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子明说

其他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四)

今天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了大家最喜闻乐见的房地产了。按照政策的角度来看,随着财政的下场,以及定性,房地产应该有企稳的趋势。不过,就像23年的房地产走势,超乎了22年时候开会的预期,24年虽然计划性强,比23年会靠谱很多,但怕也有概率脱离会议的掌控。因此,本节的内容,更多的是剖析政策带来城市与地域之间的温差,而非房价本身。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

12月11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此时,距离12月8日结束的政治局会议仅仅相隔三天,会议结束当天,我们也开启了对越南的国事访问。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新一届国务院任上的首次会议,也毗邻决定未来五年发展路线的三中全会,是一个开篇之作。再加上会议的内容含量非常之高,政事堂决定用一个系列来拆分解读,更新在《顾子明说》这个公众号上。
2023年12月12日
其他

关于粉丝迁移至本公众号的说明

感谢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您之前关注的公众号政事堂Plus2019已经将全部业务、功能转移至本公众号。迁移详情如下:旧帐号名称:政事堂Plus2019旧帐号主体:大连醒醒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新帐号名称:顾子明说新帐号主体:大连鸿兰博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温馨提示:本公众号将延续原公众号继续提供服务,您的服务不会受影响。如您对迁移有异议,可自由选择是否继续关注。
2023年4月1日
其他

经济大利好的政府工作报告

今天一早,好多朋友都在问如何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那些数据。实际上,无论是5%的GDP增速,还是3%的赤字率,亦或者“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所有的经济政策,都是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可以说,今天大谈特谈的经济指标的媒体,跟前几天震惊体讨论集装箱箱空置率的一样,都是自己尚且不明白,就急忙忙跑来忽悠人。至于这段时间那些大谈应该超过5%,突破3%的专家,实际上都是早已被边缘化的群体,大家听着权当一乐就好。当然,报告中非经济领域的很多东西,还是需要细细品读的,有的时候,这比数字更为重要。譬如最近朋友圈里面广为流传的厦门人防平台,让不少人摩拳擦掌,实际上,这些也都是被坊间只会搞流量的舆论给带偏了。我们拿2023的工作报告与2022的相比较,本次删掉了去年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等内容,从"和衷共济"改成了“同心”共创复兴伟业,大幅降低了对外部风险的判断。同时,新增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等内容,制定对台政策以亲情牌、经贸牌、文化牌的统战路线为主。估计很快台湾艺人们将得以来大陆演出,甚至可以在明年春晚上出现。台湾的半导体产业与人才,也将在去美国之外多了一个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从本次两会的亮相名单来看,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出任全国政协排名第一的副主席。由于石部长有着政治局委员的身份,这打破了之前统战部部长和政协第一副主席不入局的惯例,给予统战部门高配,增加了政协的权重。这表示着在未来的五年,我们将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并由更高一级别的领导来主抓,用更加灵活的手腕来处理两岸关系,以及两岸关系背后实质的中美关系。这才是经济维度的超级大利好,标志着今年外部政治因素的冲击将大幅减轻,中国将得以在2023年全力发展经济!真要是看经济与产业政策,还是建议回翻去年的解读12月政治局会议、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财政政策,里面的很多判断已经在这三个月逐步兑现了。
2023年3月5日
其他

