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卫星

其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在轨组装的大型多任务高轨卫星平台技术”项目启动

3月28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支持在轨组装的大型多任务高轨卫星平台技术”项目在上海通过实施方案咨询会并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牵头承担,五〇九所负责技术抓总实施。目前,国内外天基系统已经基本形成了对单一要素的观测能力,正在逐步向多要素、多圈层的协同观测发展。地球多圈层透视观测是未来地球观测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采用高时空分辨率对地球物理演变连续测量、通过多要素协同观测解决跨学科问题是未来地球观测的两大挑战。天基多圈层观测涉及温湿度、风场等多探测要素,需配置光学、微波等多类大型载荷,同时现有多平台手段因位姿差异引入的辐射和几何偏差制约了定量遥感精度提升,多载荷共平台安装成为重要解决途径。针对高轨多载荷综合观测对大型卫星平台的发展需求,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专家组提出了发展“支持在轨组装的大型多任务高轨卫星平台”计划,旨在通过开展组装平台总体设计、动力学与微振动控制、基准测量与溯源、热管理与热调控等方面研究,进一步提升高轨多任务遥感卫星的技术水平。2022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华大学6家单位联合申报的“支持在轨组装的大型多任务高轨卫星平台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部重点研发计划支持。该项目针对高轨高分辨率和多载荷综合观测遥感卫星对大型卫星平台的发展需求,开展可组装平台机、热、控制等多功能动态重构及验证,可组装系统动力学及微振动抑制,空间组合体共基准精密测量,柔性低功耗高效智能热控等多项技术研究,将为我国后续大型多任务高轨卫星的工程化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我国遥感卫星研制的主力军,五〇九所深耕高轨综合观测卫星平台技术五十余年,研制了以风云四号为代表的十余颗高轨对地观测卫星,打造了以SAST5000为代表的系列高轨卫星平台,为进一步开拓新型可组装高轨卫星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续,项目组将联合国内优势力量,逐步优化技术方案,保证技术路线清晰,以此构建多类大型载荷高轨协同观测体系,支撑我国天基对地观测系统建设,提高多任务高轨遥感卫星平台系统能力,推动遥感卫星领域的技术革新。作者:研发处编辑:曹令懿责编:杨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509所为你解密火星环绕器结构设计!

随着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被火星引力捕获、绕火星轨道飞行,在本次火星探测任务中,负责环绕器结构系统研制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509所结构团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由此,历经十年攻关、凭借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结构技术创造历史的环绕器结构也揭开了其神秘面纱。01寤寐求之创新构型奠定基础为了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飞向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不能超过5000公斤,但为了到达遥远的火星,又至少需要携带2500公斤的推进剂,除去着陆巡视器占去的1300公斤重量份额,环绕器自身干重被严格限制在1200公斤之内。“环绕器的1200公斤包含结构和其他各种设备的重量,还要兼顾2.5米可展开驱动天线、太阳电池阵、高分辨率相机等多种大体积设备的安装要求”,
2021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