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人社保卡 全家都能刷?这不是“福利”,而是间接侵害你的利益!

2018-01-19 央视新闻

本文来源:新华社

近日,有知情人士反映,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检查科室之间相互协作,长期肆意骗取国家医保基金。


有记者调查发现,在这家医院,只要有社保卡,得什么病、拿什么药、谁来体检,都可由患者“点单”。为套取医保资金,该院医护人员在检查、诊断、住院等环节大肆造假。

住院体检可找人代替 

2017年12月,有记者以患者亲戚的身份,陪同“患者”李先生(化名)来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部老年病科。在此之前,李先生的妻子已和熟悉的医生预约好李先生“住院”的事。

该科的医生在李先生出示医保卡后,简单询问了病情,没有要求病人提供任何病情资料,也没有要求做入院前的相关检查,就为李先生开出了住院证。

李先生明示医生自己没有时间来住院,只是想多拿些药。医护人员拿出格式请假条指导李先生填好,并表示如果医保中心来查,他们会把时间填上,并称患者当天正好有事走了,第二天会回来。院方表示,住院后的常规体检,如果没时间做,也可以找个同性别的人来替做。

医院门诊向患者推销住院 成“一条龙”式服务

记者发现各科门诊医生主动向患者推销住院的好处,俨然和住院部门形成“一条龙”式服务。同日,记者陪另一位患者陈女士(化名)来到皮肤科门诊。

陈女士向一位“熟识”的门诊科医生提出,能否为之前推荐的一位患者换个住院科室,以便为家人多拿点药。这位医生当场帮她向住院部医生电话咨询,并在电话中声称“我这个病人有很多同事到时候也想来住院”。

记者获悉,陈女士在这家医院进行了两次“挂床住院”。所谓“挂床”,是指患者办理了住院手续,但实际上并未入住病房接受治疗,仍由国家医保基金为其支付费用。                                                   

据知情人士反映,该院“认卡不认人”,只要一人有社保卡,全家都可以凭这张卡住院、拿药、做推拿保健。

不少病人因此成为“熟客”后,在医生的诱导下,将医保卡长期放在医院以获得种种“便利”。知情人士称,将个人的医保卡放在医院里,医院还会给这些熟客返还一部分现金。

院方成社保卡“保管员” 有人11年“被刷卡”800多次

记者还发现,医护人员在医院“特殊病”结算窗口排队结算,手里拿着大量的社保卡。其中一名年轻男医护人员手里大概有七八十张社保卡,每张卡上还标有数字编号。

据吴先生(化名)反映,他的医保卡长期放在该医院,11年来“被刷卡”800多次。他表示 ,类似情况在该医院很普遍,许多医生手中都掌握大量患者的医保卡。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持有特殊病种卡的患者在门诊拿药,可以通过医保统筹基金报销。而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在能够享受医保惠民政策的“特殊病”证明材料上,该医院医生随意造假,为“熟悉”的患者套取医保基金打开方便之门。

本是百姓“救命钱” 缘何变成“唐僧肉”?

知情人士反映,医护人员之所以冒风险大肆违规骗保,是因为该医院对各科室医生设定了相关的“指标考核”。为了完成考核指标,骗保在该院已成半公开的秘密,甚至医生出现医疗纠纷事故后,涉事医生用“举报医院骗保”要挟院方。

通过“挂床住院”、虚假住院,或通过掌控“熟客”的社保卡虚开诊疗项目,医院增加了医疗收入,而对于“病人”来说,本应由个人账户支出的费用,可由医保统筹基金负担。看起来“双赢”的交易,蚕食的是国家医保基金安全,侵害的是全体参保人员的利益。

“防范医疗机构或个人套取医保基金,既需要依法管理,也需要科学施策。”安徽省政府法律顾问陈宏光教授认为,对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应加大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相关部门应完善规则设计,明确监管者、医疗机构及个人的权责关系,坚决杜绝非法行为产生“合法利益”,消除寻租空间。

更多新闻


监制/唐怡  主编/张天宇

编辑/史萌

©央视新



严查骗保行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