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北风来源:北风雪林(ID:beifengxuelin)一周前,意大利总理德拉吉提出辞职的时候,我写下文章《英法德之后,意大利总理宣布辞职!我们离世界大战更近了么?》,算是给当过欧洲央行主席,与我国收购欧洲资产有过交往的他送行。没想到给德拉吉送行的不只有我,还有普京!我只是写一篇给德拉吉送行,普京则是用“超大规模天然气供应”埋葬德拉吉。意大利总理德拉吉提出辞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今年的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暴涨,欧盟制裁俄罗斯,导致俄罗斯减供天然气,意大利的债务危机叠加超高通胀,无解死局,只能“赶紧跑”。就在意大利总统接受德拉吉辞职的第二天,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就宣布将意大利的天然气供应量从每天2100万立方米增加到了3600万立方米。普京这是直白地告诉欧洲民众,只要“制裁俄罗斯的政府下台”,天然气供应立马增加70%,一切经济民生问题都能解决。欧盟各国领导人和媒体怒斥俄罗斯,指责普京通过操纵“天然气供应”,在欧洲发动“天然气革命”,让民众上街示威、游行,推翻政府,手段太恶劣了。我觉得西方政客和媒体的“愤怒指责”过于双标,相对于俄罗斯用“天然气革命”,让欧洲民众直面真实的生活和需求,西方在世界各地发动的“颜色革命”却是用虚伪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就让民众示威、游行,推翻政府。普京,只是用更加暴力的方式,将西方颠覆世界的手段,回报在欧盟国家身上。一、普京安稳,欧盟四国领导人下台!就在上个月底在德国举行的“G7领导人峰会”期间,欧盟国家通过决议,决定对俄罗斯实施第七轮“全面制裁”,目标就是封锁俄罗斯能源,说要摧毁普京和俄罗斯政府的“财政根基”。很显然,西方国家领导人希望摧毁普京的财政根基,让俄罗斯政局不稳,普京下台。但就在欧盟只是喊着“能源制裁大棒高举”,还没伤到俄罗斯身上,欧盟内部,已经有四个国家的政府,先后下台。这四个政府下台的国家是保加利亚、意大利、英国、爱沙尼亚。表面上约翰逊辞职只是因为“副党鞭在宴会性骚扰”,但根源还是英国在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冲击下,国内通胀持续超过10%。约翰逊过去两年表面上一次次在风口浪尖涉险过关,但其实民众和党内阁僚对他的反感已经到了临界点。因此“包庇副党鞭”丑闻曝光,很快高官就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辞职潮,把他逼下了台。这四个国家里,保加利亚更是“反俄能源送人头”的典型。今年四月,俄罗斯政府推出“天然气卢布结算令”之后,欧盟内部“反抗叫嚣”的声浪很大,几乎所有国家都“高调反对”。冲在最前面的就是保加利亚和波兰,俄罗斯也在“过渡期结束后”,最先对两国停气。波兰作为反俄先锋,国内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降低到8%,并且从多个渠道寻找替补能源,苦一苦老百姓,还能挺过去。保加利亚带头反俄,看准的就是欧盟各大国跟着一起闹。结果回头发现欧盟各大国纷纷“默默接受卢布结算令”,结果只有最初反抗俄罗斯的保加利亚一个国家因为“反对”被断气。失去俄罗斯天然气,又没有足够的替补能源,送人头的保加利亚政府只能下台。二、涡轮机“制裁”战,俄罗斯打跪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总理下台前后两天,俄罗斯就能做到给意大利的供气增减70%,可见俄罗斯对欧盟的能源操控“收发由心”。过去一个多月,俄罗斯、德国、加拿大三国围绕“北溪一号”天然气管道的一台涡轮机维修,上演“三国杀”。