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哥的小黑屋
其他
广东和上海,为啥这次有这么大区别?
(注:本篇和财经、投资直接关系不大,但是对于看市场和生意人很有参考)最近和朋友聊起来上海和广东,谈起来做生意的话题。按理来说都是中国生意头脑最发达的人,为什么上海团购出现了问题,广东那边相对处理得就比较好?我客户的观点挺有意思,给大家分享一下,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对生意人来说,都叫“会做生意”,背后的能力其实是不一样。我在广东那边见客户有个很深的感受,这些朋友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强了,一个复杂的问题,总能找到办法;一个不起眼的机会,总能被发现。敏锐、灵活。我前段时间提过一个做外贸的客户,他们发现伊朗那边被禁运,无论是物流还是资金都不能直接给到伊朗。采用中转的形式,如果被发现最终目的地是伊朗都会有麻烦,他们自己和服务商都会上黑名单。但,伊朗的普通人也需要消费品和日用品。这个客户生产地板革,这东西也不是什么军工产品,也被美国禁掉了。中间伊朗那边也找了很多供应商,都觉得这事情太复杂,解决不了。操作不当还容易惹得一身麻烦。最后他们用了2年时间,借道海湾王爷、波兰工厂、意大利顾问,最终把合同给谈成了。你说这是不是灰色地带呢?是;但做成这笔生意是真挣钱。在广东的很多生意伙伴,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每天在观察这个市场,去发现市场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只要没被禁止的方法,他们都会试一试,去解决痛点,挣钱。按客户的说法,这种风格有历史原因。曾经中国的中心,大概就是在北到北京、南到江浙,西到西安这个区域流动。无论是历史上的什么时期,广东人参与政策制定太难了,广东也不是什么特别需要战略倾斜的地方。交通不方便的时候,广东也是那个最后被传达政策的地方。和在核心区域的那些名城相比,广东人历来需要自谋生路。(福建、广西也差不多这个意思)远离中心,谈不上什么制定规则、制定政策,生意人能做到的是在别人定好的规则之下去做生意。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没规则的地方去,于是我们就看到今天东南亚大量的东南沿海华人后裔。几百上千年,练就了广东人做生意的敏锐、灵活、多变,他们很少主动推动什么规则。但是,做生意还有别的玩法。我之前提到过很多欧美公司特别喜欢做的事情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推动外交政策。在伊朗那边也不是说买不到欧美产品,但是价格奇高,伊朗客户要经过“指定”的代理公司、借道海湾一些亲美国的王公才能买到。这些人本身就是推动对伊朗禁运的一股力量,转身就设立公司吃价差去了。玩的就是套利,如果没有套利机会,就设置门槛去套利。他们习惯于制定各种规则,把这套规则扔到市场上,供需扭曲了,大家发现只能通过这些人才能完成交易。这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当年欧洲人用了几十上百年寻找通往东方的新大陆,还不是因为阿拉伯人垄断了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商品都要“过手留油”,把香料炒成了金子价格。这也不是外国才有,我们现在也看到了一些上海团购的问题:●团购以次充好获取暴利●恶意举报正规供应商提供服务●阻止物流进社区这就是人为设置交易门槛,排挤交易渠道,利用创造出来的供需不平衡制造利润空间。是第二种生意模式在社区这个微型市场中的具体表现。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吃的就是制度的红利,培养了一批利用制度红利挣钱的生意人。大家翻开历史课本看看鸦片战争相关章节都能了解。广州本来也是这样,甚至更早。著名的广州十三行就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乾隆时期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吃了几十年的红利。进入20世纪,上海和香港先后成为进出口的主要场所,靠规则、吃规则的氛围也就转移了。而广州又回到传统做生意的模式上了,自己制定不了规则,只能寻找规则之下的机会。第二种玩法,对操盘手来说省心、省力。只要能改变规则,商业机会就来了,小范围几个人勾兑就能出现利润。比螺蛳壳里做道场轻松太多了。但是从市场角度说,人为制造门槛只是让少数人获利,降低了社会整体效率。其实过去40多年,上海的生意早就摆脱了20世纪初进口再转手的模式,只不过做生意的风格,是有惯性和记忆的。当出现了某种机会,总会有些人想起曾经的利用制度、制造门槛获取暴利的历史。我还是挺希望这次风波过去后解决一下这些乱象,不仅仅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经济蒙受了损失。也因为我们需要传递一种信号:什么是值得被鼓励的生意。
