬已进驻全国31个省份,完成了内地市场的全覆盖。这意味着,接下来随着更多门店的落地,霸王茶姬在湖南省内及中部地区的辐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后续也能和其位于华北、华南等区域的门店形成强联动,从而使得区域与区域之间形成合力,品牌势能进一步提高。从霸王茶姬进长沙,洞见新茶饮赛道三大趋势(一)茶饮赛道进入扩张窗口期,规模化发展成了关键词霸王茶姬的全国化之路,也侧面反映了茶饮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大趋势。2022年,新茶饮赛道曾经历了短暂的增长停滞,根据CCFA(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当时的规模增速为3.5%,不过到2023年,行业增速在快速复苏,达到了过去五年里的最高水平(44.3%)。CCFA预测,2023-2028年,新茶饮市场规模CAGR有望保持两位数。可观的市场规模增速,为品牌带来了新的扩张窗口,也推动赛道加速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谁能率先拿到更高的市场份额,将在下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餐饮的线下属性也决定了,门店数量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触达和认知,规模效应也能带来成本摊薄和收入增加。我们看到,无论是扎堆上市潮,还是开放加盟潮,本质上,新茶饮品牌都是在为规模化发展做准备。连线Insight制图,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招股书、官网及媒体报道如上图所示,连线Insight统计了2018年至今,几家主流新茶饮品牌的门店数量变化,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品牌的门店数量都在快速扩大。更重要的是趋势——各个品牌的开店节奏都在加快。连线Insight制图,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招股书、官网及媒体报道再来看上面这张图,很明显的一个趋势便是,2023年正是新茶饮品牌加速“跑马圈地”的一年,可以看到,其中霸王茶姬门店数量的增长迅速——仅在去年一年,其新增门店数就超过了2000家。加密区域覆盖度、拓展门店数量,成为了几乎每一家品牌都在做的事情。但在发展规模加速的同时,也对运营管理能力、品牌竞争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成为霸王茶姬进驻湖南并引发行业关注的重要原因。回看其能迅速站稳长沙并在多个重点商圈快速落店的背后,就离不开其品牌力的支撑与消费者认知基础。(二)洞见原叶鲜奶茶流行,产品回归于茶已成趋势消费者对霸王茶姬认知的核心影响有哪些?从小红书等平台网友分享的笔记来看,“茶”已经成为霸王茶姬客群最大的共识。2023年,新茶饮赛道最瞩目的风向是“原叶鲜奶茶“流行。比如从去年夏天开始,古茗、沪上阿姨、益禾堂、奈雪的茶等品牌都先后上架了相似概念的产品。不过在这条细分赛道上,最具代表性的还是霸王茶姬。过去几年里,正是抓住了“原叶鲜奶茶”并不断创新迭代,霸王茶姬才在激烈的茶饮赛道中占得了一席之地,并不断扩大规模。而在这波“产品回归于茶”的趋势中,霸王茶姬成为了品类的引领者——早在2017年时,霸王茶姬就决定要切入“原叶鲜奶茶”这一品类,换言之,它从一开始就坚持了“让产品回归于茶”,并深耕至今。某种程度上,此次霸王茶姬在长沙站稳脚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深耕“原叶鲜奶茶”的七年间,它已经积聚起了足够深厚的品牌基础和消费者认知。但霸王茶姬并未停留在这一阶段,它也在不断创新产品结构,在茶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何为广度和深度?2023年6月,霸王茶姬在上海开出了首家TEA
1月19日 下午 10:03
其他

进攻、收购、联手,知乎打的职业教育组合拳成效如何?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知乎创始人周源刚到北京工作时,有位前辈告诉他:所有人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教育问题。多年过后,周源再次思考这句话,“如果所有人的问题可以归结于教育问题,那么做好教育,是不是就能改变世界?人改变世界,而教育改变人”。这样的思考之下,知乎迈开了对职业教育探索的步伐。2019年知乎开始探索职业教育,至今已经搭建起从研、CFA、CPA到产品运营、影视后期制作实战等一系列课程;2022年12月30日,知乎知学堂作为知乎职业教育品牌正式发布;2023年,提出“新职人”概念后,加之“知海图AI”发布,知乎开始用AI赋能新职人。1月11日,“2024知乎教育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宣布职业教育品牌“知乎知学堂”正式独立运营。毫无疑问,继自营、联合运营、收购之后,这是知乎在职业教育的再一次投入。知乎创始人周源这几年,从支撑知乎营收的的第二增长曲线,到知乎创业愿景的“另一半”,教育在知乎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知乎之所以坚定职业教育的方向,是因为这是个万亿规模、“钱景可观”的市场,而这正是社区起家的知乎一直困扰的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能发挥知乎社区用户优势,还能给知乎增加想象力。知乎2023年三季报显示,职教业务营收达到1.45亿元,同比增长85.6%,占总营收的14%。过去几年,政策变化下,不少教育公司、内容公司纷纷涌入职业教育赛道,但仍处于鱼龙混杂阶段。正如知乎知学堂CEO张荣乐表示,“由于效率偏低,门槛不高,数字化程度较低,行业没有出现大型的综合性教育平台。”这是知乎的机会。拥有互联网+社区的基因,知乎最终能否靠职业教育造血,回答赚钱的问题,需要知乎给出答案。进攻、收购、联手,知乎对职业教育势在必得“教育补完了知乎创业愿景的另一半,形成了知乎的‘完全体’。”1月11日,2024
1月17日 下午 6:08
其他

玩法变了、竞争内卷,餐食企业还能靠什么获得增长?

文/纪德编辑/子夜过去的2023年,餐饮食品行业竞争激烈,行业普遍面临新玩家涌现、流量红利见顶等复杂问题。近期,在一场腾讯举办的餐食行业年度畅聊会上,来伊份、Tims等品牌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行业的“内卷”。来伊份技术总监吕华提到,“零食行业现在特别卷,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整体消费‘降级’,新品牌对我们冲击比较大。”Tims会员业务负责人胡珊珊则提及,“行业非常地‘卷’,各品牌的低价策略已经打得深入人心。”寻求确定性的增量,精准有效地获取用户,从未像如今这般困扰着餐食品牌。过去,品牌更关注在公众号、企微等微信生态中积累了多少用户。现在的阶段,相比用户数量,品牌变得更关注效果。在此背景下,全域运营,成为品牌实现生意增长的新关键词。在线上和线下、私域和公域之中,品牌将视线放到了更多新增量上,重塑消费者需求的全生命周期,试图通过用户忠诚度和复购率推动生意增长。不少抢先尝试全域经营的先行者,已经找到增长密码。2023年,来伊份仅用6个月时间,将会员数量从200万提升至400万;而通过全域模式的驱动,伊利的液态奶品类2023年在私域创造了约4亿元的收入;2023年第三季度,Tims完成了42.7%的营业额增量,截止到目前,达到超过1800万的会员数量。全域运营的真正优势是什么?哪里有增量,公私域又如何结合?在此过程中,品牌又如何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整个2023年,餐食品牌都在寻找问题的答案。留存变难了,私域运营策略也必须跟着进化过去数年,品牌的私域运营策略,经历了从“拉人”到“留存”的思维转变:早期做私域,关注的是如何积累用户数量;现在做私域,如果只是加人发小广告,基本留不住人。餐食市场的不少品牌都经历过大量用户退群的尴尬。在全国拥有约3700家门店的零售品牌来伊份,早期在做私域时发现,在门店员工引导下,扫码加入企微社群的不少消费者,因为群里几乎每天都在发广告,没有太多更深层次的互动,最终选择主动退群,留存率特别低。而过去的2023年,企业面临行业竞争激烈、流量红利见顶、新玩家涌现等复杂问题,更需要用户忠诚度和复购率推动生意增长,这考验着它要如何留下用户。来伊份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全链路的梳理,进行更精准地触达。过去一年,来伊份总部设计的线上私域运营体系,被一步步落实到线下门店。门店员工只需要完成“一键转发”的简单操作,将顾客加到企业微信里面。之后,再为顾客推送更精准的产品信息,减少对顾客的骚扰。图源来伊份微博最终带来的效果是可观的。吕华提到,今年,来伊份仅用6个月时间,将会员用户数从200万提升至400万,实现了过去两年才能做到的增长数量。在同样“内卷”的咖啡赛道,Tims也希望通过推送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提升用户留存。Tims的日常运营理念是,主打陪伴,做到和用户一起玩。这决定了其避免发生过度频繁的信息传达,更强调通过数据分析手段,为用户推送感兴趣的信息。私域为品牌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消费者的视角,但“如何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依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当下,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关注个性化、多样化和社交化,更注重和品牌的情感连接。吕华认为,消费者从根本上追求的是“情价比”,也就是产品本身之外的其他附加价值。而企业想要传播品牌溢价,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整个线上私域运营的体系。不仅如此,更创新的私域运营方式,成为品牌吸引年轻消费者必须做的举措。伊利选择了产品共创这一解法。比如2023年伊利推出的新品无糖奶咖,首先在微信私域与用户一起进行卖点共创以及产品的打磨、包装测试,再通过0元试喝活动收集反馈和评价,最终才将产品推向市场。一般情况下,快消品公司研发新品的周期相对较长,但伊利通过与消费者共创,新品研发周期可以缩短超20%。除此之外,近年来伊利一直在传播营养健康的产品理念,在私域营销过程中,其也基于大数据模型和专业团队提供的健康咨询、心理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对于用户留存,各家的解法不一,但通过在微信私域提供深度服务,品牌回归了消费者需求本身,在了解、触达的过程中,建立起消费心智,并传递着更多品牌价值和信息。全域用户运营:哪里有增量,就在哪里结合从强调增长,到留存为王,餐饮、食品行业玩家想要找到确定性增长,这不仅仅要靠私域,还应该做到全域联动。在过去十多年里,品牌对公私域的关注和投入,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以来伊份为例,第一阶段,来伊份更关注门店的扩张,仅引导顾客注册会员,没有收集信息的概念。第二阶段,线上电商品牌的崛起,冲击到线下企业,来伊份开始进行全渠道的布局,构建起私域,但线上线下运营的体系割裂,各团队目标也不统一。这也导致来伊份运营的各渠道都像一个“孤岛”,当品牌需要基于会员数据洞察进行产品研发、服务时,不完善和不精确的信息,制造了极大的阻碍。而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发展,来伊份原有的渠道还在变得更加复杂、庞大。近两年,来伊份开始进行公域和私域的整合,进行全链路数据的打通。目前来伊份私域会员数突破4300万,并可以借助小程序进行精细化的运营。倍增期间,来伊份基于全域消费者运营的整合,推动私域转化率提升5%,ARPU提升10%。餐食行业的特殊性在于,这些品牌扎根于线下,通过门店可以连接到线下用户,但也需要在线上通过公私域结合,扩增量、提存量。与这一阶段同步发生的是,视频号作为微信生态的战略级产品,对微信生态公域能力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更多品牌将视频号纳入自身运营体系中,并将小程序、企微等微信生态内的流量池能力,组合在一起用。图源来伊份、伊利视频号据腾讯披露的最新数据,2023年三季度,视频号总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50%,而微信的泛内循环广告收入(指以微信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和企业微信为落地页的广告)同比增长超过30%。过去一年,伊利也对视频号进行了深入布局,并给伊利带来了意外之喜。据伊利数字科技中心品牌营销与消费者运营负责人杨姗姗介绍,视频号的价值在于把好的内容通过微信内各个触点分发,再通过用户对于内容的反馈持续迭代提升用户体验。私域+公域的优势在于,既强调私域精细化运营的转化效果,又能通过公域导入流量、沉淀用户。两者的相辅相成、互联互通,驱动着品牌的生意增长。据伊利提供的数据,通过这种模式的驱动,其液态奶品类在私域创造了约4亿元的收入。整个2023年,品牌对全域运营的理解又加深了不少。现在所说的全域经营,有三层内涵,除了线上+线下、私域+公域,还有品牌+渠道,指的是品牌与渠道的联合营销,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新体验。总结来说,就是“哪里有增量,就和哪里结合。”在此过程中,全域运营打通了所有品牌营销环节的信息、诉求,进行着全面的联动。正是这种连接,让原本散沙一样的渠道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体验,推动了销售的增长。不过,全域联动成为一个时代趋势后,也意味着品牌要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包括企业组织调整、内部数字化链路的打通。在组织架构层面,来伊份内部有三个团队分别负责用户增长、社群运营和门店营运、门店运营体系的执行和反馈。伊利则在数字化营销方面,专门成立了三个部门,分别进行策略制定、数据反馈、技术支持。但总体而言,这些不同的团队架构,都朝着一个目标:让全域变革下沉到实际的业务中,最终实现让“数字化”刻在企业的DNA中。从策略迭代到实战玩法,腾讯和商家一起探索“倍增”企业进行全域运营和组织变革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怎么把“数字化”这件事弄清楚、做出更好的效果——从落地的效果来看,选择与腾讯智慧零售合作无疑是明智的。一场战斗往往是从策略设计开始的。今年2月,来伊份开始与腾讯进行全域运营方面的合作时,首先做的事情就是,策略层面的整合。吕华提到,公司的经营理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开始从消费者角度思考GMV增长。与腾讯智慧零售团队一起进行策略复盘后,来伊份决定不加入行业价格战,而是让客户更多感知到产品的内涵、溢价、新鲜健康理念,让生意实现自然增长。考虑到市场变化的迅速,来伊份的团队员工也参与到腾讯私域认证课程的培训中,形成制定、迭代出更多策略的能力,使得团队在每周复盘、迭代、调整策略时,不用依赖于外力。过去数年,腾讯智慧零售一直在做基建和搭梯子。协助企业制定运营策略、实践陪跑落地的“倍增计划”,至今已经推行五年,成为智慧零售助力行业的标志性活动。推行过程中,腾讯深入各零售垂直行业,成立行业生态与商户运营团队,帮助品牌去实践、去探索。伊利也曾通过“倍增计划”迭代策略、寻求具体方案。2023年,伊利的私域定位发生变化,从售卖商品,转变为讲产品、卖服务,通过布局和打通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企业微信等腾讯生态内的全触点,进一步与消费者实现连接和共创,倍增期间伊利小程序GMV年比年同比增300%以上。基于腾讯云的底层能力,则为全域营销提供了数智化支撑。Tims通过大数据实现了更精细化的用户运营,其会员业务负责人胡珊珊提到,大数据应用包含了开店选址、人员培训、菜单优化、点单链路、会员体系搭建等各个经营层面,在公域私域结合的基础上完成全流程的数字化,为Tims赢下了更有效的增长。利用大数据,和公司收集到的会员数据和场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Tims可以推荐给用户感兴趣的产品,也能分析出用户下单链路中遇到的问题,再优化相应的体验。图源Tims微博在全域运营的执行层面,品牌则主要面临人才缺乏的难题。这也是为何去年10月起,伊利联合腾讯推进明星主播赛训计划,对内容团队进行基础认知的提升。伊利通过该大赛覆盖了647个员工的技能培育,选拔出来的头部人才则可成为伊利旗舰店的兼职主播。这一过程中,腾讯与品牌不断在实践中试验新的方法论。倍增行动持续了五年,腾讯的运营方法论也进化了很多,工具和营销策略也有所优化,数据运营平台、视频号直播培训、企微拉新大赛、数智人等,都是探索出来的全域运营新玩法。从第一个提出私域,到率先迈向全域,腾讯不仅看到了这一数字商业新热潮带来的新增量,更用亲身实践陪伴品牌一起探索新红利。在全域这条路上,腾讯智慧零售基于长期主义的顶层逻辑,坚持做好两件事。一是,以行业驱动的模式,去了解各行业,提供差异化、精细化的运营策略;二是,依托强大的技术、产品能力,让品牌全域经营的需求,实现成功落地。最终受益的是整个行业。这些全域经营的新思路,也让品牌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依旧能够实现“穿越周期”,找到极具确定性的新增量。
1月16日 下午 6:43
其他

被罗永浩质疑抄袭,荣耀急需拥有技术优势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2024年,手机圈的火药味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此次“战火”的主角是前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和国内手机厂商荣耀。1月10日,荣耀发布会上,荣耀发布了MagicOS
1月15日 下午 5:03
其他

高德地图,承担了太多

指的是2000万DAU,在此之前,高德应该要专注做好产品体验,实现这个数据指标之后,高德可以开始考虑做一个平台;“1”
1月11日 下午 12:04
其他

2024年,“搜索大战”要重启?

文/纪德编辑/子夜过去的2023年,AI搜索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年初的ChatGPT火爆出圈后,紧接着是搜索老大哥百度的迅速跟进,五个月后便推出自家AI对话产品。再然后,则是各路玩家逐渐涌向搜索赛道。去年7月,B站开始在主APP端测试“搜索AI助手”;去年9月,淘宝启动“淘宝问问”的内测;而小红书也在去年推出ai群聊后,又测试了AI聊天机器人“DAVINIC”;去年12月,抖音则在主APP内测试“AI搜”的智能搜索功能。2023年,沉寂多年的搜索市场热闹起来。实际上,AI搜索还未被确认,是否拥有足够广阔的商业化场景,但ChatGPT等头部产品,所显露的惊艳的产品效果和强大的算法能力,让期待技术成熟的用户变得越来越多,玩家也从中看到了规模化的前景,甚至是弯道超车的机会。这也让不同领域的竞争对手,等待着借助AI搜索带来的代际变革,分食搜索市场的份额。占据主导地位的百度持续加码,以在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更多主动权,字节跳动、小红书、淘宝等平台也跟了上来,为用户提供着更多选项。踏入2024年,新老玩家必将在技术、产品、运营等综合能力加大投入,随着竞争的逐渐激烈,搜索市场的大混战在今年初已经显露出端倪。搜索的蛋糕,大厂们从不同方向来切了自AIGC大时代来临,搜索领域作为落地应用的主阵地之一,也经历了一波热潮。AI搜索,也被称作智能搜索,成为新玩家、老玩家争相涌入的赛道。在中国这波AI搜索的热潮中,不同的大厂选择了从不同的方向来切入。作为搜索赛道的新玩家,夸克选择的是从健康领域切入。今年以来,谷歌等科技公司纷纷面向医护人员开放AI服务,帮助后者更轻松快速地搜索临床信息。与它们不同的是,夸克健康助手瞄准的是普通用户,以AIGC的方式解答用户面临的健康问题。在具体体验方面,用户在夸克APP搜索框输入病症关键词,再点击进入夸克健康助手。夸克健康助手的页面是对话框形式,用户可以一键点击其建议提问的问题,也可以输入任意内容进行提问。图源夸克健康助手对于用户咨询的健康问题,夸克健康助手可以给出较为准确的解答。据官方介绍,夸克健康助手生成内容的顶层设计,在全国公立三甲医院的各学科专家的指导下完成。如今,人们对在线问诊服务已经并不陌生。在丁香医生、春雨医生等医疗健康APP上,在美团或饿了么等外卖APP上,许多用户已经体验过图文问诊、电话问诊、视频问诊等多样服务。部分平台在开出处方后,还会给出药物清单,用户点击链接就可线上购买。相比之下,刚上线的夸克健康助手,以信息服务为核心业务逻辑,在图片、视频等多模态的AIGC信息交互形式,以及医疗健康服务上,仍有待完善和优化。近几年,抖音、小红书、淘宝等“大厂们”也在发力搜索,各自根据平台生态的特点,完善平台上的关键词搜索、场景式搜索、提问式搜索等场景。当下,“大厂们”也将AI搜索看作主APP内搜索服务中的重要一环。在抖音搜索界面,“AI搜”处于较高权重位置,仅次于综合、用户、视频、商品服务。尽管“AI搜”还未正式推出,但不难看出,抖音对这一新功能的重视。对于短视频平台、内容社区而言,AI搜索主要用于帮助用户了解综合信息。尽管大多玩家并未明确指出自家AI搜索产品的内容定位,但不难发现,它们提供的内容,大多基于平台庞大、繁杂的内容产量。抖音“AI搜”功能下,一般会列出信息参考来源:抖音站内的视频和第三方网站。如果用户想要看更详细的站内视频内容,点击就可跳转。小红书推出的DAVINIC也是一样,在问题的回答最后,会附上帖子的链接。图源抖音APP与此同时,在平台商业化的大背景下,短视频平台、内容社区也在加码电商搜索,以实现规模和收入的飞速增长。相似的是,作为电商平台的淘宝,其AI搜索产品在基于自身电商生态进行功能设计的同时,也在对泛生活、泛娱乐等内容板块进行渗透。淘宝问问在淘宝APP原搜索功能的基础上,调取了淘宝天猫的商家、用户数据,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推荐商品和内容,更多地是扮演一个导购的角色。而在淘天发力内容化的背景下,淘宝问问也在场景导购之外,为用户提供生活妙招、美食菜谱、旅游策划等类型的信息。AI搜索这一垂类,不仅让搜索赛道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也为短视频、电商等领域的玩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法。AI搜索时代,新玩家的机会究竟在哪?过去的2023年,各行业的存量竞争愈加明显,“大厂们”之所以盯上AI搜索、动作频频,除了瞄准新增量,也是为了抢夺流量和留存。更早之前,大厂就开始尝试通过搜索内容,提升用户使用时长。从抖音以兴趣内容激活搜索服务,到微信搜一搜强调“边聊边搜”场景等,用户开始习惯在更多场景下进行搜索动作。AI搜索,给了玩家一个新的起点。相比传统搜索产品,AI搜索基于大模型能力,可以更好地整合和提炼信息,而不是将海量信息全部堆砌在用户面前。AI搜索让搜索效率产生质的飞跃,引发了用户对产品逐步推广、优化的迫切期望。在AI搜索重塑用户心智的过程中,用户的搜索行为,可能从百度、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转移到新的平台中。而对于“大厂们”来说,也需要通过新的方式,留住自己的用户。比如小红书更强调AI搜索的“人情味”,DAVINIC的定位类似聊天机器人,尽管其提供的回答,主要来自于平台用户的帖子,但有趣的是,在整理现有内容的同时,DAVINIC会插入相应的表达情绪的emoji。内测用户的分享贴,图源小红书APP在各路表情包盛行的今天,emoji依然收获年轻一代的喜爱,DAVINIC也在试图通过emoji为用户提供更多情绪价值,将更多用户留在平台。除了流量和留存,“大厂们”也可以通过AI搜索找到更多价值增量。内容生态的繁荣度,一直是平台生命力能否延续的关键。通过AI搜索,来自优质创作者或商家的高质量内容、商品,被抓取后展现在用户面前,可以获得更大的曝光。对平台而言,也能加强长尾内容的运营,为内容生态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此外,淘宝问问、DAVINIC等产品和功能,在提供搜索内容或与用户聊天对话时,也承担着种草、交易的任务。淘宝问问在给用户描述商品优势、提供选购建议的同时,也通过页面右下角的魔法棒功能按钮,以帮助用户对比具体商品的方式,推送大量淘宝、天猫商品的图文和链接。图源淘宝问问在商业化方面,AI搜索与广告投放的结合,已经显而易见。谷歌曾在美国地区上线新功能,将广告植入在AI搜索界面的专用广告位中。此前,谷歌还曾利用AI技术,为广告客户提供了一个专门的聊天机器人。不过,而今AI搜索展现出来的商业化场景仍较为有限,接下来,玩家还需要更长时间来验证AI搜索商业化的可行性。大厂们从试探到加速,搜索大战要来了?
1月10日 下午 3:46
其他

