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数字人文
其他
讲座回顾 | 数字人文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主题讲座回顾1大数据时代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考证:以宋代为例6月28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成国先生做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人文大讲堂”,为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线上学术讲座,题目为“大数据时代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考证:以宋代为例”。本次讲座由上海市“中华典籍与国家文明”重点创新团队承办,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李贵教授主持,共有近300名校内外师生参与了讲座。讲座伊始,刘成国教授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考证范式,并指出考证在二十世纪古典文学研究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接着,刘教授从机遇、挑战、应对三个方面展开了阐述。首先,他谈到过去二十年古籍数据库的发展,在文献的搜集、整理层面,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这给古代文学研究带来了很多机遇。其次,刘教授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古代文学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第一,以往以博闻强记为功底的考证,随着数据库检索日益流行和强大,可能会逐渐沦为纯粹而又简单的“技术活”。第二,考证类成果会贬值。技术手段进步提高了考据研究的门槛,刊物编辑对考证类稿件审读也更加警惕严格。第三,数据检索也会衍生弊端,体现在硕博学位论文中,相关文献搜索即得,但篇幅冗长,解读粗糙,不知区分材料类型和史源。再次,刘教授解析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一,数据库时代古典文学中的考证应追求高度的精确性、严谨的批判性、立体的动态化。第二,对文献史料作批判性解读。除了细读、精读文献史料外,还要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多学科、多视角观照,注重阐释。第三,论证的过程尤当寻求逻辑的严谨性、理路的内在一致性,如关于所谓北宋“太学新体”的学术讨论就反映出这个问题。最后,刘教授结合他本人对“元祐体”本义和引申义的考证,总结认为:大数据时代,面对唾手可得的浩瀚文献史料,古典文学研究者所需基本功的全面训练变得空前迫切与重要。2文学研究大数据的4W2022年7月5日下午,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上海市“数字人文资源建设与研究”重点创新团队主办,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先生主讲,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吴夏平教授主持的讲座“文学研究大数据的4W”在线上顺利开展。来自各大高校的数百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学习讨论了相关问题。在讲座正式开始之前,王兆鹏教授指出“数字人文”近几年热点在于“平台”构建,即如何利用平台数据分析、解决文学研究中的问题,进而引出了本场讲座的话题:文学研究大数据的4W。“4W”指数据的四个问题:一是数据种类,要什么数据?(what)。二是数据来源,数据从哪里来?(where)。三是数据转换,怎样提取挖掘数据?(how)四是数据意义,为什么要数据?(why)。接着,王教授对此四个问题依次展开论述。首先,关于数据种类:要什么数据?王教授指出,做文学研究需要两大方面的数据:一是文学史数据,二是学术史数据。文学史数据包括个体作家和群体流派两大核心内容。其中,王教授将个体作家层延伸到了具体的诗、文、词、曲等文学体裁,并借此告诫年轻学子做研究要有逻辑性,要层层深入,当关注到了第七、第八层之后,思维就有了深度。如关于作家人生历程和创作历程研究,以前研究一个作家一生经过了哪些地方,有哪些创作地,各地创作数量的多少,有何特点,都是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说明,但现在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宏观考察。随后,王教授又举例介绍了如何利用大数据研究作家作品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如关于最具影响力的唐诗名篇问题,王教授认为经过他长期的大数据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反而不是李杜的作品,而是崔颢的《黄鹤楼》。关于学术史,王教授将其分为专题研究论著篇目、其他研究论著涉及、文学史著作的章节设置三大数据类型。其次,关于数据来源:数据从哪里来?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解文献史料数据的来源问题,包括文学史史料和学术史史料。王教授指出,可以从作家年谱、别集编年笺注、生平考证论文、正史、野史、总集、作品批评、序跋、选本等文献中寻找所需要的文学史和学术史数据。再次,关于数据转换:怎样提取挖掘数据?这一部分介绍了数据挖掘的步骤、途径、案例。数据挖掘的步骤包括建模和建库。王教授提醒大家要明确自己建模的目的,并分享了建模前、建模中、建模后的各种注意事项和以及自己的经验教训。数据整理完毕后须建立一个数据库,其过程如下:数据试用、数据统计、数据清洗、数据定型、数据分析、结果呈现。数据挖掘途径有人工提取和机器挖掘两种方法。机器挖掘虽有智能化、全域化、海量化的优点,但王教授强调应该先学会人工提取再使用机器挖掘。随后,王教授带领大家利用“知识图谱”这一数据库检索了“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出处、引用、同韵作品、自动笺注等,使其前后影响与传播接受情况清晰地呈现了出来。为了进一步让大家切身体会到利用数据库做文学研究的便利,王教授展示了李白生平资料的数据库这一案例,指出建立李白活动的时间、地点、对象,以及衍生数据等其他事项的必要性。为强调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列举了宋人诗、文、词数据库、宋词排行榜数据库、学术史数据库3个案例。王教授告诫大家,建立数据库的目的是要让数据说话,要让数据跳舞,要探究数据背后的意义所在。最后,关于数据意义:为什么要数据?王教授指出,文学研究中大数据的意义主要是:其一,文学数据有变零散为集中、变无序为有序、变隐藏为突显的功能。