让高启强逆天改命的《孙子兵法》,究竟有多狂飙

最近一部名为《狂飙》的电视剧大火,俨然成为一种现象级存在。地铁公交上,随处可见拿着手机苦追《狂飙》的人。热搜上,跟“狂飙”有关的内容,轮番霸屏,想不被剧透都难。“告诉老默,我想吃鱼了”“有田下山”“什么档次,跟我用一样的电视”……没看过剧的人,恐怕理解不了这些“通关密语”了。这部剧带火了演员,也带火了无数周边。其中,最受欢迎莫过于让高启强从鱼贩逆袭到黑帮大佬的一本奇书——《孙子兵法》。读《孙子兵法》,品启强人生。剧中,在安欣的安利下,高启强读起来了《孙子兵法》。黑帮不可怕,就怕黑帮有文化。研读多年《孙子兵法》的高启强,在工作中,很好地将理论结合实践,一度在泰叔手底下混的可谓风生水起,人生仿佛开了挂。高启强的“成功”,我们就不方便“复制”了。不过高启强同款《孙子兵法》,还是非常值得入的。《孙子兵法》创作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著作,流传2500多年,仍风靡全球。虽然《孙子兵法》是一部军事领域的著作,但兵法谋略,背后是对人性深刻洞悉的大智慧。从战场到商场,从公司管理到大国外交,都可以从《孙子兵法》中获得重要启示。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子兵法》在中国的地位自不必说。从古至今,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人不知此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些出自书中的名句,流传甚广。同时,《孙子兵法》在世界范围内也圈粉无数,获得了众多政界商界大佬的膜拜。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写的一本书,《1999不战而胜》中就引用了好多孙武的语录。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美国亚马逊网站曾这样评价《孙子兵法》“如果人的一生只能读一本书的话,那应该是《孙子兵法》。”就连最近正陷入热战的俄乌战场上,也能看到《孙子兵法》的身影。《孙子兵法》到底讲了什么内容,究竟有什么魅力,才让这本书狂飙2500多年,仍然经久不衰,持续爆火!首先,我们先看看《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孙武画像孙武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兵圣,被誉为“东方兵学的鼻祖”。这些称号绝非虚名,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也绝非纸上谈兵。孙武出身于军事世家,祖父孙书是齐国大将军,曾助齐国讨伐莒国而一战成名;其父孙凭也在齐国位居高职。原本孙武家族并不姓孙,而是姓田,“孙姓”乃是因其祖父“田书”军功显赫,被齐景公赐姓“孙氏”。所以,《孙子兵法》险些就叫《田武兵法》了。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孙武从小便研习兵法,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而后,齐国陷入了新旧贵族间的大内战,孙武为了远离险恶的内斗纷争,便离开齐国,前往吴国居住。在吴都姑苏居住期间,孙武潜心专研兵法,著成兵书十三篇,也就是后世《孙子兵法》的雏形。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很多吴国名流,其中志向高远、才华横溢的伍子胥,与其最为交好。伍子胥原为楚国人,因朝廷内斗其父亲和兄长惨遭迫害,身负血海深仇的他流亡到吴国,立志要一雪前耻,为父兄报仇。凭借出众才智,伍子胥为吴王阖闾赏识,身居大夫高位。他一心希望辅助吴王进攻楚国,一方面契合吴王称霸一方之心,另也可为自己报私仇。所以,在结识孙武后,伍子胥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便多次向吴王举荐,但吴王均不为所动。但伍子胥并不放弃,只要有机会便会见缝插针地向吴王推荐孙武。直到他第七次举荐时,吴王终于动摇了,这孙武到底是何许人也,竟会让伍子胥这般折服。当孙武带着他的兵书十三篇面见吴王时,这本著作令吴王立即对其刮目相看。在交谈中,孙武对统领军队,兵法战事皆颇有见地,对答如流,吴王确信,孙武确实是普天之下难寻的奇才,而后孙武被重用为吴国大将军,并流传下来了一段“七荐孙武”的佳话。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率领3万吴国军队进攻楚国。孙武屡用计谋,多次奇袭楚军,五战五捷,以3万人战胜楚军20万大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柏举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对比最悬殊的战役。孙武不仅助好友伍子胥完成了报仇雪恨的心愿,还一路辅佐吴王夫差多次击败强敌,让吴国一度无人敢犯。而在一生挚友伍子胥被杀后,孙武急流勇退,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直至终老,并给后人留下了这部旷世杰作。《孙子兵法》这本书,按其内容,可大致分为战略运筹、作战指挥、战场机变、军事地理、特殊战法几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下设细分篇章,基本囊括了真实战场上,所有需要筹备和考虑的因素。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疑问,随着科技进步,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现代战场的形式早已改变,这本2500年前的古老兵书,还适用于现代战争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恰恰引出了《孙子兵法》经久不衰,最有价值的部分。万变不离其宗,《孙子兵法》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其谋略的部分。战争绝不是单纯的硬碰硬,决定胜负的往往是战术谋略的“攻心计”。这也是为何历史上会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绝处逢生的战役。有人说商场如战场,其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竞争,所以这部《孙子兵法》才会成为各行各业人士均会研读的宝典。据传,被流放的拿破仑无意间读到《孙子兵法》,他扼腕叹息道:“假如我在二十年前看到此书,历史将会是另一个结局。”《狂飙》中的高启强如果没有看《孙子兵法》,恐怕也会是另一个故事了。这本《孙子兵法》强烈推荐给大家,希望读者朋友们早点看!另外,也精选了一些古代谋略相关的书籍,都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选阅研究。>>
2023年2月11日
其他