2022年4月22日
其他
从教育股被血洗到新经济全线下挫,大逻辑变了
昨天说完了教育,被血洗,今天新经济全线就下挫。(今天的文章比较短,主要是讲讲大逻辑,捞干的说)至晚从去年开始,十四五规划中我们可以读出来几个重点行业的长期逻辑,是在变化的。房地产制造业化(来料加工);互联网基础设施化;民生领域去资本化;消费普惠化。市场、资本市场未来几年的主线大体如此。这些以前都立过汗马功劳,但是发展着就逐渐变味儿了,屠龙少年变恶龙。为了让他们在新一阶段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逐个从商业模式、资本市场端解决问题。以前的地产公司盖房子,不光是生产房子,还可以通过金融、囤地、囤房,甚至操纵价格实现效益。地产公司兼具金融投资公司的属性。去掉地产行业的金融投资属性,可以缓解地产公司这个环节囤地、控制价格,地产的资产属性与价格更多和土地价格挂钩。虽然并不能完全解决房价高的问题,至少好控制一些。留给地产行业的是来料加工并且出售,盈利就会转向制造房子、经营房子的能力,而不来自于金融和资产价格差。地产的商业逻辑就根本性改变了。当然,估值方法也就变了。从约摸7-8年前开始,互联网企业开始频繁使用这种套路,烧钱-垄断-割韭菜,这个链条实现的结果就是全社会支付更高的后期成本。去年反垄断说了很久,就是这个意思。早期互联网是带来便利的,后期互联网变成了全社会似乎总效用没变,但是养活了一大堆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巨头。如果互联网各类服务是支撑双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未来至少要向水电气暖商业模式靠拢一下。互联网巨头肯定是死不了,但是相关业务板块收入的天花板就给钉在那里了。当然,收入模型也就变了。医疗和教育都是经济学教科书上提到的,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业。他们甚至可以不盈利,但是对全社会来说,都有好处。然而资本杀进来是要赚钱的,所以过去5年我们可以看到各类“乱象”。非医美类型的医疗,问题不大,毕竟供给端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的医疗系统内;医美类型的医疗,hmm,其实乱象很多,后面可能会陆续出台相关监管;教育,“双减”直接一脚重重的刹车。医疗、教育这类企业是基本和资本市场说拜拜了,非医疗美容和学科教育红线就摆在那里,留给这些公司的要么是“顶风作案”要么就是找外围机会。大赛道就变成了小赛道。消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有发展的行业。但是,过去10年间,消费企业有个不好的趋势,说了这么多年“消费升级”,其实都是“消费涨价”。成本增加一块钱,售价增加5块钱。不能说这种方向是不对的,毕竟这个市场肯定有需求,问题是大量的企业只盯住这个机会,类似提升质量不提价的路径没什么人做。对更多人来说,并没有享受到太多因为研发、供应链、设计、生产提升带来的消费品品质提升。大家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消费相关信息,是明显的“幸存者偏差”——融到钱的企业、高毛利的企业才有钱“种草”。未来更普惠的消费,会是发力的重点。这反而是消费市场真正的机会,中国实现品牌软实力的表现,中国的可口可乐、优衣库总要出现。靠30、40、50一杯的奶茶、冰棍、咖啡,靠1000块、2000块的设计师品牌可不成。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资本市场来说也不是说让那些高速行驶的卡车瞬间180度掉头。投资人和行业做调整需要时间来消化。不过多读读文件,把握新的大行业发展趋势,好歹让我们能够对当下“到底投资的是什么”,有更深的理解。有些是赚情绪的钱,有些是赚趋势的钱,有些是不能挣的钱。
2021年7月27日
其他
如何分析一家上市公司?(12000+字,尽我全力)
周期性行业的波动。这个内容太散,建议去阅读相关书籍。比如你是做有色的,就得看商品;你是做基建的就要看财政政策;你是做券商的,就得看大盘(误...);你是做化工的,就得看原油价格;等等等等;
2020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