其二,数据具有发现新知、修正已知的作用。例如,王国维先生“词中老杜”之说,从大数据中可得到验证。3数字人文的技能与实践2022年7月11日晚,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上海市“数字人文资源建设与研究”重点创新团队主办,浙江大学文学院(筹)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徐永明先生主讲,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吴夏平教授主持的“数字人文的技能与实践”在线上顺利开展。来自全国各高校师生数百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相关学术问题。讲座伊始,徐教授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开启会议,指出国家对数字人文的高度重视、数字人文技能与实践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座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技术、工具和平台。徐教授指出,人文学者不一定要掌握尖端的计算机技术,但也应有所了解。有一些技术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如这几年关注度较高的众包技术,对古籍整理工作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随后,徐教授又介绍了图谱技术、文本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云端技术、gephi工具、pajek工具等多种技术和工具在人文学科领域的运用。二是掌握数字人文技能的重要性。徐教授通过哈佛大学的调查问卷,向大家介绍了Text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上师大数字人文系列讲座第二季(第9-16讲)总预告
延伸阅读【上师大数字人文系列讲座8】欧阳剑:数据可视化的理论与实践【上师大数字人文系列讲座7】杨浩:人文学者如何自建图文对照数据库【上师大数字人文系列讲座6】陈涛:图像分析、关联数据与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编辑:赵懿宁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人文类)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人文类)2022年9月13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官方网站公布了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立项公示名单,其中多项数字人文研究计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被立项公示。我们第一时间梳理了这些立项项目信息,供大家参考。1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名单(数字人文类)序号课题名称姓名工作单位项目类别所在学科1数字人文视域下少数民族活态史诗多模态翻译与传播研究王治国天津工业大学一般项目语言学2数字人文视阈下《诗经》英译、传播与接受研究李广伟南华大学一般项目语言学3数字人文视域下译者数字素养研究王华树北京外国语大学一般项目语言学4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研究孙翌上海交通大学一般项目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5数字人文视域下学科交叉融合的模式探索与实证研究王丽华上海大学一般项目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名单(数字人文类)序号课题名称姓名工作单位项目类别所在学科1面向记忆工程的数字人文协同创新评价体系研究谢鑫上海师范大学青年项目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3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名单(数字人文类)序号课题名称责任单位负责人所在学科1数字人文视域下清人经学异文考释文献整理与研究湖北民族大学陈云豪语言学延伸阅读最新数字人文人才招聘信息汇总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火热征稿中上海市重点创新团队“数字人文资源建设与研究”成功立项编辑:赵懿宁
2022年9月14日
其他
最新数字人文人才招聘信息汇总
最新数字人文人才招聘信息汇总1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出版与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始于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一所传统深厚的百年名校,现已发展成以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目前,学校按照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规划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并把珠海校区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按照“高标准、新机制、国际化”的原则,将其建成与北京校区同水平的南方校区。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出版与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设于珠海校区,以数字出版与数字人文这一国际前沿的研究领域为立足点,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扎实深厚的人文学科基础和具有历史底蕴的出版特色专业以及实力雄厚的出版集团等相关资源,联合国际国内数字出版和数字人文的顶级学者,共同建设数字出版与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共享北京校区资源,实现珠海校区与北京校区的双向联动。研究中心主任万安伦教授团队,近年来在着力中外出版史研究同时,致力于数字出版和数字人文等前沿学科研究,积极组建学科交叉的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团队,现已聘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数字人文中心主任Simon
2022年9月12日
其他
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火热征稿中!
