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调查 | 徐玉玉电信诈骗案成功告破 两名主要嫌疑人被抓获归案!

2016-08-26 央视新闻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中新网、新华社、人民日报

山东女孩徐玉玉因为被骗光学费猝然离世持续引发各界关注。个人信息和数据的严重泄露、电话实名制推广不力、运营商打击电信诈骗力不从心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其中,信息泄露是精准诈骗的源头,而在过去审理的十个相关案件中,有五例都是内鬼往外出售信息。

根据最新消息,徐玉玉诈骗案已经告破,两名主要嫌疑人被抓获。


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根据最新消息,徐玉玉电信诈骗案成功告破,主要犯罪嫌疑人郑某某(男,29岁,福建泉州人)、黄某某(男,26岁,福建泉州人)等2人被抓获归案,其他犯罪嫌疑人正在追捕中。

另山东临沭宋振宁被骗案侦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已锁定2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及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过往十个案例中有五个属于内鬼泄密

观察徐玉玉被诈骗的细节可以发现,电信诈骗犯在她身上实施的可谓是“精准犯罪”:知道她刚考上大学,知道她需要助学金。有媒体披露,在徐玉玉被骗的前一天,她刚好接到过学校打来的关于助学金有关事项的电话。

徐玉玉的信息到底是被谁泄露出去的?这才是诈骗案背后的真问题。对此,当地教育部门在回应时否认泄露了信息,而有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专业人士称,徐玉玉的信息可能是被入侵当地教育部门网站的黑客转售给骗子的。

当然,徐玉玉的信息到底是如何被泄露出去的还有待调查。实际上,个人信息被泄露无非就是两个途径,一是被内鬼出售,二是黑客入侵后进行贩卖。有媒体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到10起涉及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罪(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案例,其中5例的泄露信息者分别是学校、银行、电信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甚至还有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另外3起案例的作案者通过技术手段入侵网络信息平台窃取个人信息;还有两起案例,涉案人员从互联网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向他人非法出售从中牟利。


△徐玉玉(资料图)

银行为办卡找学校购买学生信息

四川省大邑县法院作出的一份判决书显示,2014年1月初,中国银行武侯支行曾某、李某来到位于大邑县的四川文轩职业学院,找到该学院成人高考办副主任代某,说想向学生推销银行卡。

之后,代某未经过学校许可和学生本人同意,通过QQ邮箱将3万余名学生的个人信息发给了曾某、李某。曾某、李某收到学生信息后,向银行申请批量制卡。

随后,曾某、李某将违规制作的35000余张中国银行企业园区金卡送到四川文轩职业学院交给代某,并向代某支付了人民币50000元,要求代某提供学生办卡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等。代某拿了钱并将其存进自己的银行账户,用于辅导员召集学生填申请表的加班费,以及复印学生办卡申请表、身份证的费用。

2015年2月11日,代某因犯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大邑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宣告缓刑二年,并处罚金2000元。

在通过技术手段窃取个人信息方面,浙江杭州江干区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显示,经查,汤某甲于2015年3月底至4月初期间,受他人指使,伙同施某、汤某乙至杭州假装应聘电商公司客服,后伺机在电商公司电脑上安装非法软件,获取电脑内包含公民个人信息的客户资料,并据此从汤某甲的上家处获取好处费。

通过上述行为,汤某甲获利2300元,施某获利1500元,汤某乙获利500元。最终法院均判处三人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


一些机构对员工疏于管理成信息泄露源头

判例显示,学校、银行、电信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甚至公安机关,如果对员工疏于管理,都可能成为信息泄露的源头。

当下,严打电信诈骗是各方共识,但重要的是行动。不仅要抓住诈骗犯罪嫌疑人,对于信息泄露的犯罪分子也要一并调查并抓捕归案。“徐玉玉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各相关部门包括学校、银行等机构本身都要大力作为堵住漏洞,让悲剧不再重演。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021a4owkv&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严打电信诈骗已成各方共识



新闻多看点
NEWS MORE




18种最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教你见招拆招!