俄罗斯:“无先决条件”谈判

今天,俄国防部下属红星电视台发布了一段视频,俄罗斯副外长韦尔希宁表示,准备好与乌克兰进行“没有先决条件”的谈判。重要的是,这位外交家回顾了俄乌谈判历程,措辞表现出一个显著的变化,之前莫斯科一直指责基辅破坏协议,此次副外长把锅甩给了华盛顿与布鲁塞尔,暗示俄乌两国均想停战,但是北约一直暗中作梗。马克思说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俄外交部“鸽声嘹亮”相呼应,俄财政部也公布了一系列震撼的数据。1月俄油气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
2023年2月11日
其他

小明主持了《流浪地球2》的云讨论……

《流浪地球2》是春节档最受关注的电影。和春节晚会上的小品一样,作品之外的东西更值得细品。《流浪地球2》值得讨论和备受关注的部分,恰恰是电影本身之外的部分,或者说,是电影背后的巨大变革与电影荧幕前受众的新兴崛起,让这部电影本身变得格外“火热”。和网上吵得不可开交的状况类似,小贾和编辑部同学们的观影体验也分成了三波阵营:绝对支持派,电影批评派和我就是图个乐派。小明同学自告奋勇组织了这次云上聊天茶话会,并担任主持人。小伙伴们,归来了~明公:我先讲三点,大家可以顺着我的这三点开始讨论,也好有个框架。首先,我在看完电影后的第一反应是,这部片子真的借鉴了好多美国科幻电影。这些核心桥段上的相似性,你也可以说是致敬吧。其实相不相似无所谓,重要的是故事是否能自洽。客观来说,美国,包括日本,在科幻领域的思想确实是走在我们前面的,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对于我们来说,当然也可以通过“逆向工程”等方式进行反追。在《流浪地球2》(以下简称“《球2》”)中,就运用了大量的以往科幻电影的梗,在情节上没有特别新的东西。这是第一点,也就是大量的借鉴。第二点,纯粹从电影本身来说,它的情节质量不能说是上乘,有点“缝合怪”的感觉。它与刘慈欣的小说还是有区别的。刘慈欣在写作时,有点像做计算题,从起点A走到哪里并不是事先设定好的,是在过程中推导出来的。而这个电影,它是先设定了一个结果,再反向填充逻辑和内容,就导致了很多情节衔接的不是很好。苟住:像命题作文。明公:没错。不过这样一个剧本,虽然有很多硬伤,导演和整个工作团队竟然能够cover得了,这也是难度非常高的事情。这也是我想讲的第三点,就是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东西:它把中国科幻电影的基建搭建起来了。它花出去的这些钱,相当于干出了一条生产线,以后再拍国产科幻电影的时候,能够省去大量的力气和投入。不论是硬核基础类基建,还是发行端,它已经把路子趟熟了,以后再走这条路就可以复用很多资源。这对中国整个科幻行业是历史性的一步。我估计“流浪地球宇宙”未来可以做成一个系列,真正地建构起一个产业体系。我们可以用“时政圈”的《让子弹飞》来做一个比喻,它的出现为整个圈子群体提供了一个可以不断讨论的素材和基础。小唐:我从明公的第三点角度去说吧,我特别赞同明公从产业角度的分析。从我个人作为一个“大刘迷”的眼光来看,由于它在文艺创作方面的问题,我并不认为《球2》是一个“拳头产品”。但是它在我这里的定位是优秀的“衍生产品”。因为我读过很多科幻作品和大刘的小说,《球2》对我而言其实是把以往阅读过程中的想象力都以可视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了,让我感到强烈的刺激快感和视觉震撼。并且说到它的产业和市场影响,这方面意义要远远大于它所传递出来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比如它使用的青岛影视基地,以后说不定就可以像卢卡斯《星球大战》系列留下的光影工作室那样,成为奠基未来国产科幻电影的工作室或基地。可以说中国电影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一个规范的电影工业制作流程。而现在不论是人员储备,还是工作基地,虽然还无法和卢卡斯的那个媲美,但是至少有草台班子了。另外一点,我想从需求端的角度来说,它是一次升级。前几年,我们国家的电影都是什么流量明星,然后低成本制作,快速收割市场的这么一个消费模式。观众已经厌倦了。大家不再希望被喂食这样一些东西了。正是在这个情况下,《球2》应势而生。它的出现是要告诉大家,我这里有高标准的东西提供。虽然还不算是满汉全席的顶级大餐,但肯定是认认真真地做了一道菜。所以它在市场转型的过程中,树立了一个重要的标杆,对市场也有积极正向的促进作用。所以从产业和市场的角度来看,《球2》也是会青史留名的。胡老师:我们也可以从第三方那里得到佐证,比如说外籍的群演。他们采访了同时参加过以前一些电影拍摄的群演,《球2》在机制上就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以前的电影在对待群演方面类似于包工头的机制,就是找包工头去拉多少个老外过来,给你多少提成,这些人有一部分是常驻的,另一部分是后备的,常驻的拿的钱要多一点,等等。而当电影要和国际接轨时,这种层层分包的体制就很落后了。《球2》其实是引进了公司管理机制,它是基于现代的组织结构,像工业化生产产品一样。我认为这个才是最关键的。包括它找20个电影学院的学生,让他们到每个部门去记录错误,这也是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思路。