“全景与远景:数字人文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CDH2022)2022年11月26-27日,中国人民大学会议预备通知在信息技术的强力推动下,人类文化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数字化转型,进入数字新形态。与文字创制、印刷术发明等重大文化技术革新所引发的文化转型一样,文化知识的生产、组织、呈现、传递与创新都将同步改变,并推动社会形态演变。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数字人文以鲜明的实践性与开放性逐渐显现它的关键作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数字人文运用技术利器,对于跨媒介、跨领域、跨时空、跨文化数据的超强整合组织,以及所提供的宏观与微观间的互视观察与分析,在理想上赋予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更深刻的省思和更丰富的想象。数字人文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突破学科边界进行科际间融合互通,还表现为它直面活泼的现实生活,将人文学术与公众日常联结在一起,或可从主体间激励出难以计量的文化活力。数字人文是人类文化数字转型必然进行的学术与文化建设机制。2022年3月,中办、国办联合发文,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新时代中国数字文化兴起与布局、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与应用指示方向。这一战略将中华文明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时空,延续到当下与更久远的数字未来,旨在充分运用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成果实现古代中国传统文化、近现代中国红色文化与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数字保护、传承与传播,并在更高效、互联、协同的互联网世界实现中华文化的全景呈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文化数字化成果的全民共享。在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数字人文必将推动文化数字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助力构建具有中华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的国家数字文化新体系。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他者与自我的批判性审视下,数字人文当下仍需筑牢自身合法性的根基,从内在学理与外部体制两个层面着力攻坚克难。特别是就学科方法论而言,在量化实证的科学方法与契合人文学科属性的理解方法之间,数字人文将融通转化成怎样的分析与阐释研究范式,以实质性推进人文研究核心问题?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与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CDH2022),以“全景与远景:数字人文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主题,诚邀海内外学者及相关领域专家发表高见,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深入研讨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与数字人文不断拓展和实现突破的远景蓝图。1会议议题
2022年9月5日
其他
上海市重点创新团队“数字人文资源建设与研究”成功立项
2021年12月22日下午,上海市高水平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创新团队新一轮建设动员大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大礼堂举行。会议由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主持,校长袁雯,人事处、研究生院、社科处负责人及各团队成员出席会议。会上,袁雯校长发布了中国语言文学创新团队立项通知与建设动员令,对中文学科未来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袁雯强调了团队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指出:团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每一位成员的成就都决定了整个团队乃至整个学科的未来;教师的学术生涯和职业发展要着眼于长远,考虑当下;“高水平”的定义和建设目标是每个团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理清两轮建设的差别,新一轮高水平学科建设需要有更高的目标,要清晰定位学科发展的方向和路线;要协调好增量绩效和增量目标的关系,实现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人事处马英娟处长指出,各团队要进一步凝练特色目标,做好团队建设深度规划,做到引进人才和内部培养并重,让在岗成员能够愉快地教书育人、开展科学研究,同时也能吸纳更多优秀成员加盟,共同开创新的发展格局。研究生院陈昌来院长强调,新一轮中文学科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应突出人才培养,着力在一流课程建设、高水平教材建设等方面做好规划,力争有新的突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科处董丽敏处长则从数据角度分析和展示了中文学科发展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各个团队需要进一步对标“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学科评估指标,认真总结和反思,抓好新一轮的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大会结束后,中国语言文学创新团队之一、“数字人文资源建设与研究”创新团队旋即召开工作会议,就新一轮创新团队建设要求及今后工作计划展开研讨。“数字人文资源建设与研究”创新团队依托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组建,成员来自本校及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横跨多个学科领域,目前主要规划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数字人文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二是数字文学与文献挖掘,三是东亚语言资源数据开发与研究。负责人吴夏平强调,团队要努力开展数字人文理论研究,丰富中文学科内涵;创新数字人文技术方法,解决中文学科具体问题;建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服务中文学科教学研究。王贺、王弘治、吕元智、张梦翰等就数字技术开发、数字资源建设、“新文科”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若干具体设想。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创新团队的成功立项,标志着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由此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而重点创新团队“数字人文资源建设与研究”的正式组建,则标志着建基于中文学科、面向人文学术的交叉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学科——的发展,进入快车道。这也是继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入围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后,学校大力组织实施“新文科”建设取得的另一成就。上海市高水平大学创新团队建设,由上海市教委、市人社局和市财政局等单位联合资助,并组织考察、审批、实施,是上海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其建设目标是:通过人事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培养一批活跃在国际和国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和本市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创新团队;通过团队建设带动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进而推动本市高等教育内涵式、跨越式发展。延伸阅读蓬勃发展中的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学科中心协办第三届中国数字人文大会顺利举行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桂学研究院一行参访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编辑:刘婷
