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其他

正式上线!打造我国工业领域权威碳基础数据库

9月12日,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期间,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正式发布“工业碳基础数据库”。该数据库的上线,将为我国工业领域碳管理服务等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支撑。
9月13日 下午 6:24
其他

以智焕制 以旧焕新| 用30S走进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

9月12日,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辽宁沈阳开幕。大会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工业互联网领域创新成果、发展成效和未来趋势,突出展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双螺旋”发展,老工业基地不断焕发生机的生动局面。
9月12日 下午 10:45
其他

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盛大开幕

9月12日,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辽宁沈阳开幕。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简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白岩松主持大会开幕式。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部署,以“以智焕制
9月12日 下午 10:28
其他

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对接会暨工业数据要素专题会隆重举行

9月7日,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对接会暨工业数据要素专题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数字经济推进处处长张建伦,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级领导干部王建分,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罗俊章等领导专家出席论坛。罗俊章在致辞中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并就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等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阶段性成果,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2万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夯实、融合水平显著提升、赋能作用日益凸显、生态体系持续繁荣。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积极支撑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工作,聚集三地优质资源,打造互利共赢的合作体系。下一步,将从建设产业园区、打造网络标杆、强化数据应用、深化平台培育、促进数智转型、夯实人才梯队六个方面持续发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数据要素市场构建贡献更多力量。王建分在致辞中指出,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河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支持建设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服务区域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推动制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打造大数据创新发展产业高地,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为“东数西算”工程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河北省将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与发展机遇,希望广大企业机构关注河北、走进河北,发挥优势、互利共赢。张建伦在致辞中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数据要素领域实践探索与先试先行。一是完善顶层设计,推动政策制定与产业规划。二是夯实基础设施,实现工业互联网对国民经济大类广覆盖。三是强化应用创新,开展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四是培育产业生态,构建数字产业集群。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探索工业数据资产登记新方式新路径,稳步构建承载工业数据要素的新型基础设施,持续丰富工业数据要素交易流通新模式,为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贡献力量。主旨演讲环节,李培根院士受邀就“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意识”进行演讲。他指出,软件定义世界,数据驱动未来。企业在协同设计、定制化生产、运维服务等环节应最大化释放数据内生潜力,并匹配相应的数据驱动发展战略。他认为,数字孪生是下一代制造的鲜明特点,最能反应信息物理系统的理念核心。数字孪生体主要呈现物理和动态两大属性,孪生数据则是数字模型与物理实体“共生”的关键。他还表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思维转变,企业应置身更大的系统中去考虑发展。要善于发现数据关联的潜藏规律,从而创造新的价值。最后,李培根院士提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挑战,并从合规角度着重分享了数据共享与安全的平衡与兼容。仪式环节,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秦皇岛市海港区相关负责同志,以及9名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京津冀“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示范基地项目启动仪式。河钢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签约合作。成果发布环节,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雄安集团数字城市公司4家单位联合发布《关于“1+3”京津冀数据要素产业协同发展的倡议》,旨在推进工业数据开发利用,充分激活工业数据要素潜能,促进京津冀数据要素产业协同发展。专题演讲环节,6位资深专家聚焦数据要素领域分享实践经验。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黄罡指出,数据空间是网络空间从“计算为中心”向“数据为中心”转型的一种新形态。他详细分析了大数据蕴含的变革性科技问题与创新机遇,并介绍了数联网的主要系统形态、技术体系以及建设进展。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陈朝琳介绍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主要内容、适用范围及要点难点,并从法律、制度、管理、风控等维度提出实施建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经济合作与贸易司经济事务官员Yan
2023年9月7日
其他

重磅!全国首个工业数据要素登记城市试点合作签约

5月18日,全国首个工业数据要素登记城市试点合作正式签约。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季恒义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网络研究所所长田野就共同探索推进苏州市工业数据要素登记工作签署意向协议。工业数据要素登记苏州中心是落实“数据二十条”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国首个面向工业数据要素登记区域级节点。苏州中心将秉承“企业数据不出库”的基本原则,为工业企业提供数据要素登记服务,推动数据要素资产化,解决工业数据要素市场供给不足问题。依托苏州中心,双方将积极探索中国工业数据交易专区苏州站建设,打造工业数据登记、评估、入表、金融、交易、跨境全环节的工业数据要素市场苏州模式,助力苏州抢抓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新机遇,为全国开展工业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建设贡献苏州经验。图片来源:苏州市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2023年5月18日
其他

关于征集工业数据登记参与单位的通知

党中央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探索有利于数据安全保护、有效利用、合规流通的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研究数据产权登记新方式,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新模式。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工业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按照
2023年5月8日
其他