小贾:我看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部粉丝电影。这种粉丝电影,小唐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是读者在为视觉化想象买单。它的科幻哲学其实是比较老套的。科幻电影如果想要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必须得有超越时代、突破时代的哲学内核。相反,我倒觉得它展现的是十分怀旧的东西,比如中国风和苏联美学、家国天下,里面充满了团体操式的宏大场面。我们看《流浪地球》的时候你会发现里面充满了苏联美学,观众还是爱看大场面的。一方面大家都在骂隔壁怎么圈钱,就是这么一个剧本杀的场景竟然敢敢这么要价。但是其实大家在看《流浪地球》的时候,还是会发现充满了团体操式的大场面,只不过这种团体操式的大场面换了一种语言,换了一种粉丝所熟悉的前后文,但不可否认它其实还是在用一种宏大的东西在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忍不住心动、感动。比如说炸月球,排布核弹的场景,第一反应就是这也太老谋子点烟花了吧。炸完之后,地球得救,特别多的reaction,特别像开幕式切到各国人民,看到这个盛世欢腾的场景,各国纷纷鼓掌,纷纷感动,拥抱而泣。这些东西其实还是挺怀旧的。还有一个点,就是你会发现在《流浪地球》里面,导演和整个摄制组其实都很强调国际化,全球人民团结在一起,用了非常多的外国元素,这种外国元素就是以联合国为代表的一种声音。但是你会又发现片子里闲话台词最多的那个人在讲东北话,我有被笑到。沙溢演的那个角色,某种程度上承担的这个片子里面大部分的笑点和节奏感,他的台词不断显示着东北方言的特质。摇人啊,削啊,烤串啊,这种语言梗,跟他的身份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通过这些语言梗,简直把我们又拉回了赵本山的年代。所以就会发现,这部电影里,一番又一番地运用有新科技感的东西,用工业化的手段创造了还魂的仪式,还魂了时代的怀旧。潇潇:在看电影之前,我看到很多人都说这个电影不错,是巅峰史诗的感觉。我带着这样一个预期带我妈妈一起去看,结果看完的感觉就是,非常一般。他的票房和他的细分受众是分不开的。铁杆群体是很坚固的,比如说科幻迷和这个大刘迷都会去看,像小唐、小刘肯定是坚定支持的,而且这也就意味着它的观影本身是有一定门槛的。说到这个观影是有一定门槛的,我就不得不吐槽一下这个电影本身的故事编剧了。因为我是写小说的,我们平时写故事的比较重要的三个点,人物、情节的塑造和故事的节奏,这三个点在我看来,《流浪地球2》几乎是都都崩的。我们会看到《流浪地球》的人物都像工具人一样,匆匆的被涌入到一个大场面的洪流中之中,这也会使得情节上的缝合格外生硬。除了这个剧作本身不成熟,最后这样呈现的原因其实也正是电影方知道自己的基本盘上是科幻受众,它知道要抓住这批受众,如何取舍,最重要的是把那些经典的科幻设定全都罗列出来,然后刺激大家的眼球。何况特效的受众是非常大的,所以它要尽可能的把它的这个特效优势发挥到极致,所以每一幕都要从视觉上去更炸一点,然后更轰动一点,让大家目不转睛的看到看中这些画面。那实际上它因此它其实也牺牲了很多这个剧作上的完整的可能性。此外,这个故事的节奏真的是一塌糊涂,一般来说,我们讲故事都得强调一个起承转合,有个抑扬顿挫的,你前期不够低沉,后面的高峰就不可能很高,大家的这个情绪也没法被调动。这部戏很明显就是全程都是一个节奏,目不暇接的信息轰炸,从整个故事来讲是非常失败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口碑和票房都还不错,是为什么?这个对我来说构成一个问题。小贾刚刚提到一个点,就是它的价值观是符合当下社会整体的潜意识的。可能我们看来会有点陈旧,不够真实,但刻板化的中俄友好,或者说全球民族大团结印象,恰恰使得这部电影呼应了当前的这个国际局势。大众可能会沉浸到这样的思潮中,从而被感动,被打动。像我父母这一代的人,他们看完之后会觉得还不错,就像我妈说,她看到沙溢代表的五十岁以上的宇航员出列,她还是会觉得感动的。胡老师:我补充一点,潇潇觉得电影信息量给的太多了,可能是导演刻意的。导演自己在访谈里说,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实力到位了,自然会去拍科幻电影,比如美国、日本,中国也到了这个节点。同时伴随着国家崛起的这一代人,这些新生代观众,对视频信息密度的承受力很高,所以影片刻意的提高了信息承载量。小刘:对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片子的。刚才潇潇提到了叙事方式的问题,我倒觉得看着挺舒服的。虽然叙事不成熟,故事比较碎片化,线索也不明显,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到我。我是把它当成纪录片来看的。如果用一本书来形容,它就是一本历史著作,而不是一部小说。小说需要情节起伏,而历史书则是平铺直叙地把事情的因果告诉你就够了,不需要给你多么强大的情绪。虽然它的人物塑造比较典型,比较刻板,但是我在读历史学专著的时候,书中讲故事的方式就是这样。所以它与传统的电影确实不太一样,它其实是很不电影的一个东西。