2021年12月27日
其他
预告 | 【上师大数字人文系列讲座8】欧阳剑:数据可视化的理论与实践
主题数据可视化的理论与实践时间2021.12.26(周日)18:00-21:00地点腾讯会议主办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讲者欧阳剑
2021年12月23日
其他
预告 | 【上师大数字人文系列讲座7】杨浩:人文学者如何自建图文对照数据库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时间2021年12月17日(周五)17:30-20:00地点腾讯会议
2021年12月13日
其他
蓬勃发展中的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学科
编者按:继《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1日发表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成果专版之后,日前出版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又发表了关于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学科建设进展的专题报道《大数据时代的跨学科研究与新文科建设——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纪实》,向中外学界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我们的工作进展和发展规划。现征得该刊同意,特为编发其全文,以飨读者。《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封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封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封三作为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数字人文(一度也被称为“计算人文”“人文计算”),旨在以数字技术、方法深度介入人文学术研究。自萌芽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其在北美、欧洲、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遍地开花,数字人文科系、中心纷纷涌现,呈现出相当强劲的发展势头。上海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国内外知名、以人文学科见长的综合性高校,不仅在国内高校中较早成立了校级人文社科研究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实际上,自20
2021年12月13日
其他
预告 | 【上师大数字人文系列讲座6】陈涛:图像分析、关联数据与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
注释数据模型)https://www.w3.org/TR/annotation-model(10)IIIF
2021年12月6日
其他
王贺 | 数字人文内外:近现代文史研究中图像资料的检索、利用及研究
feature),就可以找到内文包含有图像的资料。以下的个案来源于对该平台杂志(本文仅选择杂志这一特定的出版物类型为例)中关于“上海”的图像资料的搜索:图1
2021年11月29日
其他
蒋杰 | 空间因素与抗战时期上海盗抢犯罪 ——基于GIS系统的法租界案例研究(1938-1942)
杰(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中心)自18世纪中后期以来,欧洲学者就诱发犯罪的原因不断展开讨论,如贝卡里亚(Cesare
2021年11月22日
其他
中心协办第三届中国数字人文大会顺利举行
2021年11月6-7日,“时代经纬:迈向新文科的数字人文”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数字人文大会如期举行。本次大会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中国索引学会主办,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数字人文创研中心、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承办,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中心等多家单位协办。大会共收到来自84个机构的223位作者(含合作者)的投稿,总计128篇,其主题涵盖信息科学、图博档、出版、历史、文学、美术、音乐、新闻传播、电影、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领域,投稿质量、数量和所体现的学科多样性均较以往有所增加。历经24位论文评审的两轮交叉单盲评审,录取论文42篇(录取率33%),海报发表论文23篇(录取率18%)。最终有37篇论文和19篇海报论文的发表者,与37位特邀嘉宾一道,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根据最终录取论文情况,围绕着数字人文及其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大会设置了主旨演讲(3场)、专题讨论(14个panel)、海报发表(2场)、圆桌会议(2场)、青年论坛(1场)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专场(1场)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资深学者马费成教授(武汉大学)、罗家德教授(清华大学)、周宪教授(南京大学)受邀为本次大会发表主旨演讲。一大批年轻的数字人文研究者,参与大会发表、讨论和交流。中心研究员蒋杰参加了“数字历史叙述的有效与有限”小组会议,并发表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数字历史:经验与反思》一文。中心副主任王贺参加了大会闭门会议,并就数字人文学科化、数字人文机构之间的协作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理解。同时,为促进国内数字人文教学、研究和项目的发展,鼓励青年学者能在数字人文学术共同体中得到更好成长,大会还公布了“第三届数字人文年会优秀论文奖”、“第三届数字人文年会优秀项目奖”和“2021中国数字人文开放创新数据大赛奖”,并举行了获奖仪式。中心特邀研究员陈涛的《本体服务中心》项目斩获“第三届数字人文年会优秀项目奖·最佳题材奖”,其与中山大学图书馆王蕾合作完成的《徽州文书数字人文平台》项目荣获“第三届数字人文年会优秀项目奖·最佳视觉设计奖”。闭幕式上,大会还宣布了2022年第四届中国数字人文大会将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的消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数字人文研究》执行主编刘越男教授,作为主办方代表,在会上发表讲话,欢迎广大数字人文研究者积极投稿,2022年相聚人民大学。延伸阅读会议回顾
2021年11月15日
其他
预告 | 【上师大数字人文系列讲座3-5】於家、蒋杰、张箭飞:GIS、空间分析与人文学术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副主任地点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文苑楼408室
2021年11月10日
其他
预告 | 【上师大数字人文系列讲座1、2】陈松:CBDB与社会网络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中心特邀研究员哈佛大学东亚系驻访教授、CBDB执行委员会委员巴克内尔大学东亚系副教授主持王贺
2021年11月4日
其他
会议回顾 | 数字人文是一门学科吗?
数字人文是一个学科吗?其独立的学科疆界该如何界定?学科化是数字人文的未来吗?半个多世纪以来,数字人文从萌芽,到如今在北美、欧洲、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遍地开花,数字人文科系、中心纷纷涌现,其日常运作机制及发展探索经验亟待总结检讨。至于与此相关的学科基础建设情况,社会需求与应用,学科范畴及其与一、二级学科之关系,学术共同体的建构,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等问题,也同样值得深入探讨。基于此种考虑,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于2021年10月24日举行“数字人文是一个学科吗?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暨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一周年纪念大会”。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从数字人文及其相关研究领域(包含人文学术、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的多方面思考出发,对上述重要问题进行了集中研讨交流。