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争议 | 河北12名高中生携带或使用手机被劝退 学校和家长各执一词 你怎么看?

2016-03-28 央视新闻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新京报

今年3月初,河北沧州市第一中学(下称沧州一中)12名高中生因在校携带或使用手机陆续被劝退,随后引起热议。22日,沧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回复媒体采访时表示,已经确定该校12名高中生因携带或使用手机被劝退后暂未返校,教育局已介入调查。

△沧州一中的处分通报

3月27日上午,多名被劝退学生的家长称,已多次找学校协商未果,孩子至今没有返校。校方称,12名学生被劝退是因为违反校规,“严肃执行校规,体现了学校为大多数学生负责的担当。”但教育专家则认为,因为携带或使用手机被学校劝退处罚过于严重,并不符合相关教育法规。实际上,不止河北沧州一中,广西、江西等地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到底可不可以带手机上学,这还真成了一个问题。

一学生用手机给家里打电话被劝退

沧州一中高一学生小志是被劝退的学生之一,他是怎么“玩手机”的?“今年2月29日,老师只在班上简单说过‘以后玩手机就要被劝退’。3月9日,我身上没钱了,趁下课时间,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就被学生处的人发现了。”小志说。

△小志的手机

“孩子不该上高中玩手机,但就这么被劝退了,我们还是接受不了。”小志的父亲季先生说,3月9日下午4点下课后,孩子给家里打电话时被学校发现,当天就通知家长领孩子回家,17日正式接到学校通知“被劝转学”。

“我家孩子在课余时间练舞蹈时,用手机放音乐,学生处工作人员看到之后,就通知家长领孩子回家。”高二学生家长左女士称。

从这几位家长反映的情况看,这些孩子使用手机并不是像外界想象的那样是在用智能手机玩游戏或者使用社交媒体,而只是打电话、放音乐而已,而且小志使用的手机只是非常普通的诺基亚手机。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学校在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27日,沧州一中微信公众号就此事发布声明。声明中称,沧州一中2014年9月搬迁新址,在校生人数达6000人,管理模式由原来的走读变为现在的全封闭全寄宿制管理。

学校曾和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定制手机

实际上,一开始学校允许学生带手机,和联通公司合作,是为保障学生与亲人通话。“联通公司免费提供定制手机,学生自愿选择使用。此定制手机可定时开通信号、不能上网、只能打接电话;为便于管理,禁止学生自带手机进校园。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手机并未达到学校限时使用、不能上网等要求。因此,校方与联通公司商定,2014年11月开始,停止使用定制手机,增设磁卡电话,满足学生亲情通话需求。”

27日,小志的班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此前,学校和联通公司确实定制了一款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限定中午和下午下课半小时左右有信号,后来发现联通公司不仅没有准确限制信号,该手机还能上网,学校才规定“学生在校带手机如被发现,将留校察看”。

△一位学生在玩手机(资料图)

学生家长找学校协商遭拒

既然曾经允许使用手机,现在又规定自带手机就被劝退,因此家长们都感到有些疑惑。接到被劝退的通知后,12名学生的家长曾找学校协商让孩子返校学习,均被拒绝。

27日,多位被劝退学生的家长称,孩子们被劝退后,家长一直向各级教育部门反映此事,至今没有接到返校通知。

沧州一中方面称,此次处理12名手机违纪学生,学校是在多次告知、教育无效的情况下,“为维护大多数学生利益而做出的无奈之举。”事后,校方已将情况向市教育局做了详细说明。

沧州一中表示,将维持对12名违纪学生的处理决定。“严肃执行校规,体现了学校为大多数学生负责的担当。教育不是万能的,惩戒本身也是一种教育。”

当地教育局在回应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已经介入调查。

教育专家认为处罚过重

现在问题来了,一用手机就被劝退,学校这么规定有合理性吗?

对此,沧州一中表示,学校出台这样的规定也是应大部分学生家长的要求,根据该校声明,学校搬入新校区后,先后出现多起因手机引起的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如有学生利用手机登录不良网站、晚休后用手机上网聊天严重影响了他人休息等。很多家长通过各种渠道向校方多次反映,强烈要求校园禁止携带和使用手机等。

△资料图片

学校方面认为自身已经多次告知学生,因此劝退是合理的,但教育专家却不认同。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沧州一中所规定的“学生在校带手机一经发现,将被劝退,甚至被开除”,处罚过重,违反了教育法等法规。

熊丙奇解释说,“根据教育法规定,校规应该由学校、学生、家长共同来制定,学校单方面制定的校规往往带有强烈的行政意图而不是教育意图,其结果是没有维护学生的利益,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

另外,2014年9月1日起执行实施的《河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第三十七条规定,对违反中学生守则和校规校纪或犯有错误的学生,应耐心批评教育,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不要轻易处分;不应以停课、劝退等形式剥夺学生学习权利。一定要给予学生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分,除了走校内程序之外,还须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目前,这些程序是否走完还有待明确。

法律人士建议可以行政诉讼


△一些学校贴出不玩手机的标签

实际上,类似的事情还不止出现在沧州一地。广西、江西等地之前都曾有学生因持有手机被学校开除的先例。事后媒体采访校方,校方多解释“用手机影响学习环境”。遇到这样的事情,学生家长难道只能接受子女被劝退吗?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殿学认为,依照教育法的授权,沧州市第一中学在行使作出劝退或变相开除学籍处分时,应该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沧州市第一中学仅因为学生携带或使用手机就劝退或变相开除学籍,于法无据,没有法律法规规定携带或使用手机行为属于应该开除学籍、剥夺受教育权的行为。在合理性上,要求行使权力的部门在达到管理目的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伤害,同时还要合乎情理。学校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教育、加强管理等软手段进行解决。

王殿学和熊丙奇都建议,对于这一处分,学生可提出申诉,当地教育部门应介入调查。“被劝退的学生可向行政部门申诉,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对学生使用手机应该正确引导

目前,事情还在调查之中。但不管结果如何,高中生是不是可以带手机到学校上课,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是一个争议性比较大的问题。支持带手机的人认为,信息化时代,手机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很多新观点、新事物都来自于手机,通过手机传播,年轻人不应该与社会脱节,适当使用手机是可以的。

但也有人认为,使用手机会让自制力差的学生沉溺于手机游戏而无法自拔,玩手机影响学习的例子确实不少。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就像当初的个人电脑和网吧一样,任何东西都需要正确引导,一刀切的做法或许并不可取。一位化学家曾说过,要认定一种物质是否有毒,主要看它的剂量。使用手机应有一定的限度,这不光对学生而言如此,对参加工作的成年人也一样。很多家长虽然表示不能让手机耽误了孩子的学习,但手机最基本的联系功能还是应该有,不应该一味禁止。因此,合理引导、限制功能、限时使用才是比较好的方向。


猜你喜欢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编辑/王兴栋

©央视新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