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西廷,靠医院养大的千亿富豪

有趣有料的 市界 2021-01-17



作者|王一涵
编辑|刘肖迎



1991年从零开始,到如今超过4200亿元的市值,迈瑞医疗(300760.SZ)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成长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龙头,也是国内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医疗设备公司。


2018年10月,迈瑞医疗从美股回归A股创业板后,市值屡创新高,目前排在创业板第二位。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主营呼吸机和监护仪等设备的迈瑞医疗,业绩与股价齐飞,其创始人之一李西廷的财富也水涨船高。


4月中旬,李西廷以1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2亿元)身家,位居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08名,一度超过海底捞张勇夫妇,成为新加坡首富。


李西廷出生于1951年。和他年纪相仿的人,在中国有个专门的称呼,叫“老三届”。他们经历过体制内的锻炼,也感受过90年代初的下海潮,擅长把握政策方向。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李西廷是其中幸运的一个。


从学者到创业者


李西廷出生在安徽省砀山县的一个贫寒家庭,但是他的父母没有忽略对他的教育。李西廷也不负众望,进入当地重点中学安徽砀山中学,成绩一直不错。


但1966年开始,高考被取消了,李西廷依靠求学之路走出贫寒的愿望落空了。


当时,他的很多同学面临的选择是去当知青,与他们相比,李西廷似乎要幸运一些。


1969年,恰逢援建湖北神农架山区的工程兵征兵,刚满18岁的李西廷做了人生第一个重要的决定,去参军。他也很幸运地通过了审核,成了一名工程兵。


当时,机械设备还不普及,在湖北神农架山区,依靠人力将大山之间的路给打通,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李西廷却对这段生活倍感珍惜,他曾回忆道,当时很困难,还吃不饱,睡不好。但经历过那种艰苦后,以后再大的苦、再大的难也不怕了。


1973年,李西廷告别了4年的军旅生涯。之后,幸运之神就开始伴随其左右。


李西廷刚刚退伍,文革时期唯一的一次“高考”就举行了,而且这次考试的招生对象是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从小学习成绩比较突出的李西廷抓住了机会,以数理化全县第二名的成绩,成功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低温物理专业。


毕业后,李西廷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负责低温工程工作。80年代初,李西廷还因工作表现优异,得到了到法国科研中心做物理访问学者的机会。


近三年的留学生活,让李西廷的眼界宽了,思维活跃了。带着满腔热忱回国的他,不久便遇到了第一次“大展拳脚”的机会。


1986年,中科院在深圳与美国上市公司Analogic合资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高科技医疗器械公司——深圳安科。李西廷因专业对口,被派到了这家公司。彼时的李西廷意气风发,很快就成长为深圳安科的技术骨干力量,并同时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


90年代初期,国内医疗资源非常匮乏,只有大医院有现代化仪器。李西廷举例道:“一个医院要一万多种医疗设备,(当时)中国只能做消毒柜、病床、镊子、夹子、针管,稍微有点技术性的都没有,缺得太多了。”



医疗设备缺失的背后,是令人咂舌的高价。一台最简单的监护仪,技术并不难,按照现在的价格也就八千块钱。但当时一个国外品牌,却卖出了13万的高价。定价如此离谱,就是因为“国内没有人生产”。


医疗设备市场的空白和巨大的发展空间,让李西廷毅然决定,在最“吃香”的时候从深圳安科辞职,下海经商。


从一个学者转变为创业者,李西廷并没有顾虑太多:“我们都是技术出身,想寻求更灵活的机制来做医疗仪器公司,如果失败了,大不了再回去打工。”


与李西廷一起创业的,还有深圳安科超声科技术负责人徐航,他是清华大学的计算机学士、生物医学硕士。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成明和,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生物医学学士和硕士,这三人也被称为迈瑞医疗“三剑客”。


1991年,不惑之年的李西廷与深圳安科同事一起创立了迈瑞医疗电子,也就是迈瑞医疗的前身。就是这样的“技术天团”,在90年代初期的“下海潮”中,改变了自己和中国医疗设备行业的命运。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据人社部数据显示,1992年有12万公务员下海,1000多万人停薪留职,中国历史上一个追逐财富的时代,轰轰烈烈开始了。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率先提出“科技兴市”战略,明确把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作为今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