会议伊始,数字人文中心主任、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教授首先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报告了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中心成立一周年的工作进展,及拟筹设数字人文二级学科的有关建设方案,吁请各位与会嘉宾在会上进行深入理论探讨的同时,也能对上师大数字人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等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其后,吴俊教授(南京大学)从技术、物理和理念三个角度切入对数字时代的文学、文化变革问题的思考,认为新技术、媒介的变革不仅为网络文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也导致了人类观念的历史性变革,这种不确定性对传统的文学价值观造成巨大的挑战。因此,对数字人文进行充分定义和学科化的条件还不成熟,但这并不影响数字人文的学科化管理。刘炜教授(上海图书馆)则指出,我们应该正视人文学术界对数字人文的诟病,即认为数字人文的研究成果不堪一击,目前并没有产生多少真正具有阐释力、颠覆性的成果。但数字人文学科化将促进其发展,并进一步指出数字人文学科化的三个方向:理论、方法和应用。此外,还对学科和专业进行了区分,指出学科是具有学术性的知识体系,专业偏向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课程组织形式。他认为数字人文更像是一个专业方向,在向学科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构建其自身的历史、理论和方法,从而占据自身核心领域,形成独立的学科范式。朱国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回应了刘教授的这一看法,认为在文学领域数字人文已有代表性成果出现,但同时也表达了其对运用计算机的研究方法研究文学会可能会使文学研究关注普遍性而忽视个人审美经验的独特性这一现象的担忧,并以“元宇宙”的发展为例,提出应该批判性地思考数字技术对人文、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冲击。金波教授(上海大学)基于档案学研究背景,从交叉学科、学科创新、专业设置三方面对数字人文学科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指出,将数字人文学科化首先要明确下述问题:数字与人文如何交叉?范式是什么?边界在哪里;其次,要注重技术应用和学科体系的完善;最后,要将数字人文正式列入专业目录。龙向洋教授(复旦大学)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古籍数字化、书目数据整理及图书馆学研究经验,指出目前许多重要的古籍资源还没有被数字化,面临着如何选择的问题,因此人文数字化这一前提条件还有待发展,同时,他对数字人文学科化建设提出了注重实践性、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切实建议。许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指出,在数字人文界,已有学者呼吁将“数字人文”拉回“计算人文”(强调计算性)的提议,因此数字人文的学科化要有明确的、创新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向,形成自然的学术共同体。许教授还分享了该校新文科建设和数字人文学科化工作进展,并指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需求保证了数字人文学良好的就业前景,助推了数字人文的学科化发展和建设。陈昌来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以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计量史学、计量风格学等领域的研究特性为例,对数字人文的学科定位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和思考,但同时也强调数字人文学科化是必然发展趋势,数字人文学科化也不能固守传统人文的学科范式,应该是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跨语际的。他还表示,研究生院将全力支持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等工作。张卫东教授(吉林大学)从共生、定位等角度表达了自己对数字人文学科建设这一问题的灼见。他强调数字技术、方法对人文研究的服务作用,指出应该明确学科分工,即数字学者帮助人文学者解脱繁琐的检索等技术层面的工作,更好、更高效地利用数字工具进行人文研究。此外,还应该考虑数字人文学术成果评价的重要性,即数字学者和人文学者合作完成的学术研究成果如何公平归属、如何发表和出版、如何被有效地评价等问题,同样应该重视。张剑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回顾了十余年前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汤勤福教授设立计算机与古典文献交叉研究硕士招生方向,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从事古典文献整理、研究及历史研究的拓荒之路,强调要重视数字人文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并提议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在历史系和中文系中都开设数字人文专业。聂云霞教授(南昌大学)认为数字人文学科化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师资团队,二是培养目标和定位,三是学生的就业前景。她表示,上师大的数字人文研究、教学等工作,已在国内高校居于领先地位,目前其四梁八柱已经建成,未来希望能越走越好,促使国内数字人文及相关领域工作走向新的阶段。戴建国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从“学”与“术”两方面强调了数字人文与图书馆的天然联姻关系,并转达了校长袁雯教授对图书馆应积极对接学校数字人文工作布局、促进学校新文科建设的最新指示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对所在的图书馆特藏与保护中心等部门,与数字人文中心展开持续、密切的合作研究、教学及数字资源开发的信心。张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表示,其所负责的计算机系、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将全力支持学校数字人文学科建设,并结合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经验,指出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在人文研究中具有广泛运用的可行性,当然,人文学者如何与计算机学者在不同的学术话语体系中形成共识,展开真正的合作研究和教学,仍有不少挑战。吴夏平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从技术与学术关系的讨论入手,指出纸张、印刷术、信息检索的发明,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三个重要的转捩点,认为技术转变了人们的书写和思维方式,但数字与人文并非相互取代,而应该是并行不悖、互相成就的关系,并认为对于人文学者而言,数字人文的发展不会影响人文关怀。郭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强调了数理科学、统计学等专业领域对于数字人文的支撑作用,及其在人文研究中得以应用的必要性,认为推动包括数字人文在内的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并表示数理学院也将全力支持数字人文中心的发展及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等工作。吕元智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提出,数字人文的发展是分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是满足传统学科的基础性需求,但这个阶段不会停留太长时间,也没有触及到人文学科的真正问题。第二个阶段才是数字人文的根本,也就是说真正切入人文学术、研究人文学者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这是数字人文研究、学科化需要重视的。最后,查清华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对与会专家学者提出的大量富有可行性、前瞻性、反思性的意见建议,致以由衷的感谢,并指出:目前数字人文的学科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既需要在座专家、学者的关心和帮助,也更需要全体同仁以审慎、乐观的态度不懈努力,以使数字人文在中国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等一系列工作拥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在不远的将来取得更为显著的进展。本次会议由数字人文中心副主任王贺主持。会议还讨论了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学科建设方案等重要事宜。延伸阅读课程预告
2021年11月1日
其他
陈松|为何人文学者应该爱上大数据?How?