新茶饮混战升级:蜜雪古茗冲上市,“一哥一姐”找解药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茶饮市场开出新年“第一枪”。1月2日,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新茶饮品牌古茗、蜜雪冰城相继宣布去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消费行业,同一天扎堆交招股书的情况并不多见,不由得引发市场的关注。一个是靠“四元柠檬水”打天下的万店品牌蜜雪冰城,一个是聚焦中端市场的古茗,让茶饮市场好不热闹。早在去年8月,同为中端茶饮品牌的茶百道率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并已获得证监会备案。继奈雪的茶拿下“新茶饮上市第一股”后,两年来,茶饮市场不断“卷”出新高度。从价格、新品,再到联名、门店,唯独“第二股”迟迟缺位,也该到玩家们“卷上市”的时候了。不过,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并非易事。良好的盈利模型、性感的商业故事缺一不可。蜜雪冰城、古茗齐冲港交所,茶饮界曾经的“一哥一姐”也没闲着。过去一年,奈雪、喜茶一边加盟抢市场,一边降价卷产品,在竞争大、变化快的新茶饮市场,奈雪、喜茶这两个“老巨头”都在各自寻找自己的解药。事实上,当低线茶饮品牌围攻高端茶饮品牌时,原本“一哥一姐”的日子也没有那么好过。市场蛋糕并没变大,前来分羹的人越来越多,抓住消费者和市场没那么简单。据艾瑞咨询预测,2023年至2025年,新茶饮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13.4%、6.4%、5.7%。行业愈发拥挤,同时也在发生新的变量:有人突围、有人淘汰。前有新中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逆势突围,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快速开店;后有台式奶茶代表品牌一点点被传倒闭,门店数量下降。茶饮的拉力赛仍在继续,冲击万店、争相上市,已经成为2023年新茶饮市场的主旋律。2024年,“新茶饮第二股”会花落谁家,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影响新一年市场的战局。茶饮品牌齐聚港交所距离“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已经过去两年,市场在期待“第二股”出现的同时,行业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路狂奔的同时,茶饮市场经历了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的转变,品牌也经历了从粗放式发展到精细化运营的转变,赛道竞争更加激烈。在资本市场层面,市场的狂热消退,投资者急于变现,茶饮品牌需要给市场一个答案。换言之,茶饮品牌,尤其是中端茶饮品牌,到了不得不上市的时候。此次古茗和蜜雪冰城扎堆上市,其实是这两年茶饮上市潮的新动态。2023年8月15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新茶饮企业茶百道的招股书,计划在港股主板上市。2023年12月21日,茶百道港股上市获中国证监会备案。2023年9月份,甜啦啦透露上市计划,表示2023年接受券商辅导,2024年制定港股上市计划,2025年实现港股上市。而这次被关注到的蜜雪冰城,并非首次冲击资本市场。此前,蜜雪冰城曾拟在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并于2021年9月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后来,蜜雪冰城向深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募集资金64.96亿元,但也没了下文。再度冲击资本市场,蜜雪冰城变道港交所上市,它暂未披露拟募集资金金额,仅披露了募资用途,包括产能扩张、改造和扩建现有设施、提升物流系统的灵活度和效率以及海外业务扩张;其次将用于品牌的IP建设和全渠道市场推广;此外,所募资金也计划用于加强各个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蜜雪冰城门店,图源蜜雪冰城官微加上古茗此番也选择了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各大茶饮品牌涌向了同一个方向。外界关注的是,继奈雪的茶在港交所上市后,谁将成为“第二股”。不过,上市不是企业发展的终点,企业真实的发展状况也被摆在台面上。据古茗招股书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古茗收入55.71亿元,同比增长33.9%,净利润为10.02亿元。而2022年全年,古茗收入为55.59亿元,净利润为3.92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通过大规模加盟,古茗全国门店总计9001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5%。蜜雪冰城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全球门店数量超36000家,覆盖中国及海外11个国家。据招股书,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分别实现了136亿元、154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1.2%、46.0%,净利润分别为20亿元、25亿元。茶百道的招股书只更新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期内其营收为12.46亿元,净利润2.85亿元。2022全年,茶百道实现营收42.32亿元,同期净利润为9.65亿元。门店方面,截至2023年8月8日,茶百道在全国共有7117家门店,实现中国大陆所有省份和各线级城市的全覆盖。茶百道门店
1月8日 下午 5:35
其他

淘宝直播的生态化探索,走到哪一步了?

文/陈锋编辑/子夜
1月5日 下午 1:11
其他

真我CEO李炳忠,刚刚给新一年发展定了调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2024年,国产手机厂商真我,进入到了品牌发展的第六个年头。真我成长的五年,也是手机行业最内卷的五年。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用户换机周期拉长等背景下,智能手机市场经历了十年以来的低谷期。但就是在极致内卷的市场竞争态势下,真我品牌实现了逆势增长:真我是全球最快实现1亿台销量的智能手机品牌,并在成立5年之际达成2亿销量里程碑。回顾真我的突围之路,可以用野蛮生长、无所畏惧来形容,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勇气,真我实现了从“不可能”到“可能”的跨越。冲破红海之后,真我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要求。2024年,真我将其定义为“品牌焕新之年”。近日,真我CEO李炳忠连发两封内部公开信,为2024年真我的发展定了方向:在企业经营层面,要“有质量的增长”;要以用户为中心,打造“伟大的产品”;要从
1月4日 下午 4:47
其他

小红书,终于开挖“金矿”

文/陈锋编辑/子夜成立十年后,小红书终于想明白了,它加快了社区商业化的速度,开挖社区生态这个“金矿”。今年年初,小红书提升直播业务为独立部门,统一管理直播内容与直播电商等业务,在这之前,小红书的直播业务归属于社区部旗下二级部门的业务组;同时,小红书COO柯南担任小红书商业化产品、商业化技术负责人。再到8月份,小红书整合了电商业务与直播业务,组建了全新的交易部,成为了与社区部、商业部平行的一级部门,柯南是这个新部门的负责人。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小红书将商业化摆在了重要位置,并开始加速探索。很长一段时间里,小红书对商业化这件事保持着克制的态度,担心商业化会影响到社区氛围,这导致,它的商业化探索较为缓慢。2019年以后,小红书上开始自发地长出了商业行为,一部分品牌开始在这里做基于用户真实内容分享的品牌营销,也就是“种草”,再后来,随着小红书社区规模的持续扩大、内容生态进一步丰富,越来越多的商业需求迸发出来,越来越多的商业角色滋生出来。这触动小红书想明白了最关键的那个问题——商业化和社区并不矛盾,商业化是可以融入到社区里的。12月17日,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2024上,柯南提到,“我们是挺慢的,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快与慢不是特别纠结的一个问题。就像你说社区很难赚钱也好,我觉得构建社区的商业系统这件事情它有挑战,但是让它更原生、更好地融入社区,这是唯一的一条路径。”加速商业化背后,小红书现在希望基于社区里自发长出来的商业生态,建立起一个商业系统,让其中的每一类商业角色,都能够在小红书找到价值。小红书想明白了:不要分割,要融合小红书是特别的。它有着令竞争对手垂涎的高粘性流量和留存率,但它的商业化之路一直处在探索期。在广告这条最容易变现的路径上,小红书长期以来也较为克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小红书面临着几乎所有的社区类平台都会遇到的一个挑战——社区生态和商业化到底该如何平衡,小红书显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做大社区和优先维护社区生态上。不过如今看起来,小红书已经想明白了这个困扰它多年的问题:好的社区生态和好的商业化是可以共存的,这甚至是小红书目前最独特的优势。柯南提到,顺应用户需求和链路,顺应生态生长的节奏与规律,构建小红书原生的商业系统,去帮助商业角色创造价值,这是商业更好融入社区的唯一路径。小红书COO柯南在小红书的理解里,社区商业化的前提,是先要有商业生态——最近两年,这已经被证明了。2018、2019那两年,小红书发现社区里自发长出了一种品牌营销方式,不是大曝光触达的品牌广告,而是通过真实的、好的内容触达用户,并影响用户。某种程度上,这种自发长出商业行为的现象,正是小红书社区价值和商业化价值的一个体现。在小红书,几乎每一个个体都在记录、分享他们真实的生活内容,同时也被分享,那些呈现在真实生活里的“好物”,会进一步激发需求。而当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在这个平台上看到更多、更丰富的真实的分享和评价,以买到更好的东西。能够真正提供价值的商业内容,就不会伤害到社区生态,反而会加速小红书商业生态的形成。去年从负责社区业务转向负责电商和商业产品之后,柯南也发现,小红书社区里已经有非常繁荣的商业生态出现,而且有非常多的品牌、商家,甚至是个体,已经依托在这个生态之上,获得了不少商业红利,也赚到了钱。到这个时候,小红书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其实是怎么顺其自然地,将社区生态和商业化生态进一步融合,也就是找到小红书社区商业化的路径。社区商业化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并满足平台上越来越丰富、多元的商业角色的不同需求。正如柯南所言,“在我们考虑社区如何商业化的时候,其实逻辑非常简单,小红书社区里有商业,而且催生出了商业生态,已经呈现出了非常多的需求,我们需要去基于这些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从“野生”到“系统”,小红书加速探索社区商业化在想明白了“社区可以商业化”这一问题后,过去两年,小红书在社区上的商业化探索明显加速了,路径也在逐渐清晰。小红书现在的商业化路径分为两条:一条是帮助商家做“种草营销”,也就是广告业务;另一条是小红书电商。在广告业务上,小红书首先希望解决的需求是,如何让来到这个平台的品牌能够找到合适的创作者。小红书上不管是种草还是电商,有着独特的一套逻辑,小红书电商商家负责人麦昆此前曾表示,在小红书,更重要的是怎么样可以创作出能与用户产生真实互动的内容,无论是对创作者而言还是品牌账号的内容运营而言,都是如此。换言之,在小红书做种草营销,真正重要的是要找到与品牌调性相符的创作者,甚至这些创作者不需要具备很高的粉丝基数——在小红书,500粉丝就可以接商单,1000粉丝就可以开直播做买手。2021年1月,小红书正式上线了品牌合作平台“蒲公英”,不久前,还上线了买手广场,为品牌和博主/买手之间提供对接服务。取名“蒲公英”的寓意是,小红书希望品牌可以借助博主合作的笔记,让笔记内容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落开来,将种草信息散播出去。但只做到这一步又远远不够,因为商家的诉求变得越来越精细化了。“今年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商家们其实开始去思考,如何能够真正地去大规模触达用户、更好更稳定地建立自己的用户资产,更好的去影响、转化、沉淀他们,其实大家在从营销、纯粹的营销或者销售、流量转化这些视角,转变到了长期经营的视角。”柯南如此说道。与此对应的是,小红书希望构建起自己原生的商业产品和商业系统。基于这种变化,今年初,小红书正式发布了多款商业化产品,通过让种草产品化、系统化,形成更科学、更高效的种草体系,解决种草营销中可衡量、可优化这两大难题。再到前段时间的“2024小红书WILL商业大会”上,小红书提到,他们不只关注品牌在小红书上如何种草,也关注品牌和商家的全域转化,他们为此提出了一个“1+3”的开放产品矩阵:图源小红书商业动态官方微信公众号“1”,是指1个“种草有数”数据联盟,小红书和京东、唯品会、美团、得物等多个平台达成了合作,此外还有超过1000家品牌也加入到了这个联盟,共同实现了多方数据融合打通;“3”,是指灵犀(帮助商家做营销洞察)、种草全域达(聚焦商家的投放优化和种草度量)、搜索直达(释放搜索的商业价值)这三款工具。这样一来,小红书其实正在加速构建一套完整的营销系统,目前商业产品的基础能力基本搭建完成,这让它服务品牌的能力更多元、也更广泛和深入。在电商业务上,小红书目前的路径是,通过买手、主理人连接商品与用户,让他们寻找垂类用户,为他们挑选、推荐商品,满足购物需求。图源小红书官网8月份小红书举办的“买手时代已来”的主题会谈上,柯南透露,在小红书日活用户里,每天有求购意图的用户数近4000万人;过去一年半时间,小红书电商买手和主理人规模增长了27倍,动销商家数增长了10倍,购买用户数增长了12倍。同一时期里,小红书将电商业务与直播业务整合组建成了全新的交易部,与社区部、商业部等一级部门平行。也就是说,在小红书电商,买手、主理人等个体已经成为关键角色,而直播带货,正在成为核心的一个方式。成长中的小红书社区,还有哪些潜力可挖?基于小红书现在的商业化路径,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前链路的种草营销上,还是偏向后链路拔草的电商上,它的商业化思路,是沿着社区生态里生长出的商业需求来建设的。这条路径,也正是柯南所说的“商业更好融入社区的唯一路径”。随着小红书的社区生态和商业化融合程度逐渐加深,理论上,小红书的社区规模能长到做大,小红书的商业化空间就有多大。这也就意味着,小红书的商业化能力建设,需要能跟得上社区长大的节奏。一方面,柯南指出,现在小红书商业产品能力打开的行业远低于小红书社区、小红书搜索自然生长的机会。“每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商业工具设计,面对的核心挑战都不一样。小红书现在的商业系统中催生出了很多细分的行业,我们需要去纵向打开行业的丰富度。比如小红书搜索商业化产品已经在服务游戏、生活服务、汽车等行业的客户中落地,接下来会通过产品能力连接更多行业机会。”柯南如此说道。比如小红书上有一类商家,卖的是定制宠物的毛毡。用户可以发自己宠物的照片或者视频给店主,商家会帮助用户定制非常可爱的宠物毛毡,下面的评论都说在排队,其中有商家订单甚至已经排到几个月之后。某种程度上,这种细分、小众的行业,是小红书上独特的商业化需求,而且会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小红书上的商业角色也在越来越多,有买手、有主理人、有商家、有新品牌、有大品牌,并且这些商业角色所处的阶段,可能都不一样,他们的经营诉求也会不一样。比如一个刚开始在小红书尝试种草的商家,核心诉求可能是找到最合适的博主,但一个已经在小红书上有过长久运营积累的商家,核心诉求可能是如何找到最佳的长期经营思路和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小红书如何去适配更多行业的需求,怎样通过产品能力、系统能力去赋能这些可能迥然不同的商业角色,也需要持续探索和完善。而如果再切换到另一个视角,不难发现,小红书的商业化提速,对这个商业系统中的各个商业角色,某种程度上也是新的机会、新的挑战,他们对小红书的认知能力,也要跟得上小红书商业化能力成长的速度。比如他们早就该意识到,如今的小红书不只能种草,还可以更科学地种草,而且还能拔草,小红书也不单单是一个品牌做营销或带货的渠道,而是可以长期经营的重要阵地。比如小红书的内容生态越来越丰富,它已经承担起了实质上的“搜索引擎”的作用——如今有将近70%的小红书月活用户都会搜索,而且三分之一的月活用户打开小红书第一步都是直奔搜索。对品牌方而言,能不能更好地认识到小红书的搜索价值并抓住机会,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头图来源于小红书官网。)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从内容工具到生产力工具,百度文库如何靠大模型进化?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ChatGPT带火大模型一年以来,业界对AI的落地探索骤然加速。一个明显的信号是,上半年,业内比拼的重心还是大模型的推出速度、参数、算力等,但到了下半年,如何让大模型的能力被真正用起来,成了更关键的命题。百度是最具代表性的玩家之一。过去一年里,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AI原生应用”,在他看来,大模型时代,真正的价值在于原生应用。只有在一个基础大模型上长出千千万万个AI原生应用,大模型的价值才会被释放出来。“为什么大家不去认真做AI原生应用,而去关心大模型进展?这个进展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机会。我们一定要去卷AI的原生应用,要把AI原生应用做出来了,模型才有价值。”前不久,李彦宏在演讲中如此说道。这也是百度在过去一年里在内部极力推进的实践,它希望用大模型重构旗下几乎所有应用,包括百度搜索、百度文库、百度地图、百度网盘、百度输入法等等。图源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其中,百度文库被百度认为是“AI重构最彻底”的产品。2023网易未来大会上,百度副总裁、互娱和垂类平台负责人王颖指出,百度文库携手文心一言重构为“一站式AI内容创作平台”,将成为用户的内容创作新起点。那么,被重构最彻底的为什么先是百度文库?新的百度文库比原来到底强在了哪里?百度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思考和能力?为何百度文库是“AI重构最彻底的产品”?文心大模型对百度文库的重构中,最关键的变化在于,百度文库的定位变了。按李彦宏的话说,基于文心大模型的技术能力,百度文库从根本上‘革了自己的命’,完成了从内容工具到生产力工具的进化。王颖也指出,百度文库原来是内容检索平台,但有了大模型之后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帮助用户更高效地进行内容创作。百度文库在产品定位上的变化,来源于大模型为它带来的生成式能力,但出发点是用户的需求痛点——百度想要解决的,不再只是用户需要内容时的搜索需求,还有用户创作上的内容生成和阅读辅助需求。换言之,大模型的能力是一方面,它决定的是百度文库能不能被重构的问题,但到底该怎么重构,考验的是百度文库洞察用户需求的能力,而这进一步决定着百度文库的重构路径。根据王颖的分享,百度文库的重构路径分为两个部分,对应的是用户两种不同的需求:百度文库新能力带来AI原生创作方式第一类痛点是,在用户有思路的时候,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多格式的复杂编辑问题?试问,哪个打工人没被附加的工作“逼疯”过?所谓的附加工作,指的是除了工作本身内容外,各种形式的内容呈现,包括文档、PPT、图表等。尤其是PPT和图表,在保证内容准确、逻辑顺畅的前提下,美观舒适也是PPT、图表的要求。这就需要用户需要大量的时间梳理观点、排版美化,包括字体大小、颜色、样式等繁琐的工作。第二类痛点是,当用户没有思路的时候,如何帮助用户梳理思路,辅助用户创作。比如很多人在创作过程中都面临过一个场景,即在没有创作思路也没有头绪的时候,需要去查询、阅读更多的相关资料来找头绪找灵感,费时费力不说,整体的效率也比较低下。基于上述这些痛点,今年8月,百度文库携手文心一言大模型开始加速重构,并完成了PC端和移动端的双端重构,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的方式,在输入框内输入指令完成各种操作。在App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语音指令完成操作,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自由办公。百度文库已经完成PC端和移动端的双端重构不难发现,某种程度上,百度文库的革新过程中,无论是在思路上还是路径上,百度的初衷甚至不是“改造”,而是跳出了原有的思维框架,真正思考大模型的能力与用户需求的有效结合,以及大模型对产品的赋能如何带来效率的实质提升。而当新的百度文库能够帮助人们写文章、做PPT、做图表、做总结,甚至写小说的时候,它毫无疑问,进化成了一款生产力工具。解放双手和解放大脑,百度文库究竟能做什么?大模型时代,AI原生应用如何真正解放大脑和双手,提高生产力,正在成为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如果说大模型是脑,那应用就是长出手脚——脑子用来发布指令,手脚用来执行指令,缺一不可。百度文库的重构,给行业提供了一个思路。众所周知,创作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持续性创作,无论是创造文字、图片,对用户来说都费时费力,并对创造灵感有着不小的要求,起笔难、编辑难、平台多、整理难等痛点,困扰着很多用户,尤其是内容行业的从业者。百度文库的智能文本生成和编辑功能很好地改善了这一问题。比如,用户在对话框输入“帮我写一个年终汇报”,百度文库就会很快生成一篇参考内容;为公关行业从业者撰写传播方案,百度文库也不在话下,还可以进行智能缩写、续写、扩写、润色等。PPT的创作,也是很多用户的迫切需求。传统的PPT制作过程琐碎枯燥,耗时耗力,比如用户需要先将长篇文档归纳成数个要点,做成后还要费尽心思美化排版、调整字体等等。针对这些痛点,百度文库让“自动化”制作PPT这件事成为了可能。在大模型的支持下,百度文库不仅可以只用一句话生成PPT,还支持“文档生成PPT”功能,用户只需要上传一份文档,AI便可自动对文章重点、行文逻辑、内容风格进行更深度的理解,生成大纲,并一键转化为PPT。连线Insight用近期的一篇原创文章《中国“出海四小龙”紧逼亚马逊:海外电商市场重新排座次》进行了测试,让百度文库基于上述文档制作一个PPT。不到30秒的时间,百度文库就对文档进行了解析、提炼、排版等工作,并完成了一个长达21页的完整PPT。我们发现,在观点的提炼、条理清晰度上,PPT基本准确,对细节进行修改润色后,这篇PPT基本达到可以放映汇报的标准。此外,连线Insight还了解到,百度文库正在内测思维导图功能和多篇文档参考生成功能,即将全面开放。在百度文库只需要简单的文字输入,就可以生成完整的智能思维导图,还可以进行编辑;多篇文档参考生成也一样,在百度文库里选定想要参考的多篇内容,AI可以根据多篇内容,参考其中的要点,迅速基于核心内容生成用户想要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成PC端和移动端的双端重构后,在多个办公、学习场景中,用户在手机、平板等移动智能设备上,也能通过上述功能来提升效率。以“文档总结”这一功能为例,我们文章的文字版本上传后,百度文库会自动总结下来这篇文章的关键内容,我们同时还可以继续向AI提出关于这篇文章更细致的问题,比如“帮我把这篇文章里跟李彦宏有关的内容提炼出来”,AI就会自动将相关内容提炼出来,并且还会给出总结性观点。可以说,用几十秒的时间,百度文库就完成了用户将近半天的工作量,实实在在地解放了用户的大脑和手脚。也正因此,用户已经开始用脚投票,连线Insight获悉,截至目前,百度文库累计AI用户数和累计内容量都有了指数级的提升,百度文库的付费率也有明显提升。生成式AI应用时代,百度文库靠什么跑在前列?当李彦宏因为行业里还在卷基础大模型而非AI原生应用表示出“着急”,当百度用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决心投入到大模型对自身多款App的重构,不难发现,百度已经站在了时代的潮头。从百度文库的重构来看,你可以说这是百度迈出的一小步,因为在百度,更多的重构正在发生。你也可以说这是百度乃至全行业迈出的一大步,因为在这之前,AI实际落地到一款应用,并带来代际跃迁的功能和体验提升,这样的例子很少见——新的百度文库,正在让办公、学习、创作变得更简单和高效。事实上,迈出这一步也并不轻松。这背后是百度的技术在支撑。从昆仑芯到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到文心大模型,再到上层的一个又一个应用,百度在每一层技术栈都有布局和自研技术,它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进行了全栈布局的AI公司。再聚焦到百度文库身上,实则是多方面的合力,重构了这个“一站式AI内容创作平台”。首先,文心一言大模型为百度文库提供了技术可能。目前,文心一言已经升级到4.0版本,包括基础性能如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等有显著提升。自今年3月发布至今,文心大模型4.0训练算法效率提升3.6倍,推理性能提升50倍。此外,百度文库的训练数据与文心一言相辅相成。虽然文心一言大模型具备推理和涌现的能力,但如果知识库中没有太多的行业数据,应用也无法运转。百度文库本身具有12亿高价值专业文档,这是百度文库重构的内容优势。同时,多年来,百度研发团队在应用层面的经验,也是一层厚土。自大模型掀起行业浪潮以来,行业一直都在加速布局、迭代大模型。经历一年的发展,行业的风向也从“百模大战”转变为“应用大战”,而这一直是百度看重的。本质上,基于百度强大AI技术积累的百度文库,正在引领文档处理行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让“说话就能创作”变成了可能。如王颖所言,“我们给自己定的黄金标准,就是最可用和最便捷”。在百度文库的首页上,有一句简洁但醒目的话——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对用户而言,无论了解大模型技术与否,一款能帮助他们从繁琐细碎的工作形式中解放出来的、提高工作效率的产品,就是有价值的。最后,可以看到,全球范围内已经发布了数以百计的大模型,但AI原生应用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任何新东西和大机会来的时候,大家会一拥而上卷起来,再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李彦宏如此说道。目前来看,在这场马拉松中,百度仍然在以领先的速度向前奔跑。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百度文库的增长空间也值得期待,要真正易用、好用,才能经得起市场考验,并吸引到用户,抢到市场蛋糕。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数智化营销进入新时代,容联云用大模型掘金