但是对我来讲的话,我会反而会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能因为我是历史系的,我就是比较习惯这样去看东西,我只会去深究里面知识的逻辑。但是对于看故事的观众来讲,这个电影可能确实不太友好。潇潇:刚才小刘提到的以历史学的眼光去看,其实算是很典型的精英思维吧。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不同。对小刘这样能耐心读论文文献的人来说,他的艺术审美和爽点与普通人是不同的。但是大众需要通俗文学,因此作品必须要遵循某些社会的潜意识才能成为爆款。比如最近很火的《狂飙》,还有像之前女性向的《甄嬛传》,他们都是把三要素做得非常好。然而如果说《球2》没有满足讲故事的三个点,又能取得这么好的票房,那就说明它一定在其他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也许是价值观非常符合当下的社会潜意识?总之,精英作品注定受众是很小的,如果破圈了肯定有其他原因。小贾:这里其实可以对照另一部片子,就是《隐入尘烟》。这不片子不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但是在短视频平台被剪辑成小视频,然后一下子火了、破圈了。其实说到《球2》,我认为它做得特别好的一点就是它是一部很有“网感”的电影。也就是说,它的制作和宣发团队很有网红感,知道应该对媒体放出什么物料,在平台上应当投放一些什么笑点或梗来出圈。对照《满江红》的宣发,你就能感觉这是两个时代的东西。《满江红》还停留在一个导演在那里宣传,非常高姿态地不断发通告,这其实是非常作古的做法了。而《球2》就很接地气,或者说有某种综艺感,这对大众接受你是很有益处的。当你的周边和剧透做得足够多,大众的讨论度足够高,即使电影的基调很平,观众也不会挑太多了。苟住:《球2》和美国科幻电影在主题上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有一点不一样,就是它突出了人民史观的特点,而不是那种单纯地自我牺牲的英雄史观。比如在美国电影中,就会演五位航天员,没人要求他们牺牲,但是他们自己就去牺牲了。《球2》虽然也有自我牺牲的桥段,但主要还是为了表现人类团结一致面对危机的主题,而不是像美国人那样以美国人自己作为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小明:小刘的观影视角是比较新颖的,但我认为这部片子并没有想走精英路线。从台词,刚才小贾也讲到了,有很多东北话和方言。它本身就是想做下沉市场,因此看起来有种小品串联的感觉。这是非常群众路线的做法。潇潇:没错,它就是想做下沉的,因此很多剧情的表达简单粗暴,许多台词的设计毫无铺垫。如果想走精英路线,它的表达应该是更具哲学性的。其实最雅俗共赏的作品应该是像《红楼梦》那样,俗的人能看到猎奇的故事,雅的人又能看到贾家背后的命运的勾连。小杨:我是过年在老家看的这个电影,当时电影院坐满了人。我觉得在三四线城市的话,这个电影还是有很大的受众的。小丁:这个电影我刷了两遍。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我就是只看了这个情节,也没想别的,跟着这个情节一直走,大家刚才讨论说他故事讲得很散,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在问“为什么”,我看电影的时候就只要看到某个点感觉有意思,然后会接着关注一下。比如因为我的专业背景,电影里的一个情节引起了我的疯狂的调侃,就是只要出了事儿,领导就马上把技术员都叫来;只要出了事儿,领导就马上拍桌子把技术员都叫来讨论这个事怎么解决,解决不了就没完,解决不了就说明这个技术员没用。第二个点就是所有出现的事都展现在一个指挥大屏上,领导通过大屏指挥所有事情。再说一点好玩的,就是那个周边机器人“笨笨”。因为我是做机器人的,我还分析了一下这个机器人能不能做成。最后我发现核心的问题是卡在电池上,因为如果要做那样一个双足机器人,放里面的电池至多续航二三十分钟就没有电了。而电影里展现的无人机,其实现在就能做成,我认为这个无人机系统还是挺可怕的。现在已经有很多demo在做了。包括乌克兰打仗,打的就是无人机嘛。小明:有意思。我觉得小丁提供了一个小刘之外的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视角,就是以这个工程师对角度去看这电影的一个视角。小贾,还有想说的吗?小贾:其实我的观影体验可能跟小丁是比较接近的,我对商业电影的要求就是最后逻辑能闭环,其实过年看着还是挺快乐的。明公:最后我接着潇潇的话,来说最后一点补充吧。我前面正好说了《流浪地球》之于科幻二创圈子,可能类似与《让子弹飞》之于时政圈,是非常标志性的作品,而且能够有特别多取材。但是比较两部电影,会发现《让子弹飞》在内核和剧情上的把握,一下子让电影超越了一种爽片的模式。《让子弹飞》的最后,你以为都一切都胜利了,感觉都一切都胜利了,结果最终一个镜头你会发现,黄四郎还是坐着火车去了浦东,这一下子就把之前所有东西突然又重新推翻,让你不得不重新回味一遍。甚至你可以感觉到整个电影,都是为这个结尾铺垫。小明:对。明公:有没有这么一个结尾,电影是完全是不一样的。这种东西对《流浪地球2》来说是缺得最严重的,这个是我对这个电影最后的补充。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ChatGPT将消灭自媒体人