11世纪40年代在任的州郡守臣都来自哪些地方?本图中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和笔者本人的相关研究。地图使用ArcGIS桌面版绘制。CBDB
2021年10月18日
其他
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招聘启事
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招聘启事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于2020年11月,是上海师范大学校级人文社科研究机构。中心立足于本校人文学术传统和特色资源,旨在促进数字技术、方法与人文学术的融通,推动我国“新文科”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因工作需要,现面向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招聘1-2名教学科研人员,有关具体要求如下:1招聘岗位及职数教学科研岗工作人员1-2名2岗位职责1、从事数字人文教学、科研工作。2、参与数字人文实验室相关工作。3、处理中心其他工作。3招聘条件1、年龄一般应在40周岁以下(1981年9月1日以后出生)。特别优秀者,年龄适当放宽。2、博士毕业(或2021年冬、2022年夏毕业),研究方向或近期研究兴趣为数字人文,精通R、Python等编程语言。3、公开发表过高质量学术论文。4、英文(或其他外国语文)交流、写作能力流畅,能够胜任中心国际化的发展目标。5、同时能够担任中国文学或中国历史、信息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具体学科、专业不限。6、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沟通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执行力高。4待遇1、入编。2、按政策享有国家、上海市及本校教师应有的人才待遇。3、一般教学科研人员,学校提供一定数额的租房补贴,同时协助解决周转房或公租房。师资博士后工作期间享受正式录用青年教师的类似待遇。4、高层次人才,待遇一人一议,可实施年薪制或给予特聘岗位津贴;学校提供有竞争力的在沪购房补贴;提供适当的科研启动经费;在实验室、团队建设、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5、主持中心教学、科研课题。5招聘程序1.
2021年9月30日
其他
陈文新等 | 数字技术与人文:相得益彰抑或是相互阻碍?
数字技术与人文:相得益彰抑或是相互阻碍?文献的载体由纸到硅的变化,宣告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文献具有的全文检索、计量统计、空间分析、可视化社会网络分析和数据关联等功能,催生了数字人文这一学科的出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迭代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渗透,数字人文越益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对数字人文提出质疑。2021春季孔学堂论辩大会即以“数字技术与人文:相得益彰抑或是相互阻碍”为题,展开了一场有关数字人文的论辩活动。整场辩论由武汉大学文学院陈文新教授担任主持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徐永明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暨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军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苗怀明教授,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总经理助理、《数字人文》学刊副主编朱翠萍老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硕士生导师胡韧奋老师参与辩论。辩论活动由光明日报、国际儒学联合会、孔学堂、光明网共同举办,光明网进行录制。本篇文章是对各位老师在辩论中论及的重点问题及主要观点进行的总结。1有关数字人文的概念有关数字人文的基本事实,陈文新教授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数字人文的基础是文献的数字化。数字化文献有一些纸本文献所不能有的特殊功能,比如全文检索、
2021年9月13日
其他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桂学研究院一行参访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桂学研究院一行参访数字人文研究中心2021年7月3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桂学研究院一行参访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并与中心师生一道参加了“数字人文:连接沪桂”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心副主任王贺副教授主持。会议伊始,中心主任、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教授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心基本情况。其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陈霞副教授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中文学科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教学、研究情况,黄艺红副教授介绍了其所参与讲授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现代文学”、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对数字人文研究的兴趣,桂学研究院副秘书长蓝善康博士介绍了广西省重点社科基地桂学研究院以及该校桂学博物馆、桂学文献中心的日常运作,及组织开展“新西南剧展”活动等方面情况。随后,中心吕元智教授介绍了常用的数据库建库技术和目前其正在开发的视频检索技术,吴夏平教授报告了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未来,王弘治副教授、沈向荣副教授、沈之杰博士分别讲述了自己从事计算语言学、语料库文字学的研究心得,特别是建设汉语史基本文献资料库、汉藏语言语音词汇数据库等数字人文基础设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汉语史及推广语言文化的最新进展,以及潘悟云教授团队在Nature、《中国语文》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王贺副教授讨论了数字文学研究的可能与限度等问题。2021届博士毕业生任贵菊的《数字人文与戏剧研究》近期入选第二届国际戏剧学院奖(理论奖)暨“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论坛主题征集活动,座谈会上,她以此题报告了自己的研究设想。硕士生刘翔则结合数字媒介、游戏研究和传统文学研究方法,报告了最近完成的《电子游戏中的互动与叙事》这一研究成果。本科生刘婷分享了自己制作数字文学地图、学习科技艺术等方面的体会。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桂学研究院一行对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富有成效的工作及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愿景给予高度赞赏,并表示将持续关注中心的发展。与会双方另就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后续其他方面的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延伸阅读会议议程
2021年7月31日
其他
刘禾 | 机器中的维特根斯坦
马斯特曼和她的研究小组迫不得已,在50年代中期简陋的计算机条件下,求助于潦草的、涂鸦的、手绘的图表和图片。他们早期的许多工作必须先用手完成,然后在“何勒内斯代码”(Hollerith)打孔机上进行。
2021年7月26日
其他
安克强 | 关于《二十世纪上海报刊娱乐广告数据库(1907-1966)》
Shanghai)将提供上海表演场地分布的完整地图合集。所有机构及演出次数(1907-1966)京剧演出地点当前的公共搜索界面只允许简单的查询,但我们计划很快推出一个更高级的搜索界面。延伸阅读王贺
2021年6月21日
其他