文/陈锋编辑/子夜2016年,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之后,AI开始真正进入公众视野。从那时至今,在商业世界里,无论是那些被外界熟知的商业巨头,还是层出不穷的创业公司,都试图加快AI的落地进程,踩中下一个时代风口。但直到去年底Open
2023年12月22日
其他

拼低价、蹭流量、喷友商,2023年的商战“杀疯了”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很多人提到商战,第一反应是影视剧里的情节:公司高官们明争暗斗,互做间谍卧底,最终主角做空对家、拨得头筹。看惯了现实中的商战,就会明白,艺术终归是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因为现实中的商战往往以最朴素的方式开始:蹭对家直播间的流量、屏蔽对家IP、隔空喊话互怼……商战年年有,今年的剧情却尤为丰富。盒马、山姆因为一个榴莲蛋糕的价格打得火热;电商三巨头拼低价拼得火热;腾讯、网易因《元梦之星》再次在游戏领域正面“硬刚”;小米、华为因专利技术隔空“互怼”。企业们的招数五花八门,让消费者津津乐道的却是一些“朴实无华”的部分。例如讨论董宇辉的“丈母娘”如何给对家直播间送流量,盒马总部IP地址被山姆APP屏蔽等。不过,对于围观群众而言,各家商战越精彩越好,毕竟有热闹可看,还能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商品。各家发起商战的背后,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同处于相同赛道的品牌,面对的是同一类的消费者,竞争环境就会更加复杂。你争我赶之下,商战是一个营销方式,也是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回顾2023年的商业世界,可以用精彩二字来形容。正所谓商场如战场,身处其中,谁都不能掉以轻心。2023年的商战,花样百出2023年,企业们商战的姿态越来越丰富。12月14日上午,“盒马总部IP地址被山姆App屏蔽”相关话题引发多方关注。缘由是自称是阿里员工发文称,在盒马总部无法使用山姆App,质疑盒马总部IP地址被山姆屏蔽,并调侃道“这就是商战吗?”经新浪科技向盒马员工求证,内部人士回复称,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双方都未否认此事,也未对这场风波做出官方回应,但双方在新零售赛道竞争的关系已经是人尽皆知。盒马和山姆之间的商战,转变得有些突然,从参考山姆模式,到矛头直指山姆,两家的竞争也直接而激烈了起来。作为国内新零售的典型玩家,盒马一边参考山姆的模式,一边寻找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比如,基于中国消费者的习惯,盒马把山姆1.2kg的瑞士卷改良成小份;从采购模式上看,盒马也放弃传统卖场的KA模式,以自有平台采购为主,逐步壮大。只是到今年,随着盒马的快速布局,盒马向山姆正式宣战。以更低的价格复制山姆的爆款。侯毅表示这会是一场持久的价格战。同时,盒马鲜生要在保持“品质感”标签的同时,转型折扣店模式,这直接对标的便是山姆的性价比。后辈的猛烈进攻让前辈坐不住了。在今年2月份,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朱晓静在内部会议上表示,盒马是沃尔玛旗下山姆会员商店在中国的唯一竞争对手。换句话说,盒马的任何动作,山姆不敢小觑。而老对手腾讯和网易,最近则又开始进入新的竞争阶段。近期,腾讯旗下派对类游戏产品《元梦之星》正式上线,直接对标网易去年上线的游戏《蛋仔派对》,两大游戏巨头又在同一领域狭路相逢。《元梦之星》,图源元梦之星微博这无疑是一场硬仗。腾讯首期就拿出14亿元,用于这项游戏生态的建设;网易开启了“蛋搭节”,并表示要拿出5亿真金白银激励UGC创作。除了营销上的投入,双方也在暗戳戳较劲。《元梦之星》设置了一个角色“易斑斑”(一般般),《蛋仔派对》则发布了新皮肤“鹅心心”(恶心心)。网易还在公司前台推出一款名为“企鹅美式吧”的饮品,咖啡简介中注明,“就着冰美式,一口吃掉企鹅,守护天下最好的蛋仔。”这略显幼稚的做法,成为商战中的调味剂,无伤大雅,甚至是个话题点。今年更流行的,可能是靠蹭对家流量的商战手段。今年9月份的“花西子事件”中,一众老牌国货接住了“泼天的富贵”,尤其是蜂花的表现最为显眼。彼时,“花西子事件”舆论发酵后,消费者开始对比花西子部分产品的克重与售价。计算之后发现,作为国货美妆,花西子不如国际大牌有性价比,单论克卖甚至比黄金还贵。花西子平价的国货形象崩塌,老国货品牌蜂花顺势接住了这波热度。彼时,蜂花连夜在抖音直播间上架79元洗护套餐,并下场玩梗“一花西币可换五斤半蜂花”。这一波操作下来,蜂花官方账号涨粉超过50万人。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踩进同一个“坑”后,俞敏洪、辛巴紧急补课

文/李乐编辑/子夜临近年底,今年略显沉寂的直播电商行业,连炸两颗“惊雷”,一时间硝烟弥漫。谁也未曾料及,点燃这波战火的双方,竟是公司CEO和台前的大主播——前有快手顶流主播辛巴徒弟蛋蛋怒对辛选集团CEO,公开“逼宫”,走马上任不到一年的CEO管倩被解聘,辛巴前合伙人蓝山接任CEO;后有东方甄选小编评论区“背刺”董宇辉,东方甄选CEO孙东旭直播暴露董宇辉的年薪高,以及东方甄选另一个主播天权在直播间里“发疯”,最终,东方甄选发布人事任免通知,俞敏洪兼任东方甄选CEO,免去孙东旭CEO职务。12月16日,俞敏洪与董宇辉联合直播致歉,相关事件刷屏式挂在热搜榜上,且仍在持续不断的发酵中……图源俞敏洪官方抖音账号CEO被大主播“劝退”,这看似不合常理的的事,又在直播电商行业中实实在在的发生着。有行业人士调侃称:直播电商,太费CEO了。的确,无论是公司转型跨界做直播电商,还是原本就专注在直播电商行业的MCN机构,CEO如何和大主播相处,依然是一门需要研究的功课。直播电商发展至今,前期的野蛮生长,为后期的公司管理造成了一些挑战。大多数直播电商公司诞生于行业早期的红利期,大量人员急速入场,在泥地里打滚试错。走到了今天,也因为狂奔得太快,很多公司尚未来得及理解时代的新秩序,普通公司的运营方式显然无法直接搬运到直播电商企业中。更为特殊的是,头部主播是一家机构的台柱子,具有现象级传播能力与破圈能力的主播,决定流量的去向,对用户拥有极大的号召力。而CEO,又是一家机构名义上的权力拥有者,两者更像是一种新型合作伙伴。吸金能力超强的“打工人”捏住了公司的命脉,大主播与CEO的关系便显得有些微妙,如若处理不好,只会两败俱伤。无论是对正在学着更规范管理公司的辛巴,还是对创立新东方,拥有多年管理经验的俞敏洪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学习的新领域,在踩坑以后,他们最终能给出什么样的新解法?辛选和东方甄选,狂奔中经历的“管理阵痛”直播电商公司后院起火,CEO与大主播矛盾凸显,危险时刻正在悄然逼近。辛选主播蛋蛋是率先反抗CEO的人。近日,快手顶流主播辛巴所创立的辛选集团高层出现动荡,辛选集团下发《关于辛选集团人员任免的通知》,CEO管倩被解聘。任免通知发布后不久,作为辛巴徒弟的蛋蛋第一个站出来怒喷管倩。在一个65人的内部微信群里,蛋蛋言辞犀利,丝毫不掩饰不满情绪,并直接质问管倩:“除了吹牛X,还会啥?”而后,蛋蛋又公开发朋友圈,称辛选“为民除害”、“希望同行慎用”。蛋蛋是快手顶流主播之一,单场销售额时常破亿,在辛选集团内部的重要性和话语权不言而喻。高管与企业理念不同、产生摩擦并不罕见,但成熟的企业和职业经理人往往会顾全双方声誉,好聚好散,蛋蛋此次不顾颜面地发难,撕开了直播电商公司管理困境的冰山一角。辛选集团创始人辛有志,图源辛有志官方微信该事件舆论尚未平息,东方甄选又再起了波澜。一篇700字小作文引发的“血案”,不仅干翻了上市公司的CEO,还干掉80亿港元市值。截至12月15日收盘,东方甄选前五个交易日股价下跌超过22%,市值蒸发逾80亿港元,其抖音账号已掉粉超300万。“小作文”争议的时间线,最早可以追溯到月初。12月5日,东方甄选发布多条视频预热“吉林之行”,其中董宇辉的“小作文”视频获得了一片赞叹,然而官方账号却突然下场,评论道:“每一次小作文都是主播在镜头前,背后是文案创作团队、拍摄团队、剪辑团队的小伙伴们……”这样的说法引发了部分粉丝的不满,不少人认为,这是在内涵董宇辉是被包装的。不满的粉丝攻陷了评论区,矛头直指东方甄选,为董宇辉声讨“冤屈”的粉丝,认为东方甄选亏待了董宇辉。在12月12日的直播中,东方甄选CEO孙东旭花了10分钟回应此事,批评了小编带情绪工作的同时,解释了10日董宇辉缺席的原因,又表示董宇辉年薪不止网传的几千万。只是没想到,透露年薪的行为,更让“战火”加速蔓延,与此同时,据鞭牛士14日报道,东方甄选内部聊天记录称,俞敏洪需要在孙东旭和董宇辉之间“二选一”。事件发酵至此,俞敏洪也不得不亲自下场。12月16日早上,东方甄选董事会用一纸文件宣布了CEO孙东旭下台。紧接着晚上七点,俞敏洪在直播间里表示:“孙东旭管理上有重大失误,未来东方甄选事业发展决策上,董宇辉是一定会有话语权的。”12月17日,在第四届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上,俞敏洪针对近期沸沸扬扬的舆论做出了回应,他认为,东方甄选出事原因在于管理团队思维没有扭转,以传统思维来管理优秀员工,靠着友情维持了一段时间,最终造成了传统管理模式不适应。东方甄选抖音号目前的粉丝量,图源东方甄选官方抖音账号“董宇辉同期在线有几十万人,在网红模式下,当你靠着一个能力巨大的员工来构建商业模式和发展时,你是在为员工打工。”俞敏洪称,很多人还在大模大样地当老板,居高临下地管理,如果是一家传统公司,那没有问题,如果是现代性公司一定有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老板必须心甘情愿的为员工打工,方向一致,就变成合伙人关系。在这场闹剧中,东方甄选经历了一次“全线溃败”,声誉受到影响的同时,其价值也正被资本市场重估。两场风波背后,都不约而同的暴露出了直播公司内部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的失衡问题,至少在大主播的管理上,处于行业头部的辛选与东方甄选都还在摸索阶段。而从俞敏洪的表态来看,他已经明确了解,用传统公司的管理方法管理主播,不再是适合的方式,这也意味着,他需要亲自掌舵,为东方甄选寻找到更适合的管理架构,目前,俞敏洪已经开始行动。俞敏洪上任后的第一把火,便烧向了薪酬调整。16日晚的直播中,俞敏洪称将很快启动一轮大调整,不仅针对董宇辉一个人,而是面向公司所有主播,希望通过此次调整,为公司奠定良好的发展方向和基础。而董宇辉的介绍,已经是“东方甄选高级合伙人”。俞敏洪需要大刀阔斧地改变东方甄选,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两个主播的管理问题,而是整个公司能不能长期发展的问题。俞敏洪和辛巴要补的课直播电商公司的CEO们,应当如何管理大主播,这将是俞敏洪和辛巴很长一段时间内要摸索的。以辛选与东方甄选为例,两者表现出来的问题各有不同。过去几年间,辛选家族从单枪匹马到集团化运营,影响力和销量在代际之间传承,发展可谓迅猛,在公司发展早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江湖规则的确受用。但随着企业进入现代商业体系,辛选的管理必须变得更为规范,但辛选始终无法割舍“家族”关系网。辛巴家族成员之间、甚至部分家族之间都存在极强的利益绑定关系,家族中弥漫江湖气,内部各自为营,都属于“情绪化”的风格,会赚钱的大主播都希望将话语权牢牢握在手中。作为职业经理人的CEO,在帮企业合规化、资本化,去除公司原先野蛮生长长出的杂草之时,两者的矛盾自然被推至台前。对于辛选这样的企业而言,大厂的管理风格可能并不适合这样的公司,CEO的重点,或许在于如何说服不同的主播家族,让其遵守现行的商业规则,而不是让其在内部分散地互相内斗。而东方甄选,本身“脱身”于上市公司新东方,在新东方时代,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优质的、差异化的教学服务,公司也的确有清晰的名师团队管理体系。图源东方甄选官方抖音账号步入直播电商时代后,东方甄选没有产品,核心是通过向消费者售卖产品获取利润,在这个过程中,董宇辉变成了公司最大的核心资产。当东方甄选变成了一个营销渠道后,此前管理名师的那套法则,便失效了。大主播IP和普通员工有所不同,大主播更像是名人IP的形式,当一个企业不能满足现象级IP的需求之时,消费者反而会群起而攻之,进而影响企业收益。CEO对于董宇辉的管理,或许需要参考下明星经纪公司的运营。另一方面,东方甄选对大主播的待遇,是一直被粉丝质疑的点。早在今年2月东方甄选披露股份奖励之时,外界便开始猜测董宇辉的待遇,彼时,他个人的影响力和动向已经明显影响了东方甄选的估值与股价。在当时,多名MCN机构人士预测,董宇辉不仅能拿到股权激励,很可能拿到的股权数量跟高管一个层次。2023年2月16日晚,董宇辉曾在直播中表示,“女婿有钱,新东方给了我高管的待遇,这工资已经完全超出了预期。”多名接近东方甄选的人士曾告诉连线insight,新东方对于董宇辉的激励价值大概在亿元左右,但应该牵涉到严格的行权条件,未必能拿到。董宇辉,图源东方甄选官方抖音账号“按直播电商头部化高度集中的客观事实和规律,董宇辉在东方甄选拿走至少一半左右的收益才是相对公平的。”罗永浩在其社交账号表示,董宇辉的贡献完全没有公平公正的回报,利益完全没有保障。有直播电商内部人士表示,对于董宇辉这样的大主播,需要设计与他们的影响力和贡献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可以考虑利益共享、股权激励、个人品牌发展支持等方式。除了待遇问题,大主播应该被纳入到公司重要决策的过程中,利用他们的粉丝号召力、市场感知为公司带来更大价值。“商业的本质是价值,权衡利弊下的取舍,是不会改变最终的剧本,消费者因为不牵涉自身利益,自然都会站在道德高点之上,通过这件事,CEO可以谨慎思考关于‘大主播’的管理问题。”某直播电商内部人士告诉连线insight,如果这次不能借机解决好内部管理问题,东方甄选的弦,应该还要紧绷一段时间。不只是管理主播的问题,更是组织变革的问题台前主播和幕后CEO都有功劳,但价值不同。这时,管理的智慧便显得尤为重要。从诞生之初至今,在管理大主播方面,MCN机构一直在摸索更好的模式。回过头看,第一批入行并大浪淘沙成长起来的淘宝主播,大多数是淘女郎、淘宝店铺和线下批发行业转型而来的。线上店铺和线下批发档口夫妻档,在直播时代,转身变成了直播夫妻档,女生做达人,男人负责运营和供应链。因此,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直播和短视频领域的夫妻档组合,占比很高。夫妻档生意,自古以来都是一种常见的商业组织结构,MCN公司最担心的签约主播稳定性问题,因为叠加了一层夫妻关系链,变成了一个相对牢固的商业结构。谦寻的薇娅与董海锋、君盟的烈儿宝贝和鲁文杰、锐趣文化的陈洁kiki与老公“峰哥”、夏诗文与“乔老板”等主播,都是夫妻老婆档的典型代表。从小规模的生意起量,一个在前直播、一个在后管理,从分工上来说更加轻快互补。除了夫妻档,MCN机构另一常见的类型便是非家族式企业,依靠个人IP崛起,跟大主播形成绑定关系,例如交个朋友、东方甄选以及遥望网络。随着网红员工的规模性崛起,很多MCN机构公司内部管理和利益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性的变化,例如美ONE与李佳琦,随着个人IP的壮大,李佳琦已与美ONE强绑定,李佳琦的微博简介中写着“美ONE合伙人”,同时他获得的直播分成也可观;从罗永浩三年还完数亿欠债来看,交个朋友给出的留人筹码也不俗。这类大主播更接近于公司的合伙人与大股东,与公司关系更紧密,话语权也更高。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缺增长、创新和战斗力,不是刘强东想要的京东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20岁的京东是不是刘强东想要的京东?从当下京东的表现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这一年,京东是内部调整最频繁的互联网巨头之一。自刘强东重新掌舵后,京东取消事业群层级、轮换多个集团CEO,与之相辅相成的是京东业务上的变化——重拾低价心智、发力百亿补贴、开拓直播业务。业绩不佳、增长难寻,重压之下,刘强东对京东的高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曾经最信任的兄弟徐雷、十多年的战友辛利军,都被刘强东换下,取而代之的是CFO出身的许冉,任京东集团CEO兼任京东零售CEO。短时间内高管的频繁调整,是刘强东在寻找当年的士气。“1998年进入中关村的时候我没有畏惧过对手,2004年京东进入电商的时候我没有畏惧对手,后来每一年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我都没有畏惧过。”在《刘强东的自述:我的经营模式》中,刘强东如是表示。刘强东,图源京东官方微博这不是刘强东在说大话。10岁的京东,在当当去美国上市当天发动奇袭,掀起线上图书行业的价格战;12岁的京东,与苏宁、国美抢用户,以胜者的姿态奠定京东的市场地位。这些,都始于刘强东的一声令下。近几年,面对电商市场的竞争,以及对手的强势增长,京东的进攻性和存在感明显变弱。增长停滞、股价下滑,透露出京东掉队的危机。面对现状,有员工站出来指出京东目前的问题,以一篇千字长文,历数京东的症结,包括“促销机制过于复杂、低价战略落实不够全面、只会跟随友商没有自己的节奏”等等。对于员工的直言“进谏”,刘强东没有选择无视,而表示,“这位兄弟句句点到了公司的痛点”,他直面员工在内网中所提出的质疑,并强调京东必须改变,否则没有出路。刘强东提到了自己管理不善,非常自责,同时也表示自己不会躺平,也希望兄弟们不要躺平。如何带领京东回到高速发展的轨道上,如何让京东重新具备创新力和战斗力,是刘强东接下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缺乏战斗力和创新力,可能是最令刘强东焦虑的京东内网,谁最活跃?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一定榜上有名。这是刘强东了解京东真实现状的主要渠道。在内网上,基层员工可以吐槽上级甚至京东的项目,刘强东赋予了内网极强的自由度。作为京东内网的核心用户,刘强东有时会在会议上突然说一两个只有京东基层员工才知道的槽点或者笑点。这一次,一位来自运营员工的千字长文,让刘强东对京东的现状做出了反思,并总结了京东存在的问题。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卷亮度、卷友商、卷大模型,手机市场进入新竞争周期 | 年终大考