《工业互联网密码支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密码支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正式发布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充分发挥标准在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密码支撑体系中的顶层设计和基础引领作用,系统推动商用密码在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加快构建统一、科学、高效的密码应用标准体系,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指导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商用密码应用推进标准工作组现正式发布《工业互联网密码支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密码支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其他

《全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2022年11月7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在2022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发布了《全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发展政策、网络技术、平台生态、安全保障、人才体系、产业经济等六个维度,系统总结了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以下为发布内容全文全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其他

工业互联网数据确权(登记)中心征集参与单位

010-87901193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附件:工业互联网数据确权(登记)参与单位申请表
其他

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渝府发〔2021〕41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重庆市人民政府2021年11月23日(此件公开发布)重庆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加快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不断激发我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活力,再创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引领全市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根据国家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关要求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一、“十三五”发展回顾“十三五”期间,全市上下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集聚“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塑造“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着力用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全市数字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数字底座不断夯实。全市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9万个,跻身全国第一梯队。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形成1.9万架机柜、24万台服务器的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中心规模位居西部前列。建成全国首条、针对单一国家、点对点的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省际直联城市超过32个,省际互联网出口带宽达36.8T。数字产业不断壮大。全市数字产业增加值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达到1824亿元。加速推进智能产业补链成群,着力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笔记本电脑产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扎实推进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2000亿元。加快建设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渝北仙桃国际大数据谷、重庆高新软件园等战略平台,集聚大数据智能化企业7000余家。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实施278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67个智能工厂和359个数字化车间。打造十大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服务企业“上云”7.1万余户、连接设备150万余台。推广BIM技术应用工程项目800个,实施智慧工地2630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建成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00个,市级农业生产智能化示范基地370余个。电子商务升级出新,集聚电商(网商)近66万家。数字治理不断强化。全面实施“云长制”,累计推动2458个信息系统上云,上云率达到98.9%。全市政务数据交换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市级共享数据突破3500类,日均交换数据超过300万次。“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已融入全市20个市级部门的51套自建系统、462个事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到99%。数字城管覆盖面积达到1500平方公里,实现县级以上数字化城管平台全覆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6%,建成智慧医院44家。“渝教云”综合服务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550万人,开放基础教育同步课程资源60万余条。打造智慧小区191个、智能物业小区545个。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仍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不平衡,建用匹配度不高,应用场景不足,对产业的价值作用尚未充分释放。二是数字技术研发投入不足、部分先进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数字经济相关专业招生比例及规模偏小,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三是“芯屏器核网”产业链不长、产业群不强,新兴数字产业规模不足、龙头企业偏少。四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不强、能力不足,产业数字化总体水平不高。五是政府数据壁垒仍然存在,政务数据、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的共享利用场景不足、融合开发机制不健全,数据要素资源作用发挥不够。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出发点,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驱动力,以“夯实新基建、激活新要素、培育新动能、加强新治理、强化新支撑、融入新格局”为主线,努力将重庆打造为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有力支撑“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数字经济资源的直接配置、对数字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政策保障,健全激励机制,深化数字经济发展平台建设,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强化重大工程项目督促落实。坚持创新引领,多元推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激发数字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数字经济发展。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和力量,发挥平台载体、要素资源等叠加效应,构建有形抓手、无形边界、立体互动的数字经济发展多元化推进格局。坚持开放合作,融合发展。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要素向我市集聚。坚持将融合发展贯穿始终,有序推动区域融合、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安全有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让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好对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包容审慎监管,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三)发展目标。到2022年,集聚“100+500+5000”(100家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带动效应显著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500家前沿领域高成长创新企业,5000家“专特精尖”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数字经济领域市场主体,打造千亿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群,创建10个国家级数字经济应用示范高地,高水平建成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到2025年,大数据智能化走在全国前列,全市数字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建成国内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数字经济成为支撑我市“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的主力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建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数字产业化取得大幅提升。“芯屏器核网”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增强,新兴数字产业加快布局,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成。产业数字化取得重大进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农业、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重点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治理效能达到更高水平。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持续深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政府管理、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数字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全国领先。数字经济开放水平显著提高。深化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创新探索南向、北向、西向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开放型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展望2035年,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成为全市支柱产业,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建成创新人才高度聚集、优势创新要素不断汇聚的现代化数字产业体系;数字技术与农业、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数字技术赋能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持续深化,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深度融入全球开放型经济体系,建成全球性数字经济开放高地。专栏1
2021年12月15日
其他

首播!工联讲堂第一课 “工业互联网助力实体经济跨越发展”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通过工业互联网测试中心组织相关企业,在疫情期间联合打造“工联讲堂”,免费向社会提供关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线上培训课程,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