各种电信诈骗层出不穷,除了相关部门须加大打击力度之外,作为个体的我们提高警惕也很有必要。

1.号称机关单位发放补贴

手法:冒充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冒充医保局发放“新生儿补贴”,冒充税务局办理“汽车或房屋退税”等。通常要求接听者把“手续费”等打到指定账号,并承诺之后返还。

支招:这类政策通常会按照重大事项公示制度进行通告。如若不确定,可上网查询或拨打相关单位的电话进行咨询。

2. “公检法”等机关要求协助

手法:冒充公检法机关“怀疑你涉嫌洗黑钱”、“法院传票未领取”、“刑事案件需要协助”,先将人震慑住,骗取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后,要求事主将资金转移到指定“安全账户”。

支招:接听人应保持警惕,及时报案,并向相关单位咨询,不要轻易汇款。

3. “航空公司”提醒航班取消/改签

手法:骗子冒充航空公司称“航班取消/改签”,通常提供的姓名、航班等信息都是正确的,并要求事主转账支付“手续费”。

支招:从官网上查询航空公司的电话,致电航空公司或者机票代理核实。另外,也可以登录机场的官方网站来查询航班动态。


△诈骗短信

4. 假冒银行提示刷卡消费

手法:骗子以XX银行的名义,提醒您在某地刷卡消费,消费的金额将从账户中扣除。

支招:下载银行手机APP,随时查询银行卡消费情况;如果有疑问,可拨打银行卡后的客服电话。

5. “移动公司”积分兑换礼品

手法:①冒充移动员工,约客户到某地兑换礼品。服务中,骗子私自记录客户的礼品兑换码,用低价礼品套取客户的高价礼品;②假冒10086发送“积分兑换现金”短信,诱导客户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

支招:登录积分兑换的官方网页,从网上进行兑换;或者发送指定短信到10086。

6. 亲友“出事”急需汇款

手法:骗子主动拨打事主电话,告知“家人出车祸”、“孩子被绑架”,要求迅速汇款到其指定的账号。

支招:及时跟家人核实信息。平时存好家人的好友或者学校/单位的电话,如联系不上本人,及时向他们咨询。

7. 中奖啦!手机号码被抽中

手法:号称某知名企业或者电视台,告知事主“手机号码中奖”,要求用户先汇邮费、手续费或个人所得税到指定的银行帐号。

支招: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收到中奖短信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汇钱。

8. 猜猜我是谁? 冒充熟人打电话

手法:骗子拨打电话,并让事主听声音猜测他是谁。通常骗子会假冒事主的朋友或单位领导。取得信任后,骗子称“急需用钱”,让事主汇钱到其指定的账号。

支招:让对方主动说明身份,通过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发生的事情进行验证。

9. 发送“艳照”进行诈骗

手法:骗子声称手头有事主的老公或老婆的“开房艳照”或“老同学聚会照片”,并发送短信链接。事主一旦点击,链接中的木马程序启动,会从手机绑定的银行卡中转账。

支招:千万不要点击来路不明、附带有网络链接的短信;下载杀毒软件,定期检查手机。

10. 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

手法:骗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支招:陌生人的相关信息或链接尽量不要转发传递,如果是看到别人转发一定要问清事情的真实情况再决定是否要捐款和转发。

11. 虚构假象进行诈骗

手法:骗子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被绑架,要求对方立即转账。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

支招:先确定情况是否属实,可联系亲属或朋友进行验证,必要时刻一定要记得报警。

12. 提供考题诈骗

手法:骗子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帐户,后发现被骗。

支招: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13. 网络购物诈骗

手法:骗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微信、淘宝等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以各种理由要求其汇款,或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支招:网上购物一定要找靠谱来源,一旦发现钱财被汇走马上报警,以免更大财产的损失。

14. 电话/电视欠费诈骗

手法:骗子冒充工作人员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以其电话/电视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转到指定账户。

支招:可以通过拨打营业厅官方电话进行费用查询,如需缴费要按照正规程序进行缴费,切勿将钱打到任何账户。

15. 高薪招聘诈骗

手法:骗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支招:找工作一定要到正规来源寻找,若工作前要先交钱,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

16. 伪基站诈骗

手法:骗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的虚假链接,一旦受害人点击后便在其手机上植入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

支招:点击链接前先确认是否是官方链接,最好通过搜索的方式进行点击,不要轻易从短信中点击链接。

17. 二维码诈骗

手法:骗子以降价、奖励等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支招: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要轻易扫。

18. 办理信用卡诈骗

手法:骗子通过报纸、邮件等刊登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一旦事主与其联系,犯罪分子则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事主连续转款。

支招:尽量在正规来源处办理信用卡,一旦被提出要先交钱立即拒绝。

更多新闻


监制/唐怡 主编/李浙

记者/李秉禅 编辑/王兴栋

©央视新



觉得有用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