编者按:2023年快要接近尾声,这一年,互联网江湖有很多新变化、新风向、新竞争。ChatGPT引领全球科技公司卷入大模型浪潮、中国电商企业围绕低价“内卷”、久经寒冬的手机市场有了回暖趋势……每一个趋势和变化,都值得我们去记录和思考。连线Insight推出2023年终特别企划《年终大考》,来复盘过去一年全球互联网世界发生的大事件,以及各个企业的应对,临近年终,它们交出的答卷透露出了今年的打法,以及对明年市场趋势的思考。本文为该系列第二篇,着眼于中国手机市场今年的发展和竞争。文/王慧莹编辑/子夜临近年底,又到了手机厂商冲KPI的关键时刻。继11月小米推出搭载第三代骁龙8芯片的旗舰机型小米14台后,各家都在年底拿出自己的最新旗舰机,包括真我GT5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短剧的风口,阅文必须抢

文/纪德编辑/子夜要问2023年,哪个赛道最受大厂、资本的追捧,短剧无疑是答案之一。短剧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盘子较大,也拥有完整的商业闭环。今年7月,中文在线旗下短剧应用ReelShort的两部竖屏短剧,因迅速收割欧美用户而受到关注。该APP实行单集付费模式,但不少用户在情绪被调动起来时,忍不住一集一集地付费,不知不觉中便看完整部剧集。其中花费的成本,远高于大多海外长视频平台的每月会员费,这也使得ReelShort拥有不错的月流水。上个月,中文在线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到,2022年公司付费短剧收入已超3亿元。
2023年12月12日
其他

防御、变革、自救,喜马拉雅直面压力

文/何湘编辑/子夜喜马拉雅正在面对“双面夹击”:一面是长音频赛道的风口降温,红利逝去,一面是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曾经,长音频赛道,喜马拉雅、荔枝FM、蜻蜓FM打得火热,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要来了,优必选究竟有没有潜力?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人形机器人行业传来了好消息。12月1日,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优必选”),通过了聆讯,准备在港交所上市。早在今年1月,优必选便已递交了招股书,此次更新招股书冲击资本市场,预示着其离“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又近了一步。人形机器人并非新概念,从第一款人形机器人WABOT-1落地至今,已经过去了50年。半个世纪过去了,随着技术的提升,人形机器人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也吸引了科技巨头的加入。2022年10月,特斯拉首款人形机器人Optimus初次亮相。彼时,特斯拉CEO马斯克预计,未来三至五年,人们便可以买到一台Optimus机器人。特斯拉的加入点燃了市场的热情,亚马逊、三星等科技巨头也加大了对人形机器人的投入。今年10月23日,亚马逊在其运营中心测试初创公司Agility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以降价为矛,良品铺子要背水一战

文/向真编辑/子夜高端零食品牌良品铺子终于也降价了。11月30日,就在良品铺子宣布杨银芬接替杨红春担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三天后,良品铺子就宣布了17年来最大规模降价,门店在售300余款产品会员价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45%。对外,越发注重性价比的理性消费时代,全平台都在卷向“低价”,不仅电商平台都在学拼多多,消费品牌也纷纷降价,包括同样主打高端的钟薛高、喜茶等。就连良品铺子所在的零食赛道,同行三只松鼠也提出了“高端性价比”战略,调整自己的价格体系。对内,进入2023年以来,良品铺子正面临着业绩增长失速、大股东频繁减持、新业务增长乏力、市值蒸发等多重困境。此时换帅加降价,是良品铺子在重压之下的主动求变。从股价表现来看,资本市场对这个消息是买单的。消息发布后两个交易日(12月1日、12月4日)良品铺子的股价接连涨停,截至12月5日收盘,良品铺子股价3天涨了23.84%。但回归到良品铺子的业务上,此次降价到底成效几何,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换帅、降价,良品铺子寻找“活路”良品铺子近期动作频频。先是11月27日董事会换届后,去年9月才辞去总经理职务的杨银芬又回到台前,接替杨红春重新担任总经理一职,以及新一任董事长。后是11月30日,刚刚上任3天的杨银芬在内部信中宣布启动重大改革,并将实施17年来最大规模降价。良品铺子产品,图源良品铺子官方微博在良品铺子内部,杨银芬的花名是“杨一刀”,取自其做事果断、有魄力。有良品铺子内部人士评价,和杨红春“偏理想主义”不同,杨银芬的风格“更加务实”。杨银芬最出名的战绩是带领团队打赢了电商化转型这一仗。2012年,随着良品铺子的门店规模突破1000家,以及三只松鼠等诞生于线上的零食品牌出现,良品铺子开始筹划布局电商。杨银芬承担了电商运营工作,成功将线上做成了良品铺子的第二增长引擎——2016年线上营收已达到14.25亿元,营收占比已超三成。一线打硬仗的经历,让杨银芬对零食赛道和零售行业有深刻理解,也更加明白,此刻良品铺子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行业局势已不同往日。杨银芬在内部信中直言,17岁的良品铺子,正面临着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挑战,“已经不仅是活得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的确如此,良品铺子当下的境遇可以说是内外交困。就外部来说,行业竞争正在不断加剧。线下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等量贩零食店,以及好特卖、嗨特购等特卖店持续冲击良品铺子门店的市场份额,线上前有王小卤、a1零食研究所等网红品牌,后有比比赞等打着“便宜大碗”的白牌增速可观,也加剧了良品铺子在电商平台上所面临的竞争。就内部来看,良品铺子的业绩表现每况愈下。多年增收不增利之后,今年以来,良品铺子的营收更是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滑。财报显示,良品铺子第三季度的营收为20.13亿元,同比下降4.53%;净利润为1998万,同比大降97.88%;扣非净利润亏损207.88万元,同比下降102.31%。与此同时,包括今日资本、高瓴资本在内的大股东纷纷减持良品铺子,选择套现离场。尤其是2010年作为早期投资人入股的今日资本,过去十余年里坚定持有,今年以来也大笔减持公司股票,加重了市场对良品铺子的担忧。内外交困之际,良品铺子换上了能打硬仗的杨银芬,而新话事人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刀口向内,试图通过一次力度空前的降价举措,来逼迫组织提效,扭转当前的被动局势。据悉,为保证“降价不降质”,良品铺子率先降价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成本优化但不影响品质以及复购率高的300款零食上,平均降幅为22%,最高价格降幅为45%。良品铺子产品,图源良品铺子官方微博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次单纯的降价促销,而是建立在降本增效基础上的降价。这背后是良品铺子对过去多年成本定价策略的一次全面改革。杨银芬认为,过去在高品质零食的理念之下,公司内部未能平衡好质量和价格的关系,做了一些消费者不在乎的品质,给用户造成了误解。他要求,未来花在品质上的每一分钱,都要能被消费者感受和认可。简言之,消费者看不到、感受不到的品质,做得再好也没用。杨银芬打算根据高品质、中间层、底部三类产品进行调整,要将中间层那些对原料、辅料里面消费者不关心的标准打下来。以坚果为例,过去这种原料型为主的产品,过去是向供应商采购指定规格的产品,因等级高,采购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改革后,良品铺子一方面将大宗坚果原料的采购纳入跟供应商的直采体系,另一方面改变原料收购的策略,由市场统采后对原料进行分级应用,用不同型号、不同等级的原料去做不同类型的产品。例如夏威夷果的原料由进口变为国产,同时根据产品的不同规格,分别用于生产罐装坚果、袋装产品、综合果仁等。小果具有开仁率高且饱满的优势,因此被用于综合果仁类产品中。根据公开报道,通过原料的最大化使用,每一类型的产品价格都下降了5-10元。良品铺子夏威夷果,图源良品铺子官方微博与此同时,为了全面支持降价策略,良品铺子还在供应链上做了许多革新。例如针对蛋糕烘焙类产品,良品铺子与供应商进行专线专产、产线包销的合作生产,近30个SKU因此降价。不止于此,从不同环节“挤水分”的做法,甚至细到了快递纸箱这种物料上。据悉,在年货节物流纸箱降本18.4%的基础上,良品铺子预计2024年,在这方面还能再降本862万元。但降价举措真的能如愿帮助良品铺子扭转局势吗?从很多层面来看,光是降价是远远不够的,良品铺子需要的是更体系化的突围。降价只是第一根矛,良品铺子要做的还有更多关于“最低价”的争夺,近年来愈演愈烈。拼多多亮眼的财报证明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与日俱增,阿里将1688升级为淘天集团一级业务,京东也推出低价策略,不同赛道的消费品牌或宣布降价,或推出平价子品牌,低价之势已席卷整个消费行业。具体到休闲零食赛道来说,近年来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也多是主打性价比、低价折扣的零食量贩店和特卖店。这些新型零食品牌的跑马圈地,极大影响了老零食巨头们的江湖地位,甚至有反超之势。良品铺子的降价举措,一方面是要应对各类新型零食模式对良品铺子线下业务的冲击,一方面则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即高端定位和降价策略的平衡。实际上,若单纯比价格的话,良品铺子是很难和零食量贩店竞争的。根据新经销10月发布的《中国零食硬折扣白皮书》,下沉到社区的量贩零食店,价格较传统零售店便宜20%-40%。根据光大证券的研报,截至2022年末,良品铺子的客单价在70元,而零食很忙仅为30-40元,但与此同时,良品铺子的单店日收入仅6000元,而零食很忙则高达超10000元。这意味着零食很忙等零食量贩店确实以低价为武器,成功提高了单店营收。零食很忙门店,图源零食很忙官方微博虽然因为定价较高,良品铺子等高端零食品牌的门店毛利率相对较高,但随着客户流失、营收下滑,不具备规模优势的良品铺子,也难以维持高毛利状态。根据财报,今年第三季度良品铺子来自加盟业务、直营零售业务的毛利率分别减少3.01、4.97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全面降价之后,必然会进一步冲击良品铺子的利润空间,这对良品铺子的供应链提效、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零食量贩店追求低价走量不同,此次杨银芬在宣布全面降价的同时,也一再强调要坚持走“高品质零食”的道路。从动作来看,良品铺子7月还在武汉经开区落地了全国首家“零食王国”店,门店面积高达1200平米,SKU数量超3000款。降价和高端,良品铺子看起来是要两手抓。对比主品牌仍要承载高品质定位,需要大店、形象店来立品牌,用来低价走量、打出规模的似乎是良品铺子去年底推出的零食量贩店品牌“零食顽家”,后者以“便宜才是硬道理”为口号,聚焦湖北开店。据官方披露的数据,截至10月13日,零食顽家湖北省门店数已超300家,基本覆盖湖北省全域。根据公开信息,零食顽家日营业额为1至1.5万元,综合毛利率22%,客单价为33-35元,与其他零食量贩店相当。如果发展顺利,零食顽家有望成为良品铺子的新增长引擎。但问题在于,良品铺子内部似乎对两者之间的定位并不清晰。虽然零食顽家主要以售卖第三方品牌为主,对接零食、水饮品牌方直营供货,但门店在售的许多产品均源于良品铺子现有供应链,区别仅在于是否贴牌。虽然共享供应链给零食顽家的扩张提供了便利,但对消费者而言,用更低的价格就能在零食顽家买到同样的产品,必然会影响良品铺子的销量。而此次良品铺子大规模降价以后,价格带逐渐靠近零食顽家,两者形成竞争或许会带来较大的内耗。且良品铺子2019年提出“高端零食”战略后,还推出了多个定位高端的子品牌,包括主打儿童零食的品牌“小食仙”,主打健康代餐的“良品飞扬”和“控多卡”,以及面向糖尿病患者的“解唐忧”。随着良品铺子的大规模降价举措推出,这些高客单的子品牌该如何定位和协同主品牌发展,仍存在许多待解的问题。良品铺子“小食仙”产品,图源良品小食仙官方微博对良品铺子来说,梳理清晰内部各个品牌之间的定位和边界,站在整个集团层面来思考“降价”策略的有效性,让整体业务的效能最大化,仍是当务之急。市场变了,良品铺子也要经历“阵痛”当讨论良品铺子的降价举措时,一个不可忽视的大背景是,零食赛道的境况也不同往日。近年来,零食赛道的整体增长趋缓。根据艾媒咨询报告,2010年到2022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从4100亿元增长至11654亿元,预计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12378亿元,休闲零食由快速增量市场转向微增市场。基于此,艾媒咨询认为,休闲零食市场未来竞争更加激烈,创新型产品将替代守旧型产品。赛道竞争的激烈程度从价格上可见一斑。另一个重要的信号则在于,零食赛道激烈的竞争已行至拐点,尤其是价格内卷到极致的零食量贩店赛道,开始频繁出现行业并购。11月10日,赛道龙头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宣布战略合并,合并后门店数量将突破6500家,成为量贩零食连锁品牌门店最多的公司。除此之外,行业内中小玩家的合并、收购也层出不穷——万辰集团整合旗下陆小馋、吖滴吖滴、好想来、来优品四大品牌,统一合并为“好想来”;湖南“爱零食”相继拿下“胡卫红”、“恐龙”与“泰迪”、“零食泡泡”四大零食品牌;华南量贩零食代表品牌“零食舱”战略整合广东连锁“零食么么”。零食赛道的同质化决定了低价竞争是常态,只有规模才能带来利润空间,也才能让品牌活下去。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正是零食品牌试图合纵连横,扩大规模优势,抢夺生存权。良品铺子推出的零食顽家迟迟未能实现大规模盈利,就源于规模不足。2023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良品铺子曾表示,零食顽家的利润只能基本打平,原因是公司进入量贩零食业态较迟,还没形成规模优势,超过500家后会有规模效应。因此,良品铺子提出了零食顽家2023年新开店500家的计划。但问题在于,即便零食顽家门店规模扩大到500家,对比合并后的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规模效应仍是杯水车薪。即便是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也未能形成绝对领先优势,这意味着行业内的价格和规模竞争仍将继续。图源赵一鸣零食官网当下,仍在鏖战的零食量贩店还在快速拓店,对良品铺子来说,降价是一种主动选择,也是一种被动应战。零食作为一种同质化明显的可选消费品类,消费者对品牌缺乏忠诚度,价格往往是核心竞争力,此时降价还有机会与零食量贩店一战,如若继续固守高端定位,良品铺子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小而美”的品牌,但市场份额必然会下滑。有意思的是,在连续两个涨停板之后,良品铺子在12月4日晚间发布了一条公告,称此次降价措施覆盖的产品,其上半年在线下门店渠道的营业收入仅占总营收入的13.5%。言下之意,此次价格调整只是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进行的一次调整。可以想象,如果降价措施生效,良品铺子必然会在更大范围内推行降价举措,而这必将在行业掀起新一轮“价格战”,而良品铺子本身也要经历自上而下的改革,或许经历“阵痛”在所难免,但只有闯出一条活路,良品铺子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行业里不掉队。(本文头图来源于良品铺子官方微博。)
2023年12月6日
其他

中国“出海四小龙”紧逼亚马逊:海外电商市场重新排座次 | 年终大考

编者按:2023年快要接近尾声,这一年,互联网江湖有很多新变化、新风向、新竞争。ChatGPT引领全球科技公司卷入大模型浪潮、中国电商企业围绕低价“内卷”、久经寒冬的手机市场有了回暖趋势……每一个趋势和变化,都值得我们去记录和思考。连线Insight推出2023年终特别策划《年终大考》,来复盘过去一年全球互联网世界发生的大事件,以及各个企业的应对。临近年终,它们交出的答卷透露出了今年的打法,以及对明年市场趋势的思考。本文为该系列第一篇,着眼于中国跨境电商“四小龙”在海外的发展和竞争。文/王慧莹编辑/子夜今年,中国玩家们在海外勇猛厮杀。SHEIN、Temu、速卖通、TikTok
2023年12月5日
其他

独立三年、冲刺上市,荣耀的压力赛和转折点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独立三周年之际,荣耀准备走入下一阶段。近期,荣耀通过董事会公告的方式,向全体员工明确了积极通过首发上市推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事宜。与公司上市进程并行的,是荣耀管理层的变动。根据荣耀的公告,作为深圳国资代表的吴晖将担任荣耀董事长,原董事长万飚担任副董事长。吴晖此前担任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让代表国有资本的董事长加入荣耀,意味着荣耀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善。更多元化的董事会,更清晰的股权结构,荣耀方面称,这是为了“适应新阶段的治理和监管需要”。11月23日,荣耀召开新荣耀三周年暨荣耀100系列新品发布会,CEO赵明在会后媒体采访环节明确了这一点。赵明表示,在荣耀IPO没有可对标的对象,但肯定会选择在中国上市。图源荣耀官网要明确的是,无论选择在哪里上市,决定其未来股价和资本故事的,仍是其市场表现。从目前整个市场来看,手机大盘出货量连年下滑,荣耀很难独善其身。从细分市场看,荣耀的基本盘是中低端市场,但其机海战术面临劲敌小米、OPPO、vivo。而高端市场上,随着华为的逐步回归,苹果继续保持优势,荣耀需要加快突围脚步。更重要的是,业务单一的荣耀要面临资本市场对于成长性的考验。当其他厂商都在多元化布局时,荣耀除了啃下更大的手机市场,也要寻求新的增长点。三年前,荣耀经历了至暗时刻,如今站稳后又迎来新的考验。从华为的荣耀,到荣耀的荣耀,荣耀用了三年。未来,荣耀要成为“世界的荣耀”,它又将用几年?这一次的市场环境比以前更具挑战,道路势必也更加漫长,但走向更高、更远,也是荣耀必须做的事。荣耀到了应该上市的时候“借壳上市从来不是荣耀的选择。”荣耀CEO赵明在荣耀三周年媒体群访时的一番话为荣耀的上市之路定下了基调——荣耀要独立上市。发布会前一天,荣耀董事会公告明确荣耀将通过IPO上市:“为实现公司下一阶段的战略发展,公司将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吸引多元化资本进入,通过首发上市推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11月23日晚,荣耀CEO赵明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董事长的加入会让董事会更加多元,这也是荣耀在走向资本市场过程中的需要。之所以选择在此时官宣上市消息,是荣耀想减少借壳上市传闻产生的影响。此前,荣耀多次被资本市场炒作为借壳上市,引发了不少的猜想。事实上,国内手机厂商登陆资本市场的动作并不多,目前头部手机厂商只有在港股上市的小米,和在A股上市的传音控股,后者的主业务在海外,国内市场对它的感知并不强烈。这次,轮到荣耀官宣上市进程。对于荣耀来说,上市是个意料之中的计划。赵明曾多次对外表示,荣耀一定会走向资本市场。早在去年4月,荣耀CEO赵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股东和资本多元化是企业的应有之意,可以有更多资源帮助企业发展”。三年前,离开华为后,投资荣耀的股东阵容堪称豪华;三年后,荣耀到了给股东交代的时候。2020年11月,荣耀从华为拆分。荣耀的收购方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深圳国资控股)与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共同投资设立,国资持股超过9成。2021年10月,荣耀启动了公司股份的内部认购,根据员工的职级、绩效给予相应认购额度,每股价格为1.06元。内部说法是,希望普通员工也能分享公司的成长红利。2022年11月,荣耀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从京东方、中金资本、国信资本、鲲鹏资本等获得了数十亿元战略投资。其中,新增股东京东方背后,是北京市国资委。至此,荣耀的股东增至15家。上市本身就在荣耀的规划之中,加之股东的诉求,让荣耀按下了上市的加速键。更关键的因素在荣耀手机业务本身。随着手机市场由增量变存量,手机厂商的竞争白热化程度已经持续很久,今年的特殊性在于华为手机的强势回归。根据调研机构IDC公布的上半年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品牌份额排行榜显示,苹果以67.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位列第二的则是占到15.6%的华为,OPPO、小米、荣耀、vivo的占比则分别为4.2%、3.7%、3.2%、3.0%。据中信建投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显示,华为是9月以来增长势头最强的手机厂商,在2023年第40周(10月2日~10月8日)内,华为手机的销量份额增长至19.4%,位居市场第一。随着华为携“遥遥领先”的Mate60回归,高端手机市场将再度回到苹果、华为的“双寡头”时代,这势必会影响荣耀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冲击高端之路。过去三年,荣耀的成长离不开华为时期留下的品牌红利,也离不开自身的突围能力。市场寒冬仍在持续,上市是荣耀与其他手机厂商错位竞争的机会,也意味着它将走入新的阶段。向上显露野心、向下频发新机,荣耀在压力下冲刺“做华为全球最强的竞争对手,超越华为,甚至可以喊打倒华为”,三年前,任正非如此对荣耀作出嘱托。那时的荣耀正挣扎在手机业务的生死线上,国内的市场份额一度只剩下3%。重压之下,荣耀必须要冲刺。曾经背靠着华为这棵大树,荣耀并没有独立的供应链体系,而是一直依附于华为的供应体系。独立之后,荣耀要自己搭建一套完整的涵盖采购、生产、交付、售后等各个环节的供应链体系。研发自己的新品,搭建自己的朋友圈,加强和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很快,荣耀迎来了手机业务的转折点——荣耀50系列的发布。2021年6月16日,荣耀50系列的发布会现场,此前的经历被赵明总结为“黎明前的黑暗已经过去”。荣耀50系列发售,承载的是复兴荣耀,让荣耀迈过生死线的使命。荣耀50,图源荣耀微信公众号那之后,荣耀罕见地开启了“机海战术”,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款新品发布。荣耀X20SE、Magic3系列、play5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中国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商业智能BI?