正是因为抓住了这种政策红利,迈瑞医疗才能完成自主研发领域从0到1的突破。


公司建立初期,主要代理进口医疗设备,其中就包括国外大品牌的监护仪。第一次参加展览会时,只租得起半个展位的迈瑞医疗,拿到了36万元的合同。另一家知名代理公司则签下了800万元的合同。即便如此,李西廷和徐航签字时因激动手抖个不停,撕了三回,才签好合同。



但是在做代理的过程中,李西廷深深感受到,如果没有技术,公司发展就会很被动。因此,刚刚靠代理获得第一桶金的李西廷,决定立即启动血氧监护仪项目的研发。


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自主研发的烧钱程度,显然快于代理的赚钱速度,很快,迈瑞医疗陷入了资金困境。


出身“老三届”又经过体制内锤炼,李西廷依靠对形势和政策的把握,迅速找到了对策——求助深圳政府。


“在深圳,认真做事的企业,有什么困难找分管领导都能得到解决,这里对国企和民企一样重视。”李西廷曾如此感慨道。


在深圳科技局的协调下,迈瑞医疗先后获得了595万元的无息贷款。利用这笔应急资金,公司仅用一年时间,就研发出了我国第一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


依靠政府,迈瑞医疗取得了自主研发零的突破。但从1到N,则是依靠风投。有过海外留学经验的李西廷和徐航,为了寻找更加雄厚的资金支持,决定到美国华尔街找“金主”。最终,美国西海岸的“洋”伯乐——华登基金,以200万美元成功入股迈瑞医疗。


作为国内全行业最早引入风险投资的企业,迈瑞医疗的经营管理受到了华登基金的全方位指导。正是这种规范的国际公司管理模式,让迈瑞医疗在随后几年,得到了包括日本软银在内的多家海外风险投资的青睐。


在产品和资本的双重加持下,迈瑞医疗开始以“低价策略”,在国内外市场攻城略地。


当时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为了避免与国际大品牌正面竞争,迈瑞医疗一开始就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同样的监护仪,迈瑞的产品更好用还漂亮,价格不到大品牌的一半。物美价廉的迈瑞,很快就占领了医疗资源匮乏的中低端市场。


同时,公司推出了全自主产权的PM9000监护仪系列产品,随后血液分析仪等高技术设备问世。1997年,迈瑞医疗的销售额达到了1亿元,代理产品与自主研发产品各占一半。1999年,自主研发产品销售额达到1亿元。显然,后者是李西廷更想看到的结果。


但李西廷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一直强调:“我们中国公司不能只在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一定要进。”


2000年,李西廷率领“低价杀手”迈瑞医疗,信心满满地进军国际市场。


彼时医疗器械的高端市场,几乎被“GPS”——通用电气、飞利浦和西门子所垄断。对于推行全民免费医疗的西欧政府,三大巨头高昂的价格,意味着沉重的财政负担。利用这一点,迈瑞医疗很快以高品质低价格的优势,赢得西欧政府的青睐,产品进驻当地多家知名医院。


但是西欧市场的成功之道,并没有在美国复制成功。究其原因,还是品牌知名度太低,迈瑞医疗很难突破以直销为主的美国市场。为了快速提高信任度和品牌知名度,上市,成为迈瑞医疗的不二选择。


2006年,迈瑞医疗成功登陆纽交所,募集资金约2.7亿美元,成为中国首家医疗设备企业海外上市公司。


与医疗器械行业巨头的成长一样,有了资本市场加持的迈瑞医疗,也走上了并购之路。


2008年,通过收购美国知名医疗器械公司Datascope,迈瑞医疗在全球监护行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达到10%,成为仅次于飞利浦和通用电气的全球第三大厂商。2013年,通过收购美国高端超声诊断系统排名第五的Zonare公司,迈瑞医疗进入了高端超声市场。同时,在国内完成对深科医疗、苏州惠生的并购,公司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直线上升的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拉动了营业收入的大幅上涨,2008年,美国市场营业收入增速一度高达303%。在美国上市的十年,迈瑞医疗总体保持着平均20%以上的营收增速,美国市场收入占比由7.92%提高至15.25%,成为国际市场占比最高的区域。