这几天,我们自媒体圈抄来抄去,跟着热点去追ChatGPT,无论懂不懂都能够说两句。不禁跟朋友调侃,等到ChatGPT吃透了数据成熟了,第一个先消灭的,就是我们这批啥都不懂,就懂跟风玩节奏的自媒体人。根据目前的神经网络科技发展速度,短期内AI拥有思辨能力近乎不可能,但是在大规模的数据互动与反馈之下,拿到了数据的AI就会明白每个人喜欢什么,可以顺着不同用户的情绪猛吹不同的彩虹屁,带节奏。这几天带着孩子玩ChatGPT,看着软件的低智与可笑突然明白了,ChatGPT就是一个低纬度版的tiktok,相比于tiktok提供5G时代的视频流互动,ChatGPT提供的是2G时代的文字信息流互动。只不过,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进程,文字内容的沉淀远多于视频内容,再加上长段文字的阅读难度大幅提升,使得ChatGPT比tiktok看起来更加“专业”。但在政事堂看来,ChatGPT内核跟tiktok差不太多,都是根据观众输入的信息,将内容池的碎片化内容打散之后重新组合,再提供给了观众。当然,这里并不是看不起ChatGPT,ChatGPT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智能,而在于其恐怖与跨时代的传播与带节奏的能力,在不同文化与族群中,精准的找到自己最适合传播的文案。形象的来说,之前科学家们搞的AI架构,是按照类似饶毅这种知识分子来设计的,追求的是严谨与正确率,非常的不讨喜,甚至有点讨厌。而ChatGPT的优化,是一种AI的开倒车,按照胡锡进这种啥都评价两句的网红模型来搞的,追求的是看起来正确,并极具话题性。从人性的角度,诸葛亮说的再正确,管着大家也会反感,黄浩再差,却能逗得大家无比舒服。ChatGPT的恐怖之处,在于能够根据不同的群体,通过筛选机制,批量化提供“黄浩”,符合不同群体的需求,迅速将之蔓延传播。也就是说,这个ChatGPT展现的价值,不在于大家以为的生产力革命,而在于公开了新的传播学革命模式。如果一个社交软件系统想要向不同群体脑海中注入一种思想钢印(譬如ChatGPT就是牛逼),带起一股全球的节奏,是完全可以通过机器交互训练后实现。而在这个方面,出头鸟的ChatGPT不过是个长不大的2G版小弟弟,缺乏实质性的躯体,真正有能力和有威胁影响世界舆论走向,带动全球舆论节奏的,是低调许久的5G版tiktok。
2023年2月9日
其他