文/陈锋编辑/子夜过去几年,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有两个问题引发了企业普遍关注:企业数字化程度不断纵深,它们还能往哪个方向发力或调整?不确定性陡增的新经济周期下,企业该如何找到新的内生动力?目前来看,企业要想回答、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需要正视数据的价值并提高使用它的能力,要基于数据持续提升企业的敏捷经营水平。一方面,新经济周期下,很多企业的数字化需求转向了降本增效,这要求它们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要找到靶心,用更小、更关键的投入来换取增长。提升敏捷经营水平,尤为关键。据麦肯锡测算,敏捷企业更能够保持韧性并提升效益测算,而韧性较强的企业在顾客满意度、员工积极度、运营效率等方面平均提升了30%,创新速度则呈现出5-10倍的增长。图源麦肯锡《从形似到神似:敏捷转型成功之道》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敏捷能力的打造、更高效率经营水平的打造,高度依赖企业应用数据的能力——基于对数据的洞察和分析,能更好地指导企业及时应对市场变化,辅助企业提升决策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已经在数字化投入方向上做出了转变。德勤此前在一份针对中国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中指出,有37%的企业认为,接下来12个月最有可能进行的技术投资,集中在数据分析/商业智能上;《2022Gartner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卷入大模型、加速商业化、向海外进击,飞书今年怎么抢蛋糕?

以及智谱AI等。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大模型产品,即便是缺少IT基础的传统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生成业务应用。正如谢欣所说,“它并不是一个底层能力固定的AI产品,而是一个开放的AI
2023年11月27日
其他

京东着急,许冉“冲锋”

文/向真编辑/子夜京东还没跑到自己期望的拐点,调整还在继续。11月15日,京东发布2023年三季报的同时,也宣布了一项重磅的人事任命——京东集团CEO许冉将接替辛利军兼任京东零售CEO。此时,距离许冉接棒徐雷成为京东集团CEO不过才6个月,这也是京东在刘强东之后,首次将集团CEO和零售业务CEO两个重要角色集于一人之身。短时间内高管的频繁调整,不仅意味着刘强东对许冉的信任和重用,更重要的是,放在电商平台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也意味着京东的业务即将变阵。今年5月上任京东集团CEO后,许冉交出了新的成绩单。在刚刚过去的双11,京东采销直播间成功出圈。前几日公布的三季报,则呈现出微增的局面:京东营收同比增长1.7%至2477亿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6.6%至93亿元。而辛利军也交出了自己的作业:京东零售营收为2120.5亿元,同比增长0.06%,经营利润为110亿元,同比增长0.68%。作为营收占比达87%的核心板块,京东零售面临激烈的竞争,增长压力已经十分明显,而此时调任许冉接手零售业务,不难看出京东已经很着急,需要许冉也要披帅上阵,去前方冲锋。京东快递车辆,图源京东官方微信公众号这不仅意味着刘强东对许冉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或许是,作为京东大盘的零售业务正深陷价格竞争,需要许冉过往担任CFO所积累的花钱能力和省钱能力。外部眼中的“低价”策略和内部眼中的把钱花在刀刃上,成为京东在新的消费环境中找到的生存法则。这与其“成本、效率、体验”的核心战略一脉相承,毕竟价格也是体验很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天猫、拼多多、抖音的“价格战”越发汹涌,京东也需要掌握价格主动权。与此同时,零售业务增长疲软也促使京东寻找新增长曲线,线上通过采销直播间、百亿补贴、59包邮等吸引更多流量,线下通过达达、7鲜、京喜拼拼等业务不断触达线下零售用户。但新业务、新战略、新主帅,能否缓解京东的增长焦虑,仍是未知数。集团CEO与零售CEO合体,许冉要“冲锋”了许冉兼任京东集团CEO和京东零售CEO背后,是京东延续了一年的内部变革。在去年底那场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内部会议上,身处香港的刘强东罕见参会,不仅点名批评零售业务高管偏离了“成本、效率、体验”的经营战略,还铁腕宣布将对10%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进行末位淘汰。京东内部的精兵简政由此开始,除了裁撤不得力的高管,管理层级的精简也是核心工作。今年来,京东取消了事业群层级,变更为事业部,再按照品类拆分为采销作战单元。在这个内部名为“Big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阿尔特曼王者归来,他比马斯克和乔布斯还“猛”?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故事尘埃落定。当地时间11月22日凌晨,OpenAI官方发推特表示,“我们已经就阿尔特曼重返OpenAI担任首席执行官达成了原则协议,新的初始董事会成员包括Bret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即时电商乘风加速:饿了么修路,零售商家上车

文/纪德编辑/子夜多年来习惯在电商平台购物的消费者,在经历三年的疫情后却不自觉悄悄改变习惯,开始热衷于用“外卖”下单。自第一次在饿了么买退烧药后,陈星发现能在平台上买到的产品,远不止常见的生活用品——“iPhone
2023年11月21日
其他

入局“到店”和“到家”,快手谨慎抢蛋糕

文/王乐编辑/子夜“在快手直播间团购的套餐更便宜,还可以外送到家啦”,近期,一家新式烤肉馆商家开始频繁在私域微信群中大力吆喝。商家团购套餐订单处,赫然标注着“外卖到家”。连线Insight发现,除了部分烤肉商家,肯德基、海底捞都开始在快手发展外卖服务,支持即时送货上门。此前,抖音生活服务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六城引入“团购配送区域代理商”,如今,快手本地生活的战火也加速烧向“到家”,新势力与老玩家开始抢蛋糕。海底捞到家套餐,图源快手APP截图从“到店”拓展至外卖到家业务,快手正在暗暗蓄力,寻找新增长。作为本地生活市场的新“鲶鱼”,快手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行业玩家的关注。但外卖业务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是平台有流量、给扶持就能做好,它综合考验着平台的运营能力、商家资源、配送协同,以及智能配送系统的研发投入和用户心智的养成。于这个层面来看,新老玩家们的实力较量,才刚刚开始。“到家”和“到店”,快手为何要入局?快手进军到家业务,虽迟但到。从市场端来看,这几年本地生活行业迎来较大的拐点。在“衣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我们都能看到明显的变化:外卖需求扩大、三四线城市用户购买力爆发,商家加速数字化升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外卖用户达到5.35亿,比2022年12月增加1372万,占网民总数的49.6%。这里仍是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从从业竞争态势出发,快手做外卖也是一种必然。今年3月伊始,抖音就开始试水团购配送项目,在全国多个城市上线外卖业务,备考6亿日活用户,抖音迅速切入市场,通过短视频、直播的优势为商家吸引更多的流量。对同样在短视频、直播赛道“内卷”的快手而言,自然也想努力啃下外卖这块“蛋糕”。于快手而言,商业化一直是近年来业务的重中之重。基于短视频内容生态,快手试水过直播招聘、直播卖房等与本地生活相关的服务,如今触及离成交最近的到店与到家业务,也是快手商业化版图的补充。相比于到家业务,在到店消费业务上,快手的脚步更快。此前,在到家业务上,美团与抖音互掰手腕,转而牵手快手达成互联互通合作。美团携手快手,是因为快手在本地生活领域不具备过多威胁,且可以与抖音抗衡。或许经此一役,快手意识到,再不碰本地生活,可能就晚了。由此,快手开始了从0到1的“狂飙”。2022年9月,快手迎来大刀阔斧的调整,整合本地生活业务以及电商事业部生活服务行业,组建了独立的本地生活事业部,新部门升至与主站、商业化、电商、国际化等业务平行的一级部门,原快手电商事业部负责人笑古带队,直接向快手CEO程一笑汇报。今年2月,快手以上海、哈尔滨、青岛三城为落脚点进行“开城”,并上线了一个全新的本地生活商家经营平台——“快手本地商家”APP,在到店业务上动作频频,誓要拿下到店消费这块香饽饽。这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也让外界理解了:讲到店消费的新故事,快手是认真的。到店业务入口,图源快手APP截图快手也的确尝到了甜头——快手财报显示,今年6月比1月,快手本地生活消费用户规模增长了498%,本地生活支付GMV增长了848%,达人变现规模增长212%。这表明,快手本地生活用户的下单频次、客单在持续变高。此外,在交易过程中,快手建立了闭环交易环节。今年2月底,快手开始测试新的交易环节,推出官方本地生活小程序,并邀请餐饮、茶饮等连锁品牌入驻。有了到店业务在商户资源、达人探店、交易闭环等积累后,如今快手在这一赛道持续加码,从到店拓展至到家业务,顺理成章。作为后来者,快手能抢到多少蛋糕?2019年之前,本地生活曾被美团、饿了么两分天下,随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风风火火的入场,这片战场的局势悄然发生了变化。群雄竞逐,几个平台在本地生活赛道的玩法有何不同?从整体看,美团最大的竞争力来源于布局早、基础设施完善,以及长期积累的用户体量和成熟的服务体系,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面对短视频平台的汹涌攻势,今年,视频化成为其到店业务的重点项目之一,基于此,美团将正面迎战抖音。而抖音则主要通过内容驱动,内容和流量,是其长板,在电商领域探索的种草模式被搬运至本地生活赛道。抖音的业务逻辑更多基于内容,通过博主探店、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引导消费者线上团券线下消费,随着渗透率、效率的提升去吃掉多出来的增量。美团抢占的是用户刚需性消费、确定性更强,内容平台解决的更多是不确定性需求、半确定性需求,依赖主播现场解说挖掘用户潜需求。那么,晚来的快手,是如何在到店和到家业务上抢食的?从到店业务来看,快手跟抖音同属短视频流量平台,因此,快手同样是发挥短视频的优势,同步发力达人探店。从一开始,快手就大力组织达人产出探店短视频,并且每天都安排达人直播。快手希望通过主播、新人创作者加入到团购带货当中,也是想利用快手的“熟人社区”氛围,实现更多基于信任关系的熟人种草。两者又具备一定的区分度。据QuestMobile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5月,快手主站高频用户与抖音的重合度仅为19.67%,从年龄属性来看,快手24岁以下的年轻用户与31-50岁用户较多,分别占比30.8%、35.2%。至少在这部分人群上,快手的确有新的空间可挖掘。在本地生活方面,快手目前实行的是“单城模型验证方式”,先跑通上海、青岛、哈尔滨三城的业务,这些城市将会进行强运营,官方会给到商家商品与流量补贴,模型跑通之后,将复制到其他城市。接近快手内部人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试点城市的铺设主要分为三步走:一是选择行业标品品类主推,比如自助餐、火锅等;二是从一些知名连锁店入手,合作更容易启动;三是挑选一些有视觉冲击的品类先行,这样的品类更容易获取流量。当然,这种扩张模式的利弊都很明显:能降低试错成本,但同时容易被抢占先发优势。其次是低价刺激。快手的本地生活,沿袭了主站的一贯思路,通过高性价比策略刺激消费者到店消费。以库迪咖啡直播为例,连线Insight曾在快手上购买到了5.8元的新客任饮券、8.8元的“3选1”团购券等低价商品,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快手连同商家一起促进用户消费。点进任一直播间,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快手上线的大部分团购商品,都标有“快手补贴”的字样,大部分商品算上官方的立减优惠,价格都比其他平台更低。除了单城模型验证与低价,快手开始从“信任”入手。遵循信任的原则,一方面,快手严罚“云探店”、虚假宣传等现象,另一边,快手通过自营BD团队促成达人、商家合作,确保给商家输送优质创作者。从快手目前的动作来看,到店的布局较多,速度较快。而在在本地生活市场最重要的战场——外卖,快手还处于浅浅试水的阶段,尚未大面积铺开。少量拥有配送能力的商家已经在快手上架外卖团购套餐,并开设直播间进行外卖直播带货,上架了几款多人套餐,双人餐及以上的占比要超过八成,比较适合周末节假日、下午茶、家庭聚会等场景。部分烤肉商家上架套餐,图源快手APP截图目前,商家主要以海底捞、肯德基、部分连锁烤肉店为主,数量并不多。从价格方面看,由于快手会给到部分补贴,整体的价格相比美团、抖音、饿了么等站外平台有部分优惠。目前,连线Insight在与部分消费者的交流中,用户对快手做外卖尚无太大的感知。实际上,到店消费的模式更重要的是通过流量分发和优质内容,吸引用户在线下产生消费行为,这样的模式更符合快手的平台机制和内容优势。而对快手而言,到家的新故事并不好讲,这背后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自建配送还是合作商提供配送,模式做重还是做轻。从目前的阶段看,快手选择的是更轻巧的模式。快手进军本地生活,模式还没做重在具体体验流程中,连线Insight通过直播购买了带有“外卖到家”的海底捞火锅团购套餐后,可以通过和商家客服联系,留下地址后进行预约配送。此外,在商家指定的微信小程序或第三方APP内,会同步快手购买的团购套餐信息,也可以在第三方平台填写外卖信息后下单送到家。从配送时效上看,填写地址与配送时段后,我们在一小时内拿到了商家配送的商品。配送时长上的体感差异并不大,只是在下单时需要多一步跳转。在整个链路中,快手平台仅提供商品展示和下单,团购套餐的配送服务由商家完成。也就是说,目前,有配送能力的商家率先开始在快手发展外卖服务。在到家业务中,配送,是其无法绕过的一环,也是核心痛点,外卖背后牵涉着商家、骑手两个核心资源,商品的供给和履约能力则是平台的竞争力所在。目前,快手做外卖的思路,是以低投入先试水,配送体系也是由合作方提供,依赖第三方配送平台。尽管这将影响一部分的用户体验,但对于平台而言,确实是低成本探索的方法。如若模式做重,这对于现阶段的快手而言,需要投入更大的资源和成本投入必然巨大,刚盈利的快手可能会有一定的压力。不过,在验证市场确实值得重金投入时,再把模式做重,也是有必要的。“光有流量是不够的,得有实际的商户,有整个运营体系,愿意干苦活累活”。美团王兴曾这样公开表示,从千团大战杀出,他自然知道履约配送能力的重要性所在。实际上,从今年9月开始,抖音外卖逐渐“变重”,开始了市场覆盖面和业务运营方式的双重探索。一方面,抖音生活服务将外卖业务的覆盖范围新增至24个城市,另一方面,抖音外卖引入了“团购配送区域代理商”,这些代理商会帮助服务区域内有意向的商家开展抖音生活服务团购配送业务,还会基于商户的需求提供代运营等服务,抖音外卖将以自营+代理的模式继续探路。在竞争对手都在探索怎么抢到更多蛋糕的时候,快手目前较为谨慎。未来是否要做重,还看快手本身的考虑。对照着抖音外卖的思路来看,如果要真正抢到蛋糕,做强做大,必然要自建体系加大投入,当然,这对资金,人力,资源都是考验;如果只是增加一个业务,以期获得部分新增长,那么现有模式更合适。实际上,内容平台做外卖这件事,抖音先行一步,快手如今入局,但二者都还处在前期探索阶段,除了与原本的外卖平台抢市场外,如何与平台的电商生态和广告生态的联动,怎么让外卖业务成为真正的增长点,这都是需要回答的问题。因此,尽管外卖赛道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但对快手而言,或许在探索中打磨更好的商业模型,是比速度更为重要的事情。
2023年11月20日
其他

微博流量“换道”,在车圈、机圈狂奔

文/何斌编辑/子夜近期,微博发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这份财报中,微博在垂直领域的表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按照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日均垂直热搜流量环比增长了29%,垂直领域内容热搜占比超过了20%。此外,前三季度微博垂直领域的创作者规模同比增长了21%,流量同比增长了12%。垂直领域的流量,带动了微博的收入增长,其中微博数码垂直行业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了超过50%,是微博收入增长最快的垂直领域之一。数码圈和汽车圈,今年的新品发布和品牌运营动作不断,微博作为关键的社交媒体,也因此显得很热闹。微博为品牌、KOL和用户们创造了公共话语空间,且在热点话题的运营上具有优势,因此,微博在垂直领域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垂直领域的商业价值较高,而微博也在垂直领域上持续发力,在汽车和智能手机这两大垂直领域,微博的价值和商业化潜力正在被进一步被挖掘。在这背后,实则是微博同时作为舆论的放大器和破圈平台,其营销、品宣价值正在被广泛认可。如今,微博已经将数码和汽车做成了自己的优势垂类项目。长远来看,能否将这种优势复制到更多的赛道,对微博来说尤为重要。车圈、机圈热闹非凡,微博怎么抓住流量红利?今年以来,从手机领域到汽车领域,都十分热闹。一方面,这两条赛道的新产品层出不穷,而微博已经成为众多厂商发布新品的核心渠道。比如在智能手机领域,头部国产品牌厂商间的竞争还在加大,围绕通信、影像、电池和快充等能力进行比拼。信通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国内上市的新机型累计为293款,同比增长了8.1%。今年下半年,手机赛道进入频繁发布旗舰新品的周期。根据连线Insight梳理,9月份以来,华为、苹果、小米、OPPO、vivo等一众智能手机厂商,都发布了新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微博作为当前中文互联网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社交媒体和舆论中心场,已经成为大多数品牌进行产品预热、宣发的重要阵地,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和汽车这两条赛道。小米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家。从小米14系列的发布来看,前期的发布会时间、将推出澎湃OS系统等关键信息,都是小米创始人雷军最先在微博宣布。另一方面,在智能手机、汽车这两个垂直领域,行业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讨论尤为频繁。比如在智能手机领域,从折叠屏战事、到华为Mate60系列发布、再到小米告别MIUI、推出澎湃OS等等,都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引起了广泛讨论——这些讨论大多数集中在微博。综上来看,基于热点话题运营上的独特性,品牌、KOL、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微博已经成为当前中文互联网用户黏性最高的社交媒体之一。某种程度上,微博相当于同时担任了评测网站、数码/汽车论坛、以及数码/汽车垂直领域“大众点评”的多个角色,为用户提供产品及行业资讯、产品评测、购买建议等多重综合服务。微博营销副总裁吴默最近表示,微博营销今年还重点加大了对热点营销的资源投入,探索出了适合各个行业、不同阶段的品牌在微博上有效的热点营销玩法。比如在“造势”上,匹配品牌上新、明星官宣、品牌联名、发布会等品牌大事件,匹配微博热点玩法和资源,提升事件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在“借势”上,则是帮助品牌找到社会热点、体育热点、娱乐热点等机会,借助热点与用户共振。而这些探索,一方面为微博带来了商业化空间,另一方面也为手机、汽车厂商们,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大佬和用户的互动,带动品牌、产品进一步出圈近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与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关于AEB技术的隔空激辩,成了车圈最受关注的事件。这场争论起初只是这两人对于技术的讨论,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友商讲了AEB,我认为99%是假的”。很快,余承东下场回应:“连AEB是什么都根本没搞懂,对汽车行业发展缺乏基本认知。”这场争论旋即在微博演变为一个热门的公开议题,同行们也迅速加入了讨论。比亚迪腾势品牌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哪吒汽车CEO张勇、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兼CEO谭本宏等大佬,都在微博上对AEB进行了科普,同时借势对自家产品进行了营销宣传。小鹏汽车官方微博下场回应AEB争论,图源小鹏汽车官方微博不难发现的是,在这次争论中,微博作为舆论中心,作用不容忽视。一方面,经过微博的发酵,这场争论迅速吸引了全行业的目光,讨论重心也从单纯的“大佬互呛”变成了AEB技术的讨论,某种程度上让AEB技术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向广大用户完成了AEB技术的科普。另一方面,无论是争论双方的AITO汽车与小鹏汽车,还是后来参与到讨论中的一众车企,在无形之中也得以借势宣传了一波自家的产品。这场争论背后,如今从汽车领域到手机领域,无论是行业话题的讨论,厂商动态的发布,还是对自家产品的介绍、品牌的宣传,微博都是核心阵地。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都将微博当做了主要的发声渠道,甚至微博账号运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企业高管的必修课。吴默指出,2023年新入驻微博的汽车领域高管达到42位。今年6月份,长城汽车18位高管更是集体入驻微博,包括CSCO、总裁、CTO、CGO、CFO、副总裁在内。原因在于,微博不仅仅是舆论的放大器,也是破圈平台。一次争议也好,一则产品发布信息也好,在微博这一公域场,产业话题会迅速演变成大众话题,在公司高管、行业大V及用户多方讨论下,话题热度会不断滚雪球式放大,带动品牌声量的持续曝光。最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参与微博讨论或发表观点,直接与企业的CEO、高管交流,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优化产品。比如长城汽车CGO李瑞峰就表示,公司18位高管集体入驻微博,正是希望“能够第一时间洞悉消费者所想,接受需求、解决问题,与用户形成非常良好的互动关系,打造服务向上实现全面To
2023年11月15日
其他