上个月,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一号有一台涡轮机要发给德国维修。结果德国没有相应的维修设备,涡轮机被送到加拿大。加拿大公司维修好了涡轮机,可是为了拿捏俄罗斯,特鲁多政府以“能源制裁”的名义,扣下了涡轮机。普京顿时乐了,知道什么叫“瞌睡送枕头”么?这就是了!在欧盟对俄罗斯一轮轮制裁,特别是攻击能源命脉之后,俄罗斯早就想反制了。但是俄罗斯并不想成为欧洲民众的公敌。现在加拿大主动挑头,俄罗斯直接将北溪一号的天然气供应量“压缩60%”。欧盟对俄罗斯能源实施禁运后,天然气管道已经是德国为了工业和民生,好不容易留下的“最后底牌”。如今供应量降低到40%,德国立马就和加拿大政府翻脸了。特鲁多政府只能公开声明打脸:“为了不让俄罗斯离间欧盟加拿大关系,加拿大只能选择绕开我们自己设置的制裁。”加拿大的涡轮机运回德国之后,德国没有第一时间还给俄罗斯,而是希望得到俄罗斯“全面恢复供气”的承诺。哟嚯,你还讲条件?于是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宣布“又一台涡轮机发生故障,北溪一号供气再次减半”。也就是说,如今俄罗斯给德国供气的北溪一号供应量只有20%了。最近一个季度,高昂的能源价格,以及短缺的天然气供应,已经让德国这个欧洲工业中心,破纪录地“出现逆差”。如今俄罗斯将天然气供应量缩减到20%,德国与欧盟,未来只能在工业化和民生需求中,拆东墙补西墙。三、这个冬天,普京追求“一箭双雕”!最近几个月,我们发现欧洲有两个很“反常”的现象。一个是俄乌冲突的战场上,俄罗斯在东部占据优势,但是“打得越来越磨洋工”,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第二个,是在欧盟国家,各个国家都为“能源短缺愁哭了”,经济学家政府官员都喊着“要崩了,赶紧跑”。但实际上,欧洲民众还相对淡定,虽然怨声载道,但是没有国家发动“民众天然气游行”,逼迫政府下台。俄罗斯和欧盟国家的反常,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今年夏天足够热,“天然气需求并不强”。欧盟国家每年的传统,就是在夏天加紧“天然气储备”,为熬过寒冬积蓄能量。每个国家都因为俄罗斯减少供应而“高喊迫在眉睫”,是因为今年夏天都没能储存天然气,今年冬天注定被“俄罗斯掐脖子”了。俄罗斯在俄乌战场最近一个月取得东部优势后几乎停滞,就是因为俄罗斯适应了“高油价高粮食价格高矿石资源价格”的持久战经济模式。俄罗斯并不急于在夏秋两季结束俄乌冲突,俄罗斯也在等待“凛冬降临”。根据气候学规律,某年夏天特别热,接下来的严冬就会特别冷。普京让欧盟各国在今年夏天无法储存天然气,目标是让他们这个冬天跪求俄罗斯。到时候欧盟各国政府不跪,各国民众就会为了“不冻死饿死”,为了生存,把本国反俄、制裁俄罗斯天然气石油的政府赶下台。因此普京现在锁死天然气供应,第一个目标是为了这个冬天彻底拿捏欧盟。欧盟在能源需求上跪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欧盟就没法“说不”!当然,我认为俄罗斯现在压缩北溪一号的供应量,还有第二个目标,就是在德国“民生和工业”能源供应崩盘的压力下,硬顶美国要求,为了生存“重新开启北溪二号”输气管道。俄罗斯为了建设向德国和欧盟输气的北溪二号,过去几年对美国和欧盟做了许多退让。可最终,拜登政府还是封杀了北溪二号输气管道。输气管道建好了、验收了,具备通气条件了,可是美国一声令下,只能废弃不用。俄罗斯为了逼迫德国重启北溪二号,让北溪一号“因为设备故障供气不足”就是最好的选择。如今是夏天,德国还可以“搞搞谈判,搞搞求情”,到了冬天,德国会主动向俄罗斯要求重启北溪二号供应天然气。过去十年,美国和欧洲在世界各地推行“颜色革命”,制造太多杀孽。今天,普京用天然气革命,将“街头游行,倒逼政府”的顽疾送回欧洲。欧盟用血的教训告诉美国:每一个霸权,都会被最擅长的挑衅反噬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