王贺 | “数字人文”与传统学术 ——以《解放日报》目录、索引及数据库为中心
(1941—1947)》(全四册)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编《解放日报摘要索引》、北京图书馆社会科学参考组编《解放日报人名索引(
2021年6月7日
其他
会议回顾 | “数字人文:理论与实践”讨论会暨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中心2021年度工作推进会纪要
“数字人文:理论与实践”讨论会暨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中心2021年度工作推进会纪要罗晓彤(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21年1月23日,“数字人文:理论与实践”讨论会暨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中心2021年度工作推进会在学校文苑楼举行。中心主任查清华教授、图书馆副书记赵龙副教授及中心研究人员十余人参加了这一会议。吴夏平教授吴夏平教授发言指出,数字人文中心今后要有更好发展,首先要做到理念的更新,拥有高的定位,具备全球视野;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做好学术刊物、丛书的编辑出版和学术交流、研究平台的建设,邀请业界顶级专家和中青年学者前来讲学交流,争取尽早编出一部通行的数字人文教材;同时也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确保配备相应的技术、设备、办公场所及工作人员等。赵龙副教授赵龙副教授表达了图书馆对学校推进数字人文建设的支持态度,指出“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平台”除可纳入图书馆已建特色资源库之外,图书馆与数字人文中心还应该强强联手,加强馆藏特色的深度开发、利用,在短期内实现馆藏珍稀文献如历代先贤谱图、水利图等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和文本挖掘、分析,一些大部头的重要学术文献的深度开发等工作,则可列入长期发展规划,并强调了数字人文应当具有的资源共享和资源开放精神。吕元智教授吕元智教授认为,中心的建设与发展,首先要明确数字人文到底做什么,是偏重数字还是偏重人文;其次要突出上师大的特色和优势,优化研究团队结构,加强文理互补和跨学科交流,加深与计算机学科、统计学科的融合;同时谈到“新文科”建设重点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并表示:今后加强数字人文学科点建设,信息管理学、情报科学研究者责无旁贷。刘泽民教授刘泽民教授指出,数字人文的研究和中心的发展,要以项目制为导向,激励全校师生和校外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还要拥有大的格局,敞开胸怀面向一切相关学科领域,在避免知识产权争议等问题的同时,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措施,面向海内外开放学术研究资源。沈向荣副教授沈向荣副教授也强调了项目制研究、学习的重要性,讨论了科研团队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报告了其所主持的数字人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情况,指出数字人文研究作为跨学科研究领域,可能遇到许多具体问题,要同时注意技术背景及人文背景,相关研究要落到实处。沈之杰讲师沈之杰讲师结合其所从事的数据库文字学研究,提出了开发“上古汉语音形义字典”这一在线研究工具的设想,讨论了数字人文研究的伦理、学术共同体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学生培养等问题,指出中心的良好发展要有相关制度保障,建立与学生个人的发展、学生个人权益的保护同步的机制,使专业研究与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工作联动起来。王弘治副教授王弘治副教授指出,数字人文研究中要着重考虑三个问题:一是平台问题,也就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二是标准化问题,目前数据库建设、数字资源开发缺乏统一标准,标准建设要符合人文学科的自身需求和特点;三是技术问题,也要从研究者自己的研究需求出发,其所主持开发的古籍篇章特征分析技术、基于图像的文献检索技术等将争取尽快推出成果。蒋杰副教授蒋杰副教授发表了拟建设“中国共产党人物数据库”和“上海历史地理系统”、出版数字历史论著和译著、举办相关会议和讲座等学术活动的诸多工作构想,反思了历年开设“数字历史方法论”等课程的经验得失,为数字人文教学体系的探索和逐步建立提供了一定参考。查清华教授查清华教授总结讲话指出,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中心的建立,在学界影响很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使我们增强信心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压力和挑战。目前中心已具备人力资源、技术手段、已建成多个数据库等优势,特别是“东方语言学网”作为国内最大的语言学专业网站,拥有国内最大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数据库,特色鲜明,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强化集成意识,利用好学校的数字资源,促进与校内各单位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既有学科优势,将数字人文与唐宋文史研究、近现代都市文化研究、上海学、江南学、语言学等本校学术传统、特色结合起来,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国际数字之都”建设等国家和地方重要发展战略规划,争取早日建成“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平台”,推出一系列实际研究和应用成果。本次会议由中心副主任王贺副教授主持。会议还讨论了中心专职和兼职科研人员招聘、展开国际学术交流、扩大校际合作等其他方面工作。编辑:刘婷
2021年2月8日
其他
杜慧平 | 基于概念语义网络的词族挖掘研究
基于概念语义网络的词族挖掘研究杜慧平(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1引言词族是语义相似的词汇集合,是语义工具的基础性构成单元,可直接用于检索扩展,也可以进一步识别其中的词间关系,用于语义控制工具的构建、丰富和更新。词族中的同义词和等级关系词汇在信息检索领域通常被宽泛地统称为同义词或准同义词[1],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自动识别方法:①字面相似度或词面相似度计算方法[2-4],该方法利用了汉语字面成族特点识别同义词或准同义词,简单易行,但很多字面不相似的同族词难以识别出来;②基于语义词典的方法[5],该方法依靠《同义词词林》、《知网》等语义词典对词汇进行语义解析,通过计算词对在语义空间中的距离识别同义词,相比第一种方法虽能深入语义,但语义词典的匮乏和更新缓慢等因素制约了该方法的普及利用;③基于大型语料库的关键词同现分析方法[1][6],该方法操作简单,但识别出的词对间语义关系往往较为松散。④从检索日志中识别同义词[7],该方法利用检索查询式中的逻辑关系提取同义词,容易受到数据稀疏问题的影响;⑤从句法结构中识别同义词[8-9],该方法基于汉语行文形式特征提取同义词,需要首先总结出存在同义词和等级关系词汇的句子的句法模式,受限于汉语行文灵活多样,同时也未能深入语义进行识别。从以上分析看,每种方法各有其长处和不足。常春、赖院根等学者曾对以上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并提出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即结合同现分析和汉语字面成族特征识别同义词和准同义词的
2021年2月1日
其他
会议回顾 | “数字历史如何成为可能:理论、路径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纪要