ChatGPT之后的中美路径差异

被朋友拉去喝酒了,简单聊两句。随着2022年全球保守主义的集体落幕,新时代的一系列阻碍正在被一块块的搬开,未来各国的新一代生产力都将开启高速的扩张。最近全网热议的ChatGPT,并不是突然才有,而是像希尔瓦娜斯,趁着冰封王座的裂痕迅速崛起。接下来的几年,保守集团的落幕速度只会加剧,大量依附于旧势力的就业将会遭遇浪潮般的冲击。但与此同时,类似ChatGPT的新式生产力工具会如雨后春笋般的展现,带来大量的新就业,大家被迫学习新的技能,这将成为新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国家的属性决定了技能点方向的不同。美国能够在智能聊天的ChatGPT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不仅仅是其强大的研发能力支撑,根源是因为美国“言论自由”的政治正确牌子太大,没有任何的力量敢与其掰手腕,新势力敢于在聊天这个领域进行无底线的挑战。同理,中国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低廉的劳动力,而是因为中国的石油集团和汽车集团,相比于主流发达国家弱的没脸见人,可以被新势力肆意的欺凌和挑战。这就是上一个时代的强大,会成为下一个时代前进的阻碍。中国电力系统技术与体系一骑绝尘冠绝全球,但也导致了电力交易体系全球垫底。拥有全球金融体系控制权的美国,自然发展不起来新时代的数字金融,而弱不禁风的中国金融集团,自然会留有缝隙让中国的数字金融集团发展起来。直到他们狂妄的去挑战强大的赛巴尔,被揍的爬不起来。旧势力的薄弱,才是新势力发展的机会,所以马斯克要把他的特斯拉工厂开到中国来。因此,ChatGPT看似很牛逼,但实际上中国也有能力反超。ChatGPT靠的是美国的言论自由,即使发展起来的,也更类似于是一个工具,而非一个系统。这个工具大家都可以用,但进一步涉及到盈利的问题上,就会面临美国从国家到州郡一级法规的层层限制,被各种利益集团进行打压。(跟中国被美国打压一样)但在系统升级所必须的个性化数据获取方面,在与既得利益集团的对抗方面,便是“优势在我”了。这种优势不仅仅局限在ChatGPT,大量涉及真正的人工智能与机械替代的领域,都需要侵犯隐私的真实数据反馈来持续性的成长,需要侵犯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在这些方面,“弱势”的中国有着绝对的“强势”。回顾疫情三年,美国只能不断的向民众发钱搞赎买,不断的向市场投钱寻求企业的支持,在面对旧集团的时候,中国比美国更有决心和魄力,对新事物的开放的力度将远超美国。因此,中美两国在新时代的生产力上,很可能走出两个方向,受利益集团制约的美国走的是技术路线,美国法外之地的中国走的可能是应用路线。政事堂猜测,相比于上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美国提供技术,中国提供劳动力,面对新时代的生产力变革,也会出现一种新的竞争模式。美国主算法,中国主数据。
2023年2月6日
其他