扩张、合并、酣战:零食界“新王”与“旧王”决战下半场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道阻且长,做难而正确的事。”11月10日,赵一鸣零食创始人赵定分享了品牌与零食很忙合并的消息,并如此配文。消息一出引起热议。同处于量贩零食赛道,几个月前两家品牌厮杀的景象还历历在目,如今近180度大转弯的整合并购,比行业预想得快,却也在意料之中。如今,随着零食市场规模的增加,行业竞争加剧,打价格战并非长久之计。更重要的是,零食品牌门店越来越密集,同质化现象严重。对于头部品牌来说,与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如握手言和、抱团取暖。回顾赵一鸣零食和零食很忙,在新消费热潮之下,资本输血、烧钱扩张是两家量贩式零食品牌的关键词。这样极具互联网特性的打法,让诞生于广西的赵一鸣零食和诞生于湖南的零食很忙迅速崛起。目前,零食很忙全国门店已超4000家,赵一鸣零食门店已有2500多家,两个品牌合并之后,整体门店将达到6500多家。赵一鸣零食门店和零食很忙门店,图源品牌官网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两大品牌的合并,将会加速零食赛道的整合,进一步聚集优势资源,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更加显著,行业也将进入新一轮的洗牌。与此同时,两者合并后成为零食赛道不可忽视的“新王”,与老牌的零食“旧王”之间的对决也将更加激烈。目前,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来伊份等老零食巨头们,占据高端零食市场,同时在下沉市场进行布局,而它们正在受到量贩零食品牌的挤压。尤其近几年来量贩零食店异军突起,在催热零食市场的同时,也给老零食巨头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营收下降、利润率下滑,似乎成为老零食巨头们的常态。关店潮与合并潮同时上演,零食界的“新王”与“旧王”,后半场又将如何抢蛋糕?
2023年11月14日
其他

创新力时代变革中的苹果和OpenAI

West会场门口已经人头攒动,全球各地开发者聚集在一起,准备参加一场科技行业跨时代的盛会——在发布ChatGPT将近一年后,美国人工智能巨头OpenAI召开了首届开发者大会。OpenAI
2023年11月10日
其他

小杨哥、辛巴的“向上”困境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这个双十一,频频登上热搜的疯狂小杨哥,再次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日,小杨哥徒弟“红绿灯的黄”在直播间披头散发、表情狰狞,手中拿着印有圣罗兰品牌标识的气垫,此举被不少网友质疑太过低俗。随后,又有网友曝出小杨哥过往带货言论低俗更甚于徒弟。舆论的焦点在于圣罗兰高端美妆品牌的形象,与红绿灯的黄直播间风格格格不入。主播“红绿灯的黄”直播间,图源抖音截图需要知道的是,圣罗兰是法国奢饰品巨头开云集团旗下品牌,其中圣罗兰美妆于2008年被欧莱雅集团以18亿美元收购。高端美妆品牌进入强调性价比的直播间,加之低俗的带货风格,引来了众多网友的质疑。“品牌形象不要了吗?”“680元的YSL高定气垫看起来就像9块9。”多位网友在YSL圣罗兰美妆官方账号评论区吐槽主播带货风格不符合品牌形象。站在聚光灯下,主播们的一举一动都无疑会被放大,更何况是极具风格的“抖音一哥”小杨哥及旗下主播团队。从草根主播,再到直播间夸张搞怪的风格,小杨哥在抖音的崛起过程,不禁让市场想到了快手的头部主播辛巴。事实上,不仅是直播间的风格,小杨哥和辛巴还有很多相似之处。辛巴曾在直播间多次表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直播间产品主打性价比;又通过“老铁”“家人”的称呼与粉丝高度绑定;并孵化出师徒式矩阵直播间,进行公司化运作……巧合的是,几乎同一时期,辛巴的直播间与高端床垫品牌慕思的合作,也引来了市场的质疑。线下万元以上购买的“高端床垫”在直播间被“打了骨折价”,引来很多消费者的不满。显然,崛起的过程相似之余,小杨哥和辛巴集体面临着“向上”的困境。当粉丝画像与高端品牌不符,如何转型并被大众认可是难事。更重要的是,直播间产品拓宽到美妆,怎么完善供应链和售后服务,都是当下的小杨哥和辛巴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双十一过半,电商平台打得火热的同时,各大平台的主播们也迎来了新的较量。想要在山头林立的行业中长久占据一席之地,没那么容易。用相似的打法,辛巴和小杨哥“野蛮成长”“是我太low对不起”。在用搞怪,甚至低俗的方式带货高端美妆品牌圣罗兰后,大量的负面消息扑面而来。“到底是谁在看这样的直播”“原来这就是商场专柜和小卖部的区别”,网友们的吐槽声层出不穷,主播“红绿灯的黄”迅速道歉。追根溯源,红绿灯的黄近似疯狂的带货模式,和其师傅“小杨哥”如出一辙。起初,小杨哥本人就经常在直播间用无厘头的方式直播,比如对产品进行暴力测试来验证质量、带货言语之间打擦边球等低俗、搞笑式带货。直播中的小杨哥和大杨哥,图源三只羊微信公众号正因如此,红绿灯的黄直播间受到观众质疑,并不令人意外。小杨哥个人账号及MCN机构三只羊旗下矩阵号,几乎都是这类风格。凭借这样的风格,小杨哥成为抖音粉丝最多的网红,三只羊也成为抖音带货最多的MCN机构。其实,在成为“抖音一哥”之前,想要回答小杨哥是谁这个问题,要去快手寻迹。2015年,小杨哥在快手还是个拍段子的“精神小伙”,积累了100万粉丝;2018年,快手迎来主播整改潮,小杨哥转战抖音,并带着浓厚的“快手老铁味儿”。小杨哥最出名的视频系列之一是扮演网瘾少年,与哥哥大杨哥、爸爸斗智斗勇,为打游戏互相检举揭发。这种日常搞笑、接地气的整蛊内容,让小杨哥的粉丝从0升至抖音第一名,只用了三年时间。2020年,小杨哥的粉丝数量飙升至4000万左右,其顺势开始了从娱乐主播到带货主播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小杨哥寻找到了外部合伙人,并建立了三只羊MCN公司,不知不觉间,小杨哥已经孵化出了一个粉丝均超百万的师徒式矩阵。如今,除了每周六晚7点在主号“疯狂小杨哥”直播外,其余的时间,小杨哥和大杨哥兄弟俩的常态是去徒弟们和员工的直播间串场。这样的场景观众并不陌生。同为从快手崛起的主播辛巴,也正是这样的师徒带货制。相似的直播风格,相同的矩阵布局,不少人感叹,小杨哥的身上有辛巴的影子。一如辛巴快手账号的简介上“出于农民,馈于百姓”,小杨哥也是出自安徽农村,视频取材于田间地头;一如辛巴喜欢在直播间把商品直接拆开展现成分,小杨哥在直播间进行“反向带货”;一如辛巴建立辛选品牌,小杨哥也推出“小杨臻选”;一如辛巴用高性价比的产品和福利品“绑定”粉丝,小杨哥也在强调低价……本质上,无论是接地气的个人风格,还是有些土味的直播风格,小杨哥和辛巴的打法都是,经历了野蛮生长时期,并在流量巅峰时期把流量分散,将流量价值最大化。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三只羊CEO杜刚在接受亿邦动力采访时曾提到在三只羊的合肥大楼外,有不少主播镜头对着三只羊的大楼直播,依然能够蹭到不少流量,卖出不少货。两年前,辛巴复出,上百位主播在辛选的广州总部直播,部分主播得到了授权进去了大楼,并因此沾到了辛巴的红利。某种意义上来说,小杨哥和三只羊,就像是抖音平台的“辛巴和辛选”。守得住低价货盘,辛巴和小杨哥却很难“向上”
2023年11月8日
其他

从家电巨头到科技巨头,美的讲好新故事了吗?

文/纪德编辑/子夜递交二次上市申请书不久,美的交出了一份最新成绩单。10月30日,美的披露了2023年三季报。财报显示,美的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同比增长7.32%,归母净利润95亿元,同比增长11.93%。在家电市场整体消费疲软的背景下,美的的业绩仍保持着增长。这源于过去数年美的对全球化战略、业务多元化的深化。当下,国内市场正在缓步复苏,近年来美的在海外有条不紊的扩张,也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业绩增长。值得关注的是,美的的To
2023年11月7日
其他

寒风吹向华熙生物、爱美客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关于变美的故事,没那么好讲了。近期,医美行业龙头公司爱美客、华熙生物陆续发布2023年三季报,告别曾经的高增长,两大龙头企业似乎跑不动了。爱美客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实现营收7.12亿元,同比增长17.58%;归母净利润为4.55亿元,同比增长13.27%;另一家华熙生物的表现更不乐观,华熙生物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营收11.46亿元,同比下降1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亿元,同比下降56.03%。要么是业绩增速放缓,要么是营收利润集体下降,透过爱美客、华熙生物两个行业龙头公司的数据可以看到,整个医美赛道都传来一丝凉意。事实上,曾经的爱美客、华熙生物都经历过高光时刻。2021年被认为是玻尿酸元年,根据当年年报,华熙生物年营收增速87.93%,而爱美客营收增速则高达104.13%。得益于业绩高速增长,爱美客、华熙生物的故事也被资本青睐。华熙生物是“玻尿酸第一股”,爱美客则被称作是“医美茅”。几年过去,伴随资本的涌入,高利润的医美赛道竞争已然加剧。艾尔建美学和德勤管理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美行业2022年度洞悉报告》也指出,伴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中国医疗美容市场已然成为医疗大健康产业最热门的赛道,竞争格局加速重构,行业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方面,行业透明度及监管力度加强,高度依赖线上平台进行内容传播的营销方式受到冲击,对于消费人群的争夺竞争加剧;另一方面,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品牌需要拿出更具产品力的产品和更多元化的服务。值得关注的是,同属于医美赛道,近几年爱美客和玻尿酸走向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华熙生物向C,爱美客向B。尽管路径不同,但爱美客和华熙生物面临的困境是相同的。玻尿酸失色后,如何讲出更性感的故事来提振业绩,并挽回资本市场的信心,十分关键。爱美客和华熙生物成为“难兄难弟”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原本是美妆产品,医美产品的销售旺季,但爱美客和华熙生物两大医美巨头的焦虑似乎跃然纸上。导致焦虑的最直接原因在于,今年三季度,爱美客和华熙生物的财报表现都乏善可陈。10月24日,爱美客率先发布了2023年三季报。财报数据显示,爱美客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7亿元,同比增长45.71%;实现归母净利润14.18亿元,同比增长43.74%。分季度来看,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3亿元、8.29亿元、7.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6.30%、82.60%、17.5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亿元、5.49亿元、4.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1.17%、76.53%、13.27%。单看第三季度,尽管爱美客仍然保持营收、净利双增的业绩,但第三季度的增速明显比前两个季度下滑不少。不仅如此,第三季度,爱美客营收环比下滑14.3%;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17.19%。无论是环比增速,还是同比增速,爱美客都没走出业绩增速放缓的魔咒。体现到资本市场,投资者也用脚投了票。10月25日,爱美客公布三季报次日,爱美客股价直接跌去12.16%,市值为688.11亿元,与峰值时的1223.52亿元相比几乎腰斩。不过,爱美客的毛利率一直保持稳定,今年前三个季度均在95%左右。对此,光大证券研报指出,公司收入增长放缓,主要源自行业层面景气度的进一步下滑。一方面,受国内疫后宏观经济影响,居民普遍在消费支出方面更为谨慎,影响了医美产业的增长;另一方面,防疫措施优化后,居民出游热情高涨,尤其暑期亲子游增加。旅游开支的增加进一步压缩了居民在其他领域消费支出的空间。或许是为提振股价,10月26日,爱美客公布实控人简军的增持计划。但资本市场并不愿意买账,当天,爱美客报收321.44元/股,仅上涨1.07%。如果说爱美客业绩增速放缓已经给医美市场浇了一盆冷水,那华熙生物的三季报则更让外界意外。10月30日,华熙生物2023年三季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42.21亿元,同比减少2.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4亿元,同比下降24.07%。其中,第三季度营收11.46亿元,同比下降1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亿元,同比下降56.03%。这是自2019年上市以来,华熙生物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同时下滑的情况。对于净利润下降,华熙生物解释为“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和综合毛利率下降所致”。从毛利率上看,华熙生物2023前三季度毛利率为73.1%,同比下降4.2%;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71.1%,同比下降5.7%。事实上,华熙生物业绩下降,早就初露端倪。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营收为30.76亿元,同比增长4.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5亿元,同比下降10.27%。这是华熙生物2019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营收增速也是上市以来历次中报的最低值。持续的业绩承压,华熙生物不再是资本市场的宠儿。10月31日,华熙生物公布三季报次日,华熙生物股价为76.46元/股,总市值为368.29亿元。2023年以来,华熙生物股价已经下跌了超过40%。长期以来,利润率高、前景广阔让爱美客、华熙生物等医美企业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但实现这些的前提是一个持续增长的商业模型。面对业绩下滑的现状,想要重拾资本信心,爱美客、华熙生物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医美赛道两大龙头,为何跑不快了?曾经,华熙生物、爱美客、昊海生科以堪比茅台的毛利率、在透明质酸领域名列前茅的市占率,被外界称为“医美三剑客”,并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医美热”。在医美概念最鼎盛时期,2021年,有着“女人的茅台”之称的爱美客横空出世,成为第三只股价突破千元的A股股票;华熙生物创始人赵燕更是被行业称为“玻尿酸女王”。众所周知,医美行业的“造富神话”,从玻尿酸开始。玻尿酸又称透明质酸,被广泛应用在填充脸部凹痕等医美整形、去除皱纹等医美项目上。乘着玻尿酸的风口,爱美客和华熙生物两大龙头的业绩连年增长,并保持在稳定的增速之上。良好的态势之下,即便是在2022年疫情期间,伴随整个医美市场开始迎来巨大冲击,但华熙生物和爱美客却仍然保持着30%左右的营收增速,且华熙生物首次将营收突破至60亿大关,而爱美客在这一时期选择冲击港股市场。不过,风总有停的时候,与玻尿酸概念高度绑定的爱美客和华熙生物也迎来了艰难的时刻。从财报上看,故事的转折发生在2023年年初。彼时,爱美客、华熙生物等企业发布2022年年报,透过年报,印证了玻尿酸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以华熙生物为例,华熙生物有四大业务板块,分别是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而这四大板块均与玻尿酸高度相关,覆盖了玻尿酸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反映到2022年年报上,其赖以起家的玻尿酸相关产品营收增速大幅下滑。2022年,华熙生物营收增长28.53%至63.59亿元,不及2021年88%的增长率,这主要是玻尿酸原料及使用玻尿酸的功能性护肤品营收增速下滑所致。另一边,从爱美客的营收来看,其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玻尿酸产品。即便是核心产品嗨体,爱美客也已经很久不公布其具体营收。但从公司以嗨体为主的溶液类注射产品的业绩来看,其增速已经出现下滑。溶液类注射产品在2021年的营收增幅为133.84%,2022年增幅骤减为72.25%。从整个行业来看,过去几年玻尿酸上下游产业的热度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入局,随着玻尿酸赛道竞争者增多,玻尿酸原料、终端产品的价格都在逐年下降。早在2021年,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2021全球及中国透明质酸(HA)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玻尿酸原材料的平均价格已由2017年的210元/克,逐渐降至2021年的124元/克,降幅超过四成。方正证券研报也曾显示,玻尿酸产品供给端红利期已经结束,供过于求。虽然行业整体有望长期增长,但品牌获取增量的难度大大增加。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当越来越多玩家想要在玻尿酸上做生意时,医美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不可避免。创新力不足、缺少突破性技术,也很难让消费者买单。玻尿酸告别红利期,医美行业竞争加剧,即便是行业龙头也遇到了发展的难题。寻找玻尿酸之外新的故事,成了爱美客、华熙生物等企业的头等大事。选择了不同的路,两大龙头怎么讲出新故事?玻尿酸的神话已经破灭,寻找下一个故事迫在眉睫。回顾爱美客和华熙生物的发展,两者原本同属于面向B端医美的企业。随着玻尿酸相关产业祛魅,爱美客和华熙生物,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比如,爱美客选择继续在B端医美领域深耕。从业务构成上看,其营收几乎全部来自于医美赛道,其中近99%的业务都集中在医美终端。此外,仅玻尿酸一个品类,爱美客就推出了多达5款产品,全面涵盖从低端到高端整个市场。为了开拓新产品,爱美客进入“买买买”模式,最受关注的是爱美客在胶原蛋白和肉毒素两大领域上的“押注”。图源爱美客官网2021年,爱美客以8.56亿元收购韩国肉毒素企业Huons
2023年11月3日
其他

这届双十一,小红书“买手电商”模式迎来试练期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用英文读着莎士比亚的诗,卖着上千元客单价的奢品美妆,章小蕙开启了在小红书的第二场直播。这场直播结束后,章小蕙成为小红书第一个单场销售过亿的主播,也为小红书今年双十一的重点——直播带货,打了一个不错的头阵。除了章小蕙,小红书双十一还有什么?作为初入市场的选手,这是小红书首先要回答的问题。10月20日,2023年小红书双十一买买节正式开启。今年小红书买买节以“看直播,买到挑好的”为主题,推出包括跨店满减、主会场领券和直播间红包三大活动。无论是优惠力度,还是活动设置,小红书今年发力双十一的决心可见一斑。对于这点,市场并不意外。今年以来,对商业化不再摇摆的小红书,一直在从电商中找增量。组织架构调整、业务升级整合,直播被看做是小红书做电商的加速器。今年年初,小红书将直播业务独立为一个部门;8月,小红书再次调整组织架构,整合了电商和直播业务,组建新的交易部,与社区、商业部门平行,开始在直播带货上发力。伴随董洁、章小蕙等主播的相继出圈,小红书也正式参与到双十一的竞争中来。业务调整之余,小红书还战略性放弃一些业务。一个月内,小红书先后关停自营电商项目“小绿洲”,自营跨境电商平台“福利社”。断舍离后,小红书确定了自己发力的方向——集中力量押注“买手电商”模式,发展直播带货。不过,在当下复杂的电商竞争形式下,小红书的“买手电商”模式是否能帮助小红书在商业化上实现突围,还是个未知数。更重要的是,初入直播、电商的小红书需要补的课有很多,这条路注定道阻且长,找到更多“章小蕙”“董洁”至关重要,这决定了小红书商业化之路能否走通,同时也决定了它能否在内卷低价的电商环境中找到差异化打法。章小蕙,让小红书暂避“低价内卷”双十一大促前夕,小红书诞生了第一位单场销售额破亿的主播——章小蕙。对于章小蕙,外界并不陌生。5月22日,章小蕙带着自己的“玫瑰直播间”开启了小红书带货首秀。数据显示,这场直播持续时间将近6个小时,期间直播间一直霸占小红书带货榜TOP1,总观看人数接近百万,直播间点赞数超过130万,销售额突破5000万。出众的外形、名媛的气质,一如今年年初董洁与小红书的适配度,章小蕙一开播就得到了用户的关注,并成功破圈。值得一提的是,她称呼来到直播间的用户为“读者”,而不是直播行业惯常使用的“家人们”和“宝宝们”;工作团队名为“玫瑰编辑部”;直播间也被赋予了新的定义——“玫瑰梦想橱窗”。直播时的章小蕙,图源“玫瑰是玫瑰”小红书账号直播过程中,章小蕙经常会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做例子,详细向观众讲解产品的优势和特点,提升观众对于自己的信任度。时隔五个月,章小蕙再次开播,10月15日晚上6点到次日凌晨1点,章小蕙直播间销售额破亿。其中,5个品牌销售额破500万,包括aroseisarose、MY.ORANICS、HAIRMAX、Augustinus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融资和“上新”并行,AR眼镜今年依然是“当打之年”?