“数字历史如何成为可能:理论、路径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纪要朱焘(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2021年1月10日,由《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承办的“数字历史如何成为可能:理论、路径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召开。来自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上海师范大学的十余位学者以及《解放日报》、《澎湃新闻》等媒体朋友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这此研讨会是《探索与争鸣》全国优秀青年学术年度论坛的第十讲,也是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中心正式成立以来举行的首场学术活动,有不少本科生、研究生同学参与旁听和讨论。会议开幕式由召集人、上海师范大学蒋杰副教授主持。《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主编叶祝弟编审与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教授致辞。叶祝弟编审认为数字人文研究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与眼界,也是对交叉学科的突破点,并强调《探索与争鸣》杂志会一如既往地服务和支持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及其前沿研究成果,在办好学术刊物的同时,也将做好一些中国人文城市、“新文科”建设的学术研究工作。查清华教授对前来参会的学者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基本情况,查教授认为数字人文研究既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也是响应教育部提倡“新文科”建设理念的重要探索。此次会议的召开,是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中心成立以来促进数字人文研究领域学术交流、合作的初步探索,希望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突破。第一单元
2021年1月25日
其他
吕元智 | 基于Nanopublication框架的数字档案资源语义描述研究
基于Nanopublication框架的数字档案资源语义描述研究吕元智(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人们利用信息资源的便捷程度越来越高,不仅可以高效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利用知识挖掘等技术发现新的知识。然而,面对信息量的急剧增加,人们在利用信息时也往往会面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信息的效用和价值有时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机构开始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义网技术等对信息资源进行语义内容标注、语义表示和再组织的工作,如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提出的RSC
2021年1月18日
其他
查清华 | 数字人文、人工智能与新文科建设
数字人文、人工智能与新文科建设查清华(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日前,教育部新文科建设指导组召开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培养时代新人需要新文科。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在大国博弈竞争中赢得优势与主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关键在人。高等文科教育作为培养青年人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文科教育融合发展需要新文科”。数字人文是国际学术界的前沿领域,也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旨在以数字技术和方法推动人文学术研究与知识生产的创新发展。为加强此一领域学术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推进上海师范大学相关学科的新文科建设,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华典籍与国家文明”战略创新团队承办的“数字人文国际高峰论坛暨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于2020年11月23日上午在该校文科实验楼1103室召开,并通过多个网络平台向全球、全网直播。哈佛大学包弼德教授(Peter
2021年1月4日
其他
包弼德 | 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术
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术包弼德(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数字人文,是使用计算机科学的技术与算法以及社会科学中的定量分析方法来探索人文学科中的问题。人文学科的学者拥有自己领域内文学、历史学、哲学的专业知识,但很少有人接受过上述科学技术和方法的训练。因此,我们必须与受过计算机科学、数据库管理、定量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训练的同事合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建立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原因。通过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人文学者可以找到他的合作者。笔者从事数字人文方面的工作,开始于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的合作,当时希望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公元前221年至1911年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经过这些优秀的历史地理学者多年努力,终于建成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对于所有数字人文项目,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的经验中,我们感受到五个方面的体验。
2020年12月28日
其他
会议议程 | 数字人文国际高峰论坛暨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数字人文是国际学术界的前沿领域,也是一个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为加强此一领域学术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改革等相关工作,推进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史学、文献学、语言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等相关学科“新文科”建设,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华典籍与国家文明”战略创新团队承办的数字人文国际高峰论坛暨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将于2020年11月23日上午在徐汇校区东部校区文科实验楼1103室召开。数字人文国际高峰论坛暨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时间:2020年11月23日(周一)9:00—12:00地点: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东部校区文科实验楼1103室此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会议形式,将通过Bilibili、微端直播等多个网络平台面向全球直播。获取相关资讯,请关注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ID:SHNUDH)。文图/编辑:刘婷
2020年11月21日
其他
会议预告 | 数字人文国际高峰论坛暨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此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会议形式,将通过Bilibili、微端直播等多个网络平台面向全球直播。会议议程也将在近期集中发布。获取相关资讯,请关注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ID:SHNUDH)。
2020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