春节特别活动:投票政事堂2022十大错误与正确的推演

今天是大年三十,感谢政事堂的读者们一年来的相伴。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想着一边看着综艺节目,一边跟大家玩个互动游戏,投票选出大家心目中,政事堂2022年的那些推理。错了就要立正挨打,先列一下22年十大错误的推演,既鞭策一下自己,也给喜庆的气氛,添加一下笑料和佐料。一组是在2021年对2022年未来走向的推演,一组是2022年当期事件爆发之前的推演。一、2021年对2022年的长期预判。1、根据中美历次电话会议释放的信息,2022年中美关系将逐步回暖,为表诚意,科技与芯片的斗争降调,外交部战狼发言人将被挪走。2、根据美国的财政预算,以及拜登亚洲行的时间表,美国将在2022年削减对华关税,作为聘礼,时间节点预估为1月16日前后。3、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2022年下半年国务院将大力支持双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与加杠杆投资。二、2022年当期时间做出的判断。4、根据俄罗斯的军力部署以及中方外交部门的态度,判断2022年2月普京不会与乌克兰正式开战,只会一步步切蛋糕,入侵是美国对俄国的威逼。5、根据俄罗斯的战场局势,判断2022年9月上合峰会普京将低头亲吻教父,大幅出让利益,中国将在中亚大幅扩张势力。6、判断2022年内中国防疫不会躺平,开放将在23年两会后,全面开放时间为23年下半年,防疫会出现东西部的胡焕庸线。7、为提振民心,唐山打人团伙将被定义为黑恶势力,遭遇严惩。8、根据因俄乌恶化的中美关系以及美国经济需求,判断2022年下半年,美元将持续走强,引发全球资本逃离潮。9、根据布林肯的外交动作习惯,必会瓦解俄罗斯的重要盟友,判断2022美中期选举之前,伊核协议会以“第一阶段”方式推进。10、根据俄乌战场的走势与美国的经济需求,判断2022下半年开始,美国战略会逐步从东欧的俄乌战场,调整至东亚打台湾牌。篇幅有限,仅列出最离谱的十个,总体来说,2022年的预测错误,比以往任何一年的都要多,尤其国内国际两个最重要的事件,均出现了根本性的判断错误,这敲响了一个非常响亮的警钟。接下来,是一些相对成功的推演,也是分为两组。一、2021年对2022年的长期预判。1、根据康波经济周期,2022年全球动荡加剧,全球粮食与能源价格将大幅上涨。2、根据美联储加息周期,2022年美股将持续下行,其中纳斯达克降幅最大,可以做空纳指3、根据关键时间点,为了稳定大局,国内通胀维持低位,CPI大师兄猪肉将2022全年维持低位。二、2022年当期时间做出的判断。4、2022年......是溺水老鼠,只能不断的触底折腾,年初即应清空,下半年的底线为28XX。5、2022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消费将持续下滑,芯片大跃进的后果将暴露,全球芯片价格将下滑,全球汽车消费将在下半年出现拐点。6、下半年,普京将遭遇战场失利与盟友的接连背叛,并在能源战场中溃败,三季度可做空原油、四季度可做空天然气。7、佩婆将排除阻力访华,但中国不会响应民间舆论而对W和佩婆动武;乌克兰将实施反击并取得胜利,俄罗斯不会进行全国总动员升级对抗。世界不会因此爆发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8、受制于需求下滑,2022年下半年,马斯克将全球10%裁员,10月开始,特斯拉汽车将面临需求不足,股价触及顶端。9、2022年11月中国对平台经济政策调整、美国将放弃中概审计做聘礼修复两国关系,平台经济将迎来复苏。10、2022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共和党无法如愿取得红色浪潮,特朗普无法成为影子议长,三股力量使得美国众议院内耗升级。接下来,请各位亲爱的读者来投票,选出哪些是你认为最失败的推演,哪些是相对成功的推演。感谢大家的投票。最后,在除夕夜再次真诚的感谢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在过去一年的陪伴,熬过了疫情,也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刻,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感受到了温暖的阳光与春天的气息。在新的一年,在这些错误预测的鞭策下,政事堂将努力恢复分析的准确度,在百年未有大变局的2023,为读者朋友们提供更有效的策略支持。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更祝愿政事堂的读者们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健康康,事业蒸蒸日上,阖家团圆、兔年吉祥、万事如意!友情提示,今晚,别忘了给父母长辈、给兄弟朋友,给最珍重的人,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拜个年。
2023年1月21日
其他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财政政策

由于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中出现了大量的U型政策转型,因此今年的《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史性的资产重估》写作长度远超历年,并试图在解读文件的过程中将中央层面的决策逻辑理顺。这也导致了很多内容一笔带过,只说了结论,或者对立的的内容只说了一面而默认没说另一面。近期,从一些重要变化中做专项解读。今天做的是财政政策的U型变化。结论是2023年中国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将下滑,吃财政投资饭的相关行业,多防风险与谨慎,将利润先装到口袋。结论在这里以及前一篇文章都说完了,下面仅是对结论的推导过程,非必要不付费:
2022年12月2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解读12月政治局会议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昨天召开了,本次会议将为明年的经济工作定调,也会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指导。每次的12月会议,都会对未来一年的经济与市场造成深远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当年资本市场的走势,如19年的科创,20年的小阳春,21年上半年的消费和下半年的中字头央企。本次会议,作为二十大召开后的第一次经济会议,更是释放出了大量的信息,甚至诸多颠覆性的变化,需要大家重新调整过去五年的认知。按照惯例,今天政事堂与大家分享一下本次政治局会议中释放出来的重磅信息,从细节中找到变化,希望对大家2023年的投资提供一些辅助的建议。第一,看总体目标要求,相比于过去五年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1.1
2022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