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好巧啊,我也是”

央视新闻 2022-09-01

我们太想要肯定和认同,以至于常对自己苛刻。总觉得有些事还可以完成得更好,总觉得有些遗憾还未填平,总觉得,好像别人的看法更重要。


一个个“总觉得”,让我们离自己本来的样子越来越远。



‍朗读:董华  配乐:Vuxa-遇见你的季节

如果盘点我们每天的快乐和烦恼,你也许会发现:


带给我们幸福感的,往往是别人的感谢、鼓励和肯定,让你充满激情与动力。反过来,带给我们烦恼的,常常源于跟别人“不愉快的交集”。


比如:

室友对你的回应没有往日热切,让你感觉:“她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

恋人不赞同你的生活安排,让你犯嘀咕:“他是不是在生我的气?”

同事否决了你的方案,让你郁闷:“大家一定觉得我能力不行。”


在理性上,你也许很清楚对方并非有意,就事论事而已,但感性上还是容易“走窄”,沉溺其中忧思过度。


这些“自己和自己的拉扯”,让你备受“情绪疲劳”的折磨。是时候,改变了。



01 保持最大的善意去相信



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个角度看问题!放下认知滤镜,尽量以善的心思去理解对方,相信对方是积极的、正面的,是想要解决问题的。


当别人指责你的时候,与其认为“他故意为难我”,不如认为“他对我的误解源于信息交流不畅”,然后想办法去解开这个结儿。这会是一个比“胡乱揣测”更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更何况,你为之神伤的那些人,大都不会出现在你接下来的生活里。所以,能用客观事实解释的,尽量不要上升到意图。自己轻松,别人同样轻松。





02 一个评价≠全部的你



一个人的价值,是由多个方面构成的。也就是说:所谓的“你”,包括工作中的你、家庭里的你、恋人眼中的你、朋友眼中的你……这些你很可能都是不同的。它们加起来,才构成了“你”的全部。


任何一个时候,别人对“你”的评价和判断,都只涉及到当下的场合,都只是“一部分的你”,而不是“全部的你”。


这意味着:你在某一方面可能达不到标准和要求,但在另一方面又可能十分出色。在受到攻击和否定时,要把别人的看法放进一个特定的区域,不为此否定整体的自我。





03 钝感是另一种聪明


同样的境遇,两个人的敏感度不同,影响也是天差地别。


敏感的人,会关注到许多细微的地方,并且容易对外界的波动,产生强烈的“内心感受”,是特别容易被情绪淹没的一类人群。


而钝感的人,更擅于从容应对变化伤痛。钝感有五项“铁律”,分别是:迅速忘却不快之事;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坦然面对流言蜚语;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只有不被繁杂和琐碎的小事左右,从各种负面情绪中抽离出来,才能拿出更多精力推进事情发展。 以职场来说,你会发现,真正走得稳,走得远的人,一定是那些精于业务,而钝于琐事的人。






04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我们身边不少人,从童年时期就有刻板印象,即要成为大人眼中所期待的“别人家的孩子”。长此以往,也就逐渐形成了以别人的评判标准来看待自己,试图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心理。


比如:不能“输给”别人,既丢面子,还会被别人耻笑;不能出丑或做错事,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不能拒绝别人,否则就可能被记恨被疏离……



扔掉这些“完美人设”的标签吧,你只需要做你自己。所谓接纳,就是承认自己的有限和不足,不苛责、不自贬;就是与自己“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和解,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就是我真实的一部分。


而且,经历得越多,你越会发现:大家都忙于自身而力有不逮,你的身边真的没有那么多观众,你不需要“演”给假想的人看,踏踏实实做自己就很好。





05 什么是你想要的生活?



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归根结底还在于内心不够坚定,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确定当下的方向和选择是否正确。出于某种怯懦,我们把自己隐于人群,在别人纷乱的意见中摆荡,从而逃避个性化的主见带来的风险。


想要活出洒脱,你需要一个人安静下来,重新审视眼前的航向和道路,重新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是否沉稳、坚定。


知道哪种生活是自己向往的,就义无反顾去追寻、去靠近、去实现。别人怎么说,且随风去。


文 |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图 | 视觉中国





 别人的看法左右过你的决定吗?
留言区来分享

央视新闻《夜读》特别荐读

制片人 | 柴婧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校对 | 少卓

©央视新


这个赞表示做自己的决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