但是,本应该因为盈利能力上涨而提升的市盈率,却在波动下滑。2010-2016年,迈瑞医疗市盈率由23.53倍下降至18.22倍,而同时期国内同行业市盈率平均水平已经由72倍上涨至91.48倍。市盈率不足国内同行的三分之一,价值严重低估。



2016年,带着些许失落,迈瑞医疗以33亿美元完成私有化,从美股退市。


这一年,迈瑞医疗的海外市场收入已经占总收入的50%,它之所以有从美国退市的勇气,是因为收入的另一半江山,在中国市场。

医疗界的华为?

看似铩羽而归的迈瑞医疗,蛰伏两年后,在A股市场爆发。

2018年,回归国内市场的迈瑞医疗,有三条主要产品线,分别是生命信息与支持、医学影像和体外诊断,占收入比重分别为37.98%、33.63%、26.15%,三大板块均衡发展。

监护仪作为公司最成熟的产品,在国内市占率排名第一,在海外市场份额位列第三。除颤仪、麻醉机、生化分析类产品、血液细胞分析类产品以及超声产品的市占率,均为国内Top3,其产品覆盖国内近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

2018年10月,迈瑞医疗成功登陆A股创业板,募集资金59.34亿元,为创业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IPO。三天后,迈瑞医疗总市值突破千亿元,是美股退市时的5倍之多。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的短期催化因素,迈瑞医疗业绩增速再创新高,上半年营业收入高达105.64亿元,同比增长28.75%,超过一季度的21.39%和去年底的20.38%,公司于7月份市值突破4000亿元。

扬眉吐气的不仅是迈瑞医疗,还有回归A股前,就已经移民新加坡的李西廷。


2018年上市当年,李西廷就首次出现在全球亿万富豪榜上,只不过排名在千名以外。但凭借迈瑞医疗逐年上涨的业绩和股价,接下来两年,李西廷在富豪榜上的排名迅速上窜。今年4月,李西廷以116亿美元身家,位居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08名,一度问鼎新加坡首富,如今他的身家已超过1200亿元。

名利双收的迈瑞医疗,甚至被称为“中国医疗器械界的华为”。但无论是与华为相比,还是参考同行业水平,迈瑞医疗似乎更加依赖销售。

近三年,迈瑞医疗的平均研发支出为14亿元,占收入比重10%,同期销售费用占比为23%。而华为近三年平均研发支出,超过1000亿元,占收入比重14%,同期销售费用占比仅为10%。无论是研发投入的体量还是重视程度,迈瑞医疗都略逊一筹。

更重要的是,一直为迈瑞医疗高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自主研发优势,正在逐渐被同行追赶。近三年,迈瑞医疗平均研发支出占比仅比同行业均值高出1%。而业绩增长的另一功臣,销售投入,也正在向行业平均水平靠拢。


虽然迈瑞医疗在国内仍属于行业老大,但与华为在国际领域的龙头地位相比,迈瑞医疗似乎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李西廷曾表示,2018年开启了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的“黄金十年”。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4000多亿元人民币,而全球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约有4000多亿美元。

相较于美国市场个位数的增速,中国市场预计可以达到15%的复合增长率。在这样的快速增长下,李西廷未来十年的目标,是进入全球医疗器械供应商前20名,更长的目标是前10名。

根据国外权威的第三方网站,QMED发布的《2019年医疗器械企业百强榜单》,排在第20位的是美国的爱德华生命科学,其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41.52亿美元。排在第10位的是美国的史塞克公司,其营业收入为145.49亿美元。

排名34位的迈瑞医疗,2019年的营业收入是165.56亿元。对于声称要将迈瑞医疗“打造成国之重器,树立为民族脊梁”的李西廷来说,未来将要面临更多挑战。






点「在看」,身体倍棒!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