文/渡过编辑/陈锋2014年前后,以Meta(当时还叫Facebook)收购VR头显设备公司Oculus为始,XR领域迅速成为全球新的热潮,谷歌、索尼、HTC、三星等国际巨头纷纷下场。在中国市场,热潮在2016年达到高峰,当年有超过3000支创业团队进入,相关应用数量增长了十几倍——目前中国消费级AR眼镜市场“四小龙”,除了INMO之外,雷鸟创新、Nreal、Rokid都在这一时期创立。但这轮热潮并未延续太久,受制于硬件、软件及网络环境等因素,当时市场上已有的终端设备难以满足用户体验,XR市场也快速遇冷。直到2019年,叠加5G、上游产业链芯片等核心配件的技术进步,元宇宙概念等多重因素,XR领域又迎来了新一轮爆发。那一年,Meta的CEO扎克伯格信誓旦旦地表示,1000万用户,是VR可持续、可盈利的门槛,一旦达到并跨过这个阈值,内容和生态系统就会爆炸性增长。按照这一标准看,在全球范围,VR行业已经跨过了这一门槛——IDC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全球VR/AR头显设备的出货量达到了1123万台,同比增长了92.1%。其中,VR头显的出货量达到了1095万台,突破了1000万的拐点。不过事实是,硬件出货量进入上升通道,并未带来想象中的市场大爆发。这一次,基于硬件的内容生态和应用生态,成了阻碍产业爆发的新的拦路虎。另一重阻碍则是用户体验上的,当前阶段主流的VR头显设备难以提供更轻量化的产品体验,并且售价昂贵。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为什么,从去年开始,强调便捷性的消费级AR眼镜,发展势头依然迅猛。仅在国内市场,就有“四小龙”引领消费级AR眼镜迎来一轮接一轮的融资,同时在加速产品迭代与创新。再到今年,这股势头也延续了下来,但要真正到达“iPhone时刻”,依然还有距离,业内玩家们也在等待“杀手级产品”的出现,从而带来AR产品的真正普及。融资和“上新”并行,AR眼镜今年不冷从去年至今,消费级AR眼镜赛道,正逐渐变得火热起来。一个明显的表现便是,在资本市场,AR眼镜赛道备受青睐。今年3月上旬,雷鸟创新完成A轮融资,由复星创富、容亿投资、三七互娱创投基金、博士眼镜、华润资本、野草创投等参与,总金额过亿元,是AR行业首轮融资金额规模最高的企业之一;紧接着再到10月份,雷鸟创新CEO李宏伟在新品发布会上透露,其已获得A+轮数千万级融资。再来看Rokid,4月份,其获得了江西鹰潭余江区工业投资集团的1亿元人民币投资。此外,李未可等新锐企业也在2023年连续获得融资。对于今年行业的融资状况,雷鸟创新告诉连线Insight,AR产业的发展,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突破,技术的问题、产品的问题,包括建立用户心智的问题,所以需要比较大的资金支持。因此,雷鸟创新会保持持续的融资节奏,每年大概融2-3次,保证到爆发之前的储备,目前雷鸟创新已经启动
2023年10月30日
其他

市值超千亿,极兔却不能放松警惕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八年,极兔创下了快递行业最快的上市速度。10月27日,极兔正式在港股挂牌上市,全球发售3.266亿股,发售价为每股12.00港元,预计将收取的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35.279亿港元。极兔方面表示,未来,这些资金将被用于拓展物流网络、升级仓储能力、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Aspex
2023年10月27日
其他

让星火大模型赶超ChatGPT,科大讯飞做到了吗?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国产大模型追上ChatGPT要多久?“百模大战”伊始,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成为国产大模型厂商的一种执念。五个月前,国内市场正掀起一场大模型的热潮,科大讯飞带着星火大模型跑步入场,立下了全面对标ChatGPT的“军令状”。“10月24日科大讯飞全球开发者大会期间,星火有望能够全面对标ChatGPT:在中文上要超越ChatGPT,在英文上要达到跟它相当的水平”。彼时,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提出这个目标。
2023年10月26日
其他

双十一“开卷”,京东赶考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双十一来了,电商平台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终极较量。今年的特殊性在于,双十一进入了第15个年头,怎么拿到更多的流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是各大电商平台比拼的关键。这是一场关于流量和用户的战役,细数场上的玩家,20岁的京东或许更需要这场战役证明自己。过去一年,京东的变化十分频繁。组织变革、战略转向、目标调整,京东的每一步都仿佛在推翻自己,试图重生。然而,京东这艘巨轮要转向并不容易。即便创始人刘强东强调“低价是唯一基础性武器”,但这一武器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京东的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10月13日,京东港股股价遭遇今年以来最大跌幅,当天麦格理将京东集团港股评级下调至中性,目标价124港元;摩根士丹利将京东集团ADR评级下调至平配,目标价33美元。这样的情况下,今年双十一的意义对于京东来说不言而喻。需要承认的是,15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更迭,竞争环境的激烈,想要抓住消费者已经不再容易。过去,困扰大多数消费者的是双十一愈加复杂的优惠机制。当各种叠加券、满减券叠加在一起,复杂的数学题劝退了不少消费者,也让消费者感到疲惫。这样疲惫的感受直接影响了电商平台双十一的活跃度,甚至是销量。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京东一改往日的思路,开始“返璞归真”,试图用最简单、直观的机制吸引消费者。今年双十一,京东强调“低价”和“现货”,准备打一场关乎增长的战役。当对手们也在“卷”出各种招数时,京东能否在这场竞技场中脱颖而出,还要靠数据说话。京东双十一关键词:低价、现货、简单以今年双十一为节点,京东重拾低价标签的动作已经过去了近一年。自去年年底被创始人刘强东定调后,从3月份提前上线百亿补贴,到“全行业力度最大”的618,京东重拾低价心智的心思十分迫切。这个双十一,京东直接将主题定为“真便宜”,再次将低价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9月20日,在京东零售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会上表示:“今年京东11.11将持续夯实低价心智,通过提供20亿补贴、全域流量扶持、提升商家体验,帮助优质的商家和商品更好地参与到京东11.11大促。”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图源京东黑板报微信公众号和京东618的思路基本一致,今年京东11.11流量扶持不看店铺星级,看的是商品价格和商家服务,拥有低价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商家将获得更多曝光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双十一京东再度加码百亿补贴频道。据京东在双十一发布会上介绍,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品数量是618的2倍。同时,为了减少消费者对“买贵”的担忧,京东还推出了保价功能。活动期间,超8亿商品享受全程价保,价保时间从10月23日20点持续到11月13日24点,部分商品价保时长高达90天。一系列的动作证明,双十一京东将继续强调平台的低价标签。事实上,今年以来几乎整个电商行业都回归到了低价竞争当中。当低价成为常态化,消费者对大促已经没有以往那么兴奋。要想靠价格撬动用户,平台需要花更大的成本。低价之外,挑剔的消费者已经饱受双十一“预售”的苦,想要满足消费者即时消费的心理,效率也是平台“卷”的方向。与往年双十一预售模式不同的是,今年京东将于10月23日晚8点开始直接现货开售,覆盖3C数码、家电等全品类商品。一般来说,预售模式可以以销定产,避免存货积压。这既能够降低商家的生产流通成本,也能够帮助平台提前锁定消费者,还能减少消费者的缺货焦虑。取消预售意味着京东需要提前准备大量现货,当其他平台预售时,京东就要配合京东物流打出组合拳,把现货最快地送到消费者手中。这考验的是京东对于货量、成本及效率的把控。细看会发现,做减法也是京东今年双十一的一大关键词。近几年,双十一的优惠机制像一道道复杂的数学题,劝退不少消费者。变了味的双十一引起众多消费者的不满。这意味着,想要抓住消费者,回到过去、拒绝套路是平台更具吸引力的的做法。“我们想要的低价,不是靠以次充好换来的‘假低价’,而是在供应链里‘挤水分’的‘真低价’。”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启动会上如此表示。今年京东双十一分为起售期、开门红、专场期、高潮期、返场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促销活动,如百亿补贴日、9.9包邮日等,在满减上,除跨店每满299元减50元之外,今年还可以叠加20元补贴使用。对于京东来说,从下沉市场要增长的需求已然迫切。因此,作为京东重拾低价心智的首个双十一大促,能不能把低价贴则在身上至关重要。能否与中小商家共赢,是京东要解的“重点题”卷低价,几乎被所有电商平台放在了首要位置上。天猫、淘宝宣布,今年双十一核心目标是“全网最低价”,除了官方“百亿补贴”,买贵必赔、“跨店满减”外,还有无需凑单的“官方立减”,并新增“双十一天天低价”活动、提前派发总计10亿元现金优惠券;快手于10月18日启动双十一大促预售,今年的关键动作是“大牌补贴”,强调“大牌正品,低价好物”;10月20日,“抖音商城双十一好物节”大促活动正式开启,活动期间,平台将推出官方立减,单品价格直降15%起……的确,低价是大促期间最具吸引力的武器,但不意味着全部。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相较于低价,服务、物流、体验、售后等都是消费者考量的标准,没有哪一家平台能单纯依靠“低价”无往不利。正如上文提到,今年双十一京东取消超长预售期,直接卖现货,这对平台商品的供给有着极高的要求,也是京东双十一的一大亮点。从消费者角度而言,低价之外,他们需要的是具有高质量性价比的商品,而这考验的是电商平台商家的丰富度,因此,争夺中小商家成为平台们比拼的重点。一个大趋势是,中小商家逐渐成为电商市场的主角,今年618前后,电商平台们更将对中小商家的扶持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对于重拾低价心智的京东来说,中小商家在今年变得尤为重要。过去,由于京东自营商家占据主体地位,供给侧倾向于高利润品类,产品价格高;如今,电商进入存量市场,作为低价商品的重要供货商,中小商家的参与度至关重要。为了吸引中小商家,京东的动作可谓不小。喊出百亿补贴口号之后,平台和商家的关系与组织、管理层变动并行。今年4月,京东进将事业群变为事业部,并按细分品类划分为具体的经营单元。组织架构调整后,京东打通了自营和POP,由统一的品类负责人管理。更重要的是,京东开始改变对自营商家和POP商家的态度。过去20年,京东形成了较为平衡的“自营+第三方商家”混合模式,其中,京东的商品多为自营模式,自营GMV超过平台一半。现在,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强调,“要实现自营和POP商家的良性竞争,不能单纯追求GMV,谁能做到低价就给谁流量”。今年3月,百亿补贴初上线时,京东采用的是竞价原则。官方会在相关平台发布招品需求,并给出最高竞拍价和起拍库存,除个体工商户/自然人或不在品类范围内的店铺均可参加,符合库存要求的价低者中标。具体到动作上,京东还推出了“春晓计划”等12项扶持政策,为个人卖家提供快速入驻通道、0元试运营、2100元新店大礼包等。一系列的政策加持下,在供给端,京东的动作的确初见成效。据今年京东二季度财报,在“春晓计划”的推行下,二季度京东新增商家数量同比增长417%,其中,第三方商家数量增加超过一倍。显然,商家的增长,尤其是第三方商家的增长给京东带来的是越来越丰富的低价商品,这既符合京东重回低价的策略,也能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不过,硬币的另一面是,当同样的物流体系和产品要求放到第三方商家身上,其经营成本便会无形增高。尽管京东已经不再强制京东物流,但用户往往会因为速度优先选择京东物流,商家想要吸引用户,便会继续使用京东物流。这时候,京东还想要寻求商家的最低价,这对于商家来说很难取舍。如何在保证商家的利润,让商家赚钱,并让更多商家参与进来,让商家让利,需要京东做好平衡。正如京东CEO许冉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低价战略和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所带来的大促增速超过预期,未来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逐步改变用户心智。总的来看,平台和商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在大促节点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保持竞争力,最终的结果如何,还要看两者的组合拳打得怎么样。直播带货,能成为京东双十一的增长点吗?当下的电商行业什么最贵?流量一定排在前列。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3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2023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规模为12.08亿,同比仅增长2.11%,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流量规模已进入存量时代。有限的增长之下,电商平台竞争的激烈程度有增无减,头部玩家的竞争更加激烈。对于京东而言,面临的挑战不小,其中,增长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今年上半年,京东共计收入5309亿元人民币,同比仅增长4.66%。京东此前在跟分析师的沟通会中,还把三季度的零售收入增速从低个位数调到了正负1%区间,集团收入预计增长也只有0-1%。这意味着,京东想要确保自己在电商市场的优势地位,就要从新的地方要流量、求增长。这样的思路之下,今年双十一,京东把一部分重点放在了直播带货上。据京东官方信息,京东直播双十一将邀请罗永浩、瑜大公子、金星、黄圣依杨子夫妇等十大行业超头主播与明星主播,在双十一全周期内(10月23日至11月12日)进行不间断直播,以覆盖全品类和各大品类日。据悉,此次京东直播双十一将以全网直播业态最低价的货品共同打造京东直播低价心智。官方将在直播间提供专享货补、红包雨、多项互动等玩法和工具,以保障用户体验和商家收益。京东方面称,全部活动场匹配S+级资源,以全网直播业态最低价的货品合力打造京东直播低价心智。在价格方面,招商要求直播间专享价且满足全网对低价,需价保双十一全周期。实际上,京东对于直播带货并不陌生,2016年入局的京东算是在直播带货领域入局较早的平台。然而,由于京东并没有把直播放在主要位置,直播强调的低价由于当时的京东背道而驰,京东直播带货业务始终没掀起多少水花。根据国盛证券的数据显示,2021年只有4%的MCN机构选择在京东开启直播,这一数字低于抖音的96%与淘宝直播的35%。此外,直播带货讲究的“人、货、场”三要素,京东在“人”上则更缺失。相较于抖音、快手、淘宝都有自己的现象级主播,京东却一直缺失。不过,越来越多的主播选择多平台发展,像罗永浩、瑜大公子、黄圣依夫妇等主播亦是如此。这种趋势,或许是京东的机会。不过,直接请头部主播加入是第一个动作,如何与主播一起探索出更适合京东平台的内容方式,才是重点,这也是这次双十一,京东直播带货能否真正出圈的关键。今年双十一,京东希望自己能够用“内容”抢人,除了在双十一期间安排10大头部主播开启20天低价不断档直播外,还发起“京选11.11”大赏计划,达人和商家共创测评向种草视频。这些动作,实际上都是京东在“补课”,在短视频内容和直播带货生态上,它还需要加快速度布局,向其他平台“取经”的同时,也需要跑出自己的风格。
2023年10月23日
其他

全球首个AI原生地图发布,百度让地图导航完成进化

文/周雄飞几座城镇,一些河流,外加7个岛屿,组成一个七角星图案。这些描述,是世界已知最古老的地图之一——古巴比伦地图的内容。早在公元前6世纪,人们已经开始制作简易地图,来记录和展示住处周边的地理和位置信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地图逐渐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其功能和形态也多次转变。作为国内用户常用的地图软件——百度地图,在过去18年中,也经历了非常大的迭代和升级。随着AI时代的到来,以百度为头雁的大厂,正在推动地图行业进行又一次的进化。2023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一系列AI原生应用,包括新搜索、文库、网盘、GBI、新地图等多款产品。按照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的介绍,这些AI原生应用,都基于文心大模型进行了全面的重构,真正用AI原生思维“重想、重做”,希望能拓展大家的想象力。其中,重构后的百度地图成为全球首个AI原生地图应用,全新推出“AI向导”,能与用户进行“真人交流”,并在理解需求的基础上,智能调用众多地图功能及服务,快捷准确地给出解决方案,比如帮助用户规划路线、提供地点决策建议,以及服务预定等等。这些也正符合李彦宏对于AI原生应用的定义——能用自然语言交互、能充分理解、生成、逻辑、记忆,并且每个应用的交互都不超过两级菜单,一步到位。除了交互升级之外,在导航基本功方面,百度地图近期全新升级的城市车道级导航3.0,可以提供更加清晰和立体的导航指引,提升驾驶安全和体验。同时,百度地图还落地了行业首个地图生成大模型,显著加速车道级地图规模量产,既让更多用户可以体验升级版的导航服务,也能帮助车企降低自动驾驶研发过程中的成本,实现“低成本用好图”。在大模型行业如此内卷、谁都不知道“标准答案”的当下,百度地图是如何实现这些创新的?这个问题与“大模型行业会走向何处”,同样值得思考。离不开的地图,能变得更“聪明”吗?方涵是一位自驾游爱好者,地图导航是他最常用的手机应用之一。作为深度用户,他对地图无疑有着更高的期待,比如当他要开车去某个新发现的露营地,再顺路接个朋友,并且不想走高速时,只要对着地图说出需求,就可以帮他规划好最佳的出行方案。有类似需求的用户,还有很多。地图里那么多的产品能力,有时甚至需要用户点个六、七次,才能准确满足像方涵这种相对精细化的出行需求。这些功能,之所以容易被用户忽略,主要是因为它们一般不会出现在地图的首页,而是被隐藏到二级,乃至更深的菜单层级中。换句话说,地图软件拥有丰富的功能,但用户并不知道这些功能被“藏”在哪里,真到用时“找不着”。“在过去十八年中,百度地图开发了几千个功能,包括导航、公交、打车、订酒店和足迹等等。如何让我们的用户需求和这些丰富的功能联动起来,打造更加便捷的交互体验,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百度副总裁尚国斌对连线Insight表示。百度地图中的众多功能虽然如此,但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地图服务毫无疑问是生活出行的刚需。那么,如何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在业内看来或许会成为地图行业下半场的新机遇。对此,以百度为代表的大厂已经行动起来。融合大模型,让地图真正变成“AI向导”大模型,已成为千行百业追逐的技术热潮。随着OpenAI发布ChatGPT、引发一声惊雷后,国内科技及互联网行业随即展开了一场有关大模型的竞逐赛。就目前来看,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和华为都已入局,国内已经发布的大模型也已超过120个,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就已经有79个,真可谓是“百模大战”。但百模大战中,究竟什么才是获胜关键?谁更有机会?李彦宏曾表示,模型本身是不直接产生价值的,基于基础大模型开发出来的应用才是模型存在的意义。作为国内较早布局大模型之一的大厂,百度也凭借在地图领域的多年积累,率先打响了应用的“第一枪”。据李彦宏介绍,重构的百度地图之所以被称为AI原生地图,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具备多轮自然语言交互能力,能提供更接近“真人交流”的体验。举个例子,当连线Insight对百度地图AI向导说出“我要去杭州大厦,还要去杭州运河大剧院接个人,顺便在路上给车充个电”的要求后,百度地图不仅能快速理解这些口语化的表达,给到精确的路线方案,甚至主动推荐附近适合停车的地方。如果描述不清楚也没关系,AI向导也会主动追问,确保理解和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以往地图上很多需求,用户要么很难找到入口,或是操作起来步骤太多,AI重构的百度地图,也已尝试解决。正如百度世界2023现场李彦宏演示的那样,当问到百度地图“帮我推荐离百度大厦、中国美术馆和望京SOHO距离都差不多的餐厅,要适合安静聚会”时,AI向导就会根据需求,智能推荐符合需求的一些餐馆。紧接着,李彦宏又给出新的需求“帮我换个西餐厅,并且对比下前两家的环境”,AI向导又快捷地给出结果,并且用更直观的图片来对比餐馆的环境。当他选择其中一家餐厅,并要求给出能在指定时间到达目的地的行程规划,以及打车需求后,AI向导也精确地满足了这些需求。此外,据百度官方介绍,基于大模型深度学习的能力,这个“AI向导”不仅具备人格化的数字人形象,还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会越用越聪明,越用越懂你。连线Insight也抢先体验了下,只要上传五张图片,就可生成自己的专属数字人形象。在业内看来,基于这些交互形态的进化,不仅可以让百度地图成为理解用户所思所想的“AI向导”,提升出行和决策效率,同时随着AI向导的广泛使用,源源不断的真实反馈也会帮助百度地图构建起更好的问答数据飞轮,以便在不断的学习中,越来越聪明好用。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国民地图,百度地图率先行业实现了以上这些能力,也让大众对AI大模型助力下的原生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信任,进而推动整个地图行业的更快发展。毫无疑问,这与百度对行业的深度观察,以及持续不断的底层技术积累密不可分。“AI向导”是如何“炼”成的?大模型落地,不是一蹴而就的。众所周知,通用大模型虽然具备推理和涌现的能力,但如果知识库中没有太多的行业数据,硬是通过简单训练来当行业大模型使用,很有可能闹出笑话。比如企业如果仅是通过接入通用大模型API来做自身的大模型,最后的验证结果,往往会与行业真实情况差距甚大。更为保险的做法,就是基于通用大模型和特定行业的知识库数据,来构建预训练大模型,以便更好地对行业问题进行推理和预测。但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大模型也有可能给出不够精确的结果,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与所有行业大模型一样,这些问题,同样不可避免会出现在地图AI原生应用中。首先,嘈杂环境下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的难度,尤其是难以过滤无效语义,已成为行业公认难题。打个比方,如果用户说话断断续续的,或者一个字说了很多遍,又或者问询的用户不止一人、中途有人打断等等,这些都对“AI向导”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地图软件来说,首先需要解决用户自然语言开放式输入的理解难题。为此,百度地图在重构过程中,基于文心大模型的强化学习与训练方式,使得其“AI向导”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实现了显著提升。据百度介绍,AI向导可以在理解复杂语句语义,甚至局部出现输入错误或者错乱时,依然能给出较为理想的答案。其次,在地图出行决策中,给出答案并不够,还需要避免出现不准确的答案。由于地图行业的特殊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需要精准满足用户需求,像路线、POI
2023年10月20日
其他

彩电市场混战十年,谁在增长,谁在挣扎?

