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北大博士入职民办高校引热议!曾投60份简历却石沉大海...
近日,北大博士彭某的求职经历引发了广泛关注:他向高校投了近60份简历,大多数都石沉大海,最终选择入职浙江省一所民办二本院校,结束了漫长的求职之路。在选择民办高校之前,从985到普通本科院校,只要方向契合,他都应聘过。“除了郑州大学,其他的985与211高校都没有任何回应”。他事后反思自己的论文数量较少,仅有的一篇国际核心期刊在激烈的竞争中显得捉襟见肘。事实上,与他情况类似的博士毕业生并不在少数。网友评论: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失衡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博士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高校对专任教师的需求增速却相对较慢。这使得高校在招聘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提高了进入门槛。面对困境,一些博士生开始寻求其他就业路径。另一位985高校的博士毕业生林某,在求职高校受阻后,开始尝试向企业投递简历。尽管曾收到多个企业的offer,但她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在高校求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高校一再抬高进人门槛,但这并非由经济下行期学校收缩编制导致。实际上,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人员编制一般由中央编办来定,省属高校的编制则取决于对应的省编办。他们的经历反映了当前博士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在供需关系失衡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博士生不得不考虑其他的就业路径。然而,对于许多博士毕业生来说,高校依然是他们的首选。博士进大学说不定这辈子就废了?缘何有此说法,燕博士用以下两个真实的案例来分析。(注: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仅代表作者的观点)我认识两个博士,都是1980年前后出生的,都是985的博士,条件在我看来也都差不多,但是毕业之际,一个进了大学,一个进了报社,结果现在感觉,人生相差还是挺大的。进了高校的博士,一开始是很有成就感的,毕竟能留大学,本身意味着各种条件是高于同学的。但是开始工作之后,就开始卷入了各种激烈的内卷、内耗之中。教学被领导压了一大堆,每周十几节课。这个数字普通吃瓜群众可能没感觉,我是深有体会。我以前曾在一个中师学校做过老师,每周不到十节课就累得够呛,当然这和我不会用嗓子有很大关系。大学老师比中学老师好的地方在于,他们可以通过调班,一两天上完全部课程,这样就可以搞科研、写论文了,毕竟在高校写论文评职称才是王道,否则一切免谈。但是现在高校对于教学越来越重视,精力要花费不少。但高校里面评职称论资排辈严重,发论文更要排队,出书要拿钱,这么多年,终于熬到副教授了。还好买房早,普通的房子。当初毕业的时候,学校没有分房,只能拿钱买。自己的学校没有集资建房,失去了一个福利。在学校的收入,但是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句实话,大学老师,很辛苦的职业,但是幸福感和获得感并不高。因为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获得的教育决定了他们的情怀、理想、愿景,和现实相差太大,而这种落差,导致的内心失落,是教学、科研等方面很难弥补的,甚至可以说,整个社会环境的自由程度、民主程度、高校行政化色彩,都是大大影响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所以大家会发现,大学老师和学者专家参与社会的主要方式,就是批评,激烈的批评。反观另一位博士同学,进入了新闻单位,发展蒸蒸日上,快马加鞭。虽然张雪峰引发的新闻学的争论很激烈,也让很多人对于新闻专业很不看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十年只要进了新闻单位,收入是普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这位同学在新闻单位因为是省一级,因为社会地位和整体收入是远远高于一般人的。虽说从社会地位来说,大学老师和新闻记者在过去十年,基本差不多,但是面子和里子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新闻单位的收入是远远超过大学老师的,而且还有一点,记者的接触面是复杂立体多面的,而高校常常比较单一。更重要的是,进入报社,上职称、评先进是非常快的。在大学老师还在为副教授努力熬夜、青灯孤卷之际,这位报社记者早已经评上正高,获得省级人才称号,并且开始走上领导岗位。大家都知道,领导只要到了处级,就跟开了挂一样,是可以跨领域任职的。说不定哪天这位报社同学就会到大学做领导了。当然,这个故事虽然是真实的,但是很笼统,我也是他们共同的朋友,不可能说得太细。而且,人的幸福感和个体的三观密切相关,我们外人看到的,不一定是人家内心的感受。但是社会评价具有一个统一的社会标准。通过上面两个博士的故事,我只是说明,人这一辈子的成功,有时候和个体的才华,关系不大,或许只有20%-30%的关系吧。更多的是平台、时代,和一点点但是又非常重要的运气。博士毕业到底是去高校还是企业,也是困扰博士择业的一大难题,你是如何选择的,你认为去高校和去企业最大的区别又是什么?来源:PaperRss、南方周末、燕博士、各省高校引才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谷粉学术:学术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