文/向真编辑/子夜彩电,这个传统家庭必备的三件套之一,在电脑、手机、平板、AR/VR等智能设备层出不穷并迭代频繁的当下,地位岌岌可危。尽管各大厂商在屏幕大小、屏幕清晰度、功能丰富度上不断推陈出新,但仍不可逆转电视产品步入存量竞争市场的现实,这一事实将电视市场拉入了长达数十年的需求不振和价格内卷。随着2013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和节能补贴三大家电消费刺激政策全部推出,2014年开始,包括TCL、海信、长虹、康佳、创维在内的头部厂商的营收增速、内销出货量普遍下滑至个位数,部分厂商甚至转为负增长,此后近10年这一趋势都未能有明显改变。不过,业内玩家也在想尽方法破局。时间来到2023年,彩电市场新增了许多看点。先是年初的CES大会上,海信、TCL、创维等电视厂商纷纷拿出了重量级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例如海信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8K激光电视,TCL新一代98英寸Mini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蕉下、波司登等新玩家,怎么和老玩家抢冲锋衣蛋糕?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天气渐冷,最火的穿搭是什么?美拉德穿搭之外,山系穿搭一定拥有姓名。冲锋衣外套、工装长裤、西部牛仔户外帽,这身置身于户外场景的装扮,正是当下的时尚潮流,亦是户外爱好者的社交货币。根据天猫公布的数据,今年618大促,主打户外生活场景的山系风、机能风服饰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其中,承担主要户外功能需求的冲锋衣是备受关注的单品之一。蝉魔方数据显示,冲锋衣品类2023上半年在抖音销售额达11.31亿,较去年上半年翻了近五倍,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5亿元。赛道肉眼可见的火热,品牌也争相涌入。不仅有始祖鸟、凯乐石、Patagonia、北面等品牌占据冲锋衣的中高端市场,还有骆驼、探路者、牧高笛等品牌争抢具有性价比的中低端市场。除此以外,赛道中也涌现了一些新面孔,例如,户外日晒防护品牌起家的蕉下推出气绒系列冲锋衣,隶属于羽绒服赛道的波司登推出鹅绒系列冲锋衣。对于蕉下、波司登等品牌而言,陆续深入户外场景,一是看到户外场景的火爆,有更多商机,二则可以让自己布局更多赛道,让自己“四季常青”。不过,不同于普通服装细分赛道,户外产品对功能性要求往往很高。尤其是在徒步、攀岩等运动下,冲锋衣要做到的不仅是保暖,还有防水、防汗、透气等多项户外场景中需要的功能。能不能真的吃到蛋糕,要新老品牌在产品设计和技术含量上下功夫,如今,冲锋衣市场俨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格局了。冲锋衣市场火热,这两年入局者更多了今年的冲锋衣有多火?一组数据或许可以证明。上半年,主打大牌平替的骆驼卖了近8亿;一件5000元的始祖鸟进店排队半小时才能买到;社交平台上,关于冲锋衣的笔记多达93万多篇……其中,始祖鸟是个不得不提的高端冲锋衣品牌。在户外场景还未如此火爆时,始祖鸟是个专业、小众的加拿大高端户外品牌。近几年,随着户外运动掀起风潮,安踏的支持,始祖鸟彻底在国内冲锋衣市场打开声量,并催生一批“鸟粉”。这些消费者可以为大几千的冲锋衣排队购买,也会四处找代购寻找心仪的款式。“中年男人三件宝:钓鱼、茅台、始祖鸟”,当户外属性遇到社交属性,始祖鸟更是“一鸟难求”。赛道的井喷、消费者的火热,更是直接给品牌带来实打实的好成绩。今年上半年,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实现营收同比增37.2%,至132.67亿元。此外,紧随始祖鸟的还有美国户外品牌Patagonia。与始祖鸟类似,其创始人乔伊纳德也是个户外发烧友,产品理念源头也有些相似,Patagonia也是为了帮助背包客们,应对登山、攀岩等严苛的自然环境。在功能性上,Patagonia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防寒保暖,他们的标杆产品是Synchilla
2023年10月17日
其他

这届双十一,为什么需要更多《所有女生的OFFER》?

文/王慧莹编辑/陈锋进入10月,电商人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距离双11大促越来越近,各大平台开始铆足劲制定优惠机制,消费者们也都早早拿出本子做起了数学题。今年,双11已经来到第十五个年头,经过多年的沉淀后,其早已不仅仅意味着低价、促销,而是从单纯的购物狂欢节升级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习惯。在这一基础上,无论对广大消费者还是品牌方而言,建立起情感认同和更深层次的连接,成了双方实现共赢的一个关键前提。美ONE推出的首档品牌OFFER的实验类综艺节目《所有女生的OFFER》,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探索:将主播李佳琦直面品牌老板帮“所有女生”拿OFFER的现场谈判过程透明化、综艺化,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进一步了解、走近品牌,以及与品牌建立情感认同的渠道;另一方面,也为品牌方提供了一个提前预热、造势的平台。10月8日,《所有女生的OFFER3》正式开播。连线Insight观察到,今年,“回到最初的起点”是关键词。所谓回到最初的起点,是指各大品牌将今年双11的OFFER打到和以前一样,甚至更低。较为明显的一点是,今年,李佳琦与品牌之间的“battle”再度升级。节目中,李佳琦和品牌方们的“谈判”看点十足,既有三季元老sisley品牌的“搞笑女总监”Lucia,也有上季被价格难住的fresh品牌“小可怜”Eric,还有新晋“I人老板”自然堂品牌创始人郑董……与此同时,《所有女生的OFFER3》在节目体量、时长、品牌数量和环节设计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不难发现,表面上看,从冰冷的数字定价到激情的谈判,《所有女生的OFFER3》俨然成为很多观众的下饭综艺。但更深层次上,则是双11正在发生着一轮新变化,即吸引消费者的可能不仅仅是价格,怎么靠内容争夺消费者,也成了更多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所有女生的OFFER》到了第三季,什么最吸引观众?连线Insight注意到,《所有女生的OFFER》拍到第三季,有了一些新鲜的变化,从而让这档综艺变得更加“吸睛”了。比如在第一期节目中,不同于前两季的直奔主题,李佳琦率先邀请各大品牌代表前来团建,给品牌们带去了更多的松弛感。sisley的电商总监Lucia一改职场中干练的女强人形象,她身穿一套运动装,戴着休闲帽,拿着印有sisley的旗帜,自嘲是本次团建的“导游”,一边努力破冰一边认真团建。图源《所有女生的OFFER3》节目而在整期节目中,不少国货品牌的老板们,也为节目增添了更多维度的趣味。初见面时,自然堂品牌创始人郑董和珀莱雅CEO方总就迸发出了“I人”与“E人”的化学反应——大众的印象中,国货老板往往低调和沉稳,而方总一改往日职场上的沉稳,说着“浙普”和大家迅速熟络起来;相比之下,第一次录节目的郑董紧张到擦汗,上演了一出反差萌。节目播出后,观众们纷纷发出了“sisley姐姐好有趣”“反差萌郑董找不到口袋”“珀莱雅方总独自开朗”等真实反馈,节目效果拉满。当然,团建也好、晚宴也罢,《所有女生的OFFER3》的重点自然仍在于各大品牌今年双11的优惠机制和定价。新一季中,李佳琦仍是品牌方眼中的“饼王”。在与第一个品牌娇兰的谈判中,为了让娇兰拿出5ml的黄金复原蜜小样,并将OFFER回到“最初的原点”,李佳琦直接画饼“你的未来由我保障”;在与国产运动品牌安踏的谈判中,为了让安踏给到更好的OFFER,李佳琦拿出公众号头图预热、第一天美妆节安踏返场、模特棚拍的权益。图源《所有女生的OFFER3》节目不仅如此,在前两期节目中,八点以后的黄金时段已经被李佳琦悉数送给多个品牌,连助播旺旺也在感叹“八点以后太挤了”。这样的画饼大法之下,即便是sisley品牌的Lucia也笑言连续三季的感受是“害怕”。值得关注的是,《所有女生的OFFER3》中,李佳琦拿出了一个新的谈OFFER方式——你有我没有。作为深入了解品牌的长期合作伙伴,李佳琦抓住品牌“别人有,我也要有”的心理,用其他品牌的OFFER给品牌“施压”。当娇兰bobo姐为了赠品犹豫时,李佳琦直接说“娇兰的OFFER不仅代表娇兰能给所有女生多少爱,更代表娇兰能带动其他品牌给所有女生多少爱”;当玫珂菲文森总为了OFFER犹豫时,李佳琦直接拿出娇兰买一赠一的OFFER,让文森总失去“底线”,喊出“那我们跟”,更强调“不是买正品送正品的机制,都是耍流氓”……一个个极具戏剧化的画面,拼凑成了《所有女生的OFFER3》中斗智斗勇、金句频出、更为精彩的谈判桌。《所有女生的OFFER》,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定义《所有女生的OFFER》这档节目?“职场宝典”“电子榨菜”是很多观众的答案。“看Lucia和李佳琦为了100ml花水的价格玩起了剪刀石头布,太好笑了。”“这绝对是我双11之前的下饭神器。”有网友这样评价《所有女生的OFFER3》。不过,《所有女生的OFFER》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给消费者看到价格谈判的一面,它更长远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内容层面,另一方面,则是三季节目沉淀下来,这一内容IP在潜移默化中,也为品牌方带去了更多可能。逻辑在于,李佳琦用自己擅长的话术和战术让老板们逐渐“失去理智”并妥协背后,实际上是品牌对李佳琦及美ONE的信任,而通过这档综艺,也能持续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小哭包”fresh的品牌负责人Eric,在很多女生心目中的形象很真诚。去年,面对李佳琦低于产品定价10元的价格,Eric作为打工人委屈得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需要知道的是,fresh是隶属于奢侈品巨头LVMH旗下的高端线产品,而奢侈品向来有一套森严的价格体系,一个品牌的价格调整很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是Eric直言“这次降价太难了”的原因。弹幕上,“fresh有Eric真的是它的福气”“我买fresh就是为了Eric”“给Eric升职加薪”……以往,品牌方似乎是站在消费者的对立面,但在节目谈判过程中,当看到高高在上的老板,也会为了几块钱小心翼翼,这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图源《所有女生的OFFER3》节目过去,消费者通常将他们看作是大企业的代表,但在综艺的舞台上,他们露出了更加亲切的一面。他们也会紧张,也会感到不安,也会在谈判桌上与李佳琦团队展开有趣的对话。他们不再是冰冷的品牌名字,而是有故事和情感的真实人物。在这样的情感认同、信任纽带之下,对品牌方而言,《所有女生的OFFER》就不仅仅是一个做预热营销的渠道了。此外,在节目中,品牌有专门讲述产品的环节,从品牌故事到产品定价,节目给予品牌充分的时间展示产品、讲述品牌故事。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也会逐步提升。比如,观众可以了解到自然堂为了找到冰川水走过西藏众多冰川,理肤泉为有皮肤问题的人群设置了理肤泉小镇……不难发现,这一节目背后,购物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交易行为,而是以节目为纽带,拉近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距离,让消费者对品牌有更深的认知和情感连接,是《所有女生的OFFER》除双11预热外更大的价值。这届双十一,为什么需要更多《所有女生的OFFER》?一个大背景是,今年的双11是各大电商平台喊出低价策略的第一年。当平台要低价,品牌方的压力自然会上升。对于品牌来说,要么直接降价,要么用更多价格以外的东西去打动消费者。当平台、品牌都在比拼谁更便宜时,品牌方的“诚意”,也成为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关键点。《所有女生的OFFER》这一内容IP,实际上为品牌方提供了这样一个“表达诚意”的平台。正如上文提到的Eric,去年因价格破防还历历在目,今年,面对品牌的的压力,Eric仍愿意拿出更好的OFFER,他直言是因为他很爱fresh这个品牌,也希望更多的女生也能够爱上fresh品牌。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是国货品牌韩束。在担心消费者不认同今年的OFFER时,韩束负责人哭着表示“今年我们带着成绩而来,不是带着骄傲而来,而是带着诚意,很感谢所有女生。”图源《所有女生的OFFER3》节目这也是为什么,节目播出后,“担心降价这么狠,品牌方代表们回去会不会挨骂”,成了很多观众的真实心声。这意味着,对现在鱼龙混杂的行业来说,真诚永远是必杀技。这也是《所有女生的OFFER》能打动人最重要的原因所在——通过品牌方和李佳琦团队谈判的幕后故事,主播和品牌方是否在为消费者考虑,消费者能直接感受到。比如,在节目中,李佳琦会拿掉不必要的赠品,为所有女生争取正装的福利;李佳琦会知道所有女生买护肤品在意每毫升的价格,会和品牌方直接battle小样的克数……很多人误认为李佳琦能吸引品牌的OFFER是因为流量,但从节目中可以看到,最重要的是李佳琦对产品的专业把控,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层次了解。在小红书上,一位女生就是这样被打动的——“李佳琦和倩碧说,现在女生更自信了,美白没那么重要了,她们开始接受自己的缺点。”上述女生这样写道,“这点很打动我,他真的很懂我们女生。”更重要的是,专业的老板和主播,透明的价格机制,消费者才能一步一步,从了解到相信,再到“放心”。总结来看,《所有女生的OFFER》实际上给当下的直播电商行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即通过内容的形式,进一步缩短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距离,最终帮助消费者在购物前、中、后的每个阶段,都能够享受到无忧、极致的体验和服务。同时,通过对OFFER谈判幕后故事的展现,也能让外界看到更专业、透明的直播电商的沟通过程。如今,直播带货已经走过了野蛮生长的时期,进入了比拼专业度和内容力的阶段,拥有内容创新和内容制作能力的机构,将得到更多机会。从美ONE的内容布局来看,从《奈娃家族的上学日记》到《所有女生的OFFER》,再到《所有女生的主播》,都在试图用有趣、创新的内容,让用户产生信任感、参与感。这些内容的诞生,推动着行业往更透明、更专业的方向发展。而行业也需要更多《所有女生的OFFER》,因为好内容的吸引力,也将带动更多直播电商机构转型并发力,共同让直播电商赛道变得更多元、更丰富。
2023年10月14日
其他

设独立入口、分品类突围,抖音“小时达”暗夜疾行

文/李乐编辑/子夜双11将至,即时零售的战场上,抖音再次加强马力。连线Insight发现,抖音电商旗下的小时达服务,已有独立入口。打开抖音输入“小时达”关键词,映入眼帘的便是该功能的入口,点击便可一键直达,进入内部商城购买蔬菜、肉蛋水产、时令水果、米面粮油等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小时达”被嵌入抖音超市界面内,用户并不能通过搜索直达其页面。而如今,“小时达”的进一步独立,入口往前提,与抖音超市平级,也意味着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图源抖音APP此前,苹果新品发售之时,抖音就曾向iPhone借东风。用户在抖音APP中点击标记小时达的产品直接下单,手机在一小时内送到,买手机变得像点外卖一般简单,在这场即时配送大战中,担当重任的正是“小时达”。从这些变化,能看出抖音在即时零售上的动作——低调、但仍在持续提速。加码即时零售的,不止是抖音。《即时零售行业研究报告(2023)》数据显示,近年来,即时零售一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22年的3倍。潜藏的红利之下,电商巨头们纷纷发力,试图通过缩短配送时效来获得差异化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阿里已经形成了饿了么、盒马、天猫小时购三条即时零售业务线,今年四月,天猫超市宣布推出半日达服务,年底将覆盖全国20个城市;9月7日,京东到家发布了新系统“宏图”;几乎同时间,美团闪购面向商家推出多项平台举措……
2023年10月13日
其他

“新中式”的冰与火,加盟商的笑与泪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新中式”的风,吹到现在有些降温。近两年的餐饮市场,“新中式”是个火爆的概念。这个概念之下,多个细分赛道都能看到和“新中式”有关的产品——新中式茶饮、新中式面馆、新中式咖啡、新中式烘焙……尤其是随着国潮的兴起,“新中式”似乎成为消费市场某种隐形的爆款公式。但想抢到蛋糕不容易。当品牌都在试图讲出中国味道时,一场意料之中的洗牌也在悄然进行。先是新中式烘焙品牌上演集体大撤退的戏码;9月份第一批新中式馒头店也迎来第一批淘汰赛;在新中式茶饮赛道,有人投入50万开新中式茶馆,半年多关门。一时间,关店、倒闭、撤退成为大多数玩家的结局。这几年,大大小小的品牌打着“新中式”的旗号,推出与“新中式”沾边的产品,难免陷入同质化的竞争之中。但消费者是多变的,今天可以为了新中式烘焙排队三小时,明天也可以为新中式茶馆消费几百元。要持续吸引消费者,关键还是看有没有爆款产品和差异化特色。靠概念一时火热,但后劲乏力的案例太多,最难过的,可能是陪跑的加盟商。本质上,品牌开设加盟制,为的是更大的市场和更低的成本,更能将一部分成本和风险嫁接到加盟商身上。当洗牌开始,加盟商往往需要一起承担后果。如今,“新中式”的概念依然在吸引消费者买单,但具体是为谁买单,就要看谁能抓住消费者的“胃”了。洗牌无疑是新中式餐饮的必经之路,大浪淘沙之后,总有一批耐得住长跑的新中式品牌被沉淀下来,而加盟商也需要擦亮眼睛选对品牌。“新中式”席卷餐饮业,火热和洗牌并行“新中式”概念的火热,并非三两天。新中式茶饮、新中式咖啡、新中式汉堡……“新中式”风潮正以肉眼可见的的速度席卷餐饮业。当特色鲜明的“新中式”,遇到了喜欢个性化的消费者,“新中式”这一概念一度很吸引人。比如,从新中式茶饮品类来看,不仅有与《梦华录》联名推出新中式产品的喜茶,还有专攻新中式茶饮的品牌霸王茶姬、茶颜悦色、茉莉奶白;而新中式烘焙品类,墨茉点心局、虎头局·渣打饼都曾赢得过市场,泸溪河今年还受到资本的青睐。今年以来,以塔斯汀为代表的中式汉堡品牌走红,又为新中式餐饮开辟了一个新品类。红餐大数据显示,从2022年8月到2023年1月,店名带有“中国汉堡”快餐店数量攀升,从1772家上升到3533家,翻了一倍。餐饮巨头也看上了“中式汉堡”这块肥肉。近日,西贝旗下贾国龙中国堡官宣开店数已达50家。塔斯汀中式汉堡,图源塔斯汀官方微博门店扩张之余,资本也伸出了橄榄枝。今年3月,林堡堡宣布获得数百万天使轮融资,几乎同一时间楚郑中国汉堡完成天使轮融资。当中式汉堡对标西式汉堡时,新中式馒头则看上西式贝果的赛道。今年上半年,社交平台上“馒头+各种馅料”制作而成的“新中式馒头”或者“国潮馒头”,就成为了女孩们口中的“贝果平替”、健康首选。当很多声音在质疑中式馒头是个伪需求时,杭州00后“囤囤馒头厂长”离职后开馒头店走红网络,试营业当天人头攒动;去年年底,馒头超人在成都开业,定位是社区店,目标是“让消费者吃一个月都不重样的馒头”。更早之前,以陈香贵、马记永、张拉拉等品牌为代表的新中式面馆相继获得资本的青睐,并大肆扩张;以瑞幸为代表的本土咖啡品牌推出茶咖类产品。多个火热的细分赛道似乎在证明,新中式就像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但这个筐总有装满的时候,玩家越来越多,这也注定是一场淘汰赛。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新中式”的风来得快去得快,能长期赚到钱的人是少数。据咖门报道,南京的某国风奶茶品牌加盟商,仅仅运营了1个月就收入五位数;而浙江的某新中式茶馆老板历经半年筹划,3个月装修,自营不到一年,现在已倒闭;据燃次元报道,多个新中式馒头品牌要么不赚钱,要么已经关门。“新中式”的概念虽火,但反映到每个创业者身上,这更像是一场博弈。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泡泡玛特,能不能讲好“IP+乐园”的新故事?

文/王慧莹编辑/子夜如何理解泡泡玛特?过去几年,市场给这家中国最大的潮玩公司贴上了许多标签:盲盒第一股、中国潮玩第一股、中国版迪士尼……不过当下,已经不能用盲盒潮玩公司来简单定义泡泡玛特。在经历了狂飙式增长后,为了让IP生态更有价值、更富有故事性,泡泡玛特有了些新思路。投资项目、出海开店、游戏制作等一系列动作之余,9月26日,泡泡玛特城市乐园正式开门迎客。泡泡玛特城市乐园,连线Insight摄作为泡泡玛特落地的首个城市乐园项目,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实现了“潮玩IP+主题乐园”的落地。不同于其他大型主题乐园,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强调的是“有文化包裹感的品牌朝圣地”。从面积和游乐设施上看,泡泡玛特都更加“小而美”。即便形式不同,但本质上,泡泡玛特做乐园的逻辑和其他品牌相通,即扩大IP的二次消费。通过主题乐园的沉浸式体验盘活泡泡玛特的IP价值,为二次消费IP做准备。换句话说,泡泡玛特的一切都是为IP服务的。泡泡玛特不止一次提到,“IP是我们业务的核心”。要实现这些,延长IP的生命力显得更加重要。怎么讲出IP背后的故事,也是考验。正如迪士尼既有老牌明星米奇,又有新晋流量玲娜贝儿;环球影城也有哈利波特、漫威系列等知名IP。而反观泡泡玛特,有IP但缺故事,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2023年9月27日
其他

蔚来、吉利入局掘金,“车手互联”竞速赛已开启

文/方亦、周雄飞编辑/周雄飞汽车和手机,已成为现代人刚需的两大工具。汽车可以带人们快捷地、自由地到达想去的目的地,同时智能汽车已被视为下一代智能入口;而智能手机,则成为了目前人类接受信息和连接世界的主要入口。让两个智能入口互联互通,是一个已经成为现实的事情。近日,蔚来在“创新科技日”上发布了自家的首款智能手机产品——NIO
2023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